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

(试行)

一、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注重对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三、考试目标要求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业基础会考,以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

四、考试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也是作为普通高中学习内容与义务阶段学习内容相衔接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础模块,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前提。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传递的基本方法。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00。

1.信息获取

⑴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⑵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⑶能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⑷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⑸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⑹知道信息来源多样性的实际意义。

⑺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⑻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信息来源。

⑼了解计算机、相机、摄像机、扫描仪、麦克风、录音机等常用的采集信息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⑽知道通过专题网站获取信息的优势。

⑾能运用专题网站获取信息。

⑿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方法及特点。

⒀能运用搜索引擎网站获取信息。

⒁熟练掌握从网页上下载信息的方法。

⒂了解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格式和域名的组成。

⒃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⒄能描述计算机基本硬件设备的名称及用途。

⒅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方法及用途。

⒆知道二进制数的特点及存储单位。

⒇能合法地获取和使用网上信息。掌握信息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

2.信息加工与表达

⑴熟练掌握文字处理工具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⑵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⑶熟练掌握图表处理工具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

⑷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分析数据,表达意图。

⑸熟练掌握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方法。

⑹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⑺了解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处理加工图像文件的方法。

⑻了解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处理加工音频文件的方法。

⑼能使用软件的帮助信息,解决操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⑽了解在网络中发布信息的规范和基本方法。

⑾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⑿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分类方法。

⒀了解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⒁了解Visual Basic的界面;了解在Visual Basic窗体中添加控件的方法;了解Visual Basic编程环境。

⒂了解算法的思想与方法,了解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3.信息资源管理

⑴了解常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⑵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⑶能描述各种常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⑷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⑸了解Access界面;掌握在Access数据表中添加记录的方法。

⑹了解二维表结构。

⑺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

4.信息技术与社会

⑴运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合作学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⑵知道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社会道德问题。

⑶理解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⑷了解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⑸了解计算机病毒危害及防范的基本方法。

⑹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与方法,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软件环境:VB6.0。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⑴了解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⑵了解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

⑶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⑷理解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了解使用伪代码描述算法的方法。

⑸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⑹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

⑺了解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特点。

⑻了解程序的翻译方法,比较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的优势与不足。

2.程序设计基础

⑴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定义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方法。

⑵掌握VB中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式;熟练掌握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程序能接受的表达式的方法。

⑶熟练掌握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

⑷熟练掌握使用分支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

⑸熟练掌握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

⑹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⑺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⑻能依据算法编写程序。

⑼能阅读简单的程序。

⑽能正确书写赋值语句。

⑾能运用选择语句编写程序。

⑿能运用“For……next”语句编写程序。

3.可视化编程

⑴理解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⑵熟练掌握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设计用户界面的方法。

⑶掌握在可视化界面中调试程序的方法。

⑷知道“属性、方法、事件”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应用方法。

⑸熟练掌握在VB中设置控件的方法。

⑹熟练掌握在VB中设置控件属性的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作为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它与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多媒体的多彩世界,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软件环境:Photoshop CS,Premiere 6.0。

1.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⑴了解多媒体技术历程与发展趋势。

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⑶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中的普遍应用。

⑷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呈现信息、交流、表达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⑸描述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⑹理解多媒体作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和非线性等特征。

⑺了解多媒体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⑻了解“媒体”和“多媒体”的特征。

⑻了解流媒体特征及其应用领域。

⑼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畴。

2.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⑴了解常用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和存储格式。

⑵了解常用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呈现和传递方式。

⑶了解常用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的基本特征。

⑷掌握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的采集方法。

⑸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使用适当的工具编辑和处理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

⑹掌握计算位图文件大小的方法。

⑺熟练掌握使用Photoshop CS编辑图像的方法。

⑻知道位图与矢量图的特征。

⑼了解Cool edit多轨编辑界面

⑽掌握在Cool edit波形编辑界面中设置波形特效的方法。

⑾了解音频文件“数/模”转换的基本方法;能计算音频文件的大小。

⑿了解flash编辑窗口组成。

⒀理解“帧”的概念,了解制作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方法。

⒁理解动画生成的原理。

⒂了解Premiere 编辑窗口。

⒃熟练掌握在Premiere 6.0编辑窗口中导入视频、编辑视频和导出视频的方法。

⒄掌握计算多媒体文件压缩比的方法。

3.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

⑴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⑵能根据给定的案例,从问题实际出发,规划、设计多媒体作品。

