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文字安全
发挥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整体发展

发挥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整体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语言文字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通过阐述语言文字对国家整体发展的作用,探讨其重要性。
首先,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各行各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推动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例如,一些国际组织以英语为官方语言,这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扩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
因此,建立起一种通用的语言文字体系,可以增强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优势,提高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国家整体发展。
其次,语言文字在国家建设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文字的传播可以繁荣文艺,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不同地区的语言文字是对该地区文化的表达和代表,因此,在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中,应该把保护传统文化贯穿其中。
例如,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上占据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因此,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是中国收放文化责任的实现,也是历史上文化的延续。
这些文化价值是国家宝贵的遗产,是国家独有的财富,因此,国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发展是促进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
同时,语言文字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字技能对于国家的安全非常关键。
例如,在一些战争和谈判中,对方语言的熟练能力可能会直接影响对全局的理解和判断。
因此,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字能力可以为国家创造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优势,消除国家面临的对外威胁,并推动国家的发展与增长。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语言文字对于推动国家整体发展的意义愈发显著。
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字技能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更好的工作,也是对国家整体发展的积极贡献。
浅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的论文

浅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的论文中学阶段是孩子们语言成长与积累的重要阶段,这使得一些事物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
在现代社会,语言的多样化使得他们有时会迷失方向,就此,我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语言的规范,通过各种活动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
规范的重要利用网站优化训练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用语逐渐盛行,这对我们的传统语言形成了一种冲击,对我们学生语言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此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个人意见。
一、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日趋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信息化。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交通和信息的挑战、劳动和就业的挑战无不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充分表现出来。
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教育的现代技术手段视为参与21世纪竞争的基础条件。
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竞争!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
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的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力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的强大功能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服务。
学校网站设有“语言文字专栏”,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供师生研究;发布学校创建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要求和安排,宣传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等等。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通过这一栏目,师生可以从校园网上及时查阅国家语言文字相关的方针政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模拟练、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达标情况等信息,了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举措,为进一步开拓语言文字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
当代国家安全系统捉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收稿日期:2011 02 10作者简介:刘跃进(1959 ),男,山西临猗人,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主编,国际关系学院安全学教研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国家安全学和国家安全现实问题研究。
文章编号:1674 3180(2011)02 0014 08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刘跃进(国际关系学院 国家安全学教研中心,北京 100091)摘要:在当代国家安全系统的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中,既有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 原生要素 、 传统要素 ,也有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 派生要素 、 非传统要素 。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中的派生要素 ,也是当前备受关注的 非传统安全要素 。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文化 是一个与 自然 相对的概念,文化的本质是社会化,即社会化的过程与结果。
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实质是国家的社会特征的保持与延续,关键则在于文化的先进性。
从整体上看,有的文化类型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如科学文化、技术文化、政治文化),有的文化类型则通常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艺术文化)。
对于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文化类型来说,摒弃、归档和消解落后文化,选择、创造和拥戴先进文化,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所在。
对于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文化类型来说,一方面要承继、保持、翻新、光大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拥戴、创造、刷新、拓展民族的时代文化,这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国文化安全领域,既存在着不能有力摒弃落后文化、追循先进文化的问题,也存在着过度引入异域文化、没有很好光大和创新本土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先进文化;文化的先进性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On Issue of Cu ltural Security in Current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Liu Yue jinAbstract:Among all element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in addition to those original andtraditional ones such as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s,territory,economy,sovereignty,political and military security,there are also derived and non traditional ones including the security of culture,sci2011年4月第4卷 第2期 文化艺术研究Studies in Culture &Art Apr.,2011 Vol 4 No 2ence and technology,ecology and information.As one of the derived elements in the national securitysystem,cultural security is a non traditional fac tor very much concerned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Inthe broadest sense, culture is a relative concept as opposed to nature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socialization including its process and result.