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四期末考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豁达B. 灵巧C. 憔悴D. 沮丧答案:A解析:豁达、灵巧、憔悴、沮丧均为常用词语,其中A、B、C三项均无错别字。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
B. 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C. 他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让人陶醉。
D.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定于明天的比赛推迟举行。
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改为“我国科学家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B项“被誉为‘不朽的传世之作’”中的“被誉为”多余,应改为“被誉为‘不朽的传世之作’的书”;C项“如泉水般清澈”中的“如”应改为“似”。
3. 下列诗句中,用典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C解析:A项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B项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D 项出自唐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均为恰当用典。
C项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用典不恰当。
二、填空题4.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同的一项是()A. 琴棋书画B. 风花雪月C. 草木皆兵D. 风雨同舟答案:D解析:A、B、C三项中的词语均包含不同的字形,只有D项中的“风”字相同。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那个调皮的孩子把老师的黑板擦扔到了窗外。
C. 这个演员演技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D. 那位老人退休后,经常参加社区义务劳动。
答案:A解析:A项中的“名列前茅”表示成绩优异,使用恰当;B项中的“调皮”表示顽皮,与成语“调皮”不符;C项中的“叹为观止”表示赞叹到了极点,与成语“叹为观止”不符;D项中的“退休”表示离开工作岗位,与成语“退休”不符。
三、简答题6. 请简要分析下列诗句的表达技巧。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初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箴言(zhēn)C. 迸溅(bèng)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D. 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更可贵的是品德高尚。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被刀割一样。
B.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得飞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像一座山一样坚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7.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
8. “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学习态度的表述。
9. “_________,_________”是《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忠诚的表达。
10. “_________,_________”是《滕王阁序》中王勃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到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黄澄澄的,桃花红艳艳的。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田边嬉戏。
初四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蹦跳(bèng tiào)磁铁(cí tiě)B. 稀疏(xī shū)漫步(màn bù)马虎(mǎ hǔ)C. 沉默(chén mò)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汉字(hàn zì)D. 悠闲(yōu xián)蜿蜒(wān yán)铅笔(qiān bǐ)答案:C解析:选项A中,“磁铁”应为“磁铁(cí tiě)”;选项B中,“稀疏”应为“稀疏(xī shū)”;选项D中,“悠闲”应为“悠闲(yōu xián)”。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一日千里”。
B. 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赢得了领导的信任。
C. 那个小孩太顽皮了,总是“捉弄”别人。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让光阴“虚度”。
答案:C解析:选项A中,“一日千里”表示进步很快,符合语境;选项B中,“认真负责”表示工作态度好,符合语境;选项D中,“虚度”表示浪费时间,符合语境。
而选项C中,“捉弄”表示恶作剧,与语境不符。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相应地得到改善。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小明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努力。
D.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答案:D解析:选项A中,“相应地”应改为“从而”;选项B中,“尽量减少使用”应改为“尽量减少使用量”;选项C中,“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努力”应改为“这都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努力”。
二、填空题4. 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______。
新泰初四中考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潜伏潜藏潜行B. 惊愕惊慌惊恐C. 窃窃私语悄悄私语悄悄私语D. 拂晓拂衣拂袖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 他不仅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我们班级的榜样。
C. 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眼疾手快B. 美轮美奂C. 轻车熟路D. 一丝不苟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笑脸。
B.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
C. 大海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的美丽。
D. 美丽的风景,就像一幅画。
答案:C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答案:A二、填空题6.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爱”思想,可以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古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为曹雪芹。
10. 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三、作文题11. 请以“成长路上的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答案:成长路上的陪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个稚嫩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少年。
在这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人一直陪伴着我,那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女性,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生病,母亲便成了我的“护士”。
初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一愁莫展C. 迫不及待D. 再接再励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明天去图书馆,”他说,“你呢?”B. 他问:“你明天去图书馆吗?”C. “我明天去图书馆,”他问:“你呢?”D. “你明天去图书馆吗?”他问。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河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D.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C.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
C. 他不仅勤奋学习,而且成绩优异。
D. 他勤奋学习,品德高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字词,使句子完整、通顺。
(1)“______”一词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外表和内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______”是形容人或事物的外貌和内在都很差。
