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第10讲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0课中

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背景影响
二、短暂的春天
原因表现
教
学
反
思
拓展的问题多,涉及知识多
读教材,总结。
读教材,总结。
问题:为什么成为“短暂的春天”?
商办厂矿企业数量增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地域由沿海向内陆发展,虽然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仍然十分艰难的发展起来
1为发展扫除障碍。
2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抵制日货推动民族资本发展。
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
回想所学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2)清政府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表现:
(1)投资额扩大
(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整理教材和添加内容
梳理知识点,
高考链接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
板
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近代化开始发展到新阶段。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影响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_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课时)教案

题
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课时)
授
课
记
录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掌握民族工业出现的时间,主要的民族工业。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代表企业。
读教材,归纳
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大,便于海外贸易。
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软弱妥协性。
整理本课大框架
国内市场不断壮大,手工业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加大,诱使农业生产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如何区分洋务企业和本民族企业?
对阻碍民族工业的因素进行概括:
列强利用他们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代表企业:
主要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大中城市人口集中,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1、资金少规模小,
2、技术力量薄弱,
3、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4、手本国封建主义压迫,
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
外伤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导入:自然经济的瓦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复习第一部分知识
回忆所学
教学内容
教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一、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复习模拟试题1 Word版含答案

历史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4.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
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5.“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6.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八次周测试题(无答案)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八次周测试题(无答案)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个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2.(2007·江苏历史·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3.(2014·福建文综·2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4.(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5.(2010·福建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6.(2010·北京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
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
的政治制度
授
课
记
录
4月日星期三节2年11 班
4月日星期四节2年12班
月日星期节年班
月日星期节年班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2、罗马法的的历史影响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及历史影响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讲授法一轮复习用书
复
习
内
容
知
识
体
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提前整理笔记整理笔记,并且有清晰的脉络。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2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3。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板
书
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
题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授
课
记
录
4月 日 星期 节
2年11班
4月 日 星期 节
2年 12班
月 日 星期 节
年 班
月 日 星期 节
年 班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2、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及作用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权利法案的作用及内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2.过程
3。结果
二.议会权力确立
1权利法案
2.1832年的议会改革
教
学
反
思
本课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梳理,以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为主,适时的加以补充并强调学生整理笔记。巩固记忆,学生掌握知识点。
教师补充知识点
整理笔记,并且有清晰的脉络
学生利用笔记积极回答配合
学生整理知识点
整理笔记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下延伸
背诵本课知识点
完成练习题
预习下部分知识
高考链接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12.13.14课周测Word版含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12.13.14课周测 2018.3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4分)1.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外国史学界称之为:像一次组织纪律不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
这里的“维和”是指( )A. 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B. 向清朝政府勒索赔款C. 打击京津改良派势力D. 疯狂镇压义和团运动2.日人不但在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设立日语学校,而且发布书房义塾规则,下令台湾人自办的私塾必须加教日语。
日本能够在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推行这一政策的法律依据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3.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A. 割地的面积B. 列强办厂的特权C. 开放的口岸D. 赔款的数额4.1903年,中国《大公报》载:“……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
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 推翻满清统治B. 实行君主立宪C. 学习德、俄政体D. 建立民主共和5.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A. 强烈的排满色彩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 明显的限袁倾向D.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6.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7.近代历史上,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是最终均告失败。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无答案)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无答案)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个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2017年天津卷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4.(2016·海南单科·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5.(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下)
授
课
记
录
3月30日星期四节6
2年9班
3月30日星期四节1
2年10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解放战争。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解放战争。
教学重点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解放战争。
教学重点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解放争。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PPT;一轮复习用书
复
习
内
容
知
识
体系Biblioteka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二、导课
3、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2、全民族抗战:旗帜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外战场
3、抗日战争的胜利
4意义
提前整理笔记
进入本课的学习
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教师补充知识点
自主归纳总结
整理笔记,并且有清晰的脉络
学生利用笔记积极回答配合
学生整理知识点
整理笔记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下延伸
梳理本课知识点
完成练习题
复习下一讲
高考链接
例1.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板
书
设
计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上)
一、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2.全民族抗战
3.抗日战争的胜利
4.意义
教
学
反
思
本课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梳理,多以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适时的加以补充并强调学生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