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漳县水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合集下载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青海特色冷水渔业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青海特色冷水渔业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青海特色冷水渔业
简生龙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5(000)005
【总页数】2页(P3-4)
【作者】简生龙
【作者单位】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8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依托冷水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会泽外向型渔业 [J], 卯玲;洪锐;詹瑰然
2.依托乌苏里江自然资源优势推进北方休闲渔业体系建设--关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发展休闲渔业的探讨 [J], 陈冠华
3.科学规划渔业,突出特色发展冷水养殖和休闲渔业——昌吉州渔业行政部门开展渔业工作调研 [J], 巩伦江
4.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丘陵岗地生态渔业——对孝昌县建设丘陵岗地生态渔业板块的思考 [J], 邓庆国;陈军乔
5.甘肃发挥冷水资源优势做强冷水鱼特色渔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漳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思考

漳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思考
调 查 研 究
FZ A ・IO H Y NI A H ND C A A J A U
漳 县位 于甘 肃省 定 西市 南部 , 地 富 县 、 游 活 县 、 教 兴 县 是 求 效 率 、 行 为 , 格保 护 森林 资源 , 固林 业 旅 科 严 巩 处 西 秦 岭 和 黄 土 高 原 过 渡 地 带 , 连 提 速 度 的 发 展 问 题 , 么 生 态 立 县 就 建 设 成 果 。 狠 抓 小 流 域 综 合 治 理 、 东 那 基
游 活县 、 教兴县 ” “ 县 ” 略 , 科 的 五 战 并 园 、 家 沟 、 台 山 环 城 绿 化 带 、 林 1 4 9 万 亩 。 裴 三 木 8 .1 把 “ 态 立 县 ” 在 首 位 , 快 了科 学 沟 面 山 及 贵 清 山 、遮 阳 山 绿 色 通 道 , 生 放 加
5万 亩 。国家 绿 水 青 山 , 没 有 金 山 银 山 , 有 念 退 耕还林 、荒 山造林 等工 程为重 点 , 实施 天 然林 管护 面积 4 就 只 好“ 山字 经 ” 靠 山致 富 , 能带 动 全 实 行综 合 治理 , 善 生态 环 境 , , 才 改 加快 重 点公 益林 建设 经 过 20 0 5年 、06 20 20 全 县 农 民 建 设 新 农 村 。 因 此 , 走 保 护 荒 山 绿 化 步 伐 。 通 过 努 力 , 部 山 区 年 、07年连 续 3年 的努力 争取 , 要 南
基 础 上 , 中 全 县 上 下 智 慧 , 出 了 与洮河林业 局合作 , 集 提 采取 荒 山拍 卖 和 益 补 偿 费 从 1 1万 元 增 加 为 3 1万 8 8 “ 态 立 县 、 目强 县 、 业 富 县 、 生 项 工 旅 收 益 分 成 的 办 法 , 加 快 建 设 泰 山 公 元 。 此 外 , 还 实 施 封 山 禁 牧 面 积

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实践简报

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实践简报

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实践简报一、引言上澳湾海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渔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用海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实践备受瞩目。

本文旨在对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实践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深入探讨这一重要主题。

二、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的背景上澳湾海域地处福建省漳州市,是一片海水清澈、富含营养物质的优质海域。

在过去的养殖用海实践中,由于人为排污和养殖活动过度等原因,上澳湾海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水质恶化、海洋生态受损等。

为了改善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的状况,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

三、养殖用海改革的具体举措1. 海域划定:相关部门对上澳湾海域进行了重新划定,明确了养殖用海的范围和标准,以及禁养区的划定。

通过科学管理海域,有效规范了养殖活动,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2. 水产养殖管理:改革实践中,加强了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推行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对养殖户进行了培训,提升了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

3. 环境监测:建立了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对上澳湾海域的水质、藻类和底质等进行了持续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保障了养殖用海的环境质量。

