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调速器1

基于8086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8086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温度数据,用CPU 控制温度值稳定在预设温度。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系统启动电加热器,当这个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断开电加热器。 关键词:微处理器 温度传感器 A/D 转换器 控制系统 1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概况 温度信息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并转换成微安级的电流信号,经过运算放大电路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小信号进行跟随放大,输入到A/D 转换器(ADC0809)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主机。数据经过标度转换后,一方面通过数码管将温度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将该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调整电加热炉的开通情况,从而控制温度。在断开电加热器,温度仍然异常,报警器发出声音报警,提示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其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 1-1 系统原理框图 电压跟随器 运算放大电温度传感器 A\D 转换器 微 处 理 器 加热控制电报警 译码 显示

2系统器件选择 2.1 系统扩展接口的选择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8086微处理器,选择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作为系统的扩展接口,8255A的通用性强,适应灵活,通过它CPU可直接与外设相连接。 2.2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的选择 本系统选用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测温系统。AD590是一种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0℃~200℃,非线性误差在±1℃,其输出电流与温度成正比,温度没升高1K(K为开尔文温度),输出电流就增加1uA。其输出电流I=(273+T)u A。本 =(2730 + 10T)MV.另外,为满足系统设计中串联电阻的阻值选用2KΩ,所以输出电压V + 输入模拟量进行处理的功能,对其再扩展一片ADC0809,以进行模拟—数字量转化。 2.3显示接口芯片 为满足本次设计温度显示的需要,我们选择了8279芯片,INTEL8279芯片是一种通用的可编程的键盘、显示接口器件,单个芯片就能完成键盘键入和LED显示控制两种功能。 备注:系统硬件接线应尽量以插接形式连接,这样便于多用途使用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2.4 8086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 2.4.1 8086CPU的编程结构 编程结构:是指从程序员和使用者的角度看到的结构,亦可称为功能结构。从功能上来看,8086CPU可分为两部分,即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和执行部件EU (Execution Unit)。8086CPU的内部功能结构如图2-1所示:

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D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2、Pentium I属于()位CPU C A、16 B、8 C、32 D、64 3、Intel 8086属于()位CPU A A、16 B、8 C、32 D、64 4、CPU与I/O设备间传送的信号通常有( ) D A、控制信息 B、状态信息 C、数据信息 D、以上三种都有 5、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工作时所需要的信息,即( )。 D A、程序 B、数据 C、技术资料 D、程序和数据 6、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 D A、加法器 B、累加寄存器 C、多路开关 D、算逻运算单元 二、填空 1、内存可分为2大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 2、数据总线是向的,地址总线是向的。 3、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是:、、、、输出设备 4、总线可分为三类:、、 5、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最先由提出 6、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1、只读存储器ROM 2、双、单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4、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5、冯·诺依曼 6、二进制 三、简答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1).以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 (2).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并执行 (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选择 1、在机器数______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BD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2、计算机内部表示带符号整数通常采用()。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课设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3) 五、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计步骤(含流程图和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课程设计小结 (36)

一、课程设计题目:点阵显示系统电路及程序设计 利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设计一个基于微机控制的点阵显示系统。 二、设计目的 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掌握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等可编程器件、译码器74LS138、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74LS245、点阵显示器件的使用。 3.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用、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三、设计内容 1.点阵显示系统启动后的初始状态 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出现菜单: dot matrix display system 1.←left shift display 2.↑up shift display 3.s stop 4.Esc Exit 2.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列向左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行向上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s键,点阵停止移动并显示当前字符。 3.结束程序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Esc键,结束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并显示“停”。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1.一块实验面包板(内含时钟信号1MHz或2MHz)。 2.可编程芯片8253、8255、74LS245、74LS138各一片,16×16点阵显示器件一片。

调速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

蹇家湾调速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 一、测频故障 现象:机组在空载运行或负载运行,但触摸屏无机频显示,调速器报机频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接线端子上机频输入端是否有电压(一般为交流0.3V-220V之间),如果没有电压,则可以判 断是外部问题,检查发电机出口PT,如果有电压,则进行下 面的步骤。 2.更换测频模块,将可以确定是好的测 频模块换上。换上之后如果好了,则是测频模块问题,更 换好的测频模块即可。如果机频显示还是不对,则继续检 查。 3.检查机频输入经过的隔离变压器 (电压器为1:1),测量隔离变压器的原边与副边电压 输出是否正常,如原边有电压,副边没有电压,则是隔离 变压器问题,更换隔离变压器即可。 4.如以上检查都正常,则要更换PLC的 测频开入模块(型号为FX2N-16EX。 二、导叶反馈故障 现象:接力器不管在任何位置,导叶开度都无显示,调速器报导叶反馈故障。 处理方法:检查端子上的导叶反馈的电源及输入端的接线是否松