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is essentially about the maintenanceand continu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s as well as social features,and the key lies in the advancednature of culture.Generally speaking,while there exist distinctions between advanced and backward cultures in terms of certain types (such as the cul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politics),there are nodifferences in other types (for instance,the culture of food,clothes and arts).For the first types of culture,to abandon,cut down and dispel the backward,choose,create and support the advanced is crucialin protec ti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For the second types,on the one hand,we need to inherit,keep,renov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s;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also endorse,produce,refresh and expand the culture of the times.This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 ment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In the current field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China,backward cultures have not beenabandoned forcefully,advanced cultures not pursued;foreign cultures have been introduced excessively,and domestic cultures not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in a fine way.Key words:national security;cultural security;advanced culture;advanced nature of culture一、当代国家安全系统国家安全是随着国家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
语言文字安全工作总结

语言文字安全工作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语言文字安全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语言文字的安全,以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语言文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语言文字安全工作对于个人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社交媒体、短信、邮件等。
这些信息可能包含个人隐私,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等。
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甚至引发身份盗窃等问题。
因此,保护语言文字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语言文字安全工作也对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商务交流、政府文件等领域,语言文字安全更是至关重要。
一旦敏感信息泄露,可能对国家安全、企业利益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安全的管理和保护。
针对语言文字安全工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人们对语言文字安全的重视程度。
其次,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手段加强语言文字安全保护。
此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语言文字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总的来说,语言文字安全工作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安全工作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语言文字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盘石小学: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栽体.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因家丈化发达的程度。
本文我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现状.并提出了规范汉语言文字的措施。
一、搜范汉谬育文字戢意义语言文字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是传递思想的载俸。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大量的使用汉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存在。
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大大影畴弼了人仍的日棠交际,不利于精确的传递信息。
为了方便人们更顺利的交流,确保语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降到最低,应该制定统一、明确的语言文字标准,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语言文字是否使用的正确和规范。
一亘发现有违背规刚或和标准偏离现象,要及时的纠正。
一方面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服从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表现出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
对人类交际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语言文字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是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一个统一的国家或民族必须要有规范的民族语言和规范的共同交际语言。
然而目前大量存在的不规范语言正在打破这种平衡。
一个国家或民族缺乏规范鼬交际语言就会影响到正棠的日常交际,还会对政治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民族的分裂。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外国在向中国出口商品的同时,也在i刍i中国出口他们的文化,而文字作为重要的民族象征,必然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了保持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不受外来文化入侵的影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规范汉语盲文字。
只有使用正确的汉语言文字.才能使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得到彩显,并在对外交往中不断地将还汉语盲文字发扬光大。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研究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很有必要。
二、当前汉语育文字不规范的问题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信息的载体。
人们在表达思想观点时必须要通过汉语言文字来进行,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很多不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一、国家文化安全的产生国家安全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对“国家文化安全”做了专章讨论。
《国家安全学》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是国家文化安全形成的前提条件。
但是在古代,由于世界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缺乏频繁的交往,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还不甚明显,文化安全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也就没有突出出来。
这就是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虽然在古代还没有明确地显现出来,更没有被人们明确地提出来,但却已经作为不甚突出的方面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派生要素之一。
当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在武力上征服,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都已经被彻底打破时,文化安全问题就更为明显了。
无论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要彻底消灭一个国家,就要消灭其人民,而消灭其人民的办法无非两条,一条是肉体上的消灭,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国家就是因此而彻底消亡而变成历史的;另一条是文化上同化,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少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就是在文化同化(当然也有一种是融合)的过程中而不复存在的。
但是严格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真正出现和突出表现,只有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西方列强对东方国家实行殖民侵略政策、东西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才逐渐成为现实。
近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而且同时也进行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因此而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
总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以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在近代东西方国家之间文化冲突日益突出和加剧的情况下而凸现。
二、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是文化安全的本质在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如何保持和延续自身文化的问题,就是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
因此可以说,文化安全就是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而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现存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
浅谈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浅谈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作者:刘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我国语言文字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2.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3. 语言文字规范对小学生的重要性;4.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的规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为学生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规范;语言文字;重要性;良好习惯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语言文字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
