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原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存在形态

合集下载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优质ppt]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优质ppt]

2021/6/19
割裂物质和运动辩证统一关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存在,
而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唯心主义:只承认运动的存在,而否认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1/6/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 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 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 运动、思维运动。
—— 牛顿
2021/6/19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2021/6/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021/6/19
“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学”(朝闻道,夕死可矣) “理学”(道理,“存天理,灭人欲”) “形上学”(《易传》:“形而上者谓之 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泰山日出
泰山也在运动 变化之中。100 万年以来,它已 经长高了几百米。
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 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 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 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 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 起直到思维。”
产生于生产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 缺乏科学性
中国古代的“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




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2、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把原子理解为 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克服了直观性和朴素性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又 是方法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第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 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关于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的哲学学说
混淆哲学的物质范畴 与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局限性
机械性
人是机器



关节

心脏

神经
齿轮 发条 游丝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

2018马原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存在形态

2018马原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存在形态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 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 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时间和空间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间断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连续的。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特点是一维性, 即一去不复返。
持续性 是指物 质运动 经历的 或长或 短的过 程。
顺序性是 指物质运 动过程中 的不同事 物或现象 出现的先 后顺序。
时间
过去
现在
将来
时间的一维特性
古人云:“时乎 时乎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 再来”,“一寸光 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些 都是时间一维性的 生动写照。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空间指的是物质运
动的广延性或伸张 性,及区位性。
特点是三维性
广延性和 伸张性是 指客观事 物自身所 具有的体 积、形状、 相对位置、 排列顺序、 运动规模 等特性。
区位性 是指客 观事物 与其他 事物总 是存在 着前后、 左右、 上下等 关系。
空间
Y
•P(X1,Y1,Z1)
Y1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夸大静止的相对性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请你断案
“我不是我”
古希腊有一个叫欧布里德的人,有一次他借 了邻居的钱,长时间不还,还装作若无 其 事的样子。邻居很生气,向他要账。他却振振 有词地说: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 初向你借钱的那个我了。现在的我没欠你的钱。 你应该找以前的那个我要账。” 邻居气得打了他一顿。 为什么要打人? 邻居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 不再是打他的我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物 质 观
德谟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 = 原子
牛顿
物质 = 客观实在性





物 质 观
“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 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
“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 反映。”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 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 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 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 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 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德 谟 克 利 特
“一切 赫
皆变,
拉 克
无物常 利
驻”。 特
“人不能 两次踏 入同一 条河 流”。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 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 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 上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德谟克利特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凡以知,人之性; 可以知,物之理也。
不可知论代表
可知论代表
荀 子
休谟(1711-1776)
康德(1724-1804 )

马原第一章

马原第一章
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变 化及其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我们的地球正在 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 绕太阳旋转。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整个生物界和 人类社会都经历着 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过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2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 是世界的本原, 坚持物质第一 性,物质决定 意识;精神是 物质的产物或 表现。
3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 界的本原,坚持精 神第一性,精神决 定物质;物质是精 神的产物或表现。
4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 相对主义诡辩论 形而上学不变论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之间的界 限和质的区别。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 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遂遂然周 也。不知周之梦为蝴 蝶与?蝴蝶之梦为周 与?”
《庄子 ·齐物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 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
(三)、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1、时间与空间 • 时间——持续性、顺序性 • 空间——广延性、伸张性
时间的特性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 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 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 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 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 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RED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关于有限无限关系的疑问
天问
天有极乎?
极之外何物也!
天无极乎?
凡有形必有极!
—— 杨慎
RED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举例子谈谈物质运动的时空问题(如相对论)
RED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运动、时间和空间 1、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 2、运动: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 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 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 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 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 思维。”
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一部名为《新浪漫者》 的科幻小说里提出来的。他在书中描写了电脑网络把全球的人、机器、 文化交往 信息资源都联结起来的新时代。他把这种新空间称为“赛博空间”。 空间
• 赛博空间

RED
时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但它们都 是客观的,是 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180度 >180度
适用范围 狭小范围空间 广大宇宙空间 非固体物质形 态空间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t 2 t V 2 l l 1 2 V 1 2 C C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 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 缩钟慢效应。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 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 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 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 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 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神魔小说《西游记》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 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 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 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 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 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 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的主 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物质及存在状态

马原第一章(第一节)

马原第一章(第一节)

