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本问题__中央音乐学院(4)--期末考试(答案题解)
音乐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音乐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曲家不属于古典音乐时期?A. 巴赫B. 贝多芬C. 莫扎特D. 德彪西答案:D2. 音乐理论中,全音与半音的关系是什么?A. 全音等于两个半音B. 半音等于两个全音C. 全音等于一个半音D. 半音等于一个全音答案:A3. 在五线谱中,一个全音符的时值是多少?A. 四拍B. 两拍C. 一拍D. 半拍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音乐术语,表示渐强?A. crescendoB. diminuendoC. legatoD. staccato5. 以下哪种乐器不属于弦乐器?A. 小提琴B. 长笛C. 大提琴D. 中提琴答案:B6. 音乐中,调号的作用是什么?A. 表示拍号B. 表示调性C. 表示速度D. 表示强弱答案:B7. 以下哪个和弦不是三和弦?A. 大三和弦B. 小三和弦C. 增三和弦D. 七和弦答案:D8. 在音乐中,哪个符号表示渐弱?A. sfB. fC. pD. cresc.答案:C9. 以下哪个音程不是纯音程?B. 纯四度C. 纯五度D. 大三度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表示音乐速度的术语?A. AllegroB. LegatoC. StaccatoD. Crescendo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音乐中,一个八度可以分为____个半音。
答案:122. 音乐术语“sforzando”表示____。
答案:突强3. 五线谱中,位于第三线的音符是____。
答案:E4. 音乐中,一个全音符等于____个四分音符。
答案:45. 音乐术语“ritardando”表示____。
答案:渐慢6. 音乐中,一个增四度与一个____是等音程。
答案:减五度7. 在五线谱中,一个二分音符的时值是____拍。
答案:28. 音乐术语“piano”表示____。
答案:弱9. 音乐中,一个减三和弦与一个____是等和弦。
答案:增三和弦10. 音乐术语“accelerando”表示____。
作曲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作曲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A. 节奏B. 旋律C. 和声D. 色彩答案:D2.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是什么?A. 简洁明快B. 复杂多变C. 情感丰富D. 节奏自由答案:B3. 以下哪位作曲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时期?A. 贝多芬B. 肖邦C. 瓦格纳D. 巴赫答案:D4. 音乐中的“调式”是指什么?A. 音乐的调性B. 音乐的音高C. 音乐的音阶D. 音乐的和声答案:C5.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渐强?A. crescendoB. diminuendoC. staccatoD. legato答案:A6. 音乐中的“主题”是指什么?A. 音乐的开头部分B. 音乐的重复部分C. 音乐的中心思想D. 音乐的结尾部分答案:C7.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渐弱?A. crescendoB. diminuendoC. staccatoD. legato答案:B8. 音乐中的“复调”是指什么?A. 多个旋律线同时进行B. 单一旋律线进行C. 和声的复杂性D. 节奏的多样性答案:A9.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断音?A. crescendoB. diminuendoC. staccatoD. legato答案:C10. 音乐中的“和声”是指什么?A. 音乐的调性B. 音乐的音高C. 音乐的音阶D. 多个音同时发出的音响效果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音乐的四大基本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节奏、旋律、和声、音色2. 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有海顿、莫扎特和________。
答案:贝多芬3. 音乐中的“三和弦”由根音、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三度、五度4. 音乐术语“rit.”表示________。
答案:渐慢5. 音乐中的“动机”是指________。
答案:音乐发展的最小单位6. 音乐术语“piano”表示________。
音乐美学考试题和答案

5. 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识别的基本要领有哪些(A )。(单选)—5 分
A 充分把握音响效果的重复与变化 B 将音乐作品简化为乐谱从而进行识别 C 将整首作品拆分为段落进行识别 D 综合运用多种乐器来进行识别
6. 下列关于“美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C )。(单选) —5 分
A 在希腊词源中,“美”的概念还包含了“使动”的意义 B 美学的概念最初出现于哲学范畴中 C 从中国六艺的概念来看,美学还需具备一定的技能 D 美学是与“情感、感受”发生关系的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18. 西方文化中,“美”的词源来源于古罗马文,其词根意为“为感性立言”。 (判断)—5 分 N
A 正确 B 错误
19. 韩锺恩教授认为在从调性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的变革过程中,瓦格纳发挥了 在其中搭建桥梁的作用。(判断)—5 分 Y
A 正确 B 错误
20. 20 世纪音乐指产生于 20 世纪的音乐作品。(判断)—5 分 N
7. 根据韩锺恩教授的理解,约翰·凯奇在演奏《4 分 33 秒》意图给听众营造 怎样的听觉效果( A)。(单选)—5 分
A 偶然的、一次性的声音 B 预设的、感性的声音
C 完全的、绝对的寂静 D 观众的嘈杂和喧嚣
8.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对歌剧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对他的成就叙 述正确的有哪些(ACD )。(多选)—5 分
13. 周海宏在《从不美到不是——音乐的底线》中阐述,音乐的边界由哪些因 素确定(ABCD )。(多选)—5 分
A 声音是基本的构成材料 B 满足人的听觉需要 C 经过人类加工活创作 D 结构样式包含感性的有序性
14. 前导主题在同一乐曲的不同乐章中出现时,不能有任何变化。(判断)—5 分N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

音乐美学基础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1806年出版)一书中提到的。
