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事故分析(5个案例)
数起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室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数起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室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2010-08-14 16:03:43 互联网浏览: 93 发布评论( 0)(一)事故概况循环流化床锅炉(简称CFBCB)不仅具有节能特性,更为突出的它是一种洁净燃煤设备,因此,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这种锅炉当时在设计上对安全性能考虑尚不充分,加上操作上的疏漏,启动时,容易造成风室、风道和尾部烟道内的可燃气体及积灰中的炭粉爆炸.1. 1992年11月,新疆吉木乃发电厂使用的一台10t/h低压沸腾床锅炉(除无燃料循环系统外,其余结构与CFBCB相同)尾部烟道爆炸,造成尾部所有人孔门被炸开的事故.2. 1995年上半年,山东协庄煤矿电厂和河北章村煤矿电厂所使用的75t/h中压CFBCB 在热启动过程中,分别发生了风室和风道爆炸.3. 1996年4月山东岭子煤矿热电厂使用的一台日本生产的30t/h床下点火CFBCB,风室爆炸,造成风室和下部水冷壁被炸坏的事故。
4. 1996年10月,山东临沂盛能热电公司所使用的75t/h中压CFBCB在热启动过程中,尾部烟遭突然爆炸,造成左侧炉墙倒塌和1人受伤的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可燃气体引起的爆炸在处理一些应急问题时,CFBCB可做临时压火处理,压火时间最长可达24h。
在压火过程中,床体物料温度保持在900℃以上。
由于压火的需要,整个锅炉封闭严密,床体上大量的碳在高温缺氧的情况下生成CO。
随着压火时间的延长,炉膛内的CO浓度也逐渐提高。
在压火过程中,可燃气体逐渐扩散到烟道和风室、风道内并达到较高的浓度水平。
在锅炉热启动时,虽然引风机的提前启动能排除炉膛和烟道的部分气体,但是由于床体内厚度为450~550mm物料层的阻隔,风室及风道内的气体被引风机抽出的极少,有时其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还会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当一次风机启动时,可燃气体和一次风中的氧形成的混合物的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内,则其遇到床体900℃的高温物料时就会发生爆炸.2. 残存点火油引起的爆炸采用风室内预热烟气方式点火的CFBCB,点火油枪布置在风室内,如果点火不成功,就会有一部分点火油沉积在风室内。
起燃气锅炉爆炸事故案例

一起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案例一、事故概况2002年2月10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4t/h燃气锅炉在调试过程中发生炉膛爆炸事故,造成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2人,均为调试人员。
南京师范大学锅炉房要进行改造,将原来的燃煤锅炉换成2台燃气锅炉,l台2t/h,另1台4t/h,由南京锅炉厂总承包。
2月10日17时30分左右,2t/h锅炉调试初步完成,接着调试4t/h,18时10分,几次点火点不着,再点火时即发生炉膛爆炸。
爆炸后,燃烧器盖板飞落在锅炉前方5m处,燃烧器点火电缆、电离棒已断成几节,2块后烟道挡板飞到锅炉房北墙上后掉落到地上,2块前烟道挡板飞出锅炉房。
该锅炉为卧式内燃回火管锅炉。
二、事故原因1.调试过程中,违反操作程序,将气密性检验装置WDK3/01短接,避开检测程序后强行启动点火程序。
2.装在DMV双电磁阀上点火管路接头为非原配件,其制作质量不合格,导致DMV双电磁阀内漏。
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在调试过程中,有大量煤气从主气管路和点火旁路进入锅炉,刚开始因为点火风量与煤气压力,浓度匹配不佳而点不着火。
经过一段时间,煤气和空气混合物到达爆炸极限(5%~35%),烟气流程总容积17.97m3,的煤气就能达到爆炸极限,调试人员强行启动点火程序,一点火炉膛即发生爆炸。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燃油、燃气锅炉在调试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停炉,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燃气锅炉操作规程的学习1 启动、升压、供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内外部检查:确认锅炉本体、燃烧机、附属设备状态良好;安全附件、各阀门,仪表等作用灵活,位置正确;检查线路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各种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分别启动水泵、燃烧机的风机、油泵等各种辅机的运行是否正常。
