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阳花鼓词的作者
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作者:黄诗箴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06期凤阳花鼓初源于明代,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广袤土地,是植根于世俗乡野,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形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建国以后,凤阳花鼓主要以舞蹈为表现形式,尤其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凤阳花鼓只是一门舞蹈艺术。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
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是一首皖北民歌,又称《凤阳歌》。
其产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一是说它来自民间歌舞,是安徽民间歌舞“打花鼓”中的歌曲;安徽花鼓又称为“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一有灾情,老百姓便四处逃荒、沿路乞讨,其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身背花鼓,手执小锣,边敲边舞边唱,所唱的曲子大都是当地的秧歌、小调,因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流行于凤阳,故又称凤阳花鼓。
二是说它来自明代戏曲,依据是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集《缀白裘》第六集梆子腔《花鼓》中出现了这首歌(词与本首民歌基本相同,故略),并被称为《凤阳歌》;因为这段词出自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编传奇《红梅记》,故有人说《凤阳歌》产生于明代。
但从安徽与明都南京相距很近,而且歌词中有直接讥讽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内容以及明代文字狱十分残酷这几点来看,似乎不大可能。
所以,说它流行于明末清初较为妥切。
其曲调共四个乐句,首句中的两个句逗都以“Mi(3)”作尾音,而后面的三个乐句都结束于“Re(2)”音,形成乐句结束音“一边倒”的趋势,这在以“起承转合”为典型结构原则的汉族民歌中是较为少见的。
四句共同构成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不仅“掩盖”了同音结束的“不足”,反而使之成为民歌文献中手法大胆的一个范例。
另外,每唱完“正词”段落后,再一连补唱四个“冬冬冬冬呛”,并仍然结束于“Re (2)”音,既突出了花鼓的特征,又使结束音更加稳定。
凤阳花鼓词

3、 、 措 施
管理体制
购销体制 产业结构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 提下, 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 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Hale Waihona Puke 关系调整课堂小节背景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意义 城市 内容 农村 原因 措施 作用 原因 措施 作用
巩固练习
1、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首先试行包产到组、 安徽、 安徽、 A 安徽、四川 B 安徽、江西 ( ) 福建、 安徽、 C 福建、四川 D 安徽、广西
A
2、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3、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
1、思考:为什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思考:为什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政企职责不分, 政企职责不分,管理不当 忽视市场机制, 忽视市场机制,分配平均 企业缺乏活力, 企业缺乏活力,压抑职工的积极性
(1979年以后) 1979年以后) 年以后
第三单元
第3课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鉴赏答案民歌的产生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B、格林卡?C、德彪西D、德沃夏克正确答案:B2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3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正确答案:×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1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B、《乐记》*C、《诗经》D、《乐章集》正确答案:C2《