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钼转换效率的误差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摘要】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监测中往往会存在各种误差。

本文通过分析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数据处理中的误差以及采样方法的误差等几个方面,揭示了环境监测误差的形成原因。

人为误差主要来源于操作不规范,仪器误差则可能由于校准不准确或老化。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则可能源于算法和模型的选择。

通过分析误差的综合影响,提出了误差减小的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误差形成的原因,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环境监测分析、误差、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因素、数据处理、采样方法、误差的综合影响、误差减小策略、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监测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背景: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数据处理中的误差以及采样方法的误差。

这些误差因素可能会导致监测数据的偏差,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深入分析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对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探讨,以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1.2 研究目的环境监测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误差则是环境监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探讨其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减小误差的策略,以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分析人为误差在环境监测中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2. 探讨仪器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分析仪器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3. 研究环境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机制,包括气候、地形等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影响;4. 探讨数据处理中常见的误差来源,比如误差传递、误差积累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5. 分析采样方法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研究如何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分析中误差成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误差成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误差成因分析摘要: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检测误差是影响检测数据是否有效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达到检测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降低检测误差,使监测数据满足有关需求。

该文就环境监测过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做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环境监测;误差成因;分析质量环境监测是采集和测定环境中污染物变化趋势及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并制定防治污染对策的过程。

也是对环境现状、环境质量评价的一项基础工作。

也是各种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环境监测分析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对分析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要提高监测质量,必须从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加强质控工作,分析误差的形成原因。

1环境监测过程中常见的误差1.1采集样品的时间误差采样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气候、温度、湿度和其他污染因素的影响,如:水环境污染物采集会受污水排放量、排放方式、受纳水体规模、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检测质量和准确性,将环境因素准确的表现出来,需将最佳检测时间确定下来。

1.2收集、贮存样品的误差现场收集、储存样品时,贮存样品稳定性受贮存器皿的材质影响相对比较大,容器材质和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容器材质与样品中的个别成分发生反应,使容器材质中的部分组分溶于样品中,影响检测效果,因此在进行贮存容器的选择上应该使用化学性质稳定、对极端温度抗性强等品质优良的器皿器,保证操作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变化。

采集后样品不允许和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以免影响检测效果。

2检测过程中误差形成的原因2.1过滤误差许多过滤材料中各种化学元素复杂,其中有些物质无法使酸性溶剂去除。

所以要进行预处理,在使用之前应该先将可溶性物质去除,然后对样品进行烘干处理。

如果在没有进行预处理操作,会影响样品检测质量和效果。

2.2人为误差在进行微量元素测定时,操作人员也会携带一些污染物。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环境监测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状况,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平衡。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设备、采样方法、数据处理、环境干扰和人为操作等方面。

仪器设备误差可能因为设备精度、校准和维护等因素而产生,而采样误差则可能受到采样点选取、采样时间及方法等影响。

数据处理误差也是导致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处理方法的不当可能会产生误差。

环境干扰和人为操作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对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准确评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

部分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2 研究意义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误差是环境监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准确监测环境数据对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误差的存在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预测。

对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误差的形成原因对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误差的来源和影响,才能更好地提出相应的校准和修正方法,从而减小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研究误差来源,可以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监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深入研究误差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揭示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为今后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1.3 研究目的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环境监测中误差的形成原因,为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环境监测是指对周围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微生物等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了解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监测中,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监测分析中往往会出现误差。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分析中误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设备和仪器的误差。

环境监测仪器是进行环境监测的工具,而仪器自身的精度和稳定性会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在实际环境监测中,由于仪器本身的制造、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往往会导致仪器的误差。

仪器的校准不准确、灵敏度不够高、仪器老化、仪器在运输和运行中受到震动和冲击等因素都会导致仪器的误差。

第二,样品采集和处理的误差。

环境监测需要对环境中的样品进行采集和处理,而样品采集和处理的不规范和不准确会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

