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王步高)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TS000418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总学时数:68 实验或上机学时:无一、说明(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4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非中文文科专业大一学生。
(三)《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提升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品格素质和人文修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四)《大学语文》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章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学时先秦诗歌秦汉散文汉魏六朝诗文唐朝诗文宋朝诗词文金元明清诗文戏曲古代小说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散文内容讲授 4 8 6 14 16 6 2 4 4 4 68 实验(五)教学建议:以文学文本解读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
(六)考核要求:平时成绩30%(包括点名、提问和作业),期末考查70%。
1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先秦诗歌主要教学目标:了解《诗经》与《楚辞》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重点掌握《诗经﹒黍离》和《湘夫人》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诗经﹒黍离》和《湘夫人》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诗经》与《楚辞》艺术概述第一节《诗经﹒黍离》一、创作背景介绍二、文本翻译三、内容分析:四、艺术特色: 1、直抒胸臆的特色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重章叠句、分章换韵、反复咏叹、悲情淋漓第二节《湘夫人》一、作者介绍二、创作背景三、文本赏析四、主旨探讨: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五、艺术特色 1、细腻的心理描写2、优美和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手法3、苍凉的格调(“爱”与“怨”)4、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2第二章秦汉散文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先秦和秦汉散文概况,学会解读和领会《论语·子路》、《老子﹒曲则全》与《大学之道》的内容及深层意蕴。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者:淑霞审核者:邓晓成课程代码:LB001A/LX028A适用专业:非中文专业参考学时:40学时先修课程:无参考书目:《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大学,2008年第3版。
一、说明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使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习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三)编写原则1.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容,做到少而精。
(四)建议1.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所列教学容。
2.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无二、课时计划注:1.机动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容的灵活性。
2.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最多不超过2次,4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冶,基于此,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大学语文_王步高_元曲

关于第四折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有云: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
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
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 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 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 脑也。”
第一折、第二折,主角竟不登
场亮相,全以烘托映衬之手段而出
之,偏然又使其形神兼备,先声夺人, 正暗合前人论诗论文之赞语:“不 着一字,尽得风流”,诚可谓构思奇 巧,别具一格。
斩将”的战将惨切地感叹战争,
表明关羽是大仁大勇、希望消
弭战争的英豪。
第一部分:关羽的赴宴途中 讲解: 关羽渡江赴会之时,眼见 得“大江东去浪千叠”,面对此“好一 派江景也呵” 由吊古凭今,浮想联翩, 放声高唱道: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去 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由然 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 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正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英雄人物气更豪!触 景生情,物我交融;吊古怀今,激扬豪情。
此抒发出主人公满腔的豪情壮志,
令观众听之亦不由得热血沸腾。无
怪乎王国维先生赞道:“关汉卿一
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
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双调新水令] 这第一部分主要是刻 画和表演关羽的复杂心情。层次很 分明。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 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 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 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比: (一)大江与小舟体现出自然界的伟 大和人类的渺小; (二)龙凤阙与虎狼穴表明人世间环 境的荣华与险恶; (三)英雄气概的无畏与对阴谋诡计 的蔑视。
4、作品分类 依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群):体育服务与管理、会审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学分:3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讲授,并分析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方面对中学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深入化,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文学修养、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为48学时,选取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进行讲授,一方面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第一章诗经与楚辞(讲授3学时)1、课程内容本章对中国诗歌的源流诗经进行了概述,重点讲解了诗经分类与表现手法并选取《卫风·伯兮》、《王风·黍离》进行了赏析;然后介绍了楚辞及屈原在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选取《湘夫人》进行赏析。
