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饲料的组成成分

合集下载

饲料的组成成分

饲料的组成成分

植物的贮藏多糖 乳糖、糖蛋白、半纤维素 糖蛋白、植物的贮藏和结构 多糖 核酸(DNA) 海藻的多糖 植物中的糖苷 果胶物质 黏多糖 几丁质、黏多糖 果实(包括山梨) 蜜露(甘露、木露) 脂肪
寡糖又称低聚糖,由2-10个分子的单糖通过糖苷 键形成的。作用是为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提供
(二) 寡糖养分,可促进动物体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
第一节 饲料的营养成分
饲料中养分是由单一化学元素或若干化 学元素相互结合而成的。在已知的100多种 化学元素中,构成饲料各种养分的至少有26 种,其中以碳、氢、氧、氮4种有机元素的 含量最多,约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90%;其 次是一些常量矿物质元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
一、饲料碳水化合物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 一类化合物。 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
球蛋白 普遍存在于 血清球蛋白、植物种子球蛋白、血纤 动植物体内 维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胰岛素
谷蛋白
存在于谷物 麦谷种子、米谷种子 种子
组蛋白
存在于动物 体内
玉米醇溶 蛋白
存在于谷物 种子
胸腺组蛋白、肝组蛋白 小麦骨胶蛋白、大麦骨胶蛋白
角硬蛋白
毛发、羽毛、 蹄壳、结缔
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组织
按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碳水化合物又可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 纤维两大类。无氮浸出物包括单糖、寡糖、淀粉、糊精、糖 原和果聚糖等多糖;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以 及多缩戊糖、木质素、果胶和角质等。 无氮化合物
(一)单糖:常见的糖与糖的衍生物及其主要存 在形式见下表:
类 型 糖或糖的衍生物
存在形式
磷酸基
乳酪蛋白、胃蛋白酶、磷酸酯等
铁卟啉 铁卟啉 铁卟啉

第二章 饲料的组成成分资料

第二章 饲料的组成成分资料
水分活度可以理解为饲料中水分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 水分活度愈大说明饲料的含水量愈高。 控制好饲料的水分活度值,可以达到少用或不用防霉剂而安 全贮藏的目的。
胸腺组蛋白、肝组蛋白
小麦骨胶蛋白、大麦骨胶蛋白 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复合蛋白质分类
类 别 辅 基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磷脂、胆固醇、 中性脂 实 例 动植物的细胞核、细胞质等 动物血浆、细胞膜、卵黄、卵磷脂、 脑磷脂
核蛋白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体
脂蛋白 β1-脂蛋白 糖蛋白 γ-球蛋白 血清类黏蛋白 磷蛋白 酪蛋白 血红素蛋白 血红蛋白 细胞色素C 叶绿蛋白

(一)单糖:常见的糖与糖的衍生物及其主要存 在形式见下表:
类 型 糖或糖的衍生物 存在形式
戊糖
己糖
木糖 阿拉伯糖 核糖 葡萄糖
半纤维素(木聚糖)、果胶物质 植物树胶(阿拉伯树胶)、半纤素 核酸(RNA)、核苷酸 动物的血糖、动植物的贮藏和结构 多糖
常见的糖与糖的衍生物及其主要存在形式
类 型 己糖 糖或糖的衍生物 果糖 半乳糖 甘露糖 脱氧核糖 海藻糖 鼠李糖 半乳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胺 山梨醇 甘露醇 甘油 存在形式 植物的贮藏多糖 乳糖、糖蛋白、半纤维素 糖蛋白、植物的贮藏和结构 多糖 核酸(DNA) 海藻的多糖 植物中的糖苷 果胶物质 黏多糖 几丁质、黏多糖 果实(包括山梨) 蜜露(甘露、木露) 脂肪
(一)动物需要的维生素的来源与分布
1、外源性维生素 包括天然饲料中含有的维生素及各种维生素 添加剂。 2、内源性维生素 包括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及B 族维生素,以及动物机体组织器官合成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D3。 脂溶性维生素种类分布见25页表2-8 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与分布见25页表2-9

第二章水产饲料原料(精)

第二章水产饲料原料(精)

第二章水产饲料原料一,名词解释1,饲料: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

2,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20%, 粗纤维含量≤18%的一类饲料。

3,能量饲料:指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20%, 粗纤维含量≤18%的一类饲料。

