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无线电测向队简介

合集下载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

VHF/UHF频段业余无线电测向〖利用对讲机测向〗最简单的测向方法就是完全利用对讲机本身(包括橡皮天线)进行近距离测向。

如果发射机使用的是垂直极化天线,辐射出的射频电场传播到远处理想的地面附近时,呈垂直方向。

这时接收机的橡皮天线(小直径螺旋天线)只有垂直放置才能和电场方向相一致,得到最大信号。

因为垂直橡皮天线没有方向性,这样并不能确定电台的方向。

但是如果接收点的大地导电率不好,地面附近的电场方向会发生歪斜,在入射方向上与地面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这时,把橡皮天线的顶端斜向发射机的方向才能使天线和电场完全平行而得到最大信号,因而有可能确定电台的方向。

然而,在电台远处,这种电场的倾斜很不明显,实际上无法实用。

但是近区情况有所不同。

根据电磁场方程,在离发射天线很近的范围内,不仅有一般无线电书籍所描述的“辐射场”,还有较少提及的“感应场”。

它的电场方向有平行于地面的分量,造成地面附近电场方向严重向电台方向倾斜,因此当接收机的橡皮天线以一定倾角指向电台方向时,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信号增强,从而测出发射机的方位。

1997年5月,我在泰国的合艾市为泰国和马来西亚的HAM办ARDF 讲席班,在一个园子里放置了三部发射机。

当时CRSA只赠送了一台2M测向机,只能安排大家轮流实习。

但是许多HAM等不及,分别拿着自己的对讲机就跑出去用上述方法找电台,也都很快地找出了所有电台。

〖对讲机+定向天线〗利用没有本身没有方向性橡皮天线以及电场有限的倾斜测向,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最好还是在对讲机上加一副定向天线。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测向中常用的定向天线主要是2单元和3单元八木天线、HB9CV天线和其他形式的相控定向天线。

3单元八木天线指向比较尖锐些,但比较笨重。

2单元八木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比较宽,但仍有很好的前后比,体积比三单元小,便于携带。

HB9CV天线是直接耦合的两单元天线,体积更加小巧,效果与2单元八木大体相似。

在90年代的ARRL手册上还介绍了其他类型的定向天线,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

无线电测向竞赛裁判法

无线电测向竞赛裁判法

无线电测向竞赛裁判法无线电测向竞赛是一项电信通信技术的竞技运动,旨在测试参赛选手对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竞赛中,裁判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负责监督比赛过程,确保比赛的公平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裁判法,并探讨裁判在比赛中的职责和要求。

一、裁判资格要求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裁判应具备以下资格要求:1. 熟悉无线电测向技术:具备扎实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并判断参赛选手的操作和技术表现。

2. 掌握比赛规则:熟悉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能够正确解读和运用,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3. 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理性客观地评判参赛选手的表现,遵循竞赛道义。

4. 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的无线电测向竞赛经验,能够快速反应和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二、裁判职责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裁判在比赛中担任重要角色,他们的职责包括:1. 比赛规则执行:负责确保比赛规则的执行,监督参赛选手的操作和技术表现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2. 器材检验:对参赛选手使用的测向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3. 比赛指导:对参赛选手进行比赛指导,解答疑问,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和公平竞争。

4. 成绩评定:根据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定,确定比赛成绩。

5. 突发情况处理:在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判断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三、裁判原则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裁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裁判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赛选手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2. 客观评判:裁判应以客观的眼光评判参赛选手的表现,避免主观偏见对评定结果产生影响。

3. 规则遵循:裁判应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做到公正无私。

4. 团队合作:裁判应与其他裁判和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四、裁判纪律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裁判需要遵守纪律规定:1. 职业道德:裁判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维护比赛的公正和尊严。

无线电测向搜索比赛方案

无线电测向搜索比赛方案

无线电测向搜索比赛方案测向比赛按照“面向实战”的方针,比照无线电管理部门同类科目的训练要求实施。

一、前期准备1、信标比赛采用KC105信标发射机,共8个。

具体频率范围438.000-439.000之间随机设置(避开常用频率),事先不公布频率,但公布信号的特征。

信号特征包括:(1)CW电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分别为BY8DX-1、BY8DX-2 (2)1KHz音调的调频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为BY8DX-3、BY8DX-4 (3)单音调频播放,共2个,音调为800Hz。

