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20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20

一、保护个人信息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隐私、身份和个人信息;

2、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保护公司、客户以及其他用户的个人信息;

3、履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安全保障,以防止未经授权访问、使用、修改、破坏个人信息;

4、把握账号安全,严格保护个人账号,不允许未经身份认证的其他人进行登录及使用;

5、不允许用户个人信息的散布、提供和传输,不可以将个人信息出租和出售给其他机构或个人;

6、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公民身份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电子公民的身份信息;

7、不要使用、提供和传播违法、反动和淫秽色情信息;

二、责任追究

1、严肃责任追究,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任何侵害

用户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戒,所造成的损失由所责任方负责赔偿;

2、凡利用本公司个人信息数据进行未经授权的商业行为,均将受到依法惩戒;

3、对于侵害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责任人将被受到不断的惩办和监督,以免造成重大的损失;

4、违反国家有关保护个人隐私,身份信息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查处;

5、若发现有利用公司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行为,请及时与公司联系,共同反对有关非法行为,积极促进网络安全。;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2017版 编者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作为大数据挖掘和利用的“宝藏”,面临着空前的保护危机,个人不应当在享受科技发展便利的同时遭受人格权利的侵害。201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主任周学东以及45位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提交《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议案》,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议案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作为附件提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个人信息权 第三章国家机关信息处理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第四章非国家机关信息处理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条【立法目的】 为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保护自然人个人信息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规范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特制定本法。 第2条【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完全或者部分通过自动方式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和可以进行检索的人工处理。 第3条【个人信息】 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第4条【合法原则】 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 第5条【知情同意原则】 不符合本法或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或未经信息主体知情同意,不得收集个人信息。收集不需识别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应当消除该信息的识别力,并不得恢复。第6条【目的明确原则】 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有明确而特定的目的,不得偏离有关目的收集个人信息。不得以欺诈、胁迫等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信息。 第7条【限制利用原则】 个人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必须与收集目的一致,必要情况下的目的变更应当有法律规定或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或其他正当理由。 第8条【完整正确原则】 信息处理主体应当保证个人信息在利用目的范围内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 第9条【安全原则】

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变化分析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变化分析 2020年3月6日,国家正式发布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此标准是在2017年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基础上经多次修订、并将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共分为十个章节,其中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个人信息安全基本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个人信息的保存,个人信息的使用,个人信息的委托处理、共享、转让、公开披露,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处置以及组织的管理要求。 核心变化概述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与GB/T 35273-2017相

比,主要变化在于: 一、增加了“多项业务功能的自主选择”、“用户画像的使用限制”、“个性化展示的使用”、“基于不同业务目的所收集个人信息的汇聚融合”、“第三方接入管理”、“个人信息安全工程”、“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记录”等。 二、修改了“征得授权同意的例外”、“明确责任部门与人员”、“实现个人信息主体自主意愿的方法”等。

