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聚氯乙烯生产案例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整理版(第三部分)必考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整理版(第三部分)必考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整理版(第三部分)必考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析题第1题 (分析题)第一题拟建生产规模8X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量灌木,周边有耕地。

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浅层地下水。

釆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

生产工艺为釆矿一选矿一精矿外运。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水涌水量12500m3/d,用泵疏干送选矿厂使用。

选矿厂年排出尾矿3.06X104m3,尾矿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南1000米沟谷内。

该沟谷呈东西走向、纵深较长,汇水面积15km2;沟底纵坡较平缓,有少量耕地;沟谷两侧坡较陡,生长较茂密的灌木;有一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从沟口外1000米流过,河流沿岸主要为耕地。

沟口附近有一依山傍水的村庄,现有20户居民。

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为坝高55m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规,最终坝高140m,项址下设置渗水收集池。

尾矿库渗水、澄清水回用生产,不外排;尾矿库设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

为保障尾矿筑坝安全,生产运行时坝前需保持滩长大于100m的尾矿千滩。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的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迀?说明理由。

第2题 (分析题)拟对某连接A、B市的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

该二级公路于2002年通车,目前公路两侧主要为农业区,沿线发布有多处村庄、学校。

公路跨越X河和Y河,跨X 河的桥梁下游3 km处为A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Y河为Ⅲ类水。

改扩建工程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线路充分利用现有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部分路段无法利用将废弃,改扩建工程仍在原桥址跨越X河和Y河,水中设有桥墩。

新建一处服务区和两条三级公路标准的连接线。

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2)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2)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1. 聚氯乙烯的制备聚氯乙烯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反应实现。

一般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即乳液聚合法和硬坯聚合法。

1.1 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通过将氯乙烯单体与水和乳化剂混合,在高速搅拌下形成乳液,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乳液配方,包括氯乙烯、水和乳化剂。

2.将氯乙烯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的乳化剂。

3.在高速搅拌下,形成乳液。

4.加入引发剂,启动聚合反应。

5.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使聚合反应完全进行。

6.过滤和洗涤聚合物颗粒。

7.干燥和粉碎,得到聚合物产品。

乳液聚合法适用于生产聚氯乙烯乳液,可用于制备聚氯乙烯塑料和胶水等产品。

1.2 硬坯聚合法硬坯聚合法是通过将氯乙烯单体在高温条件下聚合成硬坯,然后通过塑化加工获得聚氯乙烯产品。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聚合反应器,通入氯乙烯单体。

2.加入引发剂,启动聚合反应。

3.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使聚合反应进行。

4.聚合反应结束后,冷却和切割硬坯。

5.将硬坯送入塑化机。

6.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将硬坯塑化成可加工的聚氯乙烯料。

7.经过挤出、注塑等加工工艺,制备聚氯乙烯制品。

硬坯聚合法适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硬质制品,如管道、板材等。

2. 聚氯乙烯的特性聚氯乙烯具有以下特性:•密度较低,常见聚合物中密度最小。

•耐化学性能好,对大部分酸、碱、盐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电绝缘性能好,适用于电线电缆等电子产品。

•燃烧性能较差,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

•加工性好,可通过热塑化加工成型。

•呈现白色或淡黄色。

3. 聚氯乙烯的应用由于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聚氯乙烯常见的应用:•建筑领域:用于制作窗户、门、电线槽等建筑材料。

•电子领域: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电器外壳等。

PVC课程设计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工艺设计

PVC课程设计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工艺设计

内容摘要本设计为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艺设计,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了PVC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包括原料路线、聚合方法、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等。

