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3-2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

实验题目: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姓名:学号:班级:组别:指导教师:1.实验概述1.1实验意义和目的氮的氧化物主要有:NO、NO2、N2O3、N2O4、N2O5、N2O等,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NO2形式存在,简写NO X。
NO是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在大气中易被氧化成NO2;NO2是红棕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NO X的主要来源于硝酸、化肥、燃料、炸药等工厂产生的废弃、燃料的高温完全燃烧、交通运输等。
NO X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呼吸道疾病),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主要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8968-88)、中和滴定法或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GB/T13906-92)、Saltzman法(GB/T15436-1995)、化学发光法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来源与危害,也能够掌握空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及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空气样品,学会掌握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氮的原理与操作,学会了分光光度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还能够初步了解化学发光法测定二氧化氮的原理。
1.2实验原理空气中的NO2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HNO3和HNO2,在冰乙酸存在下,HNO2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在540nm测定吸光度。
该法适于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测定范围为0.01~20mg/m3。
方法特点:该法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NO、NO2课分别测定,也可以测NO X总量。
测NO2时直接用吸收液吸收和显色。
测NO X时,则应将气体先通过CrO3-砂子氧化管。
将能够中的NO氧化成NO2,然后再通入吸收液吸收和显色。
1.3 实验注意事项(1)吸收液应避光。
防止光照使吸收液显色而使空白值增高。
(2)如果测定总氮氧化物,则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氧化管是否板结,或者变成绿色。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

目次前言 (iv)1 适用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方法原理 (1)4 试剂和材料 (1)5 仪器和设备 (2)6 干扰及消除 (2)7 样品 (3)8 分析步骤 (4)9 结果表示 (4)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5)附录A(规范性附录)吸收瓶的检查与采样效率的测定 (6)附录B(资料性附录) Saltzman实验系数的测定 (7)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12 µg/10 ml吸收液。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24 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05 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50 ml,采样体积288 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03 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2~24 L时,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0.020~2.5 mg/m3。
2 术语和定义2.1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指空气中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以NO2计)。
2.2 Saltzman实验系数 Saltzman-factor用渗透法制备的二氧化氮校准用混合气体,在采气过程中被吸收液吸收生成的偶氮染料相当于亚硝酸根的量与通过采样系统的二氧化氮总量的比值(测定方法见附录B)。
2.3 氧化系数 oxidation coefficient空气中的一氧化氮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管后,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且被吸收液吸收生成偶氮染料的量与通过采样系统的一氧化氮的总量之比。
3 方法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摘要:本文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根据配置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分析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关键词:氮氧化物分光光度法含量综述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
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
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较以往的盐酸禁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特点 ,现已被很多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作为监测氮氧化物的标准方法 ,也已引起我国环保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相信不久将来 ,此方法也会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氮氧化物的首推方法。
1、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小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大气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2、实验原理,测定氮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CrO3),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氧化反应,再与盐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2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于波长540~545之间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数值换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测定结果以二氧化氮表示。
本法检出限为0.05μg/5mL,当采样体积为6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μg /m3。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实验目的(一)熟悉、掌握小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熟悉、掌握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的使用;(三)掌握大气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2、实验原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CrO3)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2),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氧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于波长540~545之间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数值换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测定结果以二氧化氮表示。
