如何看待西方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国际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新世纪以来,它的主张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它是一种哲学,一种经济层面的哲学,但从一些特殊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政治主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提倡市场机制。
而新自由主义正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一种另类复苏形式,并且成功的引领了当今英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想!新自由主义的成功,除了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英国经济形势的需要,还由于其自身独有的优越性,它的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
而广义上的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费里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
但每个学派的主要思想都包括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等不得不说的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在提出自己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
但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
一是“自由化”。
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
二是私有化。
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是市场化。
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在政治方面,新自由主义特别强调和坚持三个“否定”。
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

浅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2]。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主要特点是追求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和国家干预的减少。
它的产生有三个根源实质: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反思、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以及全球化的影响。
这种政策的后果有利有弊,增加了经济自由度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
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源于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反思。
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实行了福利国家模式,通过国家干预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识到国家干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度的管制和腐败。
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反思国家干预的效果,认为过度的干预会束缚市场力量,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他们主张减少国家的经济干预,赋予市场更多的自由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二,新自由主义的产生也受到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的影响。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模式被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替代方案。
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计划经济的低效率、缺乏激励机制以及创新能力的不足成为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弱点。
于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为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新自由主义的产生还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
这种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家难以独立地控制经济发展,也使得市场的力量更加重要。
以此为背景,新自由主义主张减少国家干预,赋予市场更多的自由度,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新自由主义政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
首先是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平等的增加。
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化政策使得市场力量得到强化,但也导致了资源、财富的不均衡分配。
大量的财富被富人和跨国公司所掌握,而普通人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也对公共服务和福利体系造成了冲击。
为了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民有民治民享自由,强调个体责任和市场竞争。
浅议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

浅议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摘要】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另一种形式,不可避免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本文主要在阐述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进行了说明,并对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私有制;自由化1.新自由主义及其基本理论观点1.1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其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由这个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造成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彻底暴露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弊端,它不仅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的一次全面否定,而且实际上宣告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
七十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滞胀”,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显得束手无策。
新自由主义以非难“凯恩斯革命”,实现货币主义反革命而兴起。
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