样品的采集时间、地点、数量和方式等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如果这些因素受到干扰和影响,就会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

样品的保存和处理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样品的误差。

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环境监测是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而环境因素本身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和影响。

天气、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因素都会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气体污染物和微生物等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地形、土壤、水质、植被等因素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都会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

第四,人为误差。

在环境监测中,人为因素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误差。

监测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检测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等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监测人员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也会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

所以,在环境监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流程,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监测设备的性能,以减少人为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环境监测分析中误差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备和仪器的误差、样品采集和处理的误差、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人为因素等。

化学发光法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原理及常见问题浅析

化学发光法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原理及常见问题浅析

化学发光法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原理及常见问题浅析曾凡萍刘澍萍乡市环境监测站江西萍乡 337000摘要:化学发光法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大气中NO2含量的专用仪器,利用化学发光法原理研制而成。

我站引入美国API化学发光法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M200E)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本文阐述了化学发光法测量空气中NO2浓度的基本原理、NO2监测分析仪结构、功能和特点,就我站在使用化学发光法测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化学发光法;常见问题;分析处理中图分类号:X-1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以及工业排放的废气等[1]对大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二氧化氮(NO2)污染。

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呼吸道系统有刺激作用,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NO2下可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2,3]。

准确测定环境大气中的NO2浓度对于了解大气污染机制、判断大气污染的程度、确定污染来源、进行空气质量预警,以及帮助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NO2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4]和化学发光法[5]。

分光光度法需要先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溶液捕集后,再进行测定,因而工作量大,数据时间分辨率低,方法灵敏度较差。

而化学发光法测定NO2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量范围大、不需要化学药剂和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特别适合于NO2浓度很低的大气连续监测系统应用[7-9]。

我站引入美国API紫外荧光法NO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M200E)对空气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现就我站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以供参考。

1 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11。

1 化学发光法原理(1) 样气中的NO与O3反应生成激发态的NO2,激发态的NO2通过发射光子从而释放多余的能量回到低能态。

该反应有两个过程:第一步,单个NO与单个O3碰撞,发生反应产生一个O2和一个NO2分子。

关于系统误差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系统误差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系统误差问题的研究综述
陈晨;刘丹
【期刊名称】《信息系统工程》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本文针对系统误差发现、分类和减小消除进行阐述,虽然关于系统误差的书和文章很多,但对于系统误差发现、分类和减小消除基本都不太全面,在此总结并部分做针对性修改.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陈晨;刘丹
【作者单位】西南交大机械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西南交大机械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钼转换效率的误差问题研究 [J], 倪晓天
2.利用管道数值模拟技术解决集气系统的计量误差问题 [J], 邹永莉;贺三;廖德君;袁宗明
3.基于视觉标记的增强现实系统建模及配准误差问题研究 [J], 张国亮;吴琰翔;王展妮;王田
4.炼钢连铸系统结晶器铜板锥度误差问题研究 [J], 刘永
5.试论航空摄影测量中POS系统的误差问题 [J], 贾鹤玉;尹爱娟;于晓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校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校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引 言
现 令 在 我 国 的 大 气监 测 领 域 采 用的 监 测 仪 器 主 要 是 由 国 外进 口和 我 国 自主 生产 的 两类 。主要 使 用 的是 美 国热 电公 司、
路 采 样 总 管供 分析 仪 进 行 相 应 的 取 样 分析 及 数 据 校 准 。
1 . 2 钢 瓶 减压 阀造型 缺 陷
的S O 气 体 供 气体 分 析 仪 分 析 时 , 分 析仪 的 响 应 时 间很 长 , 相 应 速 度很 缓 慢 .并 且 校 准仪 的输 出值 和 减 压 阀 的持 续响 应 值 之 间 存在 着很 大 的差 异 。 例如 : 在做零 、 跨检 查时, 3动 态 气体 - " 校 准 仪 持 续 输 出十 几 个 小 时 4 0 0 p p b的 S O 2 气体 , 但 是 通 过 观 察 分 析 仪 的数 据 分 析 仪 的 响 应 值 却 只有 3 0 0 p p b 。 误 差 十分 严
减 压 阀在 校 准 系统 中的 起 着 很 大 的 作 用 ,其 质 量 的 优 劣
国 内很 多 的监 美国 A P I 公 司、 澳 大利 亚 E C公 司 、 莫尼特公 司、 安普 、 河 北 先 直接 关 系到 校 准 结 果 的 准确 与否 就现 今 而 言 , 测 站 所使 用 的 减 压 阀对 校 准 气 体 都 会 产 生 不 小 的吸附性 , 这 河公 司及 北 京 中晟 泰 科 公 司所 生 产 的 监 测 设 备 和 监 测 系统 。 就 直接 关 系到 分 析 仪 器在 校 准 时的 响 应 速 度 和 响 应 时 间 , 而 这 些 仪 器 在 监 测 原理 上 基 本 都 大 同 小异 ,差 异 比较 大 的是 精 且 对 校 准 的 结 果 会 产 生 比 较 大 的影 响 导 致 校 准 结 果 的 偏 差 , 度 及 稳 定 性 方 面 的 问题 为 了保 证 数 据 的 准 确 真 实 , 这 就 需要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的形成原因分析环境监测分析是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分布、变化趋势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但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产生误差,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分析的误差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环境监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仪器设备误差环境监测分析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样品的采集、分析和检测,如气象站、水质分析仪器、大气污染监测装置等。

