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接种室设计方案
食用菌厂房设计方案

食用菌厂房设计方案建设一个食用菌工厂化厂房,必须要采用封闭式厂房。
并且附近的环境要求:没有工业废气、畜禽养殖场、垃圾场及其他污染源。
生产水源最好使用管网的自来水。
1.1根据食用菌厂房布局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区:Ⅰ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是厂区洁净度最高的区域;Ⅱ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Ⅲ区为搔菌、栽培、包装区,对环境的整体要求较高;Ⅳ区为操作区,包括装瓶和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殊要求;Ⅴ区为挖瓶区和原料堆场,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
根据日生产量和不同品种,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对各个区域制订不同管理要求和人员流动要求。
2.2、净化2.2.1空气净化新风由高压离心风机送入,经过初、中效过滤后,再由冷却室和接种室的高效过滤风口送入,连续循环,达到室内净化,冷却室和接种室要求达到1万级洁净度,并形成正压,防止外气倒流。
2.2.2风淋对进入冷却和接种区域的人员达到洁净要求,减少外面灰尘和杂菌随着人员进入而带入。
2.2.3层流罩在接种机的上方安装层流罩,使接种局部区域达到100级洁净度,保证接种区域充分洁净,提高接种成品率。
2.2.4自净器在冷却室和接种室安装带高效过滤器的净化设备,室内空气经自净器的高效过滤装置的连续循环,达到室内的净化。
2.3、制冷加热不同食用菌品种有各自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出菇温度,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就是创造一个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满足培养和出菇需要。
制冷(加热)和通风设备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关键设备,投入大,对技术要求高。
目前许多企业开发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采集、监控培养和栽培期间参数的变化,并及时预警,为食用菌创造优化的生长条件。
2.3.1制冷负荷设计负荷计算=泄漏热+瓶子发热+机械发热+照明发热+换气负荷泄漏热=墙面面积×内外温差×导热系数瓶子发热=瓶子数量×每瓶发热量机械发热=室内冷却器发热+加湿器水温差产生热量+换气扇产生热量照明发热=灯管数量×每台单位时间发热量×开启时间换气负荷=室内容积×每小时换气次数×内外温差×热回收率同时考虑其他热损耗,制冷效率衰减等因数,在选用制冷机时,制冷机负荷=计算负荷×1.2在负荷计算中,瓶子发热和换气所产生的负荷最大;而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减少导热系数和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可有效减少负荷,同时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呼吸作用的强弱,以CO2浓度为指标,自动启动送排风装置,起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食用菌厂房设计方案

食用菌厂房设计方案建设一个食用菌工厂化厂房,必须要采用封闭式厂房。
并且附近的环境要求:没有工业废气、畜禽养殖场、垃圾场及其他污染源。
生产水源最好使用管网的自来水。
1.1根据食用菌厂房布局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区:Ⅰ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是厂区洁净度最高的区域;Ⅱ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Ⅲ区为搔菌、栽培、包装区,对环境的整体要求较高;Ⅳ区为操作区,包括装瓶和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殊要求;Ⅴ区为挖瓶区和原料堆场,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
根据日生产量和不同品种,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对各个区域制订不同管理要求和人员流动要求。
2.2、净化2.2.1空气净化新风由高压离心风机送入,经过初、中效过滤后,再由冷却室和接种室的高效过滤风口送入,连续循环,达到室内净化,冷却室和接种室要求达到1万级洁净度,并形成正压,防止外气倒流。
2.2.2风淋对进入冷却和接种区域的人员达到洁净要求,减少外面灰尘和杂菌随着人员进入而带入。
2.2.3层流罩在接种机的上方安装层流罩,使接种局部区域达到100级洁净度,保证接种区域充分洁净,提高接种成品率。
2.2.4自净器在冷却室和接种室安装带高效过滤器的净化设备,室内空气经自净器的高效过滤装置的连续循环,达到室内的净化。
2.3、制冷加热不同食用菌品种有各自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出菇温度,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就是创造一个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满足培养和出菇需要。
制冷(加热)和通风设备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关键设备,投入大,对技术要求高。