锅炉上水:打开排空阀,使水位上至正常水位(略低于中水位)。
启动燃气锅炉为程序启动,按下控制柜上的启动按钮,燃烧机风机电机进入程序启动,首先进行炉膛吹扫,时间通常为2分钟左右,然后自动点火,稳定燃烧。
锅炉事故案例分析大全

锅炉事故案例分析锅炉是在高温高压的不利工作条件下运行的,操作不当或设备存在缺陷都可能造成超压或过热而发生爆破或爆炸事故。
锅炉的部件较多,体积较大,有汽、水、风、烟等复杂系统,如运行管理不善,则燃烧、附件及管道阀门等都随时可能发生故障,而被迫停上运行。
锅炉的爆破爆炸事故,常常是造成设备、厂房毁坏和人身伤亡的灾难性事故。
锅炉机组停止运行,使蒸汽动力突然切断,则会造成停产停工的恶果。
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防止锅炉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故分类锅炉事故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锅炉爆炸事故、重大事故与一般事故。
锅炉爆炸事故是锅炉运行中,锅筒、集箱等部件损坏,并有较大的泄压突破口而在瞬间将工作压力降至大气压力的一种事故。
这种事故炸爆威力大,造成的损失很大。
重大事故是运行中发生爆破、爆管、严重变形、炉膛塌陷、炉墙倒墙、钢架烧红等而被迫停炉大修的各类事故。
一般事故则是运行中发生故障而被迫停炉,但又能很快恢复运行的事故。
锅炉事故如按事故发生的部位来分类,则有锅筒等水容量较大的受压部件突然开裂的爆炸事故,炉管爆破事故,省煤器事故,过热器事故,管道、烟道、炉墙事故;安全附件、给水设备、燃烧设备等部位的事故。
锅炉事故如按事故的发生原因分类,则有水位监督不慎造成的缺水、满水事故,水质管理不好引起的事故,设计、制造或安装、检修不良引起的事故,维护保养不当,而由腐蚀、积结污垢灰焦而引起的事故,燃烧控制不好引起的事故。
二、常见的锅炉事故近年来,锅炉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缺水事故最为常见,而且危害较大。
再有就是因水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炉管等受热面过热烧损事故。
在叙述常见锅炉事故时,除了锅炉爆炸事故和缺水、满水、汽水共腾事故以外,其它事故均以事故发生的部位来分别叙述。
(一)锅炉爆炸事故锅炉爆炸发生是由于锅筒(汽水锅筒或水锅筒)破裂,锅筒内储存着几吨、甚至几十吨有压力的饱和水及汽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
炉膛爆燃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炉膛爆燃事故1、事故经过:×年8月14日15时20分,2号炉经过第一次(检查性)大修后的第一次点火启动,因电气设备需要消缺于15日2时41分停炉。
15日11时10分,2号炉第二次点火准备校定锅炉安全阀。
本次点火最多曾同时投用6支油枪(共12支),汽包压力最高达15.1MPa。
15日20时16分校完安全阀停止最后一支油枪(AB 层3号角),炉膛熄火。
2号炉炉前油系统处于循环备用状态,准备电气专业设备消缺完毕后第二天再启动。
20时28分停A送风机、A引风机;20时29分停B送风机、B引风机,停止炉膛吹扫。
20时40分炉膛发生爆燃。
事后检查损坏情况:炉膛水冷壁四面从内向外鼓,整体不同程度变形;炉膛四角有三个角开裂,其中2号角最大开裂400mm,一根水冷壁管被拉断;炉膛和尾部烟道刚性梁随水冷壁和尾部炉墙呈不同程度变形,其中5根开裂;炉膛左右两侧二次风箱和风道全部损坏,A、B空预器出口一、二、三次风道局部爆破和变形;热控设备的执行机构和电缆桥架部分损坏;一根外立柱及部分相连横梁损坏变形。
2、事故原因:因为炉膛是在停炉灭火的情况下发生爆燃的,而此时制粉系统尚未启动,因此对事故前后的燃油系统的设备状态进行了检查核实。
炉膛熄火后,2号炉的燃油跳闸阀(总阀)在“开”位(本次为顺序停油枪停炉,该阀在“开”位符合逻辑规定),12支油枪燃油手动截止阀在“开”位,关断阀(Fisher公司EZ667型)在“关”位。
检查12支油枪位置除其中的3支(AA4、AB3、CD3)没退出外,其余均在退出位置。
3支未退出的油枪中,AB3是最后熄火的油枪,根据启停逻辑属正常位置,AA4、CD3因油枪卡本次点火中未投用。
检查炉内油燃烧器,发现唯独CD层1号角油燃烧器处有明显油迹,并延伸至下面两个燃烧器喷口一直到炉底冷灰斗处。
将此支油枪的燃油关断阀(Fisher公司产品EZ667型)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此阀阀盖固定螺栓不紧,且有少量燃油外漏。
锅炉爆管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锅炉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第一节锅炉承压部件泄露或爆破事故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非停事故大部分是由锅炉引起的。
