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
古代描写儿童趣事的诗句鉴赏

古代描写儿童趣事的诗句鉴赏面部保持住童颜,心里驻留一颗童心,生活中不时来点童趣,思想里保留一些童真,世界儿童日,愿你拥有儿童般的快乐,幸福常驻。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儿童的诗句,方便大家学习。
儿童的诗句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2、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唐·丘为《泛耶溪》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4、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5、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词》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8、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9、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0、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
——明·毛铉《幼女词》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1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1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白居易《池上二绝》14、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庭坚《采桑子》15、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四年级】古诗趣事

【四年级】古诗趣事
《古诗趣事》
古代的古诗词,虽然早已过去了很久很久,但它们却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其中有不少的古诗,都是因为故事、趣闻等原因而被广为流传。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这些古诗的趣事。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最初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这样的:
后来有一个钱塘人,他把这首诗刻在了杭州的一个石壁上。
后来李白到杭州,看到了这首诗,就删去了最后一句,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2、《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可是它的故事却很有趣。
传说,唐代时期,天下大旱,民不聊生,而当时的官员们却不管不顾。
于是,智者们纷纷投诉,并激起了民众的抗议。
当时的权臣李林甫就命令李绅在底层楼檐上写下“春种一粒粟”的诗句,并监视李绅三天,不让他下来。
三天后,李绅最终完成了这首《悯农》的诗作。
3、《长歌行》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描写的是一位离别的将士。
可是,这首诗的故事却与卢纶无关。
传说,当唐朝的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将李靖去征讨突厥时,在回程的路上,入住的一间昔日旅店,却遇到了前朝的诗人王之涣。
于是,太宗李世民就向他要求写一首“长歌行”。
这首诗即于当时写成,流传至今。
古诗作文300字8篇(集合)

古诗作文300字8篇(集合)古诗作文300字篇1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小学生经典古诗悦读》这本书,里面有好多古代著名诗人的诗,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还有这些诗人的小故事呢!我最喜欢的是李白,他是唐朝的大诗人,由于他写的诗特别好,人们称他为“诗仙”。
《磨杵成针》讲的就是李白小时侯的故事。
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读书。
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用铁杵磨绣花针,很好奇就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回答说:“我想给女儿磨根绣花针。
”小李白听了以后觉得更奇怪了:“这么粗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才能变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听了老婆婆的话,小李白深受感动,就开始认真读书,最后终成大诗人。
从故事中我明白了,做每样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
我很喜欢画画,长大了想当个女画家!但学画画有的时候让我感到很枯燥,就不太认真了,甚至不想再学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要象李白那样,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有志者,事竟成!古诗作文300字篇2清明那天,绵绵细雨沙沙作响,犹如牛毛的细雨在微风的吹拂下,洒在青青的`小草上,洒在碧绿的叶子上,娇艳的花瓣上,给小草,树叶,花儿穿上了美丽的水晶衣。
郊外,花儿盛开,姹紫嫣红,芳草青青,树叶青翠。
而背井离乡的诗人却不能与好朋友一起春游和亲人一起扫墓。
感到非常凄凉忧伤。
怎样才能解除心中的忧愁呢?他一拍脑门,啊!有办法了,找个酒店喝点酒,不就行了吗?可是酒店在哪儿呢?这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寻声音看去,只见一条老牛缓缓走来,牛背上还坐着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牧童。
