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佛(bì)狸羽扇纶(guān)巾贾(gǔ)人嘈(cāo)嘈切切B.沦(1ún)落磨磨蹭蹭(cèng)羁(jī)鸟契(qiè)阔谈C.迁谪(zhé)莫名(míng)其妙怂(sǒng)勇一派嚣(xiāo)鸣D.报歉(qiàn)呕哑(yā)嘲哳舳(yóu)舻东船西舫(fǎng)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

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

3.不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始循以.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其.远古刻尽漫失其.皆出于此乎

D.顺流而.东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

②是不弟子不必

..不如师(不必:不定,今常用义为: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B.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同“授”,接受,承拍)

②至于泰安(至于:到,到达,今常用义为:表示另提一事)

C.①君子生.非异也(生:“性”,天性)

②望美人

..兮天一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今常用义为:美貌的女子)

D.①古之学者

..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今常用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蚓无爪牙

..之利(爪牙:猛禽、猛兽的爪子和牙齿,今常用义为:比喻坏人的党羽)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①乌鹊南.飞②顺流而东.也③耻.学子师④舞.幽堅之潜蛟

⑤侣.鱼虾而友麇鹿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崖限.当道者⑧春风又绿.江南岸

A.①/②③⑤/④⑧/⑥⑦B.①②⑦/③⑤⑥/④⑧

C.①②/③⑤/④⑧/⑥/⑦D.①⑦/②/③⑤/④⑧/⑥

6.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是()

A.①不拘于时②学于余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①崖限当道者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而今安在哉?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②客有吹洞箫者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7.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基绳,用火烘烤使之弯曲,把(它)制成车轮,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火烘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词唱道:“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浆,(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译: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的像骰子一样立着的是山峦,天边云彩有一条奇异的颜色,片刻之间就变成五光十色的彩霞。

8.下列句子涉及的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如“壬戌”,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古代纪日的方法也很特殊,比如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晦”,干支不用来纪日。

B.樗蒲是古代的博戏,姚鼐将云中山峦比作樗蒲用的掷具。泰山上的古长城指春秋战国时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分界。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古文运动后,赋更加散文化,句式参差,多以散代骈,称文赋。

D.《劝学》选自《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

9.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且介亭杂文》中的杂文多为艺术性的评价,具有短小精悍、幽默讽刺的特点,《拿来主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鲁迅看了1934年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写下了这篇文章,报道涉及徐悲鸿、刘海粟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美术展览,梅兰芳去苏联演出京剧等活动。B.《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课文中的“六艺经传”;惑就是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C.《故都的秋》一文,作者以“秋味”为中心,通过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抓住各种感官来写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D.《我与地坛》文中除了有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通过这条线索,表现出作者怀有的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史铁生的思考发自内心深处,执着而坦诚,而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感人之处。

10.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邑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B.中秋节到了,我却不能回家,想想家里的父母,真是“每逄佳节倍思亲”啊。C.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屋后的槐花树

白莹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干枯的渭河河道边上种满了洋槐,含苞的、已开的、开过的,一簇簇、一串串,白白的、甜甜的,挂满了洋槐枝头。风儿袭来,那

一阵阵迷人的甜香不仅勾引着我的味蕾,还勾引着我的思绪,我似乎

..又看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花树。

在这个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里,闪闪跳动着的那一个个场景像电影倒带一般浮现在

了我的眼前。那黑漆的木门,长长的巷子,厚实的土墙,小小的院子,随风微动的秋千,高高的桑树,屋后的洋槐,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

老屋后头有两棵槐花树,每到四月中旬,奶白色的槐花便如串串可爱的风铃挂满枝头,摇曳着醉人的身姿,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这人间四月天里招蜂引蝶,当然还有我们这帮孩子。每每这时,奶奶便拿来钩子,用铁丝牢牢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父亲在房檐角落找好地儿,支起长梯子,爬上房顶。低的地方就顺手折下,高的地方就用奶奶扎好的钩子钩住较繁的槐花枝,快速转动竹竿,轻松地就拧断槐树枝,扔到院子里。奶奶领着我们把白白的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放进竹筛子,调皮的孩子们则偷偷捏串生槐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嘴巴,大口嚼起来。甜甜的槐花汁和着口水一同流下来,用袖子擦去口水,想再吃一串,却被奶奶及时阻止:“狗娃,这东西生吃多了不好,婆给你蒸熟再吃。”

奶奶端起满筛子的槐花,急忙回灶房,洗干净,沥干水分,拌上干面粉,用手来回不停地搅拌,直到面粉充分包裹槐花,奶奶说,这样做出来的槐花筋道,入味。麻利地备好一切后,奶奶便坐在风箱前“呼哧呼哧”地煽起风箱,我则趴在她腿上,手里拿着偷偷藏起的还未盛开的槐花吃了起来。奶奶和蔼地笑道:“少吃些,少吃些,蒸熟了,狗娃多吃些。”我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香甜的槐花早已下肚。

