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语言暴力 孩子聪明情绪稳-洪兰

合集下载

洪兰: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洪兰: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洪兰: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陈倩;崔开磊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4(000)015
【摘要】她是一个女人,语调中流露着台湾女人的温婉;她是一个妈妈,笑容里自然洋溢出一股慈爱;她是一个教授,眼神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她,就是洪兰。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陈倩;崔开磊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8
【相关文献】
1.也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2.没有不会画画的孩子
3.没有不会问的孩子,只有不敢问的学生
4.我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看法
5.孩子会的我们不教,我们教孩子不会的——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例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爱发脾气不讲道理大都是因为家长没理解娃背后的语言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爱发脾气不讲道理大都是因为家长没理解娃背后的语言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爱发脾气、不讲道理?大都是因为家长没理解娃背后的“语言”如果说抚养孩子最让人恼火的是什么,那可能就是“熊海子”发脾气了。

很明显,一秒钟前他还不错,但突然他转过身去反对其他人,拒绝承认他们。

他甚至扑到了现场,毫无意义。

父母心中的“火”立即升起。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发脾气的爱必须被宠坏。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孩子的发脾气主要是为了表达他的一些“想法”,所以父母应该明白。

这个2岁的孩子发了脾气:我做不到在一个2岁孩子的认知中,他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当他想做的和他能做的之间有差距时,他的大脑会产生“压力荷尔蒙”,这将使孩子的情绪变得激动,甚至愤怒。

然而,他还太年轻,不知道这种情绪代表着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发泄,所以他只能通过放纵自己和无理取闹来解决。

这种行为在父母看来可能是发脾气,但实际上是伊娃表示他“做不到”。

3岁的孩子发脾气:害怕改变三岁儿童刚刚形成的安全感相对脆弱。

一方面,他们非常依赖父母;另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的控制。

例如,早上,我拒绝了父母的帮忙,但是我没有穿整齐,所以我发了脾气。

在此期间,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如果他们想稳定情绪的话。

尤其是在生活中,父母不仅应该学会放手,还应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以稳定孩子的情绪。

4岁儿童发脾气:争取权利事实上,孩子们在4岁时会发脾气,主要是因为他们想要更多的权利。

例如,吃饭时,父母让他先吃蔬菜,然后吃零食,这会让他的脾气在一瞬间变得暴躁,然后面对父母。

这时,父母不妨给他一点权利,比如说“你决定自己想吃多少蔬菜”,并通过谈判告诉他,他更容易接受。

五岁儿童发脾气:保护自尊一般孩子在5岁时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尊。

在此期间,他将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并将一切做好。

在这个阶段,让他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学会吃东西,或者经常做错事。

因为我想把事情做好,所以我经常会因为不耐烦而犯错。

我对学习更加不耐烦了。

父母应该少批评多鼓励地对待一个5岁的孩子,以免伤害他的自尊。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爱唱反调除了气到爆你还能做些什么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爱唱反调除了气到爆你还能做些什么

在群里看到一位家长的提问:“我家孩子最近老是跟我唱反调,你说东,他往西,不管我说什么,他都是不行、不可以。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这种情况吗?”其实,关于宝宝爱“唱反调”这一问题,很多家长都会遇到。

经常会有妈妈吐槽说,每天都要被这些“不不不”烦死了:“叛逆期这么快就来了?!特别爱和我唱反调!”“我说东他就非要往西,我越说不可以他就越起劲儿。

”“简直没法伺候了,一个劲儿说不,没办法啊,只能顺着小祖宗来。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尤其是孩子在2~3岁左右,更难管教,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大概到了2岁左右,孩子的“自我认识”开始突破,开始发现“我”可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意愿。

特别是2岁左右的小孩,自己想当家做主的愿望特别强烈。

因为在大脑髓鞘化的过程中,独立就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轴,他们喜欢自己掌控事物的感觉,似乎一点都听不进大人的话。

但是呢,1~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说话的阶段,所以语言能力不足,还不能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旦他们与大人的意见不同时,就会听到他们说出“不要”或“不好”等话语,甚至伴随着打人、踢人、哭泣等行为出现。

随着孩子的语言能力日益增强,说“不”、反抗等情况自然就会下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其实呢,“可怕的两岁”也是“了不起的两岁”,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咱们的小人儿有了自我意识了,越来越追求独立和自主了,这是人生中的一大进步。

但是一次两次的“不”家长可能觉得好玩,孩子长大了。

但是,一连串的“不不不”只会让家长压抑不住那蹭蹭上升的怒火。

但是,只是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的“唱反调”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过了两岁后还总爱说“不要”,家长记得这么做不要总对宝宝说不《正面管教》中曾提到过一个例子:4岁的贝弗莉看见爸爸妈妈用电脑,非常好奇,就想动一动。

