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嘉里中心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嘉里中心园林设计与施工初探

嘉里中心园林设计与施工初探摘要:本文以杭州嘉里中心为例,对商业综合体园林设计的空间布局,动线分析,硬质铺装,竖向地形高差,植物设计,水景,小品等进行了设计探讨,同时对施工中应处理的技术环节也进行了研究,从而实现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园林设计;施工技术;设计元素;嘉里中心引言:商业中心是都市的核心,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名片,在都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园林设计承担着城市公共空间的使命,一个成功的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主导的,园林设计也对商业的成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以杭州嘉里中心为例,根据实际项目中园林方案设计与施工碰到问题,总结出商业综合体园林设计的策略。
1.项目概况嘉里中心商业项目位于杭州西湖湖滨商务区,比邻西湖。
是大型综合性商贸项目。
东临延安路,西接长寿路,北靠孩儿巷,南连庆春路,用地面积67334平方米。
项目集商业综合体、餐饮、香格里拉酒店及办公和住宅为一体,主要为开放空间,人可以自由穿越进入商业,有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分别集中在酒店和酒店式公寓以及商业MALL区域,对商业干扰较小,做到了真正的人车分流。
以优越的位置和新颖的设计理念,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该项目由嘉里集团开发,建筑设计由国际知名建筑事物所KPF设计,并按照国际一流项目打造,现代化的玻璃幕墙设计,具有前沿性、标志性,是杭州地标性建筑。
园林设计要求以打造“城市客厅”为理念,展现其艺术、园林、生活独特的一面为发展重点,将大体量的高层建筑与宽阔的人行道、大量的露天空间交织在一起。
随处可见绿地和广场,增加了街道的趣味性,形成热闹的步行空间。
项目中心位置引入一个宽敞的公共广场。
设计用周边的建筑隔离闹市的喧哗,为人创造出舒适、安静的园林空间。
同时借鉴中国园林设计中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在不同层次上有机衔接的手法,各类咖啡店、露天餐饮点缀其间,营造出既能享受人造空间环境之优雅,又能体现远处自然风景之秀丽的空间环境。
红楼广场和中心广场紧紧相扣,在保持红楼环境特征的同时更为它注入了新的生机。
杭州未来规划详图(地产分析材料)

财政一般财 政收入占全
省27.0%
自营出口额.3%
一般经济环境
GDP(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杭州GDP走势
5099 4781
4100 3442 2943 2543 2100 762 907 1036 1135 1225 1383 1568 1782
一般经济环境 杭州经济结构
60.00% 50.00% 40.00% 30.00%
53.81%
50.61%
51.23%
50.87%
50.17% 49.97% 47.75%
51.30%
50.61%
51.83%
50.40%
41.18%
42.95%
42.97%
45.10%
42.28%
42.74%
44.09%
4.核心位置:一主”即电厂河北侧沿康 桥路和拱康路设置的康桥地区公共中 心; “一副”指金昌路以南、拱康路沿 线的办公商贸区;“三中心”即北侧居 住服务中心、电厂居住服务中心和南侧 居住服务中心。
现状:杭州人对过江消费与过江居住的观念 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整个商业氛围 难成气候
第二阶段规划发展
前言
由于杭州的老城区以东南为中心,在发展第一阶段,杭州市市政府重点向东南方向推 进,钱江新城与滨江新城均已发展10年,而钱江新城无论是商业,住宅、行政、地铁都已 初步规模,一期开发基本完成。
滨江新城发展较慢,由于大部分杭州百姓及企业无法接受过江消费与居住,观念转 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对于钱塘江是凶江一说,从风水角度,让大部分企业拒绝过江,杭 州市市政府在滨江长期推进较慢的基础上,开始重点发力位于杭州主城区内的东部新城与 北部新城。
《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图 1 各设区市地下空间现状建筑面积(截至 2014 年底)
(备注:杭州市为 2011—2014 年数据,其他设区市为历年统计汇总数据)
——地下空间功能多样化布局成效凸显。杭州、宁波结合城 市轨道交通建设探索地下商业、停车、市政、公共设施一体化建 设,且结合新城发展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嘉兴结合商务办公楼 宇和总部产业园建设探索了地下空间的互连互通和不同主体地 块的整体开发建设;金华结合物流基地建设了地下仓储物流设 施。地下空间功能的多样化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有效推动了城 市功能的完善。
—9—
效益、社会效益、战备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是:通
过科学布局、分层指导、完善功能、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有序 推进,全面提升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管理和 维护水平。到 2020 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日趋 完善,基本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和空间管理体系;推 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从单一投资来源为主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变, 从浅层单功能开发向深层多功能开发转变,从散点式开发向轴 向、网络化整体开发转变,从单一地下空间开发向互联互通的地 下城建设转变,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4、地下空间信息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综合协调 机制仍不健全
全省地下空间资源普查开展不足,各城市存在地下空间基础 数据资料不完整、信息共享不足、统计口径和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6—
制约了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多数城市仍未建立统一的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重大事项的 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缺位, 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 规划》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省建设厅)与浙江省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联合编制了《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立足我省发展实际,从规划、 建设、管理、法规等层面提出我省“十三五”期间城市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及主要保障措施,是指导各地开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杭州市下城楼宇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楼宇经济发展模式下城楼宇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223567"。
即实现"二转变、二重点、三集聚、五标准、六要素、七任务"的楼宇经济模式。
在培育和发展楼宇经济的过程中,强化规划引导,优化结构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实现标准管理,强化招商引资,以楼宇经济的繁荣促进产业经济的集聚效益,打造"率先步入后工业时代"的都市经济形态。
其中:二转变,就是:由中低端为主的入驻企业转变为高端领头、中低端集群的"羊群"效应结构,由"二产"为主的集聚产业结构转变为"三产"为主的集聚产业结构。
二重点,就是:重点培育特色楼宇和亿元楼宇。
通过实施"腾笼换鸟"和加快楼宇资源整合,我区引导培育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特色经济楼宇,"金融楼"、"中介服务楼"、"外贸特色楼"等特色楼大量涌现,如嘉德广场先后引进了花旗银行杭州分行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金融特色楼";广利大厦、宏都宾馆成功引进了北京冠亚伟业民用建筑设计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共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浙江安邦护卫等优秀中介服务企业30余家,成为我区与市工商局合作组织的杭州市(下城)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指定的"中介服务楼";国都发展大厦、海华广场、星汇大厦成为"外贸特色楼"。
全区税收在1000万以上的楼宇有39幢,税收超5000万元的楼宇达到14幢,其中超亿元楼宇9幢,亿元楼占到了全市总量的一半。
此外,楼宇有较高的单位面积产出率。
据调查,我区营业收入最高的楼宇达12.87万元/平方米,税收最高的楼率达2.04万元/平方米.三集聚,就是:努力形成总部经济、文创经济、税源经济集聚的业态结构。
在总部经济方面,我区楼宇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知名企业集团入驻,已聚集起世界500强设立的企业14家,全国500强和民营500强14家,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驻杭州办事处220余个。
项目定位分析