适应这种需要,新自由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而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范式化,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新自由主义并非是理论一致、观点统一的学术流派,新自由主义主要包括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等。
尽管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特点,但其基本理论观点还是相同的或相近的,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极力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西方主流经济学,不论其中的自由派或保守派,都是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的。
不过,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中,新自由主义派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的立场更坚决,态度更鲜明。
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PARTY&GOVERNMENT
FORUM
哲学思考录
经过几十年的世事变迁,新 自由主义无论在思想理论 还是社会实践方面,已经 全过程地演化,其矛盾和恶果已在 世人面前充分地展现,不仅中国共 产党人,如今相当多的西方学者、 社会人士也纷纷“揭竿而起”。
今天,我们的改革到了一个新 的历史关口,有必要把新自由主义
许多国家号称实行“社会主义”政 策。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西方 的劳动生产率逐渐下降,人们的劳 动热情逐步低落。
其次,从西方外部情况来看, 新自由主义的迅速传播和扩张,社 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思想僵化、体制 机制弊端日渐暴露,这在一定程度 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了解了以上背景,我们就知 道,作为二十世纪后期的两位资 本主义“中兴”的代表人物——里 根、撒切尔夫人,接过新自由主义 学说、思潮,并将之转化为国家方 针、政策。对内来说,是克服凯恩 斯主义弊端的工具;对外来说,先 是所谓帮助拉美国家转型,跳出“中 等收入陷阱”的办法,后来主要是 打压社会主义国家,促使社会主义 国家和平演变的工具、武器。
12
党政论坛 2017年2月号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极端的自由化市场、彻底的 自由市场经济
鼓吹彻底私有化的另一面, 就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更 全力反对政府调控。新自由主义者 不仅反对凯恩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 的政府干预,更反对马克思主义的 计划调节、计划经济设想,认为计 划经济与公有制一样,都是“通向 奴役之路”的工具。因此,一些极 端分子对中国的巨大成就一是不
有制,反对国有企业。 在新自由主义者的心中,市
场经济始终与私有制捆绑在一起, 这是他们的逻辑起点,是他们认为 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因此,根 据这一逻辑,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是 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凡是要搞市 场经济的,必定走彻底私有化的道 路;同时,对凡是坚持公有制、国 有制的国家,必定攻击之、打压 之、丑化之,为他们描绘出悲惨 的“下场”。
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及其实质

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及其实质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主要有弗莱堡学派、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等流派,它以捍卫“自由主义”为核心,从自由主义出发要求私有化、市场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反对政府干预。
新自由主义披着科学的外衣,真正用意是为了维护西方资产阶级和西方大国的利益。
标签:新自由主义;主张;流派新自由主义近年来在中国正悄然兴起,本文试图从新自由主义学者的理论观点出发做一些具体的探讨,以加深对自由主义的剖析。
一、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流派1.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主要与这一时期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有关。
20世纪初,德国的卡特尔成了“德国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金融寡头在垄断了经济大权之后,还进一步要求国家政治为它们的垄断利润服务。
同时,德国的皇室和贵族地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也需要与金融寡头紧密勾结,这样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形成了。
尽管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和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德国,经济却奇迹般地发展,而且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因此人们不得不怀疑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另一方面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和计划经济的建立,出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
捍卫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米塞斯1920年发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文,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计算,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于是20世纪20—30年代发生了一场以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以波兰经济学家兰格为另一方的关于经济计算问题的大论战。
米塞斯主要依据是:合理地配置稀缺的资源离不开经济计算,而正确的经济计算只有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但是,兰格等人否认这一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1]。
这次论战之后,新自由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
2.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及其流派如果说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德国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和苏联计划经济的实施,那么其理论发展主要是伴随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而实现的。
对西方自由的理解

对西方自由的理解《我对西方自由的理解》在很多人眼中,西方自由像是一个闪闪发光又有点神秘的概念,就像是远方传来的一阵悠扬音乐,乍一听满是诱惑。
记得小时候看西部牛仔片,牛仔们骑着马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驰骋,似乎不受任何拘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大概是最初西方自由给我的印象。
随着我渐渐长大,了解更多西方的事情后,才发现这玩意儿其实挺复杂的。
西方自由嘛,首先强调个人主义。
每个人都像是一个独立的超级英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看起来很酷对不对?可是有时候啊,这就容易变成自顾自。