本次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以及详尽的工艺流程,并且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方面进行准确的工艺计算,并对设备进行了设计与选型,除此之外,还采取了防火防爆防雷等重要措施,对三废的处理回收等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聚氯乙烯;悬浮法;自由基聚合;聚合釜;气提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 (3)1.1 国内外pvc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3)1.2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 (5)1.2.1乙炔路线 (5)1.2.2乙烯路线 (6)1.3聚合工艺路线 (7)1.3.1本体法聚合生产工艺 (7)1.3.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8)1.3.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8)1.4配方及设备的选择 (10)1.4.1配方的选择 (10)1.4.2设备的选择 (10)1.5原料及产品性能 (12)1.6 聚合机理 (13)1.6.1自由基聚合机理 (13)1.6.2链反应动力学机理 (14)1.6.3 成粒机理与颗粒形态 (15)1.7工艺流程叙述 (16)1.7.1加料系统 (16)1.7.2聚合系统 (17)1.7.3浆料汽提及废水汽提系统 (18)第二章工艺计算 (20)2.1物料衡算 (20)2.1.1聚合釜 (20)2.1.2 混料槽 (23)2.1.3汽提塔 (25)2.1.4离心机 (27)2.1.5 沸腾床 (29)2.1.6 包装 (30)2.2热量衡算 (31)2.2.1聚合釜 (31)2.2.2沸腾床 (36)2.3 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42)2.3.1 聚合釜 (42)3.3.2 混料槽 (55)3.3.3 汽提塔 (56)3.3.4 离心机 (67)第三章非工艺部分 (76)3.1厂内的防火防爆措施 (76)3.2车间照明及采暖措施 (76)3.3防静电,防雷措施 (77)3.4三废处理情况 (78)3.4.1电石渣的处理 (78)3.4.2电石渣上清液的处理 (78)3.4.3 热水的综合利用 (78)3.4.4尾气的回收利用 (79)3.4.5转化水洗塔水的回收利用 (79)结束语 (80)附录 (82)第一章文献综述引言聚氯乙烯(PVC)是国内外高速发展的合成材料中5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以其价廉物美的特点,占合成树脂消费量的29%左右,仅次于聚乙烯(PE),居第二位。

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初步设计

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初步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初步设计作者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聚氯乙烯、氯乙烯概述 (3)2.1 聚氯乙烯、氯乙烯的发现和发展 (3)2.1.1聚氯乙烯发现和发展 (3)2.1.2氯乙烯发现和发展 (3)2.2 聚氯乙烯的发展展望 (4)2.3 氯乙烯的发展展望 (4)第三章工艺方案的选择与流程 (5)3.1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 (5)3.1.1电石乙炔法路线 (5)3.1.2乙烯氧氯化法路线 (6)3.1.3两种方法比较 (6)3.2 生产工艺说明 (6)3.2.1 影响混合脱水的因素 (6)3.2.2氯乙烯的合成原理 (7)3.2.2.1 反应机理 (7)3.2.2.2对原料气的要求 (7)3.2.2.3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9)第四章工艺计算 (11)4.1 主要原材料及产品性质 (11)4.1.1聚氯乙烯(PVC) (11)4.1.2氯乙烯(VCM) (11)4.1.3 乙炔 (12)4.1.4 氯化氢 (13)4.1.5氯化汞 (13)4.1.6 HgCl2触媒 (13)4.2 聚氯乙烯合成工段的工艺计算 (14)4.2.1物料衡算 (14)4.2.2主设备计算 (14)4.3 热量衡算 (20)4.3.1石墨冷却器 (20)4.3.2 石墨预热器 (22)4.3.3 转化器 (22)4.3.4 石墨冷却器(泡沫水洗系统) (23)4.4 水量消耗状况 (24)4.4.1 盐水冷却水 (24)4.4.2 工业水消耗 (25)第五章主要设备的设计及工艺管道选择 (27)5.1 换热器的选择 (27)5.1.1 石墨冷却器 (27)5.1.2 石墨预热器 (27)5.2 转化器的设计计算 (28)5.2.1 转化器的主要工艺参数 (28)5.2.2 计算 (29)5.3 泡沫塔设计计算 (30)5.3.1塔径的计算 (30)5.3.2孔的布置 (31)5.3.3塔板的压降 (31)5.3.4稳定性 (32)5.3.5液泛 (32)5.3.6物沫夹带 (32)5.4 主要设备一览表 (33)第六章主要管道计算与选型 (35)6.1 乙炔气进料管 (35)6.2 石墨冷却器的进料管 (35)6.3 多筒过滤器进料管 (36)6.4 转化器进料管 (36)6.5 转化器出料管 (37)6.6 石墨冷却器出口管 (38)6.7 部分管道一览表 (38)第七章厂址选择与车间布置 (39)7.1 厂址选择的依据及原则 (39)7.2 车间布置要考虑的问题 (40)7.3 厂房布置实际数据 (41)7.3.1 厂房平面布置 (41)7.3.2 设备布置的安全距离 (41)7.4 车间内辅助室和生活室布置 (41)第八章安全设计 (43)8.1 个人防护 (43)8.2 生产安全 (43)8.3 设备安全操作布置的要求 (44)8.4 现场事故处理 (44)8.5 安全管理 (45)8.6 个人卫生保健 (45)第九章环境保护 (47)9.1 废水的治理 (47)9.2 废渣的治理 (47)9.3 氯乙烯外逸 (47)第十章经济核算 (49)10.1 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49)10.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9)10.2.1 产品价格 (49)10.3 投资估算 (49)10.3.1 总投资费用估算 (49)10.3.2 成本估算 (50)10.3.3 收入、税收和利润 (50)第十一章结论 (53)参考文献 (54)致谢 (55)附录 (56)第一章前言图1.1 聚氯乙烯分子结构图1.2 PVC薄膜polyvinylchloride,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