逐条变化 安言咨询在2020版规范发布之初,即组织内部专业人员对2017年规范及2020版规范进行差异对比,形成《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差异对比》,如下图,如有需要,请关注公众号并在后台留下您的邮箱,我们会在3月20日前逐一发送。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差异对比》样例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差异对比》样例 总结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其内容的丰富和可操作性在起草之初就引起实务界的瞩目,成为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指引以及相关监管机构执法的参照。 2020版相比2017年版更加贴近行业实践,增强了企业合规工作的可操作性。内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普及,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技术要求。 首先,个人信息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密码安全规范、网络安全规范、数据安全规 范等方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密码的安全性,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并且不要将密码告知他人。此外,网络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工具,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避免上网时泄露个人信息。在数据安全方面,我们需要备份重要数据,定期清理无用数据,避免数据丢失或泄露。 其次,个人信息安全技术规范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在信息 采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擅自收集、使用他人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同时,个人信息安全技术规范也需要遵守公司内部规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公司和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个人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还需要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保 护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认识,增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做到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综上所述,个人信息安全技术规范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 遵守密码安全规范、网络安全规范、数据安全规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滥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规范的落实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致力于个人信息安全,共同维护信息安全的大环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个人信息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不断增加。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每个人都需要遵守一系列的信息安全规范。以下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一些建议。 1. 密码安全: - 设置强密码: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长度应 在8位以上。避免使用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密码。 - 定期更改密码:每隔一段时间,及时更换密码,以防止被 猜测或破解。 - 不重复使用密码:不同网站和应用程序的密码应有所不同,避免一次泄露导致多个帐户的风险。 2. 防止钓鱼攻击: - 警惕钓鱼邮件和网站:不打开或点击可疑邮件或链接,避 免泄露个人信息。 - 验证网站的真实性:在访问网站时,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避免访问伪造的网站。 - 使用安全的网络:避免在公共Wi-Fi网络上输入敏感的个 人信息,以防止被黑客窃听或拦截。 3. 更新软件和系统: -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安装软件和系统的更 新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 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安装并更新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保护电脑免受恶意软件和病毒的攻击。 4. 保护个人隐私: - 谨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避免过多公开个人生活 和工作的细节,以防止被滥用。 - 限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个人信息, 避免过多的个人信息被不必要地收集。 - 审查隐私设置:定期审查和更新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服务的 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只在必要时可见。 5. 备份个人和重要文件: - 定期备份数据:将个人和重要文件备份到可靠的存储设备 或云存储中,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6. 审查和监控个人账户: - 监控个人账户:定期检查个人银行账户、信用卡账单和其 他在线账户的交易记录和活动,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 及时响应账户警报:如果收到账户活动的异常警报或通知,立即进行核实和必要的响应。 7. 妥善处理个人设备: - 让个人设备安全:手机、电脑和其他个人设备应该有密码 锁和指纹识别等安全设置,以防止丢失或被盗时个人信息被泄露。 -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只从可靠的来源下载和安装 应用程序,以避免下载恶意软件或病毒。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1. 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个人信息是指可以识别或关联到某个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例如姓名、生日、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身份证号、社保号、银行卡号等。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不断增加,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不仅仅与个人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 全有关,还与社会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 2. 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原则 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存和传输应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必要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根据具体需求 确定,且仅限于实现这一目的所必需的信息。 (3)明确性原则。个人信息的处理应做到明确、明晰,不 模糊,不含歧义,确保符合信息主体的理解和意愿。 (4)安全性原则。个人信息的保护应严格按照保密要求, 采取必要技术和组织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丢失、损坏等风险。 (5)审查制度原则。对于处理个人信息的组织,应建立健 全的信息审查制度,定期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3. 保护个人信息的注意事项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个人应时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警惕各种诈骗和钓鱼网站,不轻信未知来源的信息,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 (2)选择信誉好的网站和服务。选择信誉好的网站和服务,不轻易使用未知的网站和服务,防范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3)严格控制个人信息的输出。在使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服务时,要避免输入过多个人信息,定期清空浏览器缓存和输入框历史记录,以减少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4)使用安全密码。使用安全密码,不使用过于简单、容易被猜测的密码,不将密码在多个账户之间重复使用。 (5)保护移动设备安全。对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应定期更新软件,及时安装安全补丁,设置密码锁等保护措施,避免设备被入侵或丢失。 4.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包括信息收集、使用、保存和传输等各方面的具体规定,并采取相应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2)加强数据分类管理。将个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不同的数据分类设置不同的保密级别,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各类数据的安全。 (3)建立信息安全审计制度。建立信息安全审计制度,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存和传输等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保密进行全方位监管和检查。 (4)采用加密技术保护个人信息。采用加密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包括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数据存储进行加密等技术措施。 (5)隐私保护技术。采用隐私保护技术,包括数据脱敏、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20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20 一、基本概念 1、个人信息安全:指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为参照,采取有效安全保 护措施,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一种能力和状态。 2、数据安全:指安全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存储及使用的一种保护措施。 3、个人信息处理:指从用户原始数据中收集、整理、加工等,利用相关科技技术对 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活动。而处理的内容包含收集、保存、使用、传输等。 二、个人信息Context 1、个人信息的敏感性:个人信息包含一系列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家庭成员 隐私信息、健康、支付、位置等敏感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和使用。 2、个人信息的可用性: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确保其准确性、及时性,以确保个人 信息供使用者及时准确使用。 3、数据可追溯性:数据中必须明确记录处理者在收集、存储、处理及传输个人信息 活动的踪影、时间和方式,以方便管理者查询、维护及证明。 三、安全管理规范 1、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将法律法规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安全保护 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保护个人信息的审慎及合规。 2、处理者权利限制:个人信息的处理者必须是合法授权的,并且在收集、处理及 传输个人信息时根据法律法规和业务要求,采取合理措施限定权利,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3、安全措施:保证采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有效性,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四、隐私保护规范 1、认证机制:应当实施合理的认证机制,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五要素认证的完整性, 辨识合法用户。 2、个人信息管理:对于采集的个人信息,应当将之以可视化、可追溯、可回收的方 式完成管理过程。 3、安全护域:实施多重安全护域,采用安全认证机制保护网络安全,确保数据不被 未授权人员访问。

