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hj1182实验报告表示

色度hj1182实验报告表示

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依据是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HJl182-2021),本方法能力验证应随标准更新而更新。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为2倍。

2、方法原理

将样品稀释至与水相比无视觉感官区别,用稀释后的总体积与原体积的比表达颜色的强度,单位为倍。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3.1试剂

3.1.1水:去离子水或纯水。

3.2人员、环境和仪器

3.2.1人员:检测人员必须视力正常,具备能准确分辨色彩的能力,不能有色觉障碍和色盲。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色度测定基本知识和测定步骤,能够正确地识别和描述样品。

3.2.2测定背景:实验房间墙体的颜色应为白色,检测人员应穿着白色实验服。

3.2.3具塞比色管:50ml、100ml,内径一致,无色透明、底部均匀无阴影。

3.2.4光源: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可使用自然光。否则应在光源下进行测定。光源为荧光灯或LED灯,2种光源发出的光均要求为冷白色。两根灯管并排放置,灯管下无任何遮挡,每根灯管长度至少1.2m。光源悬挂于实验台面上方1.5m~2.0m处,开启光源时,应关闭室内其他所有光源。荧光灯功率≥40W,LED灯功率≥26W。

3.2.5容量瓶:100ml。

3.2.6量筒:25ml、100ml、250ml。

3.2.7pH计:精度士0.1pH单位或更高精度。

3.2.8采样瓶:250ml具塞磨口棕色玻璃瓶。

3.2.9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色度实验报告

色度实验报告 色度实验报告 引言: 色度是指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光的颜色特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色彩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美化我们的环境,还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为了更好地了解色彩的特性和对人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色度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定量分析,探讨色度对人类感知的影响。 实验一:颜色对情绪的影响 我们首先对一组受试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以了解不同颜色对情绪的影响。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红色、蓝色和绿色这三种常见的颜色作为实验变量。受试者在 实验开始前填写了一份情绪问卷,然后被要求在不同颜色的房间中停留一段时间。在每个房间中,我们观察了受试者的情绪表现,并记录下来。 结果显示,红色房间中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强烈的兴奋和活力,而蓝色房间则使 受试者感到更加平静和放松。绿色房间则在情绪上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表明不 同颜色对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红色和蓝色在情绪激发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实验二:色彩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探讨了色彩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一系 列认知任务,包括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在不同任务中,我们使用了不 同颜色的背景。通过比较受试者在不同颜色背景下的表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红色背景对于记忆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受试者在红色背景下 的记忆能力明显优于其他颜色背景。其次,蓝色背景对于注意力任务的完成有

积极的影响。受试者在蓝色背景下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任务完成效率。然而,对于问题解决任务,颜色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实验三:色彩对视觉感知的影响 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色彩对视觉感知的影响。受试者被要求观看一 系列的图像,其中包括不同颜色的物体。我们记录下受试者对不同颜色物体的 反应时间和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黄色和橙色的物体引起了受试者更快的反应时间和更高的准确率。 这表明黄色和橙色对于视觉感知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 力和提高视觉处理效率。 结论: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色度对人类感知的影响的结论。不 同颜色对情绪、认知能力和视觉感知都有不同的影响。红色对情绪激发具有显 著作用,蓝色对放松和注意力有积极影响,黄色和橙色对视觉感知有积极影响。这些发现对于设计、心理学和广告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也可能对色彩感知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文化因素,以更好地利用色彩的 特性,创造出更好的环境和体验。 总结: 色度实验的结果表明,色彩对人类感知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不同颜色对情绪、认知能力和视觉感知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发现对于我们理 解色彩的特性和应用色彩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实验的结果能够为相关 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印刷色彩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灰平衡、色彩仪器测量的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简介:该实验适用于测量灰平衡、色彩仪器测量的误差分析 实验1目的:不同彩色输出设备灰平衡状态测试 实验材料与仪器:色彩输出设备GrayFinder色表HP5500 实验过程:根据不同输出材料的色度值,计算不同阶调的灰色的色度目标值。通过测量寻找GrayFinder色表上对应的C M Y K的网点百分比,确定设备的灰平衡的特征。 (1)使用HP5500输出GrayFinder色表。 (2)测量纸张的色度值 L a b 93.2 0.8 -3.7 (3) 计算灰平衡控制的目标值 目标a=纸张a*(100-C)/100 目标b=纸张b*(100-C)/100 C75.3 C62.8 C49.8 C37.3 C25.1 C12.5 a 0.17976 0.2976 0.4016 0.5016 0.5992 0.77 b -0.9139 -1.3764 -1.8574 -2.319 -2.7713 -3.237 (4) 分析与测量色表的Lab色度值 实验1 数据及分析 C M Y 1 75.3 69 67.8 2 62.8 55 54 3 49.8 41.5 39 4 37.3 30.3 27 5 25.1 19.8 20.2 6 12.5 9.8 9.7

