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第3节-酸和碱的性质》ppt课件(32页)

A、氢原子 B、氢离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稀盐酸可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主要成分是
CaCO3和 Mg(OH)2
C、用含Al(OH)3的药物胃舒平可治疗胃酸过多
D、铁制零件在电镀前,放在盐酸池中浸泡时间越
长越好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① 铁制零件在电镀前,要放在盐酸池中浸泡。
Fe
•
实验探究
加入稀盐酸后的Biblioteka 象 镁条 生锈铁钉碳酸钙 氯化铜溶液
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过一会有气泡产生
产生无色气体产生 无现象 Mg + 2HCl = MgCl2 + H2↑ Fe2O3+ 6HCl = 2FeCl3 +3H2O 氯化铁 Fe+ 2HCl = FeCl2 + H2↑ 氯化亚铁 •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符合 GB622-89
•
符合 GB622-89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敞开瓶口 (g/cm3) 发生的现象 密度
1.19
溶质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质量分数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
气味 粘稠 38%
其他 挥发性
有白雾
浓硫酸 无色
液态 无气味
98%
1.84
无现象
•
溶质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g/cm3) 质量分数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 1.19 气味
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稀盐酸和镁条(Mg)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稀盐酸和铁(Fe)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碱、盐PPT精品课件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8.2 常见的酸和碱
学习目标
1. 了解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 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 3.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新课导入
生活中 的酸
柠檬
山楂
食醋
1.几种常见的酸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磷酸(H3P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Mg+H2SO4=MgSO4+ H2↑
反应速度适中,产生气泡
Zn+H2SO4=ZnSO4+H2↑
反应比较慢,产生气泡
Fe+H2SO4=FeSO4+H2↑
不反应
【实验8-8】在试管中放入一支生满铁锈(主要 成分是Fe2O3)的铁钉,滴入稀硫酸,加热并振 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 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后,铁钉表面会冒出 气泡。
此外,浓硫酸有强吸水性。据此,浓硫 酸可用作干燥剂。
浓 硫 酸 的 腐 蚀 性
如果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 冲洗。如果是沾到皮肤上,还需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 液。浓硫酸是危险品,保管和使用都要格外小心。
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很 长时间,你能从溶液组成上(溶质、溶剂、溶质的 质量分数)分析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稀酸有许多相似的性质。例如:能使指示 剂——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 的酚酞溶液变色。这是稀酸的化学通性之一。
问题 你知道酸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
又有哪些现象产生呢?
实验 观察盐酸、硫酸与镁、锌、铁、 铜四种金属的反应,并填写下表。
【实验8-7】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技 术,选用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 的金属(如Mg、Al、Zn、Fe等) 与稀盐酸进行反应。观察现象。
8.2 常见的酸和碱
学习目标
1. 了解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 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 3.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新课导入
生活中 的酸
柠檬
山楂
食醋
1.几种常见的酸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磷酸(H3P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Mg+H2SO4=MgSO4+ H2↑
反应速度适中,产生气泡
Zn+H2SO4=ZnSO4+H2↑
反应比较慢,产生气泡
Fe+H2SO4=FeSO4+H2↑
不反应
【实验8-8】在试管中放入一支生满铁锈(主要 成分是Fe2O3)的铁钉,滴入稀硫酸,加热并振 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 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后,铁钉表面会冒出 气泡。
此外,浓硫酸有强吸水性。据此,浓硫 酸可用作干燥剂。
浓 硫 酸 的 腐 蚀 性
如果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 冲洗。如果是沾到皮肤上,还需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 液。浓硫酸是危险品,保管和使用都要格外小心。
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很 长时间,你能从溶液组成上(溶质、溶剂、溶质的 质量分数)分析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稀酸有许多相似的性质。例如:能使指示 剂——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 的酚酞溶液变色。这是稀酸的化学通性之一。
问题 你知道酸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
又有哪些现象产生呢?