动,测量导叶反馈输入端(端子号为63,65)的电压是否正常(直流0.05-10V 之间),如果没有电压则检查导叶反馈电位器, 检查电位器本身阻值是否正常,线性变化时候正常。(三根线之间电阻为49K、49k、0.7K) 三、导叶电机反馈故障 现象:调速器报导叶电机反馈故障,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检查端子上的导叶电机反馈的电源及输入端的接线是否松动,测量导叶电机反馈输入端(端子号为67,68)的电压是否正常(直流5V 左右),如果没有电压,则检查小反馈电位器,检查电位器本身阻值是否正常,线性变化时候正常。 四、调速器运行不稳定 现象:调速器运行不正常,接力器抽动,但调速器又无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导叶反馈是否正常,方法同上导叶反馈故障检查,如果导叶反馈正常,则继续检查。 2.进入触摸屏参数设置里的导叶反馈设定画面,检查参数设定是否正确。机手动状态下,将接力器全关,测量零点应设定与此时的PLC测量值差不多,将接力器全开,测量增益应设定与此时的PLC测量值差不多。 3.如果导叶反馈检查无故障,则检查导叶电机反馈,方法同上的导叶电机反馈故障检查,若电机反馈正常,则继续检查。 4.进入触摸屏参数设置里的导叶电机反馈设定画面,将调速器切换在机手动状态,此时接力器可以保持在任何位置,导叶电机位置设定值应与此时的导叶电机反馈测量值差不多。

计算机常见死机故障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常见死机故障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出现问题后,如何解决它,主要还是从先软后硬的过程来分析。文章对计算机常见死机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标签:计算机;死机故障;处理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当中,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出现的死机问题是困扰企业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的时候是由于硬件出现了故障,有的时候是软件出现了问题,电脑过热,排风系统不好使,也会出现死机的现象。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对计算机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以下是计算机死机的具体几种情况。 1 电脑开机的时候死机 很多的电脑出现死机的问题是因为在电脑开启的时候出现死机的现象。所谓电脑的开机死机是指在电脑开机的过程中,将数据和资料从硬盘当中读取的时候,出现电脑的资源支持不足问题,造成电脑的突然死机。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在电脑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不断调整和研究,尽量减少这种问题的出现。 关于计算机死机问题的解决是计算机领域比较关键性的问题,在计算机的运行中如果出现死机的问题就会将正常的计算机运行进行干扰。对于计算机的死机问题的解决是需要程序员进行合理的检查和了解,这样才能够在计算机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过程中严格执行程序,把计算机的潜在的危害及时处理掉。关于计算机硬盘和软件的问题处理,对于计算机死机问题的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计算机运行的最终结果和方便程度。关于具体的计算机死机出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连接计算机的电压出现过低的问题。第二,电脑由于使用的时间比较长,用户没有重视灰尘的处理问题,由于灰尘的沉积也会造成计算机的死寂现象。第三,如果计算机上的硬盘上的数据线出现穿插错误的问题,在开机时也会出现死机问题。第四,如果cpu的线头在插的过程中出现没有安装好的情况,就会将计算机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第五,最后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如果硬盘的信息无法正常通过也可能由于电脑运行不畅通出现死机问题。 在电脑开机时如果发现电脑上显示:“Hard Disk Failure”的文字,需要对电脑的电源线和数据线进行检验,如果安装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的死机问题。因此,在电脑开始运行额时候对电脑硬件的安装进行检验是很有必要的。 2 电脑系统进行启动时出现死机现象 如果电脑系统出现死机问题,通常情况下是硬盘的BIOS设置出现了故障,如果还是出现了死机现象,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状况造成的。第一,CD-ROM 挂接不正常也是造成死机的重要原因,在死机时会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非常的不便利,如果在这个问题的解决当中没有合理处理掉就会影响到整个计算机正常的操作。只有对计算机的可能出现的硬件上和软件上的问题的解决到位,把计算机

测控系统原理第8章习题解答

第8章习题解答 1、微机化测控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基本要求有:达到或超过技术指标,尽可能提高性能价格比,适应环境、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和维护。 2、研制一台微机化测控系统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答:研制一台微机化测控系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确定任务、拟制系统方案,硬件和软件的研制,联机总调、性能测定。 3、怎样选择元器件? 答:选择元器件时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根据元器件所在电路对该器件的技术要求来选择元器件,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格低的元器件。 2)尽可能选用集成组件而不选用分立元件以便简化电路,减少体积,提高可靠性。 3)为减少电源种类,尽可能选用单电源供电的组件,避免选用要求特殊供电的组件。对只能采用电池供电的场合,必须选用低功耗器件。 4)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应大于所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范围。 5)系统中相关的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5、简要描述硬件研制过程和软件研制过程。 答: 硬件电路研制过程软件研制过程