(3)“______”一词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潜力很大,但尚未表现出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7.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政通人和”中的“政”指的是什么?(2)“百废俱兴”中的“废”指的是什么?8.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月光如洗,荷塘边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
荷叶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宛如珍珠。
微风吹过,荷塘上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一幅动态的画。
(1)“月光如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荷塘上泛起层层涟漪”中的“涟漪”是什么意思?四、作文题(30分)9.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初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蹒跚(shān)迸发(bèng)瞠目结舌(chēng)B. 剽悍(piāo)蹒跚(pán)迸发(bèng)瞠目结舌(táng)C. 倔强(jué)蹒跚(pán)迸发(bèng)瞠目结舌(táng)D. 剽悍(piāo)蹒跚(shān)迸发(bèng)瞠目结舌(c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热爱劳动。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爱劳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迎刃而解。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
C. 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从不马虎。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
C.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迎刃而解。
D. 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从不马虎。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迎刃而解。
C. 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从不马虎。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迎刃而解。
C. 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从不马虎。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迎刃而解。
C. 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从不马虎。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四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瑟.索(sè 折.本(shé ) 雀跃.(yuè)翘.首(qiào)B.打盹.(dǔn) 瞭.望(liáo) 花蕾.(lěi)胆怯.(qiè)C.断茎.(jīng) 恐吓.(hè) 精髓.(suí)汲.水(jǐ)D.拮.据(jù) 獾.猪(huān)攒.聚(cuán)阴晦.(huì)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然后按顺序改正。
(4分)(1)寒襟(2)恣睢(3)漫不经心(4)消声匿迹(5)焦燥(6)褴褛(7)水波磷磷(8)登峰造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B.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三轮复习,使同学们对本次中考从满了信心。
B.吉林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C.近日来,“蚁族力量”捐资助学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能否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关键是自己要有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等B.《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共三百零五篇C.“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初四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鸡飞蛋打破釜沉舟沧海一粟B. 炯炯有神妄自菲薄倾国倾城C. 碧空如洗指点江山豁然开朗D. 震耳欲聋饥渴难耐眉开眼笑答案:C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是()A. 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的花朵盛开,香气四溢。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让人爱不释手。
C.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张巨大的蓝色画布,点缀着无数闪烁的星星。
D. 这道题很难,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兴高采烈”意思相近的是()A. 欢天喜地B. 喜出望外C. 欣喜若狂D. 喜形于色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犹如一座美丽的桥梁,连接着天空和大地。
B. 河边的柳树,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
C. 雪中的梅花,犹如一朵朵小小的精灵,在枝头跳跃。
D. 山间的瀑布,犹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从山涧飞流直下。
答案:B5. 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近的是()A. 阳光明媚B. 碧空如洗C. 晴空万里D. 阳春三月答案:A二、填空题1.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对父亲______的感激之情。
答案:朱自清;背影2. 《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位于______,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色,抒发了对______的感慨。
答案:湖南;美好事物的短暂3. 《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为了______,表现了愚公______的精神。
答案:使道路畅通;坚持不懈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______的豪情壮志。
答案:豪情壮志5. 《出塞》中,诗人通过描写边塞风光,表达了______的思乡之情。
答案:思乡之情三、简答题1. 简述《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答案:《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细致入微。
从父亲送别时的背影,到火车启动后,作者回头看到的背影,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考试号、所在学校、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内容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3.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糟.蹋(zāo)缄.默(jiān)刚正不阿.(ē)B.酷肖.(xiào)寒噤.(jìn)猝.不及防(cù)C.告罄.(qìng)绮.丽(yĭ)擎天捍.地(hàn)D.伧.俗(cāng)负荷.(hè)恃.才放旷(shì)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菌草基地是农林大学的教授为学校的生物园量身定做的。
B.事实表明,网络诺言的泛滥和滋生,会让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C.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解决了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D.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的深化改革。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物体的质量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物理学界,而希格斯玻色子恰恰被认为与宇宙中一切物体的质量起源有关。
B.梦想要激发力量、鼓励奋斗,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更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
C.3月12日下午,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相关专家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绿皮书纲要》进行了讨论,并对电力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D.有一天,谷登堡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4.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高可二黍许.(《核舟记》)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目似瞑,意.暇甚(《狼》)C.一儿以.日初出远(《两小儿辩日》)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D.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使楚》)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其中“风”这一部分,收录的主要是各地歌谣。
