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秋华师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
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abc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中“行李”的文中义是A.包裹B.被服C.外交使者D.行人满分:2.5分正确答案:C2.“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
”属于什么句式A.叙述句B.判断句C.被动句D.省略句满分:2.5分正确答案:B3.“愿受一廛而为氓。
”中“氓”的文中义是A.流氓B.男子C.本土的人民D.外来的流民满分:2.5分正确答案:D4.“纣以为恶,醢鬼侯。
”中的“醢”字的意思为A.烹煮B.车裂C.炮烙D.剁成肉酱满分:2.5分精确答案:D5.“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A.耕作B.站起C.写作D.叛逆满分:2.5分正确答案:B6.下列各句中,“与”用作语气助词的是A.昔者XXX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B.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XXX人之徒与而谁与?D.于予与于何诛!满分:2.5分正确答案:D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中“相”的词义是()A.宰相B.辅佐C.扶着瞎子走路的人D.互相满分:2.5分正确答案:C8.“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心满分:2.5分正确答案:B9.下列句子中,哪句著名词做状语的征象A.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C.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D.无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踵门而告XXX曰满分:2.5分正确答案:A10.“老臣贱息XXX,最少,不肖。
”中“息”字的文中义是A.气味B.子C.休息D.休养生息总分值:2.5分精确答案:B2、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A.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B.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C.于是XXX上位D.XXX我总分值:2.5分正确答案:ABC2.下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A.村、邨B.泪、涙C.奉、捧D.责、债满分:2.5分正确答案:AB3.下列各句中,“为”字是动词的是A.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B.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C.有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
17春秋华师《现当代文学专题》在线作业

B.海子
C.周涛
D.杨炼
正确答案:
19.阿城的《棋王》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是
A.肖疙瘩
B.王一生
C.高加林
D.老瞎子
正确答案:
20.吴春儿、李佩钟和蒋俗儿这三位性格迥异的女子是孙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A.《菏花淀》
B.《铁木前传》
C.《风云初记》
D.《山地回忆》
正确答案:
21. 1950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11.新时期,率先提出“乡土文学”主张的是
A.刘绍棠
B.汪曾祺
C.林斤澜
D.邓友梅
正确答案:
12.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
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正确答案:
13.建国后第一部描写高级知识分子的剧本是
A.《妇女代表》
A.《回答》
B.《感觉》
C.《弧线》
D.《一代人》
正确答案:
9.长篇小说()是张洁题材转移、艺术风格嬗变最突出的标志。
A.《爱,是不能忘记的》
B.《沉重的翅膀》
C.《方舟》
D.《他有剪影》是诗人行吟于大西北的记游作品。
A.张志民
B.李瑛
C.阮章竞
D.严阵
正确答案:
B.《明朗的天》
C.《龙须沟》
D.《布谷鸟又叫了》
正确答案:
14.短篇小说集《我的两家房东》的作者是
A.峻青
B.康濯
C.刘澎德
D.王汶石
正确答案:
15.()的组诗《女人》,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的细腻复杂的方面,揭示了女性内在气质的历史构成性及其独特的精神品质。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下面“其”作语气词的是()A.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C.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D. 首其请于寡君正确答案:B2.《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句中“倡优”的用法是A. 名词作主语B. 名词作前置宾语C. 名词作状语D. 名词作谓语正确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假”是“如果”的意思()A.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 假我数年D.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正确答案:D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丘皿行回B. 人血象舟C. 山雨目本D. 果州考豆正确答案:A5. 不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 薜荔B. 愠愉C. 颔亦D. 容与满分:2 分正确答案:D6. 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作形容词词头的是()A. 言采其薇B. 中心有忡C. 之子于归D. 薄污我私满分:2 分正确答案:B7. 第一个给古韵分部的是()A. 顾炎武B. 郑庠C. 陈第D. 吴棫满分:2 分正确答案:A8. “已”表示停止的是()A.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B.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C.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D. 已焉哉满分:2 分正确答案:B9. 下列各句中,含被动句式的一句是A. 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B.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0. 《礼记·王记》“南方有蛮,雕题交趾”中“题”字的意义是A. 额头B. 雕刻C. 题写D. 题目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1.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中的“睡”意思是A. 睡觉B. 睡醒C. 睡着D. 坐着打盹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2.题目见图片A.AB.BC.CD.D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3. 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 超街碧冈B. 风瓣闻闽C. 阁围屈觉D. 辩凤国裹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的意思是()A. 追求B. 配偶C. 聚合D. 相匹敌的人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B.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C.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D.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6.题目见图片A.AB.BC.CD.D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7. 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A. 詞詮B. 經傳釋詞C. 説文解字D.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8. 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A.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17春秋华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

