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原 第一章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合集下载

新版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新版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 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 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马克思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 的纯粹的偶然性。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都与偶然 因素紧密相关。
形而上学的错误: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 性割裂开来。要么不能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要 么不能从对立中把握同一.
马克思批评形而上学:
“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 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 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 别。”
恩格斯在批评形而上学时指出: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要始终不 渝地坚持对外开放 的基本方针。
(2) 联系具有普遍性
如:蝴蝶效应 太平洋对岸的一只蝴 蝶轻轻舞动翅膀的和这边 的一场风暴会不会有联系?
联系普遍性的理论分析
事物内部 事物间 各要素间 的联系 的联系 共时性的结构联系
事物自身 的过程 转化为 他事物
空间意义上 的横向联系
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地震
闪电
火山爆发
壶口瀑布
地质断裂
现象
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 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 表现本质的现象。 在海湾战争和伊 拉克战争中,伊拉克 制造了大量的假象, 用以迷惑和耗费美国 等国的军事力量。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相互对立: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 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 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 象思维才能把握。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 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 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 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 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 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神魔小说《西游记》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 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 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 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 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 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 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的主 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物质及存在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形式
形式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 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 在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属于事物发展过程 中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的两个方面,二 者不能混淆。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二者相互对立: 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对 立 统 一
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
相互对立
公转——四季
自转——昼夜
原因
结果
相互对立
中国人民抗日斗争 日本侵略中国
原因
结果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 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可以 促进事物的发展。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 合内容,所以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发展,适时地、正 确地变革旧的形式。 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分析 各种形式,既可以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也可 以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
人的体形、外 貌、衣着是形式 人的骨骼、肌肉、 血液等是内容
衣着
体形
外貌
骨骼
肌肉
血液
形式
两类形式
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 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 的形式,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 物的内容。
形式
两类形式
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 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 物的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会引 起事物内容的变化。

马原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课件

马原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课件

人 类 的 进 化
彩虹鱿鱼
未 来 地 球 上 的 新 物 种
鲨鱼
银鱼
贝博克猴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 物。所谓旧事物,就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 趋消亡的事物。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 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 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 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 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 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竞长争高, 此消彼长。(量变)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一阴一阳谓之道。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白里透红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
元朝书画家赵孟頫的 夫人(管夫人)写了一首表 达爱情的词:“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 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 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 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 泥中有我。”
矛盾
生命本身即
矛盾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 非主要矛盾 根本矛盾 非根本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
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 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 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 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不起 决定作用的矛盾。

马原 第1章(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马原 第1章(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灵魂:对具体情况 作具体分析。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 守的一个原则。
思考题:

1、如果将若干个长短不一的木片扎成一个水桶,其 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片,而是最短的那一块。 这就是“木桶效应”理论。请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2、中国京剧团去拉美国家访问表演,受到热烈欢迎, 载誉而归,再次体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句名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和理解。
联系具有普遍性
猫、田鼠、熊蜂和三色 堇看似毫不相干,但它们处 于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的多样性

达尔文《物种起源》: 英国: 蝴蝶花(学名三色堇)的盛衰以 猫的多少为转移。 “猫多花就多,猫少花 就少。”

猫 —— 田鼠 —— 熊蜂 —— 蝴蝶花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一体化” “地球村”
裙摆理论