6、何谓模块化编程?如何划分模块? 答:所谓“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相对独立的程序段,这样一个程序段可以看作为一个可调用的子程序。所谓“模块化”编程,就是把整个程序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一层一层分解下去,一直分解到最下层的每一模块能容易地编码时为止。 如何划分模块,至今尚无公认的准则,大多数人是凭直觉,凭经验,凭借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构成模块,下面给出的一些原则对编程将会有所帮助。 (1)模块不宜分得过大或过小。通常认为20行到50行的程序段是长度比较合适的模块。 (2)模块必须保证独立性,即一个模块内部的更改不应影响其它模块。 (3)对每一个模块作出具体定义,定义应包括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允许的输入输出值范围以及副作用。 (4)对于一些简单的任务,不必企求模块化。 (5)当系统需要进行多种判定时,最好在一个模块中集中这些判定。这样在某些判定条件改变时,只需修改这个模块即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

摘要 霓虹灯主要是通过8255A对LED亮灭状态的控制,和8254定时/计数器的定时功能实现霓虹灯闪烁控制系统,外设是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在程序自动控制下,按照不同规律闪烁同时由数码管显示相应的闪烁方式。 关键字: 8255A 8254 LED 数码管

一、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设计霓虹灯闪烁控制系统,是外设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在开关的控制下或者在程序自动控制下,按照不同规律闪烁。 要求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发光二极管变化规律要求有多种状态。 二、设计小组成员及分工 本次课设由冀任共同完成,在课设中遇到的问题四个人共同思考解决。 三、总体设计 1、8254用于定时:定时/计数器0与定时器/计数器1共同构成100ms的定时器,确定执行相邻闪烁方式的间隔时间。 2.8255A用于控制LED的状态和数码管显示:PA0接8254的输出,B口接数码管,显示对应的闪烁方式,C口输出控制LED的状态。 3、六种闪烁方式: 方式1:从左向右依次点亮8个LED灯,数码管显示1 方式2:从右向左依次点亮8个LED灯,数码管显示2 方式3:从左向右依次点亮4个的红灯、2个黄灯和2个绿灯,数码管显示3 方式4:从左向右两个两个的点亮8个LED灯,数码管显示4 方式5:从两边向中间依次点亮8个LED灯,数码管显示5 方式6:按红、绿、黄顺序点亮相同颜色的灯,数码管显示6 1、芯片介绍 (1)芯片8255A 8255A是具有3个8位并行I/O口3种工作方式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共有40个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

D0--D7:三态双向数据线,与单片机数据总线连接,用来传送数据信息。 CS: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表示芯片被选中。 RD:读出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控制数据的读出。 WR:写入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控制数据的写入。 Vcc:+5V电源。 PA0--PA7:A口输入/输出线。 PB0--PB7:B口输入/输出线。 PC0--PC7:C口输入/输出线。 RESET:复位信号线。 A1、A0:地址线,用来选择8255内部端口。 GND:地线。 三种工作状态: 1) 工作方式 0 :这是 8255A 中各端口的基本输入 / 输出方式。它只完成简单的并行输入 / 输出操作, CPU 可从指定端口输入信息,也可向指定端口输出信息,如果三个端口均处于工作方式 0 ,则可由工作方式控制字定义 16 种工作方式的组合。