华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32 道试题,共 64 分。
)V 1. 依据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武”、“信”属于()。
A. 转注字B. 假借C. 会意字D. 形声字满分:2 分2. 下列各组汉字,形符都相同的是( )A. 鄙阿阶B. 遵造建C. 颖颇颜D. 惟恭想满分:2 分3.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 众若眉而B. 间益逐鸟C. 初齿网休D. 牧采取射满分:2 分4. 最早的隶书是由汉以前某种文字的草率写法逐渐形成的,这就是()A. 篆书(不限于小篆)B. 古文C. 籀文D. 金文满分:2 分5.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 叛畔采彩B. 原源昏婚C. 知智扣叩D. 责债木否杯满分:2 分6. 依据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令”、“长”属于()。
A. 转注字B. 假借C. 会意字D. 形声字满分:2 分7.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郑”。
空格内应补入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A. 代B. 攻1C. 侵D. 袭满分:2 分8. 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A. 早晨B. 朝廷C. 早上省视父母、君王D. 朝见满分:2 分9. 依据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日”、“月”属于()。
A. 象形字B. 指事字C. 会意字D. 形声字满分:2 分10. 根据字形分析,“時”字的本义应该是()A. 时机B. 时常C. 时间D. 季节满分:2 分11. “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满分:2 分12. 从古今词义的缩小的角度分析,与“丈夫”变化相同的是()A. 亲戚B. 江C. 诛D. 货满分:2 分13. 下列各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是()A. 乌鸟隹虫B. 刀刃兔象C. 木末本标D. 牛马狗豕满分:2 分1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 若网在网,有条而不紊B. 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C. 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D.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满分:2 分15. 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的是:()A. 指事B. 象形C. 会意D. 形声满分:2 分16.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 响:回声——声音B. 色:脸色——颜色C. 狱:案件——监狱D. 坟:土堆——坟墓满分:2 分17.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用作本意的一句是()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C. 四鄙之荫人D.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东师古代汉语(2)17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师古代汉语(2)17秋在线作业2答案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此作疏(A. 司马彪B. 郭象C. 向秀D. 孟氏满分:2.5 分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好的本义是C. 突出D. 喜欢满分:2.5 分4. “匠石运斤成风,” 其中“斤”的意义是()A. 斤两B. 斧子C. 重量D. 武器满分:2.5 分5. 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A. 古用今废词B. 古今传承词C. 偏义复词D. 同义词满分:2.5 分6. 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文中义是()A. 逍遥B. 飘飘C. 旋风D. 遥远满分:2.5 分7. 在三十六字母中,次清字母的代表汉字有A. 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B. 滂敷透彻清穿溪;C. 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D. 明微泥娘疑喻来日满分:2.5 分8. 宋元音韵学家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分出半齿音,连同“五音”,构成了A. 七音B. 齿音C. 牙音D. 喉音满分:2.5 分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郭象注本十卷,唐代有谁为此作疏(A. 唐玄宗B. 成玄英C. 郭庆藩D. 孟氏满分:2.5 分10. 既疏通经文又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D. 义疏满分:2.5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1.满分:2.5 分2. 下边句子中,不含有重言的有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 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满分:2.5 分3. 关于本义与引申义,叙述正确的是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电大(基础汉字学教程)课程017年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试题及答案提示

2017年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试题及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南开17春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标准答案:2.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修约菜苗. 保禄私空. 寐融照哀. 问娶分笺标准答案:3. 下列句中“徒”表示“只,仅仅”的是:. 内直者,与天为徒。
. 齐师徒归。
. 非徒所益,而又害之。
.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标准答案:4. 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的分析正确的是. 正常语序. 是作宾语前置.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代词复指前置标准答案:5. “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缓急”和“卑鄙”分别是:. 偏义复词,单音词连用. 单音词连用,单音词连用. 单纯词,单纯词. 复合词,单纯词标准答案:6.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标准答案:7. “征”和“徵”的关系是. 通假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古今字标准答案:8. 下列句子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 秦伯说,与郑人盟。
标准答案:9.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困”的意思是:. 窘迫. 疲惫. 物资贫乏. 不通标准答案:10. “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 改换意符. 增加意符. 读音相同. 意义同源标准答案:11. 下列词语可用来自称的是:. 君. 足下. 吾子. 不才标准答案:12.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校信原. 戒及炎. 友武叔. 上过本标准答案:13. “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形容词. 副词. 名词. 动词标准答案:14. 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标准答案:15. “诛——戮——弑”这组同义词在()上有所不同. 词义轻重. 使用条件. 语法关系. 感情色彩标准答案:16. 下列句中的“是”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华师《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在线作业17春

华师《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在线作业17春
一、单选题
1、D
2、C
3、D
4、A
5、A
一、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
