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关系的发展文献综述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时事与政治课论文)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障碍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两国由破冰之旅发展到现在密不可分的政治、经贸、文化等政府和民间合作关系 ,仅仅用了21年的时间。
21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中韩关系却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方面 , 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1992年 9月 , 即中韩建交仅一个月 , 韩国总统卢泰愚访问中国 , 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等协定,启动了中韩关系发展的进程。
建立外交关系后 ,双方历届领导人频繁互访 ,坦诚地讨论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确立了双方进行各领域合作的基础。
2003年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推动了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方面 ,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成果显著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1992年两国建交时 ,贸易额仅为 50亿美元 , 2004年达到 900亿美元 ,增长了 17倍。
而且两国经济合作并没有饱和 ,正处于发育阶段 ,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性高速增长 ,成为韩国提高产业结构的契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 ,在市政、场地等建设方面为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了众多的机遇 ,而韩国家电和汽车等产品在中国热销显示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 ,也是近几年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各界交往活跃中韩两国一衣带水 ,是隔海相望的近邻 ,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两国民众的天然亲近感和相近的文化传统使两国国民比其它国家的国民之间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更容易“寻求友谊、繁荣文化” ,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
随着双方交往的日益紧密 ,“韩流”和“汉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以韩国电影、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正以强劲的势头在中国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
中韩关系现状

• 两国在教育方面的深化合作,有助于提高两国教育的水平。 • 两国在科技方面的深化合作,有助于推动两国科技的发展。
05
中韩民间友好的基础与传承
中韩民间友好交往的传统与基础
中韩民间友好交往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 当时的韩国三国与中国南朝有着密切的民间交往。
• 两国在友谊方面的加深,显示出两国 民间友好交流的成果。 • 两国在理解方面的提高,显示出两国 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性。 • 两国在合作方面的成果,显示出两国 民间友好交流的潜力。
中韩民间友好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中韩民间友好关系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国在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
面的成果。
• 两国在教育水平方面的提高,显示出 两国教育合作的成果。 • 两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显示出 两国教育合作的重要性。 • 两国在教育合作方面的成果,显示出 两国教育合作的潜力。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的未来展望
•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的未来展望,主要表现在两国在文化、教育、 科技等方面的深化合作。
中韩关系在冷战时期的特点与影响
冷战时期,中韩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的对 立和军事上的紧张。
• 政治上的对立,使得中韩两国在意识 形态上的分歧加剧。 • 军事上的紧张,使得中韩两国在安全 上的威胁加大。
冷战时期,中韩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
• 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使得 朝鲜半岛的局势得到了相对稳定。 • 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斗争,使得 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02
中韩政治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中韩政治互信的建立与维护
中韩政治互信的建立,得益于两国在共同应对国际 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
中韩贸易文献综述

