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声音》练习题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作业练习题

第一单元《天气》1、关心我们天气姓名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和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和、、云量是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5、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2、天气日历姓名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时间、,气温、风向和。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
云的类型。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时间、地点。
4.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或后,才能读数。
5.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3、方向和风速姓名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的速度是以风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4、降水量的测量姓名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3.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或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5、云的观测姓名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和。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和。
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5.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第二单元《溶解》1、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姓名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和,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来取。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练习题

四年级科学期末练习题第一单元 1.1听听声音一、选择题1.不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是()A.高、低B.强、弱C.多、少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
()A.正确B.错误3.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B.歌声C.风声1.2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____而产生的。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B.断裂C.振动3.我们平常听到蚊子“嗡嗡”声,是由蚊子的()振动引起的。
A.口器B.翅膀C.触角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练习题1.填空。
(1)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传人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2)“隔墙有耳”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4)花样游泳的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能传播声音。
(5)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2. 选择。
(1)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木头B.空气C.琴弦(2)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3)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所以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A.空气B.无线电设备C.任何物质(4)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B.火车C.钢轨(5)上课铃声响起,校园中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听到了铃声,这不能说明()。
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能力强B.声音能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C.铃的振动会引起空气的振动(6)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闪电B.空气C.雨水(7)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教科版(2023秋)四年级上册科学1

1.1听听声音(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选择题1.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鸟叫声B.歌声C.下雨声2.明明站在观众席对面喊豆豆。
明明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振动产生的。
A.声带B.舌头C.嘴唇3.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属于()。
A.自然界的声音B.动物的声音C.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4.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A.机器的轰鸣声B.午夜的钢琴声C.教师上课5.《听听声音》中描述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三组科学词汇。
下列声音中,属于刺耳的是()。
A.窃窃私语声B.钢琴声C.鞭炮声6.不是耳朵的结构是()。
A.耳郭B.外耳C.中耳D.内耳7.有经验的人买碗时常常把两只碗碰一碰,通过辨别声音的()来判断碗的好坏。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8.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是()。
A.风声B.汽车喇叭声C.海浪声9.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
10.当你在打哈欠的时候,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重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C.耳廓的振动D.听觉神经的振动二、填空题11.在我们学过的成语中,有些是描述声音的。
如“人声鼎沸”,这种环境下的声音属于_________,“轻言细语”,说明说话人声音的_____(选填“音高”或“音量”)很小。
12.声音可以用高低、_________、悦耳、_________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13.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 )的声音。
14.在“do、re、mi”这三个音阶中,________的声音最低,用数字1表示,________的声音最高,用数字3表示。
15.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 )、( )和( )三种。
16.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 ),一会儿( )。
17.噪声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的仪器。
18.汽车紧急刹车时,声音比较______(刺耳/悦耳),钢琴的声音比较______(刺耳/悦耳)。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练习题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练习题一、填空。
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二、选择。
(1)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
A.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B.2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C.4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2)在弹吉他时,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强些,可以()。
A.换新吉他B.用的力气大一些C.调节弦的松紧度三、把下面的操作与听到的声音特点用线连起来。
拨动拉的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的较松的橡皮筋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轻轻敲击锣鼓皮振动的快听到的声音强鼓皮振动的慢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弱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四、下面是二胡、古筝、吉他等乐器让弦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
(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
(3)手指在弦上连续移动。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识别的变化。
五、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记录表橡皮筋拨弹情况橡皮筋振动情况发声情况不拨弹橡皮筋没有振动不发声把橡皮筋拉紧拨弹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把橡皮筋稍稍放松拨弹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六、培优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有两根弦。
现代二胡以纯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属于中高音域乐器。
现在各地方根据需要的条件,独立发展出不同形状的弓弦乐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
为满足中乐交响化的需要,根据二胡的制式,也另外发明了中胡等。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1)弦的粗细。
(2)弦的长短。
(3)弦被绷紧的程度。
我们用相同的力从二胡琴弦下端往上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到。
我们用同样的力从上往下移动,发出的声音是从到,这是因为琴弦越短,振动越,声音越。
1.1听听声音一课一练(含答案)

