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检验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技巧。
为了确保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一、选题与开题1. 确定研究领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
2. 文献综述: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空白。
3. 确定研究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4. 撰写开题报告: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研究方法、数据来源、预期成果等内容,并提交给导师审核。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1. 研究方法选择: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
2. 数据收集:根据研究方法的要求,设计数据收集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等,并进行实地调查或实验,收集必要的数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研究结果。
三、论文撰写1. 论文框架设计:根据研究结果,设计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2. 撰写初稿:按照论文框架,撰写各部分内容,确保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3. 修改与完善: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质量。
4. 格式规范:按照学校的要求,对论文进行格式排版,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确保论文的规范性。
四、论文答辩准备1. 答辩PPT制作:根据论文内容,制作答辩PPT,突出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2. 答辩演讲练习:多次练习答辩演讲,提高表达能力和答辩技巧。
3. 准备答辩问题:预测可能的答辩问题,并准备相应的回答,增强答辩的应变能力。
五、论文提交与后续工作1. 论文定稿:在导师的最终审核后,对论文进行最后的修改和定稿。
关于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关于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做好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组织与领导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具体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各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具体安排、指导和答辩等事宜。
二、选题与安排各院(系)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
各专业应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并根据专业特点确定选题的范围和方式。
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应遵循科学合理、便于组织管理的原则,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设计)任务。
同时,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机会。
三、指导与管理各院(系)应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和督促,确保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论文(设计)任务。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和各院(系)应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评审与答辩各院(系)应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评审应按照学术规范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并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果质量。
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环节,各院(系)应制定详细的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并按照规定组织学生进行答辩。
答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学校将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答辩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引言:在即将进入2024年本科毕业阶段之际,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的研究之中。
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我将全面展示我在本科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在2024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一、选题与背景1.1 选题在今年,我计划选择一个与我所学专业相关的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有实践意义的课题,即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背景我将对选题进行深入的背景研究,包括相关文献的阅读和调研工作。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我将明确自己的研究立意和目标,确定以什么角度和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2.1 研究方法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我将结合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可能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
2.2 步骤2.2.1 文献综述在研究开始之前,我将进行大量的文献综述,深入了解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通过文献综述,我将明确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热点。
2.2.2 数据采集根据选定的研究方法,我将组织开展相应的数据采集工作。
可能涉及到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以获得充分的研究数据。
2.2.3 数据分析我将使用适当的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我将得出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评价。
2.2.4 论文撰写在研究完成后,我将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开始撰写毕业论文。
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要求,逐步完善论文的各个部分,并进行多次修改和审校,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3.1 预期成果通过一年的时间研究和努力,我希望能够完成一篇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
论文应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并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产生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3.2 创新点我将在选定的课题上做出一定的创新性工作,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与对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以期开展更有意义的探索。
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范文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我是XXX,计划于2024年本科毕业,向您提交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本文将围绕XXX展开,计划通过XXX,以探讨XXX。