四、改革实践成效的评估上述改革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水域中氮和磷的浓度明显下降,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类也明显增加;养殖产值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改革实践为上澳湾海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养殖活动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全民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关键所在。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澳湾海域的养殖用海改革实践将成为国家在此领域的一个成功范例。

六、总结与展望上澳湾海域养殖用海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海洋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海洋环境的持续保护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2023年甘肃省七项举措推进特色渔业发展

2023年甘肃省七项举措推进特色渔业发展

甘肃省七项举措推进特色渔业发展2022年甘肃渔业工作将在搞好渔业资源爱护的同时,大力进展以鲑鳟鱼为主的特色渔业,全力抓好水产品质量平安,全面提高养殖效益。

力争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1.23万吨,增长2.5%,其中名优特水产品产量达到4050吨,增长12.5%;鲑鳟鱼产量达到1670吨,增长5%;渔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增长3%。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七方面的工作:一是乐观争取政策加大投入,增加进展后劲。

连续争取增殖放流、渔政建设、池塘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种质资源爱护区、水产良种工程、水生动物防疫等项目的争取,夯实进展基础。

乐观协作金融部门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扩大保险范围,增加险种,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

抓紧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主动向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将全省渔业重大项目、重大部署纳入国家、省上和地方经济社会进展总体规划。

二是扎实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技术服务力量。

重视和加强水产良种的选育和繁育,乐观开展养殖病害和疫情监测防治,连续推动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促进水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加快池塘养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和生态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乐观开展渔业科技下乡、科技入户、渔民科技培训等科技服务活动,加快培育涉渔企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户等新的技术转化主体,提高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

连续抓好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白银试验站项目的实施,示范推广水产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1.4万亩。

乐观开展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在增加文化内涵、提升层次、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建成高标准的休闲渔业示范点10处。

借助东海所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推广,扩大养殖规模,延长鲟鱼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以工业理念抓渔业,乐观促进渔业产业化经营。

连续加大扶持力度,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全部制的联合与合作,大力进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甘肃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甘肃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甘肃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x一、甘肃渔业发展现状甘肃省是全国的渔业大省,拥有面积23.85万平方公里的水域,其中静水占据99.48%,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优势。

甘肃渔业发展显著,渔业总产量在全国占比有明显提升,2003年的全国渔业总产量中,甘肃的比重提升到7.4%,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四位,2012年的比重达到8.9%,成为全国第三大渔业大省,渔业总产量226万吨,而其中养殖产量已经连续多年超过捕捞产量,2013年其养殖产量达到131万吨。

二、甘肃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水质下降。

由于甘肃省大部分渔场水质较差,导致渔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甘肃省据了解,渔业发展面临水污染、渔业过量等问题,影响了水水质,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发展,而且水质下降还会引发其他问题,如水域生态环境、渔业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群落等。

2、技术装备滞后。

甘肃省渔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技术装备滞后问题,渔业生产仍然以传统捕捞为主,而实施技术装备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3、鱼类多样性受到威胁。

甘肃省的渔业生态系统主要由淡水和海洋共同构成,渔业多样性较高,鱼类多样性是渔业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单一捕捞、水污染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海陆稚鱼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甘肃渔业发展的对策1、加强水质管理。

为了确保渔业发展的健康发展,应加强监督管理,把降低污染和增强水体生态环境放到政策支持的突出位置,制定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和执法,建立相应的防污染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出台保护水质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2、完善技术装备。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高渔民的技能水平,提升渔业生产效率,增强渔业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渔民从传统捕捞到技术型渔业的转变,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3、保护鱼类多样性。

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种群水平和技术性捕捞的勘察,积极维护渔业生态环境,确保水域的生态平衡,以及鱼类的多样性,实现渔业健康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推动水电、矿产、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推动水电、矿产、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推动水电、矿产、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摘要:富民强县是乌什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

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水能开发产业,依托县域丰富水能资源,加快推进水能资源开发进程;稳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逐步引导水产养殖业向市场化、高效化发展,力促全县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关键词:资源优势推动水电矿产冷水鱼养殖发展1 我县水资源丰富我县地处托什干河中下游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河流、泉水、还有丰富的地下水,为灌区农、林、工、牧、渔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1 地表水托什干河年径流量26.4亿m3,库马力克河年径流量46.1亿m3。