《PVC双壁波纹管生产》生产性教学案例

《PVC双壁波纹管生产》生产性教学案例

高分子专业生产性教学案例一、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流程二、教学案例相关知识2.1 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的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种波纹管是一种外圆为波纹形内圆为普通直管形的光滑平整面,由两层管壁熔合成双壁波纹管。

图1 双壁波纹管结构双壁波纹管与单壁波纹管比较,它的工作强度和刚性要高于单壁波纹管,又由于它的内管壁是光滑平整面,所以输送液体阻力小,输送污水也不会出现杂质或悬浮物沉积现象。

但由于有了一层内壁管,这种管已不像单壁波纹管那样容易弯曲。

双壁波纹管的用途和单壁波纹管的用途很相似,由于这种管为大直径规格,多用在输送液体要求强度高的井管、农田水利灌溉管、建筑工程用管和电缆套管等。

2.2 原料选择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成型用原料与聚氯乙烯单壁波纹管或硬质聚氯乙烯管成型用原料完全相同。

配方的原料组成可采用PVC管用料配方(质量份):PVC SG5型树脂100 抗冲击剂(丙烯酸树脂ACR)7〜12稳定剂(三盐和二盐)5〜7 填料(碳酸钙,CaCO3)8〜12润滑剂(CPE)2〜3 加工助剂适量2.3 设备选择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的挤出成型用设备与单壁波纹管挤出成型用设备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管坯用成型摸具。

但是,由于双壁波纹管多是大口径型规格,挤出成型用原料较多,所以建议应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平行或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均可应用)。

双壁波纹管的管坯成型模具结构与单壁波纹管的管坯成型模具结构相似。

不同之处是:模具成型管坯的平直段较长;有两个熔料分流锥和两层熔料流道腔,这两个熔料流道腔内的熔料分别成型双壁波纹管的内外层管壁;内外熔料流道腔中间还有一个压缩空气进入通道,这里进入的压缩空气吹胀外层管壁,使其贴紧波纹形模具而成型管的波纹形;内层芯棒的中心孔能放置加热器,还有可通入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的通孔。

两模具结构相同之处是:熔料分流锥的前面都应有多孔板,管坯壁厚的调整是通过调节分流锥和芯棒的移动来调节芯棒与口模间的间隙大小,而口模由于伸入两半波纹模之间则不能移动。

氯乙烯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氯乙烯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氯乙烯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由于近期聚氯乙烯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提高聚氯乙烯行业对氯乙烯爆炸危险性的预防与分析,氯碱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整理了以前氯乙烯爆炸事故案例以供各企业学习交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事故预防。