实验 观察盐酸、硫酸与镁、锌、铁、 铜四种金属的反应,并填写下表。
【实验8-7】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技 术,选用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 的金属(如Mg、Al、Zn、Fe等) 与稀盐酸进行反应。观察现象。
课件2:10.1 常见酸和碱

12
拓展延伸
证据
性质
用途
利用 酸的 性质 做些 什么
13
盘点收获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 么学习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14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Mg + H2SO4 = MgSO4 + H2↑
锌 Zn +2 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 SO4 + H2↑
铁
Fe +2 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 SO4 + H2↑
结论:酸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7
酸的化学性质
思考:硫酸厂有一辆运输过浓硫酸的铁罐车(常温 下,浓硫酸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 铁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某新上岗的工人违反操 作规定,边吸烟边用水冲洗该铁罐车,结果发生了 爆炸事故。 请以该厂技术员的身份分析一下发生爆炸的原因。
10
交流讨论
盐酸和硫酸为什么有这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HCl=H++Cl-
H2SO4=2H+ + SO4 2-
11
归纳总结
你能归纳出盐酸和硫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吗?
酸的 化学 性质
①稀硫酸、盐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②稀硫酸、盐酸都能与活动性较强 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③稀硫酸、盐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 反应,并生成水.
8
酸的化学性质
如何用化学方法清除铁锈?
探究活动3:稀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温以馨从提失从示败实:的验应实、当验观实中察事得、求到汇是教报的训及汇。大报家实讨验论现中象,,你即得是到实什验么失启败示,?也可
常见的酸和碱ppt课件

碱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
碱是一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在溶液中能够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并且至少有 一个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OH-)。
性质
碱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包括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能够溶解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等。
酸和碱的离子反应
酸和碱能够发生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这种反应通常是中和反应的一种形 式。
常见的酸
化学式
CH3COOH
特性
弱酸性,具有柔和的酸味,常用于食品加工和调 味。
用途
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也常用于家庭烹饪中。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式:HNO3 常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如硝酸盐 、硝酸酯等。
用途:在化学实验中广泛使用,也常 用于工业生产中。
盐酸- 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 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 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 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 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 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 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盐酸醋 酸
常见的酸和碱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 常见的酸
01 酸和碱的基本概 念
酸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
酸是一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在溶液中 能够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并且至 少有一个阴离子是氢离子(H+)。
性质
酸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包括能使酸 碱指示剂变色,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 应,能够溶解某些金属氧化物等。
酸和碱反应的速率和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酸和碱反应的产物通常具有与反应物不同的性质,例如溶解度、导电性等。
02 常见的酸
常见的酸
物质的酸碱性(PPT课件(初中科学)33张)

第一课时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下面几种性质分别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酸碱性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可燃性 晶体的熔点 氧化性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产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 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石蕊试液虽然能够测定物质的酸碱性,但不 能反应酸碱性的强弱,而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雨水酸性过强,形成酸 雨,造成公害
土地的盐碱化使土 壤碱性增强
为了改进盐碱地防止酸雨产生,我们需要 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使用pH试纸:
用干净的玻璃棒将待测溶液取出,滴到pH试纸 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迅速读出pH值。
纯碱是碱性溶液,但不是碱溶液。
7、常见的碱及分类:
常见的碱:烧碱(氢氧化钠) NaOH 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 Cu(OH)2 氢氧化铁 Fe(OH)3
用什么方法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有一类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溶液里能呈现不同 的颜色,因此能成为我们判断酸碱性的根据。
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 NaOH = Na+ + OH-
氢氧化钙: Ca(OH)2 = Ca2+ + 2OH-
氨水: NH3. H2O = NH4+ + OH-
Cu2(OH)2CO3是属于碱吗? 不是,电离时产生部分氢氧根离子。
6、碱溶液碱性溶液来自纯碱(碳酸钠Na2CO3)的水溶液能使无 色酚酞变红色,纯碱是碱溶液吗?
酸性溶液 (PH<7)
红色
下面几种性质分别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酸碱性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可燃性 晶体的熔点 氧化性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产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 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石蕊试液虽然能够测定物质的酸碱性,但不 能反应酸碱性的强弱,而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雨水酸性过强,形成酸 雨,造成公害
土地的盐碱化使土 壤碱性增强
为了改进盐碱地防止酸雨产生,我们需要 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使用pH试纸:
用干净的玻璃棒将待测溶液取出,滴到pH试纸 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迅速读出pH值。
纯碱是碱性溶液,但不是碱溶液。
7、常见的碱及分类:
常见的碱:烧碱(氢氧化钠) NaOH 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 Cu(OH)2 氢氧化铁 Fe(OH)3
用什么方法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有一类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溶液里能呈现不同 的颜色,因此能成为我们判断酸碱性的根据。
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 NaOH = Na+ + OH-
氢氧化钙: Ca(OH)2 = Ca2+ + 2OH-
氨水: NH3. H2O = NH4+ + OH-
Cu2(OH)2CO3是属于碱吗? 不是,电离时产生部分氢氧根离子。
6、碱溶液碱性溶液来自纯碱(碳酸钠Na2CO3)的水溶液能使无 色酚酞变红色,纯碱是碱溶液吗?