1.2 泉水北山泉主要发源于北部山区,包括阿吐孜等6个泉眼,总径流量2.09亿m3,实际可引水量为1.794亿m3,柳树泉年径流量约0.2亿m3,九眼泉年径流量有0.1亿m3,喀赞布拉克泉年径流量0.05亿m3,苏盖特布拉克泉年径流量0.09亿m3。

1.3 地下水全县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10.794亿m3,排泄量为10.769亿m3。

核定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14亿m3。

2 可开发利用的水能及矿产资源、冷水鱼养殖2.1 目前我县依托水能资源的优势相继在县境内陆续修建了秋格尔渠首水电站、上五里铺水电站、苏介提水电站、燕子山水电站、亚科瑞克乡水电站、阿恰塔格乡水电站6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2600kW,这些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后将有效地缓解了我县及地区电力供需矛盾,推进我县及地区工业进程,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2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托什干河洪水多发生在6、7、8三个月,主要是由于气温急剧上升使该河上游大量冰雪融化产生洪水,每年因主汛期过后河道内淤积大量的砂石拥堵了河道,利用河道砂石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将河道分段划定范围给有经济实力的开发商进行砂石料的采挖,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通过采挖后疏通河道行洪,降低河床的水位,拓宽河床的宽度及深度为洪水的下泄提供有力的保证。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2.30•【字号】达市府办〔2019〕66号•【施行日期】2018.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达市府办〔2019〕6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2月30日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目录第一章总则...................................................................... . (5)第一节前言...................................................................... (5)第二节编制依据...................................................................... . (6)第三节目标任务...................................................................... . (7)第四节基本原则...................................................................... . (8)1.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8)2.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 (8)3.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 (8)4.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 (9)第五节规划范围...................................................................... . (9)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9)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分析 (9)第一条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9)第二条自然气候条件 (10)第三条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11)第四条水域环境状况 (15)第五条水域滩涂承载能力评价 (16)第七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16)第一条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16)第二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17)第三条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18)第八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19)第三章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20)第九节功能区划概述 (20)第十节禁止养殖区.......................................................................221.重点生态功能区....................................................................222.全市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 263.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26)第十一节限制养殖区 (27)第十二节养殖区...................................................................... .. (32)1.池塘养殖区...................................................................... (32)2.水库养殖区...................................................................... (33)3.冷水鱼养殖区...................................................................... .. 334.休闲渔业区...................................................................... (34)5.稻田养鱼区...................................................................... (35)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估...................................................................... .. (36)第十三节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36)1.评估标准...................................................................... . (36)2.水产养殖污染源分析 (36)第十四节养殖环境水污染防治措施 (37)1.合理投喂饲料...................................................................... .. 372.规范使用药品...................................................................... .. 373.合理设计养殖模式和密度 (37)4.减少养殖废水及底泥排放 (38)5.实行病死鱼类无害化处理 (38)第五章保障措施...................................................................... . (38)第十五节加强组织领导 (38)第十六节强化监督检查 (39)第十七节完善生态保护 (40)第十八节其他保障措施 (41)第六章附则...................................................................... (43)第十九节关于规划效力 (43)第二十节关于规划图件 (44)附件1.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现状图 (45)附件2.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重点禁养、限养区规划图..................46附件3.达州市养殖水域滩涂重点养殖区规划图 (47)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前言。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28•【字号】漳政办〔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21〕28号沿海各县(区)人民政府、,古雷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28日(此件主动公开)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1〕21号)以及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大会要求,加快实施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渔业提质增效,促进我市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在全市沿海各县(区)、古雷开发区集中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至2023年底,全面淘汰养殖用泡沫浮球,将传统养殖渔排升级为塑胶养殖渔排或深水抗风浪网箱,将筏式养殖泡沫浮球升级为塑胶浮球;同时,逐步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推进海上养殖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加美丽的“海上田园”。