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 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来处理、存储和分享个人信息,因此,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各个行业和个人都应遵守以下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1. 合法合规: 所有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依法合规。个人信息的采 集应明确告知目的和范围,并取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同时,个人信息 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 安全法等。 2. 信息最小化原则: 个人信息的收集应遵循信息最小化原则,仅收集与业务需求相关 的必要信息,并且在收集信息时应明确告知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范 围和期限。 3. 安全保护: 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这包括但 不限于加密技术、数据备份、防火墙设置、权限管理、访问日志记录等。同时,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加密措施,防 止信息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泄露。

4. 共享与转移: 个人信息的共享与转移应遵循明确的目的和范围,同时要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在个人信息共享或者转移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5. 个人权益保护: 个人拥有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行使一定的控制权。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有权查阅、修改、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有权撤回对个人信息的授权同意。 6. 信息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各个行业应加强对员工和公众的信息安全教育。员工应该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使用和处理个人信息。 7. 监管与执法: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与执法机制。对于个人信息的违法使用、泄露或丢失等问题,应及时查处,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总结: 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是保障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普及和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并遵守这些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规范以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理,以下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要点: 1. 信息收集规范:个人信息的获取必须遵循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在收集个人信息前,必须向个人明确告知收集目的、范围、使用方式,并经过个人同意。不得通过欺骗、诱导等手段收集个人信息,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弱势群体要加强保护。 2. 信息存储和传输规范:个人信息的存储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包括加密、备份、防火墙等安全技术,防止数据丢失、泄露或被篡改。在个人信息传输过程中,必须采用安全通道和加密技术,避免信息在传输中被窃取或篡改。 3. 信息使用规范:个人信息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收集目的范围进行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商业推销、垃圾邮件等非法用途。在使用个人信息时,应确保数据安全,并定期检查和清理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 4. 信息处理规范:对于个人信息的处理必须遵循最小化原则,即采集的个人信息只能使用于特定目的,并且需要经过个人授权。不得将个人信息共享或出售给第三方,除非得到个人明确同意或法律法规要求。个人信息的处理必须进行审计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

