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

每个乒乓球5元,小丽用34元钱最多可以买()个。

10个1000是()、10000里面有()个100

10000里面有()个100、5000里面有()个100、24个100是( )。

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

69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的。

2860是由2个()8个()和6个()组成的。

一个数千位上是8,个位上是7,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一个西瓜重4()一个梨子重100()一头猪重200()一袋大米重10()

÷9= 。。。。余数最小是()最大是()

5月份有31天,有()个星期多()天。

商是8,除数是4,余数是5,被除数是()。

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5606元,大约是()元。

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987元,大约是()元。

与8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由0、0、2、5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

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列竖式计算

54÷7 42÷9 55÷8 63÷7

脱式计算

25+(57-36) 72÷(36-27) 56-25+32 36÷9-3

每个羽毛球5元,小丽用32元钱最多可以买()个。

10个100是()、10000里面有()个1000

1000里面有()个100、8000里面有()个100、36个100是( )。

由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

6940是由()个千、()个百和()个十组成的。

9806是由9个()8个()和6个()组成的。

一个数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一个2分硬币重1()一颗葡萄重5()一只羊重40()一袋大米重50()

÷9= 5。。。。。。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 ) ÷( )=7.......6 除数最小是几()这是被除数是()

8月份有31天,有()个星期多()天。

除数是9,商是8,余数是5,被除数是()。

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6025元,大约是()元。

一台冰箱的价格是1987元,大约是()元。

与85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由0、7、2、9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组成最小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

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列竖式计算

24÷4 28÷9 41÷8 75÷8

脱式计算

6月7日家庭作业

1、5个千、3个百、6个一组成的数是(),比这个数少2000的数是()

2、由7个一、5个十、2个千组成的数是(),比这个数多3000的数是()

3、和2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在计算15+25÷5时,应先算()法,结果是()。

5、用0、8、9 、4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6、写出5998后面连续5个数是()。

7、从63里面连续减去7,减()次结果是零。

8、45里面最多有()个8。62里面最多有()个9

9、一个数(不为0 )除以8,余数最小是( ),最大是()。

10、45÷5=9 9+8=14列综合算式是()

11、飞机在天上飞的运动是()现象。

12、乒乓球的重量是3()一只鸡重2(),一只山羊重26()

13、每条手项链需要7颗珠子,40颗珠子最多能穿()条。

14、25+5=30 30÷6=5 列综合算式是()。

15、与6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6、由7个一、5个千组成的数是(),比这个数多3000的数是()。

17、

÷= 4。。。。。7 ))。

列竖式计算

34÷4 58÷9 48÷8 45÷8

脱式计算

1、同学们要栽18棵树苗,已经栽了9棵,剩下的要3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2、学校原来有24把扫子,又买来8把,平均分给二年级4个班,每班分得几把?

3、同学们要栽30棵树,已经在了6行,每行3棵,还有多少棵没有栽?

4、26个小朋友去春游,每辆车可以坐4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16÷4×2 6+3×7 72-18÷6 40-25÷5

4+6÷3 5+4×6 7×6-3 36÷(9-5)

1、同学们要栽18棵树苗,已经栽了9棵,剩下的要3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2、学校原来有24把扫子,又买来8把,平均分给二年级4个班,每班分得几把?

3、同学们要栽30棵树,已经在了6行,每行3棵,还有多少棵没有栽?

4、26个小朋友去春游,每辆车可以坐4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16÷4×2 6+3×7 72-18÷6 40-25÷5

1、小明用50元钱去超市买羽毛球,买了7个,还剩8元,每个羽毛球多少元?

2、超市苹果原来每千克8元,现在优惠促销,5千克30元,现在每千克多少元?

3、现在比原来每千克便宜多少元?

4、超市购进65件苹果,卖了一星期后,还剩9件,平均每天买多少件?

5、要挖一条长45米的水渠,已经挖了9米,剩下的要用6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6、同学们要栽36棵树,已经在了6行,每行5棵,还有多少棵没有栽?