2、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诗经分类与表现手法;屈原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教学难点:作品赏析;3、基本要求:(1)了解《诗经》全貌,掌握诗经分类与表现手法;(2)通过《卫风·伯兮》的学习,理解《诗经》中的爱情诗;(3)从《王风·黍离》中认识中国文学创作传统中“黍离”之悲的渊源;(4)了解屈原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掌握《湘夫人》的基本内容、风格特色及其在屈原创作中的地位。
第二章先秦散文(讲授3学时)1、课程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先秦散文。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本章对这两类散文进行了概述,并重点选取了论语.子路、庄子.山水进行赏析,重点分析了作品思想及其对当世的影响。
(完整word)《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语文课是我校面向本科学生设置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为一体的课程。
在高中的基础上,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中国诗文的历史源流与流变;●中国文学史;●部分“原典“及各时代的文学精华;●重庆的抗战文化和革命文化.2。
能力目标●对中国文人先贤的人格传承;●书写表情和表意的文章(可以拓宽渠道,如精品课程网站的在线交流、QQ日志,博客等学生乐意为之的载体作为拓展平台);●对热点文学文化现象的评点(如流行歌曲从罗大佑到周杰伦,影视文学从《卧虎藏龙》到《断臂山》,对流行文化人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的看法评论等);●结合重庆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编写红色短信,颂红色乐章,讲红色故事等);●参加朗诵、演讲、辩论及征文比赛等活动(可配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来开展) .(三)参考学时32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汲取传统的讲述法、阅读法、启发引导法精华的同时,尤其注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六步训练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在基础训练的单元教学中运用,特别是在知识讲解和案例介评这两个步骤中运用。
另外在阅读指导和能力拓展中也灵活运用。
(2)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提出引导问题展开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核心问题的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引导文所给出的重要信息;自己制订计划,自己组织实施,最后自己检测效果。
比如,在调查驿站这个项目实施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然后给出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问卷的制作、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行动的实施、调查材料的分析整理、调查报告的写作等一系列参考信息,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行完成调查任务。
清华大学大学语文教学大纲_王步高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
College Chinese
教学目的与重点
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记叙文、议论文和随笔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课程负责人
王步高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400字,双语教学课程须同时提供中英文内容简介)
选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西方近现代的经典性短文、短论与随笔,内容主要包括唐宋八大家古文选讲、清代桐城派文章选讲、鲁迅短论选讲、当代名家随笔选讲以及少量国外名家的优秀散文选讲。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列多级标题,如设有实验,还须注明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唐宋八大家古文选讲、清代桐城派文章选讲、鲁迅短论选讲、当代名家随笔选讲、少量国外名家的优秀散文选讲。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实验/实践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自学为主□其它
授课语言
√中文□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英文□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8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中文
外文
教材
主要参考书
先修要求、适用院系及专业
适用全校学生,优先传播学院、建筑学院与美术学院
大学语文_王步高_先秦散文

德,宣子不应该“忧贫”,而应该“忧德
之不建”。表明其“富而无德者亡,贫而
有德者存”的主旨。
借助求异思维引导出似乎有违常
理实则合乎情理的人生道理,语言中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同时能博采论
据运用对比手法反复论证主旨。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
要记述了战国时二百四五十年间谋臣策
士的言论和活动。作者不可考,大概是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 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 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 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 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 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 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 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 也。”
一、别具匠心的以孔子的言论为结,通过客观
的叙述表露作者的政治倾向。
二、全文围绕“宽”、“猛”二字,主干突出
而 无枝蔓、中心明确而无赘冗之笔。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记 言。全书二十一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十二年至战 国初年这一历史时期内周王朝及鲁、齐、晋、 郑、楚、吴、越等七国的重要史实。与《左 传》相为表里,故后来又名《春秋外传》。
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现代 学者认为它是战国初期之人整理的史料集, 具体的作者已不可考。
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由 注重天命转而对人事重视,以民心的 向背为施政的依据。
一、以记言为主,同时注意描述人物的精
神面貌。
二、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