于是诗人上前询问:“请问小兄弟,这附近哪儿有酒店”,牧童回答道:“在前面开满杏花的地方,有一家杏花村酒楼,那儿有上等的女儿红,妆元红,陈年的花雕,茅台酒等等。
老板娘更是心灵手巧,烧出的菜别具一,有格:有劲爆烤鸭,有韭菜炒蛋,有糖醋排骨,有元宝蟹,还有烤牛肉,人道“此味只因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尝啊!”诗人听后甚是欣喜,谢了牧童直奔杏花村酒楼而去。
表示惜别的古诗词名句

表示惜别的古诗词名句
好嘞,以下是 8 个表示惜别的古诗词名句和相关趣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记得我大学毕业那会,和我最好的舍友要分别了,真舍不得啊,但我们就想到这句诗,感觉就算相隔再远也不怕,因为我们的心很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次和朋友去西北旅行,在一个小酒馆里,我们几个即将分别去不同的地方,大家就一起干了一杯酒,那种惜别的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真的像诗里说的那样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有个发小要去洛阳发展了,走的时候我跟他说,到了那边要是有人问起,就说你的心还是和以前一样,就像在玉壶里的冰那么纯净,想着就觉得又好笑又伤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记得有一次傍晚,我在车站送一个朋友离开,看着夕阳西下,再想起他闯荡的样子,可不就是浮云般的游子嘛,那瞬间我就特别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诗的意境。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哇,那次和几个朋友分别,大家都有些难过,眼泪都快出来了,但其中一个朋友就说了这句,说咱可别像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的,要坚强,然后大家就都笑了,也没那么悲伤了。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我曾经在老家的路口送别一个去远方打拼的小伙伴,看着他背着包远去的背影,孤单得像那万里飘飞的蓬草,哎呀,真的好舍不得。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有回和朋友在草原上分别,他骑上马走的时候,那马还叫了几声,就跟诗里说的一样,那种挥手告别的场景真的很让人感慨。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天的时候送一个朋友离开,看着路边那些茂盛的青草,感觉就好像我那满满的惜别之情啊,真的是应景得很呢。
以我与古诗词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以我与古诗词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我和古诗词的那些趣事儿》
哎呀呀,说起我和古诗词呀,那可有一箩筐的趣事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妈一起去爬山。
那山可真是高呀,爬得我气喘吁吁的。
就在我累得不行,准备一屁股坐下的时候,我突然看见旁边的大石头上刻着一首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时我就想,这古人可真厉害啊,他们咋就这么会形容呢!我看着那高耸的山峰,再瞅瞅自己累得跟狗似的样儿,心想着我啥时候也能有这等气魄呀。
然后我就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着那首诗念叨,仿佛这样就能给自己加点油似的。
之后呀,我每爬一段路,就会看到不同的古诗,嘿,你还别说,这些古诗就像是给我打了鸡血一样,让我越爬越带劲了呢。
遇到不懂的古诗,我还会缠着爸妈给我解释,他们也很耐心地给我讲,让我在爬山的过程中还长了不少知识呢。
等我们终于爬到山顶的时候,我环视四周,那真的是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呀,我当时就在想,还好有这些古诗词陪着我,不然这爬山得多无聊呀。
从那以后呀,我对古诗词就更感兴趣了。
每次看到古诗词,都会想起那次爬山的经历,想起那些刻在石头上的诗句给我带来的力量。
古诗词呀,就像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给我带来惊喜和乐趣呢。
嘿嘿,我和古诗词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哦!。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作文800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作文800字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诗词这个话题。
你们有没有觉得古诗词很无聊啊?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字就头大,根本看不懂在写些什么。
可是我告诉你们,古诗词虽然有些难懂,但其实非常有趣哦!比如你们有没有读过《曹植•池上吟》这首诗?里面写到"水光潋滟晥莹波,山色空蒙雪浮云"。
你们看,诗人用"潋滟"、"晥莹"这些生僻字把池塘里波光粼粼的景象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出来,简直就跟自己亲眼所见一模一样!再看"雪浮云",仅用这三个字就把群山在白雪和浮云的覆盖下变得朦胧、空远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看了简直像在亲眼欣赏山水美景一样,是不是很神奇?古诗词里常用一些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生动有趣。
就拿李白的《行路难》来说吧:"两岸猿声啼不住,轮台九月体西陵。