13、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
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可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即感受、创意与塑形。
14、音乐创作的本质: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15、音乐创作的过程: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
无论是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还是诗人和小说家,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音乐创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的是关于音乐创作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内容;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劳动。
实际上反应的是各门艺术创作的个性方面,主要包括音乐创作的艺术因素方面的内容。
、16、什么是音乐想象?以原有的或现实的音乐映象为媒介,聆听、回忆和创造新音乐的心理过程。
在人的想象中,听觉想象主要是以音乐为媒介。
其他器官的感觉对音乐想象也有明显的作用。
人并不是把所听到的声音都作为媒介物在脑中印录下来,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把与当时情境、情绪密切相关的声音再创造地印入脑中。
音乐美学试题精华打印版

音乐美学第一篇音乐表演美学原理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ABC )A 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B 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的统一C 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D 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统一1、你怎么理解作品的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体现。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各自的规定性。
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第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追求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必须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加以认真对待。
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记录,随着记谱法的日趋完善,许多作曲家倾向于尽可能详尽地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加以标示,因此对于作曲家写下的乐谱进行认真的研读与揣摩,对于获得真实性的音乐表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也并不同意某些音乐家把乐谱作为唯一的依据,把音乐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仅仅局限于照谱演奏的观点。
在我们看来,乐谱固然重要,但是不应把它孤立起来,对作曲家美学观念和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和风格范畴的研究,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音乐表演者必须从更广阔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只有把音乐作为在特定历史时代产生的文化意识,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作曲家的人生体验的艺术表现,才可能真正获得音乐表演的真实性。
2、简述现代音乐美学是怎样看待音乐表演创造的?现象学美学提出音乐作品是意向性对象的理论,从根本上为音乐表演的意向性活动规定了方向。
那就是,音乐表演的意向性活动的目的,在于对音乐作品这个意向性对象进行意义的填充和丰富,并由此体现音乐表演的创造性,这已如前述。
而从释义学的观点来看,音乐表演的创造性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释义学所提出的对音乐作品意义的还原和重建,要求表演者努力回到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从对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追寻中,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的还原和重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__中央音乐学院(4)--期末考试(答案题解)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__中央音乐学院(4)--期末考试(答案题解)《音乐美学基本问题》课程期末考试(答案解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属于对音乐实践问题的研究:A 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 音乐感性材料的特点C 音乐与社会的关系D 作曲家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2.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罗曼·茵伽尔顿:释义学的音乐美学B伦纳德·迈尔:心理学的音乐美学C克莱茨施玛尔:现象学的音乐美学D苏珊·朗格:社会学的音乐美学3.以下关于音乐与语言之共通点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A音乐与语言都是一种符号B音乐与语言都具有表情音调C音乐与语言都具有非自然性D音乐与语言都具有明确的意义4.以下哪项不是形式美的法则:A和谐B对称C荒诞D统一5.有关音乐在时间中存在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乐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
B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
C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模式。
D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