三、非出一人之手,文章风格并不统一。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 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 武子无一卒之田,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淮阴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编号: 2013860学时学分: 32 (2)专业层次:全校各本科专业制订日期: 2011年7月版次: 2归口单位:人文学院1 本课程的性质及适用专业本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适用于全校各本科专业。
2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基础;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一定的中外文学审美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3 对先修课程的要求4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诗经、楚辞教学内容:《诗经》的基本知识;文选:《伯兮》、《黍离》。
基本要求:掌握《诗经》概说;熟悉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了解文本的语言特色。
先秦文学教学内容:先秦散文概说;文选:《子路》、《大学之道》。
掌握《论语》散文文字简约、意蕴深厚的特点,对儒家思想有初步认识;熟悉先秦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了解《子路》、《大学之道》文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汉魏诗教学内容:汉魏五言诗的发展脉络;建安文人的诗歌创作;文选《蒿里行》、《燕歌行》。
基本要求:掌握汉乐府诗概况;熟悉诗歌的“汉末实录”特点;了解“建安风骨”及其基本特点。
六朝诗教学内容:六朝诗歌发展脉络、特征及创作概述;文选:《代出自蓟北门行》、《西洲曲》。
基本要求:掌握六朝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熟悉诗人创作的特征。
李白教学内容:初盛唐诗歌发展概况,李白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李白诗歌的创作特点及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文选:《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关山月》。
基本要求:掌握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熟悉唐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了解李白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2009-09制订)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三、课程类型:公共课四、适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三年制)五、学时:28学时六、前修课程:语文七、课程概述:《大学语文》从浩若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精选了27个小单元,精读课文82篇,泛读课文603篇,涵盖了从《诗经》、先秦散文直到现当代的主要作家、主要文学流派,一些中小作家的吉光片羽也以附录形式收入,包括诗、词、赋、散文、小说、戏剧各大文体。
古代部分每单元还突出如山水、田园、爱情、爱国等题材,让学生点、线、面相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中国文学的概貌。
八、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大学语文》(高职高专本),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教学参考书:1、《当代散文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游国恩、王起等,1963年7月版;5、《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1996年3月版;6、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丁帆等主编,1999年8月版;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9、徐玉玲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报7月;10、钱理群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九、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及基本思路:(一)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非中文专业就读的公共课。
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作品的讲解,增加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看到人格的力量。
以此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具体要求体现在:1、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要在高中的基础上,在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2、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基本思路1、对中小学语文的梳理、激活而非补课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要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大学语文”是较高平台上的升华与总结。
应当有系统、宏观、高视野的功能。
2、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气节、讲节操、讲知耻与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3、“大学语文”应具有拓宽学生视野和改善学生思维品格的作用“大学语文”应当让学生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即使对文学精品,也从多角度去认识它,也去白壁求瑕,将学术界对它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同意见都告诉学生,启发学生作求同、求异多种思维。
4、培育学生“好读书,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未来的世界信息量极大,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求甚解”,而是留有许多模糊之处,应当学会从大信息中捕捉重点、难点与关键。
“大学语文”课时少,应当培养学习兴趣、教会自学方法入手。
5、“大学语文”教育要注意实效,要提高其质量,它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其根本点在“提高”。
“大学语文”课也应当从徘徊于“开”与“不开”,“开多”、“开少”或“必修”、“选修”之间,过渡到注重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上来。
该课程应当过渡到其“青年期”或“成人期”。
十、教学基本要求:1、帮助学生改善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
2、通过文学及文章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
3、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流变,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文学流派、著名作品,获得工作和生活必须的文学知识。
十一、教学方法与考核(一)教学方法1、采用课前预习,课上答疑,重点讲解,课外阅读背诵的系统学习法。
采取精讲与指导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使“主课堂”与“次课堂”相结合,“主课本”与“次课本”(指《大学语文泛读课文注释》等)、《参考书目》指定的其他参考书相结合的方法。
2、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发动教师自制个性化的多媒体教案。
在所有播放设备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