目前许多企业开发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采集、监控培养和栽培期间参数的变化,并及时预警,为食用菌创造优化的生长条件。
2.3.1制冷负荷设计负荷计算=泄漏热+瓶子发热+机械发热+照明发热+换气负荷泄漏热=墙面面积×内外温差×导热系数瓶子发热=瓶子数量×每瓶发热量机械发热=室内冷却器发热+加湿器水温差产生热量+换气扇产生热量照明发热=灯管数量×每台单位时间发热量×开启时间换气负荷=室内容积×每小时换气次数×内外温差×热回收率同时考虑其他热损耗,制冷效率衰减等因数,在选用制冷机时,制冷机负荷=计算负荷×1.2在负荷计算中,瓶子发热和换气所产生的负荷最大;而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减少导热系数和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可有效减少负荷,同时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呼吸作用的强弱,以CO2浓度为指标,自动启动送排风装置,起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食用菌智能种植方舱完整设计方案

食用菌智能种植方舱集装箱式菌菇房产品方案演示平台:http://124.239.149.120:1308/目录一、现实需求 (2)二、种植要求 (3)1、不同床温、产量、通风量的关系 (3)2、菇房空气CO2含量对出菇的影响关系 (4)3、相对湿度对于菇房产量的影响 (4)三、组成结构 (5)1、箱体设计与选择 (6)2、种植架和菇床 (6)3、调温空调 (7)4、加湿系统 (8)5、循环风系统 (9)6、补光灯 (9)三、食用菌智能种植方舱环控系统 (10)1、在线监测 (11)2、智能控制 (11)3、自动控制 (12)四、视频采集系统 (13)五、智能管理平台 (13)1.环境监控 (14)3.集中管理 (16)4.自动示警、预警 (16)5.灵活管理 (17)6.数据管理 (17)7、视频监控 (17)8、账号管理 (17)9、产品溯源 (18)六、精彩案例 (18)1、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栽培重点实验室 (18)2、辽宁朝阳某基地 (19)一、现实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品质食用菌的需求不断增加。
食用菌智能种植方舱通过精准控制生长环境,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高产量的食用菌,满足市场需求。
食用菌智能种植方舱的产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背景需求下的产物。
通过精确控制水、肥、气等要素,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食用菌智能种植方舱是由一个设备箱和种植舱组成的,其立体化的空间构造提升了菌菇的种植密度;科学智能的管理平台,能够更加精准高效为菌菇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解决菌菇生长所需要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条件。
智慧云舱菌菇房一般面积是在32平-48平,优势是体型小,没有地域限制,适合家庭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在农村闲置土地上建设,还可以在农村闲置房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装。
(完整word版)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思路(木耳)

第1章厂房设施建设一、厂房建设厂房建设可采用新建或者是利用旧房舍改建,可采用砖瓦水泥结构,也可采用简易保温棚结构。
厂房应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污染区,二是无菌区,三是培养区。
污染区为拌料、装袋、灭菌时使用。
厂房面积首先以生产数量来确定培养区的面积,然后再因地制宜的确定污染区和无菌区的面积,培养区的面积可按毛面积每平方米培养300袋来计算,一般来说35平方米面积一次可摆放1万袋左右。
每个培养室的面积最大不宜超过60平方米。
厂房建设要求:对于砖瓦水泥结构的房屋,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在每次使用时都要重新用5%的白灰水刷一遍才能使用。
由于污染区用来拌料、装袋和灭菌,所以以水泥地面为好。
无菌区用来接种,所以必须保证密封性良好的水泥地面,最好要有缓冲间,以避免因冷却而形成负压,导致有菌的空气进入无菌区。
培养区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要有良好的通风设置,培养区还要避光。
二、生产设施建设1、培养室菌架建设菌架可采用钢架结构和木架结构等形式。
长久的使用以钢架为好,有利于控制杂菌的侵染,但造价高。
一般以木架结构即可,但要注意在每次使用时的消毒灭菌处理。
每排菌架宽度1—1.3米,菌架高度以房屋高度为准。
一般上边留有0.5米的空间,下边留有0.5米的空间。
层架高度为立放30cm,卧摆50cm,立柱间距为1米,过道宽50—60cm。
这里所说的也不是绝对的。
可根据房屋的高矮、长、宽综合考虑。
只要合理利用空间就行。
菌架靠墙的一侧要与墙体接触牢固,以避免菌架倒塌造成损失。
搭架子所用的原材料,例如木杆、板方、板皮等原料,首先要在外面用5%的白灰水刷一遍才能使用。
不管是什么原料,凡是进屋搭架子用的都必须先消毒,后进屋。
架子搭好后将室内卫生清理干净,关好门窗进行消毒,用菇保一号、二号进行熏蒸24小时(按说明书比例用)。
2、培养室供热设施1、暖气片供热。
我们提倡利用暖气片供热。
因为加温时室内无烟,对菌丝体生长十分有利,食用菌生产就怕烟薰菌袋。
食用菌研发中心实施方案