基历 本史 问观 题的
社 会社 意会 识存 的在 关与 系
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
唯物 史观
唯心 史观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所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解决哲学的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决定着一定哲学派别的方向和路线。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 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 科学揭示
•所 谓 实 践 , 就 是 人 类 能 动 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 活动。
(2)实践的特点
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 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首先,现代科学进一步证实和深化了辩证 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形态的可变性和物质 不可穷尽性的原理。
其次,现代科学证明,新发现的物质客体 及其复杂结构和特性,并没有改变物质 是“客观实在”的事实,而是进一步丰 富和充实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 科学论断。
(三)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 可知论。
•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 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 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 证法的统一。
•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经受了科学实践发展 的不断检验,日益显示其深刻性、正确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 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 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
的。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
著的运动,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自行车上的女孩相 对于行驶的自行车, 她的位置有没有动?
组成她人体的各细 胞、各器官有没有 运动?
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相对主义诡辩论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夸大静止的相对性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形而上学不变论
请你断案
“我不是我”
古希腊有一个叫欧布里德的人,有一次他 借了邻居的钱,长时间不还,还装作若无 其事的样子。邻居很生气,向他要账。他却振 振有词地说: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 初向你借钱的那个我了。现在的我没欠你的钱。 你应该找以前的那个我要账。” 邻居气得打了他一顿。 为什么要打人? 邻居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 不再是打他的我了,。。。。。。。”
持续性 是指物 质运动 经历的 或长或 短的过 程。
顺序性是 指物质运 动过程中 的不同事 物或现象 出现的先 后顺序。
时间
过去
现在
将来
时间的一维特性
古人云:“时乎 时乎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 再来”,“一寸光 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些 都是时间一维性的 生动写照。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地球公转
月球表面图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 光在一年时间里 所行驶的距离, 约为1013公里。
(3)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特性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 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 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空间指的是物质运 动的 广延性 或 伸张 性,及区位性。
特点是三维性
广延性和 伸张性是 指客观事 物自身所 具有的体 积、形状、 相对位置、 排列顺序、 运动规模 等特性。
区位性 是指客 观事物 与其他 事物总 是存在 着前后、 左右、 上下等 关系。
空间
Y
P( X 1, Y1, Z1)
Y1 O
10.99999…… ……0
2 1.4142……
3 1.7320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证实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重大意义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同运 动着的物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揭示了 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为物质运动的特性所制 约,是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的。 否定了把物质和时空分裂开来的机械时空 观,推翻了不受物质制约的“绝对时间”、 “绝对空间”的理论。
50 C
没有发生位移(物理位置)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 的物理性质的度就是 0℃—100℃。这个度 的两端,即0℃和 100℃就是关节点或临 界点。
• 汽


0 C
欣赏革命歌曲并思考:歌词包含什么哲理?
小 小 竹 排 江 中 游 巍 巍 青 山 两 岸 走 小 小 竹 排 江 中 游 滔 滔 江 水 向 东 流

Z
1
Z
X1
X
(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时间 和空间的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又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 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案例分析:“芝诺悖论”
芝诺论证的症结
• 是把空间时间所固有的有限与无限、 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矛盾加以割裂, 然后把其中的一个侧面孤立起来, 加以绝对化,用来否认另一侧面, 以此否认运动的真实性。
古人云:“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2 1/4
1/8 ……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1 0.33333…… 3
1 1 1 1 1 1 1 1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物质
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 主义。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物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案例分析:“芝诺悖论”
议一议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这两种观点正确吗?
想一想
运动、静止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静止
绝对的 无条件的
相对的
物质
有条件的Biblioteka 3.时空观(1) 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 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是一维性, 即一去不复返。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1.运动的含义
运动的形式
(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移动)
(2)物理运动(热、光、电磁
、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3)化学运动(化合分解)
(4)生命运动
资本主义社会
( ) 社 会 运 动
奴隶社会
5
原始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社会运动
生命运动
高 级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证实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以在真空中光速不 变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础的。 “同时”的概念总是同运动着的物质体系相 联系,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以及时间的间隔性都
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不是绝对不
变的。
“尺缩钟慢”。
案例分析:“风动?幡动?心动? ”
(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 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僧曰:“幡动。”议动不已。慧能进曰:“不是 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语见《东山外集》)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没有发生质变(化学性质)
静止的表现形式
100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
运动
( 1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 离不开运动)。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42毫米
(4)几种错误的时空观 唯心主义时空观
唯心主义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而也 就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把时间 和空间看作是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如马赫 。
形而上学时空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与运动着的物质 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如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5)掌握正确时空观的实践意义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是坚持彻底的 唯物主义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有可能引出一 个超时空、超现实的神秘世界,给宗教神学 唯心主义留下地盘。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在一定的 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 时间、地点和条件安排建设规划,抓住时机, 科学发展。 当代科学对时间空间探索的新进展为人类 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条件。
化学运动
高级运动源于 并包含低级运动, 但不能把高级运动 简单地归结为低级 运动。
在一定条件下 各运动形式可以相 互转化。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低 级
运动,就它被理解 为存在方式,被理解 为物质的固有属性 , 这 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 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 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 思维。”运动是标志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 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时间和空间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间断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连续的。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