微机死机性故障分析-陈春凤1111021110

微机死机性故障分析 如今电脑已经非常普及了,每个使用过电脑的人恐怕都遇到过“死机”现象,电脑的死机确实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有时还会给您带来不小的损失。是的,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主机板不断地改版,CPU速度快速的提升,硬盘容量越来越大,操作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这些进步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让电脑越来越好用,然而实际上却让电脑处于高速且不稳定的状态,造成电脑死机状况频频出现!另外,由于如今网络建设也风起云涌,尤其是宽带网络的建设,使人们在电脑上网、操作运行的时间大大增加,这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快捷。但是,由于如今多数人使用是兼容机,其配件的质量或优或劣,另外,由于联网、文件的传递及游戏等使电脑病毒非常容易感染,兼以许多操作者对计算机并不十分熟悉而造成在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误动作,等等,使得在操作电脑时经常会遇到“死机”的现象,死机是令操作者甚为烦恼的事情。死机时的表现多为“蓝屏”、“黑屏”或在原状态上不动,有时甚至无法启动系统,画面“定格”无反应,鼠标、键盘无法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等。然而,尽管造成死机的原因很多,但它万变不离其中,其原因始终都脱离不开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问题,现在就介绍一些电脑死机的现象及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环境原因造成死机的分析 环境因素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照明度、电网干扰、电磁冲击、外界振动冲击、静电、噪声、防水、防火、防震、接地系统、供电系统等方面内容。其中尤以温度、湿度、静电、接地系统、供电系统对机器的正常运行影响最大。由于机器工作环境,如灰尘、潮湿引起芯片间线路短路或插拔件接触不良,都有可能引起系统死机。根据实际维修统计,环境因素造成的随机性故障占故障总数的10%左右。 二硬件问题造成的死机的分析 1、显卡问题导致的死机 一台电脑发生经常性的死机现象,启动电脑,会有三声报警声,显示器有时不能点亮,但主机工作正常,在设置成32位色彩后,死机更加频繁。为什么?造成以上情况死机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显示卡散热不好造成的工作不正常,另一个原因是显卡和主板的兼容性不好。在设置成高位色后的死机,很可能是显卡显示功能比较弱,在更高位色的情况下保证不了原来的分辨率,看来这个问题主要是出自显卡上。 2、内存问题导致死机 主要是内存条松动、或内存芯片本身质量所致。应根据具体情况排除内存条接触故障,如重新拔插一下。如果是内存条质量存在问题,则需要更换内存条动物细胞解决问题。内存容量越大越好,至少大于硬盘容量的0.5%――1%。如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换上容量尽可能大的内存条。或在原有的内存上再添加上新的内存条。有一次,我办公室的电脑平时都用的好好的,一天早上开机时突然发现电脑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并且系统会无缘无故地自动重启。该电脑的配置为:DTK(创宏)PRM-0080I VBX主板,赛扬366MHz CPU,昆腾火球8.4GB硬盘,小影霸TNT显卡,192MB现代内存条,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第二版。故障分析首先重新启动电脑,在系统刚进入Windows 98的“蓝天白云”启动画面后几秒钟,突然自动重启,在第二次进入到“蓝天白云”启动画面几秒后忽然跳回到DOS状态,同时在屏幕顶端显示一串英文提示“Windows Protection Error,You need to restart your Computer”(Windows保护错误,需要重启计算机)。按下“Ctrl+Alt+Del”键热启动,不过是历史重演,故障依旧。看来正常模式进不了Windows了,那用安全模式启动行不行呢?再一次热启动,在系统完成自检后按下键盘上的“F8”键进入启动菜单选项,选择第三项“Safe mode(安全模式)”启动,在进入到“蓝天白云”启动画面几秒钟后又跳回到DOS状态,只是这

微机原理加法器课程设计1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8255,加法器设计2 本实验是对加法器的输入、运算、输出而进行的编程,利用了8255芯片,通过8255的A,B端口输入两个八位二进制数,经CPU运算后,由C端口输出. 通过编写相应程序用8086/8088的“OUT”指令可将8255的控制字送入其控制字寄存器所对应的地址,以达到将控制字送入8255的目的,以此来控制8255的工作方式以及A、B、C三个端口的输入,输出状态,格式化8255。本实验8255工作在方式0,即基本输入输出状态,A、B端口是输入状态,C端口是输入状态。再用相同方法可将8255的A、B两个端口的内容送入A、B两个端口。 通过A,B端口输入的两个二进制数经编程运算,然后在C口输出,通过循环语句实现两个二进制数求和的连续运算、输出. 关键字: 循环、工作方式、编程、运算、格式化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描述 1.1 设计目的 1.2 设计的要求 1.3对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4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5时间进度安排 2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 设计思路 (3) 4 设计原理流程图.............………..….……..….………………….…..….…...…4~5 4.1主程序 4.2键盘扫描子程序 5 实际硬件接线图 (6) 6 源程序清单及注释…………..………..….….……………………….…………7~9 7主要元器件介绍………………………………………………………………10~12 7.1键盘 7.1.1键盘的工作原理 7.1.2键盘输入信息的过程 7.1.3键盘扫描(识别键)的过程 7.2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 7.2.1 8255简介 7.2.2 8255的控制字 参考文献 (13) 设计总结 (1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表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电子表设计 专业: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 11 月 27 日

目录 摘要 (2)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3) 1.1设计任务 (3) 1.2设计功能 (3) 1.3课程设计方式及基本要求 (3) 1.3.1 实验方式 (3) 1.3.2基本要求 (3) 1.4设计所用元件 (4) 二、设计题目及思想 (4) 2.1设计原理 (4) 2.2主要模块 (5) 2.3芯片初始化 (7) 2.4程序流程图 (9) 2.5硬件接线图 (11) 三、调试结果 (13) 四、课程设计总结 (16) 4.1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案 (16) 4.2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最快而又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对程序的空间和时间的要求很高的场合,汇编语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很多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则更是非用汇编语言不可了。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微型计算机原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汇编语言的广泛用途及其在当代计算机界的重要作用,本人利用学的知识,在同学门的帮助下,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了关于电子表的系统设计。这个系统是应用于电脑中的小应用程序,可是显示电脑中的时间。很多地方都会有个时钟显示,其中大多是应用了类似这样的方法。 关键词:汇编语言微机原理接口技术时钟显示