比如说新冠疫情期间,西方一些国家宣传所谓的“自由”,不少人连戴个口罩都觉得是限制了自己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由,结果呢?疫情控制得一塌糊涂。
在咱这儿,大家为了整体的健康,很自觉地戴口罩、打疫苗,这是集体自由和个人自由平衡的智慧体现。
西方的自由还体现在言论方面。
好像什么话都能说,上街抗议也像是家常便饭。
但这真的完全是好事吗?我看也未必。
有些人为了所谓的“言论自由”,就会传播谣言、煽动对立情绪。
就像一群人在一个大空房子里,每个人都大声嚷嚷自己的想法,却不管别人是不是受得了,最后就变成了一场嘈杂又无意义的喧闹。
西方自由在经济领域,鼓励自由竞争,这有一定好处,就像一群人赛跑,大家各显神通。
但也容易造成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
那些大财团、大老板就像开着飞机往前飞,而普通老百姓可能还在地上气喘吁吁骑自行车。
当然,西方自由也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他们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在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方面,这样的氛围让很多独特的想法冒出来。
不过有时候也走极端了,比如某些艺术搞怪到一般人完全看不懂、摸不着头脑的地步,还美其名曰“自由的表达”。
咱年轻人喜欢自由,但咱追求的是有责任、有边界的自由。
咱中国传统里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很好地概括了这种理想状态。
而西方自由那种只强调个人不管集体、只讲无边界的放任的观点,我觉得就像一颗没熟透而且有点带刺的果子,看着诱人,一口咬下去可能会扎到嘴呢。
浅析西方新自由主义

浅析西方新自由主义作者:韦溢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19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带来了更深的阶级矛盾。
古典自由主义逐渐显现出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
以著名思想家洛克提出的宪政民主思想为起始,各国思想家的思想得到有力的支撑,对其后的法国、美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积极自由;“限制”自由;功利主义一、自由主义的产生英国“光荣革命”时期,是英国自由主义诞生的初期。
著名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是第一个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最系统、最全面提出并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
洛克所提出的宪政民主思想,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支柱。
不仅回答了政府应该干什么、应该如何运行以及政府如何构成和形成等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且第一次系统的表达了全新自由主义的主张与观点,深刻影响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趋势。
17世纪的革命时期激烈、复杂的和大范围的政治斗争产生了丰富的政治思想。
财产问题成为当时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在保护人民的财产权的基础上,才能提出个人自由,财产权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权利。
以保障财产权和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来限制王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法治与分权为特征的宪政思想。
约翰·洛克所批判的君权神授和父权理论,尽管批判是不彻底的,但对于消除反对君主体制起了积极的作用。
美国的《独立宣言》的颁布和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颁布,都是以法律和纲领的形式,对约翰·洛克所提出的自然权利和政府理论以极大的支持与肯定。
大力倡导洛克的自由主义理论,成为了反对封建君主制的有力武器,并带领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
边沁也将功利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基础,自由主义从政治领域转变到社会生活的领域,将其视为基本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哲学,将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为最终的目的。
提倡人类追求“最大幸福”,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要增加当事人的幸福不仅仅是人类的本性,而且也是控制人类行为的一部基本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西方新自由主义
每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都需要以某种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体现着这个国家特定的价值观念。
近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承袭古希腊以来自由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把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改造成新自由主义并作为政治意识形态,进而成为这些国家对外推行全球私有化与自由化的重要支撑,试图把整个世界纳入由他们控制的全球体系,值得我们警惕。
一、新自由主义体现着资本主义文化精神
古希腊以来的个体自由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基因,他们从个体自由出发推演出个人主义、私有化以及不受外在制约的纯粹市场化,试图打破一切所谓束缚自由的行为,并努力将这种市场化行为从一国拓展到全球。
自由的这些秉性与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一拍即合,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固有属性。
坚守这些秉性的自由主义就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行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灵魂,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主导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建设。
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发展似乎与新自由主义没有关系。
其实,要想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普照光”就必须寻求与这种精神相一致的政治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最能体现资本主义精神的个性自由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复兴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为己任,以金融贸易投资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为手段,极力倡导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新自由主义敌视大政府,主张“政府失灵论”,反对国家干预,大肆推行有助于私有化、市场化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政策。
新自由主义的这些思想正好契合了资本主义的原初精神,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必然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支持,左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实践。