随着我一年年长大,绑钩子的竹竿也越来越长,老屋后头的槐花树也越长越高,但是可以够到的槐花越来越少,只因年复一年树枝低的地方经常被折断,时间一长,低的树枝都折没了高的慢慢够不着了,槐花越来越少了,奶奶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一年五一放假,馋嘴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嚷嚷着要吃槐花麦饭。那时已至五月,大多洋槐早已过了花期,就是有槐花也都老了,不鲜不嫩了,很是失望。放假回家盼的就是能吃上一碗槐花麦饭,可还是迟了。第二天,奶奶带着我满村子转悠,终于在村西边找到一棵槐树,花已经开得很大了,但奶奶还是踮起脚,挑拣着好的、稍微嫩的花……我美美地吃了一顿槐花麦饭,跟奶奶诉着多日不见的思念,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给奶奶洗洗头发,擦擦身子,剪剪指甲,给奶奶说好哪个药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反反复复叮嘱着。她不停地点头:“狗娃,你去吧,在学校要好好学,下回放假了再看婆。”

离家的日子里,思念越深,乡愁便越浓,心中总有藕断丝连般的牵挂,离家的梦境里,总有奶奶坐在旧藤椅上的身影,她依旧顶着淡蓝格子手帕,穿着斜襟子粗布衣服、蓝色裤子、黑布鞋,拿着旧蒲扇,对着我笑,面孔慈祥,嘴里念着曾经哄我入睡的口婆:“马蹄杠,红杆杆,额是额婆滴心坎坎,额婆把额打一把,额把额婆卖了去,额爷回来要额婆,一斗荞麦换两个……”梦醒后,只留下清泪两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饭了。

近几年来,吃槐花麦饭的心境大不如从前,自己虽然也买来做,但总觉得缺些什么。如今,又是槐花飘香季,街上卖槐花的小贩估计也多起来了,今日,随同事去撸了些来,看着如同当年一样奶白色的槐花,心里五味杂陈,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搁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

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父亲站在梯子上钩槐花枝,其他人说笑着撸槐花,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狗娃,婆给你蒸麦饭,你等一会哈。”

我折下一串槐花,放进嘴里,和着泪水,轻轻地嚼,浓烈的香甜渗入心底,就如同当年的槐花麦饭,似乎还是那个味儿。

(有删改)(注)口婆:儿歌。

1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屋后的槐花树”这一标题意蕴丰富,满载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B.文章首段连用两个“勾引”,形象地写出迷人的槐花香诱发了作者对往昔故乡生活的追忆,用词新颖生动。

C.“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中“会不会”一词,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表达对重温旧时光的渴盼。

D.锈迹斑斑的钩子、门檐上孤单的竹筛子、静搁在灶房的荆耙等老物件,沉积着岁月的灰尘,深化了乡上文化消逝的主题。

1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实写形态各异的槐花挂满枝头,甜香迷人,既照应题目,又总领全文。B.文章第五段写村西头的槐花树,看似旁逸斜出,实则别有深意,更显祖孙情深。C.文章第六段用特写镜头清晰真切地展现梦境中奶奶的形象,凸显作者思念之浓。D.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心。13.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圈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材料二: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城市、军营、知识界等)而言的。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节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删改)材料三: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归隐山林源于志士或诗人对世俗社会人情世故的厌恶,更是对乡土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器,而甘享乡居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形象的注解。

其二,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思亲本身就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正是这种乡土情结的存在,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乡音始终未改。对于故土,国人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其三,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为何乌江自刎?从这句诗中可窥其因。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是人的欲望和价值扩大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事业的成功只有得到乡人的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耀。

(节选自高申贵《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有删改)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生活往往受地域限制,域内接触多,与外界隔离,各自保持相对的孤立。B.终老是乡的乡民生活在礼俗社会里,他们无须选择生活环境,接触的是“熟悉”社会。

C.从乡村社会里得到的自由与法理社会的自由固然不同,但也不能突破规矩的约束。D.乡土社会的信任是从熟悉中生成的,而这样的信任就只表现在当地内部人之间。15.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走向城市的人们割舍不下与故乡的联系,故中外文坛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小说作品。B.文中“与此不同”的不同点主要是指莫言描绘的乡间,滤去了表面的短暂性特征。C.乡土情结的产生与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密切相连,很多古诗文都表达了这种心态。D.乡土情结有多种类型,其中思乡思亲的情结对于国人来说更为浓厚,更值得推崇。16.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论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B.“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C.“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D.“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会回答你一个大声的

‘我’”。

17.学校要召开关于“乡土文化”专题会,请就上述三则材料做成三个主题的演示文稿在会上作介绍。这三个主题是什么?分别有哪些要点?

