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该过程为次生演替,期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B.演替的第 3 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D.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B 【解析】该过程发生在已有土壤条件和繁殖体的条件下属于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逐渐增大的,故 A 正确。演替的第 3 阶段后期,丙维持相对稳定, 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 B 错误。演替过程中因为乔木的出现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 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故 C 正确。群落演替是优势群落取代的过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 D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 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群落演替有关的 2 个误区 (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 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 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 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 本植物、苔藓等。 14.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 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避阴反应有利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 B.发生避阴反应时,拟南芥的形状和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发生避阴反应的拟南芥种群在垂直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D.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 【答案】D 【解析】胡萝卜主要吸收蓝紫光,A 错误;基因频率不变,形状发生改变说明性状是受 环境影响,B 错误;垂直结构发生在不同的生物之间,C 错误;光属于物理信息,避阴 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D 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进化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性的知识,如色素主要吸收光的类型,环境、 基因对性状的影响以及空间结构描述的群落之间的关系,学生易分不清这些内容而出错。
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 正确;
C.生态系统具有的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错误;
D.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 正确;
答案选 C。
11.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 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 森林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它是各种群落演替的终点 D. 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答案】B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之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另一作用是使染色体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吡罗红与
DNA 结合,D 正确。
2.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水草
B. 一个蚁巢里的蚁
C.一条水沟中的水虫
D. 一个牧场里的家禽
【答案】B
【解析】略
3.位于南美洲西海岸 900 公里处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群岛上生活着 14 种“达尔 文地雀”,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
确的是( )
A. 该群岛的物种多样性仅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 B. 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主要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 C. 对岛上的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应采用样方法 D. 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应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两个方面
15.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名师点睛】K 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 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 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 值会上升。 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错误的是 A.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抽样检测法 B.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C. 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关键是随机取样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前要先震荡试管 【答案】A 【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
性与生物种类、生物个体的多少有关,因此调查物种多样性,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生物
种类,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生物的个体数量。
4.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
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及植物组成,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 该地能恢复到第 4 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 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是目测估计法,A 错误;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 度,B 正确;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关键是随机取样,C 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前要先震荡试管,D 正确。 10.徐州贾汪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地,经过治理现已成为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地上发生了次生演替 B. 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 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例 【答案】C
【解析】A.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
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对采煤塌陷地的治理属于次生演替,A 正确;
B.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增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复杂,态系统的
【解析】验证酶的高效性需要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蒸馏水不是催化剂,A
错误;西瓜汁为红色,会影响还原糖鉴定实验中砖红色沉淀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作为
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 错误;稀释的蛋清液与蛋白酶混合充分反应后,虽然蛋白质发生
水解,但是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多肽以及蛋白酶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C 错误;
B.一块农田中的玉米
C.一块农田中的黑线姬鼠
D.一片森林中的黑松
【答案】C
【解析】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
7. 决定人口增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增减的因素之一。如果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C 【解析】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 的种子和根系,所以该过程是次生演替,A 正确;针叶林中的植物有草本植物、灌木、 乔木,垂直结构较草丛复杂,动物分层也较草丛复杂,所以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 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B 正确;人类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 才逐步得以恢复,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错误;常绿阔叶林遭 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 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包括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 生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识记群落演 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明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 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 b 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C. 图③中 c 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 D. 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 点表明捕捞过度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在图 1 中 a 点后 K 值上升后就下降,并且不能恢复可以代表草原生态 系统中过度放牧后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种群的 K 值下降,故 A 正确。由图可知 2 中 K 值增加了,如果代表发酵罐中菌种数量,b 点可以代表增加营养物质的供应,或是提供 了充足的氧气等,故 B 错误。C 点后 K 值下降到最后为 0,说明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不 适应该种群生长但不能表面该生态系统一定是崩溃掉的,故 C 错误。D 点后 K 值先下降 然后恢复,如果代表某种鱼,d 点后没有下降到 k/2 以下不能代表过度捕捞,故 D 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答案】B
【解析】物种多样性与生物种类、生物个体的多少有关,A 项错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
护,最主要的措施是就地保护,B 项正确;对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应采用样方法
和标志重捕法,C 项错误;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应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
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D 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 A 项或 C 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物种多样性的含义。物种多样
演替很难形成树林,C 错误;
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及优势种的变化,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增
加,D 错误;
答案选 B。
12.下列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答案】D 【解析】
()
试题分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着植物的种种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岩上进行的演替、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均是从无到有,属于初生演替。 考点: 考查次生演替的概念。 点评: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着植 物的种种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表示群落 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a 为“J”型曲线,b 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 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百度文库
【解析】略
6.要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下列种群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标记重捕法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
人口呈现增长趋势,因此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人口动态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可以预
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
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种群和群落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肝脏匀浆、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 B.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C. 稀释的蛋清液与蛋白酶混合充分反应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会出现紫色 D.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之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
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强,A 错误;
B.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
利用,如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如光等充分利用,B 正确;
C.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最终演替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