绘制灰平衡曲线 实验2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测量仪器于不同状态的测量数据,分析测量仪器的误差, 并确定测量误差对色彩匹配的质量影响。 实验材料与仪器:Eyeone、HP5500 实验过程:分别由男生和女生分别使用白色衬底和黑色衬底测量色样。 (1)将Eyeone与HP5500连接 (2)男女各在不同的仪器上测量一次, 每次每人测量18个色块,每人采用不同得到衬底<黑色或白色> (3)对色样进行色度值的测量 实验2 数据分析 测量误差: E1-2 1 2 3 4 5 6 7 8 9 4.90 7.93 7.15 5.86 5.92 5.51 5.63 5.80 4.0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08 4.25 5.02 5.72 0.73 7.65 5.62 5.06 1.12 分析(1)由误差可知不同的仪器的CIELab的值是不同的. (2)不同的衬底CIELab的值也是不同的.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啦啦啦一、实验测定方法 在水体中,有机氮和无机氮化物含量增加,消耗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磷类物质含量过量造成澡类过度繁殖,使水质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因此,总氮、总磷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总氮(TN)和总磷(TP)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其标准分析方法分别为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和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目的 总氮是地面水,地下水含亚硝酸盐氨、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在消解条件下碱性溶液中可水解的有机氮及含有悬浮颗粒物中的氮的总和。水体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含氮总量的测定。 2. 测定原理 过硫酸钾是强氧化剂,在60℃以上水溶液中可进行如下分解产生原子态氧: K2S2O8 + H2O→2 KHSO4 + [O]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40℃高压水蒸气条件下可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及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以CO(NH2)2代表可溶有机氮合物,各形态氧化示意式如下: CO(NH2)2 + 2NaOH + 8[O]→2NaNO3 + 3H2O + CO2 (NH4)2SO4 + 4NaOH + 8[O] →2NaNO3 + Na2SO4 + 6H2O 2NaNO2 + [O] → NaNO3 硝酸根离子在紫外线波长220nm有特征性的最大吸收,而在275nm波长则基本没有吸收值。因此,可分别于220和275nm处测出吸收光度。A220及A275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 A=A220-2A275 (1)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以NO3-N)含量。 3. 试剂 3.1无氮化合物的纯水 3.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g氢氧化钠(NaOH, A.R),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3.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 A.R),另称取15g氢氧化钠(NaOH,A.R)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存贮于聚乙烯瓶中最长可保存一周。 3.4 盐酸溶液(1+9)HCl (A.R) (1+9)

色度学实验报告 - 中国海洋大学

色度学实验研究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物理学同组者: 研究光源或经光源照射后物体透射、反射颜色的学科称为色度学。这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目的是对人眼能观察到的颜色进行定量的测量。 色度学本身涉及物理、生理及心理等领域的知识,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人眼对物体色彩的视觉感受涉及物理学(物体的自发光、透射光或反射光形成颜色刺激)、生理学(感光细胞响应与传输,颜色刺激转变为神经信号)、心理学(颜色感知的响应)等方面。我们所说的色度学是对颜色刺激进行物理测量、数学计算并定量评价的学科,它不涉及神经响应、传输及颜色感知。 为了把“颜色”这个经过生理及心理等因素加工后的生物物理量变换到客观的纯物理量,从而能使用光学仪器对色光进行测量,以消除那些因人而异、含混不清的颜色表达方式。 国际上颜色的定量表述有多种系统,如用色卡表述的孟塞尔表色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表色系统等,各系统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本实验主要介绍常用的CIE表色系统,它是基于加色法混色系统发展而来的。 【实验目的】 (1)了解色度学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颜色相加混合、相减混合及颜色匹配等方法。 (3)了解并掌握测色原理。 (4)掌握颜色定量表示方法及色度坐标的测定。

