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雍正年间
清朝的雍正改革

清朝的雍正改革清朝雍正改革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中国的历史上,雍正皇帝可以说是有着卓越的治国能力和办事才干的一位皇帝。
在他的统治下,政府改革了不少制度,提高了财政的收入和军队的战斗力。
这一次改革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清朝雍正年间的政治体制,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在传统的封建政治下,官僚制度过于严格,而地方的贪污现象也很普遍。
为了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雍正皇帝努力的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雍正改革首先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改革。
他减少了一些职位,精简了人员,更加注重选拔人才。
同时,他还将爵位授予了一些正直而有才华的官员。
这样做,能够提高政府的效率,使政府更加注重选用人才而不是只依据身份。
其次,雍正皇帝还重视地方的治理。
他设立了一系列的地方行政机构,并派遣巡查官来巡视和检查。
在这样的制度下,地方官员不敢贪污和腐败,社会的秩序也变得更加稳定。
此外,雍正改革还对财政和军队进行了改革。
在财政方面,他改革了征收赋税的方式,并制定了更为科学的财政预算,使清朝的财政收入得到了提高。
在军队方面,他加强了训练和武器装备,推行新式编制,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一系列的改革对清朝的国家实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清朝雍正改革是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次改革不仅提高了政府的效率,还加强了地方的治理,改善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今天的中国,仍在不断加强自己的改革开放,借鉴过去的历史经验,使中国更加强大繁荣。
雍正年造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评级

雍正年造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评级一、背景介绍在中国历史上,大清乾隆年间流通的金币十分金金锭天泉是其中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货币。
它的发行时间是在雍正年间,制作精美,因此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这枚金币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收藏价值进行详细介绍和评级。
二、历史背景1. 雍正时期雍正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于1723年继位。
他继承了康熙帝留下的一个相对富裕稳定的国家。
雍正时期,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都比较良好,这也为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铸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十分金金锭天泉的发行十分金金锭天泉是雍正年间发行的一款金币,它由贵金属金制成,重量为十分金。
这种金币的正面镌刻有“大清金锭”字样,背面则刻有蟠龙图案。
这个图案寓意着皇权的象征,展示了雍正帝的统治地位。
三、制作工艺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巧妙技艺。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制作工艺:1. 铸造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采用的是铸造工艺。
在制作这种金币时,首先需要制作好铸模,然后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形成金币的形状。
2. 雕刻雕刻是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工匠们使用精巧的刀具,将蟠龙图案和文字等细节精细地刻在金币上。
3. 打磨和抛光打磨和抛光是为了让金币表面更加光滑,使其更加美观。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四、收藏价值评级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物,也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藏品。
它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价值作为雍正时期发行的货币,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历史情况,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艺术价值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蟠龙图案和文字的雕刻工艺独特。
它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稀缺性由于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发行时间有限,且数量较少,因此它在市场上的供应非常有限。