四、文言文阅读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致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乏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些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会①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②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注]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1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元.元本本元: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望:察看

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符合

D.兵其细.也细:小事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位卑则.足羞

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月出于.东山之上

C.士不为便,而.还其故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余始循以.入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2)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寻僧不遇

于武陵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目即点明了时间、事件及其结果,写作者夜里到寺院中寻访僧人却寻而不得。B.首联写去寻僧的路上多次歇息,走过烟雾迷蒙的溪河后,周遭的景色渐渐不同寻常。C.颈联表明作者来回几趟寻访寺僧;却都只见其居所房门紧闭,唯门前石径雪落无声。D.本诗最后作者因未遇而生发感叹,与贾岛《寻隐者不遇》“云深不知处”异曲同工。24.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该联。

六、情景默写

25.(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2)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________”,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个例子来说明“小年”之小,生命之短;与之相反,苏轼在《赤璧赋》中,则用“_________”一句,表达人

生无穷的哲学思想。

(3)《荀子·劝学》中,作者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转移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用相反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4)在《赤璧赋》中,作者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在“举酒属客”后,大家一起“_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快乐。

(5)《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木”

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6)《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自问自答,抒发独自怀远的忧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_______”;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_________”。

(8)在《诗经静女》中,有两句动作神态描写非常生动,表现出女孩的活泼淘气,男孩的耿直憨厚,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9)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

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璀璨的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书写了的篇章,作为人类文明的重

要,亚洲文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宗教、哲学、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等多领域都取得卓越的文明成果,( )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亚洲,汇聚了40多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众多古老文明在亚洲这片土地上,在共生并进中创造了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范例。与之相反,当今,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日益扩大。这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并呼吁:人类需从亚洲文明中

智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2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浓墨重彩发源地水乳交融吸取

B.不可或缺发祥地相得益彰吸取

C.不可或缺发源地水乳交融汲取

D.浓墨重彩发祥地相得益彰汲取

2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谱写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亚洲文明使得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姿

B.谱写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人类文明也因亚洲文明更加绚烂多姿

C.人类文明因亚洲文明更加绚烂多姿,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得以谱写

D.亚洲文明使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姿,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得以谱写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日趋激烈。

B.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日益尖锐

C.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日益扩大

D.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效率和公平、资本和劳动、增长和分酉己的矛盾日益尖锐。

八、材料作文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时期呼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今年高一语文新教村,引入“整本书阅读”,要读《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类著作。小李同学觉得高中学习负担重,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限,读《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类著作很吃力,而且还要应对这样的考试,他感到非常苦恼。语文老师了解情况后,准备举办一场关于“当代高中生有必要/没必要读学术类著作”辩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

请你以正方一辩的身份写一篇辩论赛的发言稿。

要求:正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与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A.“嘈嘈切切”的“嘈”应读cáo;

B.“契阔谈”的“契”应读qì;

D.“报歉”的“报”应改为“抱”;“舳舻”的“舳”应读zhú。

故选C。

2.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

故选B。

3.D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A.以:顺承关系连词/介词,因为。

B.之:代词,它/定语后置句标志。

C.其:代词,那些/副词,加强揣测语气,大概。

D.而:修饰关系连词。

故选D。

【点睛】

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具体考查通假字、古今异义。

B.①错误。“受”,同“授”,传授,教授。

故选B。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

①“南”,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②“东”名词用作动词,东去;

③“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舞”动词使动用法,使……舞动;

⑤“侣”名词词意动用法,以……伴侣;

⑥“圣”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

⑦“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⑧“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变绿。

①⑦名词用作状语;②名词用作动词;③⑤意动用法;④⑧使动用法;⑥形容词用作名词。故选D。

6.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A.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B.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C.宾语前置句。

D.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故选C。

【点睛】

文言句式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作“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作“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

后的现象叫作“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7.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A.“所以”,在文言中两个意思,一个是“……的原因”,一个是“用来……的”,词句取“……的原因”。

故选A。

【点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

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8.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干支不用来纪日”错误,干支纪日和干支纪年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用一对干支来表示,60天一循环。

故选A。

【点睛】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9.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

C.“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错误,不是为了说明各有特色,而是为了衬托北国之秋。

故选C。

10.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示着重强调。与例句相同。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讽刺和反语。