唯 物 辩 证 法 基 本 框 架
1、两个总特征
(1)普遍联系 (2)永恒发展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原因和结果 (2)必然和偶然 (3)可能与现实 (4)现象和本质 (5)内容和形式
2、三大规律
3、五对范畴
三 大 规 律
(1)对立统一规律 —— 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质量互变规律 —— 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 —— 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五对范畴
(1)原因与结果:揭示前后相继、彼此制约 (2)必然与偶然:揭示存在和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 (3)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转化的趋 (4)现象与本质:揭示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二)必然与偶然(最难,最抽象)
• 太原的伙伴们注意了: • 以后坐1、813、809、855、611、863、865、859、822、848、308、38、
路等等,谁要是敢不在站点强行下车与司机吵架的,全车人揍它…… • 因为这几条公交线路都路过汾河,特别注意,不要影响公交驾驶员心情。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 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 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 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
一 /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二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变化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地看问题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反对因循守旧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辩证法逻辑结构图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
两大特征 五对范畴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本质和现象 可能和现实 形式和内容
企业的社会生存系统
一、两大总特征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蚕沙
蚕 沙
鱼 沼气渣
桑基鱼塘
一、两大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一、两大总特征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万物互联时代悄然而至 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世界图景将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规律及其特点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教学难点]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2.意识的起源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手段]讲授为主,讨论与多媒体为辅[教学时数] 4课时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强调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同意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意义(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意义)世界上的现象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其中都交织着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而这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首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曾对哲学基本问题作过探讨,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018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D西。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b.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4)发展与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过程,①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②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①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②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区别:a.形成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b.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c.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c.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对立的。
人的体形、外 貌、衣着是形式 对于人体而言 人的骨骼、肌肉、 血液等是内容
衣着
体形
外貌
骨骼
肌肉
血液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物质世界 内容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 者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生产的发展, 孕育并推动了科学技 术的发展;而科学技 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 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 展。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 行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前提。 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 实际工作经验。 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 作中的预见性。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 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在机械决定论看来, 一个豆荚中豆粒的多少, 一条狗尾巴的长短等等, 都是必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科学史上,牛顿和莱布尼 茨几乎同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 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等人几 乎同时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 律;达尔文和华莱士几乎同时独 立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赫尔姆霍茨
莱布尼茨
牛顿
华莱士
达尔文
焦耳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 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 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 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 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 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太阳 东升西落是现 象,引力相互 作用是本质。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 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苹果落地
房屋倒塌
人脑
电 脑
智能机器人
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从实践上看,人们掌握结构决定功 能的原理,可以通过优化事物的结构以达 到最佳的功能。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地 震
闪 电
火山爆发
壶口瀑布
地质断裂
现象 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是 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 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制造了大 量假象:用塑料、橡胶、纸壳等 做了一些坦克、飞机、导弹发 射架等假军事目标,用以迷惑 和耗费美国等国的军事力量。 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 的实际条件造成的,这同错觉有所不同。错觉是人 的感觉造成的,属于主观范畴,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DNA大分子结构图
集成电路线路板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 形式
形式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 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形式
事物的形式有两类:
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 式。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 的非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 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
形式
只讲究形 式,没有内容, 抓落实就会成空 话。 江泽民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 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 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严格按 正规化要求工作、 学习和生活,决 不是形式主义。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五、必然和偶然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现象
现象
题 西 林 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
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 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 理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
我们看事情 必须要看它的实质, 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 入门的向导,一进了 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 分析方法。 毛泽东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
内容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 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 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 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3、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如果事物 的表现形式和事 物的本质会直接 合而为一,一切 科学就都成为多 余的了。 马克思
结构与功能还相互作用,并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结构在 脑中内化的完成标 志着真正人脑的形 成。从这个意义上 说,静态结构是动 态功能的定位凝结, 动态功能是静态结 构的历时展开。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1、结构和功能的含义 2、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3、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1、结构和功能的含义
结构
结构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 组合方式、结合方式。
DNA大分子结构
集成电路线路板
功能
所谓功能,就是一事物在对它 事物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 力,即系统所具有的对环境作用的 性质和能力。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1、结构和功能的含义 2、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 一定的代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 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有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 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 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 中又把它扔下来,而乌 龟正好落在一个秃子的 头上。这种偶然性中也 蕴含有必然性。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 相对稳定。 水有三态,但它
汽 们都是水的表现或现 象,其本质仍然是:
H2O
溶解

凝固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 象单纯、深刻。 这犹 如河中的流水, 现象如同浮在 水面的泡沫, 本质则如底层 的深流。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也不 能脱离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 反映。 假象的东 西是本质的一个 规定,本质的一 个方面,本质的 一个环节。 列宁
事物的形式有两类:
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它和事 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的形 式,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
碳 原子的结合 方式不同, 形成了性质 截然不同的 两种物质形 态。
金刚石结构图
石墨结构图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风吹草动
熟能生巧
因果联系的特征: 时间上先后相继,内容上的彼此制约。
因果联系时间上先后相继, 也往往具有时间上的同时性。
反作用 力-F 作用力F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因果联系还具有时空上的相互依存性。
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 打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 负电碰撞的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 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 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 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分子热运动
车祸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二 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日本侵略中国
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具体 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一因 多果; 同因异果;多因一 果;一因同果。
中国人民 抗日斗争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 者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 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 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 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 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 合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 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 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 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 恩格斯
飞 机 坠 落
人造卫星
吉林陨石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 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