6.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自律性内容:A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内向性。
B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给人带来的乐观、向上的感受。
C 电影《雪城》主题歌给人带来的悲观、压抑的感受。
D钢琴曲《威尼斯船歌》描写了威尼斯运河上行船往来,碧波荡漾的景象。
7.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他律性内容:A 管弦乐曲《牧神午后》运用松散的和声、缺乏倾向性的全音音阶,加弱音器的弦乐,象征了午后昏昏欲睡的牧神以及他的梦幻。
B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以不同的木管乐器对不同类的鸟鸣进行模仿,暗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和面。
C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引子,通过大管低沉的音色、缓慢的速度和下行音调,使人们产生悲哀、压抑的感受。
D 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以一个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基本主题暗示他的情人。
8.下列有关音乐创作中的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精神创作主要是靠技巧来完成。
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

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1、音乐的审美功能:当处于沟通阶段的音乐知觉将音乐中的美感因素与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沟通时,音乐中的审美因素被人体验到,人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时音乐的审美功能就实现了。
这种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天然生物需要满足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是与社会功利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又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所牵制的一种精神满足。
是倾向性功能和非倾向性功能之间的中介。
2、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反美音乐,虽然在感性直观上也可能很丰富,却具有无序的特征。
“反美”特指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即无序或多元的特征。
“反美”的“反”,有两个含义,一是反对,即反对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对有序的追求,一是反面,即从形式的反面探寻音乐创作新的可能性。
4、非音乐性的内容,所谓非音乐性的内容主要指那些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份,亦即接受者不是从音响中直接感觉到的,而是由于音响而产生想象或联想获得的内容成份。
这种内容成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绘画性的内容,另一个是文学性的内容。
简述音乐表演需要遵循的美学原则。
(1)针对忠实原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处理;(2)针对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3)针对个人审美体验与表达或传递之间的关系处理前者主要适用于以乐谱为依据的表演;后者适用范围几乎囊括所有表演类型。
简述音乐审美能力形成的途径。
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类型:通过在生活中长期接触音乐而形成,典型如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或大众音乐的审美能力;通过专门教育形成,如对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音乐的声音善于表现情感,但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具有较弱的表义功能,不具语义性。
(0844)《音乐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844)《音乐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论述题]3、当代综合主义音乐表演的美学观念。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一、要求在音乐表演中把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这两种美学观念加以综合,既要忠实于原作,这主要是指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和基本风格,而不是拘泥于乐谱记号,同时又要充分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使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表演创造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要求音乐表演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更能激动当代人的心灵,因此要求音乐表演要具有一种新的现代的精神和风格。
三、在表演曲目上要求更加多样化,在仍然十分重视“大块文章”如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的同时,也要求恢复演奏各种类型的小型作品,包括一些早已被新古典主义音乐表演弃之不用的器乐小品,从而把音乐表演的严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一满足当代听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2:[论述题]2、音乐表演者的专业学习应包含哪些内容?参考答案:答案要点: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是以对本专业的基本表演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基本功的掌握为基础的。
这些基本功,如声乐的发声方法、气息控制、吐字行腔,钢琴演奏中的触键运指、音色力度、踏板运用,弦乐演奏中的持琴按指,揉弦换把、弓法变换等。
音乐表演基本功的掌握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在各个专业领域里都已经形成一套系统而科学的训练方法。