7、小明折了12个纸飞机,张红折了15个纸飞机,要把这些纸飞机平均装在5个盒子里,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8、小红买6个羽毛球用去30元,买7个羽毛球要多少元?

二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专项训练

二年级上册填空题专项训练 1、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2、1米=()厘米 3、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4、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5 = 20 5、一个角有()个顶点,有()条边。 6、一个三角尺有()个角,其中有()个是直角,()个角是锐角。 8、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个角,而且都是()角。 9、()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10、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先从()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 11、乘法算式:5×6 读作:2×7 读作: 3×4 =12 读作:7×6=42 读作: 12、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13、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14、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15、分钟走一大格是()分,走3大格是()分,又叫做1刻。 16、时针走一大格是()时,分针走了()小格,所以1时=()分。 17、分针走6大格,就是走了()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18、有3个数3、5、7,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 19、有3个数4、6、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种可能。 20、用1、4、6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个两位数。 21、用3、7、8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的两位数有()。 22、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一共握()次手。 23、每两个人握一次手,4个人一共握()次手。 24、有()种穿法? 25、3+3+3+3表示有()个()相加的和是(),写成乘法算式是()或(),乘法口诀是()。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填空题专项题

二年级下册填空题复习 (一)除法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 2、54÷6=( ),用的口诀是(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读作( )。 3、算式15÷3=5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第二个含义表示15,每份3个,可以分成( ),也就是15里面有( )个( )。 4、20÷5=( ),想:( )五二十,商是( ) 5、24里面有( )个6,36里面最多有( )个7,56里面最多有( )个9。 6、请写出4道商是5的算式: 7、被除数是36,除数是4,商是( ),余数是( ) 8、56÷( )=7 70÷( )=8 (4) ( )÷6=5......2 ( )÷4=7 (1) 9、42÷7=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表示( )里面有( )个( )。 10、被除数和除数相等,且不为0,商是( ) 11、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一个除法算式中,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2、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百位在第( )位,千位在第( )位。 13、100里面有( )个十,65个十是( ); 1000里面有( )个百,( )个十是1000,1000里面有( )个十,5400里面有( )个百,32个百是( )。 10000里面有( )个十,10000里面有( )个百,10000里面有( )个千。 14、读万以内的数,都要从( )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 ),百位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 15、写数时,也要从( )位写起,几千就在( )位写几,几百就在( )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 16、写出下列各数: 6个千和7个一3个千、8个百和5个一 19个十加9个十34个百加4个百 17、1500-800=( ),想:( )个百减( )百等于( )百。18、用5、8、6、0组成不同的四位数。 (1)不读零的: ; (2)读零的: ; (3)最大的: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完整版一、看我国部分省会地图,填空。 郑州的西边是______城市,它的南边是______城市。这个城市在合肥的东北,也在上海的西北,还在郑州的东南它是______。 二、想一下,填一填。 钟面上有______个大格,每一大格有______个小格。 1时20分=___分 1时35分=___分 2时10分=___分 2时40分=___分 三、按要求填空。 下面这把尺子只有3个刻度,它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长度? 可以直接量出______种长度,分别是______厘米、______厘米和______厘米。 四、我能根据要求填写。 1.15根火柴最多可以拼成______个长方形? 2.把10个玻璃球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放5个,需要______个盒子。 3.有14个萝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______个。

4.最大______比最小的______少1。 五、填写合适的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______ 小华跑50米用了9______ 爸爸每天工作8______ 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______ 六、我知道,也会填。 1.算式24÷7=3……3中,除数是______,商是______,余数是______。 2.笔算645+285时先算______+______=______,个位上写______,再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十位上写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位上写______。 七、动动脑,填一填。 1.标准地图通常是按照上______、下______、左______、右______的顺序绘制的。 2.陈老师和王老师面对面而坐,陈老师面向北,王老师面向______。 3.玲玲面向北站立,她的前面是______,后面是______,右边是______,左边是______。 4.北极星高挂在______方。(请用“东”“南”“西”或者”北“作答) 八、动动脑,做一做。 1.我会填。 1元硬币厚约2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约 78______ 小学生身高约 130______ 建筑物高约 8______ 2. 画一条8厘米的线。 九、看一看,填一填。

