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移动式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移动平台设计规范

移动平台设计规范
程序应用 120*120PX 主屏幕 114*114PX Spotlight搜索 87*87PX 标签栏 75*75PX 工具栏和导航栏 44*44PX
05 IOS黄金栅格系统
苹果开发了一套黄金比例栅格系统,可以在你的图标上很好地确定元素的尺寸和对齐。
不过,即使在原生应用的图标上,苹果的设计师们也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栅格系统来设
07 UI的手势交互概述
07 UI的手势交互概述
尺寸规范之Android篇
01 尺寸及分辨率
Android界面尺寸: 482 * 800 720 * 1280 1080 * 1920
Android的尺寸比IOS要多很多套,建议采用720*1280这个尺寸进行设计
Android的APP界面与IOS基本相同:状态栏、导航栏、主菜单栏以及中间的内容
UI平台设计规范
尺寸规范之IOS篇
01 尺寸及分辨率
iPhone界面尺寸: 320 * 480 640 * 960 640 * 1136 750 * 1334 1080 * 1920
iPad界面尺寸:
1024X * 768
2048 * 1536
单位都是PX(像素,网页UI与移动端UI分辨率一般都只要72)
C:表格标签:Regular 28px;
D:Tab页图标标签:Regular 20px
举例说明
我的音乐:34PX 我的、淘歌、发现:30PX MUXXX:34PX 本地音乐:30PX 泡沫、邓紫棋:24PX
05 图标尺寸大小
图标都按照最大1024*1024进行设计,之后按照比例进行缩小、调整
高光部分与圆角不需要做,ios系统自动生成
设计的时候不是每一个尺寸都做一套,一般采用750X1334的尺寸进行设计

移动式操作平台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江宁区交警大队业务技术用房工程建设单位: 南京江宁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京弘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筑面积:17473。

53m 2结构层次: 框架、地下一层,主楼六层,裙楼三层。

本工程结构形式:基础为桩筏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 J80-2016)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三、 移动式操作平台得构造与简图四、移动式操作平台得搭设技术与工序斜撑距地≤80mm0、9m移动式操作台平面示意图1、操作平台得数量与具体情况共搭设二个操作平台,具体情况如下:2、一般要求2.1移动操作平台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现行得相应规范进行设计、2、2移动操作平台得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施工荷载小于1KN/M2。

当高度大于5米时,应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适合需要得满堂脚手架。

2、3装设轮子得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得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2、4操作平台可用φ48×3。

5mm钢管以扣件连接,按产品使用要求进行组装、平台得次梁,间距不应大于40cm;台面满铺5cm厚得木板、2、5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应布置登高扶梯、2.6按规定要求对钢管、扣件、板材、轮子等料具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得不得使用。

3、构配件得技术要求3.1钢管3.1。

1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2016)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15)中规定得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699—2015)中Q235-A级钢得规定。

3、1。

移动式操作平台和卸料平台

移动式操作平台和卸料平台

二、移动式操作平台
成品
自制
三、接料平台
三、接料平台 1、落地式接料平台 说明:适用于层数不多的多层建筑施工,安装设备的倒运。 要求: (1)、卸料平台,必须编制搭设方案,进行设计计算。 (2)、卸料平台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平台周边设置不 低于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刷黑黄相间油漆。 (3)、卸料平台搭设时,禁止与脚手架连接。 (4)、卸料平台的荷载不应超过3.0KN/㎡。 (5)、卸料平台左右侧栏杆悬挂限载标识牌、验收牌和安全警示标识。 标识牌尺寸均为:宽×高=800mm×600mm.
谢谢 Thanks!
三、接料平台
三、接料平台
四、常见违章和相关文件要求
悬挑式限载平台无设计计算,无限载牌,物料堆放超长超高、
四、常见违章和相关文件要求
落地式接料平台立杆未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四、常见违章和相关文件要求
存料平台无限载牌、四周无挡脚板
四、常见违章和相关文件要求
1、脚手架搭、拆应有经过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脚手架载 荷一般不超过270kg/m2。承重平台、特殊形式脚手架或载荷大于 270kg/m2时应进行设计、载荷计算,计算时宜附图说明。 2、特殊脚手架和承重平台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受力计算 并设计。在建(构)筑物上搭设脚手架、承重平台应验算建(构)筑物的强 度。 3、脚手架作业层上的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 4、严禁将支撑脚手架、缆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卸料平台及大型设备的 支撑件等固定在作业脚手架上。严禁在作业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5、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主体结构上,且应 可靠连接。 6、未经专项设计的临时设施上,不得设置悬挑式平台。 7、悬挑式操作平台的结构应稳定可靠,且其承载力应符合使用要求。