氯乙烯爆炸极限为3.6%~31%,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

如果在工业生产或储存中因为管理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氯乙烯泄露,则很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事故类型主要有:喷射火灾、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和蒸气云爆炸3种,这3种事故的后果都相当严重,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事故案例案例1:山东某工厂,1976年4月10日,该厂氯乙烯工段蒸发槽在进行焊接管道动火时,焊渣溅入蒸发槽内引起爆炸,1人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氯乙烯分馏塔全凝器列管漏,氯乙烯与冷冻盐水一起回流到蒸发槽内。

氯乙烯在槽内空间长期积聚,达到爆炸范围,遇焊渣明火而发生爆炸。

案例2:辽宁某工厂,1989年8月29日19时10分,3#聚合釜轴封处和人孔处(人孔垫已刺开)均大量泄漏出氯乙烯单体,打开釜底放料阀将釜内料液排放到室外回收池,进行泄压处理。

由于静电(不排除有电器和撞击火花)等因素,发生了空间爆炸,随即着火。

造成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原因分析:3#聚合釜聚合反应处于中后期,循环水阀门和深井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造成釜内超温超压,导致轴封密封不严,人孔垫被刺开,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因静电等因素,产生爆炸。

案例3:安徽某工厂,1998年8月5日6时2O分,储罐区氯乙烯单体泵检修后进口短管没有密封连接,在开车后约4500kg氯乙烯泄漏,气体扩散在1OO~200m范围内,遇点火源发生爆炸,致使4名操作工和8名前来抢救的人员中死亡5人、重伤4人。

原因分析:违章检修,单体泵检修后进口短管没有密封连接,氯乙烯泄漏,遇点火源发生爆炸。

案例4:河北某工厂,1991年12月1日20日;高位槽氯乙烯至聚合釜的输送管道突然泄漏,2O时55分发生爆炸,然后引起储罐区﹟1VCM储罐(9.8m3)、﹟2VCM储罐(9.4m3)爆炸火灾,事故造成死亡6人、8人受伤。

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流程设计

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流程设计

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流程设计3000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年产3000吨聚氯乙烯聚合工艺设计,整个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两部分组成。

在设计说明书中,简单介绍了聚氯乙烯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性能和主要用途,着重介绍以悬浮聚合法作为聚合的工艺生产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和聚合釜计算,对设备进行了工艺计算和选型,同时对整个装置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评价。

绘制了相应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工艺流程图、聚合釜装配图。

关键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干燥,单体,生产工艺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3,000 tons of PV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esign throughout the design file is composed by two part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drawings. In the design manual,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PVC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s, performance, and the main purposes highlighted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as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production methods. In the desig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task book to conduct a more detailed material balance and heat balance and the the polymerizer calculation process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a simple 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entire device . Drawing of the design drawings, design drawings including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assembly drawing.Keywords: PVC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ry, monomer ,production process目录前言 (1)第1章产品及原料说明 (2)1.1 产品性质及质量标准 (2)1.1.1 名称及其结构 (2)1.1.2 产品性能 (2)1.1.3产品质量标准 (3)1.2 单体氯乙烯(VCM)的性质 (6)1.3聚氯乙烯配方 (8)第2章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0)2.1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0)2.2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步骤 (10)2.2.1 聚合单元 (10)2.2.2 汽提、干燥工序 (11)2.2.3 VC回收工序 (11)第3章物料衡算 (14)3.1 车间物料衡算 (14)3.1.1主要工艺参数 (14)3.1.2 生产任务的计算 (14)3.1.3投入单体的计算 (15)3.2 聚合釜的物料衡算 (16)3.2.2 聚合釜的生产计算 (17)第4章热量衡算 (19)4.1 聚合釜热量衡算 (19)4.1.1 参数设定 (19)4.1.2 混合热和搅拌热的考虑 (21)4.2 回流冷凝器热负荷的考虑 (21)4.3 物料带入聚合釜的热量 (21)4.4 聚合反应放出的热量 (21)4.5 物料带出聚合釜的热量 (21)4.6 反应过程需要加入的热量 (21)4.7 加热水的用量: (22)4.8 冷却水的用量: (22)4.9传热面积 (23)第5章设备工艺设计 (26)5.1 聚合釜的设计 (26)5.1.1 生产周期或生产批数 (26)5.1.2 根据年产量确定每批进料量 (26)5.1.3 选择反应器装料系数 (26)5.1.4 计算反应器体积 (26)5.1.5 聚合釜壁厚的计算 (27)5.2 汽提塔 (27)5.3 混料槽 (27)5.4 离心机 (28)5.5 干燥器 (28)参考文献 (29)前言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均聚或与其他多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