清雍正哥釉秋葵绿瓷器的特征

清雍正哥釉秋葵绿瓷器的特征
一、清雍正哥釉秋葵绿瓷器的特征
1、历史由来
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的秋葵绿瓷器,是中国绿色陶瓷的典范。
这种瓷器是在清朝雍正年间由宫廷烧制的,它融合了多种特征,技术也极具水平,俗称“雍正绿”。
2、特征
雍正绿釉秋葵绿瓷器的特征是釉质清润,釉面釉色秋葵绿,呈现淡绿色,釉上有晶莹剔透的釉面,比普通绿釉的釉质更具清晰的纹理,是非常精美的瓷器。
此外,瓷器的技术也精工,如风格独特的饰物,艺术性强的花卉纹饰,精致的纹饰等,这一切都表明雍正绿釉秋葵绿瓷器所表现出的艺术水平之高。
3、价值
雍正绿釉秋葵绿瓷器的价值可见一斑,它是清朝烧制绿釉瓷中最精美之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有价值的品种。
这种瓷器既有艺术之美,又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古董收藏市场上价值不菲。
- 1 -。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前一个朝代是明朝,其主要统治时间是从1644年到1911年,共267年。
清朝统治时期有很多皇帝,其中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雍正皇帝。
本文将会介绍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承续康熙、开启乾隆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贡献。
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雍正帝出生于1678年,原名胤禧,是康熙皇帝的四儿子。
康熙死后,雍正即位,享年51岁,执政13年。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雍正时期,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政治家,他有很多的政治改革,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
承续康熙-雍正时期雍正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统治,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改革。
雍正即位之后,对清朝的朝政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力求使政治和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通过削弱大臣权力、增加官员工资、削减冗员官员、改革税收制度、整顿吏治、禁止私人铸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能。
雍正时期对五峰山矿山出产的铜资源进行专营,用铜钱代替布币流通,大大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雍正也对文化方面有很大贡献,他号召文人墨客大力创作文字,这也是雍正时期进行的一大文化活动。
开启乾隆时代雍正帝去世后,由其第四子胤禛继位,即乾隆帝。
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乾隆的时期。
乾隆即位后,继承了父亲和曾祖父的治理中国的智慧。
在乾隆时期,对经济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尤为重要,封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人民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贡献了中国振兴经济的巨大力量。
此外,乾隆时期的文化大为繁荣,正是因为乾隆帝一直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并重视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诸多贡献雍正在位期间,先后制定了许多的法规,加强了皇权统治,增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和控制力,为清朝后期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雍正还大力提倡学术研究,推崇科学思想,鼓励人们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增添了勃勃生机。
在军事方面,雍正皇帝也有过非常重要的作为,他组建了新军队,采用了西化制度,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历史趣谈:清朝雍正皇帝十大极品嗜好!爱闻鼻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雍正皇帝十大极品嗜好!爱闻鼻烟导语:爱新觉罗胤禛(1678 12 131735 10 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
康熙三十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这个皇帝有很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嗜好。
通过对雍正帝生活、情趣、饮食习惯等研究,一个活灵活现且男人本性十足的雍正帝呈现在我们面前:雍正(资料图)1.酗酒。
曾静曾说雍正帝有酗酒的毛病。
传说,雍正帝时与隆科多喝到深夜,把酒临风,来缓解工作压力。
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