【实验仪器】 TCC-1型三色合成仪、WDM1-3光栅单色仪、光电接收装置和微电流计、高压汞灯、镀膜滤色片、照度计、CIE1931色度图等。 【实验原理】 对颜色的描写一般是使用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个物理量。色调是颜色的主要标志量,是各颜色之间相互区别的重安参数。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其他的一些混合色均是因色调的不同而加以区分。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洁程度,可见光谱中的单色光最纯;如果单色光中混杂白光后,其纯度将会下降。明度是指物体的透射反射程度。对光源来讲,相当于它的亮度。 1.颜色匹配和颜色三刺激值 实验表明,人眼对相同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这包括色调和明度的感觉。在色度学中,定义等能光谱引起人眼的色调感觉为白色,称为等能白。在可见光范围,太阳光的光谱近似等能光谱。 我们可以把人眼看成是一个把光的客观物理量转变到生理和心理反应的转换器,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必须找出有普遍意义的转换规律。把两种颜色调整到视觉相同的过程称作颜色匹配,它是利用色光加色法来实现的。图1中左方是一块白色板,下方为红光R、绿光G、蓝光B三原色光,上方为任意待配色光C.三原色光照射白色板的下半部,待配色光照射白屏幕的上半部,白色板上、下部分之间用黑屏隔开,白色板的反射光通过小孔射到观察者的眼中。观察者眼中看到的视场范围在2”左右,被分成两部分。颜色匹配实验通过独立调节

实验报告色度学(中大)

实验报告:色度学测量 中山大学 光信 一、 色度学相关概念解释: 1)色度学主要是研究人眼彩色视觉的定性和定量规律及应用。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分黑白 和彩色两个系列,黑白以外的所有颜色均为彩色系列,其波长范为在380~780nm 之间。彩色有三个特性,即明度、色调、色纯度(也成为饱和度) 2)明度(又称亮度纯度):是指一种主波长的光谱色被白光冲淡的程度,实质上是表示了主 波长光谱色的三刺激值在样品三刺激值中所占的比重。在计算时,用样品的主波长的y 坐标与样品色坐标的y 值的差值乘以兴奋纯度来表示。 3)色调(也称主波长):反映颜色的类别。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与在光照明下反射光的光谱 成分。对于透射光,其色调由透射光的波长分布或光谱决定。色调又称主波长,一种颜色的主波长指的是某一种光谱色的波长,这种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种确定的参照光源相加混合,能匹配出该颜色。 4)色纯度(也称饱和纯度、饱和度):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深浅或纯洁程度。 对于统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深;反之颜色越浅。 饱和度实际上表征了掺入白光的多少。色调与饱和度合称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 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5)色度纯度:是指主波长的光谱色在样品中所占亮度的比例,在CIE 色度图上用白光到样品点的距离与样品点到主波长点的距离的比例表示。 6)1931 C.I.E 系统:是国际照明委员会为统一对物体颜色的度量效果而制定的一套标准色度 系统。在C.I.E 系统中,三个基本颜色被称为“基础激励”,一个颜色 使用的的三色激励值(又称三刺激值)表示,三刺激值即为混合某一种颜色时所需的三个基色的数量,分别用X 、Y 、Z 表示。理论上为了定量地表示颜色,采用平面直角色度坐标: Z Y X X x ++= Z Y X Y y ++= Z Y X Z z ++= (1) x 、y 、z 分别是红、绿、蓝三基色的比例系数,x +y +z =1。用C 代表一种颜色, R,G,B 表示红、绿、蓝三基色,则 )()()()(B z G y R x C ++=λ (2) 所有光谱色在色坐标上为一马蹄形曲线,该图称为CIE1931色坐标,图中以三基色为顶点的三角形内的所有颜色都能用三基色按一定量匹配得到。 如图一,任一颜色M (x,y )的色调是由其照明光源坐标点(如 A 光源)到M 点连线并延长与光谱轨迹相交于N 点,N 点的光谱色的色调即为主波长,则: M 的饱和纯度: A n A m x x x x AN AM P --== (3) M 的色度纯度: m n A m x x x x MN AM M --== (4)

色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色度是指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特征,是由光的波长和强度决定的。在工业生产中,色度的测定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色度,探究色度的测定方法与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色度的概念和测定原理; 2. 掌握常见色度测定方法的操作技巧; 3. 分析不同物质的色度数据,探讨其应用价值。 实验仪器与试剂: 1. 色度计; 2. 标准色板; 3. 待测物质溶液。 实验步骤: 1. 校准色度计:使用纯净水进行零点校准,确保色度计的准确性; 2. 准备标准色板:将标准色板放置在色度计上,确保其与光源接触良好; 3. 测定标准色板的色度:依次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线,记录每个波长下的色度数值; 4. 准备待测物质溶液:按照实验要求,制备不同浓度的待测物质溶液; 5. 测定待测物质溶液的色度:将待测物质溶液置于色度计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记录色度数值;