这些仪器设备本身就存在测量误差,如仪器的精度、稳定性、灵敏度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误差。

由于环境监测场地的特殊性,气象变化、风向风速、降雨情况等也会对仪器设备的测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误差的产生。

仪器设备误差是导致环境监测分析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样品采集误差环境监测分析需要对各种类型的样品进行采集,如空气、水、土壤、植物等,这些样品的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采样器材的选择不当、采样方法不规范、现场环境干扰等都会对样品采集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

样品采集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外界污染物质的干扰,导致样品本身的变化,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误差。

三、操作误差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操作也可能会导致监测误差的产生。

监测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操作规范等都会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在样品采集、仪器校准、数据记录等操作环节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出现纰漏,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偏差,从而影响监测分析的准确性。

四、外界干扰外界干扰也是环境监测误差产生的重要原因。

环境监测场地可能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周围环境的变化、自然气象条件的变化、人为活动的影响等,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在大气污染监测中,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产生影响,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

在水质监测中,降雨、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监测误差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钼转换效率的误差问题研究
摘要:环境空气监测的目的是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制定环境对策。

是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依据,是科学管理环境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

本文首先对化学发光法NO-NO2-NOX自动监测仪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手动操作与中心控制室软件远程操控数据进行了对比,通过钼转换效率数据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

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自动操控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空气检测;仪器;钼转换;误差
前言: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迅猛增长,工业与交通排放废气量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环境空气质量,使我国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强化城市环境管理,科学制定环保法规和城市规划,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就必须要求环保监测部门提供大量准确可靠和连续及时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

但是,全国范围内对环境空气质量必测项目的监测,还有部分城市采用人工采样、送样、实验室分析的监测方法上,监测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现状和规律,对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及影响不能做出连续的判断,从而影响了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建立或完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1、化学发光法NO-NO2-NOx自动监测仪的原理及其操作
1.1 化学发光法NO-NO2-NOx自动监测仪的原理
干燥空气进入O3发生器,在此空气中的O2在高压(7000V)电弧放电作用下形成O3,恒定流量的O3再进入反应室,同时将稳定流量的空气样品导入反应室。

