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的来龙去脉

合集下载

朝鲜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
到1980年末,美国已经在韩国不足10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上部署了1700多枚各种不同类型的战术 核弹。如此大量的核武器被安放在家门口,无疑 是对朝鲜安全的极大威胁。
原因B:多次呼吁半岛无核化失败
1974年 9月,朝鲜就主动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1985年12月12日先于韩国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 条约》(NPT). 1986年6月23日,朝鲜首次提出建立朝鲜半岛无 核区的建议,并且单方面宣布:朝鲜不试验、不 生产、不储存和不引进核武器,同时呼吁美国撤 走其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 此后,在许多公开声明中,朝鲜都表示不会制造 核武器,并且在1989年11月9日提议就朝鲜半岛 无核化进行谈判。
2、朝鲜开始拥有核武器
• 1959年9月,朝鲜与前苏联签署了《原子能开发 支援协定》,并借此培训了部分核技术人员。 • 1964年,“宁边原子能研究所”成立,朝鲜在离 平壤约80公里的平安北道建立了核研究设施,并 于1965年5、6月从苏联得到了一个两兆瓦的核反 应堆。 • 到了1987年,宁边的发电量为30兆瓦的反应堆正 式投入运转。该反应堆采用的还是40年代的石墨 -天然铀设计
四、美朝《核框架协议》的签署
• 转折点:美国前总统吉米· 卡特以“个人身 份”抵平壤访问,并与今日成进行了会谈。
《核框架协议》的内容
• 美国应在10年内向朝鲜提供价值约40亿美元的两座轻水反应堆。在 第一座反应堆建成之前,每年向朝鲜供应50万吨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以此换取朝鲜同意冻结现铀的核计划,包括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 应堆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燃料后处 理厂、对从一个5兆瓦反应堆中取出的8000根核燃料棒进行暂时安全 储存。作为NPT的一个缔约国,朝鲜保证将履行其规定的 各项义务 以及根据条约缔约的全面安全保障协定接受IAEA的特别和例行检查。 在轻水核工程大部分完工但关键核部件交货前,朝鲜将允许IAEA采 取它认为必要的措施核实朝鲜所提供全部核材料的初始报告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美国将保证不对朝鲜进行核威胁或使用核武器,而朝鲜则 将采取措施实施北南双方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联合声明。协议还规 定,美国将在协议生效后三个月那逐步放宽对超贸易和投资限制,然 后双方将在各自首都建立外交联络处,并最终将两国关系升格为大使 级。

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恐怕并非易事。

美韩、日美的军演的确是在加紧战争准备,但也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发动战争,不考虑用军事手段改变朝鲜的现状。

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

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

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

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程导弹。

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感到担心,并加重了对朝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怀疑。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

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全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核垄断的革命人民,无不为之欢呼,为之祝贺,为之鼓舞。

然而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则不甘心他们在胜利的朝鲜人民面前的失败,于是恼羞成怒,进一步勾结起来,挥舞起“制裁”的大棒,妄图联手推翻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政权。

朝鲜半岛的局势再次吸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

而联合国安理会于2009年6月12日又一致通过的1784号决议,对北韩进行核子试爆提出进一步经济制裁。

安理会针对朝鲜通过的各种制裁决议,源于朝鲜不经安理会同意进行核试爆。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认真追问起来: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当年进行核试爆又经过了谁的同意?既然“要求朝鲜撤回该国2003年初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声明。

那么,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又为什么不带头销毁或者削减核武器?全世界有二百个国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只是五个国家,西方国家不是提倡实行民主选举制,要少数服从多数吗,为什么二百个国家要服从五个国家呢?既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已经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别的国家不允许再进行核试爆,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但为什么以色列进行核试爆,却无人问津?后来的印度、巴基斯坦进行核试爆,也不了了之?既然中国庄严地投票制裁朝鲜发展核武器,全世界都在看北京如何履行联合国五强的责任。

说什么“全世界都在看北京如何履行联合国五强的责任。

那么,又有谁来监督联合国五强如何履行他们的责任?美国与韩国订立军事同盟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对准朝鲜的——中国与朝鲜之间不是也同样订立有军事同盟。

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进遏制政策的工具。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形势总体趋缓,美韩同盟面临着各种压力。