第四章 项目定位分析一、影响项目定位的因素1、 土地价值分析●项目地块规则●利于充分利用●易于规划与设计2、 需求分析●总需求较乐观●高品质住宅需求大●需求面积逐渐变小3、 供给与竞争态势●区域内供给量较大●土地储备丰富,存在开辟潜力●入市时机较为关键二、项目市场定位描述1、本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总建造面积: 99215平方米⏹总占地: 1.53公顷⏹绿化率: 30%⏹容积率: 4.8⏹地上建造面积: 73440平方米⏹商场: 11750平方米⏹写字楼: 21290 平方米⏹其余为公寓:⏹地下建造面积: 25775平方米⏹地下车位: 333辆⏹地上车位: 63辆⏹自行车: 466辆2、整体功能布局建议项目规划为:一栋写字楼,一栋商业 ,两栋公寓。
●整个社区采用围合式建造方案●公寓采用板式高层●围合社区中央空间●用地西侧从北至南挨次摆放商业配套、写字楼的一部分;用地南侧从西至东挨次座落另一部份写字楼和公寓1号楼;用地北侧设计为公寓2号楼;社区西侧与东侧保持完整外立面。
●社区设计两个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
商业配套地下可设计为地下停车场,主要满足写字楼的需求;公寓停车场可设计在1号楼和2号楼地下;商业配套北侧小片空地可设计为商业用停车位。
围合出的空间可礼聘具有实力的景观设计事务所进行布置,达到环境优美、视野璀璨、集绿化休闲为一体的场所。
从外观上,在西侧与南侧保持完整连接,成为:劲松商圈地标性建造。
(具体规划情况见附图)三、目标客户群体描述1、写字楼目标客户群体●中小型外资企业●以CBD内大公司为服务对象的各类公司●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投资型买家2、公寓目标客户群体:●投资型买家●首次置业的白领阶层●单身贵族●知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居所●外企置业●留学归国人员注:21世纪不动产认为项目在推广入市过程中,应赋予产品一个包装概念,但这一包装概念应是在产品已具有鲜明特点之后,才在项目具备一系列竞争点的基础上,通过富有创意概念进行推广包装,而不是在塑造产品之前,毫无理由,且无产品支撑的一种空谈。
嘉里建设广场二期项目