5. 信息保密规范:任何个人信息都必须严格保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个人信息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如访问权限管理、安全监测和报警等,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6. 监督与追责规范: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对于违反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行为,必须进行追责和惩处,包括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措施。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对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个人信息采集和使用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 7. 法律和责任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理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个人信息的责任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对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越发重要。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不仅是企业和组织的责任,也是个人自我保护的需要。只有从源头上保护好个人信息的安全,才能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在个人信息安全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最近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以新的形式窃取个人信息,例如钓鱼攻击、网络盗窃,事态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些新的安全问题,现今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提出了加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若干措施。 首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强调了机密性,其中包括在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在不同情况下保护个 人信息的必要措施。其次,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提出了可用性要求,其中包括能够在任何时候访问、更新和删除个人信息,以及在个人信息处理中应该遵守的可用性要求。此外,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还要求收集的个人信息应当经过符合信息安全规范的加密处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另外,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还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若干详细的要求。例如,应当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制定个人信息安全策略以及必要的管控措施;此外,还要建立合规审计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此外,信息安全规范还要求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对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泄露和处理个人信息等行为采取严厉的措施。此外,企业还必须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如何维护数据安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最后,企业还应当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个人信息被未经授

权的第三方访问或处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此外,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企业还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如数据加密、IP筛选、数据存储和备份等措施,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总之,个人信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采取全方位的措施来实现。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严格按照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要求,加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三、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3篇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三、个人信息的收集、 存储、使用 三、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 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是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环 节,下面将具体介绍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的规范。 一、个人信息收集 1. 个人信息收集应当依法、合规进行,必须经过信息主 体的授权同意,明确告知收集目的、方式和范围。 2. 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力求最小化原则,仅限于实现合法 目的的必要范围之内,并注意个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 整性。 3. 个人信息收集应当避免过度获取信息,不得搜集与服 务无关或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4. 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公开透明,完善信息披露体系, 及时公布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范围、方式、使用方式、披露 方式以及保护措施等信息。 二、个人信息的存储 1. 个人信息的存储应当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防止信息泄露、丢失或被篡改。 2. 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充 分保护个人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 个人信息存储采用加密技术、备份技术等措施,确保 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 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分配不同权

限的用户在系统内进行操作,并完善网络与机房安全措施。 三、个人信息的使用 1. 个人信息的使用应当依照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且在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下进行。 2. 个人信息的使用应当避免超出规定通常合理的范围,不得借口信息主体同意而获取其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3. 个人信息的使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恶意使用,避免信息泄露和隐私侵犯。 4. 个人信息使用应当定期处置,清理超过时效或泄露风险较大的个人信息,确保不会被滥用或泄露。 以上就是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规范的介绍,应注意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切勿将个人信息滥用或泄露出去。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个人信 息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保护个人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以期为 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保 障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义务,包括 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等,同时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 与使用,对违法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于2020年10月21 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草案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明确 个人信息所有权,规定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授权、采集使用、共享与披露等规定,同时规定了 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是欧盟于2016年底颁布的一项全 新数据保护法规,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生效。该条例明确规定了针对个人信息的处理、使用和保护的要求,包括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 控制者的义务、数据处理者的责任等,对数据泄露、滥用等行为进行