⑶理解采用非线性方式组织、规划、设计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思想。

⑷能应用适当的多媒体集成工具,根据创作需要制作多媒体作品。

⑸能描述多媒体集成工具的特点。

⑹了解发布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⑺掌握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四)网络技术应用模块

“网络技术应用”是选修模块,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网页设计、制作、评价的一般方法,体验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软件环境:FrontPage2000或Dream weaver,Cute FXP。

1.因特网应用

⑴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特点。

⑵能列举因特网应用项目。

⑶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

⑷掌握通过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方法;了解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⑸知道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英文缩写。

2.网络技术基础

⑴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主要功能

⑵理解按照网络互联距离、网络管理方式和网络传输介质分类的方法

⑶理解浏览器/服务器(B/S)和客户机/服务器(C/S)两种应用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⑷理解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⑸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

本思想;理解因特网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⑹了解几种因特网服务常用的网络协议

⑺理解分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⑻熟练掌握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了解子网掩码及网关的概念。

⑼理解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方法。

⑽了解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⑾了解域名解析的方法。

⑿熟练掌握计算机TCP/IP属性设置的方法。

⒀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了解常用网络设备名称及用途。

⒁了解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介质的性质和特点。

⒂了解无线传输设备的名称和特点。

⒃了解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

⒄了解服务器的基本用途;了解代理服务器的概念与作用。

⒅掌握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方法;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设备名称及用途。

⒆掌握使用工具软件上传下载文件的方法。

3.网站设计与评价

⑴理解万维网、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⑵了解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的概念。

⑶了解网页文件格式及特点。

⑷掌握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网页。

⑸掌握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

⑹了解超文本文件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和特点。

⑺能描述几种常用的网页布局类型。

⑻掌握合理评价网站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的方法。

(五)数据管理技术模块

“数据管理技术”模块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五个选修模块之一,它与必修模块的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数据管理有关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据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软件环境:Access2000。

1.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⑴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定义。

⑵理解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

⑶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能举例描述其应用价值。

⑷了解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计算机世界之间的数据抽象概念及相关术语。

⑸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

⑹理解概念模型,掌握使用“实体—关系(E-R)”图描述概念模型的方法。

⑺理解“实体—关系(E-R)”图的基本要素。

⑻理解数据模型概念和类型。

⑼理解数据类型,了解数据表中关键字的概念。

⑽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2.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⑴了解Access的主要特点及数据库文件格式。

⑵了解常用的Access窗口工具按钮功能及名称。

⑶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类和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

⑷熟练掌握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和查询表的方法。

⑸熟练掌握设置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和字段名的方法。

⑹熟练掌握在数据表中添加记录的方法。

⑺熟练掌握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建立多表之间关系的方法。

⑻熟练掌握关系型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筛选、排序的方法。

⑼熟练掌握Access提供的选择查询、参数查询、生成表查询。

⑽掌握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统计及报表输出的基本方法。

⑾掌握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导入和导出以及链接的基本方法。

⑿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

⒀掌握SELECT、INSERT、DELETE、UPDATE语句的使用方法。

3.数据库应用系统

⑴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描述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⑵了解数据库应用范畴。

⑶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了解需求分析的方法。

⑷能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简单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及用户界面。

⑸能应用Access窗体向导功能、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

⑹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

⑺了解关系模式数据规范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五、考试形式

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试题共分为两大类型: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满分为40分;第二部分为操作题,共6题,满分为60分。

试题内容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考生在四个选修模块之中任选其中一个)这两部分组成,各占约50%的分值。