食用菌研发中心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食用菌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研发团队
首先,我们将组建由食用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以确保研发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研发团队将负责食用菌品种改良、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等工作。
二、建设研发基地
其次,我们将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食用菌研发基地,配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为研发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研发基地将成为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
三、加强科研合作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共享资源、技术和成果,推动食用菌研发工作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通过合作,加快食用菌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推进技术创新
我们将不断推进食用菌研发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大对关键技术和重
点领域的攻关力度,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要求。
五、加强人才培养
此外,我们将加强对食用菌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为食用菌研发中心的长远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六、加强宣传推广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食用菌研发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食用菌研发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参与到食用菌研发工作中来。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食用菌研发中心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将为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食用菌研发中心实施方案

食用菌研发中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食用菌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然而,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品种单一、产业链不完整、技术水平不高等。
因此,为了加快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食用菌研发中心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食用菌研发中心的建设旨在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研发新品种、改良传统品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推动食用菌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实施方案1. 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了保障食用菌研发中心的研发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将引进国内外优秀的食用菌专家和技术人才,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2. 建立研发平台食用菌研发中心将建立一套完整的研发平台,包括实验室、试验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等,为研发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
3. 加强科研合作食用菌研发中心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到食用菌研发工作中,共同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 推动产业转化食用菌研发中心将加强与食用菌产业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5. 宣传推广食用菌研发中心将积极开展研发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食用菌产业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的认可和接受度。