因此,音乐表演基本技术的学习,必须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
音乐表演的基本技术,即基本功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基本技术灵活地运用于艺术表现的能力,或者说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基本技术的能力,这才是音乐表演技巧的真义之所在。
3:[填空题]1、音乐表演者要具备的特殊才能有⎽⎽⎽⎽⎽⎽⎽、⎽⎽⎽⎽⎽⎽⎽⎽⎽⎽⎽⎽⎽、⎽⎽⎽⎽⎽⎽⎽⎽⎽⎽⎽。
参考答案:奥地利卡拉扬4:[填空题]2、__国指挥家___是"现代指挥家”的代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在大量的古琴音乐中都有以自然万物作为标题的作品。如:《鱼嬉春水》、《龙 凤飞舞》、《狮子滚球》、《月映西湖》、《海青拿天鹅》、《月儿高》、《苏堤春晓》、《蜻蜓 点水》、《柳弄春晖》、《夕阳箫鼓》、《飞花点翠》等等。(错)
15.音乐的自律性内容指的是存在于音乐音响中的,非想象的内容。(对)
2、 名词解释 1.汉斯立克——汉斯立克是德国音乐美学家。他的《论音乐的美》可谓自律论音 乐美学的代表著作。汉斯立克关注的是音乐作为其声音的特殊性,他认为音乐的 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 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他的“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成 为自律论音乐美学的标志性语言。从而,他反对把情感的表现作为音乐的内容, 他坚持音乐表达音乐的观念,并认为这就是音乐的内容,而音乐之外的任何情 感都不应该作为音乐的内容。但是,汉斯立克同时还指出,作曲家的动机、听者 的主观反应,以及一场即兴表演,确实是有情感的。而这里的情感在他看来则是 来自一种心理学的影响。汉斯立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把矛头直接指向了 19 世纪 浪漫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
1、 判断题
1.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是指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的研究。(错)
2.王光祈从音乐理论的角度为中国近代音乐思想奠定了基调,他不仅向国内重 点介绍了西洋音乐的作曲法、乐器法、音响学等方面的理论,而且对中国音乐和 东方音乐颇有研究,从对中西音乐比较中提出了中国音乐发展的道路。(对)
3.唢呐曲《百鸟朝凤》主要运用了暗示的方式来表现鸟鸣的声音。(错)
在教学上,中央音乐学院首先开设了《音乐美学基础》、《中国音乐美学史》、 《西方音乐美学史》、《音乐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音乐表演美学》、《音乐心理 学概论》、《西方现代音乐哲学导论》、《音乐与各门艺术比较研究》、《音乐与文学比 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传统音乐思想》等课程。其他院校,如大陆另外八所音 乐学院于 1990 年后相继开设音乐美学课程,并建立音乐美学学科。之后,综合 艺术院校和师范大学及综合大学艺术学院相继开设音乐美学课程。1994 年中央 音乐学院《音乐美学》被列为中国电视大学教育课程,2002 年列为中央音乐学院 远程音乐教育课程,2005 年《音乐美学基本问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3.以下关于音乐与语言之共通点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 A 音乐与语言都是一种符号 B 音乐与语言都具有表情音调 C 音乐与语言都具有非自然性 D 音乐与语言都具有明确的意义
4.以下哪项不是形式美的法则: A 和谐 B 对称 C 荒诞 D 统一
5.有关音乐在时间中存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音乐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 B 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 C 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模式。 D 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
4
5.精神创作——当作曲家已经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聚起创作情绪,并开始着 手创作时,他总是先停留在内心的构想当中。这种构想不带有任何物质性的行为 它纯粹由心灵在创造、在构建。这就是音乐家的精神创作。精神创作的整个创作过 程都在内心完成,并且都在已经完成了主题的构思以后,为整部作品设计框架 或完整的音响结构。精神创作的任务是在一片空白的内心听觉中建造起音响的模 型,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在模型形成的性质上是一种从内心体验 向与此不同类的音响体验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去实现,也非 技巧手段所能获得,它只有依靠直觉和想象力去完成,逻辑思维和技巧也在起 作用,但它们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性行为。
4.创造性想象——指艺术家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遵循美的规律去想象、 去创造,以求把具有不同内涵的心理与感情表象转化为相应的、独具特点的音乐 表象。对他们来说,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唯一可靠的依据就是自身的想 象力,而这一想象力的任务正是把抽象的心理因素转化为与此完全不同的活生 生的具体的音响形态。作曲家如何创作千变万化的、具体生动的音响形态,只能 从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寻找解释的依据。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 式。
12.下列有关传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音乐传统就是传统音乐 B 传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具有结构的特点 C 传统只是指音乐形态学上的特点 D 传统与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无关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任何民族和文化来说,宗教都是产生和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 人文主义是西方巴洛克时期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C 中国儒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D 中国的文化是非宗教性的