故选A。

11.D

12.A

13.(1)本文写树、写人、写生活,取材广泛自由;写现实、写回忆、写梦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路灵活,结构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主题明确集中,抒发怀念之情;以槐花树为线索,围绕主题将相关的人、事串连起来。【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D.“深化了乡上文化消逝的主题。”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搁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作者要表达的是物是人非的感叹。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A.“又总领全文”分析错误。开头一段对槐花的描写,主要是引出下文,引出下文对故乡和亲人的回忆。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首先要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聚”,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回答本题可从文章的选材、表现手法、组织材料、结构成篇、文章主旨等角度分析。

这篇散文从选材上看,主要描写了槐花、槐花树、奶奶、父亲,以及家乡生活的场景,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从文章的构思上看,文章由眼前的槐花和槐花树引出对家乡老屋后的槐花树的回忆,中间还穿插对梦境的描写,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心。

从文章的表现手法上看,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所以无论是广泛的选材、还是构思的独特、手法的多样,都是文章的主旨服务的,都是为了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回忆。所以本文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

14.D

15.C

16.B

17.①乡土社会的特点:地方性—熟悉性—信任性。②乡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乡土文学的两种表现:一是写独特性的“乡恋”色彩,二是写恒定性的理想家园。③乡土情结的类型:归隐山林,思念故乡,衣锦还乡。

【分析】

14.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D.“就只表现于在当地内部人之间”错,原文说“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强调的是信任产生于熟悉,但并不能说这种信任只限定于当地内部人之间。

故选D。

15.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强加因果,原文“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

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这是乡土作家热爱乡土文学的原因,而不能说“走向城市的人们”割舍不下与故乡的联系才创作了一大批乡土小说作品。

B.“主要是指莫言描绘的乡间,滤去了表面的短暂性特征”错,原文是说一般“乡土作家”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的不同点在于,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土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

D.“思乡思亲的情结对于国人来说更为浓厚,更值得推崇”于文无据,原文乡土情节有三种,作者并没有比较,说哪一种更为浓厚,更值得推崇。

故选C。

16.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B.“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说明的是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世代定居是常态。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论据。

故选B。

17.

本题考查的是梳理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分析材料一,第一段“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提出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第二至四段“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

‘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分析乡土社会由地方性产生了熟悉性;第五至六段“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分析由熟悉性产生信任性。据此概括出材料一主要论述乡土社会的三个特点,即地方性、熟悉性、信任性。分析材料二,第一段举例证明“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第二段“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对比举出乡土文学的两种表现,

一种有独特性的“乡恋”色彩,另外一种是莫言为代表的书写恒定性的理想家园。

分析材料三,首段总写,提出乡土情结的类型,第2至4段分别分析三种类型:其一,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其二,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其三,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

18.B

19.A

20.B

21.D

22.(1)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人呢?

(2)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分析】

18.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后世的为政者政学分裂,不敢与先王之时进行比较,“望”同“方”,意为“比较”。

故选B。

1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则”都解释为“就”。

B.第一个“于”是介词,比;第二个“于”也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从。

C.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D.第一个“以”是介词,在,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修饰。

故选A。

2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能通经缉文”的主语应该是“自好者”,所以“自好者”应放在后一句中,即从“玩岁”后断开,排除AD两项;“昔”指“过去”,在句中应是修饰“所习者”,是“所习者”的定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文章以驳论为主”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先肯定先王之时的学政一体,接着指出后世的政学分裂,二者形成对比,紧跟着作者肯定三位官员重修书院的做法并对学子提出希望,可见应该是“立论”为主。

故选D。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则”,那么;“安得”,怎么能;“为”,介词,替;“之”,代词,他们;“言”,说;“以”,目的连词,来;“劝”,劝导;“夫”,那些;“为政”,施政;“而”,却;“学者”,古今异义,学习的人。

(2)“不惟”,不只;“望”,愿望;“如此”,像这样;“抑”,或许;“于是”,古今异义,从这里;“获”,收获。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先王的时候,用学习作为为政之道,学习源于为政的需要,而为政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没有怪异的习惯,政令没有怪异的方法。从朝廷到郡国,从郡国到天下,追根究底,离不开这两件事。所以士人不求学,就会有诡异的言行;政令不源于学习,就不会有准则法度。君臣之间从上到下,对待我们的办学,犹如农人有田地,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不耕耘,就没饭吃,年终时就有忧虑。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划一且风俗等同,就是这个缘故呀。

后世之人学习,大概兴盛于先王之时。仪容举止之安详,饮食之丰富,教诲约束之严格,先王之时未必达到这个地步;然而只是为了学而学,只是为了施政而施政,整天聚在一起,贪图安逸,所追求的不过是能够通晓经文,以取得科举登第,得到功名后,昔日所学习的东西,很快废弃忘却。一旦看到书本或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之事,就说:“我刚从政,有什么好学的?”唉!后人提到治理天下的人常常不敢仰望先王之时,大概是因为学习与为政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