建筑移动平台搭设方案

建筑移动平台搭设方案

建筑移动平台搭设方案建筑移动平台是一种可以快速组装和移动的临时建筑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它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多变、成本低廉等优点,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在本文中,将以1000字介绍建筑移动平台的搭设方案。

建筑移动平台的搭设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基处理、支撑结构、平台搭建和安全措施。

首先,地基处理是建筑移动平台搭设的首要工作。

在选定平台搭设的位置后,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能够承受平台和工程设备的重量。

通常地基处理方法有挖掘基坑、加固地基等,具体根据不同地形和土层情况进行处理。

其次,支撑结构是建筑移动平台的基础,它能够支撑起整个平台的重量。

支撑结构通常由钢材或者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耐重、耐腐蚀、抗风等特点。

根据平台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梁、柱、桁架等支撑结构,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然后,平台搭建是建筑移动平台搭设的核心环节。

平台搭建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平台设计方案进行。

平台通常由承重板材和支撑桁架组成,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护栏、防护网等附属设施。

平台的搭建需要专业工人进行操作,确保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为了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是安全标识,在平台搭设过程中,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指示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注意事项。

其次是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网、设置护栏等,避免人员和物体从平台上掉落。

此外,在平台搭设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移动平台的搭设方案包括地基处理、支撑结构、平台搭建和安全措施。

通过有效的搭设方案,可以确保建筑移动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移动式操作平台专项方案(可拆卸脚手架)

移动式操作平台专项方案(可拆卸脚手架)

移动式操作平台专项方案(可拆卸脚手架)简介移动式操作平台专项方案旨在为建筑和施工行业提供一个可拆卸脚手架的解决方案。

此方案将帮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并方便快捷地移动到不同的工作位置。

方案设计- 材料选择:选用高强度且轻量的材料,例如铝合金和钢材,以确保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材料选择:选用高强度且轻量的材料,例如铝合金和钢材,以确保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 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操作平台拆分为多个可拆卸部件,方便安装和拆卸。

支撑结构采用三角形稳定设计,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操作平台拆分为多个可拆卸部件,方便安装和拆卸。

支撑结构采用三角形稳定设计,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 安全措施:在操作平台四周设置护栏和扶手,以增加工人的安全性。

操作平台底部设有安全脚轮,确保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安全措施:在操作平台四周设置护栏和扶手,以增加工人的安全性。

操作平台底部设有安全脚轮,确保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 扩展性:此方案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高度和工作场景。

可以添加额外的平台模块和连接件,以增加工作面积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扩展性:此方案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高度和工作场景。

可以添加额外的平台模块和连接件,以增加工作面积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方案优势- 可拆卸性:移动式操作平台可轻松拆卸和重新组装,方便运输和储存。

可拆卸性:移动式操作平台可轻松拆卸和重新组装,方便运输和储存。

- 移动性:配备安全脚轮,使操作平台可以轻松移动到不同的施工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移动性:配备安全脚轮,使操作平台可以轻松移动到不同的施工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 稳定性:采用稳定的结构设计和高质量材料,确保操作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稳定性:采用稳定的结构设计和高质量材料,确保操作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 安全性:设有护栏和扶手,提供工人的安全保护。

安全性:设有护栏和扶手,提供工人的安全保护。

移动式平台、梯子管理规定

移动式平台、梯子管理规定

移动式平台、梯子管理规定移动式平台和梯子是在建筑工程和维护中常用的设备,它们为施工人员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工作平台,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针对移动式平台和梯子的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说明。

一、移动式平台管理规定1. 移动式平台的选择和采购: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移动式平台,并确保其质量和外观符合相关标准。

采购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包括验收证书、使用说明书等。

2. 移动式平台的安装和拆卸:移动式平台在安装和拆卸时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进行。

在拆卸之前,必须检查平台上的所有部件和连接点是否牢固,确保安全。

3. 移动式平台的使用:使用移动式平台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平台的水平稳定,严禁超载使用。

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严禁随意坠物。

4. 移动式平台的维护和检修: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对移动式平台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维护记录必须完整,并按照规定保存。

5. 移动式平台的验收:在使用移动式平台之前,必须进行验收。

验收时的检查要点包括平台的外观和功能完好性等。

6. 移动式平台的存放和保管:移动式平台在不使用时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地方,严禁堆放在乱七八糟的地方。

在存放时,必须保持平台的干燥和清洁。

7. 移动式平台的报废和更新:当移动式平台出现重大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时,必须及时报废和更新。