可妈妈警告过她,不许碰电脑。

最后贝弗莉忍不住碰了下电脑。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让孩子懂得原谅这是必备的功课(宝爸宝妈教育秘籍)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让孩子懂得原谅这是必备的功课(宝爸宝妈教育秘籍)

我是洪兰洪兰教授:一九六九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即赴美留学,取得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

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

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

洪兰撰写教育类杂志专栏二十年,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红遍宝岛二十年,每年进行数十场公益讲座,足迹踏遍宝岛各地,出版著作一直为台湾最畅销家教书。

一九九二年回台任教于中正大学心理所;目前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

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曾翻译二十余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洪兰教授涉及多方个领域,从心理、生理多方面对幼儿的教育进行剖析,让我们这些初做父母无从下手教育儿童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受益,从她的《脑科学》引导到儿童的教育,使自己的小宝贝得到最大的健康的成长!正文:孩子们在与他们的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冲突是正常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及时原谅。

1.与他人多接触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学会原谅,仅仅让他呆在家里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同龄的孩子。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良好的性格,并且更加宽容。

2.帮助孩子分析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冲突时,父母可以在给予适当的安慰后帮助孩子分析整件事。

找出原因,让孩子找出自己和对方的错误,并进行自我反思、反思。

这样,孩子们会容忍他们小伙伴的缺点。

3.父母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会宽容,父母必须先学会宽容。

面对一些冲突要宽容大度,不要害怕损失。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犯错可以骂吗可以但不骂效果会更好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犯错可以骂吗可以但不骂效果会更好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孩子犯错可以骂吗?可以,但不骂效果会更好请输入图片描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总是有许多选择。

具有不同个性和不同观点的父母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他们各自的教育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有些父母不耐烦,他们的孩子一旦做错了什么,血压就会上升,然后责骂他们。

有些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犯了错误不会说粗话,用温柔化解矛盾。

目前,许多教育专家不主张殴打和责骂儿童。

殴打孩子确实是不可取的方法。

然而,父母不是圣人,有时他们的情绪会失控。

因此,他们有时会忍不住责骂孩子。

他们不需要上线。

孩子们都很聪明。

他们能理解父母在各种行为中的意图,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他的爱。

因此,讨论责骂孩子是对是错是不可能的,但我必须说,责骂孩子不是一个明智的习惯。

孩子做错事是完全正常的。

甚至父母也会做错事。

因此,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孩子做任何事都无懈可击。

犯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因此,当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小错误时,父母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他们是最好的。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共同的心可以驱散他的恐惧,保护他的创新精神。

如果一个孩子每次做错事都被责骂,他一定是在做错事后害怕得发抖。

他会想象出无数的不好的后果,他也会猜测出他父母的各种不好的反应。

对结果的恐惧可能会使他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当他以后做其他事情时,他会变得谨慎,害怕犯错,不敢尝试。

早年,他对一切的好奇心消失了,他探索的勇气也被扼杀了。

父母应该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避难所,而不是绊脚石。

当他们犯错误时,他们应该更加宽容。

他们应该用耐心让他们的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重新开始,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责骂他们,这样他们就有了防范一切的能力,并对前进犹豫不决。

对父母来说,当孩子犯错时保持正常的思维能让他们保持理智。

少生气是保持健康和年轻的法宝。

孩子们犯了太多的错误。

他们今天打碎了一个碗,忘了明天做作业。

如果父母每次都生气,我们会有无尽的愤怒。

愤怒伤害身体。

有科学证据。

许多疾病的形成或多或少与情感有关,如乳腺癌。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打自己孩子的妈妈竟然也能辅导家长教育孩子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打自己孩子的妈妈竟然也能辅导家长教育孩子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打自己孩子的妈妈竟然也能辅导家长教育孩子?01 我是打孩子的母亲。

像所有母亲一样,新生活刚刚诞生。

我温柔体贴,科学喂养,按照书中的方法精心陪伴。

看,孩子们到处都很可爱。

我第一次睁开眼睛,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哭泣,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每一次都充满了惊喜,被这小小的生命感动。

当孩子快三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总是在做一件让我后悔的事,那就是对着孩子大喊大叫。

这孩子粗心的话让我觉得他没有认真听我说。

他说得不好。

我可以讲课超过十分钟。

有一次我和我的孩子一起看图画书,孩子几次表现出心不在焉,我开始生气。

起初,有人问他为什么,然后他带着不想要他的表情把他推到门口。

孩子抬头看着我,眼泪变成无数星星,在她的眼睛里打转,仿佛迷惑不解:这就是那个曾经欢笑和交谈的母亲吗?孩子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我的心里,刺痛着我,仿佛在说我是个坏妈妈。