”有的资料还煞有介事地介绍雍正帝喜欢喝宁夏产的一种羊羔酒,说他曾密旨给年羹尧,要他秘密进贡这种酒。
2.好色。
曾静确实指责过雍正帝是好色之徒。
近年来,也有专家考证,说雍正帝长期贪图女色,乱服春药。
更拿出一条朝鲜史料,说:“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
”我们考证雍正帝后宫,他一生有后妃25位,并不是最多的。
但是,雍正帝后宫的好多妃嫔确实留下了图像,就有“雍正十二妃”图传世,给人留下他很好色的感觉。
生活常识分享。
清世宗雍正皇帝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简介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in zhēn)(1678年—1735年),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并将青藏、外蒙古地区纳入版图,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干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干夕惕”。
早年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康熙帝第四子。
德妃乌雅氏所生。
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佟贵妃抚养。
康熙皇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
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用“戒急用忍”训喻他。
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
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祀也保持良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
同年封胤禛为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储位的传奇猜疑很多。
胤禛由于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
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的信赖。
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登基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祀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
雍正年造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评级

雍正年造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评级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是雍正年间制造的一种货币,它在当时的评级中属于较高档次的货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评级和相关内容。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是清朝雍正年间铸造的一种货币,它以十分金的面额出现,是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
由于质地优良、纹饰精美、制作精细,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在当时的评级中属于较高档次的货币。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质地优良是其评级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采用的是金质材料,质地纯净、色泽鲜明。
这种金质材料在当时的货币铸造中较为稀少,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纹饰精美也是其评级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正面图案主要是天泉二字,字体端庄工整,线条流畅,给人以庄重大气之感。
背面图案则是一对蟠龙,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整体纹饰精美,雕工精细,展现了清代工艺水平的高超。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制作精细也是其评级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是选择金料,保证质地上乘;然后进行熔炼、铸造、打磨等工序,确保成品质量。
每一枚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都经过严格的制作流程,保证了其质量和价值。
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在雍正年间的评级较高,主要得益于其质地优良、纹饰精美和制作精细。
这种货币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拥有一枚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是一种珍贵的财富,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和纪念。
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大清十分金金锭天泉有更深入的了解。