2.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80以上,约占80%。

中等难度题的难度值为0.60~0.80,约占10%。

较难题的难度值为0.40~0.60,约占10%。

全卷难度值为0.80~0.85。

2017初中生物会考复习题及答案

2016——2017年度九年级生物会考诊断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体受精卵形成的的部位、人体胚胎正常发育的场所及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输卵管、卵巢和胎盘 B.子宫、卵巢和胎盘 C.输卵管、子宫和胎盘 D.子宫、子宫和胎盘 2.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之间具有的关系是( ) 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分工关系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正确的血液流动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4.血液的组成包括( ) A.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血细胞和血小板 D.血浆和血红蛋白 5.新疆昼夜温差大,哈密瓜分外甜,其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强 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弱 D 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强 6. 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中央有一个“上”字,他不小心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了一下,问此时视野中的物象往哪个方向做了移动?(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7. 将一枝桉树的枝条插在红色液体中,1个小时后,发现叶脉呈红色,破开茎,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 A.细胞 B.韧皮部 C.筛管 D.导管 8.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一颗种子发育来的,其实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 ) A .营养物质 B. 水分 C. 无机盐 D. 胚 9.参天大树的根部吸收的水,能够达到树冠的顶部,主要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0 .水分吸收的主要部分、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 A . 成熟区、气孔、导管 B . 根毛、叶脉、气孔 C .根毛、导管、气孔 D . 根毛 叶脉、保卫细胞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生态系统中的 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3. 种子中的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4.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质检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厦门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 文综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表l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1~3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 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 3.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坚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 D.减少地下径流量 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已成为国内电信

设备行业龙头。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2012年初,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4~6题。 4.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发挥品牌效应 C.提高产品质量 D.拓展国际市场 5. 1997年,华为对外投资时不优先选择美国的原因主要是美国 A.优惠政策较少 B.技术水平较高 C.远离原料产地 D.电信设施完善 6.华为在非洲建立子公司对当地的影响有 A.加剧资源供求矛盾 B.制约本土企业发展 C.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D.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长江源区面积约1. 94万km2,黄河源区面积约4. 39万km2。图1示意2012年长江源区与黄河源区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比重。读图完成7~8题。 7.长江源区与黄河源区面积相差最大的土地覆被类型是 A.草地 B.灌丛 C.湿地 D.沙地 8.与长江源区相比,黄河源区缺失永久住冰雪和高寒荒漠的原因主要是 A.纬度较高 B.降水较少 C.坡度较大 D.海拔较低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背)

2017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 2017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值的原理。 7、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点昨天一摸理综就考了),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行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1、单倍体,2,纯合子,3、位于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不等于染色体组型不等于基因组。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元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 1、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心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之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3)重新化整的思路(Aa 自交→1AA:2Aa:1aa,其中aa 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X 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

2020年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提纲(全套)

2020年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 提纲(全套)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5月质检(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厦门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那曲地处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曾是我国唯一没有树木生长的城市,栽种的树木常因“生理性失水(根系吸水困难)”而死亡。我国Y企业致力于生态建设,曾成功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进行生态修复。2016年,该企业与那曲政府合作,采用多项技术,仅一年多就实现树木种植成活。据此完成1一3题。 1.那曲人工栽种的树木易出现“生理性失水”,主要是因为该地 A.地处高原,光照强 B.海拔高,空气稀薄 C.气候寒冷,地温低 D.降水少,蒸发旺盛 2.与库布齐沙漠相比,Y企业工作人员在那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高寒缺氧 B.昼夜温差大 C.风力强劲 D.紫外线强烈 3.下列技术中,最适于解决那曲树木“生理性失水”问题的是 A.日光温室育苗技术B防紫外线遮阳喷雾技术 C.特制肥桶保水技术 D.风光互补土壤增温技术 镇湖镇是江苏省苏州手工刺绣(简称“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地。20世纪80年代,该地苏绣多为农户家庭副业;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投资建成绣品街,集聚近500家绣庄。近年来,当地绣商前往朝鲜寻找加工厂代工生产苏绣,并运回镇湖镇售卖。据此完成4-5题。 4.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设绣品街主要是为了 A.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B.共用街区基础设施 C.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D.降低绣庄地租水平 5.与苏州相比,朝鲜生产苏绣的区位优势是 A.刺绣技艺水平较高 B.绣品市场距离较近 C.绣品原料品质较优 D.刺绣人工成本较低 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图1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据此完成6-8题。 6.图1中表示滴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西周时期,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相辅而行,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其中,“察举制”作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 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 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宗教构梦”指的是 A.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 D.制造天京事变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首义”指的是 A. 黄花岗起义 B. 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6. 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沈阳 7.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 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8.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开启民间团体对话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9.图3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与照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直接相关 的事件是 A.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0. 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王位继承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1.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中,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 第一国际建立 C. 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13.中国瓷器制造工艺历史悠久,技术高超,种类丰富。清代在制瓷工艺上的创新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粉彩瓷 1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鼓励贸易 D.闭关锁国 15.“一战”期间,影响中国面粉由入超变为出超的外部因素是 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C.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D.西方文明礼仪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习俗