随着锅炉机组容量增大,“四管”爆泄事故呈现增多趋势,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性,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影响也很大。
有的电厂因过热器、再热器管壁长期超温爆管,不得不降低汽温5~10℃运行;而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每降低10℃,机组的供电煤耗将增加0.7~1.1g/kWh;主蒸汽压力每降低1MPa,将影响供电煤耗2g/kWh。
为了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泄事故,必须严格执行《实施细则》中关于防止承压部件爆泄的措施及相关规程制度。
一.锅炉承压部件泄露或爆破的现象及原因(一)“四管”爆泄的现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在承受压力条件下破损,称为爆管。
受热面泄露时,炉膛或烟道内有爆破或泄露声,烟气温度降低、两侧烟温偏差增大,排烟温度降低,引风机出力增大,炉膛负压指示偏正。
省煤器泄露时,在省煤器灰斗中可以看到湿灰甚至灰水渗出,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泄露侧空预器热风温度降低;过热器和再热器泄露时蒸汽压力下降,蒸汽温度不稳定,泄露处由明显泄露声;水冷壁爆破时,炉膛内发出强烈响声,炉膛向外冒烟、冒火和冒汽,燃烧不稳定甚至发生锅炉灭火,锅炉炉膛出口温度降低,主汽压、主汽温下降较快,给水量大量增加。
受热面炉管泄露后,发现或停炉不及时往往会冲刷其他管段,造成事故扩大。
(二)锅炉爆管原因(1)锅炉运行中操作不当,炉管受热或冷却不均匀,产生较大的应力。
1)冷炉进水时,水温或上水速度不符合规定;启动时,升温升压或升负荷速度过快;停炉时冷却过快。
2)机组在启停或变工况运行时,工作压力周期性变化导致机械应力周期性变化;同时,高温蒸汽管道和部件由于温度交变产生热应力,两者共同作用造成承压部件发生疲劳破坏。
(2)运行中汽温超限,使管子过热,蠕变速度加快1)超温与过热。
超温是指金属超过额定温度运行。
超温分为长期超温和短期超温,长期超温和短期超温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严格时间限定。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一、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
然而,由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燃烧燃料以产生热能,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
锅炉火灾事故不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锅炉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有助于总结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案例一:某化工厂锅炉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某化工厂设备一台蒸汽锅炉,在连续运行了5年后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锅炉正在运行,突然发出异常的噪音,随后锅炉房传出浓烟,工人立即报警并疏散现场工人。
经过消防人员紧急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但锅炉设备受损严重。
2. 事故原因(1)设备老化:事故锅炉已使用5年,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热力传导不均匀,使得锅炉内部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热能难以控制。
(2)操作不当:锅炉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忽略了锅炉内部的异响声和烟雾,导致事故的发生。
(3)设备维护不到位:锅炉在连续运行5年后未进行大规模维护,导致设备损耗严重,无法正常运行。
3. 教训和改进(1)加强设备维护:对蒸汽锅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检查设备的磨损、腐蚀等情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2)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加强设备监控: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案例二:某热电厂锅炉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某热电厂的一台大型燃煤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锅炉房内部冒出大量浓烟,在工人报警后,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但锅炉设备受损严重。