调速器故障分析

第一节水轮机调速器的组成和作用 水轮机调节系统是由调节控制器、液压随动系统和调节对象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通常我们把调节控制器和液压随动系统统称为水轮机调速器 水轮机调速器作用是保证水轮发电机的频率稳定、维持电力系统负荷平衡,并根据操作控制命令完成各种自动化操作,是水电站的重要基础控制设备。 1、调速器的基本作用是: (l) 能自动调节水轮发电机组的转速,使其保持在额定转速允许偏差内运转,以满足电网对频率质量的要求。 (2) 能使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或手动快速启动,适应电网负荷的增减,正常停机或紧急停机的需要。 (3) 当水轮发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并列运行时,调速器能自动承担预定的负荷分配,使各机组能实现经济运行。 (4) 能满足转桨式、冲击式水轮机双重协联调节的需要。 2、分类; 水轮机调速器的分类方法较多,按调节规律可分为PI和PID调速器;按系统构成分为机械式调速器(机械飞摆式)、电液式调速器及微机调速器; 实际应用中常用是以下几种区分方式: 1、按我国水轮机调速器国家型谱以及调速器行业规范,调速器分为:中、小型调速器;冲击式调速器;大型调速器等。中、小型调速器以

调速功大小来区分,冲击式调速器以喷针及折向器数目来区分,大型调速器以主配压阀名义直径来区分。 调速器分类表 2、微机调速器依据调节器(电气部分)及机械液压系统(机械部分)的不同形式,有以下区分: 2.1按调节器的硬件构成有单片机、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三大类调节器。其中单片机、单版机构成的调节器由于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等多方面原因,已趋于淘汰。目前可编程控制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成为调节器构成首选。 2.2机械液压系统依据电液转换电液转换方式分为:电液转换器类、电机类、比例伺服阀类、数字阀类。其中电液转换器类已基本为市场淘汰,其他几种均有不同厂家生产。 3、按照调速器的适用机组类型分为:冲击式调速器、单调、双调。冲击式调速器适用于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单调适用于无轮叶调节的混流式、轴流定桨式等水轮发电机组;双调适用于有轮叶调节的轴流转桨式、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第二节调速器的操作 一、调速器的基本参数 1、调速器型号;DFWSF-100-6.3-STARS 2、主配压阀直径;100mm

汇编与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接口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自动门) 指导老师郭兰英 班级2015240204

目录 一概述 (1) 1.1 课程设计名称 (1) 1.2 课程设计要求 (1) 1.3 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想 (1) 三实施方案 (2) 3.1 获得传感器和“门”的状态 (2) 3.2 驱动步进电机和点阵模块 (2) 3.3 实现硬件延时 (3) 四硬件原理 (3) 4.1 中断控制器8259 (4) 4.2并行接口8255 (4) 4.3 定时/计数器8254 (5) 4.4 点阵LED显示屏 (5) 4.5 步进电机 (6) 4.6 红外距离传感器 (7) 五软件流程 (8) 六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 (11) 6.1 开门状态 (11) 6.2 关门状态 (12) 6.3 关门操作进行时中断到开门操作 (14)

6.4特殊状态 (15) 七个人感想 (16) 八附录 (18)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名称 模拟自动门 1.2课程设计要求 1)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硬件接口功能设计。 2)硬件电路基于80x86微机接口。 3)程序功能包含:步进电机转动、点阵显示开关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8254延时。 4)传感器检测有人时开门,门全开后延时几秒关门,若关门时检测到有人,立刻开门。 1.3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较面的理解,对典型数字接口电路的应用技术有一个较深入的掌握,并对应用系统进行硬件原理和软件编程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达到基本掌握简单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的目的。要求同学分组完成课题,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编写设计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二、设计思想 本程序主要功能是模拟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自动门,实现有物体靠近并被传感器检测到时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效果,模拟实现开门关门的功能。 为了尽量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自动门状态变化,本程序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当传感器可检测范围内检测到物体,并且“门”为“关”的状态,立即“打开门”,即用一系列的硬件动作模拟自动门打开的动作和状态。 2、当“门”完全打开后一段时间后,传感器范围内检测不到物体时,立即“关闭门”, 用一系列的硬件动作模拟自动门关闭的动作和状态。

插入移动硬盘死机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图文详解)