4,α-淀粉:即糊化淀粉,是生淀粉经水与热作用,失去微晶结构,再经脱水干燥而得的一种易于消化吸收的淀粉。

5,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由天然原料提纯或高度浓缩的各种单一维生素制剂或由其生产的复合维生素制剂。

6,饲料添加剂: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7,预混合饲料: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又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简称添加剂预混料。

8,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成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均匀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质。

9,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可饲物质。

10,诱食剂:又称引诱剂、促摄食物质,是一类用于提高饲料适口性,引诱和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摄食的添加剂。

二,选择题1-B,2-D,3-C, 4-D,5-A,6-B,7-A, 8-B, 9-D, 10-C,11-C, 12-D,13-A,14-A,15-B,16-C, 17-B,18-D,19-A,20-C三,填空题1,18%,60% 2,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生物蛋白质饲料3,土法、干法、湿法 4,瘦背病, 贫血5,黄曲霉毒素 6,硫葡萄糖甙、棉酚7,蛋氨酸 8,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9,化学稳定法、包被法 10,内源酶、外源酶11,氨基酸、核苷酸、三甲胺内酯 12,乙氧基喹啉,、BHT、 BHA13,植酸磷 14,赖氨酸、蛋氨酸15,不饱和程度较高四,简答题1,影响豆饼(粕)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影响大豆饼粕使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 蛋氨酸含量较低;(2) 热处理程度不够的饼粕中含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对于单胃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禽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47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48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饲料的结构与成分》课件

《饲料的结构与成分》课件

三、饲料的成分
水分
饲料中所含的水分比例,直接影响饲料的保存 性和营养价值。
粗蛋白
是饲料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提供动物生长和发 育所需的氨基酸。
粗脂肪
作为能量来源,提供动物所需的脂溶性维生素, 并增加饲料的口感和吸引力。
粗纤维
主要由植物的纤维组织组成,有助于消化、促 进肠道蠕动,并提供饲料的体积感。
灰分
五、饲料的营养
1 能量营养பைடு நூலகம்
提供动物所需的热能和代谢能,支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2 蛋白营养
提供动物所需的氨基酸,支持其体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3 社会效益营养
提供动物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促进动物健康和生产能力。
六、饲料应用及注意事项
1
饲料选用和适应性
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特殊需求,
3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根据动物的需要和相关法 规,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提高饲料的质量和效益。
饲料的结构与成分
本PPT课件将介绍饲料的结构与成分,帮助您全面了解饲料的分类、结构、成 分以及其营养价值和应用注意事项。
一、饲料的分类
以食物特性分类
根据饲料的原料来源和特性,可以将饲料分为植物性、动物性和合成性三类。
以加工程度分类
根据饲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饲料分为全价饲料、补充性饲料和精细饲料。
二、饲料的结构
植物胚乳
植物的能量贮存部位,富含淀粉、油脂和蛋白质, 是主要的蛋白饲料来源。
瘤胃物质
由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高蛋白和能量的饲料, 常用于反刍动物饲料。
苜蓿饲料
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适合作为牛、羊 等反刍动物的主要饲养粮。
青贮饲料

第二章 粗饲料

第二章 粗饲料

收割过早,营养价值虽高,但产量 会降低
收割过晚会使营养价值降低
一般禾本科牧草及作物应在抽穗期 至开花期收割; 豆科牧草开花初期到盛花期 收割时还要避开阴雨天气 避免晒制和雨淋使营养物质损失
干草收割
2、干草的调制
2-1、地面干燥
平铺与小堆晒制结合
水分15%~ 17%时
太阳曝晒5小时
小堆晒
(H2O 35%)
堆垛危险
23%~25%
不能堆垛
露天堆垛
贮藏形式
草棚堆垛
压捆