作为资本主义核心理念之一的新自由主义虽然契合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广泛支持,但它不符合其他国家的特性。
比如,中国人也讲自由,强调“从心所欲”,但它不是欧洲人的那种外显的、个体自由,而是一种内省的、隐含着在对规矩认同的自由,中国人的“从心所欲”必须建立在“不逾矩”基础上,中国人的自由是通过“学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若干阶段后才逐步实现的,这些阶段蕴含着对集体规则的确立与认同,因而这样的自由不是一种任意的绝对自由。
所以,中国的文化基因里并没有西方社会那种纯粹而抽象的个体自由观念。
二、新自由主义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新自由主义是上世纪初在反对凯恩斯主义以及社会民主主义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政治经济理论。
尽管依据这一理论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仍然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但由于它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因而逐渐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武器、政策指南及行动准则,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
新自由主义把“原子化”的个人主义作为理论前提,错误地认为个人自由的总和就能形成社会整体的自由,个人利益最大化必然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政府一旦干预经济不仅有悖于资
本主义精神,而且带来整个经济效率下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
因此,新自由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表示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这样,当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发达国家实践中遭受挫折时,当以社会民主主义为基础的欧洲福利国家出现危机时,当拉美国家的经济遇到困难时,新自由主义就被当成为了包治百病的药方。
事实上,只要一些发展中国家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必然会连带接受西方政治价值观念,最终受缚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成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成员。
依据新自由主义所构建的经济体系必然会逐步把整个社会引向“胜者通赢”及“精英特质”的代际传递中,使得整个社会在自由的名义下沦为资本与市场的奴隶。
在一些西方国家,社会底层民众因为资本小、竞争力弱而不得不受制于精英阶层的安排,资本日益渗透到国家的政界、商界及军界等一切权力部门中,他们设法为新自由主义学说的传播与实践提供一切便利,努力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精英阶层并展开对普通大众的全面控制。
据统计,美国家庭中最有钱的1%掌控全国34.6%的个人财富,最底层8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家庭财富的15%。
1%最富有家庭拥有的资产额占全部商业资产额的62.4%,而最底层90%家庭拥有的资产额仅占全部商业资产额的6.7%。
曾经鼓吹新自由主义的福山就客观地说过“美国的贫富差距在过去30年里迅速扩大”。
这就是说,新自由主义语境下的平等不是所有人员的平等,而是资本的平等,权力也就成了资本的工具,谁的资本雄厚谁就拥有更多的自由与权力,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橄榄型收入结构远未形成。
英国学者吉登斯早就指出,新自由主义模式下的社会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平等。
新自由主义由此就成了精英阶层辩护的理论工具,成为论证资本主义国家精英阶层存在合法性的思想武器,这种理论特性自然会得到资产阶级精英阶层的欢迎,它与资产阶级结成了牢不可破的钢铁同盟。
此时,新自由主义所谓的自由、平等更多地是个象征性符号,资产阶级借助于新自由主义通过对资本的控制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全面控制。
三、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
新自由主义把所谓个人自由作为基本前提去构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把没有管制的市场当成拯救全球经济唯一正确可行的手段,把“华盛顿共识”当成全球共识,将它作为医治世界各国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成为指导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激发人们对西方自由贸易及自由市场强有力的信仰。
其他国家只要信奉新自由主义,就必然会对少数西方国家形成依附关系,从而实现这些国家的全球霸权。
从实践上看,“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一些国家形成了对美元的依赖,“华盛顿共识”的十条建议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竞争化、贸易自由化、国企私有化、外资放任化”以及“降低边际税率、放松政府管制、保护私人财产、政府支出重点在经济效益高的领域”等9项内容,都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领域内的集中体现。
接受“华盛顿共识”,自然就会把新自由主义奉为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与行为准则,进而使其日益西方化。
因此,新自由主义是使世界从属于西方的理论,是西方霸权主义在理论领域的集中反映。
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幻景建立在政治与社会价值幻景基础之上,通过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及对外政策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只要接受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生活方式,迟早会接受新自由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念,并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效率等信条深信不疑。
这样,新自由主义本身就实现了经济思潮与社会思潮的整合,成为一些西方国家输出经济政治价值观念、使其他国家走上西式道路的意识形态理论,新自由主义也由此成为一些西方国家推行全球战略的意识形态理论。
其实,不仅发展中国家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即便在发达国家内部对于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也一直不绝于耳,很多发达国家并没有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政策。
实际上,依靠新自由主义构建起来的“新帝国”(美国与欧盟)并不牢固,美国政府的国债已经超过16兆亿,人均超过5万美元,而2013年欧盟的失业率达到10.9%。
这表明,新自由主义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它只是切合一些西方国家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国别性理论。
因此,在新自由主义获得了部分话语权并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既要借鉴其注重效率等合理成分,更要警惕其隐藏在经济理论背后的政治价值观念,自觉抵御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侵袭,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走自己的道路。
(作者:厦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