"这两句诗形象地将秋日傍晚时分,万籁俱寂中只余猿猴哀鸣的幽深意境娓娓道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再说说古诗词里常用的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等写作技巧。
比如王维的《画》:"远望离离,徽音淴淴。
"这用对仗对仄、韵脚谐音,朗朗上口,格外动听悦耳。
再如"横看垂虹接汉寰,落霞与孤铫齐飞"这一联,前两句各自写景,后两句互为引接、对应,层层递进,极尽匠心。
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领略诗人们运用丰富诗词技巧创作出来的妙句佳作,更能从中了解先人的思想智慧和人生哲理。
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描写了人追求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艰辛历程,勉励我们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再比如"滚滚长江东入海,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则体现了人生无常、追求应物我两难的哲理内核。
你看,古人的睿智也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和人生指引。
我与古诗词的故事作文(9篇)

我与古诗词的故事作文(9篇)家庭就像一棵大树,爸爸妈妈就像树干支撑着大树,而我和弟弟就像树上的叶子。
我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有聪明能干的爸爸,他赚钱养家,让我们衣食无忧;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妈妈,她操持家务,把我们全家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有调皮捣蛋的弟弟,他活泼可爱,把快乐传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还有一个伶俐乖巧的我,我孝顺懂事,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我们这个大家庭也会发生许许多的趣事。
周末,我和弟弟在家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游戏拉开了序幕,先是弟弟躲。
我对着墙壁数到30后便开始形动了,我的眼睛像个雷达似的在房间内四处扫射,以前每次我都能轻而易举地捉住他,可这次他居然没留下任何蛛丝迹,肯定是爸爸妈妈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沮丧地只能向妈妈求助,可怜兮兮地说:“妈妈,小弟在哪啊!”妈妈抿着嘴憋笑道:“我没在意啊。
”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双眼紧盯电视新闻的爸爸身上,说:“爸爸,小弟到底藏哪儿了。
”爸爸一本正经的摇摇头,我顿时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我只能漫无目的地继续张望,咦,爸爸的坐势怎么那么奇怪,背后还放了好几个靠垫,肯定有古怪。
我翻开靠垫,只见弟弟正满脸通红地蜷缩在爸爸身后,爸爸终于抑制不住地像洪水决堤似的“哗”的一声大笑起来,全家人沉浸在欢乐之中。
这就是我们和睦的一家,虽然有时父母也会用失望的眼神盯着我,会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指责我,可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全家欢乐的气氛。
我爱我家。
关于立夏的古诗词大全《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立夏》左河水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立夏》陆游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前二日作》陆游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四年级】古诗趣事

【四年级】古诗趣事
唐代的白居易诗作广为流传,其中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更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然而,古代诗人的创作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
白居易为了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曾经跋山涉水跑到荒野之上,把自己封闭在一所古老的小寺庙里。
他守着一支烛火,在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创作和品味中,完成了这篇哀婉悠远的赋文。
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写下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后作》,主题与白居易的原诗相同,但却富有女性柔媚之情。
在她的笔下,草木芬芳,而使人倍感温馨。
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李白追寻仙长,爬山求道,误入泾渭洞,被困其中。
这时,神仙送来葫芦酒,即使是换成最大的酒缸也能装不下的酒,却像葫芦里的秘药一样,足以驱逐他的烦恼。
清代诗人袁枚也是诗坛一位名人,他很善于借古写今。
他有一首诗《春怨》,是描写女子郁郁寡欢的恋情。
诗里的“不得闲从百忧生,谁人背后不伤心?”贴切地表达了人们心绪万千的情感。
唐代的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丽人行》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成功的“画诗”,完美地结合了诗歌和图画的艺术,令人产生了惊人的艺术震撼力。
有时候,古人的创作,甚至被一些神秘的谜语包裹着。
唐代的贾岛就创作了一首神秘的“曲子”,被称为“草长莺飞二月天”,令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而它的谜底,却至今仍让人们破解。
