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2024考研农学统考414大纲

2024考研农学统考414大纲【引言】随着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临近,广大考生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紧张的备考。
农学统考414科目作为考研农学领域的重要考试,自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2024考研农学统考414大纲,帮助考生们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形式及备考策略。
【2024考研农学统考414大纲概述】2024考研农学统考414大纲,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农学领域人才培养要求,对农学类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的整体设计。
该大纲旨在全面测试考生的农学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选拔具备发展潜力的农学类人才。
【考试科目及内容】农学统考414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植物学: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等;2.动物学:包括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动物遗传学等;3.土壤学:包括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土壤资源管理等;4.农业资源利用:包括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等;5.农业工程:包括农业机械化管理、农业设施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等;6.生物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农业生物技术7.农业经济管理:包括农业经济理论、农业政策分析、农业产业组织、农业市场营销等。
【考试形式与结构】农学统考414科目采用纸质试卷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如下:1.选择题:约占试卷总分值的30%,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2.填空题:约占试卷总分值的20%;3.判断题:约占试卷总分值的10%;4.简答题:约占试卷总分值的25%;5.论述题:约占试卷总分值的15%。
【参考书目与备考建议】1.参考书目:考生可参考《农学概论》、《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植物学》、《动物学》等相关教材;2.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大纲涉及的各个科目,形成扎实的基本功;(2)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解题能力;(3)多做真题,总结经验,提高应试水平;(4)关注历年考试动态,了解考试重点和变化趋势。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Botany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一)知识目标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长发育与生殖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科、生技、农学、园林、园艺、植保、种子等十几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二)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对植物外部形态结构和各器官内部结构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校园及附近城区主要植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2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发展史,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逆境生理》、《作物育种学》、《观赏园艺》及《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2)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1)了解花的形成和发育。
(2)了解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3)了解流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二)理解(1)理解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
(2)理解植物各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三)掌握(1)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2)掌握植物组织的起源和类型。
(3)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结构。
(4)掌握植物的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 2 学时知识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界;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学发展简史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本章小结重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重要性。
难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思考题:— 3 —1、简述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011年农业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考研真题及相关考点

植物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1、根瘤:是根瘤细菌或放线菌等侵入植物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相关考点:菌根:是高等植物根与某些真菌的共生体。
菌根所表现出的共生关系是真菌能增加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而植物则把其制造的有机物提供给真菌。
2、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个植物名称,第一个为属名,多为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为种名,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后面再写命名人的姓氏或姓名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水稻的学名Oryza.sative L。
相关考点:花程式:用符号、数字和字母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及彼此关系。
3、分蘖: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一种分枝方式。
禾本科植物(水稻、小麦等)在生长初期,茎的节间很短,节很密集,而且集中于基部,每个节上都有一片幼叶和一个腋芽,当幼苗出现4、5片幼叶的时候,有些腋芽即开始活动形成新枝并在节位上产生不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4、生活史:从上一代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的周期,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它包括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配子体阶段)。
相关考点:简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在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为新一代种子,称为被子植物生活史。
在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具有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以受精卵开始,直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分裂前,为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第二阶段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胚囊和单核花粉粒,直到成熟胚囊和成熟花粉粒,为配子体阶段(单倍体阶段)。
二、简答题1、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周皮包括哪几部分?木栓形成层形成后,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和向内各产生数层新细胞,外面的几层细胞发育为木栓层,内层的细胞则形成栓内层,再加上木栓形成层本身,三者合称为周皮。
植物学大纲——精选推荐