(完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7=14,乘数是()和(),积是() 2、15÷3=5,15叫(),3叫(),5叫() 3、6×4读作() 4、56÷7读作() 5、81除以9写作() 6、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7,积是() 7、减数是6,被减数是18,差是() 8、3×7表示()个()相加,得(),口诀是() 9、7个7比5个7多()个() 10、写出得数24的两句口诀(),() 11、写出得数是18的4道不同的乘法算式。 ()、() ()、() 12、有一堆糖,比50块少又比40块多,分给小朋友的个数和每个小朋友分到块数一样,正好分完,这对糖有()块。 13、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和()都是四边形。 14、直尺上从0到9是()厘米。 15、红领巾最长的一条边比1米短10厘米,这条边长()厘米。 16、面朝西,左边是(),右边是(),后边是()。 17、傍晚面对太阳站立,后面是(),左边是()。 18、分针从12走到了4,走了() 19、时针从12走到了2,走了() 20、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就是()。 21、时针刚过7,分针指向3,这时时间是()。 22、()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23、分针走1大格是()分,走1圈是()分,这时时针正好走了()大格,所以()分=()时。 24、一节课()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25、49厘米+51厘米=()厘米=()米 26、在圆圈里填上>、<或= 1米○ 30厘米 5厘米○ 4米 6米○ 600厘米半小时○ 30分 9米○ 8米 4米○ 40厘米 2分○ 45秒 1分○ 60秒 2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强跳远跳了90()。 一根黄瓜长21()。 一层楼高约3()。 北极星指向()面。 冬天屋顶()面雪比较容易融化,()面雪比较难融化。 做10题口算大约需要40()。 踢一场足球比赛要90()。 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能少于8()。 超市每天营业10()。 28、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抛硬币时,()是正面朝上()是反面朝上。

小学二年级数学选择题大全

选择题大全 1、1张可以换 ()张 (A) 1 (B) 10 (C) 100 (D) 9 2、一只玩具熊要45()。 (A)元 (B)角 (C)分 3、我有5元钱,买一本 用了3元,要找回()钱。 (A)3元 (B)8元 (C)2元 (D)15元

4、1米和()厘米一样长 (A)1 (B)10 (C)100 5、 这支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A) 10 (B) 11 (C) 12 (D) 13 6、笑笑的身高是127()。 (A) 米 (B) 厘米 7、+ =() (A)2元 (B)7元 (C)6元

(D)10元8、 (A)18厘米 (B)17厘米 (C)16厘米 (D)15厘米 9、下列图形是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10、将一张纸沿虚线对折后,剪出以 下图案,展开这张纸后的完整图案是() 厘米 3厘米 厘米 )厘米

(A ) (B ) (C ) (D ) 11、与图中箱子的运动一样的是( )。 (A )呼啦圈 (B )转圈的芭蕾舞演员 (C ) 竹蜻蜓 (D ) 抽拉抽屉 12、与汽车车轮的运动一样的是( )

(A)缆车的运动(B)分针的运动 (C)升旗(D)推拉窗户 13、△△△△△△ ○的个数是△的8倍, ○有()个。 (A)40 (B)48 (C)42 (D)49 14、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5,积是() (A)7 (B)14 (C)28 (D)35 15、☆÷4=8,☆=() (A)32 (B)2 (C)12 (D)4 16、()×6<40,括号里最大能填