以上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不仅在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1、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
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2、纪晓岚对诗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
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3、纪晓岚妙改《凉州词》相传乾隆要纪晓岚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他在书写中粗心地将诗中的“间”字写掉了: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时候书写不用标点符号)。
乾隆一看,当即指出来。
纪晓岚知道掉字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他灵机一动说“我这是改写的一首《自度曲》”,当即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这才释然。
4、苏轼兄妹互嘲传说宋代诗文大家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有应对的打油诗。
兄妹二人长相各有特点,借此相互戏谑。
苏小妹凸额凹眼,苏轼相阔络须。
于是苏东坡作诗戏妹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很夸张地形容其妹额头之凸,眼眶之凹。
苏小妹也不示弱,作诗二首反唇相讥:“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此首笑其兄满脸络腮大胡须,连耳朵和嘴巴都找不到了。
然意犹未尽,又作一首讽其兄扁额马脸,眉间一尺:“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5、吕蒙正自嘲宋代名臣吕蒙正出身贫寒,曾于春节时赊来猪头待客。
猪头煮熟尚未起锅,债主即登门讨债,老吕囊中羞涩,结果债主将猪头拎走。
吕蒙正作打油诗解嘲曰:“可怜可怜真可怜,煮烂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天天都过年!”将窘境与抱负尽皆道出,读来让人捧腹、心酸又生感慨。
6、三句半诗在清朝的独逸窝退士所著的《笑笑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玩世不恭的潦倒文人。
此人一生没有步入仕途,但为人乐观滑稽,是个少有的乐天派。
有一次,他的家乡天旱,当地的太守宣布斋戒祈雨。
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来讽刺:“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听说后大怒,将他抓来处罚,但是只要他用同样的格式写一首赞扬太守的诗,就免于处罚。
于是他又写了一首十七字诗:“古人号东坡,今人曰西坡。
若将两人比,差多。
”(太守的大号叫西坡)太守更加恼火,下令打十八板,发配云阳。
他又写道:“做诗十七字,资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
”临到去云阳时,他的舅舅前来送他,他的顽皮劲头又上来了:“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其舅是独眼龙)云阳太守早就听说他是个难得的才子,将他迎入大门,待为上宾,并且安排太守夫人作陪。
太守夫人是一个美人儿,可惜是个大脚(古代衡量女子是否美丽的重要标准是小脚,所以有女子缠脚之事和“三寸金莲”之说)。
酒席之间,太守又请他写诗。
他旧病复发,又写了一首讽刺诗:“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后堂。
金莲三寸小,横量。
”此人玩世不恭,当然会倒霉。
但是他嫉恶如仇的个性,到也叫人佩服。
7、妙改《得意诗》“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童生金榜题名时。
”《得意诗》本来是五言诗,改诗者每句加了两字,成了七言诗,一下子就变得更“得意”了。
妙改《杜牧诗》:“清明节前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改:“节前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杜牧这首七言诗,每句减少前面二字,就成了一首很好的五言诗二改:“雨纷纷,欲断魂。
何处有,杏花村。
”每句减少前面四字,便成了一首不错的三言诗。
9、“尸骨”未寒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10、祝枝山写批语有一次,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作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拿给祝枝山看,看了以后,还要求祝枝山为他题词,也许是以为名流在上面题词以后,文章就有身价了,他就有了炫耀的资本。
祝枝山不好怎样下结论,只好在上面题了一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个小少爷一看,顿时心花怒放,他还以为这是祝枝山在赞扬他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他以为这是赞扬他的文章象黄鹂的鸣声一样清脆悦耳;“一行白鹭上青天”,他以为这是预言他将象白鹭一样“青云直上”。
于是,他见人就把自己的文章和祝枝山的题词拿给人家看。
别人看了之后,无不掩口而笑,只有他还蒙在鼓里。
其实,祝枝山引用这两句唐诗作为一联来题赠他,自有妙处:“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露上青天――离题(堤)万里”。
11、东坡吃草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