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仍将在东北亚地区继续维护带有明显冷战特征的同盟体系,这将成为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

美韩同盟是冷战遗留产物,美苏冷战期间,朝鲜半岛是苏美争夺和较量的场所,美韩同盟不单是针对北朝鲜,而且是针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朝核问题详解

朝核问题详解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

2008 年6 月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

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

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

朝核问题的由来及影响

朝核问题的由来及影响

朝核问题的由来及影响朝鲜半岛问题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笼罩半岛60多年的两个体系之间的对抗是最重要的区域和全球性问题之一,所以,问题的本质和重要性不仅是半岛的悲剧性命运,而且是区域性和国际性安全威胁。

朝核问题就是个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紧迫议题。

局势的危险性在于,形势可能失控并接近不可挽回的死点,演变为军事冲突,引发军事干预,从而导致区域和国际危机。

当今世界存在几个地区,其事态发展对国际关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朝韩问题恰恰是会对地区稳定产生破坏作用的潜在因素之一。

朝鲜半岛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这也是东北亚主要大国对参与朝韩问题都表现出积极性的原因。

因此,朝鲜半岛问题不仅涉及朝韩两国,也与其他国家密切相关。

在此首先是指中国和美国。

每个国家在区域内都追求自己的目标。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寻求扮演调解人的角色,提出包托宣布不拥核国家地位在内的解决办法,并鼓励多方直接对话。

问题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其对地区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人为形成并相互敌对的两个国家各自拥有巨大的军事力量储备。

实际上,两国武器互相瞄准已数十年。

这种情况由于朝鲜启动自己的核武计划而更加恶化,核武器扩散问题也由此摆上议事日程。

局势的危险在于,情况可能会不受控制且达到不可逆转的危险程度,从而诱发军事对峙和介入,形成地区和国际危机。

朝韩问题肇始于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目前仍未得到解决。

朝鲜半岛内两种制度的对峙已有60多年,这不仅是最重要的地区问题之一,对全世界也有重大意义。

问题不仅在于20世纪中叶为止还是统一国家的朝鲜半岛沿着三八线人为地分裂为两个国家,还在于由此形成两种完全对立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它将一个民族和众多家庭割裂成两个阵营。

这一悲剧进而导致时至今日还剑拔弩张的军事对立,而且南北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完全无法和解。

上述问题的棘手程度以及朝鲜半岛在地缘政治方面的特殊地位不仅对东北亚而且对整个世界而言也将是严峻挑战。

朝核问题的来源和实质

朝核问题的来源和实质


自然资源
• 朝鲜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山地约占国土面积 80%,朝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 阔叶林,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0~1200毫米。 • 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 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铁矿及铝、锌、铜、 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 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亦有石油资源,水力和森林 资源也较丰富。
朝鲜发展核武器原因
朝鲜发展核武器,是由于它感觉不安全,这有多种原因:
内因:其发展模式没有给它带来安全活力; 外因:半岛军事失衡,外界的军事威胁。
• 美国从1958年开始, 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 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 2600件核武器。 • 有限核战争论:在 1950、1953、1969、 1975、1981年双方关 系紧张时,美都曾扬 言要对朝进行核打击。 (观看朝鲜电视台视频)
与中国关系
• 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 • 从中国汉朝到清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 家是中国的藩属国。朝鲜民族与中国的北 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人在血 缘上较为相近。1592年日本派兵侵入朝鲜, 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 军被中朝联军击溃,中国称“万历援朝战 争”。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 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 国庆日 • 9月9日(1948年)。 • 人口 2400万(2008年10月1日
地理环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 2762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端, 北部主要与中国相接,东北端与俄罗斯有陆地 边界,南部隔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接 壤。朝鲜东面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 南面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
•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 治下获得解放。随着苏联和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 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半部和南 半部,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 • • •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半岛南半部宣布 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9日,朝鲜半岛北半部 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战事结束,但半岛继续处于以军事分界线相隔的 分裂状态。

朝核问题由来

朝核问题由来

朝核问题由来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协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

当时,朝鲜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

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

宁边5兆瓦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

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

美国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

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

美国还为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

即使前苏联和中国都以前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朝核问题由来

朝核问题由来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朝鲜半岛核问题由来已久。

最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由于朝鲜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全面保障监督协议并同意接受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得到缓和。