【2017年整理】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好用

【2017年整理】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好 用 人版初中生物考复复复料教会光复的强弱。复胞膜~植物复胞复形成新的复胞壁。于是~复仔复复察被染成复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第一复元,生物和生物圈反光复一面是平面复;光复强复用,~—一复胞就分个两个裂成复复胞。成复色的果皮和复皮、胚根、胚芽、胚复和、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一面是凹面复;光复弱复用,。复复反光复可19、复胞分化形成复复子叶它~看看复各有什复特点。1 1,生物的生活需要复复以使光复复复通光孔反射上。来复胞分化复生了不同的复胞群~每个复胞29、分常复的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植物的复复,复大多通复光合作用制造数物像的放大的倍是目复的放大倍乘数数群都是由形复相似~复、构功能相同的复裸子植物,复子是裸露的~外面有没果有机物~以物复的放大倍。数胞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复的复胞群叫做复皮包被。复物的复复,外界复取复成的复复。从10、利用复微复复察片装复。常复的裸子植物,松、杉、柏、复杏、复复等2,生物能复行呼吸。? 目复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从内20、复明人的复复体构次等。3,生物能排出身的复物。体内复微复复野中看到一“个d”~那复在透明复胞?复复?器官?系复?人体被子植物,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复物排出复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复上的是“写p”。21、复明植物的复复体构次常复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排尿。? 目复放大倍物复放大倍数?数=复微复复胞?复复?器官?植物体等等。植物排出复物的方式,落。叶的放大倍数22、复色复花植物的六大器官29,探究复子萌复的件,条4,生物能复外界刺激做出反复。例,斑复11、复胞的基本复和构功能?根、?茎叶、?~ ;于复复器属相同点不同点复复复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复刺激的反复。?复胞膜—内具有保复复胞部的作用~复官,菜豆复子有复皮和胚无胚乳~复复物复复藏在子叶叶两里。子片。5,生物能生复和繁殖。能

2017福建省质检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福建省2017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24.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谧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A.维护皇权尊严 B.弘扬三纲五常 C.废除宗法制度 D.取消分封制度 25.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煌职掌又增加了雨早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这说明 A.儒教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B.城隍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的 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 D.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26.唐前期长期由l名宰相主持众宰相议政,并将议政记录奏请皇帝决策后再发尚书省执行;唐后期则改为每10天轮换l人主持,后又改为每天轮换。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保证议政公允 B.防范个人擅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权力制衡 27.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 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 D.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25.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饮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A.践行“夷师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的意识 29.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该规定 A.意在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 B.顺应维新派施行新政的呼声 C.具有西方分权制衡的本质特征 D.开启了晚清预备立宪的进程 30.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先后设想在湘西、云贵高原、川西、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据地,最后选定在陕北。这表明 A.红军战略转移计划周密 B.西部地区群众基础薄弱 C.敌强我弱形势没有改变 D.北上抗日成为全民共识 31.1950年,美方声称美军进入台湾是为了保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属于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对此,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予以驳斥:“能不能设想因为墨西哥内战,英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二O一二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全卷共6页,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5jw4pr26le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隶书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3.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的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灵渠D.大运河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 A.汉朝B.唐朝C.南宋D.元朝