6. 分析数据:比较标准色板和待测物质溶液的色度数据,探讨其差异和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色度数据。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不同 物质的色度数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于判断物质的纯度、浓度以 及化学反应的进行程度。例如,对于某种化学物质溶液,其色度数值随着浓度 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有关。此外,通过比较待测物质溶液 与标准色板的色度数据,我们可以判断待测物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进行 质量控制。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色度的概念和测定原理。色度的测定方法是一 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定不同 物质的色度,探究了其应用价值。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初步探索了色度的测定 方法与应用,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色度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产品的 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三. 色度的测定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李四. 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 分析测试学报,2015,34(2): 45-50.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色度的测定 (铂钴比色法 稀释倍数法) GBT 11903-1989)

XXXX有限公司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 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 项目名称: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负责人: 审核人: 日期:

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 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 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依据是《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本方法能力验证应随标准更新而更新。 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2、方法原理 铂钴比色法: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置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比较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稀释倍数法:将样品用光学纯水稀释至用目视比较与光学纯水相比刚好看不见颜色的稀释倍数作为表达颜色的强度,单位为倍。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测定中仅适用光学纯水及分析纯试剂。 3.1试剂和材料 3.1.1光化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3.1.2色度标准溶液:500度,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1.3色度标准使用液:在一组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色度标准溶液,并用光学纯水稀释至刻度。溶液色度分别为: 5,10,15,20,25,30,35,40,50,60,70度。 3.1.4标准溶液的保存: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 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3.2仪器 3.2.1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3.2.2pH计,精度±0.1pH单位。 3.2.3容量瓶,250mL。 3.2.4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4、样品采集及测定 4.1样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的相关要 求进行水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之内进行测定。 4.2样品测定 4.2.1铂钴比色法

色度方法验证确认报告

色度方法验证确认报告 色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物质的染色程度。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可以对各种不同类型 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测定。 首先,色度方法的验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验证过程主要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选择性、检测限 和定量限等指标的评估。 对于准确性的评估,可以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进行。在一 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的条件下进行测试,通过绘制样品浓度与测 得吸光度的曲线来评估准确性。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接近,则可 认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精密度是评估实验方法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实验结果的重复性。通 过重复测试同一样品,可以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等数 值来评估精密度。如果实验结果具有较低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则 说明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线性范围是评估方法灵敏度和可用范围的重要指标。通过一系列不同 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并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如果曲线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则说明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 选择性是指方法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通过添加干扰物质进行测试,并观察是否会对目标分析物的测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如果实验结果不受 干扰物质的影响,则说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检测限和定量限是评估方法灵敏度的重要指标。检测限是指能够使测 量结果与白噪声相区分的最低浓度,定量限则是指能够计算出可信任、可

靠的测定值的最低浓度。通过测定一系列低浓度的标准样品,并计算出相 应的检测限和定量限来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在色度方法的验证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例如,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等条件,并重复测 试来评估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要进行报告的撰写和总结。报告应包括验证方法的目的、方法 原理、实验步骤、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通过报告的撰写,可以对 色度方法的验证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确保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总之,色度方法的验证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通过 对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选择性、检测限和定量限等指标进行评估,可以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并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石油产品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石油产品色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色度计测定石油产品的色度,了解石油产品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为石油产品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色度计是一种利用光电原理测定物质颜色的仪器。本实验采用色度计对石油产品进行测量,通过比较标准色盘与样品色的差异,得出石油产品的色度。本实验依据的标准为GB/T 1814-2000。 三、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与试剂,包括色度计、标准色盘、样品杯、石油产品等。 打开色度计电源,预热30分钟。 选择标准色盘,将其插入色度计,记录其色度值。 将石油产品倒入样品杯中,确保样品均匀一致。 将样品杯置于色度计的测量位置,记录其色度值。 重复步骤5,对不同石油产品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关闭色度计电源,整理实验器材与试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随着标准色盘色度值的增加,石油产品的色度值也相应增加。这说明石油产品的颜色与标准色盘的颜色变化趋势一致。 在相同色度值下,不同石油产品的色度值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石油产品的成分、来源、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通过比较标准色盘与石油产品的色度值,可以初步判断石油产品的颜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例如,若某石油产品的色度值明显高于标准值,则说明该产品颜色较深,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本实验采用色度计对石油产品进行色度测定,得出以下结论: 色度计是一种有效的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石油产品的颜色。 标准色盘的选择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应选择合适的标准色盘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石油产品的颜色随标准色盘色度值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产品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石油产品的质量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建议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样品均匀一致,避免因样品不均导致测量误差。同时,应定期对色度计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石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为生产和使用提供依据。