(4)语音调频播放,共两个,播放内容为“我是黑台,我是黑台……”调频信标的占用带宽为16K0,发射功率0.01-1W,赛前根据场地情况设定。

考虑到初次比赛的难度不能太高,发射功率不做动态调整,信标位置固定,不移动、不跳频。

信标由志愿者布设,应当布设在不具有危险性、易于接近,但方便隐藏的地方,分布在整个园区。

可以布设一些在室内公共区域,室外的草丛、树杈等地,具体位置现场确定,妥善隐蔽。

信标上捆绑打卡器,参赛选手打卡以后,应将打卡器隐藏。

志愿者经常检查信标的隐蔽情况,及时收纳暴露的特征。

志愿者应注意躲避参赛队员的视线,避免暴露。

(6)经裁判组评定(如有意见不一,可投票表决),得到名次后,由裁判长当场宣布。

1、会员自由组队,两人一队。

其中一人为测量员,负责测向定位;一人为观察员,负责监听信号、观察搜索、打卡等工作。

两人可自由交换分工。

2、比赛时间最长45分钟。

时间届满后裁判吹哨或语音通知,所有队员不论是否完成比赛,均应立即返回终点站。

3、可以自带设备,也可以使用现场提供的设备。

但一个队只能使用一套测向专用设备。

4、现场有8个信标,频率为438.000-439.000MHz范围内,但具体频率未知。

参赛队员应当通过适当的手段扫描查询这8个信标,确定其实际频率,并找到其中至少5个的位置。

这8个信号具有如下特征:(1)CW电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分别为BY8DX-1、BY8DX-2 (2)调频报拍发,共2个,拍发内容为BY8DX-3、BY8DX-4(3)单音调频播放,共2个,音调为800Hz。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
综合教研组 罗 峰 2016.06
一、什么是无线电测向运动?
无线电测向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运动
)是利用无线电测向机(一种具有方向性的 接收机),在自然环境中,以徒步、奔跑的 方式快速、准确逐个寻找预先设置的隐蔽电 台,在规定时间内找完指定电台数量、用时
少者为优胜的运动项目,是现代江苏电信-移动赞助的,“江苏电信-移动
杯”第十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中国江苏南京进行,也是中国 第一次举行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三、中国无线电测向运动起步
中国无线电测向起步略晚于欧洲,但在亚洲是先行。 1961年5月,解放军、河北、无线电俱乐部队等30余名
图4:2米波段测向机
三元八木天线。分为长、中、短 三根,最长的装机身下部,中等 装机身中部,最短装机身上部。
3)本图为侧面图, 上面黑色旋钮为调谐旋 钮,调节频率用; 下面为音量旋钮。
调谐旋钮
音量旋钮
4)底部为电源开关 和耳机插孔。
电源开关
耳机插孔
2、6-0号台:
6台 7台 8台 9台 0台
-···· ――··· ―――·· ――――· -----
台号规律:
1个长音 = 2个短音,短音之和就是该台号数。
六、2米波段测向机使用方法
1)2米波段测向: 频率为144-146MHz的超短波
波段,其波长为2.08米-2.055
米,称2米波段测向。 2)图4为2米波段测向机,为
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
二、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
无线电测向是舶来品,是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国防教育,开
展国防体育时从苏联引进的。 1980年9月,第一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波兰格但斯克举行。 1983年7月,第27届国际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南斯拉夫举行。 1984年9月,第二次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挪威奥斯陆举行。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

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

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

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

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

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

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

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

矢量系统依据天线单元和接收机数量以及后续的处理能力,可以分辨两元以至多元波场和来波方向。

矢量测向系统的提出还是近十几年的事,它的实现有赖于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猎狐)知识介绍BA4RC一、测向比赛的简单过程竞赛组织者事先将若干专用的测向信号源(发信机)隐藏于某一区域内,这些台被称为隐蔽台或“狐狸台”。

每个隐蔽台边上还有相应的记时或记录装置(如电子读卡器、手动打卡器或印章)。

参赛者从规定的地点出发,利用自己的测向机(方向性强的接收机),找到这些隐蔽台并刷卡或在自己携带的卡片上打卡记录,然后到达规定的终点。

以找到台多、用时短为优胜。

二、测向有哪些项目?从使用的频率分,一般有2米波段(144-146MHz)、80米波段(3.5-3.6MHz)和160米波段(1.8-2.0MHz)。

从距离和难度又分为短距离测向和长距离测向。

长距离测向是国际间的标准测向项目,从起点经各台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有8-10公里,短距离测向则只有1-2公里。

三、隐蔽电台发出的是什么信号?短距离的2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最多可以设10个隐蔽电台,不同频率连续发信。

隐蔽台发射功率均不大于0.5W。

80m波段为等幅电报信号、2米波段为调幅电报信号。

各台呼号:80米0-9号台分别为MO、MOE、MOI、MOS、MOH、MO5和数码6、7、8、9;2米的0-9号分别为MO,数码1-9。

短距离测向信号都是垂直极化波。

四、电台藏在哪里?一般都藏在室外,不应紧靠电线杆、金属栅栏等容易引起测向误差的地方。

2米信号源天线与机器连在一起,总是悬挂在某处;80米信号源的天线是一根约3-4米长的深色导线,自己“立”不直,只好挂在树枝上或缠在干燥的树干上,但发信机还是摆在地上。