嘉里建设广场二期项目【摘要】嘉里建设广场二期项目通过BIM技术应用于该项目从而实现了全过程控制图纸质量,重点解决专业之间碰撞及管线综合设计,优化设计,提高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
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嘉里建设广场二期项目2、项目设计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建三局一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等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资质。
公司现有4000多名员工,2012年的年产值可达180亿元。
60年来,公司建造了以深圳国贸大厦、深圳地王、深圳T3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大、新、尖”工程。
3、相关软件应用: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Autodesk Revit StructureAutodesk Revit MEPAutodesk NavisworksAutodesk Inventor4、BIM应用评价与反馈:Autodesk Revit软件的可视技术可以动态地观察三维模型,生成室内外透视图,模拟现实创建三维漫游动画,使工程师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建筑空间,自然减少各专业设计工程师之间的协调错误,简化人为的图纸综合审核。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尹奎Autodesk Revit作为BIM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体现了强大的“多任务”能力,对于国内建筑设计观念和方法的根本性改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能够做到族库和国标图集相衔接,或者和相关工程建设产品生产制造企业联系建立族库,对于施工图制图的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具有实时性。
另外,要抢先占领市场,推广使用BIM技术是必需要掌握的。
BIM在质量管控上有非常多的好处,通过碰撞检查,能够很容易地检查到错误的地方,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超高建筑屡屡搅乱西湖天际线

中国商报/2012年/4月/24日/第011版深度/纵横超高建筑屡屡搅乱西湖天际线令泉距西湖不到500米的原浙大湖滨校区是西湖边绝版地块,6年前被东南亚富商郭鹤年拍下摘得“地王”。
此后为突破规划限高与当地政府博弈6年,终在西湖申遗成功后如愿以偿。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建筑控高被屡屡突破,西湖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利益集团逐利的竞技场。
“限高令”成了一纸空文。
有“西湖第一高楼”之称的杭州嘉里中心项目所在地块,在闲置6年后悄然动工多日仍然蒙着神秘的面纱——工地上没有告示牌。
4月2日,10多台桩机在这里轰鸣打桩,工地被巧妙地用挡板围入相连的地铁1号线凤起路站施工工地,施工很隐蔽。
嘉里中心项目6年时间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纠结于“高度”。
在2007年10月公布的概念性规划中,嘉里中心塔楼最高处为85米。
不少市民质疑,这比该地块之前爆破拆除的“西湖第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还要高出10多米,“破坏西湖景观”和“影响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担忧声不绝于耳。
按距西湖的远近,杭州主城区分A至G共7块控高区域,湖滨地区的建筑限高25米。
这一高度是以西湖四周“法国梧桐”的树梢高度为界,人从湖中回望,视线越过树梢,建筑能在树后若隐若现,确保湖滨地区的景色完整。
而嘉里中心所在区域正在湖滨地区。
在舆论的压力下,嘉里中心项目修改了设计方案,2008年降为56米,2009年,修改后的规划设计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将楼高调整为48米,但未通过审批。
如今,距离西湖申遗成功不过半年,两年前未通过审批的“48米”,如今“绕道”规划,竟通过了浙江省发改委审查。
为申遗,高楼变矮2012年1月初,杭州市规划局网站上发布了杭州嘉里中心项目公示图。
根据公示,嘉里置业(杭州)有限公司拟在延安路西侧、庆春路北侧建设杭州嘉里中心。
根据项目西立面图和长寿路剖面图显示,位于该项目中央的楼最高,为48米,而且44米、46米和48米的建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该方案几乎与两年前相同。
杭州顺发旺角城建筑设计方案汇报

3
基础荷载分析
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荷载分析,包括静载和动载 的分析,以确保基础能够承受各种外部影响。
结构分析计算结果
结构分析
采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对建筑 物进行结构分析,包括静力分析 、动力分析等,以确定结构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计算结果
根据结构分析结果,得出各种计 算指标,如最大承载能力、最大 位移等,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 提供依据。
建筑材料
研究和使用更先进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持 久性,同时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感谢观看
THANKS
建筑外观设计方案
01
02
03
立面风格
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竖 向线条和玻璃幕墙为主, 体现现代都市感。
色彩搭配
以灰色、白色为主调,局 部点缀红色和绿色元素, 提升整体形象。
材质选择
选用高档石材和玻璃幕墙 ,营造出高品质的建筑外 观。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方案
功能分区
合理安排商业、居住、休闲等不 同功能区域,实现动静分离、功
经济性和可行性
结构设计应在考虑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注重经济性和可行性, 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筑成本。
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类型
01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
性能和承载能力。
荷载分析
02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对楼面、屋面、墙体等部位进
行荷载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
06
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150亩
容积率:2.0 绿地率:35%
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建筑密度:30%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