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苏教)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3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3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

日常生活中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产品有。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主动地改造了一些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具
有,从而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3、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

4、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5、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二、判断题
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
2、制作馒头中的发面过程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

()
3、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酵现象是微生物引起的,如利用微生物酿酒、制酱、制醋、制腐乳等。

()
4、人们现在能利用改造过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生产更加广泛的发酵制品。

()
5、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变酸。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发酵酒、醋等
2、特异性
3、微生物
4、微生物发酵过程
5、 25
二、判断题
1~5 对对错对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同步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同步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捡软多孔。

这是用为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A.水B.酒精C.氧气D.二氧化碳2 . 下列可引起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肠道传染病的微生物是:A.毒红菇B.黄曲霉菌C.痢疾杆菌D.酵母菌3 . 下表中关于食品保存、举例和原理正确的是()A.A B.B C.C D.D4 . 苏州进入5月份后,天气热了,诺如病毒也跟着一起来了。

近期,苏州几所学校的少数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初步诊断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以通过粪—口感染,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被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

诺如病毒感感染性腹泻目前没有可靠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

患者1—2天即可自行痊愈,但要预防脱水,应及时输液。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诺如病毒。

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B.结构简单,因此不能独立生活C.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的单细胞生物D.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染5 . 临床上常用青霉素来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青霉素是下列哪种微生物生产的()A.酵母菌B.葡萄球菌C.青霉菌D.病毒6 .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

如图的几则广告语,你认为符合生物学道理的是()A.B.C.D.7 . 制作过程中,下列食品不需要经过发酵的是_____________。

A.酱油B.麻油C.醋D.啤酒8 . 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A.白萝卜B.病毒C.乳酸菌D.香菇9 . 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种子贮存晒干减少水分含量降低细胞呼吸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先通气,后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菌发酵C水果保鲜低温降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A.A B.B C.C D.D10 . 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A.咸蛋B.面条C.面包D.米饭11 . 岳阳市汩罗长乐镇特产——“甜酒”制作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微生物是A.霉菌B.酵母菌C.醋酸菌D.病毒12 .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B.低温保存食品C.生病时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D.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13 . 临床上利用青霉菌来治疗疾病,它能杀死某些致病的()A.真菌B.细菌C.病毒D.蓝细菌二、填空题14 . 近百年来,发酵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利用________________进入到利用改造过的_________________来生产发酵产品的阶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同步测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同步测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巴西利用本国大量生产甘蔗的有利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请问,从生物学的角度,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主要利用的技术是()A. 生态技术B. 转基因技术C. 发酵技术D. 组织培养技术2.李真周末经常帮妈妈做馒头、制酸奶、腌泡菜等家务,下面是她的几点收获,你不认同的是()A. 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B. 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C. 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D. 三种食品都是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3.东北泡菜广为人知.泡菜的制作是利用()A. 酵母菌B. 病毒C. 乳酸菌D. 青霉4.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A. 面包B. 酸奶C. 果汁D. 啤酒5.与做馒头、制酸奶有关的微生物依次为()A. 酵母菌、乳酸菌B. 霉菌、酵母菌C. 酵母菌、霉菌D. 乳酸菌、酵母菌6.下列微生物中能酿酒、制做面包的是()A. B. C. D.7.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 ③②①④8. 发酵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食品的制造中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A. 果脯B. 酱油C. 腐乳D. 泡菜9.酸奶中的酸味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A. 根瘤菌B. 乳酸菌C. 甲烷菌D. 醋酸菌10.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A.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C. 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 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11.下列不属于发酵现象的是()A. 果酒暴露再空气中变酸B.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C. 水果放糖变甜D. 酒曲酿制酒酿12.下列产品的制作与工业化的发酵技术无关的一项是()A. 氨基酸B. 甜味剂C. 酶制剂D. 果脯13.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A. 用黄豆做酱油B. 红葡萄和白酒C. 腐乳和果酱D. 粉条、面条、豆腐14.下列微生物中,与制做馒头有关的是A. 酵母菌B. 曲霉C. 醋酸菌D. 乳酸菌二、填空题15.发酵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

生物 八年级下《资源与评价》答案

生物 八年级下《资源与评价》答案

生物(苏教版8下)参考答案第20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发酵2.D3.B4.B5.C6.×√×√√7.A8.B9.A10.(1)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 (2)除去牛奶中的杂菌 (3)乳酸菌在40℃时生命活动旺盛,因此制出的酸奶品质好(4)不同,24小时后凝固程度高,不同24小时后的酸度大(5)写出一些发酵食品即可,制作过程略.第二节食品保存1.微生物2.生长繁殖3.D4.B5. C6.C7.C8.B9.D 10.A A11.×√√××√第20章测试题一、1、微生物 2、微生物的在食物中的生长和繁殖 3、晒干、盐渍、糖渍、烟熏 4、酵母菌酵母菌二、选择题:5、B 6、A 7、A 8、A 9、C三、材料分析:10、(1)A(2)A四、实验探究题:(1)要点: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2)要点:减少杂菌混入 (3)要点:微生物适合在这个温度下生长繁殖第二十一章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2.外源基因,受精卵;3.细胞,遗传结构,克隆羊多莉;4.受精作用,排斥反应。