酸性溶液 (PH<7)
红色
《酸、碱的化学性质》酸和碱PPT课件 (共17张PPT)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3.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
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新课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 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 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 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新课推进
请同学们按教材P69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回答
1.现象:
约1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
入约1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
原理:
Ca(OH)2+2HCl=CaCl2+2H2O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
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性
质等知识的认识。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石蕊溶液遇硫酸溶液、盐酸溶液变红;
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变红;
酚酞遇硫酸溶液、盐酸溶液不变色。
结论: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遇酸溶液不变色。
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新课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 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 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 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新课推进
请同学们按教材P69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回答
1.现象:
约1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
入约1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
原理:
Ca(OH)2+2HCl=CaCl2+2H2O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
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性
质等知识的认识。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石蕊溶液遇硫酸溶液、盐酸溶液变红;
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变红;
酚酞遇硫酸溶液、盐酸溶液不变色。
结论: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遇酸溶液不变色。
《酸和碱的性质》课件 (省优)2022年人教版化学精品课件

Zn+H2SO4 ===____Z__n_S_O__4+___H_2_↑_______ ===_____FF_ee_S+_O_H4_+_2_SH_O_24↑________
CuO+___2___HCl ===__C__u_C_l_2_+__H_2_O______
Fe2O3+__6___HCl ===__2_F_e_C__l3_+__3_H__2O_____
[方法点拨] 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要以常见酸为核心, 熟记酸的几点性质,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理成线,从而加 深对酸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综合运用。
第10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碱的性质 命题角度: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与用途。
例3 [2012·广州] 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
第10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2·泉州] 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 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10-4(图中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 化合物,则X可以是__C__O_2_(_合__理__答__案 _均__可__)_。
(2)与实验一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能 排除___水_____对实验的干扰。
第10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 烧杯中,发现液面上升,不能确定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钠反应的结果还是与水反应的结果;乙装置设置了对比 实验,根据U形管左端液面升高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钠溶液发生反应对装置内压强的影响程度远比二氧化碳 溶于水所产生的影响大,从而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 与二氧化碳反应。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课件(苏教版):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共16张PPT)

2.常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 淀粉 、 蛋白质 等;常见的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 棉花 、 羊毛 和天然橡胶;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合成材料有 塑料 、 合成纤维 和合成橡胶等。
3. 热塑性 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热固性 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 再熔化,不能反复加工。
练 习 6.下列飞机的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D )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有三个关键:一是要明确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情况
,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显碱性;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滴加的稀盐酸过多
,溶液显酸性。二是要明确酚酞不变色,溶液可能显中性,也有可能显酸性。三是要
明确第(3)问中的“另设计一个实验”应在已经知道溶液“要么恰好完全中和,要么盐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A 。
A.蔬菜
B.牛肉
C.大米
D.花生油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元素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B 。
A.塑料保鲜膜
B.不锈钢菜刀
C.棉布围裙
D.陶瓷蒸锅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主要成分 CaCO3)的物质是 食醋 。 (5)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乳化作用 。 (6)剧烈运动后宜喝适量淡盐水,盐水中所含的微粒有 H2O、Na+、Cl- (填符号)。
答案:(1)K2SO4 (2)(NH4)2SO4 (3)NaOH,HNO3 (4)Ca(OH)2 2HCl
谢谢大家
The end,thank you!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复习课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的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维生素 、 无机盐 和 水 ,其中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3. 热塑性 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热固性 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 再熔化,不能反复加工。
练 习 6.下列飞机的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D )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有三个关键:一是要明确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情况
,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显碱性;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滴加的稀盐酸过多
,溶液显酸性。二是要明确酚酞不变色,溶液可能显中性,也有可能显酸性。三是要
明确第(3)问中的“另设计一个实验”应在已经知道溶液“要么恰好完全中和,要么盐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A 。
A.蔬菜
B.牛肉
C.大米
D.花生油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元素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B 。
A.塑料保鲜膜
B.不锈钢菜刀
C.棉布围裙
D.陶瓷蒸锅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主要成分 CaCO3)的物质是 食醋 。 (5)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乳化作用 。 (6)剧烈运动后宜喝适量淡盐水,盐水中所含的微粒有 H2O、Na+、Cl- (填符号)。
答案:(1)K2SO4 (2)(NH4)2SO4 (3)NaOH,HNO3 (4)Ca(OH)2 2HCl
谢谢大家
The end,thank you!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复习课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的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维生素 、 无机盐 和 水 ,其中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盐酸呈酸性,故可以通过用pH试纸和紫色石蕊溶液进 行验证,铜不与盐酸反应,由于氯化钙中含氯离子,也会与硝 酸银反应生成沉淀,会对结果造成干扰,故铜与硝酸银都不能 用来验证;(3)下水道大部分为铁质管道,酸液倒入下水道 会腐蚀下水道,可以加入石灰石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