本法检出限为0.05μg/5mL,当采样体积为6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μg /m3。
3、实验仪器和试剂(一)实验用仪器除一般通用化学分析仪器外,还应具备:多孔玻板吸收管、空气采样器(KC—6型)、双球玻璃氧化管(内装涂有三氧化铬催化剂的石英砂)、分光光度计(7220型)、KC—6D型大气采样器(二)实验用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硝酸盐的重蒸蒸馏水配制。
检验方法是要求用该蒸馏水配制的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545nm,10mm比色皿,水为参比)。
1. 显色液:称取5.0克对氨基苯磺酸,置于200毫升烧杯中,将50毫升冰醋酸与900毫升水的混合液分数次加入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并迅速转入100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待对氨基苯磺酸溶解后,加入0.03克盐酸萘乙二胺,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棕色瓶中。
此为显色液,25℃以下暗处可保存一月。
采样时,按四份显色液与一份水的比例混合成采样用的吸收液。
2. 三氯化铬—砂子氧化管:将河砂洗净,晒干,筛取20~40目的部分,用(1+2)的盐酸浸泡一夜后用水洗至中性后烘干。
将三氧化铬及砂子按(1+20)的重量混合,加少量水调匀,放在红处灯下或烘箱里于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数次。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适用性检验报告_梅崖

2013年2月第2期(总第171期)轻工科技LIGHT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1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现有分析方法概述1.1方法介绍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分析方法现主要有GB/T 15436—1995的saltzman 法和化学发光法。
国家环境保护部2009年7月发布了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代替原先使用的GB/T 15436—1995和GB 8969—88标准。
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而环境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会与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通过中间的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再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运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
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NO 2计)。
1.2新旧方法比较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与GB/T 15436—1995方法相比,进行了如下的修改和补充:修改了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完善了标准方法原理的文字内容;明确了实验用水制备中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钡的用量;增加了干扰及消除条款和样品保存条款;细化了分析步骤,增加了空白试验要求;取消了《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 法》(GB/T 15436-1995)中第二篇“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本次实验我站选用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并用实验所得结果对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方法。
2. 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测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通常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先将NO氧化成NO2,然后NO2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通过比色定量,计算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多孔玻板吸收管、双球玻璃管(内装三氧化铬-砂子)、空气采样器、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等。
2. 试剂:三氧化铬-砂子、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亚硝酸钠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置于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900mL水的混合溶液,盖塞振摇使其完全溶解。
继之加入0.050g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内可保存两个月。
2. 采样:将制备好的吸收原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配成采样用吸收液。
用空气采样器以每分钟300毫升的速度采集空气样品,采样时间根据实验要求确定。
3. 氧化:将采样后的样品放入装有双球玻璃管(内装三氧化铬-砂子)的容器中,将空气样品中的NO氧化成NO2。
4. 显色:将氧化后的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
5. 标准曲线绘制: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按照与样品溶液相同的步骤进行显色,绘制标准曲线。
6. 计算结果: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NO2浓度。
根据NO2与NO的转换系数0.76,计算空气样品中的氮氧化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样品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为X mg/m³。
2. 分析:本次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一、原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在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时,应先用三氧化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定量。
因为NO2(气)转变为NO2—(液)的转换系数为0.76,故在计算结果时应除以0.76。
二、仪器1.多孔玻板吸收管。
2.双球玻璃管(内装三氧化铬-砂子)。
3.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4.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亚硝酸根的重蒸馏水配制。
其检验方法是:所配制的吸收液对540nm光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
1.吸收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900mL水的混合溶液,盖塞振摇使其完全溶解,继之加入0.05g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内可保存两个月。
保存时应密封瓶口,防止空气与吸收液接触。
采样时,按4分吸收原液与1份水的比例混合配成采样用的吸收液。
2.三氧化铬-砂子氧化管:筛取20-40目海砂(或河沙),用(1+2)的盐酸溶液浸泡一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
将三氧化铬与砂子按重量比(1+20)混合,加少量水调匀,放在红外灯下或烘箱内于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几次。
制备好的三氧化铬-砂子应是松散的,若粘在一起,说明三氧化铬比例太大,可适当增加一些砂子,重新制备。
称取约8g三氧化铬-砂子装入双球玻璃管内,两端用少量脱脂棉塞好,用乳胶管或塑料管制的小帽将氧化管两端密封,备用。