我理解,他的痛苦、内疚、后悔至死。

无所事事时是天使,无所事事时是魔鬼。

这不仅指孩子,也指我。

我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家庭教育书。

我含泪读了“西装革履的野蛮人”一章。

我在心里骂了自己无数次。

是人类还是我对这么小的孩子做的?我知道孩子们很懂事,那些小淘气都太正常了。

然而,头脑知道无法解释的行为会被点燃。

当我因工作而极度疲劳时,早上匆忙去上班,说孩子们几次不听我的话或达不到要求,我特别容易生气。

孩子们从小就被惩罚坐在反光的角落里,打小手和小屁股。

有一次,我看到臀部有深红色的五个手指印,我心痛不已。

我怎么了?02我是一个挨打的孩子我开始阅读许多教育书籍。

前后有一百多本书。

我知道孩子每个年龄的敏感期和生理心理特征。

我知道对孩子来说一切正常,孩子应该先有孩子。

我知道孩子们应该受到爱和自由的教育,并以非暴力的方式交流。

演戏时,它仍然是好的和坏的。

当我看到武志红老师的系列书籍《为什么家庭会伤害人》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年轻时被父亲殴打和责骂。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11岁女孩从楼顶一跃而下这三种情况家长尽量不要批评孩子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11岁女孩从楼顶一跃而下这三种情况家长尽量不要批评孩子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11岁女孩从楼顶一跃而下:这三种情况,家长尽量不要批评孩子不久前,我听到一个邻居说一个11岁的女孩跑到顶楼跳了下来。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惊。

只有在理解了原因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女孩通常会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当她妈妈不高兴的时候,她会对她说各种各样的难听的话。

这一次,女孩的成绩略有下降。

结果,她的母亲喊她去死,说她没用。

结果,这个女孩绝望得跳下了大楼。

幸运的是,地板不高,但骨折并没有危及生命。

然而,这种运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享的。

孩子们长大后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

然而,如果他们遇到以下情况,父母应该尽量不要批评他们的孩子。

不要在孩子们的同学和朋友面前批评。

我的朋友闫妍说,有一次她的女儿和孩子们喜欢玩耍,忘记写作业了。

她当时非常生气,在同学面前批评了这个孩子。

她还告诉孩子,如果还有时间,她会完成作业,自己回家。

回家后,我女儿一直不开心。

后来,孩子对闫妍说,“妈妈,我将来做错了一些事。

我回家时,你能批评我吗?在这么多人面前,孩子们将来不会喜欢我。

”听完女孩的话,闫妍感到震惊。

她意识到这个孩子也很骄傲。

从那以后,她从未在别人面前批评过这个孩子。

事实上,当孩子们有自己的意识时,他们会有自尊,会感到尴尬。

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应该给他们足够的面子,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时,他应该停止批评。

这个孩子对是非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当他做错事时,他会感到尴尬。

如果他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并承诺改正,父母就不能再坚持孩子的错误。

事实上,成年人也会犯错,更不用说孩子了。

关键是犯错后的态度。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看到错误并改正它们,而不是仅仅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否认所有的错误。

这将使孩子变得不自信,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当孩子们情绪不稳定时,不要批评他们。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在这个时候受到领导的训斥,那肯定是不愉快的。

事实上,儿童也是如此。

他已经很不开心了。

如果他再次被父母训斥,他的心情肯定会更糟。

洪兰如何激活孩子的大脑

洪兰如何激活孩子的大脑

现代家长&世纪家教多年来,洪兰教授在研究、讲学之余,十分关注教育,不辞劳苦地奔赴各地演讲,从脑科学的角度为家长们排忧解难,深受业界同行和家长们的爱戴。

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问洪教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三岁定终身”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吗?洪兰(以下简称洪):1998年,一位89岁的老人家患了鼻咽癌,治疗时注射了放射性药物,但已经迟了,老人三天后去世。

科学家解剖时发现,老人大脑中有个叫“齿状回”的地方发亮,表明老人在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生长出了新的神经细胞。

这是医学界革命性的发现:人的大脑细胞有再生能力。

89岁的老人尚能更新神经细胞,何况孩子?所以,“三岁定终身”这种话是不对的。

记:可是许多家长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洪:如果真要比喻的话,我觉得人生更像一场马拉松,输赢在终点,而不在起点。

家长之所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太焦虑了。

苏东坡被流放杭州的时候,研制出用文火慢炖猪肉做成红烧肉,后来被称为“东坡肉”。

他在诗中总结烹制东坡肉的技巧:“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记: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孩子学知识较慢,成绩落后,家长着急是可以理解的。

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洪:这方面,中国古人早有论述。

西汉时期戴圣所著《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翻译过来就是: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就学他一千次。