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B、唐代C、魏晋南北朝D、汉代正确答案:D3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正确答案:×!4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1《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B、河北C、安徽D、湖北正确答案:C2()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孟姜女》B、《康定情歌》C、《绣荷包》D、《茉莉花》正确答案:D3《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母女B、姐妹C、夫妻D、姑嫂正确答案:D4·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正确答案:√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1“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B、《孟姜女》C、《龙船调》D、《紫竹调》正确答案:B2《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三句B、四句C、五句D、六句正确答案:B3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正确答案:√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1()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B、杭州C、天津~D、北京正确答案:C2我国由于各民族众多,所以民歌不仅数量庞大且各具特色。
()正确答案:√3同一首《茉莉花》,在各地演唱的风格区别不大。
()]正确答案:×民歌的创作特征(二):经典赏析1《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地区民歌的杰出代表。
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民族性因素探究

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民族性因素探究作者:徐可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8期摘要:赵元任的艺术歌曲中,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因素,他立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从中国民歌和戏曲中汲取素材,用自己擅长的语言学对歌曲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和创作,并积极的用西洋技法对中国的民歌进行改造,呈现出特有的诗情和画意。
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民族性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民族性因素一、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民族性因素探究(一)充分吸收民族音乐和戏曲曲艺前文中提到,受到家庭的影响,赵元任自幼就十分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就包含民歌和戏曲,他并非是来者不拒地全部接收,而是从当中选择适合自己风格、适合某个作品的因素加入。
在他后来的创作中,这两者体现的尤为明显,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首先是对民歌的借鉴,赵元任是最早重视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家之一,最初留学美国时期的,他曾经把《花八板与湘江浪》配上了风琴曲,开始了最初的对民间音乐的吸收和改造,后来他不断的进行采风,收集和整理民歌,并用现代作曲技法和配器形式予以全新的演绎。
在美国留学时期,先后编配了《望郎归》、《春朝秋朝》。
1925年返回国内,继续从事着民歌的再创造,先后记谱和编配了《带响的风筝》、《江山撑船歌》、《凤阳花鼓》等作品,这些对于民歌的整理、编配和改造,构成了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大部分内容,体现出他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真挚的热爱。
除了民歌,由于自幼受到精通昆曲的母亲的影响,赵元任还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加入了戏曲的因素,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的著名作品《叫我如何不想她》中,“教我如何不想她”一句的旋律,就是从京剧西皮慢板的过门《尺六工四尺》上转化而来的。
他为五四时期的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创作的主题曲《西洋镜歌》,是从著名的民间曲艺—拉洋片的唱腔中吸取的音乐素材。
而《老天爷你年纪大》则是运用了京韵大鼓的说唱风格创作而成的。
(二)注重音乐创作中与民族语言的结合作为一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与他人不同的是他十分重视歌词与曲调的结合,读音和归韵的结合。