四、预期效果通过食用菌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研发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改良品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2. 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3. 推动食用菌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4. 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总结食用菌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实施将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用菌接种室洁净度的确定

食用菌接种室洁净度的确定(固体菌种金针菇)关于食用菌接种室洁净级别的标准大多数认为以应不超过10000级为宜即直径90mm皿—0.5H—30min<=3个,洁净级别高,空间杂菌数量少,肯定能提高接种的成功率,但相应的投资成本和管理维护成本也会上升,而在实际生产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达一万级的洁净度(接种箱可达到,除外),本人根据通过对开放式接种室洁净度进行近200次的检测和对接种后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以接种污染率最高不超过2%为设计标准,接种室洁净度级别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10万级至30万级较为适宜。
当然,接种室的洁净级别能达到一万级那是更好了,但适不适宜作为行业标准,还需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而定。
一万级接种室需要根据洁净室的设计理念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保养,还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不是现有小工厂随随便便就可以搞好的,重要的是相对于30万级的接种室一万级接种室建设管理维护的成本消耗所带来的成品率提高效益远高于其增加的投资成本。
通过检测表明,在对接种室进行规范消毒后很容易达到一万级,但我们需要的环境无菌度是在接种过程能保持这种级别状态,即使工作人员进行非常规范的更换无菌工作服、风淋后进入接种室,其洁净状态也将在短短几分种之内急剧恶化(在无净化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一万级状态在5分钟之后将变为十万级,10分钟即可达30万级,随着作业时间的延长空间杂菌数还将增加。
即使在室内有一定净化设备的条件下,要想一直保持十万级也将非常困难。
曾检测过工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后工作30分钟在不开净化设备时的洁净度,每个培养皿平均菌落数达12个/5min以上,已远超过中国1998GMP规定的最低标准,无级了,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接种至二小时,最后的接种污染率却也仅在0.5%左右。
食用菌接种室的设计一般参照微生物实验室的标准,但物种的抗性和生产特性毕竟不完全相同,食用菌需要的是纯培养,但并不一定代表需要我们接入的菌物或培养基自身一点杂菌没有,真正能做到这样毕竟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很难做到都这样,因此我们可把标准降一降,只要能保持正常生产,在成品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以实际需要出发来制定标准,来指导生产,不需要一味的去求好,求高。
食用菌栽培设计报告模板

食用菌栽培设计报告模板1. 引言食用菌栽培是一种利用人工手段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商业价值。
本报告旨在设计一个食用菌栽培系统,以提供一个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生产食用菌的方案。
2. 问题描述在设计食用菌栽培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描述和需求。
以下是对问题的描述:- 食用菌种类:确定要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例如蘑菇、香菇等。
- 生产需求:确定每天或每周的食用菌产量需求。
- 环境条件:确定栽培食用菌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 技术要求: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特定的技术设备或技术手段,如生物反应器、灌溉系统等。
- 成本控制:确定整个栽培系统的成本控制要求,包括设备成本、耗材成本等。
3. 设计方案根据问题描述和需求分析,设计出合理的食用菌栽培系统方案。
3.1 食用菌种类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合栽培的食用菌种类。
在本设计中,选择栽培蘑菇为例。
3.2 生产需求确定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销售量,确定每周栽培的蘑菇产量。
例如,每周栽培100kg蘑菇。
3.3 环境条件设定根据蘑菇的生长要求,设定适宜的环境条件。
例如,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并提供适量的光照。
3.4 技术设备选择根据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设备。
在本设计中,选择使用温度恒定的温室,配备灌溉系统和光照设备。
3.5 成本控制根据设计方案所需的设备和耗材,估算整个栽培系统的成本,并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4. 实施计划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栽培系统的建设过程和时间节点。