该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XXX;2)XXX;3)XXX。
具体的工作计划如下:一、文献综述在开始研究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了解并研究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通过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期刊、书籍等,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确保自己的研究可以与现有研究接轨,并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
二、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计划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某些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相关现象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三、数据收集和处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在数据收集完成后,需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探讨研究问题。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四、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结果的解读和比较,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结果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应注重逻辑严密和思维合理,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五、结论和展望在论文的结尾,总结研究的结果和成果,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在结论部分,要回答研究问题,并对整个研究的意义和贡献进行评估。
在展望部分,应指出该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六、论文写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做好论文的写作工作。
论文的写作要精炼、准确、有层次,并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思路的清晰和表达的准确性,确保论文的质量。
以上是我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计划在2024年完成。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进度安排情况1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一、研究背景和目标在毕业论文中,我将研究某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该领域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意义,并且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我的研究目标是为该领域的问题提供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证明其有效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对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的论证;–设计实验来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2.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对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挑战;–系统设计:根据问题的特点,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实验验证: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所提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三、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问题分析(预计完成时间:2周)1.收集领域内相关文献,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2.总结文献综述,撰写相关部分。
第二阶段:解决方案设计和论证(预计完成时间:3周)1.基于问题分析,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2.理论论证,说明提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
第三阶段:实验设计和实施(预计完成时间:4周)1.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步骤;2.实施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第四阶段:结果分析和总结(预计完成时间:2周)1.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论证。
第五阶段:撰写论文(预计完成时间:3周)1.撰写论文的各个部分,包括绪论、相关工作、方法设计、实验结果、结论等;2.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润色。
四、预期成果完成毕业论文后,我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对某特定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2.提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论证其有效性;3.设计并完成相关实验,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4.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5.撰写一篇完整、详细的毕业论文,并成功通过答辩。
五、参考文献[1] Smith, J., & Johnson, A. (2019). A review of XYZ problem in ABC field. Journal of XYZ, 20(1), 10-25.[2] Zhang, L., Wang, H., & Chen, S. (2021). An innovative solution to XYZ problem in ABC field. IEEE Transactions on XYZ, 30(2), 150-165.六、备注以上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仅供参考,具体的进度可能会因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毕业论文个人工作计划

一、引言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重要学习成果,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本人制定了以下个人工作计划,以指导自己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工作目标1. 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修改、答辩等各个环节;2. 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达到学校的要求;3. 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三、工作计划1. 选题阶段(1)广泛查阅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2)与导师沟通,确定论文选题;(3)撰写论文选题报告,提交给导师审核。
2. 开题阶段(1)根据导师的意见,对论文选题进行修改和完善;(2)制定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时间安排等;(3)撰写开题报告,提交给导师审核。