中韩贸易文献综述国贸134班吴启义一.中韩贸易的基本情况中韩自贸协定将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预计在2015年(今年)年底前生效实施。
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双方超过90%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到零关税时代。
随着自贸协议的正式签署和生效,6.5%-10%的韩国化妆品进口关税将逐步取消,最终销售价格有望降低近20%,投资者非常看好韩国化妆品的竞争力。
除了化妆品板块外,旅游、航空、运输板块也受到中韩FTA的利好刺激。
中韩正式签署两国自贸协定(FTA)。
作为我国迄今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中韩FTA将对双边经贸关系乃至整个区域的繁荣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为两国民众带来实惠。
根据协定,经过最长20年的过渡期,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将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
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
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用“高水平”、“全方位”、“面向21世纪”、“里程碑意义”来形容中韩FTA。
二.文献观点综述文献一:中韩自贸协定签署深度解读中韩贸易往来情况刊物名:中商情报网2015年6月作者:fangzhuangyu核心内容与观点:中韩自贸协定是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一部分。
协定签署之前,中国在贸易开放领域已经开始发力——倡导统筹式而非碎片化的自由贸易整体架构,希望以一套“亚太交规”来打破自贸协定过于碎片化的“意大利面碗”困境。
以中韩和中澳自贸协定的“点”,串起RCEP十六国自贸协定的“线”,最终再融合汇聚为亚太自贸区的“面”,中国在打造亚太自贸游戏规则方面的构想逐步成熟。
中韩首次在自贸谈判中涉及电子商务和地方合作的内容,首次设立有关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的单独章节,这些都成为自贸协定的亮点,也成为双方合作的增长点。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的来看 ,朴槿惠总统访华是经济外交文化外交 和信任外交的最佳结合。首先 ,从经济外
交的角度看 ,朴槿惠总统在与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后 ,双方发表 了联合声明,同时还签署 了八 项协议 ,分别包括一项政府间协议和七项部门间协议。这是韩 国首脑对 中国的访问史上签订协 议数最多的一次 ,因此格外引人注 目。其次 ,从文化外交的角度看 ,文化外交因素贯穿着朴槿
善提供了绝佳的契机。2 0 1 3 年6 月2 7 ~ 3 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率领所谓 “ 史上最大规模”代表 团对 中国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访问。在访问期间,中方给予了朴槿惠总统较高 的外交礼遇和周到热 情的安排和接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委员长张德’ i [ 都分别与朴槿惠举行 了会谈。双方讨论了中韩关系 、朝鲜半岛局势 、东北亚及
予 更 新 的 战略 内涵 ; 同 时 , 两 国政 府 应 该 积 极 沟 通 ,加 强 战 略 协 调 , 可 在 区域
合 作 的 框 架 下 进 一 步 加 强 中韩 关 系 , 并 引 导 积 极 的 社 会 舆 论 。
关 键 词 中 韩 关 系 朴 槿 惠 总 统 访 华 中 韩 战 略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韩 关
0 2 4
. 中 麓羞. 嚣煮羼臻然娶羼翼
发展迅速。1 9 9 2 年两国的贸易额 只有 5 0亿美元 ,而 2 0 1 3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 了 2 7 4 3 亿美元 ,
比韩美 、韩 E l 贸易之和还要多。如果依照 目前的贸易发展趋势推测 ,韩国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 年里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目前 ,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出口对象国,中国也已经成为
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纵观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贸易发展历史 ,可以看出在 中国的主要贸
中韩关系浅析

二、中韩历史矛盾
综上所述,“中朝”边界领土划分依据1964年签署的《中朝边界条约》 基本解决。经过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双方在部分岛屿 的归属上产生分歧。辽宁省界段有10个岛屿未能确定。但也说明中朝双方可 以说并不存在领土争端了,就是余下的几个沙洲的小瑕疵而已。双方也都处 于和平解决或保持现状的情况,根本没有上升到争议甚至争端的程度。
• 针对“萨德”系统有限的导弹防御能力,中国可采取饱和攻击方 式,使“萨德”系统防不胜防。对于支持部署“萨德”系统的韩 国公司和个人,可采取中止与其合作、限制其进入中国旅游经商 等措施。应加强与俄罗斯的交流与合作,力求在政治上、外交上 对美国、韩国造成更大压力。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上,坚决维护国家 安全利益
三、中韩关系现状 我国的经济制裁
长期以来,韩国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 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四、我国的应对政策
• 对于驻韩美军问题,由于南北和解合作和自主和平统一问题已经 提到议事日程,中韩双方要从维护和继续发展两国关系的大局出 发,及时沟通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防止朝鲜半岛局势可能因为 骤然性变化给两国关系带来新的问题。
二、中韩历史矛盾
2. 文化遗产之争
中韩在争文化遗产时,到底在争什么?为什么韩国“爱申遗”,又容易 “被申遗”?中国网友说出“全世界,不,全宇宙都是‘思密达’”的背后, 到底是什么文化心理?我们要先看清事实,再理性面对这个问题!
二、中韩历史矛盾
2. 文化遗产之争
那些年争抢得不亦乐乎的“申遗”项目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因而激起中国民众轩然大波:端午节是咱们的啊,怎么能被韩国人抢 去?一时之间,群情激昂,甚至要求国家文化部门上书联合国,正本清源。
中韩关系的历史发展