包装形式

干 草 块 干草颗粒
方形、长方形。 羊草多为长方形捆,每捆约重50千克 草地上大规模贮备草为圆形草捆 长草以液压机械顶紧压制成 呈长方形,每垛重1~6吨 适于草场上就地贮存 体积过大,不便运输 结构不紧密易雨雪渗漏 最理想形式 便于干草饲喂自动化 减少养分损失,消除污染 无剩草,不浪费,成本高 干草粉碎压制成 体积小于,便于运输贮存 防止牛挑食和剩草,消除污染
淡绿色 晒制和保藏基本合理,良好
黄褐色 刈割过晚,晒制遭雨淋或贮藏期高温,次等
暗褐色 调制贮藏不合理,受雨淋,发霉变质,不作饲用
4、干草的含叶量
含叶量是评定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 叶子比茎: 蛋白质和矿物质多1~1.5倍
胡萝卜素多10~15倍
粗纤维少50 %~100 %
5、牧草的刈割期
刈割期对品质影响大 栽培豆科牧草现蕾开花期、禾本科牧草抽穗开花期
第二节 农副产品类
秸秆: 脱谷后的作物茎秆和附着的干叶, 如玉米、麦秸、豆秸、稻草
一、概念
秕壳:
籽实外皮、荚壳、颖壳及数量有 限的破瘪谷粒等。
二、秸秕饲料的特性及饲用价值

养殖业饲料配方手册

养殖业饲料配方手册

养殖业饲料配方手册第1章饲料原料概述 (4)1.1 植物性原料 (4)1.1.1 谷物 (4)1.1.2 豆类 (4)1.1.3 油料作物 (4)1.1.4 牧草 (4)1.1.5 副产品 (4)1.2 动物性原料 (4)1.2.1 鱼粉 (5)1.2.2 肉骨粉 (5)1.2.3 血粉 (5)1.2.4 蚕蛹粉 (5)1.3 添加剂原料 (5)1.3.1 营养性添加剂 (5)1.3.2 非营养性添加剂 (5)1.3.3 生物活性添加剂 (5)1.3.4 其他添加剂 (5)第2章猪饲料配方技术 (5)2.1 猪的生长阶段与营养需求 (5)2.1.1 哺乳期 (6)2.1.2 断奶期 (6)2.1.3 生长期 (6)2.1.4 育肥期 (6)2.2 猪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6)2.2.1 营养平衡 (6)2.2.2 原料选择 (6)2.2.3 经济性 (6)2.2.4 安全性 (6)2.3 猪饲料配方实例 (7)2.3.1 哺乳期猪饲料配方 (7)2.3.2 断奶期猪饲料配方 (7)2.3.3 生长期猪饲料配方 (7)2.3.4 育肥期猪饲料配方 (7)第3章禽类饲料配方技术 (7)3.1 禽类生长阶段与营养需求 (7)3.1.1 禽类生长阶段划分 (7)3.1.2 禽类营养需求 (7)3.2 禽类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7)3.2.1 营养平衡原则 (8)3.2.2 原料选择原则 (8)3.2.3 经济性原则 (8)3.2.4 安全性原则 (8)3.3 禽类饲料配方实例 (8)3.3.1 育雏期饲料配方 (8)3.3.2 生长期饲料配方 (8)3.3.3 育肥期饲料配方 (8)第4章反刍动物饲料配方技术 (8)4.1 反刍动物营养需求与饲料特点 (8)4.1.1 反刍动物营养需求 (8)4.1.2 反刍动物饲料特点 (9)4.2 反刍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9)4.2.1 符合动物营养需求 (9)4.2.2 考虑饲料资源特点 (9)4.2.3 保证饲料安全 (9)4.2.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9)4.3 反刍动物饲料配方实例 (9)第5章水产动物饲料配方技术 (10)5.1 水产动物生长特性与营养需求 (10)5.2 水产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10)5.3 水产动物饲料配方实例 (11)5.3.1 鲫鱼饲料配方 (11)5.3.2 虾饲料配方 (11)5.3.3 贝类饲料配方 (11)第6章特种动物饲料配方技术 (11)6.1 特种动物营养需求与饲料特点 (11)6.1.1 营养需求 (11)6.1.2 饲料特点 (12)6.2 特种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12)6.2.1 营养平衡:根据特种动物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原料,保证营养成分的平衡。

第二章 饲料的组成成1

第二章  饲料的组成成1

第二章饲料的组成成分•在已知的100多种化学元素中,构成饲料各种养分的至少有26种,其中–以碳、氢、氧、氮4种有机元素的含量最多,约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90%;–其次是一些常量矿物元素,如钠、钾、钙、镁、硫、磷、氯等;–其余为微量元素,如铜、铁、锰、锌、碘、硒、钴以及氟、硅、钼、铬、钒、砷、镍、锡等。

一、饲料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

–又可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大类。

•(一)单糖•(二)寡糖•(三)多糖•(四)结合糖•(五)其他分类方法划分的碳水化合物(一)单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可分为戊糖和己糖等。