铂钴比色法实验报告

铂钴比色法实验报告 一、铂钴比色法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水样进行比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二、色度的意义 水的色度往往会影响造纸、纺织等工业产品的质量、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水的色度往往会影响造纸、纺织等工业产品的质量、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各种用途的水对于色度都有-定的要求,如生活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15度,造纸工业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15度,30度、纺织工业的用水色度要求小于10度。12度、染色用水的色度要求小于5度。 三、符合标准 色度测定标准溶液,符合GB/T 605-2006《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四、保存条件。 色度标准溶液存放在密封性较好的塑料/玻璃瓶中。避光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C。 五、稀释、各色号铂-钴标准溶液的制备。 配制100ml所需黑曾单位的铂-钴标准溶液,应量取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的体积、V、。数值以"mL"表示,按公式计算,Nx100mI=Vx 500(Hazen)式中欲配制的铂-钴标准溶液的黑曾单位数用“N”表示。 例如:取12个容量为10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如上表中所示的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数、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混合均匀。即得到各个色度号的铂钴标准溶液。稀铂-钴标准溶液应在使用前配制。

色差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色差计又称为便携式色度仪、色彩分析仪、色彩色差计。色差计是一种简单的颜色偏差测试仪器,即制作一块模拟与人眼感色灵敏度相当的分光特性的滤光片,用它对样板进行测光,关键是设计这种感光器的分光灵敏度特性,并能在某种光源下通过电脑软件测定并显示出色差值。它是一种常规性用于科研和生产的仪器。 托普云农色差计可测水果食品的色差,主要用于涂装领域﹑橡胶塑料领域、印刷领域、纤维、染色领域、食品领域、农林、水产领域、陶瓷工业领域、住宅建设领域、医疗、学术领域。可测水果食品的色差。 色差计技术参数: 照明/受光方式:8/d(8°方向照明扩散受光方式)测量口径:约8mm 表示模式:D(L*a**)/DE*ab 或D(L*C*H*)/DE*ab基准色存储:1条通道;保留给测量使用 测量范围:L*:10~100 测量条件:观察条件:CIE 10°标准色彩函数观察光源:CIE标准D65 光源 重复性:标准偏差DE*ab 0.1以内(测量条件:标准白板测量平均值)测量最小间隔:约1秒 电源:四节AA电池或另售AC适配器AC-A12 电池使用寿命:碱性锌锰电池:测量约2000次(10秒测量间隔)镍镉电池:测量约600 次(10秒测量间隔) 使用温度/湿度范围:0~40°c,相对湿度85%以下(35°C)、不可结露标准配件:软盒CR-A68、护盖CR-A72、紧固夹板CR-A73、4节AA 电池 色差计功能特点: 8°方向照明扩散受光方式(含正反射光)的色差仪。测量口径为8mm。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功能,价格便宜测量、数据处理、显示的三个部位一体化设计。 小型轻便的手提式设计。 用途适用于橡胶、塑料、室内装饰、服装产业等任何需要测量色差的领域。色差仪的使用步骤: 1.接好相关线路,先开稳压器,在开电脑主机、显示器, 再开色差仪电源, 预热。 2.点击“中文Universe”键入操作员姓名,输入口令,按“ok”键,测色仪初始化,进入色差仪操作界面。 3.点击“校正”,根据系统提示,依次用标准黑板和标准白板进行校准。 4.用配套的石英测杯装入适量的样品标样,按“测试标样”,根据系统提示对样品标样进行测量。 5.用同样的方法按“测试样品”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系统自动给出结果。6.实验完毕,依次关闭色差仪、电脑主机、显示屏及稳压器,仪器归位。色差仪的分析原理: 自动比较样板与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输出L、a、b 三组数据和比色后的E、L、a、b 四组色差数据。E总色差的大小L大表示偏白,L小表示偏黑a 大表示偏红,a 小表示偏绿b 大表示偏黄,b 小表示偏蓝。色差仪的选型 目前色彩色差仪种类,品牌较多,用户在选择时可能会遇到无所适从的情况,或者容易被误导从而产生选择的困境。 用户可能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都是测色仪,价格差异很大,测出来的结果也有不同。因此,在选购测色仪时,有些“性能指标”是必须要注意的,这样才能选购一部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仪器。 这台仪器是“色差计”还是“分光光度测色仪”: 单纯色差计的精确度比较低,并且,一定要注意:有些甚至不能给出颜色的色彩坐标空间的