3. 撰写阶段(1)根据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3)撰写论文初稿,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4)根据导师的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4. 修改阶段(1)认真听取导师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2)与导师保持沟通,确保论文的修改符合要求;(3)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5. 答辩阶段(1)准备答辩PPT,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2)进行模拟答辩,熟悉答辩流程;(3)参加正式答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时间安排1. 选题阶段:1个月;2. 开题阶段:1个月;3. 撰写阶段:3个月;4. 修改阶段:2个月;5. 答辩阶段:1个月。
五、总结通过以上个人工作计划的制定,本人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在撰写过程中,本人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小结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小结一、引言本文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小结进行总结和回顾。
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我把握了合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并付诸实践,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2.1 工作计划在开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前,我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查阅和阅读,以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重点。
然后,我进行了问题的分析和定位,明确了本次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接下来,我制定了论文的大纲和篇章结构,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
2.2 进度安排根据工作计划,我合理安排了论文的进度。
我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任务,以确保论文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在每个阶段的末尾,我会进行一次小结和评估,以及对下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
三、工作回顾3.1 文献查阅和阅读在论文工作开始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阅读。
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期刊和书籍,我对当前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为我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3.2 问题分析和定位在对文献进行了充分的查阅和阅读之后,我对本次论文的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定位。
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我明确了本次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确定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3.3 论文大纲和篇章结构的制定在问题分析和定位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论文的大纲和篇章结构。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我将论文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并为每个部分设定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这为我后续的实验和写作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指导。
3.4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根据论文的大纲和篇章结构,我进行了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
通过实验的进行和结果的分析,我验证了论文的研究假设和达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
同时,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原因。
3.5 论文写作和整理在实验完成之后,我进行了论文的写作和整理工作。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1毕业设计(论文)是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所有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
根据中地长院字【XX】34号“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试行)”文件要求,为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本着早部署、严要求、重质量的原则,对XX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初步做出如下安排。
工程技术系XX届毕业生共计476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210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21人,测绘工程专业45人。
一、选题与定题阶段(XX年9月—12月6日)1.XX年9月1日—11月15日,以教研室为单位,负责本专业指导教师名单的确定和题目的收集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拟定任务书、指导书,收集资料以及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2.11月16日—20日,教研室主任会同系领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并确定最终学生所选题目和指导老师名单。
3.11月21日—30日,各教研室将系主任批准题目进行分配,制定学生选题安排并协同辅导员制定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动员会会议安排。
4、12月1日,各专业召开XX届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要求全部毕业生参加。
5、12月1日—2日,各教研室会同各专业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始初步选题,12月2日下午学生以班为单位提交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结果交至各专业教研室。
6、12月3日—5日,教研室负责汇总学生选题结果,调整平衡各位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成绩以及课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并将最终选题结果进行汇总报系主任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
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根据《河南财经政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河财政教[8]58号)、《河南财经政法教务处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通字[9]70号)和《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一、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
1.成立公共管理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茂松
副组长:任宝玉
成员:龚文海、陈书伟、李军超、殷杰兰、张彩霞
2.毕业论文工作由院长统一领导,教学副院长协助院长落实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各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教学办负责传达有关要求和材料的分发、汇总、成绩录入、归档等工作。