为了使气体有效的混合,反应室的进气管设计成套管式,即样气走内管,O3走外管,在反应室的进口处,样气总是被过量的O3所包围,在反应中O3与样气中NO产生化学反应。

所发出的光由光电倍增管(PMT)检出,经放大在监测仪器显示面板显示NO读数。

在样气流路上设有切换阀,可将样气经转换器再进入反应室,在钼转换中NOX(NO+NO2)全部转换成N0。

因此,经转换器后实际测定是NOX,此时仪器显示面板显示NOX读数。

前后两次测定经减法运算器NOX一N0=NO2计算,仪器显示面板显示NO2读数,在反应室中反应后的废气(含过量O3)经洗涤器祛除03后由抽气泵排出。

NO和O3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光谱起始于600nm,延伸至近红外区,光谱中心在1200nm,但测光用的光电倍增管通常对紫外区敏感,在长波区灵敏性不降,为了降低倍增管的暗电流和噪声,提高信噪比,倍增管应在低温下工作,通常装有半导体制冷器。

化学发光法NO-NO2-NOx分析仪通常设有多档量程范围,如O~O.1ppm、
O~O.2ppm、O~0.5ppm、O~1ppm、0~2ppm、O~5ppm、O~10ppm等,最低检出浓度1ppb,响应时间<2min,精度优于±1%,是目前测定空气中NOX 较广泛使用的仪器。

1.2化学发光法NO-NO2-NOx自动监测仪操作
仪器的操作使用较为简单,打开主电源开关,再打开O3发生器电源开关,接通抽气泵,预热2h以上。

待稳定后通入不含待测组分的零气,调节仪器零点电位器使读数指零,然后通人浓度为所选量程档满量程80%值的NO标准气,调节仪器跨度电位器使读数指在所通入的NO标准气浓度值。

对NO2的校准可采用气相滴定法进行,仪器校准完毕后,可连接气体采样管进行现场连续测定,也可连接样品贮器进行单个样品测定。

测定结果可由仪器直接显示NO、NO2、NOX的浓度值。

化学发光法NO-NO2-NOx自动监测仪检测的重要内容是钼转化器效率,钼转化器的形体材料四不锈钢,成盒状,内部设计有加热315℃钼片。

转化器所其的作用是将的功能是将NO2还原成NO,钼转化器的温度一般是计算机控制,其效率一般大于96%,小于102%,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钼转化器可能损坏,应该更换或者维修。

钼转换效率的换算公式:
[(NO关-NO开)-(NOx关-NOx开)]/(NO关-NO开)
其中关代表是产生的目标浓度NO气体中不含有O3;开代表产生的目标浓度NO气体中含有O3;
2、手动操作与中心控制室软件远程操控数据分析
2.1 为便于对比分析,文章分别采取了两组组在不同时间段NO-NO2-NOx 分析仪远程操控精密度检与手动操作空气质量检查结果。

图表如表1:(其中数字单位是ppb,以下图表雷同)。

表1 自动操作日期和开始时间检查结果
表2手动动操作日期和开始时间检查结果
表3自动操作日期和开始时间检查结果
表4 手动动操作日期和开始时间检查结果
分析以上四个图表,可以看出,自动操作NO-NO2-NOx分析仪的操作时间是在午夜,避开污染物浓度的高峰时间,精密度检查不合格。

而手动操作NO-NO2-NOx分析仪的操作时间是在白天,是污染物浓度的高峰时间,精密度检查合格,在O3处于关状态时,NO2的响应均在低位时,自动与手动所测数据较接近,相反,所产生的误差就大;同时在O3处于关的状态时,自动操作NO2的响应值高,手动操作NO2的响应值相对较低。

2.2 在同一时段对NO-NO2-NOx分析仪进行手动操作与远程操控精密度检查结果表
表5自动操作日期和开始时间检查结果
表6 手动动操作日期和开始时间检查结果
从表5与表6可以看出,在同一时段分别对NO-NO2-NOx分析仪进行手动操作检测与自动操作检测,其精密度检查的结果都是合格的,而且这两种检测的相对误差很接近的;由于NO-NO2-NOx分析仪的精密度检查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的时间是很接近的,因此,可以忽略时差、零气纯度对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在O3关状态下,自动操作NO2的响应值与手动操作NO2的响应值也比较接近,但手动操作NO2的响应值略低于自动操作NO2的响应值。