【移动硬盘插入电脑,死机,卡机,拔掉后系统恢复正常】 【插入移动硬盘后系统假死】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图文详解 一、故障现象及原因: 很多情况下,因为强拔,硬盘品质等原因,引起移动硬盘出现坏道,造成使用移动硬盘时候,插入电脑USB后,造成电脑系统出现死机,卡机现象。系统无法正确识别硬盘盘符。也可能能够正确识别硬盘盘符,但是点击我的电脑,点击移动硬盘盘符时候出现卡机现象。鼠标可以移动,但不能点击之。拔掉移动硬盘后,系统恢复正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系统读取相应的分区信息时候出现读取困难而引起的。坏道是最根本的原因。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数据恢复软件是无法直接扫描恢复数据的。因为根本无法直接扫描,也可能扫描到坏道时,也同样会出现卡机现象。 二、恢复的可能性: 出现以上状况时候,如果少量的坏道的话,通过检测分析,可以直接原盘修复。不需要数据恢复软件扫描恢复。省时省力。只要数据不存在坏道之上。数据完整。如果坏道比较严重,并且无法直接修复的话,就需要采用镜像方式来进行数据的恢复。这时候就需要找一块大于等于故障盘的空硬盘,通过一些专业的镜像软件来进行镜像恢复。这个过程相对比较耗时,需要一台能够长时间不用,确保供电,工作稳定的电脑来进行。 三、解决方案: 假死估计是在系统读移动硬盘上信息的时候反复读取造成的。如果不要移动硬盘的数据,可以找个转接卡再dos低格解决,如果要数据的话需要先恢复移动硬盘中的数据。 故障说明: 1.只要移动硬盘连在电脑上,开机无法完成,一直停在输入密码之前的欢迎界面。但是如果不插硬盘,就什么事都没有。如果开了机再插移动硬盘,电脑立刻死机,什么软件都无法运行,同时在我的电脑中看不到移动硬盘的盘符,但是只要一把硬盘拔下来,就马上恢复正常了。 2.移动硬盘连在电脑上再开机,也进入PE界面;不接移动硬盘,能够正常进入PE环境,但在我的电脑里依然看不到移动硬盘的盘符。 故障原因: 非正常删除移动硬盘或者在传输资料过程中强行断开,移硬盘和地面发生意外亲密接触等原因造成的分区表损坏或者逻辑坏道。 建议: 在硬盘传输数据时请勿移动,使用完移动硬盘等设备时,在绿箭头上点鼠标左键删除可移动设备,若提示【无法删除】,请稍等一会儿,有些文件还在被系统调用中,如果急需拔掉移动硬盘,最好先注销,若注销还无法删除,最好关机,然后就可以移除。 补救工作: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定义 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计算机以其无以伦比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在测控系统中起到了很大了作用,测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测控系统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测控系统处于自动测量、人工控制阶段,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但由人工操作,速度受到了限制,不能同时控制多个对象。 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测控系统,测控系统处于模拟式控制阶段,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速度都有了提高,但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差,且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集中测控系统以及分布式测控系统,才使得人类在控制领域实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发展 首先,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用一台计算机代替多个调节控制回路的测控系统,就是直接数字测控系统,它的特点是控制集中,便于运算的集中处理,然而这种系统的危险性过于集中,可靠性不强。 随着70年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由美国Honeywell公司推出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总体分散型测控系统,它的含义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所以又称为集散测控系统。 分布式测控系统是在集散测控系统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测控系统,分布式测控系统更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有明确的分解策略和算法。 因此,计算机测控系统就是应用计算机参与控制并借助一些辅助部件与被控对象联系,以达到一定控制目的所构成的系统 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

测量设备计算机主控器执行机构 人机界面通讯模块 图1 测控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计算机主控器、测量设备、执行机构、人机界面或通讯模块所组成。 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向计算机主控器输入数据。一般来说,是利用传感装置将被控对象中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速度。转换为电量,如电压,电流,再将这些电量送人到输入装置中,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量,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例如:调节阀、电动机)接收主控器的控制信号,输出动作,完成控制目的。 人机界面 计算机系统人机界面是系统和用户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内部形式与人类可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人机界面一般而言分为基于窗体的界面和基于web 的界面,基于窗体的界面它的基本特点是对动作的反应十分灵敏,能够及时响应,它是由内部的CPU 处理数据。而基于web 的界面是一个轻量型的界面,它是由远程服务器处理数据。 通讯模块 通讯模块就是通过网络,远程通信。它是计算机主控器与通讯网络之间的连接器,它可以为计算机主控器传递不同的讯号。 总而言之,一个测控系统,核心是主控器,必须有输入输出,一般而言还有人机界面或通讯模块,目的在于数据收集,参数控制。 3 主控器 主控器的结构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E3004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英文名称: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System Design 学分/学时:2/32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建议开设学期:4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 开课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利用汇编和C语言进行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应用开发技巧。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以计算机思维方法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 熟练掌握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掌握微处理器系统的存储结构与寻址。 2. 熟练掌握ARM系统的基本结构、寻址方式和指令。 3. 熟练掌握汇编程序的基本流程、堆栈、子程序以及软中断。 4. 熟练掌握与C语言混合编程。 5. 熟练利用汇编和C语言进行简单应用开发。 6. 熟练掌握微处理器系统的组成结构、总线结构、中断系统和DMA系统。 7. 熟练掌握系统总线及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接口设计与开发。 8. 熟练利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进行设备驱动开发。 9. 熟练利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进行综合应用开发。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微处理器系统基础(1学时) 学习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构架及操作机制。 1. 基本要求 (1)掌握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内部结构; (2)掌握存储系统以及访问机制。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微处理器内部结构、系统总线、存储寻址