二、实施主体和责任人沿海各县(区)人民政府、古雷开发区管委会以及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是其管理辖区内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责任人。

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

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宣传发动、普查核实、政策执行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三、重点任务(一)科学布局养殖空间。

沿海各县(区)、古雷开发区要严格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度和绿色发展要求,全面优化养殖空间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发挥漳县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发表时间:2010-10-14T14:04:05.42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朱承忠[导读] 一是做好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和养殖证发放工作。

朱承忠(漳县县委党校甘肃定西 748300)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8-093-02 漳县是定西市南部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县份,县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三条主要河流,河道总长154.2公里,年径流量3.58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164.4平方公里。

三条河流均匀地分布在全县境内,再加之分布在境内的各种拦水坝的水面,以及近年来漳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建成的各种水产养殖基地,目前,已经构成了全县境内星罗棋布、网络交叉的水产养殖水面。

为发展漳县水产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工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县内发展水产养殖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狠抓工作。

一、充分发挥丰富的水产资源有利优势。

漳县地处定西地区南部,位于西秦岭地槽与陇西黄土高原两大地质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县境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三大河流横贯8个乡(镇),流域面积2164.4平方公里。

境内上游均有大量的国家二级保护鱼种"秦岭细鳞鲑"栖息繁衍,同时分布着具有极高药用价值俗名"接骨丹"的小鲵,甘肃四大名鱼之一的厚唇重唇鱼、岷县高原鳅等多种名贵水生物种资源。

"三河"沿岸有宜渔荒地3000余亩,已开发渔业基地980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中华鲟、中华大蟾蜍、金鳟、虹鳟、淡水性观赏鱼(日本锦鲤、墨碟尾、龙晴)等名贵鱼种,已在漳县安家落户,发展前景广阔。

水产养殖是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产养殖是增加农民收入,保证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漳县水产养殖产业我们应该把漳县渔业的发展列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加之国家的投资已经向西部倾斜。

这对加快渔业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二、突出特色狠抓龙头,形成规模增加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水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为适应部门发展阶段的要求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环境,面对水产养殖发展过程中"资源养护"和"食品安全"两大问题我们应审时度势,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大力推进漳县水产养殖结构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渔业发展的新领域。

一是按照《漳县秦岭细鳞鲑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批复,认真实施、完成好该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致使快要灭绝的秦岭细鳞鲑扩繁增殖,最后放流,为人类和大自然创造一个完整的生物链。

二是以金海特种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县渔业站为依托,大力发展中华鲟和中华大蟾蜍的养殖,集中打造全县三河流域产业开发的新优势。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加速冷水鱼的养殖步伐(金鳟、虹鳟)。

发展生态渔业和旅游业,真正把渔场建设成为集旅游、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场。

四是完善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疏通产销渠道。

五是改造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料良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六是加大科技培训,提高水产养殖工作者的科技素质,七是加大渔业执法力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依法治渔"达到"依法兴渔"的目的。

通过开展上述有效的工作,使我县渔业最终达到资源优势得到合理保护,名、特、优品种突出,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渔业和可持续发展并进,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渔业新格局。

三、加大宣传力度,为水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唤起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渔业经济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的足够认识,使人们认识水产养殖,了解和支持水产养殖,我们把加大全县水产养殖工作的宣传力度,做为促进漳县水产养殖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

一是利用观摩会、专业会议,引导干部群众把发展漳县水产养殖做为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加快致富步伐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二是充分发挥县渔业站的行业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用科技宣传和服务,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宣传发展水产养殖工作的重要性。

三是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提高广大干部和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

近年来,我们全县先后组织30多人(次)到甘肃省临夏冷水鱼良种繁育场、四川通威集团渔业基地、刘家峡养殖总场及先进县学习经验,并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漳县传播经验和技术培训,为我县培养技术人员60人(次)。