1.听听声音一、知识广"场1.在自然界里,声音有__________有弱,有__________有....2.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__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3.我们周围的声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
二、判断大厅1.所有的声音都是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的。
( )2.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
( )3.毛绒玩具掉进塑料桶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4.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一- 样的。
5.当我们用耳朵贴近一名同学的前胸时,不会听到任何声音。
( )6.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自然界的声音。
( )三、选择乐园1.'下面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 )。
A.风声B.琴声C.雷声2.下面不可能从家里发出的声音是( )。
A.菜市场的吆喝声B.炒菜的声音C.打呼噜的声音3.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词是( )。
A.高、低B.强、弱C.多、少4.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是( )发出的。
A.自然界B.动物C.人类生产生活5.我们会听到周围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
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6.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是( )。
①虫鸣声②鸟叫声③商贩叫卖声④汽车鸣笛声A.①③B.①②C.③④四、问题城堡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参考答案一、1.强高2.物体 3.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二.1.X 2.√ 3.X 4.X 5.X 6.X三.1.B 2.A 3.C 4.C 5.C 6.B四、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一、填空。
(1)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填“大”或“小”)了。
二、选择。
(1)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远离噪声B.控制物体发声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2)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
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三、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四、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探究右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是模拟()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B.耳朵鼓膜振动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B.空气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A.被音叉吸引B.不动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A.跳动幅度小B.跳动幅度大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耳道B.鼓膜C.听小骨六、培优训练观察下面这张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
(1)同学甲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相比,()。
A.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此B.同学乙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C.他们听到的声音样清楚(2)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她耳朵的。
A.固体B.气体C.液体参考答案:1.(1)振动鼓膜信号大脑(2)大2. (1)C (2)A3.声音声波振动信号大脑4.5. (1)B (2)B (3)C (4)B (5)B6. (1)A (2)A B(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听听声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练习含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练习含答案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练习一、填空。
1、声带越(),发出的声音越(),声带越(),发出的声音越()。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而产生的。
3、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4、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填“能”还是“不能”)发岀声音。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
二、选择。
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2、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A 拉伸橡皮筋B 揉搓橡皮筋C 用手按压鼓面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4、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A 用力拉伸橡皮筋B 轻轻拨动橡皮筋C 揉搓橡皮筋D 挤压橡皮筋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锣面停止了振动B、锣面振动更慢了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3、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4、振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5、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6、敲击音叉后轻触水面,水面会有变化。
()四、你能想办法使塑料小尺发出声音吗?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五、实验操作题:利用音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完整word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四年级上册郑重说明:浙江省各小学使用的科学作业本,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一直是我省小学科学老师进行教学的得力助手,能有效记录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之前,我们组织了一批科学老师担任志愿者,编写出3-6年级作业本参考答案供大家使用。
近几年,该作业本数次修订,原有的参考答案和作业本题目出现许多不一致的情况,已不便继续使用。
为此,我们再次招募科学老师编写2018年上册科学配套作业本参考答案,在此罗列本次志愿者名单,并表示衷心感谢。
三上:姚力军、杨荣华四上:孙小宝、张淑飞五上:陈晓吉、陈亚飞六上:朱建英、曹建清统稿和审查:陈建秋、刘竹英本册作业本参考答案主要由孙小宝老师和张淑飞老师负责提供,大家在使用中若有异议可联系这两位老师进行交流,也可到小学科学教学论坛发贴讨论。
《天气》单元1.我们关心天气活动记录:1.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2.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
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
有微风,能看见国旗在飘动.课堂练习:3.感觉特别寒冷的天气晴天要带雨伞出行的天气雪天适合野炊郊游的天气雨天4. 填图.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3。
填空题(1)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2)记录、观察天气预报4。
选择题。
(1)C(2)B(3)C5。
(略)3。
温度与气温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C(2)A(3)A4.风向和风速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2.填空题。
(1)吹来、八(2)风速(3)强风3.选择题.(1)B (2)A(3)A (4)C5。
降水量的测量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题。
(1)雨量器(2)毫米2.选择题.(1)C(2)B(3)C(4)C(5)A6.云的观测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题.(1)云量(2)小水滴、冰晶2.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听听声音》练习题姓名:
一、填空题。
1.我们用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
2.音叉是一种发声器,用来乐器和音高。
3.不同物质发出的声音是。
4.大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小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
二、选择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2.下面的音乐是人为制造出的声音的是()
A.夜半钟声
B.惊涛拍岸声
C.夏日的蝉鸣
3.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你可以听到的声音为()
①虫鸣声②鸟叫声③叫卖声④鸣笛声
A.①③
B.①②
C. ③④
三、判断题。
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有的高,有的低。
()
2.杯中的水越少,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大。
()
3.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是人类活动发出的。
()
4.固体可以发出声音,而液体和气体不能发音。
()
四、连线题。
蛙鸣
人为声音鸟叫
喇叭声
下课铃声
自然界的声音风声
读书声
五、简答题。
在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哪些声音?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练习题姓名:
一、填空题。
1.我们身上非常敏感,可以感受物体振动的器官是。
2.观察发音的音叉,音叉在。
3.声音是因为物体的而产生的。
4.要使发声物体停止发声,就要让发音物体。
二、选择题
1.人体能说话产生声音的器官是()
A.嘴巴
B.头
C.声带
2.停止敲锣以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主要是因为()
A.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B.锣不振动了,但空气还在振动
C.敲击虽然停止了,但锣面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使劲按压锣鼓,锣鼓会发出声音
B.使劲折弯钢尺,钢尺会发出声音
C.轻轻敲击锣鼓,锣鼓会发出声音
三、判断题。
1.气体振动不能发生。
()
2.只要听到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
3.轻轻拨动拉紧的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4.声音是通过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气体振动也会发生。
()
四、简答题。
1.怎样让锣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
2.我们为什么能听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