历史趣谈: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导语: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
清朝李卫虽然不懂
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
清朝李卫虽然不懂得书文,但是却会做官,懂政治,任上做了不少的利民事情。
清朝李卫是江苏人,很熟悉浙江与江苏的当地情况,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他负责追查当地的私盐问题,当地的很多盐商勾结京城里的阿哥,行不法之事。
李卫到任后,开始大力整治盐商,不畏惧京城里的权贵。
清朝李卫还善于缉捕盗贼,浙江当地有很多盗贼,每任的官员都无法肃清盗贼,李卫上任后,加强兵丁训练,开始缉捕盗贼。
当时浙江有个闻名的人物名叫甘凤池,这个人武艺高强,曾经参加过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谋反案。
后来,李卫派人严厉追查,终于杀掉了甘凤池。
李卫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籍,因此他非常喜欢读书人。
在浙江做官的时候,当地的读书风气很浓厚,李卫经常与当地的读书人在一起,彼此讨论时政。
李卫还经常资助当地的贫穷书生,让他们能够去北京赶考。
李卫在晚年的时候,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
雍正一直很信任自己的这位得力干将,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
乾隆很尊重这位老臣,李卫去世后,乾隆命内侍陪着李卫的灵柩回故里,并命令沿途的百姓去祭奠他。
清朝李卫在自己的一生中,为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是一个清官。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时期雍正年间1723年(雍正元年)1月17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署理宁古塔将军巴赛授为宁古塔将军。
1月18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古今图书集成》编撰者陈梦雷流徙尚阳堡10余年后,曾以金赎还。
是日,再次将陈梦雷父子流徙吉林地方。
7月14日:(六月二日)因郭尔罗斯缺粮,令以伯都讷仓贮粮2万石运往接济,拨正项库银3万两购买牲畜,发给无牲畜之户。
是年,设值年钦差吉林巡察御史。
由都察院选派满汉各一员巡察吉林等处。
迈柱任吉林满巡察御史,赵殿最任吉林汉巡察御史。
1724年(雍正二年)2月26日:(二月三日)宁古塔将军巴赛奉调进京,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哈达任宁古塔将军。
宁古塔副都统马齐因年老退休,一等侍卫阿岱任宁古塔副都统。
5月1日:(四月九日)向例、吉林等地凡私采人参者,不论得参与否,一律解送盛京,俟各部差员前往审理。
是日,定捕获私采人参案犯交宁古塔、吉林等处就近审理,各部停派官员,尽快结案,年终汇总上报。
5月10日:(四月十八日)下五旗包衣佐领等人因事犯罪均发往该旗所属打牲乌拉地方,数年之后,该旗王即私令人犯回京。
是日,决定凡因事治罪发遣者,不再发往该旗所属打牲乌拉地方。
9月10日:(七月二十三日)办理吉林事务给事中,汉巡察御史赵殿最奏请建立文庙、学堂,令满汉子弟应试。
清廷以有碍满洲人崇尚骑射予以驳回。
令晓谕宁古塔等地官员,务守满洲旧习,不得荒于武事。
1725年(雍正三年)5月5日:(三月二十二日)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再增添笔帖式3员,由总管衙门内自行拣放。
6月,复设吉林副都统衙门,委色任吉林副都统。
12月,费雅思图任伯都讷副都统,原副都统马喀那卒。
是年,设拉林协领衙门,置协领1人,副协领1人。
1726年(雍正四年)1月20日:(雍正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因文字狱案,汪景祺被处斩。
其妻子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兄弟亲姪发往宁古塔。
7月,乌察拉任吉林副都统,原副都统委色内召进京。
是年,于伯都讷城南门内文庙西修建伯都讷左右翼官学,委教习2员,每旗学额6名。
是年,规定吉林等处除逃人重犯改换姓名潜居其地者必须严查外,直隶等省百姓情愿入籍者,准其入籍。
参照奉天定例,每名征丁银一钱五分。
是年,松特任三姓协领加副都统衔。
1727年(雍正五年)1月12日:(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宁古塔将军辖境内吉林城添设第一个民署永吉州,隶属奉天府。
设知州、吏目、学正各一员,首任知州杜薰。
是日,于宁古塔地方设泰宁县,于伯都讷地方设长宁县,均隶属于奉天府,管理当地民人事务。
3月,塔尔马善任伯都讷副都统,原副都统费雅思图解职。
6月9日:(四月二十日)因宁古塔辖境近海,又与俄国接壤,为加强防范,准该地驻军安设子母炮百位。
7月15日:(五月二十七日)宁古塔副都统阿岱因事降调,二等侍卫常德任宁古塔副都统。
8月2日:(六月十五日)开原至吉林相距600余里,押解遣犯官兵往返行走月余,劳苦疲惫。
是日,准于开原与吉林中间的克尔素驿站附近选择可耕之地,酌放官员,长期驻防,以便往来官兵驻脚休息。
是年,由八旗官兵营建珲春官学。
于阿勒楚喀旧城营建官学,设教习1员,每佐领学额3名。
于三姓城文庙内营建左右翼官学,设无品级满学官1员。
是年,以打牲乌拉壮丁1000名充任吉林驻防兵额。
是年,花赖任三姓协领加副都统衔。
1728年(雍正六年)11月10日:(十月九日)准于吉林流徙人中,除赏旗为奴者仍由宁古塔将军管辖外,其余拨给永吉州、泰宁县、长宁县管辖。
发到徙民,5年后一律充丁纳粮。
是年,以吉林佐领、骁骑校各2人,兵100名移驻伊通河,查禁出产东珠、人参之松花江和长白山等处水旱道路,不得私采东珠和人参。