B. 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 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
D. 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正确答案:D
2. 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____
A. 电脑、海浪
B. 学习、哭闹
C. 理事、雪白
D. 海带、大路
正确答案:C
3. 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合理的是____
A. 学会做人
B. 学会学习
C. 学会生活
D. 学会成才
正确答案:D
4. 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基本定型的短语是()
A. 固定短语
B. 自由短语
C. 名词短语
D. 动词短语
正确答案:A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
A. 屈折变化
B. 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 异根
正确答案:A
6. “这种食物才难吃呢!”一句中“才”表示____
A. 时间副词:量度副词
B. 关联副词
C. 语气副词
正确答案:B
7. 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是( )
A. 语素
B. 词
C. 短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古今意义发生改变的是()。
A. 马
B. 牛
C. 羊
D. 绸
满分:3 分
2. 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也叫正义。
A. 疏
B. 传
C. 笺
D. 注
满分:3 分
3.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用作状语的是--——()
A. 其后秦稍蚕食魏。
B.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 良庖岁更刀,割也
D. 人不知而不愠
满分:3 分
4.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 “无”与“勿”是古今字。
C.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 两个“之”用法不同。
满分:3 分
5. 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 地、休、甘、武
B. 炎、寒、贼、朱
C. 从、信、秉、亦
D. 莫、及、伐、取
满分:3 分
6.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中“之”的意思是()。
A.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
B.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偏正性的名词词组,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C.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之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
D. 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表示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的联系。
满分:3 分
7. “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归纳体例特点的是-----------()
A. 段玉裁
B. 桂馥
C. 王筠
D. 朱骏声
满分:3 分
8. 许慎关于指事字的定义是()。
A.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B.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 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D.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满分:3 分
9. 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满分:3 分
10. 《康熙字典》共分为()个部首。
A. 214
B. 540
C. 250
D. 200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A. 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
B. 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
C. 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D. 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满分:4 分
2. 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 吾
B. 我
C. 余
D. 予
满分:4 分
3. 以下采用被动句式的有()。
A. 卻克伤于矢。
B. 道术将为天下裂。
C.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D.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满分:4 分
4. 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等。
A. 《周易本义》
B. 《诗集传》
C. 《论语集注》
D. 《孟子集注》
满分:4 分
5. 对“假借”和“通假”表述正确的是()。
A. “假借”,也叫“本无其字的假借”。
B. “六书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点是久借不还。
C. “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
D. “同音通假”,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
满分:4 分
6. 近体诗的特点是()。
A. 句数固定
B. 押韵严格
C. 讲究平仄
D. 要求对仗
满分:4 分
7.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
A. 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
B. 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C. 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D. 表示假设。
满分:4 分
8. 对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描述正确的是()。
A. 二者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
B. 二者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C. “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
D. “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
满分:4 分
9. 中国古代的文体,按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 散文
B. 韵文
C. 骈文
D. 诗赋
满分:4 分
10. 以下属于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A. 響
B. 色
C. 江
D. 河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上古尊卑等级森严,尊封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称平辈或尊辈则不能称名,只能称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是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等、辈、曹、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如果违反了平仄格式就叫“拗”;在一句是出现了“拗”之后,改变相应的字的平仄格式,使诗句重新获得音律上的和谐,就叫“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后人在阅读古代的诗歌等韵文时,原来押韵的诗文,由于语音的变化发展不押韵了,为了押韵,后人往往临时改读一个字的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就叫“叶音”,也叫“协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三省六部,组成中枢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古人读书时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
”合起来就叫“句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