实例 36000吨年PVC生产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实例 36000吨年PVC生产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书 (2)摘要Abstract第一章概述 (6)1.1原料的选择 (6)1.2原料的配比 (7)1.3主要工艺参数 (7)1.4 设计所用物料的物理性质 (9)1.5 聚合反应过程工艺流程叙述 (10)第二章物料衡算 (12)2. 1 年投料的物料衡算 (12)2.2 车间物料的衡算 (13)2.3 釡数及投料系数的台数的确定 (13)附录1 (14)第三章热量衡算 (15)附录2 (15)第四章设备工艺设计 (15)4.1 80m3不锈钢聚合釡 (15)4.2 汽提塔 (16)4.3 混料槽 (16)4.4 离心机 (16)4.5 干燥器 (17)附录3 (17)参考文献 (18)摘要本设计为年产2600吨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设计过程分为文字说明(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说明(设计图纸)两部分。

说明书部分主要对原料的选择,配比及主要参数做了详细介绍;重点放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方面,并对设备设计工艺做了说明。

在图纸设计部分中,主要做出了工艺流程图和聚合反应釜装配图。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旨在加强学生对悬浮聚合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能力。

Abstract第一章概述1.1 原料的选择1、单体表1.1 单体指标纯度,% 水, μg/g 铁, μg/g 醛,μg/g 低沸物,μg/g 高沸物, μg/g≥99.98 ≤100 ≤0.5 ≤3 ≤10 ≤50 2、去离子水表1.2 去离子水指标控制项目导电率PH 二氧化硅指标<10μs/cm 5~8.5 <0.2mg/L3、引发剂、分散剂以EHP、CPN为引发剂;分散剂为450gVCM、315gPV A(平均聚合度2600,醇解度80%),225gPV A(平均聚合度300,醇解度45%),4、链终止剂选用HEO。