中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参考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参考一、填空题 ( 每空2分,共22分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3、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4、《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者是贺渌丁;《赛马》是一首二胡独奏曲。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6、《义务教育法》要求: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红星歌》适于下列哪种情况时演唱( B )A、跑步B、行进C、跳舞2、《四小天鹅舞曲》的情绪是( C )A、悲伤的B、热烈的C、欢快的3、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表达你对台湾民歌《天黑黑》的感受( C )A、风趣B、欢快C、优美4、《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作者是( B )A、瞿希贤B、刘炽C、郑律成5、《欢乐的罗嗦》是一首( A)A、弹拨乐曲B、管弦乐曲C、打击乐曲6、《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首什么体裁的乐曲( B )A、进行曲B、舞曲C、摇篮曲7、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是( B )A、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B、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C、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8、课程目标包含哪三个层面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法与学法知识与技能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审美与体验9、《黄河船夫曲》创作的素材是( C )A、山歌B、小调C、劳动号子10、《卡门序曲》的作者是( A )A、比才B、莫扎特C、刘天华三、写出下列常用记号的名称(每个2分共10分)f 强 p 弱 b 降 - 保持▼顿音四、划线连接题 (每个1分共10分 )1、区分情绪《摇篮曲》雄壮《铃儿响叮当》亲切《在少年英雄纪念碑前》活泼2、区分地域《小白菜》河北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道拉基》朝鲜族民歌《刨洋芋》山西民歌《凤阳花鼓》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西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五、问答题 (共26分 )1、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有哪些?(4分)大号小号圆号萨克斯长号短号2、声乐演唱形式有哪些?(5分)合唱齐唱重唱独唱表演唱轮唱对唱3、按照音色的不同将人声分为哪三类?(3分)高音低音中音4、写出下列音程的转位音程(6分)大三度纯四度增二度减三度小二度增八度小六度纯五度减八度增六度大七度减八度5、请列举出三个聂耳创作的作品(3分)卖报歌大陆歌扬子江暴风雨义勇军进行曲金蛇狂舞6、义务教育法规定,使儿童、少年在哪几方面全面发展?(3分)德智体美六、论述题(12分)在音乐教学中,你认为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012年音乐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考前押题卷及答案解析三一、单项选择题。
安徽凤阳花鼓(中国五鼓之五)

安徽凤阳花鼓(中国五鼓之五)凤阳花鼓[编辑本段]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
由于凤阳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乞丐乞讨、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
其实后来流传的凤阳乞讨者众多是对历史的歪曲,实际情况并不是。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
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一直以来,凤阳县的孩子们还在节庆时跳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
[编辑本段]凤阳花鼓的由来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何少英《八首中国民歌钢琴小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何少英《八首中国民歌钢琴小品》的曲式结构分析作者:黄佳颖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1期【摘要】何少英先生将民歌融入自己的体会和灵感,化为钢琴作品。