红外分析实验报告

红外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2008-07-10 13:04:33 阅读590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聚合物表征实验——红外分析 【实验目的】 1. 了解红外线分析聚合物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2. 掌握操作红外线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 3. 测定某位置样品的红外谱图。 【实验原理】 在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振动,其振动自由度与原子数有关。含N 个原子的分子有3N个自由度,除去分子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以外,振动动自由度应为3N—6(线性分子是3N—5)这些振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沿键轴方向伸缩使键长发生变化的振动,称为为伸缩振动,用V表示。这种振动又分为对称伸缩振动用V表示和非对称伸缩震动用Vas表示;另一类原子垂直于价键方向振动;此类振动会引起分子内键角发生变化称为弯曲(或变形)振动,用δ表示,这类振动又可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包括平面及剪式两种振动),面外弯曲振动(包括 非平面摇摆及弯曲摇摆两种振动)。 分子振动能与振动频率成反比。为计算分子振动频率,首先研究各个孤立的振动,即双原子分子的伸缩振动。可用弹簧模型来描述最简单的双原子分子的简谐振动。把两个原子看成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钢性小球,化学键好似一根无 质量的弹簧 在原子分子中有多种振动形式,每一种简正振动都对应一定的振动频率,但并不是每一种振动都会和红外辐射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只有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称为红外活性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也就是说,当分子振动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时,就能形成稳定的交变电场,其频率与分子振动频率相同,可以和相同频率的红外辐射发生相互作用,使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能量跃迁到高能态,从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具有红外活性的分子振动大多数处于基态,被红外辐射激发后,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这种跃迁所产生的红外吸收称为基频吸收。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大部分吸收部属于这一类型。除基频吸收外还有倍频和合频吸收, 但这两种吸收都较弱。 红外吸收谱带的强度与分子数有关,但也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变化率有关。变化率越大,吸收强度也越大,因此极性基团如碳基、胺基等均有很强的红 外吸收带。 如果红外光去照射样品,并将样品对每一种单色的吸收情况记录,就得到红 外光谱。如下图所示: 聚乙烯红外光谱图

色环电阻的识别实验报告

色环电阻的识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色环电阻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深入了解并掌握色环电阻的识别方法。色环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其上的颜色编码系统能够准确地表示出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等级,是电路设计与调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快速且准确地读取并理解这些颜色代码,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 色环电阻的识别主要依据四环或五环(某些精密电阻采用五环)的颜色编码规则。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数字和一个倍乘数,四环电阻前三环表示数值,第四环表示允许误差;五环电阻前两环为第一、二位有效数字,第三环为第三位有效数字,第四环为乘数,第五环同样表示允许误差。 1. 颜色编码对应数字: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 2. 倍乘数:金色表示×10^(-1),银色表示×10^(-2),无色(通常默认为棕色)则表示×1。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 样品准备:首先,收集不同阻值和误差等级的色环电阻样本,并对它们进行初步观察,熟悉各种颜色分布和排列顺序。 2. 颜色识别: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识别每个色环所代表的

数字和倍乘数。例如,若某四环电阻的色环分别为红、红、橙、金,则其阻值解读为22×10^3欧姆,即22千欧姆,误差等级为±5。 3. 阻值计算:对于五环电阻,除了前三环代表的三位有效数字外,第四环代表的是乘数指数,需将这个数字加在有效数字后面作为幂次方。如:黄、紫、红、棕、金,表示的阻值为470×10^(1-1)=47欧姆,误差等级也为±5。 4. 验证测量: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识别出的电阻阻值进行实测,以验证色环读数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识别与测量,我们成功地对多种色环电阻进行了精确解读,并通过万用表验证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色环电阻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五、实验总结 本次色环电阻的识别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电子元件特性的认识,也锻炼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在面对复杂电路设计或故障排查时,熟练掌握色环电阻识别技巧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细心、耐心的重要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方法论的价值所在。 六、实验建议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色环电阻识别技能,建议日常多做练习,增加对各种颜色编码的记忆深度,并尝试识别更复杂的五环电阻,以适