采样时将氧化管与吸收管用一小段乳胶管相接。
3.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称取0.1500g粒状亚硝酸钠(NaNO2,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以上),溶解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0μgNO2—,贮存于棕色瓶内,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三个月。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PPS

2.采样:
双球干燥管
( CrO3 )
多孔玻板吸收管 (5.00mL吸收液)
滤水阱
(温度 、压力 、流量 、时间
抽气泵(流量0.2--0.3L/min)
、地点 )
3.标准曲线的制作及采样液的测定(b=1.0cm,λ=540nm,试剂空白为参比)
四、数据记录预处理
数
编 号
标准溶液
采
样
内
据 容
0
1
2
3
4
5
液
5ugNO2-·mL-1溶液/mL 吸收液定容/mL
0 0.10 0.20 0.30 0.40 0.50 -----5.00
放置/min
15
NO2-含量m/ugmx=吸Fra bibliotek度AAx=
回归方程A~m
------
线性相关系数
------
氮氧化物浓度
(以NO2计,mg·m-3)
注:计算:
(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Vn (2)氮氧化物浓度(以NO2计,mg·m-3)=
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2),与 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 生成玫瑰红色化合物。于波长540~545之间测定有色 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数值换算出氮氧化物的 浓度,测定结果以二氧化氮表示。
有关反应
氧化: NO CrO3 NO2 吸收: 2NO2 + H2O
HNO2 + HNO3 (转换系数0.76)
显色:
重氮化
+
HO3S
NH2 + HNO2+ HAc
HO3S
N
N Ac- + 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HZHJDQ0111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2)
F-HZ-HJ-DQ-0111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2)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检出限为0.05µg/5mL,可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范围为0.01~20mg/m3。
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氮氧化物浓度的10倍时,对氮氧化物的测定无干扰;30倍时,使颜色有少许减褪,但在环境空气中,较少遇到这种情况。
臭氧浓度为氮氧化物浓度5倍时,对氮氧化物的测定略有干扰,在采样后3h,使试液呈现微红色。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使试剂显色而干扰,在一般环境空气中PAN浓度甚低,不会导致显著误差。
2 原理
氮氧化物经过氧化管后,以二氧化氮形式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不含亚硝酸根的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水纯度的检验方法:吸收液的吸光度不得超过0.005。
3.1吸收原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直接放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900mL水的混合液,盖上瓶塞,轻轻摇动(也可以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加入0.050g盐酸萘乙二胺(C10H7NH(CH2)2NH2·2HC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
贮于棕色瓶中,密封存放在冰箱内可保存三个月。
3.2吸收液:取4份吸收原液(3.1)和1份水相混合且均匀之,即为吸收液。
采样前配制。
3.3氧化剂:筛取20~40目石英砂或普通砂,用(1+2)盐酸溶液浸泡一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
把三氧化铬和石英砂按重量比1:20混合,加少量水调匀,在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几次。
做好的三氧化铬—石英砂应是松散的,若是粘在一起,说明三氧化铬比例太大,可适当增加一些石英砂,重新制备。
将三氧化铬—石英砂装入双球玻璃管,两端用少量脱脂棉塞好,即制成氧化管。
用乳胶管将其两端连接封紧,保存待用。
3.4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称取0.1500g亚硝酸钠(NaNO2,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µg NO2-,贮于棕色瓶,在冰箱中可保存3个月。
3.5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吸取5.00mL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3.4)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5µg NO2,临用现配。
4仪器
4.1多孔玻板吸收管。
4.2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L/min
4.3双球玻璃管(见下图)
双球玻璃管
4.4 具塞比色管,10mL 。
4.5 分光光度计。
5 采样
在一个多孔玻板吸收管中,加入5mL 吸收液,进气口用尽量短的一小段乳胶管连接氧化管,以0.25L/min 流量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
在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都应采取避光措施。
采样后,样品应尽快进行分析。
6 操作步骤
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具塞比色管,按下表配制标准色列:
管 号
0 1 2 3 4 5 6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µg/mL),mL 吸收液,mL 水,mL
NO 2-
含量,µg
0 4.00 1.00 0
0.10 4.00 0.90 0.5
0.20 4.00 0.80 1.0
0.30 4.00 0.70 1.5
0.40 4.00 0.60 2.0
0.50 4.00 0.50 2.5
0.60 4.00 0.40 3.0
各管摇匀,避光放置15min 。
用10mm 比色皿于波长540nm 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y = bx + a
式中:y —— (A -A 0)标准溶液吸光度A 与试剂空白溶液吸光度A 0之差;
x —— NO 2-
含量,µg ;
b ——回归方程的斜率(由斜率倒数求得校准因子;b
B s 1
=);
a ——回归方程的截距。
6.2 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15min ,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测定吸光度。
7 结果计算
由下式给出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2NO X (mg NO 2/m 3),
76
.0)(002×−=
V B A A X s
NO
式中:A ——样品溶液吸光度;
A 0 ——试剂空白溶液吸光度;
B s ——校准因子,µg /吸光度单位;
V 0 ——换算为标准状况下(0℃,101 325Pa )的采样体积,L : 0.76——NO 2(气)转换成NO 2(液)的系数。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8个实验室NO 2标准曲线的斜率在0.188~0.195间,平均值为0.192,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4%。
9 说明
9.1 配制吸收液时,应避免溶液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
9.2 日光照射能使吸收液显色,因此在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都应采取避光措施。
9.3 氧化管适于在相对湿度为30~70%时使用,
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应勤换氧化管;小于30%时,则在使用前,用经过水面的潮湿空气通过氧化管,平衡1h 。
10 参考文献
GB 89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