戊糖:木糖、阿拉伯糖、核糖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二)寡糖•寡糖又称低聚糖,是由2~10个分子的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溶于水,味甜,与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可水解成各种单糖。

寡糖种类较多,但以二糖存在的形式最广,也最为重要。

•1.二糖常见的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等。

•2.三糖与四糖常见的有棉籽糖、水苏糖。

–棉籽糖与水苏糖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是一类抗营养因子。

1.二糖•(1)蔗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缩合失水形成,是自然界最重要的二糖。

–蔗糖水解后的产物称为转化糖,蜂蜜的主要组分即为转化糖,其甜度较蔗糖更高。

•(2)乳糖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缩合失水形成。

乳糖在动物乳腺中生成,猪、牛乳中含量4%~6%,其甜度为蔗糖的16%。

•(3)麦芽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缩合失水形成。

麦芽糖大量存在于发芽的谷粒中。

淀粉、糖原被淀粉酶水解也可以产生少量麦芽糖。

•(4)纤维二糖纤维二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由两分子β-D—葡萄糖缩合失水形成。

纤维二糖可被消化道微生物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分解成葡萄糖。

(三)多糖•多糖由多个(10个以上到上万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多糖是自然界中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可分为同聚多糖与杂聚多糖两大类。

•1.淀粉与糖原•糖原在动物肝脏及肌肉内贮量较大,肝糖原可占肝脏的5%,肌糖原可占肌肉的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粗纤维 2.无氮浸出物
多糖由多个(10个以上到上万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可分为同聚多糖和杂 聚多糖两大类。同聚多糖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杂聚多糖由一种以上不同类型的 单糖或其他衍生物组成。 多糖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在经过水解或发酵后才能为动物吸收利用。多 糖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几丁质等 。 结合糖又称配糖体或糖苷,是单糖或聚合糖与非糖物质的结
旋光性
(四)非蛋白含氮物
1. 核酸和碱基
2. 胺及酰胺类含氮化合物
(五)寡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寡肽是指氨基酸之间由肽键连接的低聚化合物. 他是一类必需的营养素
单纯蛋白质分类
类 别 白蛋白 分 布 实 例 血清清蛋白、乳清清蛋白、卵清清蛋 白、麦清蛋白 血清球蛋白、植物种子球蛋白、血纤 维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胰岛素 麦谷种子、米谷种子 普遍存在于 动植物体内 普遍存在于 球蛋白 动植物体内 存在于谷物 谷蛋白 种子 存在于动物 组蛋白 体内 玉米醇溶 存在于谷物 蛋白 种子 毛发、羽毛、 角硬蛋白 蹄壳、结缔 组织