实验报告二 数据的表示1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信电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1401 学号140210110 姓名段登赢实验时间: 一、实验名称:数据的表示1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熟悉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掌握相关的处理语句。 (2)实验要求:说明你做实验的过程(重要步骤用屏幕截图表示);提交源程序;分析并回答问题。 三、实验环境(软、硬件):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Ubuntu ,版本:15.04 编译器软件:GCC,版本:5.4.0 硬件环境: 处理器:i386处理器 处理器个数:双处理器 总核心数:四核 处理器位数:32位 四、实验内容: (1)下述两个结构所占存储空间多大?结构中各分量所在位置相对于结构起始位置的偏移量是多少?请编写程序以验证你的答案。 struct test1 { char x2[3]; short x3[2]; int x1; long long x4; }; struct test2 { char x2[3]; short x3[2]; int x1;

long long x4; }__attribute__((aligned(8))); (2)“-2 < 2”和“-2 < 2u”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3)运行下图中的程序代码,并对程序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4)运行下列代码,并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include void main() { union NUM { int a; char b[4]; } num; num.a = 0x12345678; printf("0x%X\n", num.b[2]); }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对钦州市某污水处理公司水质检测与准确性分析经验

对钦州市某污水处理公司水质检测与准 确性分析经验 摘要:针对目前水污染问题的恶化趋势,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排放 水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指标,经过检测获得相应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现状和受污染情况,研究目的主要是确定水质的污染情况,从而为治理和修 复地表水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污水处理;水质检测;分析 前言:能够影响水质监测的诱因大致分为类别因素和来源因素。首先,负责 检验水质的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水质,采取不同的水质监测方法。比如地面水质 监测方法与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法就大有不同。地面水质的收集可以通过对水体的 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 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并实时监测。但是地下水质的采 集则是根据水质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工业分布、土地利用,尤其是要对地下工程 的应用来了解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等情况来进行水样收集。如果不能正确区 别各类水质的差别,也是影响水质监测的因素之一。 一、材料与方法 1.1采样地点与方法 1.1.1采样地点。考虑到研究区段是污水处理厂下游段,根据该河段的地形 特征,周围居民区以及工业区的分布情况,为了使水样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本文 依据地表水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1.2采样方法。使用采水器在采样点进行采集。由于各采样点水面宽均小 于50m,故只设一条中垂线,又因为水深均不足5m,所以水样应于垂线处水面下0.5m处采得。采集样品后,做好标记,将水样装满容器,现场测定pH值、电导

率、溶解氧后立即送回实验室进行保存,然后再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进行检测。 1.2数据的采集 1.2.1测量仪器。 1.2.2监测方法。

水环境化学实验报告

污水中酸度和碱度的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酸度和碱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酸度和碱度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 水中酸度和碱度均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现将它们的定义和测定方法简述如下: 1.酸度 酸度是指水中含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主要来自水样中存在的强酸、弱酸和强酸弱碱盐等物质。酸度采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水样测得。通常把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的酸度(pH 4.3)称为甲基橙酸度或强酸酸度;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的酸度(pH 8.3)称为酚酞酸度或总酸度。 2.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主要来自水样中存在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等。碱度可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反应为 2OH H H O -++→ 323 CO H HCO -+- +→ 322HCO H H O CO -++→+↑ 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的滴定结果称为酚酞碱度,表示氢氧化物已经中和,32CO - 全部转化为3HCO -。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的滴定结果称为甲基橙碱度或总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但对废水、污水等由于其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酸度和碱度单位常用mg L 表示,现在常以碳酸钙的mg L 表示。此时l mg L 的酸度或碱度相当于50mg L 的碳酸钙。 三、实验步骤 1.酸度的测定