2. 事故原因(1)燃煤质量问题:锅炉使用的燃煤质量不合格,含有较高的硫分和灰分,易堵塞锅炉内部管道并形成沉积物,导致火灾事故。
(2)缺乏监测和保养:锅炉内部管道和热交换器长期未进行清洗和保养,导致沉积物积累,热能难以正常传导。
锅炉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系列——(14)

XXX电厂4#炉高温再热器泄漏一类障碍事件
事故前运行方式:
4#机组负荷300MW,主汽压力15.6MPa,主汽温度539℃,再热压力2.9Mpa,再热温度538℃,真空77KPa,炉膛负压-90Pa,总煤量138T/H,给水流量990 T/H,主汽流量976T/H。
事故经过:
12月9日6时50分#4炉炉膛负压由 -90Pa突增至+375 Pa,捞渣机有大量掉灰,机组由协调跳为机跟踪,给水流量由990 T/H增加至1190T/H,高再入口处右侧烟温由803℃下降至500℃,炉投油助燃降负荷至150MW,经检查发现炉膛右侧折烟角处有异音,7时48分#4机组紧停。
经冷却后进入炉内检查发现高温再热器右数第10排入口弯头裂纹泄漏,裂纹长度110mm,将悬吊管后侧折焰角处水冷壁管右数第25根呲薄爆管,爆口长度80mm,宽度22mm,呲伤右数第23、24、26根水冷壁管。
经换管处理,12月13日2时50分#4炉点火,12月13日11时25分#机组并网。
事故原因分析:
制造厂在弯制泄漏处高温再热器管排弯头时,存在小裂纹缺陷,机组投运后长期泄漏将下部折焰角处水冷壁管冲刷变薄爆管。
事故总结:
利用大、小修机会或机组停运期间加强对锅炉四管普查,及早发现承压部件缺陷,消除隐患,避免四管泄漏事件频发。
(整理)锅炉事故案例

新密市某镇造纸厂锅炉爆炸事故1998年9月16日下午4时10分,新密市某镇造纸厂一台WNG4—1.2MPa(卧式内燃回火管)型锅炉在运行中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该锅炉系鞍山锅炉厂生产,1982年11月制造,出厂编号A82075,1996年9月移装到该镇造纸厂,当年10月投入运行。
一、事故发生经过9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当班锅炉操作工周国亭对锅炉进行点火升压。
1个多小时后,锅炉压力达到0.2MPa,因为纸机车间没有生产(此时纸厂已停电),操作工周国亭就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回家吃饭,中午1时多才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操作锅炉。
当锅炉压力升至0.3MP时,开始向车间供气。
下午2时50分左右。
因整个造纸厂全部停电,锅炉也停止运行。
当第二次来电时,因锅炉房灯泡不亮,周国亭让相邻锅炉房操作工张少华照看自己操作的锅炉,他去找锅炉班长领灯泡,就在周国亭返回距锅炉房20多米远时,锅炉突然爆炸,时间是下午4时10分。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新密市人事劳动局锅检所对锅炉爆炸现场进行了勘查和对锅炉的损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如下:1.现场勘查情况是:锅炉爆炸后,强烈的冲击波造成锅炉房全部倒塌,相邻21.4米的另一锅炉房门横梁倒塌,周围的车间、库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2.爆炸锅炉情况是:(1)锅炉前烟箱盖冲出距锅炉本体15米远;后烟箱盖冲出4米;炉门、炉条分别冲出距锅炉本体28米和46.4米;操作工张少华倒卧在距锅炉正前方向26米处。
(2)锅炉前管板烟管以上区域,存在着明显的过热现象,在炉胆的正上方大面积已变色,存在着严重过烧现象。
(3)锅炉炉胆曾大面积挖补过,补板不规则,呈梯形状,补板纵向长度为2440mm,环向长度分别为1180mm、1200mm。
炉胆补板纵向爆炸撕裂长度有三处,在距炉胆口1067mm处(爆炸口比较对称),左侧长度为1015mm,右侧长度为900mm;在炉胆右侧1610mm处,爆炸口长度为5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事故分析
一、事故经过
某年9月16日下午4时10分,某桥梁工程项目部一台锅炉在运行中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锅炉没有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2、锅炉操作工无证上岗,盲目操作,违反操作规程。
3、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
三、事故防范措施
1、提高对锅炉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对于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3、特殊岗位职工必须检查持证上岗情
一、事故经过
山西省潞城市潞宝焦化实业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