饲料脂类化合物
脂类是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凡是与脂肪酸相结合,或能够与脂肪酸相结 合的,且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的各种化 合物统称为脂类.
(一)脂类化合物的分类
1. 脂肪 2. 类脂
(二) 脂肪酸
1 饱和脂肪酸 2 不饱和脂肪酸 是指分子结构中不含有双键,
(三) 脂类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一)单糖:常见的糖与糖的衍生物及其主要存 在形式见下表:
类 型 糖或糖的衍生物 存在形式
戊糖
己糖
木糖 阿拉伯糖 核糖 葡萄糖
半纤维素(木聚糖)、果胶物质 植物树胶(阿拉伯树胶)、半纤素 核酸(RNA)、核苷酸 动物的血糖、动植物的贮藏和结构 多糖
常见的糖与糖的衍生物及其主要存在形式
类 型 己糖 糖或糖的衍生物 果糖 半乳糖 甘露糖 脱氧核糖 海藻糖 鼠李糖 半乳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胺 山梨醇 甘露醇 甘油 存在形式 植物的贮藏多糖 乳糖、糖蛋白、半纤维素 糖蛋白、植物的贮藏和结构 多糖 核酸(DNA) 海藻的多糖 植物中的糖苷 果胶物质 黏多糖 几丁质、黏多糖 果实(包括山梨) 蜜露(甘露、木露) 脂肪
糖醛糖
糖醛酸 氨基糖 糖醇
(二) 寡糖
寡糖又称低聚糖,由2-10个分子的单糖通过糖苷 键形成的。作用是为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提供 养分,可促进动物体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
1.二糖 常见的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 2.三糖与四糖 常见的有棉籽糖、水苏糖
(三) 多糖
(四) 结合糖 合。重要的结合糖有蛋白多糖、氨基多糖、糖蛋白等。 (五) 其他分类方法划分的碳水化合物
(三)氨基酸
分类 理化性质
一些蛋白与非蛋白质的辅基或者其他的 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氨基和 羧基,且在与羧基相邻的 分子结合在一起,称为复合蛋白质。 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 α -氨基.氨基酸的主要区别在于侧链的R基团.
(1) 根据侧链R基团的疏水性与亲水性分类 (2) 根据a-氨基酸中侧链R基团的极性性质分类 光吸收 (3) 根据不同氨基酸中所含氨基和羧基的多少及是否 含硫基或羟基分类 溶解度
胸腺组蛋白、肝组蛋白
小麦骨胶蛋白、大麦骨胶蛋白 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复合蛋白质分类
类 别 辅 基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磷脂、胆固醇、 中性脂 实 例 动植物的细胞核、细胞质等 动物血浆、细胞膜、卵黄、卵磷脂、 脑磷脂
核蛋白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体
脂蛋白 β1-脂蛋白 糖蛋白 γ-球蛋白 血清类黏蛋白 磷蛋白 酪蛋白 血红素蛋白 血红蛋白 细胞色素C 叶绿蛋白
半纤维素=NDF – ADF 3.中性洗涤纤维(NDF) 纤维素= ADF – 木质素 – 灰分 木质素=ADF – 纤维素 – 灰分
4.酸性洗涤纤维(ADF)与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二、饲料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
饲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真蛋白质与非蛋白含 氮物。真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高分子 化合物。非蛋白含氮物是指非蛋白质形态的含氮化 合物,如游离氨基酸、肽、酰胺、氨、硝酸盐、生 物碱、核酸和尿素等。
己糖胺、半乳糖 半乳糖等 磷酸基
铁卟啉 铁卟啉 铁卟啉
卵蛋白、免疫球蛋白、半乳糖蛋白
乳酪蛋白、胃蛋白酶、磷酸酯等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叶绿蛋白
复合蛋白质分类
类 别
黄素蛋白 琥珀酸脱氢酶 D-氨基酸氧化酶 金属蛋白 铁蛋白 细胞色素氧化酶 乙醇脱氢酶 黄嘌呤氧化酶
辅 基
实 例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琥珀酸脱氢酶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氢氧化铁 铁和铜 锌 钼和铁 动物脾脏 线粒体
组成
蛋白质是各种α -氨基酸通过酰胺键 连成多肽链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一)蛋白质组成与结构
结构
初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专指蛋白质 肽链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单纯蛋白质幻灯片 9
高级结构
包括二级结构、三级结构 和四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分类
结构
复合蛋白质幻灯片 10
在蛋白质分子中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的蛋 白质称为单纯蛋白质。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 一类化合物。 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
按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碳水化合物又可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 纤维两大类。无氮浸出物包括单糖、寡糖、淀粉、糊精、糖 原和果聚糖等多糖;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以 及多缩戊糖、木质素、果胶和角质等。 无氮化合物
1 熔点 2 皂化值
即与碳原子相对应的氢原子 呈饱和状态。
指分子结构中碳原子之间含有 双键的脂肪酸。
脂肪的熔点随饱和程 是指每 100 克脂肪或脂肪酸能 4 酸败与酸价 度和碳链长度的增加 5 氢化 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可在 而升高。 金属镍催化下加氢使双 能使1克油或脂完全皂化所 酸败是指天然油脂在 吸收碘的克数。 ( 1 )对生物膜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是指中和1克脂肪内所含游离 (四)必需脂肪酸 键消失,使不饱和脂肪 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空气中发生自发的氧 ( 2 )维持皮肤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酸变为饱和脂肪酸,该 称为皂化值。 化过程,导致酸臭味 ( 3 )有助于胆固醇的溶解与转运 是指那些在动物体内不能合 反应称氢化反应。 苦的现象。 1、概念 2、生理功能 ( 4 )为类二十烷的前体物 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 要,为保证正常生理功能, (五)多不饱和脂肪酸 必需由日粮供给的脂肪酸。
第二章 饲料组成成分
第一节 饲料的营养成分
饲料中养分是由单一化学元素或若干化 学元素相互结合而成的。在已知的100多种 化学元素中,构成饲料各种养分的至少有26 种,其中以碳、氢、氧、氮4种有机元素的 含量最多,约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90%;其 次是一些常量矿物质元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
一、饲料碳水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