1.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购买所需的设备和耗材,搭建温室结构,准备栽培介质等。
2. 第二阶段:环境调控。
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为蘑菇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3. 第三阶段:菌种培养。
将蘑菇菌种接种到栽培介质中,进行培养。
4. 第四阶段:生长管理。
进行定期的灌溉、病虫害防治和光照调节等管理措施,促进蘑菇的生长。
5. 第五阶段:采收和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动态杀菌设计方案上海康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的动态消毒产品研发制造商,是业内唯一一家提供全方位全系统空气消毒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也是唯一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杀菌产品的企业。
此解决方案为空气细菌二次污染。
一、受控区域简述:建设单位为食用菌生产单位;食用菌生产需要受控车间,依据《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符合GB 4789.28---1994中要求:4,技术要求……4.3.1.4 灭菌室要求水电安全方便,通风良好,空间充足,散热畅通。
4.3.1.5 冷却室洁净、防尘、易散热。
4.6 生产工艺流程要设缓冲间,防尘换气性能良好,内壁和屋顶光滑,经常清洗和消毒。
做到空气洁净.4.3.1.6 接种室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成品第二章食用菌接种室设计的环境参数1,净化级别:30万级,以菌落计平均在10~15个/皿*0.5小时(所有菌落并非都是食用菌有害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径0.3~1.2微米,一部分可以通过0.5微米高效过滤器,也可在平皿上形成菌落,但它不能在普通食用菌培养基造成危害,即杂菌对生存环境也具有选择性,所以具有针对性的控制食用菌危害菌才更具有现实意义)2,类别:食用菌洁净室3,气流状态:乱流洁净室,整体气流以不均匀速度呈不平行流动,伴有回流或涡流。
4,换气次数:5~8次/小时,总换气数=总风量*出风效率/接种室体积。
5,静压差:与相邻环境的空气压力差值,不低于5帕,即接种室压力大于缓冲间,缓冲间大于外界。
6,温度:16~20度7,湿度:小于90%8,照度:一般照明,70~150lx9,建筑要求:(六面光)9.1 材料:表面光滑,耐磨,绝热,不吸湿、透湿,易加工,表面不易附尘土,易去尘,便宜。
9.2 地面:耐磨,耐侵蚀,易清扫,可采用水磨石,涂料,瓷砖等)9.3 墙面:不易脏,易清洁,表面光洁,耐冲击,可采用瓷砖,彩钢板,防霉涂料,树脂漆,装配式洁净室壁板等9.4 吊顶:为减少投资和方便维护施工可参考墙面。
二、设计参数:依照客户要求和上述标准,受控车间为预冷间-冷却间-接种间1、预冷车间各配置1台YKJ消毒机,沉降菌15个/皿.30MIN,落菌总数≦600cfu/ m3。
动态消毒杀菌,采用上送风、下回风,单流向内循环法的送风方式。
只针对空气杀菌净化,对车间温度、湿度及压力无任何影响;设备运行环境:环境温度-5℃-70℃、相对湿度≦70%,大气压压力:700-1060hPa。
2、冷却间采用集中送风式杀菌设备和制冷设备组合,达到快速冷却切有对空气有杀菌净化效果;沉降菌15个/皿.30MIN,落菌总数≦600cfu/ m3。
室内空气压力达到正压5-7帕。
3、接种间采用集中送风式杀菌设备和制冷设备组合,达到快速冷却切有对空气有杀菌净化效果;沉降菌15个/皿.30MIN,落菌总数≦600cfu/ m3。
室内空气压力达到正压10-12帕。
4、进入冷却间、接种间需进过缓冲间,室内压力约3帕;接种间进入需要做手消毒,风淋后方可进入。
三、工艺原理:1、设计生产杀菌性净化空调机组1.1、空气正压消毒空调净化机组设计说明1.2、设计参数:室内温度夏季≤26℃、冬季≥20℃;内置初效、中效过滤器;包含杀菌组件,主要控制新回风中细菌、管道二次污染细菌及表冷器或过滤器所滋生的细菌2、空调净化的设计是与工艺的布局、生产的流程密切结合的。
下面来根据乳制品生产工序的空调净化系统方案。
2.1 空调系统①根据食品车间温度控制要求,设风冷热泵分体柜式空调机(PAC)来保证房间温度要求,室内机就近放置在车间内,接风管,采用高效送风口顶送风方式;室外机放置在屋面上。
新风采用直接蒸发式屋顶空调机Sl—l和Sl一2来补充。
车间有防尘要求,风冷热泵分体柜式空调机回风口处设中效过滤器(大气尘计数效率:≥60%,对于≥l m粒子),同样屋顶式空调机需设两级过滤器。
其原理图见图l。
2.2 净化系统净化系统用的新风空调机组(MAU)和循环空调机组(AHU)的冷媒采用6-1 1℃的冷冻水,加热采用0.2MPa蒸汽,加湿采用0.1MPa的洁净蒸汽加湿,洁净蒸汽由纯水经洁净蒸汽发生器产生。
①车间净化级别为7级,换气次数取为30次/d,时,采用全新风空调机组(MAU一3)+高效过滤器送风口(HEP—ABOX)的空调方式。
其气流流程为:新风入口一粗效过滤器一中效过滤器一预加热器一表冷器一送风机一加热器一洁净蒸汽加湿一电离子电场杀菌一混合气箱(配备等离子发生器)一风管一高效过滤器送风口一洁净区。
3、系统的空调自动控制3. 1(MAU—l、2)采用变频风机,由总送风管上的静压传感器来控制变频器。
在接入每个风量及正压控制循环机组(AHU)的新风管上均设置电动调节阀,由各洁净室的正压值来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使洁净室的正压值不随生产设备的排风量的变化而变化,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变化引起总送风管上的静压变化,根据其设定值调节MAU—l、2的风机频率,以达到控制目的。