国内常用的终止剂ATSC终止效果优于双酚A,ATSC使产品分子量更均匀,白度也明显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石法聚氯乙烯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 经过多年来国内外科学技术人员的努力, 电石乙炔法的生产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变 化,技术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存在 的技术问题得到了逐一解决,技术水平 的提高为电石乙炔法PVC新的发展提供 了基础和保障。清洁生产技术的创新和 运用,使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 废渣得到了很好的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 奠定了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的基础。
• 清洁生产技术: • 干法乙炔、电石渣水泥、变压 吸附、聚合母液水处理、乙炔 上清液封闭循环、低汞触媒、 含汞废盐酸深度解析。
聚氯乙烯生产技术
2016年8月
一、概述
• 1 聚氯乙烯(PVC)
•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 分子式:〔—CH2—CHCl—〕n, • 其中n表示平均聚合度。目前,商品化的PVC树脂分子质量范 围在1.9×105~ 5.0×105之间,通用树脂分子量为32000~ 95000 • 主要物化数据如下: • 外观:白色粉末 比重:1.35~1.45 • 表观密度:0.40~0.65 g/ml • 比热:0.20~0.35 Kcal/g ℃ • 导热系数:0.14 Kcal/h m ℃ • 唯卡软化点:75~85 ℃ • 颗粒直径:60~150 微米 (悬浮法) • 热分解点:>100℃降解释放出氯化氢 • 燃烧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释放氯化氢、一氧化碳和苯等,离 开火焰自熄。
5 氯化氢(HCL)
•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无色、有刺激臭味的 气体 • 分子量:36.5, • 无水氯化氢经过压缩到约6.0MPa后,可以用水冷却 为纯度99.99%的液态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成 为盐酸,并强烈放热。在标准状况下,每升水可溶解 525.2升体积的氯化氢变成46.15%的盐酸,并放出 约390~400 Kcal的热量。氯化氢还极易与空气中的 水分结合生成白色的烟雾(酸雾)。氯化氢在干燥状 态下几乎不与金属作用,但在含水或溶于水时,表现 出盐酸的性质,具有强腐蚀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生成相应的盐类物质;与金属氧化物、碱生成盐和水。
2 电石(CaC2)
• 工业碳化钙(即电石)是灰色、棕黄色或黑 色,结晶断面是灰色。当碳化钙含量高时呈 紫色,断面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将逐渐变 为灰白色。电石比重为2.0~2.8,随CaC2含 量减小而增高。一般含CaC2为80%。碳化 钙与水作用放出乙炔。
3 乙炔(CH≡CH)
• 乙炔是炔烃中最简单的一种化合物,其性质非常活泼,易进行加成、 聚合以及其它化学反应,因此乙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化 学工业中的主要原料之一,乙炔在常温常压下乙炔为无色、无嗅、无 味的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嗅味。
4 氯乙烯(VCM)
•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 • 分子式:CH2=CHCl分子量为62.51 • 溶解性:微溶水,溶于酒精、乙醚、四氯化 碳、苯。 • 纯的氯乙烯气体加压到0.5MPa以上时,可 以用工业水冷却得到比水略轻的液体氯乙烯。 氯乙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范围为4~ 22%,氯乙烯与氧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范围是 3.6~72%。在氯乙烯与空气混合物中充入 氮或二氧化碳可缩小其爆炸范围。
• 聚氯乙烯是性能价格比优越的大宗塑料品种, 是五大通用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 聚氯乙烯树脂广泛用于建筑、电线电缆、家 用器具等行业,如用于制造电缆绝缘层、保 护层;蓄电池隔板;农膜;薄膜;软管;人 造革等板材;型材;管材;塑钢门窗;上下 水管;穿线管;透明瓶;透明片材;彩色板 管;玩具等。另外,还用于掺混其它塑料进 行塑料合金的加工制作。
• 在PVC用途消费中软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30-35%, 用量最大的是膜和片;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6065%,用量最大的是管材和管件。大的消费市场是建 筑行业,约占PVC总消费量的55%,主要用于管材、 管件、板材、型材等;装修行业约占总消费量的8%; 电气电缆约占7%;家具装璜约占5%;其他为25%。 • PVC硬制品的比例目前正在逐步扩大,今后PVC硬制 品的发展将以复合材料、掺混材料及其它适应建材市 场要求的制品为主。软制品则仍以电线电缆、包装材 料和壁纸为主,向无毒、低增塑剂方向发展。共混改 性技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 聚氯乙烯为主的塑料合金制品在一生产技术
• 1 电石法PVC的生产前景 • 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从原料路线划分主要为电石乙炔法、 石油乙烯法和天然气乙炔法。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 上采用的基本是电石乙炔法,随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进 入60年代后,石油乙烯法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当时电石乙 炔法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问题解决难度大,产品质量 差,难以形成规模,因此逐步为石油乙烯法所取代。到80 年代,除日本仅存一套装置外,发达国家的电石法PVC已 全部被淘汰。 • 在国内,1976年以前均采用电石乙炔法,之后北化二从 德国引进第一套氧氯化装置,开始了国内的石油乙烯法 PVC生产,87年石油乙烯法占PVC全部产能的13%,到 89年占到30%,2000年占到49%,当前电石法得到大力 发展,该比例又降低到为39%,因此现在国内是电石乙炔 法与石油乙烯法并存,且电石法一直占优势。但根据当前 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通过国内外技术革新和发展,电石 乙炔法PVC在国内体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 化学分子式: C2H2(结构式CH≡CH) 分子量:26.038
• 乙炔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 剧烈化学反应。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 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3-81%,(其中7-13%最易爆炸)。 乙炔用N2、CO2、CO、H2O等气体稀释后,爆炸能力会降低。如N2: C2H2=1:1时,通常不会发生爆炸。作为乙炔的稀释剂,效果最好的 是氮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