I)酚酞酸度 取25.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滴酚酞指示剂,以0.020mol 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粉红色不退,准确读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1 V =18.5mL )。 2)甲基橙酸度 取25.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准确读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2V =11.7mL )。 2.碱度的测定 吸取10.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以0.0200mol L 盐酸滴定至溶液粉红色刚退去,准确读出消耗盐酸溶液的毫升数(3V =24.8mL ), 随后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滴定至溶液橙红色,准确读出消耗盐酸的毫升数(4V =4.8mL )。 四、数据处理 1.酸度 酚酞酸度(以3CaCO 计)( mg L )150.051000 NaOH V c V ⨯⨯⨯= 甲基橙酸度(以3CaCO 计)( mg L )250.051000 NaOH V c V ⨯⨯⨯= 式中:1V ——酚酞作为指示剂时,NaOH 标准溶液的耗用量,mL ; 2V ——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时,NaOH 标准溶液的耗用量,mL ; NaOH c ——NaOH 标准溶液浓度,mol L ; V ——水样体积,mL ; 50.05——碳酸钙(31 2 CaCO )摩尔质量,g mol 。 2.碱度 酚酞碱度(以3CaCO 计)( mg L )350.051000 HCl V c V ⨯⨯⨯= 总碱度(以3CaCO 计)( mg L )()3450.051000 HCl V V c V +⨯⨯⨯=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试不同废水的色度、浊度、COD、电导、pH等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增强对污染物综合分析能力。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吸附剂类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吸附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对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二、实验内容 1.根据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利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色带,色度计分别测定pH值、浊度、色度,并预习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准备。 2.按照自己所取锅炉排污水、洗衣废水或其他废水的水质特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3.针对某一废水,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处理流程。确定每种处理流程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操作条件。给出治理结果。 4.处理结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治理方案。 三、实验原理 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

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是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子交换或臭氧氧化属于深度净化,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COD、色度等。强酸H交换器失效后,必须用强酸进行再生,可以用HCl,也可以用H2SO4。相对来说,由于HCl再生时不会有沉淀物析出,所以操作比较简单。再生浓度一般为2%~4%,再生流速一般为5m/h左右。强碱OH交换树脂再生液浓度一般为1%~3%,流速≤5m/h。GB12145—1999水汽质量标准规定一级复床出水水质为:电导率≤5?S/cm。混床出水残留的含盐量在1.0mg/L以下,电导率在 0.2S/cm以下,残留的SiO2在20?g/L以下,pH值接近中性。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六联搅拌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温度计1支,色度计1000ml烧杯6个,1000ml量筒1个 1ml、2ml、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200ml烧杯一个,吸耳球、FeCl3、Al2(SO4)3、FeSO4、NaSiO3 10%的NAOH溶液和10%HCl溶液500ml各1瓶振荡器,离子交换拄,臭氧发生器,水浴锅,活性炭电厂污水或工业废水水样 五、实验装置及方法 1)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COD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mg/L来表示。水中部分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因此,高锰酸钾指数常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剩余的高锰酸钾加入过量草酸钠溶液还原,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 2、仪器

水中氨氮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验证 验证项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2006(9.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 验证单位: 验证日期: 验证人: 审核人:

生活饮用水氨氮测定方法确认报告 1目的 验证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氨氮在本实验室的适用性。 2方法内容 2.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氨氮。 2.2 原理 水中氨与纳氏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棕色的络合物,其色度在420nm波长处与氨氮含量成正比。 3试剂 分析所用的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无氨水。 3.1无氨蒸馏水:在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浓硫酸进行重蒸馏。无氨水贮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升中加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以利保存。 3.2氢氧化钠溶液(4g/L) 3.3硫代硫酸钠溶液(3.5g/L):称取0.35g硫代硫酸钠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此溶液0.4ml能除去200ml水样中含1mg/L的余氯。使用时可按水样中余氯的质量浓度计

算加入量。 3.4四硼酸钠溶液(9.5g/L):称取9.5g四硼酸钠用纯水溶解,并稀释为1000ml。 3.5硫酸锌溶液(100g/L): 称取10g硫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mL水。 3.6 氢氧化钠溶液(320g/L):称取3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3.7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驱氨,待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 3.8硼酸盐缓冲溶液:量取88ml氢氧化钠溶液(4g/L),用四硼酸钠溶液(9.5g/L)稀释为1000ml。 3.9纳氏试剂:称取100g碘化汞及70g碘化钾,溶于少量纯水中,将此溶液缓缓清儒已冷却的500ml氢氧化钠(320g/L)溶液中,并不停搅拌,然后再以纯水稀释至10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用橡胶塞塞紧,避光保存。 3.10 硼酸溶液(20g/L):称取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 3.8氨氮标准储备溶液:1.0mg/mL 3.9氨氮标准使用溶液:10.00mg/L 3.9氨氮标准样品:(0.100)mg/L。 4 仪器 4.1名称:可见分光光度计; 型号:SP-722E; 5分析步骤 5.1取50.0mL澄清水样或经预处理的水样(如氨氮含量大于0.1mg,则取适量水样加纯水至50ml)于50ml比色管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