水轮机调速器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水轮机调速器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2016-09-18 05:50 水轮机调速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服务推荐107 次 为便于今后阐述水轮机调速器的故障案例,本文归纳了以下六种基本的故障类别,并分析了其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相关的处理措施。 一、机组自动空载频率摆动值大 其现象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机组手动空载频率摆动达~,自动空载频率摆动为~ 分析:机组手动空载频率扰动大,调速器参数整定不当 处理:进一步调整PID调节参数(bt、Td、Tn或Kp、Ki、Kd)和调整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 Ty,尽量减小机组自动空载频率摆动值 2、机组手动空载频率摆动~,自动空载频率摆动达~,且调整PID 调节数 bt 、Td、Tn或Kp、Ki、Kd 无明显效果 分析: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 值过大或过小 处理:调整电液(机械)随动系统放大系数,从而减小或加大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当调节过程接力器 高频抽动,则Ty 过小,当接力器动作迟缓且过调,则Ty过大 3、机组手动空载频率摆动~,自动空载频率摆动大于等于上述数值,调PID 参数无 明显改善 分析:接力器至导水机构和/ 或导水机构机械/ 电气反馈有过大的死区 处理:处理机械液压系统和减小反馈机构死区 4、微机调速器使被控机组频率跟踪于待并电网频率,后者摆动大而导致机组频率摆动大 分析:被控机组待并入的电网是小电网,电网频率摆度大 处理:调整微机调速器的PID 调节参数:Tn 向稍大的方向改变 二、机组并网运行接力器开度自行减小 机组并网自动运行时,出现导叶接力器开度自行减少(又称“溜负荷”),其现象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接力器开度(机组所带负荷)与电网频率的关系正常,调速器由开度/ 功率调节模式自动切至频率调节 模式工作 分析:电网频率升高,调速器按静态特性(bp)减小负荷 处理:如果被控机组并入大电网运行,且不起电网调频作用,可取较大的bp 值,并使调速器在开度模式或功率模式下工作 2、由三个因素构成① Y PID 在较大位置②电液转换器平衡电流(电压)在开启方向③导叶向关闭方向运动 分析:电液转换器卡阻于关闭侧 处理:检查并处理电液转换器①切换并清洗滤油器②检查电液转换器并排除卡阻现象 3、由三个因素构成① Y PID 与导叶实际开度Yg一致②机组所带负荷在空载附近③机组二次回路电源消失或切换 分析:机组油开关误动作 处理:检查送入微机调速器的机组油开关辅助接点,保证机组二次回路电源不间断。有的微机调速器在机组油开关断开时,即将电气开限以一定速度减至空载,或者立刻将其关至空载位置 4、由三个因素构成① Y PID 与导叶实际开度反馈指示表基本一致②导叶实际开度明显小于Y PID ③调速器发出 “导叶故障”信号 分析:导叶行程电气反馈移位 处理:将调速器切至手动运行,检查导叶接力器位移,调整并可靠固定开度变送器锁紧定位螺钉 三、导叶接力器呈现跳跃式运动或抖动现象 调速器接力器抖动现象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由两个因素构成①调速器外部功率较大的电气设备启动/ 停止②调速器外部直流继电器或电磁铁动作/ 断开 分析:机频与接力器出现抖动调速器受外部干扰 处理:①检查并妥善处理微机调速器的机柜和微机调节器壳体的接地 ②外部直流继电器或电磁铁线圈加装反向并接(续流)二极管;接点两端并接阻容吸收器件(100 Ω 电阻与630V,μF 电容器串联) 2、开机过程中,机组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残压过低;或机组空载,未投入励磁;机组大修后第一次开机,残压过低,机频信号出现跳动,接力器跟随抖动 分析:机组频率信号源受干扰 处理:机组频率信号(残压信号和/或齿盘信号)均应采用各自的带屏蔽的双绞线接至微机调速器,屏蔽层 应可靠地在一点接地。频率信号线不要与强动力电源线或脉冲信号线平行、靠近布置