5.“戚继光抗楼”、“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B.反抗侵略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 6.图1所示巨著的作者是 A孔子B华佗 C.张仲景D.李时珍 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 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D.百团 大战 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9.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周恩来对某位美国总统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该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 C.尼克松D.布什 11.<汉71拉比法典)产生于 A.古代中国B.古巴比伦 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 12.下列属于科学家阿基M德成就的是

2017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2017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菠菜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蝴蝶 【答案】A 2.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向光弯曲生长 D.分层现象 【答案】A 3.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答案】C 4.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 A.Fe2+ B.Ca2+ C.Cl- D.I- 【答案】B 5.在婴幼儿时期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生长激素 C.雄激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B 6.与DNA 分子相比,RNA 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A.鸟嘌呤(G) B.胞嘧啶(C) C.尿嘧啶(U) D.腺嘌呤(A) 【答案】C 7.研究人员用X 射线处理野生型青霉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新菌株。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中 【答案】C

8.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的CO2 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答案】D 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感染HIV 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 D.HIV 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T 淋巴细胞 【答案】D 10.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答案】A 11.下列关于细胞中系能反应和方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的氧化反应式方能反应 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映 C.ATP 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答案】D 12.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下列关于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 B.近亲结婚不影响该病的发生率 C.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薛、蕨类和种子輕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数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琪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门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 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白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20210101105225)(精华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 显微镜的使用:先低后高,不动粗焦(调到高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2.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 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4. 5. 大量元素:C、H、O、N、P、S、Ka、Ca、Mg 等。微量元素:Fe、Mn 、Zn 、Cu、B 、Mo 等。 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 C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在:自由水(约95.5%)和结合水(约 4.5%),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6. 水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 、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7. 糖类由C、H、O 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麦8. 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酶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9. 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10.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元素组成:C、H 、O、N,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 11. 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 C 上 形成:氨基酸分子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 —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而成。 二肽:由 2 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多肽:n≥3 公式: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2017年初中生物会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题123456789111111111120 号0123456789 答 案 题22222227223333333373340 号12345689012345689 答 案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D) A、老鼠取食 B、牛咀嚼草 C、蜗牛爬行 D、石头从山上滚下 2、人体和其他动物以及绿色开花植物一样,结构和功能的的基本单位是:(A)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A)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植物细胞同动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D)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5、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的构成是(D) A、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B、器官→细胞→组织→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公式是(D)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叶绿体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https://www.360docs.net/doc/7a3624154.html, 光能 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光能 D、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7、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C) 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使叶片内的养料运走耗尽 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 8、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D) A、花瓣和花萼 B、花瓣和雌蕊 C、花瓣和雄蕊 D、雄蕊和雌蕊 9、参天大树的根部吸收的水,能够达到树冠的顶部,主要的动力来自(C) A、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0、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A×D)

2017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附详细答案)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2017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 )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2.图1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 图1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银元 4.表1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5.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 A .造纸技术的改进 B .印刷技术的进步 C .国家政策的支持 D .对外交流的发展 7.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8.图2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 ) A .史学 B .农学 C .建筑学 D .医药学 9.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 ) A .辽东郡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台湾府 图2 10.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严复 11.“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 A .背景 B .目的 C .性质 D .作用 12.19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图3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 图3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夏季北京市高中生物会考试卷(含答案)

2017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空间结构B.氨基酸种类C.氨基酸数目D.氨基酸排列顺序2.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 3.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A.不产生CO2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 C.在线粒体内进行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4.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 5.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 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 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D.细胞体积小,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6.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精细胞B.干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核膜、核仁消失B.形成纺锤体 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着丝点(粒)分裂 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第8~10题。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天宫二号太空实验涉及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很丰富,包括太空种菜、航天员食谱、生物在微重力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等。 8.太空种菜实验过程中发现,生菜在红光照射下生长得好,在蓝光照射下形态舒展。下列色 素中与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反应无关 ..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类胡萝卜素D.花青素