B.外国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阿巴贡、葛朗台、奥楚蔑洛夫、夏洛克,其中夏洛克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塑造的人物。
C.“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D.我国古代有许多语言与风俗关系密切。
如女子的“及笄”、男子的“弱冠”都是成年之礼,“及笄”、“弱冠”即分别用来指女子满十五岁、男子满二十岁。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同事间的尊重,不在闲情逸致时,;朋友间的情谊,不在事业蓬勃时,。
①而在观点相左时②而在众声喧哗时③而在人微言轻时④而在失魂落魄时⑤而在心浮气躁时A.③⑤④①②B.②①③⑤④C.⑤④①③②D.⑤②③①④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18分)7.默写填空。
(6分)(1)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比喻写景的连续的两句是:,。
(4)请写出可以借用表达积极乐观心情的连续的两句诗:,。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2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对该词中“异”的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9.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第一句中“鉴”是镜子的意思。
B.第三句中“渠”是“水渠”的意思,就是那片映有天光云影的池塘。
C.作者通过池塘清澈原因的揭示,阐释了人生哲理。
D.诗歌的内容与诗题表面上并不直接相关,这是由于作者采用了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不跑题。
10.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①空笼,造诈成辞②,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③之,去我飞亡。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欲赴它国奔亡,痛吾王两主使不通。
故来服过.。
叩头受罪大王。
”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释】①揭:提着。
②造诈成辞:编造一套欺骗的说辞。
③饮(yìn):给……喝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鹄,毛物,多相类.者类②故来服过.。
过(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3)阅读全文,你觉得淳于髡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16分)品味时间俞敏洪①不知不觉,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又来临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小时候我们好想让时间快点走,这样我们可以快快长大,像大人一样自由地行走天下。
现在我们好想让时间停下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总是要等到一年结束的时候才知道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
生命总是那么忙乱,回忆起来又常常一片茫然,最后只能以一声叹息把旧年送走。
②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不管你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不管你生活在中国还是生活在其他国家。
上帝在这里显示了他的绝对公平性。
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上帝在说:“看,我给你们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把时间用于何处,是由你们自己来决定的。
”在同样的时间内,有的人硕果累累,有的人却一事无成。
在公平的时间面前,我们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时间,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③对于时间的计划和安排很重要,这就好比跟我们计划如何花掉手里的一百块钱:你可以一顿饭把这一百块钱全部吃光;也可以二十块钱吃饭,四十块钱看电影,再花四十块钱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当然,你还可以把这一百块钱存入银行,等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花。
同样是一百块钱,不同的花法带来不同的价值,也体现了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安排时间也是同样的道理。
同样的一天时间,不同的花法会带来不同的价值:你可以睡上一天什么也不干,也可以用一天时间来读一本好书,还可以花一天时间去爬一座山。
但时间和金钱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钱可以存起来以后再花,但没有任何人可以把时间存起来以后再用。
用也好不用也好,时间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流走,而流走的时间就永远不属于你了。
我们常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时间远比金钱珍贵,因为我们永远都无法用金钱买回流走的时间。
④时间花得值不值,就像金钱花得值不值,完全在于个人的感觉:如果我把一百块钱全花在吃上,觉得很开心,那这一百块钱花得就值;如果我一天什么也不做,觉得很开心,那这一天的时间就不能算浪费。
不过,花时间和花钱一样,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站在今天,需着眼未来。
如果一百块钱是你十天的生活费,那么即使“吃光”它能带给你巨大的快乐,你也不能这么做,否则十天不到,你就会被饿死;同样,如果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那么即使无所事事、饱食终日能让你开心无比,你也不能这么做,因为浪费时间就等于荒废生命,不学习、不工作只会让你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弱,最后同样被饿死。
其次,人是“精神”的动物,不仅仅追求肚子的饱足,还追求精神和心灵的满足。
一百块钱计划好了,可以带来身体和精神的满足;一天的时间计划好了,也可以带来身体和精神的满足。
所以,不管是安排时间还是花费金钱,我们都要满足三个条件:现在的需求、未来的需求、精神的需求。
⑤合理安排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有条理、高效率、从容不迫地做事。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赶时间!”就好像时间跑得很快,我们要去拼命追赶它一样。
我们之所以要赶时间,是因为我们生命中有太多的期待和欲望。
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
时间本来应该像春天的和风,或者空气中飘过的一缕花香,需要我们用悠闲的心情认真品味。
有了品味的心情,我们才能利用好时间:专注于创新或研究,废寝忘食;在草坪上读书,不知天之将黑;;……所有这些,都是品味时间,而不是赶时间。
只有当我们浸泡在时间中,把时间忘掉,才能品尝到时间的美妙。
⑥新的一年开始了,你准备好品味时间了吗?(选自《新东方英语》有删改)11.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品味时间”的含义是什么?(3分)12.从论证方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第③段的理解。
(4分)13.阅读第⑤段,根据上文在横线处再仿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2分)14.结合全文,谈谈对第⑥段的理解。
(4分)1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19分)长成一棵树厉勇①世间有树,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地球,因为有树,变得适宜居住。
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地栖居才成为可能。
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甚至可以没有人,但不能没有树。
②树,以挺拔的站姿坚守脚下的土地,它的根在地底下匍匐蜿蜒。
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
树的根也许密如细发,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让树得以在坚硬的泥土里进行着生命的运动,从而扎根生长。
③树,以仰望的姿态朝天空发出邀请。
枝枝杈杈是树的臂膀,片片绿叶是树的语言。
树,站着会生长。
过不了几年,便拥有自己的树冠。
一团绿色的火焰在大地上燃烧,随着岁月更迭,时光变迁,树不仅没有变老,反而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蓬勃昂扬。
大树参天,遮天蔽日,树为脚下的土地撑起一片荫凉,为在树上栖息的鸟、虫子、蚂蚁、松鼠等阻挡风雨。
④与树相望,我总觉得树是可以亲近的。
树洞里埋藏了人类的秘密,树阴下有人们活动的身影。
树的绿色能让我们绝望的眼睛看到希望,至少也能让疲倦的眼睛得以休息。
细心的人总能发现,每个季节甚至每一天,树的绿色都不相同。
春天是草绿、浅绿,夏天是明亮的绿、浓厚的绿,秋天是深沉的绿。
⑤村口有大树。
古老的村庄,因为有了大树的守候,才有了灵气。
有它们陪伴的岁月,村子宁静而安详,村子里的生活如桃花源一般神秘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