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

199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做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定,同时,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

同年3月12日,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再度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同朝鲜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助朝鲜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做出一些承诺,朝鲜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2月下旬,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达成妥协:朝同意其7个核设施接受检查、美韩同意停止1994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同意与朝举行第三次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经过3个多星期的紧张谈判后,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即同意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核燃料后处理厂,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朝鲜当年早些时候更换5兆瓦核反应堆燃料棒时取出的8000根乏燃料棒暂时留存在朝鲜,朝方负责对其进行安全贮存。

此外,朝鲜还同意将来接受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

按协议规定,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底前,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

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然而,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同朝鲜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助朝鲜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做出一些承诺,朝鲜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2月下旬,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达成妥协:朝鲜同意其7个核设施接受检查、美同意停止本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同意与朝举行第三次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经过3个多星期的紧谈判后,在日瓦签署了《美朝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朝鲜当年早些时候更换5兆瓦核反应堆燃料棒时取出的8000根乏燃料棒暂时留存在朝鲜,朝方负责对其进行安全贮存。

此外,朝鲜还同意将来接受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

按协议规定,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底前,为朝鲜建造一座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或两座装机容量各为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

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然而,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

2002年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率团访问平壤。

访问之后,美国指责朝鲜在“冻结”其现有两座石墨反应堆的同时,一直在秘密地进行另一项核武器开发计划,即浓缩铀计划。

朝方则强调不仅有权拥有核武器,还可拥有更厉害的武器。

由此,核问题再次突出。

同年11月,由美国主导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宣布,由于朝秘密发展浓缩铀项目,该组织从12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朝鲜对此很快做出强烈反应,宣布解除对其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位于宁边的石墨反应堆。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次日正式生效。

美对朝此举也做出激烈反应,表示将采取军事手段在的一切可能的选择解决朝鲜核问题,半岛局势空前紧,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和忧虑。

三、和谈阶段(2003年至2009年)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展开了密集的外交活动,努力劝和促谈,终于在2003年8月召开了由中国、朝鲜、美国、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把朝鲜半岛核问题纳入了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

(一)从三方会谈到六方会谈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中朝美三方在举行了三方会谈。

5月5日,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在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时表示,美赞成就朝鲜核问题举行有俄罗斯参加的多边会谈。

6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在法国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期间会见了美总统布什。

两国元首表示,双方将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支持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并就此保持沟通与合作。

6月12日至13日,美、日、三国在夏威夷举行会谈。

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美日三国将加强合作,谋求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8月1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说,朝鲜已向美国提出就解决核问题直接举行由中、朝、美、、日、俄参加的六方会谈,并在此框架举行朝美双边会谈的方案。

同日,布什在白宫对记者说,朝鲜同意举行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是“一个积极的事态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也对六方会谈表示欢迎。

8月4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宣布,六方会谈将在中国举行。

8月14日,国外交通商部宣布,六方会谈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举行。

2003年8月27日上午9时,六方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这是各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右三)、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永日(左三)、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左二)、俄罗斯副外长洛修科夫(右二)、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长官助理)秀赫(右一)和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薮中三十二(左一)在会谈前握手。

(二)导弹发射和核试验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参加六方会谈的六方终于在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上通过了“9.19”共同声明,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达成共识,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共同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就朝鲜的安全关切作出承诺,美方确认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且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方则承诺不向朝鲜半岛运入和部署核武器;朝鲜和美国在声明中承诺,将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朝日双方承诺,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尊重朝鲜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中、日、、俄、美表示,愿向朝提供能源援助。

六方还承诺,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直接有关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六方同意探讨加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

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重申将根据“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原则,全面履行共同声明,早日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商定尽快举行第五轮会谈第二阶段会议。

然而,美国财政部冻结朝鲜在澳门汇业银行2500万美元的账户,引起了朝鲜的严重不满。

朝鲜坚持美国不解除金融制裁就无法重返六方会谈,六方会谈一直无法重启。

2006年7月4日至5日,朝鲜试射了7枚导弹,其中包括“大浦洞”二号。

7月15日,联合理会针对朝鲜试射导弹通过了第1695号决议。

10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10月14日,联合理会针对朝鲜核试验通过了1718号决议,谴责朝鲜核试验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敦促朝鲜全面放弃所有核武器及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计划,不要进行新的核试验或发射弹道导弹,并尽快重返六方会谈。