了严格的处罚,并规定了在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可面临的高额 罚款。 四、《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件法》 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件法(PIPEDA)于2004年颁布,旨 在保护私人部门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的权益。该法律要求数据 收集者在征得个人同意后才能收集信息,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护提 出了一系列要求,并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处罚。 五、《美国个人隐私权保护法》 美国个人隐私权保护法(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CCPA) 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旨在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该法案规定 了数据主体的权利,要求数据收集者提供明确的隐私政策,规定了个 人信息的销售和披露等行为,并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处罚。 个人信息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国相继出台的法律法规为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是,仅仅依靠法律法规 是不够的,个人信息保护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法律保护外,个人也应提高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减少 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散布,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总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是当今数字化社会的必然 需求。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制约机制,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以 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为广大公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规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个人信息安全也随之引起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法规,在我国,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也有了明确的规定,以下将简单介绍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于2020年6月施行的新一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主要针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制定了明确的规定。该法对涉及个人信息的单位进行了规范,强调了用户的权利与利益,对于违反保护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也作出了相应的惩罚和责任追究。《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法规之一,对于促进个人信息的保障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0年颁布 实行的一项管理法规,主要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进行了规范。该法 规对于网站、邮箱、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服务单位进行了管理,要求他们必须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对违 反规定的单位进行监管和处罚。该法规的实行,为我国的互联网信息 服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三、《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于2017年6月实行的一部网络安全法律, 主要针对网络安全进行了规定,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网络运营者 应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服务保护。该法规要求网站和其他相关网络 服务单位必须具有多种防范技术和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对于 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和法律追究。《网络安全法》的实行,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制度体系,保障了个人信息安全。 四、《国家密码管理条例》 《国家密码管理条例》是由国务院于1999年发布的一项密码保护 规定,主要着重保护国家秘密和机密信息,但同时也对个人信息的加 密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指导。该法规要求各单位对于需要加密的信息,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 在如今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护 个人的隐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法律法规保障,更需要个人 自觉遵守“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 一、慎选账号和密码。在注册各种网络账号时,需要注意账号名 称的隐私性,避免使用个人姓名或手机号等容易暴露个人信息的账号名。密码也应该选择复杂度高、强度够的密码,不要使用简单的数字 或字母,以免被人轻松破解。 二、谨慎公开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社交网络、微信、QQ等在线交流平台上公开个人信息和照片,尤其是地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 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避免在网络游戏或社交账号上随便填写各种信 息以便获得某些虚拟物品。 三、勿轻易点击邮件、短信等链接。勿轻易相信陌生人或冒充站 点来的电子邮件或短信,不到知晓发送者是可靠人士,不要点击附带 的链接或下载附件,多采取主动搜索网址的方式进入网站。 四、加强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安全防护。安装并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及时打补丁,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同时,需要保证操作系统、 浏览器以及软件的通常更新,防止出现漏洞被人利用,轻则影响使用,重则泄露信息。 五、合理设置个人隐私设置。在各类用户网站、社交应用程序等上,应该合理设置隐私等级和分享范围,避免随意给自己曝光,对于 不友善、不负责任的善良人士,解释相同然后保持能够管理相应的个 人裙子并防守个人的安全隐私。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只有秉 持着对个人数据的谨慎处理态度,才能够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只要 我们能够具备良好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就能保障自己的隐私安全,避免意外信息泄露,让生活更加安稳和平静。

互联网平台用户个人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

互联网平台用户个人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各种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交流、购物、娱乐等活动。然而,与此同时,用户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是欧洲联盟 于2018年5月25日实施的一项法规,旨在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根据GDPR的规定,互联网平台必须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明确告知用户,告知用户的目的、使用方式以及数据保护措施等。此外,用户有权要求平台删除、更正或限制使用其个人信息。互联网平台在违反GDPR规定的情况下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接下来,我们看看美国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该法于2020年1 月1日生效,适用于在加州运营的互联网公司。根据CCPA的规定,互联网平台 必须提供一个明确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平台将如何收集、使用和披露其个人信息。此外,用户有权要求平台删除其个人信息,并有权禁止平台将其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违反CCPA规定的互联网平台可能面临民事诉讼和罚款。 除了欧美国家的法律规定外,中国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2017年6月1日,中国颁布了《网络安全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互联网平台必须取得用户明确的同意,才能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同时,互联网平台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违反《网络安全法》规定的互联网平台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经济赔偿。 除了以上提到的法律法规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范互联网平台的运营行为。然而,实际上,很多互联网平台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