答案:Ca(OH)2+2HC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aCl2+2H2O 【猜想】可能是CaCl2和HCl 【进行实验】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选B、D。若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加硫酸铜后,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钠与 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论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溶 液中都有硫酸根离子,滴加氯化钡溶液后,都会出现白色沉 淀;若硫酸过量,过量的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氢气;无色酚 酞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都不变色,所以在硫酸过量的条件下,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也不变色。
,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____(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
【解析】闻气味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由此证明该溶液显酸性; 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要使其变为蓝色,需加入过量的碱, 使溶液变为碱性。 答案:(1)物理 (2)酸性 (3)红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盐酸与铁锈反应的认知能力。铁锈 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 为黄色)和水,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 和氢气,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观察到溶液为浅绿色,说明 氯化铁溶液与铁钉中的铁发生反应变为氯化亚铁溶液。 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 有气泡产 生 (2)氯化亚铁 Fe+2FeCl3====3FeCl2
3.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 是( )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镁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石灰石,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解析】选B。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为无色,故 不能判断该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1.比较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其特征; 2.认识常见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3.通过探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镁条、锌粒、 铜片、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生锈铁钉、生锈 铜制品、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等; 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52021/3/52021/3/5M ar-215- 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
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1.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三支试管,分别 镁条与锌粒有_____
放入适量镁条、锌粒 产生,镁条反应气更泡 和铜片,再加入适量稀
_____,铜片_______
硫酸(稀盐酸),观察实 _剧__烈__
无明显
验现象
现象
酸能与某些 活泼金属反 应生成_____
氢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 呈_____
碱性
酸与碱发生中 和反应,_____ 热量,恰好反应 时,溶液呈放_出___
中性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取实验2反应后溶液少 许,转移到另一试管中,再 滴加1滴稀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溶液由无色 变为_____
红色
碱过量溶液呈 _____ 碱性
1.在实验室为什么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CO2气体, 而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稀盐酸和碳酸钠? 提示:由于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 附着在未反应的大理石表面,使反应自动停止,所以一般用 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由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速度太快, 不利于收集。 2.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步骤(3)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由于酸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是为了判断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还是酸性。
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碳酸钠
实验结论
酸能与某些金 属氧化物反应
酸能与碳酸 盐反应生成 _____ 气体
2.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硫酸铜 溶液出现
溶液,再逐滴加入石灰水(稀氢 _________
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蓝色沉淀
碱能与某些盐 溶液发生反应
1.(2012·成都中考)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
和稀盐酸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解析】选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蓝色,A能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稀盐酸都不反
应,B不能鉴别;铁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不
反应,C能鉴别;碱的pH大于7,酸的pH小于7,D能鉴别。
6.(双选)(2013·天津中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 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 项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所用试剂 硫酸铜溶液 氯化钡溶液
锌粒 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和结论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5.(2013·南宁中考)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 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解析】选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 酸钠,但碳酸钠易溶于水,故无白色沉淀生成。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 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
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3滴 溶液呈现
酚酞溶液,插入1根温度计, _____
测量溶液温度
红色
(2)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
逐滴加入上述小烧杯中,边 温度计显示
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 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
温度_____
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升高
7.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标签损坏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了白醋的
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取少量此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大理石,产生气
体,说明该液体含有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
性”)物质,进一步判断为白醋。
(3)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______色
4.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 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D。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都无 明显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都产生蓝色沉淀,A、B、C都 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澄清石 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溶液变浑浊,D正确。
8.(2013·济宁中考)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 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 (1)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 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 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溶液。这是由于过量的铁继 续与黄色溶液的主要成分反应造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
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
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