( )。 (A)4 (B)5 (C)6 (D)7 17、把2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个。 (A)3 (B)7 (C)6 (D)4 18、☆☆☆☆☆ ☆☆☆☆☆ ☆☆☆☆☆ ☆☆☆☆☆ 一共有()颗星。 (A)4×5=20 (B)5×5=25 (C)4×4=16 (D)5×3=15 19 列式错误的是() (A)4×2=8 (B)2×2+2×2=8 (C)2+2+2+2=8 (D)2×2+2=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word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3.“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4.1米=()厘米,1米-30厘米=(),40cm+60cm=() 5.70厘米米50m 2米厘米 6.线段是()的,有()个端点;连接两点只能画()条线段。 7.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的地方就是3厘米;从尺的3cm开始画起,画到10cm的地方,就是()。 8.数学书长26(),一棵大树高6(),小明高1()32()。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笔算加法:(1)()对齐;(2)从()位加起;(3)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位进1。 10. 笔算减法:(1)()对齐;(2)从()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向()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12.一个数减去(),还得原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14.角的大小跟两边()无关,跟两边()有关;

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15.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放大镜里看到的角跟原来的角相比,()。 16.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出()条笔直的线,就形成一个角。 17.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和()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比直角大的角叫()角。 1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来比一比。 19.一个正方形有()条线段,有()个直角;一块三角板上有1个()角、2个()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2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法来计算。比如2+2+2=6可写成(),读作(),可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21.求3个5的和,可以写成加法();求5个3的和,可以写成加法()。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 22.4×6可以表示求()个()的和,也可以表示求()个()的和。 23.根据“三四十二”可以写出(×= )或(×= )。 24.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叫()算式;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叫()算式。 25.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法,再算()法或()法。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26.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每次最多可以看到()个面,看到的形状可能()。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题精选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单元试卷 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 22+13-6 65-5×9 63÷(32-23)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 多少钱? 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每5个人坐一张 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 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

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试卷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 3=15 5=25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3.“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4.1米=()厘米;1米-30厘米=();40cm+60cm=() 5.70厘米 7米 50m 50cm 2米200厘米 6.线段是()的;有()个端点;连接两点只能画()条线段。 7.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的地方就是3厘米;从尺的3cm开始画起;画到10cm的地方;就是()。 8.数学书长26();一棵大树高6();小明高1()32()。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笔算加法:(1)()对齐;(2)从()位加起;(3)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位进1。

10. 笔算减法:(1)()对齐;(2)从()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向()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12.一个数减去();还得原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14.角的大小跟两边()无关;跟两边()有关;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15.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放大镜里看到的角跟原来的角相比;()。 16.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出()条笔直的线;就形成一个角。 17.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和()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比直角大的角叫()角。 1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来比一比。 19.一个正方形有()条线段;有()个直角;一块三角板上有1个()角、2个()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2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法来计算。比如2+2+2=6可写成();读作();可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填空题专项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3.“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4. 1米=()厘米, 1米-30厘米=(), 40cm+60cm=()cm 49厘米+51厘米=() 300 厘米=()米 5. 70厘米 O 7米 50m O 50cm 2米 O 200厘米 1米 O 30厘米 5厘米 O 4米 6米 O 600厘米 9米 O 8米 4米 O 40厘米 6.线段是()的,有()个端点;连接两点只能画()条线段。 7. 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的地方就是3厘米;从尺的3cm 开始画起,画到10cm的地方,就是()。 8. 数学书长26()一棵大树高6() 小明高1()32()小强跳远跳了90() 一根黄瓜长21()一层楼高约3()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笔算加法:(1)()对齐;(2)从()位加起;(3)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位进1。 10. 笔算减法:(1)()对齐;(2)从()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向()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12. 一个数减去(),还得原数。 减数是16,被减数是28,差是()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14.角的大小跟两边()无关,跟两边()有关;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15.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放大镜里看到的角跟原来的角相比,()。 16.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出()条笔直的线,就形成一个角。 17.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和()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比直角大的角叫()角。 1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来比一比。 19.一个正方形有()条线段,有()个直角;一块三角板上有1个()角、2个()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2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法来计算。比如2+2+2=6可写成(),读作(),可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21.求3个5的和,可以写成加法();求5个3的和,可以写成加法()。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 22. 4×6可以表示求()个()的和,也可以表示求()个()的和。 23.根据“三四十二”可以写出(× = )或(× = )。 24.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叫()算式;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叫()算式。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设计(全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列式计算+填空题