我们从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对音乐创作的严谨态度,他总是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来不断选择结构,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既流露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何少英;《八首中国民歌钢琴小品》;曲式结构《八首中国民歌钢琴小品》是何少英先生通过对民歌主题在调性、和声、织体、音区等进行发展创作而成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
分析这部作品的结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和演奏中更好的诠释作品,揭示作品的音乐内涵。
第一首《脚夫调》这首作品是变奏曲式,由包含了尾声的两个乐段构成,图式1是它的曲式结构图。
全曲以充满悲愤的陕西民歌《脚夫调》为变奏主题。
第一乐段(1—9)小节,a羽调式,主题在右手上方声部单音陈述,低声部在旋律长音处用五声性和弦衬托。
第二乐段(10—18)小节,a羽调式,主题在左手低声部单音陈述,上方声部是流动的音型,加密了节奏型,推动了悲愤情绪的进一步高涨。
尾声(19—24)小节,a羽调式,两个声部上四度双手交替进行,第22小节是是上四度紧缩模仿。
全曲在A羽音五声性和线上结束。
第二首《凤阳花鼓》这首作品是变奏曲式,由包含了引子、间奏和尾声的两个乐段构成,图式2是它的曲式结构图。
全曲以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旋律作为这首作品的变奏主题。
引子(1—3)小节,D宫调式,上方声部是欢快的旋律,下方声部是用纯五度音程内加增四度组成的和弦来模仿民间的锣鼓点。
第一乐段(4—15小节),D宫调式,主题旋律在上方声部单音陈述,旋律长音处辅以跳跃的含小二度或增四度的音程,低声部用音程或和弦来模仿民间锣鼓点,整个低声部的线条以级进进行为主(16—18)小节是间奏,和引子的材料、调性完全一样,继续延续了欢快、活跃的音乐情绪。
第二乐段(19—30)小节,D宫调式,主题旋律在高低音区相互交替陈述。
中考音乐资料

1、《歌唱祖国》合唱词曲作者王莘。
创作于1950年9月。
反复记号(p53)。
不完全小节:时值不足拍号规定的小节是不完全小节。
由不完全小节开始的歌曲,其开头与结束两小节相加,应成为完全小节。
2、《红旗颂》管弦乐合奏,吕其明曲。
歌曲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是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
乐曲融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音调。
4/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3、《神圣的战争》(苏联),这首歌既有颂歌音调,又是一首四三拍的进行曲,具有史诗般的气质,准确体现了苏联人民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
4、《伏尔塔瓦河》管弦乐合奏,选自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描绘了伏尔塔瓦河由源头到汇成大河的生动画卷,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代表作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套曲《我的祖国》。
大调式:以do为主音。
一般具有明朗的色彩特征。
大调音阶:12345671.小调式:以la为主音,一般较为暗淡、柔和。
小调音阶:671234565、《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代表作品《战争安魂曲》《春天交响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专门为青少年欣赏、了解管弦乐而作的一首启蒙性乐队作品,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珀赛尔主体先由乐队合奏,接着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的顺序分别演奏,最后再由乐队合奏。
第二部分珀赛尔主题变奏这个部分由13个小变奏加上打击乐器的段落组成。
第三部分赋格曲由短笛开始,再逐渐加入各种乐器,交相辉映,营造出宏伟壮丽的音乐氛围。
6、《查尔达什舞曲》小提琴独奏。
查尔达什是出现于19世纪的一种匈牙利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速度缓慢、情绪低沉而忧郁,旋律带有歌唱性;第二部分热烈而奔放,音乐充满跳跃性。
7、《梦幻曲》大提琴(拉弦乐器,提琴家族中的低音乐器)独奏。
舒曼,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耳 爿; f f 删
篝
说 凤 阳 ,道
创于明初 。说是朱元璋称帝之后 ,定凤阳为中都 , 并在 那里设置一个辖 区,包括安徽 、江苏 、河 南、湖北 四省
自 出了朱 皇帝 ,十年倒 有九年 荒。 从
凤阳古称钟 离国、濠州 ,明洪武七年 (34 ) 17年 八 的l府2 县 。这个 超大凤 阳府 ,差不 多将整个 淮河 流 2 3
乃 下令从 江南 富庶 地带移 民2 万 ,又 强迫数 千文人 到 0 凤 阳安 家 ,且 不准他 们返 回原籍 。这些 移 民大都是 富
户 ,到 了凤阳后很 不 习惯 淮河 流域 的干 旱气候 和洪 涝 灾 害,于是产生怨恨情绪 。他们虽思乡心切 ,但又不敢