二、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毕业论文工作要求详见《河南财经政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河财政教[8]58号)、《河南财经政法教务处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通字[9]70号)和《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我院发布的论文表格、模板和相关通知。
教研室主任组织论文指导教师和应届毕业生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资料,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各项论文工作任务。
三、论文工作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
1.9年秋季学期,课程结业考试结束后,召开毕业论文工作动员会。
2.指导学生选题并确定论文题目
(1)9年11月8日前
教研室主任组织征集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并进行审核;遴选、分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下达毕业论文任务,讲解有关要求,指导学生选题。
(2)9年11月18日前
教研室主任对本专业学生选题情况进行汇总、审核,并将审核情况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
教学办汇总各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并将选题情况电子版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3.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9年11月19日-9年12月7日)。
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方可撰写毕业论文。
4.学生撰写毕业论文(9年12月8日-2020年4月12日),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方式进行指导,并作好指导记录。
(1)2020年3月2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2)2020年4月12日前,论文定稿。
论文修改的次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撰写和修改情况决定,但4月12日前应定稿,否则按延期答辩处理。
5.组织查重检测,填写指导教师评语。
2020年4月13日至4月22日,组织论文查重检测,并做好盲审抽查准备;同时,对定稿论文填写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语由指导教师按照规定亲自填
写),并给出论文成绩。
6.论文盲审。
2020年4月23日至5月7日,学校组织对抽检论文进行盲审。
盲审不合格的,不得参加首轮答辩。
盲审不合格论文修改后仍须进行查重检测,查重检测合格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可以参加第二次答辩;不合格的,随下届学生进行论文查重、盲审和答辩。
7.组织论文答辩(2020年5月9日)。
8.评定、汇总、录入论文总成绩,完善并提交论文资料(含电子版)(2020年5月10日—5月20日)。
9.组织第二次答辩(2020年5月23日)。
10.汇总、提交第二次答辩的论文成绩及论文资料(含电子版)(5月28日前)。
11.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并报送电子版,报送论文成绩不合格学生的信息(6月2日前)。
12.论文材料归档及论文工作总结(6月17日前)
论文归档材料包括:①任务书1份,②开题报告1份,③指导记录卡1份,④查重报告(简洁版)1份,⑤指导教师评语及建议成绩1份,⑥答辩记录1份,⑦答辩成绩评定表1份,⑧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1份,⑨论文2本(优秀论文3本),⑩二辩论文及相关材料,○11开题报告、论文、论文查重检测报告的电子版。
存档的各项表格,除答辩记录手写外,其他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手写或打印的表格,均应删除模板上的无关文字;应由指导教师填写的表格均不得由他人代为填写;各种表格的签名一律手写,不得代为签名。
各项表格的填写时间一般应与本规定的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保持一致。
学生正式提交的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必须与检测版一致,否则以后可能会导致注销学生学位证书。
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检查论文各项归档材料,确保材料的完整性、材料填写的规范性以及签名齐全。
各答辩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及教学办应及时对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并根据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论文工作的具体建议。
四、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管理
首轮论文答辩按专业分小组进行,每小组由3名指导教师组成,其中1人任组长,答辩组组成及组长由教研室主任指定。
答辩秘书由组长从学生中指定。
答辩分组由教学办按照指导教师回避制的原则统一安排,分组情况及答辩的具体安排由教学办统一发布。
首轮答辩实行淘汰制和指导教师回避制。
首轮答辩淘汰比例按实际参加答辩人数的5%计算,不设上限,各答辩小组按向上取整数方法计算淘汰基数(如小组人数为21人,按5%的淘汰率计算为1.05人,向上取整数后淘汰基数为2人,即该组淘汰不少于2人)。
参加首轮答辩的学生名单由指导教师书面提供,教学办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名单按回避制的原则进行分组,不经指导教师书面同意而参加答辩的,成绩无效。
参加答辩的学生须提交纸质论文3本、经我校指定的论文查重系统进行查重检测的书面报告1份。
提交答辩的论文须隐去封面、致谢等处的导师姓名,否则不允许其参加答辩。
首轮答辩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评定答辩总成绩,组长对总评成绩负责。
答辩总评成绩包括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论文成绩占60
分,答辩成绩占40分。
论文成绩低于36分,或答辩成绩低于24分,总评成绩均按不合格处理。
答辩结束后,各答辩小组组长应于当日把答辩不合格学生名单报教学办;答辩小组成员负责填写《答辩成绩评定表》(答辩评语不少于字),答辩小组组长签名;首轮答辩总评成绩不合格的,由组长亲自填写《答辩成绩评定表》;各组组长在5月14日前须把本组《答辩成绩评定表》收齐后统一交教学办。
答辩结束后,组长负责及时收回《答辩记录》,并随同《答辩成绩评定表》一起交教学办。
首轮答辩总评成绩不合格的,以及因论文不合格而没有参加首轮答辩的,由论文指导教师视论文修改情况和查重情况决定其是否参加第二次答辩。
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名单仍须由指导教师向教学办书面提供,不经指导教师书面同意而参加答辩的,成绩无效。
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须提交纸质论文5本、经我校指定的论文查重系统进行查重检测的书面报告1份。
第二次答辩按专业进行,答辩组成员由5人组成,其中1人任组长。
答辩组成员及组长由研室主任决定。
答辩秘书由组长从学生中指定。
第二次答辩时,学生提交的论文仍须隐去导师姓名。
二辩采用民主制方式并匿名投票表决,获得答辩组全部成员半数以上赞同票的,总评成绩按合格处理。
二次答辩的《答辩成绩评定表》由答辩组成员负责填写(答辩评语不少于字),组长签名。
答辩结束后,组长负责及时收回《答辩记录》。
二次答辩表决票及表决结果在答辩结束后即上交教学办,不得滞留。
二次答辩的《答辩成绩评定表》及《答辩记录》由组长收齐后于5月25日前一并交教学办。
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的,随下一届学生参加论文工作。
公共管理
9年11月1日
附1:2020届毕业生统计
公共管理2020届毕业生统计
附2:关于有关表格填写及论文模板的补充说明
1.各项表格均不再发纸质版,请根据需要自行打印。
指导记录、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评语可以打印,也可以手写,签名一律手写。
2.论文任务书填写时间由我院统一规定,具体时间已填入任务书(1)。
3.指导记录卡应全面、如实记录从下达任务书到开题报告、论文提纲、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指导过程,并作为评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
指导记录卡填写原则上不少于6次。
4.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进度全院保持一致,具体进度安排已写入开题报告(2)。
5.毕业论文相关表格和论文模板请务必以我院发布的为准。
各项论文表格、论文模板以及相关文件由教学办及时发布,并可在公共管理网站下载专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