微机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第7章微机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 1.微机加电开机后,系统提示找不到引导盘,可能是(ACD )。 A.主板CMOS中硬盘有关参数的设置错误 B.显示器连接不良 C.硬盘自身故障 D.硬盘连接不良 2.如果一开机显示器就黑屏,故障原因可能是( ACD )。 A.显卡没插好B.显示驱动程序错 C.显示器坏或没接好D.内存条坏或没插好 3.微机运行中突然重新启动,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BC )。 A.CPU B.主板C.软件D.显示器 4.引起内存故障的原因很多,如可能发生( BCD )。 A.内存条温度过高,暴裂烧毁 B.内存条安插不到位,接口接触不良 C.使用环境过度潮湿,内存条金属引脚锈蚀 D.静电损坏内存条 5.下面有关硬盘故障的论述,正确的是( BCD )。 A.硬盘故障不可能影响微机大型应用软件的使用 B.硬盘故障会使微机无法正常启动 C.硬盘故障会使微机找不到引导盘 D.硬盘故障会使微机的数据或文件丢失 6.微机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死机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 ABD )。 A.声卡损坏B.存储器没有安装或检测不到硬件 C.CPU温度过高,散热器工作不良D.检测不到显示器或显卡损坏 7.微机运行一切正常,但是某一应用软件(例如:3D MAX)打不开,或不能使用,引发该 故障的原因可能的是( ABD )。 A.软件被破坏B.感染病毒 C.操作系统有故障D.系统资源严重不足 8.微机组装完成,加电开机后发现系统时间不对,经调试关机后重启还是不对,最可能的 原因是( D )。 A.系统不正常B.内存故障 C.CPU工作不良D.主板CMOS的电池失效 9.引起硬盘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有(ABD )。 A.硬盘磁介质损坏,磁道受损B.硬盘主从跳线设置错误 C.温度过高使内部磁盘爆裂D.硬盘排线与主板插座接触不良 10.微机出现“死机”故障,引发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CD )。 A.计算机感染病毒B.鼠标没有安装 C.内存发生故障D.CPU散热器损坏 11.下面有关内存故障的论述,正确的有(BCD )。 A.内存故障基本不影响微机的正常工作 B.内存故障会使微机无法启动并不断警报 C.内存故障会使微机在启动过程中死机 D.内存故障会使微机启动后,屏幕出现乱码或花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提纲

1、简述中断源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如何?并分别简述CPU响应各类中断源的条件? 答:按中断源与CPU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两大类: 外部中断是指有外部设备通过硬件触发请求的方式产生的中断,又称为硬件中断,外部中断有分为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内部中断是由CPU运行程序错误或执行内部程序调用引起的一种中断,亦称软件中断。 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是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 CPU响应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等四类中断的相同条件是:(1)必须要有中断请求,(2)CPU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必须结束,而对于可屏蔽中断,还必须满足IF=1,即CPU处于开中断状态的条件。 2、简述动态存储器(DRAM)的特点? 答; (1) CPU对RAM中的每一单元能读出又能写入。 (2) 读/写过程先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再读/写内容。 (3) 读/写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无关。 (4) 失电后信息丢失。现已开发出带电池芯片的RAM,称为非易失性RAM(NVRAM),做到失电后信息不丢失。(5) 作Cache和主存用 3、8086 CPU中地址加法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地址加法器是8086 CPU的总线接口单元中的一个器件,在8086存储器分段组织方式中它是实现存储器寻址的一个关键器件,地址加法器将两个16位寄存器中的逻辑地址移位相加,得到一个20位的实际地址,把存储器寻址空间从64K扩大到1M,极大地扩大了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 4、8086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分组说明用途。哪些寄存器用来指示存储器单元的偏移地址? 答:8086 CPU中有8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两个控制寄存器IP、FL;四个段寄存器CS、DS、SS、ES。8个通用寄存器都可以用来暂存参加运算的数据或中间结果,但又有各自的专门用途。例如,AX专用做累加器,某些指令指定用它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CX为计数寄存器,在某些指令中做计数器使用;DX为数据寄存器;BX为基址寄存器,BP为基址指针,SI为源变址寄存器,DI为目的变址寄存器,这4个寄存器在数据寻址中用来存放段内偏移地址(有效地址)或段内偏移地址的一部分;SP为堆栈指示器,用来存放栈顶有效地址。两个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有关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例如,标志寄存器FL用来存放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而指令指针用来存放下一条要取指令的有效地址。四个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段地址。例如,CS寄存器用来存放代码段的段地址;DS寄存器用来存放数据段的段地址;SS寄存器用来存放堆栈段的段地址;ES寄存器用来存放扩展段的段地址。 5、DRAM为什么要刷新,存储系统如何进行刷新? DRAM以单个MOS管为基本存储单元,以极间电容充放电表示两种逻辑状态。由于极间电容的容量很小,充电电荷自然泄漏会很快导致信息丢失,所以要不断对它进行刷新操作、即读取原内容、放大再写入。 存储系统的刷新控制电路提供刷新行地址,将存储DRAM芯片中的某一行选中刷新。实际上,刷新控制电路是将刷新行地址同时送达存储系统中所有DRAM芯片,所有DRAM芯片都在同时进行一行的刷新操作。 刷新控制电路设置每次行地址增量,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启动一次刷新操作,就能够保证所有DRAM芯片的所有存储单元得到及时刷新。 6、计算机I/O接口有何用途?试列出8个I/O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