这些机器体积都很小,所以应该依靠测向机帮助你接近电台。

到了电台边上,那里的打卡计时设备便很容易看到了。

五、测向机怎么使用?测向机都有调谐旋钮,音量控制旋钮和信号衰减开关,用耳机收听信号。

打开机器后,首先是在不减小音量不衰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转动调谐旋钮找到你要的电台信号,然后开始测方向。

80米测向机都有一根长长的磁棒天线。

手持测向机,保持磁棒天线于水平位置,靠手腕转动测向机,此时你收到的电台信号大小会发生变化。

广泛开展无线电测向项目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广泛开展无线电测向项目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 摘 要 】无线电测向运动有 着显著的体 育性 、科技性与趣味性 特征 ,形式新 颖, 内容丰 富。文章指 出了高校广泛开展 无 线电测向运动 的深刻意 义,就 高校广泛开展无线 电测向运动的必要性 、可行性进行较 为全 面的分析与研究 ,在预测项 目发展趋 势的同时提 出高校 广泛 开展无线 电测 向的具体措施 。 【 关键词 】高校 ;无线 电测 向;可行性 【 中图分类号 】G87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112 1)8 0 0 — 2 0 8 1 5 ( 00 — 2 4 0 0
此后 , 0 8 年代末到 9 年代初 , O 该项运动得到 了蓬勃发展 。 0 9 年代 中期 ,由于受 “ 奥运战略 ”的影 响,非奥运 项 目的无线
电测 向运动逐渐淡 出,特 别是第八 届全运会起 ,该项 目取消 , 给无线 电测 向运动 的开展带来 了沉重打击 。后来 ,在国家体 委 、国家教委 、共 青团中央 、全 国妇联 的关怀 下,这项运动 作为 “ 阳光体育 ”重 点项 目在各大、 中、小学推广 ,每年举 行省 ( 区) 赛 、国家级锦标赛,并进 入全 国体育大会大家庭 。 在沿用国际锦 标赛长距离 比赛项 目 ( 赛程范围为 5 l 一 0公里 ) 的基础上 ,我 国老一辈无线 电测 向运动参与者结合 国民身手 敏捷 的特 点创新 出短距离竞赛项 目 ( 赛程 范围为 l 3公里) 一 , 且正在研 发适合 中长距离 比赛 ( 赛程范 围为 3 5公里 )的测 — 向仪器,并针对学生参与者 开设了有利于提高工程实践 能力 的测 向机工程制作 比赛项 目。部分省市将无线 电测 向作 为高 考 “ O分加分 ”项 目来鼓励 中学生积极参与阳光测向运动 。 2 教育部计划从 2 1 开始 ,专 门针对 在校 学生举行全 国无线 00年 电测 向比赛 ,以此在大 中小学推广这项运动 ,强健学生体质。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向和强度的技术。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无线通信、雷达、定位导航等。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方位信标到现代的智能天线阵列,带领读者了解这一技术的进化过程。

1. 早期的方位信标技术方位信标是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最早形式之一。

这种技术利用固定的信标发射信号,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时间差来确定信号来源的方向。

早期的方位信标主要用于航海导航,帮助船只和飞机确定自身位置。

2. 对消技术的引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对消技术,即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测量信号方向。

这种技术使用多个接收天线,通过调整相位差实现信号的消除,从而确定信号的方向。

对消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方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天线阵列技术的应用天线阵列技术是无线电测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它利用多个天线组成的阵列来接收信号,并通过调整天线之间的间距和相位来实现对信号的测量。

天线阵列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测量信号的方向,还可以实现波束形成和空间滤波等功能,提高了测向系统的性能。

4. 现代化的测向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测向系统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这些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算法,通过分析多个接收信号的相位、幅度和时间等信息,实现对信号的测向和定位。

现代化的测向系统在军事、通信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更广的频率范围、更大的测量距离以及更多的应用领域。

同时,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测向系统。

总结:无线电测向技术经历了从早期的方位信标到现代的智能天线阵列的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无线电测向技术在精度、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科技大学无线电测向队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无线电测向队创建于2003年,挂靠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内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校团队。

在校团委、工程技术中心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南科技大学无线电测向队已发展成为校内特色鲜明的学生科技体育团队。

已形成“学生社团(兴趣组)—素质选修课程(专业技能培训)—测向队(核心组)—参与竞赛(成果展示与对外交流)”的自主成长型学生团队培养模式,在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为实施“质量工程”进行了有力的尝试。

已累计15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曾多次获得全国锦标赛个人及全能第一名、测向机工程制作一等奖、团体第二名及道德风尚优秀团队。

团队目标:乐观进取,勇争第一。

团队口号:让智慧行动起来,让身心强健起来。

团队纪律:
1、良好的体能是参加无线电测向的基础,团队成员要自觉养成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不怕吃苦。

2、过硬的专业技术是在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队员要熟练掌握无线电测向原理、地图认知能力,并活学活用。

3、合理安排时间,在处理好个人课程学习后,珍惜团队训练安排,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

4、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无私奉献。

5、爱护、保管好测向机、信号源等设备。

6、遵守团队纪律,服从团队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