但不可喧宾夺主,不可因此把课堂变成热热闹闹、嘻嘻哈哈可以不动脑筋的娱乐场。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代替教师个性化的讲解,不能代替师生的直接交流,也不能代替老师具有人格魅力的熏陶。
3、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教材中要安排多处写作练习的“创作点”,尤其是与散文教学结合。
如《唐代散文》单元,比较陈子昂、柳宗元、韩愈三篇谈“复仇”的文章,写一篇议论文;又如读了高适《燕歌行》的不同争鸣意见,写一篇《燕歌行赏析》……4、“大学语文”与文学素质类选修课相结合,如“唐宋诗鉴赏”、“唐宋词鉴赏”、“明清小说鉴赏”、“外国文学鉴赏”、“诗词格律与创作”……。
巩固和深化“大学语文”的教学。
5、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合作、讨论,组成学习协作小组,执教同一课程的教师之间加强经验交流。
(二)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考核方法:考查成绩评定:平时课堂练习及作业成绩占40%(平时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参加相关竞赛获奖和发表作品等要素组成。
);期末笔试60%十二、课程学时分配表:十三、教学基本内容:具体章节体现如下:第一章《诗经》教学基本要求:1、进一步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2、通过赏析《诗经》中一些优秀篇章,体会《诗经》的纯朴自然之美3、理解《王风·黍离》与《卫风·伯兮》中的疑难字词,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1、《诗经》的基本知识,回环复沓的章法2、《湘夫人》的文学表现手法教学难点:1、朦胧缥缈的诗歌境界2、回环复沓的章法教学基本内容:1、《诗经》概说2、《王风·黍离》与《卫风·伯兮》赏析3、屈原《湘夫人》赏析第二章先秦散文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先秦散文中的重要作品及其主要特点2、了解《论语·子路》散文文字简约,意蕴深厚的特点,对儒家思想有初步认识教学重点:先秦诸子散文总体特征、《论语》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孟子》气势充沛、论说雄辩的风格特点、儒、道思想的精髓。
教学难点:《论语》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孟子》气势充沛、论说雄辩的风格特点《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基本内容: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先秦散文概说3、学习《论语·子路》《庄子·山木》和《郑伯克段于鄢》(《左传》)第三章秦汉文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秦王逐客的背景2、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分析论证过程、层次,把握论据与论点的关系4、掌握修辞艺术与翻译的技巧教学重点:论证和说服的方法、《史记》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汉乐府。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正反对比的手法,并简要分析、识别文中铺陈部分及运用排比,对偶的句子,分别说明其表达作用。
《史记》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教学基本内容:1、李斯《谏逐客书》2、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第四章汉魏六朝诗(本章课外阅读)教学基本要求:1、品读汉乐府诗与古诗十九首,了解基本特点;2、深入了解曹操《蒿里行》与《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体会诗歌的“汉末实录”特点教学重点:讲解曹操《蒿里行》与《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教学难点:体味“建安风骨”教学基本内容:1、《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与《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2、《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3、曹操《蒿里行》4、陶渊明《读山海经》5、《西州曲》第五章汉魏六朝文(本章课外阅读)第六章初胜唐诗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初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品读优秀作品;2、领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境界美,了解中国文学中明月意象教学重点:1、初唐诗歌的作用、盛唐诗歌的特点;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的核心意义3、春江花月夜》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感情基调教学难点:体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反复出现的“月”意象;《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教学基本内容: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其他的篇章作为课外阅读篇目第七章李白教学基本要求: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分析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朗诵李白的代表作品,体味李白诗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精讲《关山月》,体会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巧妙夺换,翻出新意的诗境。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关山月》中“出天山”、“沧茫云海”、“长风几万里”“由来”等词语。
2、李白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教学基本内容:《关山月》第八章杜甫教学基本要求:阐释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杜甫诗歌的影响;欣赏《哀江头》、《月夜》。
教学重点:着重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诗风的成因,以及杜甫诗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比较李白的《关山月》与杜甫的《哀江头》等诗,说明李、杜诗歌风格的差异;杜甫诗歌的人民性教学基本内容:《哀江头》《月夜》第九章唐代散文(课外阅读)第十章中晚唐诗(上)教学基本要求:介绍白居易的艺术主张,欣赏《长恨歌》,学习此诗将叙事、写景、抒情完美结合的构思艺术,用心欣赏其婉转的韵律和华美的词采。
教学重点:体会《长恨歌》丰富多重的主旨意蕴;白居易诗歌创作经历及《长恨歌》艺术特色,中唐诗歌新乐府运动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长恨歌》的主题;《长恨歌》的主旨的理解教学基本内容:白居易《长恨歌》第十一章中晚唐诗(下)(课外阅读)第十二章唐五代词(课外阅读)第十三章北宋词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2、学习掌握苏轼《江城子》、《临江仙·夜归临皋》。
教学重点:在对苏轼词作品赏析的基础上,着重揭示苏轼的内心世界和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苏轼面对苦难的超然洒脱心态及其原因;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教学基本内容:1、苏轼的生平与思想2、《江城子》3、《临江仙·夜归临皋》第十四章宋诗 (课外阅读)第十五章宋代散文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本文当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夜、悚然、砰湃、明河、惨淡、清明、栗冽,方、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