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17;另一个加数比它多24;它们和是多少? 17+24+17=58 2、一个加数是39;另一个加数比它少25;它们和是多少? 39-25+39=53 3、一个加数是29;比另一个加数多16;它们和是多少? 29-16+29=42 4、一个加数是23;比另一个加数少16;它们和是多少? 23+16+23=62 5、两个加数的和是97;其中的一个加数是35;另一个加数是多少?97-35=62 6、被减数是96;减数是39;差是多少? 96-39=57 7、被减数是78;差是49;减数是多少? 78-49=29 8、差是72;减数是18;被减数是多少? 72+18=90 10、84与18的差;再加上23是多少? 84-18+23=89 11、23与67的和;再减去25是多少? 23+67-25=65 12、84加上23与16的差是多少?

84+(23-16)=91 11、67减去25与13的和是多少? 67-(25+13)=29 15、86比57多多少? 86-57=29 16、68比99少多少? 99-68=31 17、比19多56的是多少? 19+56=75 18、比92少77的是多少? 92-77=15 19、一个加数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另一个加数由4个十和4个一组成;这两个加数的和是多少? 37+44=81 20、甲数是26;乙数是33;丙数是22;它们的和是多少? 26+33+22=81 21、甲数比乙数少27;乙数比丙数少19;甲数比丙数少多少? 27+19=46 22、丙数比乙数多29;甲数比丙数多55;甲数比乙数多多少? 29+55=84 23、甲数比乙数少78;甲数比丙数少15;丙数比乙数少多少? 78-15=63 24、丙数比甲数多46;乙数比甲数多19;丙数比乙数多多少?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Array教版二年 级数学下 册教案(全 册) 二年 级下册数 学教材分 析 一、本学 期教学的指 导思想 1、重视 以学生的已 有经验知识 的生活经验 为基础;提供 学生熟悉的 具体情景;以 帮助学生理 解数学知识. 2、增加 联系实际的 内容;为学生 了解现实生 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小学二年级数学填空题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填空题练习题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填空题练习题 1、用3、4、5能摆成()个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2、用0、1、2能摆成()个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3、用5、3、7能摆成()个三位数,分别是()。 4、用6、0、9能摆成()个三位数,分别是()。 5、小明、小亮和小强三明同学比赛100米跑,结果可能有几种? 如果小明得第一,(); 如果小亮得第一,(); 如果小强得第一,()。 因此,一共有()种比赛结果。 6、5和6可以组成()个两位数,5、6、7可以组成()个三位数。 7、用5和0组成两位数,能组成()个,是()。 8、妈妈和儿子站成一排照相,能照成()张不同的照片;爸爸来了,他们一家站成一排照相,可以照出()张不同的照片。9、在〇填上>、(1)5×4+5〇5×4-5 (2)6+7×2〇7+7×2 (3)5×2×3〇5×(2×3) (4)42÷6+7〇42÷7+6 (5)40-8×5〇40-8×4 (6)30-49÷7〇20-49÷7 10、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11、硬币是()形,红领巾是()形,课桌面是()形。 12、长方形相对的边(),()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13、正方形有()条边,它们都()。长方形有()条边,对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边形。 14、用手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它们的大小()。 15、用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填空题练习题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 400厘米=()米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 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 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 ⑥哥哥的身高1()28() 5、30米+8米=()米 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电子备课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册数: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年级数学填空题专项训练题