中韩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中韩关系史,是一部充满悲壮和曲折的历史。
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中韩两国在长时期内出现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文化上割裂的局面。
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韩国推行“北方外交”,两国关系才逐步发生变化。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的新时期。
两国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正视,但是近些年来发生的文化侵蚀却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将华夏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
正文:今年是中韩两国建交18周年。
18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交决策,开启了中韩关系史的新篇章。
8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迅速发展,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甚至都超过了许多建交多年的国家。
中韩关系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首先根基于两国关系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但是正是因为这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成了今日两国之间的文化矛盾,韩国的文化侵略情况越加肆无忌惮。
2005年10月:韩国申报「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006年7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2006年10月: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宣称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建议政府恢复汉字并申遗2006年10月:韩国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不止如此,其他三大发明他们也说是他们的!!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甚至有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氏(炎帝)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都是高丽人2006年10月:韩国欲将「祭孔大典」申遗,并宣称考证孔子为韩国人2007年6月:某韩企声称豆浆是韩国人所发明,更引韩剧《大长今》画面将之称为「韩国国饮」2007年8月:一部名为《蚩尤天皇》的韩国历史小说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2007年10月:韩国学者称中国神话大多源自韩国炎帝、黄帝的神话源自韩国——韩国学者抛出了这个说法后,中国网友大为不满,认为“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此前韩国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也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中韩关系的发展文献综述

中韩关系的发展文献综述
中韩关系的发展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文献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中韩关系的发展:
1. 《中韩关系发展问题研究》:该文献分析了中韩关系的历史来龙去脉、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政治和经贸合作、深化人文交流、积极应对挑战等建议。
2. 《中韩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该文献通过对中韩关系近年来的发展进行梳理,研究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情况,以及两国关系未来的走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机遇等方面展开综述。
3. 《中国与韩国跨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该文献从中韩两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出发,分析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互动的现状、机遇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 《中韩关系的政治与战略变化》:该文献探讨了中韩两国关系在政治、安全和战略等领域的变化和趋势,分析两国之间在半岛局势、对美关系、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合作和分歧等问题。
5. 《中韩关系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该文献从经济角度出发,对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两国在贸易投资、货币汇率、产业竞争等方面的合作与竞争。
以上文献综述为您提供了中韩关系发展的多个角度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中韩关系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方向等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4年论中韩文化交流的发展》范文

《论中韩文化交流的发展》篇一一、引言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便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密切的交流。
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韩文化交流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中韩文化交流的发展背景、现状和前景展开讨论,分析两国文化交流在相互借鉴和交融中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韩文化交流的发展背景中韩两国同为亚洲文明的重要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政治上,两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经济上,两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中韩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强,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一)影视作品交流影视作品是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
近年来,中韩合拍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多,让两国人民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此外,韩国电视剧、电影和音乐等文化产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使中韩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二)教育文化交流教育是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两国互派留学生、学者和研究人员等,通过学习和研究彼此的文化,增进了解和友谊。
此外,两国还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对方文化的机会。
(三)旅游文化交流旅游是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对方国家旅游观光,体验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这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四、中韩文化交流的影响(一)促进了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借鉴中韩文化交流的开展,使得两国人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
在相互了解和借鉴的过程中,两国的文化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二)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韩文化交流的开展,为两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影视作品、音乐、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韩关系的发展文献综述
中韩关系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关注,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
下面是对中韩关系的发展文献进行的综述。
1. 白洁(2012)。
《中韩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一国两
制与统一到东北亚合作》。
这本书详细研究了中韩关系的历史演变,从两国建交以来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到东北亚合作的发展。
作者分析了历史和现实因素对中韩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
2. 陈利群(2016)。
《中韩双边关系的政治因素研究》。
这篇研究探讨了政治因素在中韩关系中的作用。
作者分析了两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和战略利益,并研究了政治因素对中韩关系的影响。
3. 朱亚菲(2018)。
《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这篇文章着重讨论了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和前景。
作者分析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投资合作和贸易摩擦,并探讨了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的潜力和挑战。
4. 许浩杰(2019)。
《两强的巅峰对话:中国与韩国的地区
合作》。
这本书研究了中国和韩国在东亚地区合作的方方面面。
作者分析了两国的战略态度、地区合作机制和地缘政治因素,并提出了深化合作的建议。
5. 杨晓明(2020)。
《中韩关系的历史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这篇综述探讨了中韩关系的历史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回
顾了两国历史上的合作与冲突,分析了当前的合作领域和潜在的挑战,并展望了中韩关系可能的走向。
综上所述,中韩关系的发展文献涵盖了各个方面,从历史背景到政治、经贸和地区合作等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这些文献为我们深入了解中韩关系的演变和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