5
学著作(英、法、日、德、俄、日几种文字的音乐美学专著)。同时进行了专题研究, 如张洪岛、何乾三的《西方音乐美学史》;于润洋的《西方现代音乐美学》;张前、 王次炤的《音乐美学基础》;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1985 年中央音乐学院 建立了音乐美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88 年建立了音乐美学硕士点;1992 年建立了音乐美学博士点。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技巧是音乐表现中最重要的。 B 想象是对音乐欣赏而言,表演中不存在想象活动。 C 记忆能力是天生的,很难培养。 D 音乐表演具有二度创作性质。
11.下列哪项不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 A 想象与联想的统一 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 理性与直觉的统一 D 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
3、 简答题
1.简述解放后大陆音乐美学发展情况。 1949-1980 年大陆音乐美学研究情况主要是以介绍前苏联和东欧的音乐美学
著作为主,比如对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卓菲亚·丽萨《音乐美学问 题》、《论音乐的特殊性》的译介。在哲学体系上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观点来看待音乐美学问题。艺术观上,把音乐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门学 科,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音乐美学观上,认为音乐是对现实生活的 反映(反映论)。1976-1979 年是准备建立音乐美学学科的时期,一方面恢复高 等音乐教育,另一方面恢复音乐学术研究。1978 年中央音乐学院以讲座的形式 首先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任课教师有张洪岛、于润洋、张前、蔡仲德、何乾三 。 1980 年成立了音乐美学教研室,成为全国第一个凭借高校学术环境建立起来的 专门从事音乐美学教学和研究的集体。这个阶段着重介绍了西方和日本的音乐美
2.音乐形式——所谓形式,即构成事物的各种元素之组织或安排。它虽是事物 的外形,但却有其内部的组织规律。人们往往容易把音乐的形式与曲式结构等同 起来,但实际上,曲式结构仅仅是音乐形式的一种组织手段,是它的一个下属 成分。音乐形式具有特殊的组织规律,它是构成音乐各种元素的组织和安排。音 乐形式至少应包括力度、速度、节奏、音程(包括音高)等基本要素。
14.下列哪项不是儒家的思想: A“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2
B“礼者,殊事合敬者也。” C “大音希声” D“尽善尽美”
15.下列有关音乐创作中的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神创作主要是靠技巧来完成。 B 精神创作重点是把构思落到笔头上,形成乐谱。 C 物质创作侧重于直觉和想象。 D 作为创作实践,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7.音乐传统——音乐传统意味着体现在音乐艺术中的一些历史承袭给今天的东 西, 它同样也包括某些方式、观念和具体的形态。音乐传统并不单纯是一个形态学 方面的概念,它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渗透在音乐艺术之中。民族 的音乐传统应该包括某一个民族音乐的传统形态、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
8.“美善合一”——“美”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范畴,一直与“善”联系 在一起,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学说中,始终把美与道德规范联系在一 起。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历来强调伦理道德的功用,强调美和善的统一。美善 合一,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善合一 的认识各有不同,但它始终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美学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 题。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在儒家的文化中始终强调从人的内 心去体现伦理道德精神,即善的精神。由于音乐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善于表现人的 心灵,所以,儒家美善合一的审美观更集中地体现在音乐的审美观念中。
8.下列有关音乐创作中的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神创作主要是靠技巧来完成。 B 精神创作重点是把构思落到笔头上,形成乐谱。 C 物质创作侧重于直觉和想象。 D 作为创作实践,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9.下列有关创作情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创作情绪是作曲家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B 创作情绪是作曲家的一种主动的心理要求。 C 创作情绪就是创作灵感。 D 创作情绪是推动音乐想象的一个主要的动力。
6.表演灵魂——音乐表演中的灵魂是指充满艺术使命感的音乐意识和整体感觉 。 灵魂在音乐表演中起作用往往是无意识的,它通过直觉告诉人们如何把音乐连 成一个整体,如何处理强弱、快慢,如何延长一个音,延长多久。这些表现上的 处理却往往不能用记号在乐谱上标明,它是一种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能帮助 表演家们在完成技巧的过程中闪耀出生命。音乐表演中的灵魂并非天生具备,而 是来自艺术家长期积累的艺术修养和生活体验。
4.形式美的法则源于实践而用于实践,它成为人们在创造和感受美的事物的活 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法则。(对)
5.音乐的运动并不是实际的物理性移位和真实的运动,它只是一种心理运动, 即想象中的运动。(对)
6.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创作阶段,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它 们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交融,难分难解的因果关系。(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