二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姓名 1、把加法算式:4+4+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2、把加法算式: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3、把加法算式:3+3+3+3+3+3+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4、把加法算式:8+8+8+8+8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5、把加法算式: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6、6×2读作:,表示或 7、9×4读作:,表示或 8、7个2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9、6个4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1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比较简便。 11、7乘8写作。6乘3写作。 12、3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13、4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14、9×5表示,读作,计算时用口诀 15、5×7表示,读作,计算时用口诀 16、2×5表示,读作,计算时用口诀 17、5×5表示,读作,计算时用口诀 18、一个乘数是4,一个乘数是3,写作()×()或()×() 19、一个乘数是5,一个乘数是7,写作()×()或()×() 20、7×3读作: .。15÷3读作: 21、15÷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2、12÷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3、18÷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4、在除法算式12÷4=3中,是被除数,是除数,是商。 25、被除数是14,除数是2,写作:()÷() 26、除数是9,被除数是27,写作:()÷() 27、3个8相加是多少?算式是 28、18除以3得多少?算式是 29、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算式是:。 30、21÷7=3,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1、36除以9等于4,写成除法算式是 32、8除以2等于4,写成除法算式是 33、被除数是12,除数是4,算式是 34、一个乘数是3,除数是4,算式是 35、减数是17,被减数是28,算式是 36、有12个苹果,每2个一份,能分成份,算式是 37、有18块饼干,每3块一份,能分成份,算式是 38、12里面有个3,算式是 39、12里面有个2,算式是 40、6÷2=3,读作除以等于 41、20÷4=5,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42、12÷3=4,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数学二年级填空专项练习题

数学二年级填空专项练习题 1.数学书大约重200() 2.一袋食盐重500() 3.一袋洗衣粉重2() 4.电梯可载重1000() 5.一块香皂重125() 6.一蝴蝶重2() 7.()是2007近似数 8.1000是()的近似数 9.表示物体的长短,可以用()或()作单位,表示物品的有多重,可以用()或()作单位,要知道物品轻重,可以用()来称。你见过的称有. 10.8÷2=4中,()是除数,()是被除数,()是商。 11、15÷5=3表示()里面有()个()。 12、按一定规律在后面写出四个数。 565()()()()() 400()()()()() 13、一个足球重400() 14、小东买一套衣服用去65() 15、()×3+8=3234-17-()=10 16、3个8是(),加8是() 17、9加上9,再加上9得数是(),9个9相加得() 18、每份分得同样多叫(),64平均分成()份,每份是8. 19、直角比钝角(),比锐角() 20、楼梯跟地面构成的角是() 21、()个乒乓球重20克 22、()个鸡蛋重1千克。 23、你的体重是()千克 24、1千克苹果有()个

25、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26、一千一千地数,5个一千是() 27、千位的4表示的数比百位的4表示的数(),一万里面有()个百。 28、()是2999的近似数,1000是()的近似数。 29、读两位数,从()位读起。 30、位是万位的数是()位数。 31、486中的4表示()个(),8表示()个十。 32、我国长江全长6300千米,读作()千米 33、由9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34、写出下列数字的左右邻居。 ()1730()()2999() 1、补全口决 二()一十三()得九()六十八()九五十四()九八十一 2、6×()=48740-()=20()×5=45()×()=63()+60=960300+()=100030÷()=6()÷()=9()-70=4034÷6=5余()()÷7=5余3 3、在算式63-7÷7中,应先算(),再算()。在算式81÷(18-9)中,应先算(),再算()。 4、五千四百零三,写作(),五千零三写作()。 5、10000里面有()个一百,10个一千是(),()个十是一千。 6、9个百、6个1组成()3006里面有3个()6个()5400是()个百 2306里有()个千()个百()几个十 7、一个四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数是8,第三位上的数是7,余各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是()。 8、和43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9、970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0、的四位数是(),再加上()就是最小的五位数。 11、4、0、8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123、998、2014、1023、2401 ()30802120>2□□01□24<1624 7、用3、8、5、0这四个数,组成一个的四位数是(),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在()。