更新时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选择和采购。

二、梯子管理规定1. 梯子的选择和采购:施工单位应根据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梯子,并确保其质量和外观符合相关标准。

采购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包括验收证书、使用说明书等。

2. 梯子的安装和拆卸:梯子在安装和拆卸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进行。

在拆卸之前,必须检查梯子的结构和连接点是否牢固,确保安全。

3. 梯子的使用:使用梯子时,必须根据梯子的类型和用途进行正确操作。

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书

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书

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书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的计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平面尺寸为4.8m×3.6m,高度8m。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a(m):,立杆步距h(m):;立杆纵向间距l b(m):,平台支架计算高度H(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平台底钢管间距离(mm):;钢管类型(mm):Φ48×,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2.荷载参数脚手板自重(kN/m2):;栏杆自重(kN/m):;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施工均布荷载(kN/m2):;3.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4.风荷载参数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中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二、纵向支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q11 = + × = 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 12 = 2× =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p1 = × = kN/m2.强度验算:依照《规范》5.2.4规定,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1 = × q11+ × q12 = ×+ × = kN/m;均布活载:q2 = × = kN/m;最大弯距 M max = ×× + ×× = ;最大支座力 N = ×× + ×× = kN;最大应力σ = M max / W = ×106 / (5080) = N/mm2;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N/mm2小于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均布恒载:q = q11 + q12 = kN/m;均布活载:p = kN/m;ν = ×+××12004/(100××105×)=0.837 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837 mm 小于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板底纵向支撑钢管传递力,P = 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 max = ;最大变形 V max = 4.069 mm ;最大支座力 Q max = kN ;最大应力σ= N/mm2;横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N/mm2小于横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4.069 mm 小于支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要求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要求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要求
1.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移动式的特点方面考虑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为防止操作平台倾覆,其高度不应超过5m;为保证操作平台整体稳定性,其高宽比不应大于2:1;为保证操作平台整体安全,其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1.5kN/m2。

(2)施工现场操作平台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常常是没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有方案不执行。

因此当操作平台面积、高度或荷载超过上述规定时,必须由专业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400mm 的扶梯。