经过中方积极斡旋,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发表了《主席声明》,重申各方将认真履行“9.19”共同声明,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尽快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共同声明。

2007年2月8日至13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闭幕当天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也即“2.13”共同文件。

文件规定,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朝与其他各方共同声明其全部核计划清单,美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的程序,朝日开始双边对话,逐步实现邦交正常化。

为实施起步行动,全面落实共同声明,六方同意设立“朝鲜半岛无核化”“朝美关系正常化”“朝日关系正常化”“经济与能源合作”“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等5个工作组。

工作组的责任是讨论制定各自领域落实共同声明的具体方案。

工作组须向六方会谈团长会报告工作进展。

一个工作组的进展原则上不影响其他工作组的进展。

五个工作组制订的方案应整体均衡落实。

六方同意30天启动所有工作组。

2007年7月18日至20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举行,达成框架共识,各方重申将认真履行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作出的承诺。

9月27日至10月3日第二阶段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

会议确认“2.13”共同文件规定的初步行动落实情况,同意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以和平方式可验证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朝美继续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向实现全面外交关系迈进。

朝日将根据《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努力实现关系正常化。

根据共同文件,朝鲜应在2007年11月启动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并于次年6月26日向中国提交其核计划申报清单。

2008年6月27日,朝鲜炸毁了宁边核设施冷却塔,美国则于10月11日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中除名。

美朝在核查问题产生争议,陷入严重分歧,因此会谈陷入停滞。

2008年6月27日,朝鲜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2009年4月5日,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

4月13日,联合理会一致通过谴责朝鲜的主席声明,要求朝鲜不再进行新的发射活动。

朝鲜外务省随即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称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不再受六方会谈达成协议的约束。

5月25日, 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 进一步违背了六方会谈有关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声明。

7月15日,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在埃及出席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说,六方会谈永远结束了。

1月6日,朝鲜民众观看电视播报核试验消息3月2日通过的联合理会制裁决议,提出了包括全面武器禁运、驱逐涉及非法活动的外交人员、对朝鲜的商品运输进行全面检查、禁止涉嫌飞机和船舶到港、禁止向朝鲜运输航空燃油、禁止从朝鲜进口六类矿石、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的诸多空前严厉的措施。

3日,朝鲜利用300毫米口径火箭炮发射6枚导弹。

3月8日,方宣布对朝实施单边制裁。

具体措施包括:冻结朝方个人和团体资产,朝鲜不得与国进行外汇和金融交易,加强与朝鲜相关的海运管制,全面禁止经由朝鲜港口的第三国船只在180天进入国港口等等。

而在2月份,国已单方面全面中断金刚山旅游项目和开城工业园区运转。

3月10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宣布,朝之间所有经济合作交流协议无效,朝鲜将清除境所有方财产。

朝鲜的一系列举措是对国制裁措施的反制,要对朴槿惠政府“连续采取已计划好的、致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打击,以使其尽早得到悲惨下场”。

朝鲜重申,“一旦发现敌人异动”,将采取先发制人打击。

美则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当天,朝鲜发射了2枚“飞毛腿”系列导弹。

3月16日,美国宣布对朝进行单边制裁措施,引发半岛局势再度升级。

18日,作为对最新制裁的回应,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2枚疑似“芦洞”的中程导弹,21日又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5枚短程飞行物。

3月20日,朝中社报道称,朝鲜军队近日进行了针对军的登陆和反登陆防御演习,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观摩了演习。

联社分析认为,演习的时间应该是3月18日,即美“关键决断”联合军演结束的日期。

近期,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就核试验频频表态。

多种迹象显示朝鲜可能再次进行核试验。

3月15日,他要求“各有关部门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尽快进行核弹头试爆和能够搭载核弹头的各类弹道导弹试射”。

进入3月份,朝鲜已经进行了4次弹道导弹试射。

国统一部发言人21日表示,朝鲜随时都有可能进行第五次核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