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 ppt公开课课件(完美)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上语文21 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五上语文21 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21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你会背诵哪些写景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
《春晓》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听范读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简介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眼前的景色又给你 怎样的感觉?
孤独 凄凉
场面清冷、寂静,能感受到诗人因为避难 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孤独感。
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 时此刻的情感?

枫桥夜泊
[唐]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静景 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见
姑苏城外寒山寺, 动景 夜半钟声到客船。 所听
所见 所感 所闻
诗人忧愁地对着 江枫渔火,满心 愁绪,难以入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尝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枫桥夜泊
[唐]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 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 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的灯火 点点,面对这些景象,诗人 心中充满愁绪。此时,姑苏 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 传入客船。
品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这首诗写 在什么时间?诗人看到了什么?
这首诗写在深秋夜半,诗人 抬头仰望,看到月亮逐渐沉落, 江边的枫树与点点的渔火默默相 对,江边停着一只孤单的来自他 乡的客船。
诗人听到了什么?诗中描写了哪些声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寒山寺一阵阵悠 长的钟声传到客船上。
➢ 第二联“一照一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词人和将士们身在征途之中。
“身”点明行进的方向,突 出了身心分离之苦。
从北京到山海关,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需要三个 多小时。古代交通不便,将士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很辛苦。
想象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的画面。你想到 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波涛滚滚 巨浪滔天
课堂小结
• 诵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 《枫桥夜泊》
• 学习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课堂演练
判断对错。
1.王维和张继都是唐代诗人。
(√)
2.《山居秋暝》颔联写的是自然景物。 ( √ )
3.《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指的是今天的苏州。
(√ )
第二课时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看下面的资料,再品读尾联,想一想:此时 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中年的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 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 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 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 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 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将士们行军的遥远与艰辛。
“千帐灯”让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朗读指导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边读边想象行军队伍的壮观, 征途中的艰辛,缓慢而深情地读。
品读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边读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绘的 是怎样的场景?
风雪交加、苦寒持续不断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2024/3/2
层次梳理
明月松林

山居之景
(动静结合) 明月清泉

清幽

秋 暝
浣衣之女
(隐居)
山居之人
(以动衬静)
渔舟之人
2024/3/2
主旨概括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柔和美好的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__山__水__田__园____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024/3/2
2024/3/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2024/3/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4/3/2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喧】声音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24/3/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2024/3/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们的心理。夜的 静谧更显出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睡意全无,思乡之情油然 而生。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宁静和 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是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 乡之情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33张PPT)

读出韵味:押eng韵 低沉回旋 声音延长~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任务二:小组交流合作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方法默读这首词, 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的动态与“故园无此声”的静态形成 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体现了故园的温馨、宁静、祥和。
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请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山一程,水一程, 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 更更唤醒故园心
作业: 1.背诵并默写《长相思》。
2.继续搜集思乡的诗。
长相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思考:
《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词牌名 上下阕 长短句
纳兰性德,字容若,淡泊 名利,善骑射,好读书。
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 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 真传神,主要成就在于词,后多 称《纳兰词》,被誉为“满清 第一词人”。
任务一:朗读
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 奏,读出韵味。
品读诗词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翻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 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 已深千万个帐篷里亮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的动态描写,写出了旅程的 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诗人“身”在何处?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 里都点起了灯的情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课件(共25张PPT)
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竹,浣女,莲,渔舟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月夜山村清幽宁静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写景转为抒情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春光已逝,秋景更佳。愿留 在着山水自然中,不愿与朝 廷宦官同流合污。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 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 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 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一程又一程,路 途漫漫修长。
夜不能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身向榆关, 心向京师。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 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 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乌鸦啼叫衬托 月夜静谧
环境描写
“月落”为所见 “乌啼”为所闻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渔火
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 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孤寂忧愁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夜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孤舟客子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 的客船。
塞外环境恶劣
征人对故乡深 深的眷恋之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失眠原因
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生活 )的描写,表达 了作者( 对故乡深深的思念眷恋 )的情 感。
此诗描绘了 秋雨初晴 后傍晚时分山
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
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山水田园并对隐居
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学习延伸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 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 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已的心 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 眼睁睁地看自已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 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 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 华美灿烂过啊!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21《古诗词三首》(共27张PPT)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21《古诗词三首》(共27张PPT)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 半钟声到客船。
朗读指点: “到——客——船”,这节奏 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 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感“眠”悟“愁”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 我 们流露羁縻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划。 (3)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久
不眠,为什么?
一个字,愁。
带“愁”字的词语。
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 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诗词大意
一路上登山涉水,山山水水,行行重行行,向 榆关那边进登。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帐中都亮 着灯火。挨过了一更又一更,只听得风雪一阵又一 阵,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在我的故园,几 曾有聒耳的风雪声?
作者身在何方?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 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 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 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 秋的傍晚,空气清新,风景美好。给全诗创造 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你找到诗中写景 的句子了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明亮;新雨 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 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古诗三首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 季节
21 古诗三首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松、清泉、石”等意 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 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21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人教五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激趣导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谁的一首古诗?对,是王维,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 首诗《山居秋暝》。
21 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 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 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 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 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 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他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 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21 古诗三首
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 久不眠,为什么?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21 古诗三首
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 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 愁心与愁弦呢?
21 古诗三首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 显清泉之声响。
21 古诗三首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 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 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 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 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 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 结合,以动衬静。
21 古诗三首
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 么呢?
21 古诗三首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 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1 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21 古诗三首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 主体?学生概括。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
21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枫桥夜泊
“泊”: 停泊。
21 古诗三首
初读诗意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 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21 古诗三首
抓一“对”字,感悟“愁”思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21 古诗三首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 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 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 了什么?
21 古诗三首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 霜满天。张继他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 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 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21 古诗三首
解题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 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 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 的景物。
21 古诗三首
诗中有画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 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 源一般。
21 古诗三首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 古典的卷轴画。
21 古诗三首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 古诗三首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 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 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 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2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 “到——客——船”,这 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 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 句。
21 古诗三首
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 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划。 (3)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21 古诗三首
自学提示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2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 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 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 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 满足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