六脉神剑袭来,新版国标《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显威

六脉神剑袭来,新版国标《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显威 安杰律师事务所蔡航、陈达伦2020年3月7日,新版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2020版《规范》”)正式发布,替代现行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17版《规范》”)。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尽管并非强制性规范,但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具备重要的引领地位,互联网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多参照适用该规范。2020版《规范》参考了近几年国外立法趋势和执法经验,反映了在应用新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时对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度关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快地掌握新版规范,我们对2020版《规范》和2017版《规范》进行了比对,并将其中最为关键的六大要点归纳如下: 1.对提供多项业务功能的个人信息控制者提出更高要求 2017版《规范》即要求个人信息控制者不得强迫个人信息主体提供其个 人信息,但是运营企业在实践中容易规避该规定。随着互联网服务日益平 台化和集成化,单一App、业务网站通常集成多项业务功能,最为常见的授权做法是将全部业务功能所需要的个人信息授权全部打包在一份隐私 政策内,在用户明示同意隐私政策后即可一劳永逸解决授权问题。另一方 面,这些业务功能名目繁多,某些类目有意地使用“改善体验”、“产品研发”等语焉不详、客户无法感知具体内容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为 了其不需要使用的某些功能而无意中额外地提供了使用个人信息的授权,违背了规范倡导的“最少够用”原则。 针对上述情形,2020版《规范》围绕“最少够用”原则,对提供多项业务 功能的个人信息控制者提出了以下一系列要求: 1.除去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外,宜在实际开始收集特定个人信息时, 向个人信息主体提供收集、使用该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 围,以便个人信息主体作出具体的授权同意前,能充分考虑对其 的具体影响; 2.不应通过捆绑产品或服务各项业务功能的方式,要求个人信息主 体一次性接受并授权同意各项业务功能收集个人信息的请求; 3.应把个人信息主体主动作出的肯定性动作,如主动点击、勾选、 填写等,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业务功能开启条件,个人信息控制者 应仅在个人信息主体开启该业务功能后,开始收集个人信息; 4.关闭或退出业务功能的途径或方式应与个人信息主体选择使用业 务功能的途径或方式同样方便。个人信息主体选择关闭或退出特 定业务功能后,个人信息控制者应停止该业务功能的个人信息收 集活动;

新规范下个人信息处理的合规要点

新规范下个人信息处理的合规要点 前言 2020年3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标准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2020年《规范》”或“《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替代现行的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2017年《规范》”),并将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作为个人信息安全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标准,2020年《规范》以2017年《规范》为基础,沿袭《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的立法思路,结合《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的保护要求(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中的具体规定,历经2019年6月、10月两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而成,较为系统地回应了我国个人信息应用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与监管要求。 一、《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法律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法律性质系推荐性国家标准(相对于“强制性标准”),不属于我国《立法法》所规定的正式法律渊源,但依然很可能对企业产生事实上的拘束力。 首先,监管部门可依自由裁量权参照《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处理个人信息安全事务。鉴于《民法总则》和《网络安全法》的原则性规定为监管部门提供了较大自由裁量权,监管部

门在开展网络安全包括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活动和执法活动时,如果法律法规针对具体问题的规定存在缺位,监管部门有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其自由裁量权参照《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进行处理,例如2017年《规范》曾被作为重要依据用于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开展的App安全认证工作。 其次,在政府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时,以及制定其它标准、指南时,《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文件也是重要参考依据。在2017年《规范》颁布实施后相继出台的网信办《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公安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工信部《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均在相关概念界定和立法执法思路上借鉴了2017年《规范》有关内容。 再次,历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引用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尽管法院不得直接依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作出判决,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第六条[1],法院可以援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作为裁判说理依据。 有鉴于此,本文对2020年《规范》修订的重点内容进行整合与分析,以期为企业实施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提供概括性合规指引。 二、2020年《规范》的主要修订 与2017年《规范》相比,2020年《规范》在内容上有较大变化:一是新增“多项业务功能的自主选择”、“用户画像的使用限制”、“个性化展示的使用”、“基于不同业务目所收集个人信息的汇聚融合”、“第三方接入管理”、“个人信息安全工程”、“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记录”等内容;二是修改“征得授权同意的例外”、“个人信息主体注销账户”、“明确责任部门与人员”、“实现个人信息主体自主意愿的方法”部分内容;三是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