5.同意。

母羊A 提供了体细胞的细胞核,母羊B 提供了卵细胞的细胞质,母羊C 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所以它有三个母亲6.资料分析:(1)抗病毒能力,抗病毒干扰素基因;(2)基因决定性状;(3)转基因技术;(4)转基因。

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1.现代生物技术;2.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3.( D );6、7、8 略第21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C ;2.D ;3.C ;4.D ;5.A B C D ;6.C ;二、填空题1.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2.转基因;3.烟草,番茄,油菜;4.细菌武器;三、资料分析1.(1) 良药不再苦口,且富含营养;(2)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3)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4)厂房将被充满田园风光的牧场所取代。

2.答案不唯一,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在动物身上或实验室中克隆人体器官等。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苏教版八年级下)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苏教版八年级下)
【例】(精选精练·韶关学业考)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制作豆腐乳时蒸煮豆腐后应马上加入菌种 D.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技术中的发酵技术。不管是乳酸 发酵(乳酸菌完成)还是酒精发酵(酵母菌完成),都是在适宜的 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发酵过程中不需要保持空 气流通反而要密封装置。豆腐蒸煮后由于温度过高,如果马上 加入菌种会将菌种烫死,所以应将豆腐冷却后加入菌种。
(4)发酵坛并没有完全密封,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如何形成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家庭酿米酒的实质 就是发酵,酒曲就是菌种,煮米是为了杀死其他杂菌,加酒曲 就是为了接种,接种时温度太高会杀死菌种,所以要等米饭冷 却到30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水,水淹没米饭, 给酵母菌创造了一个无氧环境。 答案:(1)杀死其他的杂菌 (2)酵母菌的生理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菌种 (3)酵母菌首先有氧呼吸产生水,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4)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隔离空气,造成无氧环境
是一种优质饮料。其他几种食品的制作都没有经过微生物的
发酵作用,不属于发酵食品。
2.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 C.用于改良新物种 D.用于生产化工产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发酵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微生物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方式多样。 利用微生物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各种原料转化为食品、饮料、 医药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发酵技术不能用于改良新物种。
答案:(1)方案一:甲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乙没有 方案二:甲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乙没有 (2)方案一 证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变量应是酵母菌 (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不能 缺乏对照组

八年级生物下册9.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习题课件(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9.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习题课件(新版)苏教版

解析:酒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它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该 实验过程中,要密封,使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 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要保持温度稳定在 25~30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除了密闭发酵外,各种器皿在使用前 必须认真清洗。 答案:(1)d→c→a→b (2)①不应该用自来水冲洗煮熟的糯米,而 应该用冷开水冲洗;②不应该将广口瓶放入冰箱内,而应该保持环境 温度在 25~30 ℃范围内;③广口瓶不应该敞口放置,应该用塞子或塑 料薄膜密封好,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时才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 二氧化碳。
(3)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 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 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 气球胀大(如右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 。小芳 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 来: 。
解析:(1)刚烧开的热水会使酵母菌死亡,导致实验不成功。(2)此问题 为探究性实验的提出问题环节,作出的假设应紧扣问题作出肯定的 假设,假设可以是“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或者是“温度不会影 响酵母菌的生活”,或者是“酵母菌适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 (3)该实验的原理是: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既然小芳设计的是探究实验,就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加以对照, 所以,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 答案:(1)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2)酵母菌适 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或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3)二 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
解析:制作泡菜依靠乳酸菌发酵,乳酸菌是厌氧细菌,需要缺氧的环境。 答案:B 4.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 来自于下列哪种生物?(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米曲霉 答案:A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_《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例题解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_《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例题解析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典型例题一制作乳酸必需的微生物及处理方法是()A.酵母菌,开盖B.酵母菌,密封C.乳酸菌,开盖D.乳酸菌,密封【答案】D【解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因此制作过程要密封。

可见D符合题意。

典型例题二馒头或面包大都膨大松软,里面有许多小孔,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A.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B.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酒精C.乳酸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酒精D.曲霉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答案】D【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

可见D符合题意。

典型例题三制作米酒(酒酿)过程中,酵母菌将糖类转化为()A.酒精和二氧化碳B.乳酸C.维生素D.抗生素【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知,酵母菌在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故选:A。

典型例题四: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①酸奶、米酒②食用油、豆腐③酱油、食醋④火腿肠、牛肉干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是发酵技术,①正确;②食用油和豆腐是加工而成,不是发酵技术②错误;③酱油用到霉菌,食醋用到醋酸菌都运用了发酵技术,③正确;④火腿肠、牛肉干一般用真空包装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脱去肉中的水分,抑制细菌或真菌繁殖,与发酵无关,④错误。