2017初中生物会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答案 A、老鼠取食 B、牛咀嚼草 C、蜗牛爬行 D、石头从山上滚下 2、人体和其他动物以及绿色开花植物一样,结构和功能的的基本单位是:(A )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植物细胞同动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D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5、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的构成是( D ) A、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B、器官→细胞→组织→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D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叶绿体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X k B 1 . c o m 光能 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光能 D、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7、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C ) 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使叶片内的养料运走耗尽 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 8、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D ) A、花瓣和花萼 B、花瓣和雌蕊 C、花瓣和雄蕊 D、雄蕊和雌蕊 9、参天大树的根部吸收的水,能够达到树冠的顶部,主要的动力来自(C ) A、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0、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A× D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B ) A、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2、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D × B )

2017年1月14日福建省历史会考试题 (包括试卷 答题卡 参考答案)

1 机密★2017年1月14日 启用前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历 史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会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会考号、姓名”与考生本人会考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 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1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1所示的分封形势出现于 A.商朝 B.西周 C.西汉 D.东汉 2.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建立三公九卿制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废丞相设内阁 D.设立军机处 图1 3.“条约有四项,赔款和通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是小明同学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影响是 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 “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歌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5.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瑞金 B. 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6.图2是某教师讲授“祖国统一大业”时设计的板书其中方框的内容应是 A.和平共处 B.“九二共识”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7.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求同存异”

2017年深圳市初中会考 生物部分

2017年深圳市初中会考生物部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总分人签字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生物体的成长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作用是()A.形成不同组织B.形成不同器官 C.促进细胞生长D.促进细胞分裂 2.下列关于一株松树和一只松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体内的一些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C.构成它们的结构层次中都有系统 D.松树的根和松鼠的肺一样都属于器官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寒冷地区的动物皮下脂肪较厚B.热带地区的狐狸耳朵较长 C.蚯蚓能疏松土壤D.鱼类的体型呈流线型 4.绿色植物种子的胚包括的结构有()A.子叶、胚乳、胚根、胚芽B.子叶、胚根、胚轴、胚芽 C.种皮、胚乳、子叶、胚芽D.胚根、胚芽、胚轴、胚乳 5.下图是枝芽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1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B.图中3能发育成枝条 C.图中4能发育成茎 D.图中5能发育成侧芽 6.“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这句谜语形象的描述了花生的结构,其中“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由下列哪些结构发育而来()A.子房壁、胚珠B.珠被、子房C.子房壁、受精卵D.珠被、受精卵7.当移栽一株小树苗时,要使其根部带一个土坨,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树苗出现萎蔫现象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有利于树苗根的呼吸 8.以下哪种疾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导致()A.坏血病B.夜盲症C.贫血症D.佝偻病 9.食物是人体获取各种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购买袋装食品要看保质期B.切生肉和熟肉的刀具要分开 C.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D.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2017年省质检文综地理解析版

2017年省高三文综地理 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图1示意宝胜村聚落。据此完成1-3题。 1.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A.增加耕地面积 B.控制人口增长 C.提高生活品质 D.改善交通条件 解析:C正确。从材料:“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中找到答案。A增加耕地面积、D改善交通条件都从属于C提高生活品质,所以正确答案是C。B控制增长与材料关系不大。 2.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宝胜村的布局有利于 A.汇聚坡面径流 B.增加大气降水 C.收集生活污水 D.预防洪涝灾害 解析:A正确。题干:“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D预防洪涝灾害与题干不符,所以不选,D是一个干扰性非常强的选项。B增加大气降水,C收集生活污水都无体现。汇聚坡面径流另一种说法就是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图中池塘具有该功能。 3.自然界中影响宝胜村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植被、土壤 B.植被、河流 C.气候、土壤 D.地形、地质 解析:B正确。植被、河流容易被人类所影响。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是重要水源,也是排涝通道。气候、地质不易被人类所影响。 港口煤炭接卸是指在港口接卸从其他港口运来的煤炭。图2示意1995年和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格局。据此完成4-6题。 4.与1995年相比,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 A.煤炭资源枯竭 B.市场需求扩大 C.海运条件改善 D.科技水平提高 解析:B正确。题干:“沿海,根本原因”。图中可得到沿海地理煤炭接卸量增加,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扩大。A与题意相反;BC不是根本原因。 5.从1995年到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渤海西岸 D.山东半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