四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漳县水产养殖工作。

近年来,甘肃省电视台《田野之光》栏目,定西电视台、漳县电视台多次报道了漳县水产养殖发展情况,同时发放养殖使用许可证和张贴标语等宣传方式,真正做到了"报上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象、墙上有标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各方领导对发展漳县水产养殖的明确认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漳县水产养殖的积极性。

为今后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水产养殖经济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不仅要靠科学技术的推广,同样离不开强化法制管理建设,通过"依法兴渔",达到"依法治鱼"的目的。

漳县渔业法制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于96年成立了"漳县渔政管理站"有渔政人员5人,2人经过省渔政管理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上岗培训,取得了执法证。

使渔业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同时,经过省政府批文设立甘肃省漳县秦岭细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为了提高全社会维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从事渔业生产的观念,努力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渔业执法工作的社会环境,我们还积极开展水产渔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通过开展有效地宣传教育工作,一个"依法治鱼,依法兴渔"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四、抓点带面,拓宽全县水产养殖的生产领域。

近年来,漳县水产渔业生产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抓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格局;整体推动了漳县水产养殖经济发展的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走外延扩展,内涵挖潜的路子,坚持抓基础,严管理,上水平的方针,实行推广良种良科、科学精养,培植龙头企业,实行了产品水平向高质量转变,由经验型向规模化转变。

二是走"公司+农户"的路子,以带动农户实施规模养殖,我们以漳县金海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渔业站为依托,养鱼专业户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已经形成,进行集中经营,分散管理,不断搞活经营体制,拓宽市场,经过科学管理和饲养,养殖示范点的亩产量达到450公斤,全县平均亩产量达到160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验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走"项目带动内引外联"的路子,多年来,我们积极申报渔业项目,加大对渔业的投入,如已经申报的"漳县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项目"、"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建设项目"的成功建设,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水产业的发展步伐,"中华大蟾蜍建设项目"已引进中华大蟾蜍,并且得到了大量的养殖。

同时,陈家磨、裴家庄100亩闲置鱼塘也以恢复使用,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养殖。

五、增加投资,突出特色,促进特种水产养殖的长远发展。

按照漳县"十一五"水产渔业发展和2020年漳县水产养殖的远景规划,漳县"十一五"到2020年,水产渔业发展要达到种群数量和发展同步增长;到2010年,秦岭细鳞鲑增加到100万尾,金海特种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日光温室高效棚增加15座30亩,名特优养殖比重达到40%以上;2015年,秦岭细鳞鲑增加到1000万尾,金海特种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日光温室高效棚增加30座60亩,名特优养殖比重达到65%以上;2020年,秦岭细鳞鲑增加到10000万尾,恢复到80年代渔业资源,秦岭细鳞鲑种群数量得到增加,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得到有效保护,生物系统得到良性循环。

同时建立起中国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中心漳县鲟鱼繁育基地,年孵化鱼苗1000万尾,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模式,并且对县内水产养殖增取资金,目前,我们已经为"漳县秦岭细鳞鲑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增取到资金中央投资31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2万元,"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省扶贫资金20万元,自筹130万元;"漳县金海特种水产养殖场日光温室工厂化立体生态养殖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其中申请开发银行贷款300万元,自筹130万元。

以示范、经营来带动特种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推动漳县特色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农民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目标。

六、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做好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和养殖证发放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加快养殖证核发进度,为养殖业发展和维护农民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继续抓好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指导和督促企业和养殖户健全生产日志、环境监测、科学用药、产品标签和原料监控等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我县水产养殖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

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生产管理,提高苗种质量,保证物种资源安全。

完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建设,增强对养殖病害预防和控制能力,做到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减少病害损失。

并逐步开展县级检疫检测体系建设,为我省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技术保证。

四是加强法规宣传工作。

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重点渔区,广泛深入地宣传《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渔业法律法规,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五是加强渔政队伍建设,对渔政执法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业务练兵等,不断提高渔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六是强化渔政管理和渔业执法,保护水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电、炸、毒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要及时查处,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的依法特许利用管理,对非法捕捉和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