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洪兰简介】中国台湾著名科学家。

1969年从台湾大学毕业后即赴美国留学,取得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开语言暴力孩子聪明情绪稳
文╱洪兰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想要孩子聪明伶俐,爸妈不要经常骂孩子、说刻薄的话,否则孩子不仅
大脑整合变差,小脑也会异常,他的情绪、注意力和记忆能力都会受影响。

在火车上,一个妈妈不停的在骂她的小孩,好像是参加什么比赛落选了,因为我一直听到「连这个也不会,笨死了」、「你永远成不了大器」、「你为什么不能多像弟弟一点」。

当卖便当的走过来时,孩子怯怯的问:「可不可以买便当?」母亲大声的说:「考那么烂还敢吃便当?」
孩子立刻低下头去,不敢再多说,我看了很不忍心,其实语言暴力跟身体暴力一样伤害孩子,甚至还更厉害,因为肉体的伤会愈合,心灵的伤会一直淌血。

语言暴力让大脑整合变差
在实验上,我们看到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影响大脑的发展和功能。

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Martin Teicher比较了51名受虐儿和97名正常儿童的大脑,发现受虐儿连接两个脑半球的?胝体显著的小,他认为这影响了左、右脑的整合,使受虐儿的情绪会突然改变。

他也发现语言暴力的受虐儿的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不正常。

小脑蚓部是维持情绪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基因来的大,它的不正常会影响情绪的正常发展。

美国国家卫生院的研究发现,注意力缺失和过动儿的小脑蚓部都比正常人小,又发现受虐儿的自杀意念比正常人高4~5倍,他们现在还在做实验,如果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校的体育课就不可以减少,因为运动可以压抑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向情绪的出现。

在自杀率这么高的台湾,体育课更不可再挪去上数学、英文或理化,如果一个孩子死了,学再多的英数理都无用了。

受虐儿长大易得焦虑症和忧郁症
波士顿的Mclean医院在2000年时曾经作了一个研究,小时候受虐长大后易得焦虑症和忧郁症。

婴儿虽然生下来就几乎有他一生所需的神经元,但是大脑仍然不断地透过跟外界环境的互动,一直持续发展到青春期和成人期。

这个互动会影响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

我们的神经连接在青春期会又再修剪一次,这是为什么注意力缺失和过动现象在青春期之后常会改善一些。

不论这孩子的经验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影响他大脑神经的连接。

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不可随便打骂孩子来出气,或在管教上喜怒无常,使孩子无所适从。

虐待对大脑发展有4大不利
Mclean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虐待(还包括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顾)对大脑的发展会有4个重大的影响:
▓第一,边缘系统的易激怒:边缘系统是我们「情绪的大脑」,控制着
我们最基本的情绪,他们发现受虐儿有着不正常的脑波,很像是颞叶癫痫病人的脑波。

▓第二,左脑会发育不良,甚至停止发展:有6个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及脑波的研究都发
现,受虐儿左脑发展不正常,他们的右脑有比正常人更活化,研究者认为左脑的异常跟受虐儿易有忧郁症及记忆衰退有关。

▓第三,左、右脑的整合不良:因为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在男的受虐儿中,小了24%~42%,在女的受虐儿中,小了18%~30%,研究者认为这个原因,使得受虐儿的情绪和人格会突然改变。

▓第四,小脑蚓部不正常:小脑蚓部跟情绪,注意力和边缘系统的调节有关,研究者在15名童年受到语言暴力但无身体暴力的成人脑中,看到小脑蚓部血流量有增加现象,他们认为受虐者用增加蚓部血流量来平息边缘系统的易激怒性。

Mclean研究团队用动物实验来探讨这些伤害发生的原因,他们发现忽略及创伤都会增加可体松的分泌,但减少甲状腺荷尔蒙分泌。

这会影响大脑中海马回、杏仁核和蓝斑上神经传导物质受体数量,这些地方是调节大脑恐惧和焦虑的地方,因此他们认为受虐所引起的紧张与压力,会激发一些荷尔蒙和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同时也会抑制另一些荷尔蒙和神经传导物质,所以受虐的经验会改变或塑造大脑,使个体对恶劣环境快速做出异常的反应。

这是飚车族为什么会看不顺眼就拔刀杀人,因为他的大脑对外界的善意/恶意解释跟我们不同。

这份报告与Teicher医生的发现不谋而合。

正向语言态度才能激励孩子
看到小时候长期受到大人的责骂、挨打、冷漠、不关心,大脑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时,父母对孩子讲话一定要小心,不要侮辱他、嘲笑他,孩子小的时候,不适合用激将法。

在你否定他、骂他「连石头都比你聪明」前,请先停下来想一下,他真的有这么糟吗?如果他会帮你的忙,很乖巧,能替你分忧解闷,就请你不要骂他是猪,因为猪是不会做这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