3、误差原因分析
手动操作与中心控制室软件远程自动操控NO-NO2-NOx分析仪的钼转换效率分析结果不一样,同时,手动操作基本达到钼转换效率的要求,而中心控制室
软件远程自动操控却不能符合要求。

根据对数据的分析,造成这样结果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NO-NO2-NOx分析仪的动态校准仪产生O3的量有差异
NO-NO2-NOx分析仪校准仪的自动设置O3的量相对较高,根据相关钼转换效率的要求,O3量的目标浓度范围应该是50%-55%,而NO-NO2-NOx分析仪校准仪序列设置是65%;为分析原因,可以进行手动操作检查,将O3量的目标浓度改为55%。

由于中心控制室软件远程自动操控时O3量过大,造成剩余NO 小于最低限值90PPB,因此,导致了NO-NO2-NOx分析仪监测时出现偏差。

3.2NO-NO2-NOx分析仪的流量偏低
NO-NO2-NOx分析仪分析仪的流量相对偏低,比最低流量限度仅仅低了20~30sccm/ml。

3.3 标准零气因素影响
测试使用的标准零气纯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一般情况下,标准零气中NO2白天的含量要高于晚上的含量。

3.4 响应时间因素影响
NO-NO2-NOx分析仪自动操控一般设定的响应时间为半个小时,手动NO-NO2-NOx分析仪操作的响应时间大约45分钟,这样就造成O3处于关状态时,自动操作NO2的响应值相对较高,而手动操作NO2的响应值相对较低。

3.5 时差因素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NO-NO2-NOx分析仪手动操作是在白天,NO-NO2-NOx 分析仪中心控制室软件远程自动操控是在夜间。

由于室内温度有较大的差别,机盒温度也不一样,所造成,NO-NO2-NOx分析仪响应速度以及响应能力不同。

3.6 中控机软件换算因素影响
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发现仪器显示浓度比远程电脑上显示的浓度高大约3~5个ppb的范围,因此,仪器显示浓度值与中心控制室电脑工控机软件在换算时会出现误差。

4、结论与建议
(1)NO-NO2-NOx分析仪必须定期进行流量检查/校准,尽量避免因分析仪的流量出现偏低,造成精密度检查不合格现象。

(2)在NO-NO2-NOx分析仪使用前,先设置好动态校准仪的设置,将NO 剩余量调至大于或者等于90ppb的正常状态。

(3)加大NO-NO2-NOx分析仪所处房间的隔热层处理或使用恒温恒湿设备。

减小昼夜温差对NO-NO2-NOx分析仪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4)对NO-NO2-NOx分析仪的零点和跨度进行日常的单点校准和定期的多点线性校准,通过校准发现系统仪器连续运行中存在系统误差,及时发现监测仪器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噪声,确保系统监测仪器长期可靠连续运行。

同时,对定时或随时采集的监测数据及校准结果,对各时段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参数进行统计处理和异常值判断处理,减小中心控制室电脑工控机换算存在的误差。

5 、结语:
导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钼转换效率出现误差的原因很多,这就要求环境监测部门掌握当前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变化规律及趋势,对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测量范围和各项技术指标认真分析研究,长期收集环境背景和环境空气质量的连续监测数据,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数据库。

同时也对仪器定期标定与校准以及精密度进行三级审核,才能更好地完善中心控制室软件远程自动操控技术。

参考文献:
[1] 周洁;陈晓虎;;高温NO气体紫外吸收截面压力碰撞增宽效应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周洁;张时良;陈晓虎;;高温环境下NO气体紫外吸收截面的温变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7期
[3] 郑海明;蔡小舒;;温度对二氧化硫紫外差分吸收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