是年,于宁古塔城内东南营建左右译官学,设教习1员,八旗每佐领学额6名。
是年,穆克登任前锋统领,再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总管。
是年,崇提任三姓协领加副都统衔。
1729年(雍正七年)4月4日:(三月七日)调索伦、宁古塔兵2000名,宁古塔兵由费雅思哈率领出征准噶尔。
4月28日:(四月一日)裁泰宁县,其地及民人仍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8月3日:(七月九日)于乌拉城设立官学,前三楹为汉学,后三楹为满学,由各旗选派长于学问,能骑善射之人教习八旗子弟读书骑射,每岁学额4名。
按年派官1员、笔帖式1员管理稽查功课。
8月18日:(七月二十四日)定打牲乌拉贮仓以2万石为定额,每年粜出米谷后,以新粮续存,以免年久霉烂。
是年,宁古塔副都统常德、领催委官硕色差三姓副都统衙门骁骑校伊布格纳一同渡海招抚库页岛上特门、奇图山等地费雅喀人。
先后渡海赴岛38次。
是年,诏准打牲乌拉总管员缺,于在京四五品文武官内遴选;翼领员缺,于在京六品文武官员或由该总管保送骁骑校2员选拟正陪;笔帖式员缺,由该总管在属内人员中遴选。
是年,穆克登以副都统衔前往阿尔泰军营出师,由郎中富德署理打牲乌拉总管。
旋任穆珠祜为打牲乌拉总管。
是年,阿勒楚喀改建木城,周围745丈,高7尺,池深8尺,广1丈。
1730年(雍正八年)2月24日:(正月八日)宁古塔副都统常德任宁古塔将军,原任宁古塔将军哈达调任湖广荆州将军。
奉天将军多索礼调任宁古塔副都统。
2月:任图尔赛为伯都讷副都统,原任副都统塔尔马善调任归化城副都统。
是年,黑龙江将军衙门为督造船只,在吉林城增设四品、五品、六品官各1员,领催8名,水手300人。
所需俸饷由黑龙江衙门支领。
是年,定私自偷卖放赎吉林为奴人犯者,系官革职;系常人枷号两个月,鞭责100。
该管官降二级调用。
是年,沙俄政府派遣以白令为首的“勘察队”至乌第河口和黑龙江河口湾进行非法考察。
1832年,第二次派遣“勘察队”,把调查黑龙江口作为该队的主要任务之一。
1731年(雍正九年)2月15日:(正月九日)副都统乌查拉统率宁古塔兵1500名出征准噶尔。
3月:永吉州知州杜薰因失察造印纸牌被革职。
永吉州士民纷纷恳请监察御史鄂昌代奏保留官职。
遂将杜薰暂留永吉州之任,以观后效,俟3年后决定去留。
5月6日:(四月一日)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八品监生笔帖式1员,笔帖式6员均无俸米,准照盛京、吉林之例,每人按每月银一两,领米2斛,由本处仓储谷内,以米折谷发给。
5月7日:(四月二日)宁古塔副都统多索礼调任伯都讷副都统;三等侍卫塔尔岱升任宁古塔副都统。
6月17日:(五月十三日)定宁古塔助教考限之例,每届6年,由将军出具考语,送交吏部。
其由八品笔帖式补授者,以主事等官任之;由无品级笔帖式补授者,以七品小京官任之。
11月:伯都讷副都统因事革职,伯都讷副都统由伊特库署理。
是年,任觉罗七十五为三姓协领加副都统衔。
1732年(雍正十年)1月3 日:(雍正九年十二月六日)吉林协领哲库纳任宁古塔副都统,原任宁古塔副都统塔尔岱要求继续留在新疆军营,旋升任为内大臣。
4月4日:(三月十日)清政府令从打牲乌拉牲丁中挑选1000名强壮者为精兵,编为10佐领,由吉林将军常德和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操演,以备调遣。
4月5 日:(三月十一日)尚书海寿由吉林去三姓办理修造城垣、挑补兵丁及练兵事务。
设三姓副都统衙门,任觉罗七十五为三姓副都统。
是日,宁古塔副都统哲库纳调任伯都讷副都统,暂留新疆军营,未到任。
5月:巴尔岱任宁古塔副都统。
9月24日:(八月六日)盛京、吉林、黑龙江兵1万名到达里刚爱待命。
10月28日:(九月十日)宁古塔将军常德调往北路军营,副都统杜赉调署宁古塔将军。
旋任博第为宁古塔将军。
是年,署理打牲乌拉总管事务郎中富德因事降职,值年侍卫官翼领达扬阿署理打牲乌拉总管事务。
1733年(雍正十一年)1月27日:(雍正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吕留良文字狱案结案。
吕留良及其学生严鸿逵戳尸,其孙辈一律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2月22日:(正月九日)奉天副都统常升与宁古塔副都统巴尔岱对调。
是年,于吉林城西南小白山(又名温德亨山)建立“望祭殿”,望祭“长白山之神”。
是年,吉林城设鸟枪营参领1人、佐领、骁骑校各8人。
从台站、官屯、水手营余丁选1000名充鸟枪营兵丁。
1734年(雍正十二年)12月27日:(十二月三日)从伯都讷、打牲乌拉、瓜尔察等处挑选兵丁180名驻扎呼兰河等地,缉查私采人参流民。
是年,于永吉州添设学正1员,将永吉州从前拨入奉天府学童生拨回永吉州学,就近考课。
长宁县学员归永吉州代管。
永吉州、长宁县童生照原拨入奉天府学学额取进。
是年,编审永吉州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2186名,征银227.9两。
是年,定三姓税额,杂税银为290两,木植税128两。
1735年(雍正十三年)3月28日:(三月五日)打牲乌拉右翼翼领色克图调走出缺,此缺改由打牲乌拉骁骑校内拣放。
骁骑校多尼任右翼翼领,王三柱任左翼翼领。
6月19日:(闰四月二十九日)北路军营驻防兵丁留驻2万名,其中有副都统富昌、阿思哈统领的吉林兵2000名,护军统领哈岱统领的打牲乌拉兵1000名。
6月28日:(五月八日)将三姓、珲春地方兵丁年饷银额照宁古塔、吉林兵丁年饷银额之例,由12两增加至24两。
6月:三姓副都统觉罗七十五调任伯都讷副都统。
署理伯都讷副都统衙门的伊特库内召进京。
崇提任三姓副都统。
是年,因吉林、宁古塔距京城路途遥远,准该处将军、副都统进奏本章派差正副2人,每人带从役1人。
需人背负官物者,于火牌内注明,违者处罚。
是年,准打牲乌拉总管员缺于总管穆克登族人内遴选;准翼领员缺于该管下人员内遴选。
是年,于吉林城北3里许建吉林副都统火药局。
是年,建吉林城东清真寺,1737年建吉林城西清真寺。
是年,登记注册永吉州民人民地赋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