试听街 头花鼓 曲,十年倒有 九年 荒。
十年倒 有九 年荒 ”呢?我 以 什 么移居 到凤 阳的江 南富 民所编 ,而 是土 生土长 的风 出了他这 号人 物之 后 , “ 阳百 姓所 作 。何 以言之 ?被 迫迁 移带有 抵触 情绪 的江 为 ,问题恰恰 出在 朱元璋 大举 向凤 阳移 民上 。一个 地 0 南富民 , 是不满新环境而不会夸赞凤阳这个地方的, 方 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一下子移来2万人 口,必然加剧 否 则他们 就该 安心 地在 那里生 活 ,不该 攻击 朱皇帝 ;
凤阳的社会危机 ,失去生存竞争力的下层民众离乡背
只有 土生 土长 的热 爱家 乡的凤 阳老百 姓 ,才会 说 自己 井 以寻活路就成为必然 。在他们看来 ,凤阳好 ,只是朱 的家乡好一 哪怕那地方 “ 十年倒 有九年 荒”,也是生 皇帝不好 , 才把这个地方弄得民不聊生。 我的见解是:
但凤阳花鼓曲词 养他们的故土啊 ! 故土难离 , 在逃荒的路上, 念念不忘 或许凤阳花鼓的确诞生于明朝初年 , 凤阳, 夸说 自己家乡好, 也是人之常情。
播音 》第1 第6 卷 期。
李调 元是 四川人引为骄傲 的才子 ,于 是产生 了许多有关他 的故事 。
竹 间君 的 《 俗亦雅李调 元 》 ( 0 1 月2 亦 载2 1 年3 8日某报 ) 是其 中之一 。
作 为民间故 事讲讲 ,可以醒 脾 ,不 必深入研 究 ;但如果 要让读 者不止是 笑一笑 ,而能获得点甚 么有用的常识 ,就得讲 究质 量。如果作 者沦于失 真媚俗 ,可就丑化李调元 了。 本 来罗江 网站曾经选载 民间传说—— 李调 元7 岁吟诗云 : “ 云来 浮 万 里 ,窗外雨 霖霖 。滴在 梧桐 上 ,高 低各 自吟 。”一时传 抄 乡里 ,被 誉 为 “ 童 ”。李 父 曾指 着屋 檐 上织 网 的蜘 蛛 出对 : “ 神 蜘蛛 有 网难 罗 雀 ”,李调 元便信 口对道 : “ 蚯蚓 无鳞 欲 变龙 ”。其 比喻得 当,对仗工 整 :而 “ 平平仄仄平 平仄 ”与 “ 仄平平仄仄平 ”,十分协调 ,足见其 仄 才思 之敏捷和语文功底 之扎实。这首诗和 对句就值 得引用 ,当在李调 元 故事 中认真介绍 ,而不能舍弃佳作 ,另选糟 粕。
侯青甫 是 著名书 画家 ,南京 人 ,其主要 活 动时期 公 然违 反皇帝 的禁令 回乡 ,于是在 每年 冬闲季 节 ,伪 是在 清嘉道 间 。这说 明至少 清代 中叶 已有 凤阳花 鼓 。 装 成乞 丐 ,以逃荒 为名 ,成群结对 , 鼓唱曲 , 打 沿途 卖 但这只能给出凤 阳花鼓诞生年代的下限 ;至于上限 ,目 艺乞食 ,回乡扫墓探亲 ,来年春季再返 凤阳。这些人 在 前还没有找到准确的文献记录 。
缺 乏交替 。水平低 到如此 ,还
配 当李 府 塾 师 ? 文 中安 排 李 调元对 的 “ 屎打 屁 ,胯下 雷 屙 雨 交加 ”无谓 重复 “ ”字 , 打
“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仄 平 平 ” 平
同样 没有交替 ( 递换 ) 。这 种 李调元 《 雨村诗语》 绵州李氏万卷楼本书影
年 年返 乡的路 上 ,大唱攻 击朱元璋 的小调 。风阳花 鼓
于是 学术 界有人 提 出一 种见解 ,认 为凤 阳花鼓始 就 这样诞 生了。从此 ,悲悲切切 的内容 ,凄凄凉凉的情
调 传遍 了大江 南北 。凤 阳在 他们 口中便成 了天下最 穷 的地方 。据说 其所唱歌词原本是这样 :
家住 庐州并凤 阳 ,凤 阳原是好 地方 。
那 么 ,花鼓 词里 为何 又要 谴责 朱 皇帝 ,说 是 自从 的作者应该是那些 四散逃荒 的当地老百姓 。
版社20 年版 ,第1 7 7 页,1 8 02 7 、1 8 7 页,26 0 页。
[] 5 参见侯德 础 : 《 日战争时期 中国高校 内迁史 抗 略》,四川教 育出版社2 0 年版,第2 4 01 7 #。
作者 :南京大学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 4 电化教 育配合 国民教 育实施记 》, 《电影 与
随着 “ 国学热 ”掀起 “ 对联热 ”,为 了不再 以讹传讹 ,需要传授正
确 的常识。如果大家都信 手抄写一些传 闻,不计 真伪 ,张冠李戴 ,岂不 误 人 子 弟 !这 里 笔 者 唠 叨 几 句 , 识者审正。 供 先 说 竹 文所 言 师 生 属 对 情 节— — 老 师 正 吸 烟 打 扇 , 出句道 : “ 吹风打扇 ,眼前风 云密布 ”。这 出句按 照声律 分 析 ,是 “ 平平 仄仄 ,仄平平平 仄仄 ”,不合规格 ;而且多余 “ 眼前 ”二字 ,使得 前后音节
特区”虽大 ,却人气不 旺,文 化 月 ,改中立府为凤阳府 , 临淮县 置凤阳县 。风阳的出 域都 划了进去 。这个 “ 析
名有两大因素 ,一是 由于 出了朱皇帝 ,二是 由于诞生 了 不盛 ,经济不发达 , 有虚 名。为了振 兴凤 阳,朱元璋 徒
凤阳花鼓 。 甘熙 《 白下琐言 》载凤阳教 谕侯 青甫诗 日: 教 官 最好 是 苏扬 ,不选 苏扬 选凤 阳。
自从 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 有 九年 荒 。 乍 看起 来 ,这样 的推断 与解说 似乎也 合情 理 ;然
细细一 想 ,却又大 成 问题 。如 果说这 凤 阳花 鼓调为 移 居凤 阳的江南 富民所 创 ,这花鼓词 为他们 于返 乡途 中
攻击 朱元璋 所编 ,那 么 ,留恋江南 故土的 他们又 怎么
会说 “ 凤阳原是好地方”呢?
“ 阳是 个好 地方 ”与 “ 凤 十年倒 有九 年荒 ”显 然 是矛 盾的 。这个矛 盾之所 以能 存在于 同一首花 鼓 曲词
凤 阳花鼓
中 ,我 以为只有一 种合理 解释 ,那 就是歌 词根本 不是
[]2[] 1[]3张宪文主编 《 金陵大学史》,南京大 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