(4)操作平台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5)移动式操作平台在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6)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应大于40cm,台面应满铺5cm 厚的木板或竹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浮工况:坐底式平台从漂浮状态转变为坐底状态或从坐底状态转变为 漂浮状态的整个过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时间 1972年 1972 1972 1973年
1977
1979 1979 1984 1988
宽度B:垂直于纵剖面量得的两舷壳板内侧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水面式平 台B为最宽处由一舷肋骨外缘至另一舷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型深D:平台长度中点处沿舷侧从基线量至干舷甲板的下缘的垂直距离。
吃水d:从基线量至勘划的载重线的垂直距离。
水深h:从海底到平均低水位海平面得垂直距离加上天文潮和风暴潮的潮高
底漆或涂料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系统 强制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 腐蚀余量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结构强度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特征参数计算 板: 骨材、扶强材: 立柱、桁材: 支柱: 水密要求 液舱要求 槽型舱壁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自升式平台的特殊和次要构件
特殊构件 与衬垫或桩靴相连接部分的桩腿垂直结构;
含有新颖构造桁架式桩腿结构中的连接部位,包括使用的 铸钢件或锻钢件。 次要构件 柱形腿内部骨架,包括隔壁和桁材; 平台主体内部舱壁和骨架(作为主要构件者除外);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按常规水深划分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基本定义
平台长度L:0.85D处沿平台中纵剖面上首尾壳板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柱稳 式平台为中纵剖面上的最大投影水平尺度;水面式平台为0.85D处水线总长的 96%。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结构的连接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结构焊接
焊接形式 焊接系数 管节点
2015年11月
环境载荷可采用公认的方法进行计算,必要时应通过数学 模拟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来确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设计载荷
重力及功能载荷:在静水条件下由平台重 量、使用及作业
引起的载荷。
空船重量:整个平台的结构重量连同永久安装于平台
撑杆:指在柱稳式平台或坐底式平台中,将平台各主结构(即上、下壳体和立柱)连接
成一个结构整体的圆管状或其他形状的连接构件。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自升式平台和柱稳式平台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平台上部主要设备设施
2015年11月
钻井管架 钻井架和钻井台
桩腿 直升机甲板
悬臂梁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生活模块 升降装置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作业模式
2015年11月
作业模式:平台在作业点或迁移时操作或活动的条件或状态。
桩靴或衬垫支承结构的内部舱壁和骨架(作为主要或特殊 构件者除外);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柱稳式平台的构件划分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正常作业工况:平台在作业点上作业或进行其他操作时承受与作业相适 的设计限度内的组合环境载荷和作业载荷的状态;
自存工况:平台承受最严重设计环境载荷时停止作业或其他操作,从而 把抗环境能力提高到最大的状态;
迁移工况:平台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时的状态;
升降工况:自升式平台在下放桩腿和升起主体结构或下降主体结构和拔 起桩腿时的状态;
总体性 能计算
外载荷计算 确定结构尺寸绘图
材料 型材 选择
结构强度计算
总体强 度校核
重量校 核
确定局部节点形式和 焊接工艺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主要构件和次要构件
2015年11月
根据构件所承受的载荷、应力水平及模式、关键载荷传 递和应力集中以及失效后果,所有平台结构构件划分为:
沉垫:为降低自升式平台桩腿对地基的压力而把各桩腿的底部连接起来的整体式结构。
桩靴:与自升式平台单个桩腿底部相连的独立水密结构。
上壳体:柱稳式平台或坐底式平台的上部平台结构。
下壳体:柱稳式平台或坐底式平台立柱以下的连续浮体。
立柱:柱稳式平台和坐底式平台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或柱靴的柱形结构。
柱靴:与柱稳式平台单个立柱相连接的独立浮体。
柱稳式平台的构件划分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设计通则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构件的跨距点
2015年11月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结构强度校核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板材屈服强度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中国早期的海洋移动式平台
平台名称 海五平台 渤海1号 勘探1号 渤海2号(日本引进) 南海1号、勘探2号、渤海4、 6、8、10号(国外引进) 南海2号(挪威引进)
胜利1号 渤海5、7号 勘探3号 胜利2、3号
平台类型 座底式 座底式 钻井船 自升式 自升式
半潜式 (Aker-H3) 座底式 自升式 半潜式 座底式
基线:通过平台底板上缘的一条水平线。
干舷甲板:系指平台最高一层露天全通甲板,其上部的露天开口设有永久性 的封闭装置,其下的所有外部开口设有永久性的水密封闭装置。对柱稳式平 台而言,为最下层的露天全通甲板。
舱壁甲板:系指各水密横舱壁达到的连续甲板。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组成:
上的机械、设备和舾装件,包括固定压载、备件以及 机械和管路中保持正常工作时的液体,但不包括贮存
(1)空船重量;
在液舱或备用供应舱内的液体、消耗品或可变载荷、 贮存物品、人员及其个人物品的重量。
(2)油、水、泥浆、存储品等消耗品;
(3)钻井和起重作业等载荷,例如:大钩载荷,转盘、立根盒和张紧器 载荷等,并考虑生产和处理、储罐等设备的重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构件的几何特性(一)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构件的几何特性(二)
槽形舱壁和双层板
2015年11月
板格屈曲校核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2.2 设计载荷
舶工程学院 深海工程技术中心(DERC) 闫发锁
2013-8(3rd Edition)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D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结构定义
自升式平台主体结构:自升式平台的上部平台结构,其上放置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在作业 时处在海平面以上。
桩腿:自升式平台上借助电动机械、液压机械或二者结合的机械与平台主体结构作预定 相对运动的柱形或桁架结构,桩腿可插入海床并将平台主体结构抬出海面一定的高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2015年11月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2.1 结构设计通则
船舶工程学院 深海工程技术中心(DERC) 闫发锁
2015-11(4rd Edition)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内容概要(2 学时)
基本定义 结构形式及组成 设计通则 设计载荷 结构尺寸设计(CCS) 结构强度校核(CCS)
2015年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平台类型
自升式平台(桩靴/衬垫) 柱稳式平台 座底式平台 水面式平台
第二章 平台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内容概要(2 学时)
设计载荷 风载荷 波浪载荷及其方法 流载荷
2构设计规范 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规范
设计载荷
2015年11月
设计载荷:环境载荷、重力及功能载荷
主要构件:
柱形桩腿的外板; 桁架式桩腿的全部骨材; 平台主体中组成箱型或工字型主支承结构的舱壁板、甲板板、舷侧板及 地底板; 升降机座的支撑结构; 桩靴或沉垫的外板,以及最初传递桩腿载荷的构件; 将主要集中载荷或均布载荷分散到结构中区的桩靴或沉垫支承结构的内 部舱壁和骨架; 悬臂式直升机甲板和救生艇平台的主要支撑构件; 重型底座和设备支撑,如钻台基座、钻井悬臂和起重机座及其支撑结构 、隔水管支撑结构; 海水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