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我们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
据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讲,我国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区方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如汉语、藏语、景颇语、彝语、苗语、壮语等)、阿尔泰语系(如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南岛语系(如高山语)、南亚语系(如佤语等)、印欧语系(如俄罗斯语、塔吉克语等)。
其中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除了汉族,还有满族、回族,大部分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使用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语言文字的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三笔一画是教师的基本功。
我酷爱书法,写字课我认真仔细的教学生练习柳体字,手把手的教基本笔画,耐心的讲解字形结构。
一开始学生们心浮气躁,我就要求学生们要慢慢的写,一节课只能写60个字。
要求他们把写字当成一种艺术,用心去感悟。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汉语传播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汉语传播【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的文化安全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重大命题。
当前,我国文化安全形势并不乐观,需要应对的挑战层出不穷。
面对挑战,坚持文化输出是打造国家文化安全的最好手段。
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当前文化安全形势和作为文化输出的汉语传播对于打造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汉语传播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重大命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社会进步综合标志,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文化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物质形态,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成果与体现,其本质是人类精神及其物化物;二是精神形态,包括知识经验、科学技术、人格力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文化影响的是人,而保卫国家安全归根到底还是人,因此文化安全成为当前影响各国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和深层主题。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状态的文化传承,发展不被外来文化所冲击、渗透,能够保持其独立性和主体地位。
目前,国际上文化安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手段对了一个或另一些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以达到危害对方国家安全,改变对方国家性质,称霸世界的目的。
由于其性质不同和文化安全的特有属性,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层次、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最深刻的。
当前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形势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情况,我国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我国在文化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要严重得多,由此而带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
1.传统文化国力西强我弱态势将长期存在。
所谓文化的强弱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力量对比关系。
其衡量标准是文化本身和该文化指向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文化传播力的水平和文化影响力的水平等等。
所有这些指标都与一定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文字安全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最为重要的记录者、传播者和标志牌。
语言被视为民族的象征, 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是软国力的一部分。
语言既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载体, 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亡最重要、最深刻的标志。
语言文字安全是文化安全最基本的内容, 是指一个国家使用自己固有语言和文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
文化安全是当代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战略安全。
语言有着识别和认同的纽带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一种巨大的民族和国家力量, 因此, 为从根本上占领一个国家和征服一个民族, 必须首先从语言上, 即从文化的根本上摧毁它, 而这也正是一切殖民主义者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时所采取的第一个政策。
英语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 正在通过各种媒介迅速占领、渗透到世界各地,使其他语言受到威胁,这种文化同质化造成的群体成员放弃自己的本族语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当今世界非常普遍。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警通话”。
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美国某未来学家曾说过:“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语言。
英语是在数十个领域内遇用的世界性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势者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
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本民族语言安全。
以色列为了建国,决定恢复希伯来语作为日常通行语盲,过去希伯来语只在宗教仪式中才使用,现在不仅已成为耶路撒冷大街小巷人们交流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马来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俄罗斯则把保护俄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
眼下,在某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来语,尤其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单词,被认为是时尚的说话方式;一些国产商品的取名和在媒体宣传时任意洋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纯粹的国货也要起一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在学术论文中,照搬命题,袭用概念.大量引用外文.对外文的盲目使用甚至到了迷信程度;而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也导致不少充满淫秽、暴力色彩的语汇被制造出来.严重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
某些部门在招生、聘用、晋级等方面,往往把是否掌握、能否运用英语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能否说好汉语、写好汉语文章反而退到其次,甚至根本不作为衡量因素,强制性地普及英语教育让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超过了任何一个门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很令人担忧的倾向。
在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
年轻人对放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著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着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另外,美国将中国视为其称霸的重大障碍, 动用了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妄图消解中国软实力和阻断优秀文化的传承, 并以此来阻碍中国崛起。
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设计实施的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十条诫令》吹响了美国人对中国发动一场“文化战争”的号角,进行文化战争和文化渗透。
第三条提出“让他们学习并使用我们的语言……让他们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失去兴趣。
”美国通过语言媒介进行文化渗透, 来削弱中国人对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信仰, 消解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点一点地降低国人
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忠诚和信任,不再真正了解自己的传统, 不再真正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 不再真正信仰自己的国家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观。
主动放弃母语而用英语去谋求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造成母语文化的缺失, 并最终达到涣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从而将中国纳入西方国家控制的轨道。
由于语言文字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无论是国家安全研究和工作,还是语言文字研究和工作,都不能忽略语言文字安全问题。
为此,不仅在国家安全战略中,而且在国家语言战略中,都需要把语言文字安全问题作为一项内容加以重视和强调。
就目前情况下来说,我们在战略研究、规划和实施中,一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充分语言文字安全化的必要性;二要准确把握语言文字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定位语言文字安全问题,三要充分关注并认真研究我国语言文字安全的现状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对其做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准确判断;四要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家安全语言工作的战略性措施;五要积极发挥语言文字工作在国家安全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