植物学(上)理论课教学大纲生物科学大纲说明一、学时与学分40学时、2学分二、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学生三、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四、课程教学目的植物学是高等师范本科学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植物形态学理论课部分,重点讲授植物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分裂、生长、分化及组织的形成、各组织类型的结构特点、功能;重点讲授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和内部结构;重点讲授植物繁殖器官花的组成及其发育,种子的形成、果实的类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植物形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用植物形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并为后续课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植物学形态学理论课部分合计40学时。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
考核内容对应三个相应的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占80%,熟悉的内容占15%,了解的内容占5%。
六、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可采用笔试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考试,重点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
九、推荐使用教材教材:《植物生物学》周云龙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主要参考书《植物学》上周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植物学》上滕崇德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维管植物演化形态学》谷安根等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解剖学》吴树明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种子植物解剖学》李正理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学》上陆万时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时分配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界的有关知识及植物学的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一、植物界二、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二、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要求:熟悉: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中科院621植物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以及植物基因组学等八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了解植物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二)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农业知识综合一是为了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内容1.植物学(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植物组织的类型与特点;(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4)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及调控。
2.植物生理学(1)植物的水分代谢;(2)植物的养分吸收与运输;(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植物的生长激素及其作用。
3.土壤学(1)土壤的组成与性质;(2)土壤的水分与气体状况;(3)土壤的养分循环与平衡;(4)土壤的改良与保护。
4.农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农业生物的种群与群落;(3)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4)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优化。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试卷将根据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不同,分为A、B、C三类,每类试卷中包含的题目难易程度和知识点将有所不同。
四、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解释能力;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考试难度农业知识综合一的考试难度将根据考生的报考层次和研究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对于报考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掌握能力。
对于报考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掌握能力。
六、考试要求考生应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复习过程中,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植物生态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模板

西南大学《植物生态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高洁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5年编制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 植物生态学(英文):Plant Ecology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农学、生物技术、植物科学技术、园林、植物保护、农村区域发展、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开课学期:第4学期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植物学或生物学并修课程:与生物相关专业课程均可课程简介: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以数理化、植物学、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是植物生产类、生物学类、环境生态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使学生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上,掌握植物与外界环境因子及其它生物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规律,植物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层次上的演变规律,深刻认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从而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改良环境,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为创造美好环境而努力.选用教材:《植物生态学》。
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王崇云,苏文华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版参考书目:1.《植物生态学》. 杨允菲祝廷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版。
2.《基础生态学》。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3.《生态学》。
李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熟悉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植物与环境、植物种群与群落等经典生态学理论体系,了解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认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分析群落、种群、个体、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植物的生态现象,每个层次的概念和基础理论,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植物学是农艺系园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由植物形态解剖学(Plant Morphology and Anatomy)、植物系统分类学(Plant Taxonomy)两大部分组成。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花卉学、观赏树木学等奠定必要的专业课基础。
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和文献,使学生掌握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及学科动态,培养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学习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特征,细胞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术。
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应用和相关的制片技术,应鼓励学生加以了解。
在讲授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结合中学所学知识,对植物细胞可略讲,着重强调细胞壁、液泡、质体特别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对植物的组织要详细加以讲授,这样在讲授器官发育涉及这些组织时可略讲。
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为本课程的重点,重点放在根和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叶的结构,花药的结构和发育,胚囊和胚胎发育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态学》 (含植物学)考试大纲
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
(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
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
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
(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第二部分植物生态学部分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植物的环境及相关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
第二章植物与环境
光的性质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温度的有关概念,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水及其变化规律,水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地形及其基本类型、地形要素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三章植物种群生态学
有关种群的定义,种群的一般特征;种间关系和种群动态;种的进化与选择。
第四章植物群落生态学
植物群落的概念;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演替);植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第五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有关概念和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有关概念及其过程。
第六章应用生态学
涉及环境、资源、农业、生态安全等的一些生态学问题。
三、考试要求:
了解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理解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能够应用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观点分析植物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内容比例:
植物学约 50%
植物生态学约 50%
●试卷题型比例:
填空约 10%
名词解释约 20%
简答题约 30%
论述题约 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 40%
中等难度题约 40%
难题约 2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1.杨世杰、汪矛、张志翔主编,《植物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曹慧娟主编,《植物学》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王崇云、苏文华.植物生态学(第2版) 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0.5
4.龙文兴主编,植物生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李景文主编,《森林生态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6.李俊清、牛树奎,《森林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自然保护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