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
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12、班门弄斧(典故)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
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
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
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
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
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
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
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
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
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
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
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
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
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
“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
)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领。
李白墓题诗一首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李白生前不寂寞,身后也不孤寂。
安徽当涂采石李白墓,古今吊客不计其数。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留下了凭吊李白的诗文。
有一人来到李白墓,读了前人留下的题诗,对这些诗作来了一个“总评”。
清代赵翼<檐曝杂记>一书载:“采石李太白墓,过客留题甚多.有一诗云:‘采石湾头一堆土,李白文章冠今古.来的去的一首诗,鲁般门前弄刀斧。
”据查,赵翼记载的这首诗是明朝梅之涣所作,题为《题李白墓》。
此诗版本有多种,文字有较大出入.我比较了一下,觉得还是以赵翼记载的这一首为最精妙。
“鲁般门前弄刀斧”,梅之涣是否一芉子打倒一船人——贬抑所有在李白墓前题诗的人?恐怕不能这么看。
在这句诗前面,梅之涣写道,“来的去的一首诗”,潜台词是,有的人其实不能做诗,也要在李白墓前逞能。
用不大客气的吴语来说,就是“阿猫阿狗都留诗一首”。
可见,梅之涣批评的,并非所有题诗的人,而是不会做诗而硬要做的人。
唐朝白居易也写过《李白墓》,诗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居易这首诗,梅之涣不会不知,他会说白居易也是班门弄斧吗?13、翻译闹笑话韩非子<说难>第十二中有一句:“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娱其意。
”结果有人翻译成:“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先把他的儿媳妇嫁给了胡国君主,以便讨好他。
”其实这就闹笑话了,错就出在对“子”的理解上。
我们现在说的“子”,常常指儿子,可是在文言文中,“子”经常指“孩子”,即,不只指儿子,还包括女儿。
所以,这句话就应该翻译为:“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先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胡国君主,以便讨好他。
”郑武公为了实现灭掉胡国的愿望,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把她当作讨好敌人的工具。
其实就是美人计。
投其所好,用美女来麻痹敌人,使其玩物丧志,结果胡国真的被灭了。
这在古代是经常可见的。
一字之差,“女儿”成了“儿媳”,闹笑话了。
14、欧阳修的故事——姑妄听之(1)、“修”与“羞”(此事真假存疑)从前,有一个单科秀才,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文如锦绣,诗如莲花。
四下张望,只有一个叫欧阳修的,能和自己相比。
一日,这秀才背起行囊,拿了一张地图,要对欧阳修进行文学访问。
那真是,一脸得意,万种豪情。
心想,定要访他个哑口无言,乖乖地亮出免战牌。
说话间,秀才来到河边,上船的时候,歪脑袋看见一棵枇杷树,好秀才,出口成吟:“路旁一枇杷,两朵大丫杈。
”——要说嘛,这秀才的前两句还是挺顺当的,可不知怎么,总是后劲不足,后面就憋不出来。
要说天下的事儿,就是一个巧。
正巧欧阳修也来过河,随口说道:“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秀才一听,拱手赞道:“想不到老兄也会吟诗,对得还不错,不失我的原意。
这可是诗人兴会了。
”说话间,船老大已经开船了,枇杷树渐行渐远,秀才见河中有一群鹅,有的鹅潜水,有的鹅灌水,诗兴又起,脱口念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话说秀才两句出口,又没词儿了。
欧阳修顺口接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秀才大喜:“嗬!看来老兄肚子里还真有点货,竟能懂得我的诗意。
那秀才大步流星,从船头跨到船尾,向欧阳修伸出双手,一边跑一边说:“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连忙把双手高高拱起:“修你也不知,你也不知修(羞)。
”(2)、醉翁逸事虚心求教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
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