二年级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填空题专项练习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 1.下面是星星小学二(1)班同学喜欢的乐器情况。(每人只选一种乐器) 乐器 种类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 (1)二(1)班同学喜欢小提琴的有( )人,喜欢钢琴的有( )人。 (2)喜欢葫芦丝的人数比喜欢二胡的多( )人。 (3)二(1)班一共有( )人,如果班主任想选一种乐器作为本班的 特色,选( )最合适。 2.下面是二(2)班同学一星期阅读课外读物的册数情况。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课外读物《少儿艺》《童话故事》《漫画》《脑筋急转弯》册数 (2)二(1)班同学最喜欢读( ),读的《少儿文艺》比《漫画》 少( )册。 (3)全班一共读了( )册书。如果要在班上办个图书角,应该多买 ( ),少买( )。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9分) 1.把18支铅笔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 )支。 2.24÷4=6,运用的口诀是( )。 3.30里面有( )个5,( )里面有4个3。 4.用二六十二这句口诀计算的除法算式有()和( )。 5.15个,每 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 6.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 )个。 7.从18里连续减( )个6,结果是0。 三、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 1.54÷6=9表示把54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54里面有( )个6。 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 )。 3.计算28÷7=( )和28÷4=( ),都用( )这句口诀。 4.从45里连续减9,减( )次后结果是0。 5.一个星期有7天,63天是( )个星期。 6.写出4道商是9的除法算式:( )、( )、( )、( )。

201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7--2018第二学期数学工作计划 班级:二年级(2)班 教师: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总复习等。 三、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2)班的孩子(男22人,女23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

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乡镇班级的孩子需要老师更关心与关爱,完成作业情况需要每次认真统计完成情况,并分析学生的易错点。培养学生的认识总结错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例题1 妈妈买回一些梨,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余2 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梨? 根据“平均放在6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 个”,可以知道盘子里一共有梨4X 6 = 24 (个),再根据“盘子里24个,还余2个” 就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梨的个数。列式如下:4 X 6 + 2 = 24+ 2 = 26 (个)答:妈妈一共买了26 个梨。 练习一 1 、老师把一些铅笔平均分给7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7 枝,结果还剩1 枝,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2 、图书室把新到的一批书平均分给10 个班,每个班分到15 本,最后还剩15 本,图书室新到多少本书? 3 、小刚有50 张纸订草稿本,每9 张订1 本,要订6 本,还缺几张? 例题2 田田练了8天的字,前7 天,每天练4张纸,最后一天练了5 张纸。田田8 天一共练写了多少张纸? 因为8天中,有7天每天练4 张纸,所以,我们可以用4X7 = 28(张)求出前7天练写的总张数。最后一天练了5张,再用28+5 = 33(张),就是8天一共练写的纸的张纸。列式如下: 4 X7 = 28 (张)28+5 = 33 (张)答: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33张纸。

练习二 1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前5 天每天看1 2 页,最后一天看了20 页正好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 2 、张师傅生产一批零件,前4 天每天生产25 个,后 3 天共生产60 个,张师傅一周共生产多少个零件?3 .同学计划5 天装订本子300本,结果前3天装订了160本,后2听装订后还剩20 本没完成,同学们在后2 天共装订了多少本? 例题3 二(6)班有55 个同学去野外植树,他们每5人一组,每组种 4 棵,求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由“全班55人每5人一组”这两个已知条件,就能算出全班一共有55+ 5 =11 (个)小组。再根据“每组种4棵”和刚求出的11 个小组,就可以算出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列式如下:55 -5 =11 (个)4 X 11 = 44 (棵)答:二(6)班同学这次 一共能种44 棵树。 练习三 1、36个同学做纸花,他们每3人一组,每组做6朵,这些同学一共能做多少朵纸花? 2、20名少先队员帮助图书馆修补图书,他们每2 人一组,每组修补6 本,问这20 名少先队员一共修补了多少本图书? 3、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放风筝比赛,让他们每6人一组,每组2 只风筝,这时,天空中一共飘起了10 只风筝,你知道这次参加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