故选:C。

新课标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套同步练习66页

新课标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套同步练习6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苏教版)同步优化练与测编者施哨春八年级(下)目录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第8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9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第10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25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第10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参考答案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思维导航同学们,酱、酱油、香醋等是我们常见的调味品,它们口味鲜美,是烹制菜肴时必不可少的用品。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其实,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

我们的祖先早在4000千多年前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进行制酱、制醋等生产。

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列有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和腌菜等方法。

现代发酵工业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维生素、基因工程药物核酸类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其产品在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纺织、环保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环保和健康有着密切相关的产业。

生物工程代表了21世纪应用微生物发酵的一个主要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酒精生产B.抗生素生产C. 塑料生产D.酱制品生产2.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A. 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B. 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C. 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D. 上述全是3 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A. 制酱B.制醋C.制腐乳D. 制青霉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B. 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C.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D. 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5. 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A.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B.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C. 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D.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6.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A. 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 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7. 小李同学在学习发酵技术后,自己尝试制作酸奶。

他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结果没有成功,导致他失败的错误操作步骤是()A.第一步将烧杯、量筒、广口瓶等器皿放在水中煮沸5分钟以消毒灭菌B.第二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消毒后的烧杯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4~5分钟C.第三步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自然冷却到80℃的牛奶中,充分摇匀D.将摇匀后的牛奶倒入广口瓶中并密封,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8.长期保存香菇的常用方法是:()A.烟熏法B. 脱水法C.腌制法D. 巴氏消毒法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B . 酸奶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的饮品C . 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D . 食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10. 医药工业利用发酵技术生产出医药用品,比如( )①抗生素 ①乳酸 ①维生素 ①香料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11. 人们把果酒暴露在空气 中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称为_________。

12. 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________ 细菌。

13.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________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________________,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14. 酒酿是________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________发酵的结果。

15. 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_________ 创造出具有____________的微生物,以生产_______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16. 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17.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 即成。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作简单分析:(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才可以加入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发酵坛不密封,可能造成什么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下:◆填空题◆简答题 ◆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 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①~44①的烘箱内保温约1h 。

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

请分析:(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

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 瓶中还有馊味。

试分析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C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其中塑料生产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2.D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

故选:D3.D解: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但直到1857年才由法国学者巴斯德证明酒类等的发酵由微生物引起,1894年日本的高峰让吉首先利用米曲霉生产酶制剂作为消炎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投入使用。

4.B解: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但直到1857年才由法国学者巴斯德证明酒类等的发酵由微生物引起,AD不符合题意;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利用的都是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B符合题意;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故选:B5.A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故选:A6.C解: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

故选:C7.C解:A、制作酸奶时,第一步对材料进行煮沸处理,高温可以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A正确;B、第二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消毒后的烧杯并加入适量蔗糖,是为乳酸菌发酵提供原料,加热煮沸4~5分钟是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B正确;C、第三步加入的酸奶中含有乳酸菌,80℃的牛奶温度太高,将乳酸菌杀死,起不到接种目的,C错误;D、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广口瓶中并密封,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一个适宜发酵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D正确。

8.B解: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

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蘑菇长期保存使用了脱水法。

故选:B9.B解:根据酸奶的制作过程可知,酸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A正确;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B错误;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C正确;酸奶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D正确。

故选:B10.C解: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如青霉发酵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治疗疾病。

因此医药工业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医药用品,如①抗生素和③维生素的生产。

故选:C◆填空题11.发酵解: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了是因为空气中的乳酸菌进入发酵产生了乳酸。

12. (1). 微生物(2). 厌氧解: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但直到1857年才由法国学者巴斯德证明酒类等的发酵由微生物引起。

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牛奶呈现出特殊的风味,因此制作酸奶时要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要防止空气的进入。

13. (1).微生物 (2). 发酵过程养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14. (1).酵母菌(2). 乳酸菌解: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空气中有乳酸菌等微生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其中的乳酸菌会经过发酵产生乳酸,而使的果酒变酸。

15.(1).原有人的意愿(2). 特殊性能(3). 人类需要解: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利用的都是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16.防止污染解:做酒的关键是干净,不能有其它杂菌的掺入,因此整个过程要保持清洁,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严谨油污,以防止杂菌的污染,使酒出现酸味。

◆简答题17.解:(1)在酿酒时要先将糯米蒸熟,有两个好处,一是熟糯米比生糯米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于发酵,二是蒸熟了可以高温杀菌,避免了其它杂菌的污染,其中主要目的是杀菌。

(2)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

(3)在制作甜酒时,先加入的酵母菌数量太少,因此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糯米的中间挖一个洞,是为了存储一部分空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氧气耗完后,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