3.2 净化车间的温湿度控制净化生产车间的湿度是由新风机组MAU—l、2来保证,控制新风机组送风状态点,根据送风状态设定值来调节干蒸汽加湿器的电动执行机构和表冷器及加热器回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的开度。
其原理图见图5。
露点温度DPT由检查室内湿度敏感元件HE连续整定。
净化生产车间的温度是由循环机组AHU来保证的,根据室内温度来调节表冷器回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的开度。
3.3 供冷系统控制冷冻水系统方面采用一级泵,用负荷控制的方法来确定冷水机组及相应水泵、冷却塔的开启台数。
根据设定供、回水压差来自动控制供、回水主管之间压差流量旁通阀。
4、空调内内置等离子体杀菌组件4.1、其作用为:A、杀灭空调系统内的表冷器、新风中含有的细菌,控制管道的二次污染及管道内滋生、繁衍的细菌;防止微生物在新风的作用下,飘至车间内二次污染调味品。
B、保证空调系统在调节空气形成正压车间的同时,管道系统所弥漫至车间的杀菌因子能够抑制车间环境中空气滋生,并有效降低异味,为员工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C、保证动态消毒装置对人体无毒、无害,完全实现在有人情况下“边工作、边消毒”;且对空调管道系统无任何腐蚀作用,设备自身也能具备抗腐蚀功能。
四、杀菌原理采用高压直流脉冲使空气电离成大量等离子体,吸收放射线如氡射线效率超过98%;使尘埃极化成负极子被电极板吸附,通过极其简易的电极分离被清除,净化率达99.9%、综合净化值CRDA达15;电极内伴生馈光,对病毒细菌的分解率高达86%,同时电极内也产生大量带正电的离子体,对带负电细菌击破率高达97%,两者相加杀菌率高达99.9%以上;伴生的强氧化O和强还原HO高能粒子,能有效祛除和降低有害气体,降解率达86%,例如,高能强氧化粒子O与有害气体甲苯反应成为无毒的合成香料苯甲醇。
采用了等离子电场装置后,再组合药物浸渍型的肺形粉状活性炭、多重颗粒状活性炭、静电网、光触媒催化装置等杀菌主件,主要为了:一、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多重选择;二、防止大风量空气流速降低单一杀菌主件的功效。
最后依靠本机全部杀菌主件联合自净方法,达到室内空气卫生的目的。
五、动态消毒机模拟安装图货物传递传窗(气闸间)用于洁净区与一般洁净区(非洁净区)货物传递。
保证不会产生交叉污染;保证区域空气质量。
六、设备安装位置图七、洁净室布置、构造及装饰一、洁净室的布置1. 洁净室的布置洁净厂房内的洁净生产间及相关设施有洁净生产间、洁净空间辅助间、管理区、公用动力设备等。
在布置洁净室时,我们力求做到平面形状简洁,功能分区明确,管线隐蔽;合理按排、布置生产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工艺设备及相应物料供应管线、净化空调系统和各种公用动力设施及其管线等。
2. 洁净室的构造及装配、装饰洁净室的在外围护结构门窗、墙板、吊顶板、高效过滤器、灯孔灯具等方面充分考虑其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密闭性能好等要求,我公司选用优质彩钢夹芯板作为墙板、吊顶板材料,不产尘、无裂痕、可擦洗、耐潮湿、板缝平齐、密封,压缝条平直、缝隙小;地面则根据客户要求选择水磨石地面、环氧树脂地面、粘贴地板、通风地板等,力求做到耐磨、耐冲击、耐火、耐侵蚀性好,不易产生静电、表面不易附尘粒等。
如下表:特性与举例墙体、顶棚地面特性1.表面平整、光滑 1.耐磨、耐冲击2.表面耐磨性好,耐久、耐冲击性好2.耐火、耐侵蚀(水、酸、碱等)性好3.不易产生静电,不吸湿、不霉变3.不脱落、不易破损4.良好隔热性、吸声性好 4.无接缝施工、接缝少,不易产生静电5.表面不易吸附尘粒,易清扫 5.易清扫、防滑6.破损、剥离等不易发尘 6.表面不起尘,不易吸附尘粒材料举例金属壁板水磨石、环氧树脂、聚氨酯、聚酯等3、.排风系统为保持洁净室内空气的流畅、清洁及消除厂房内的各类粉尘、有害气体、有害物质等,可采用全室排风装置或局部排风装置,将生产工艺过程排出的废气排出洁化厂房。
二、公用动力设备1 .给排水设施洁净厂房的用水一般为自来水,一般要求无菌无尘的环境,对给水系统要求较为严格,建议采购净水系统,水系统的造价较高、管理要求严格。
洁净室内的排水设备以及与重力回水管道相连接的设备,必须在其排出口以下部位设立水封装置,而整个排水系统设有完善的透气装置,以便排出洁净厂房内的普通废水和经特殊处理后的废水。
2.电力设备与照明①电力设备洁净厂房的用电,通常情况下,低压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带电导体的形式采用单相二线制、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接地形式宜采用TN-S或TN-C-S系统。
配电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车间配电采用电缆(桥架敷设)至配电箱、配电箱至用电设备;●车间配电采用封闭式母线槽+插接箱(插孔不用时封堵),由插接箱至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电控箱。
②照明洁净厂房的照明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明亮、舒适的光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视力疲劳,保护工作人员的视觉健康。
为获得优良的光环境,必须确定合理的照度,选择配光合理的灯具,选择适当的室内各表面反射比,使室内各部分亮度照度均获得合理的分布,眩光得到控制,并有良好的光色和显示指数。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规定了无采光洁净区工作的最低照度值,见下表:识别对象最小尺寸d(mm)及场所视觉工作分类亮度对比照度/lx 等级混合照明一般照明d≤0.15 Ⅰ甲乙小大250015005003000.15≤d≤0.3 Ⅱ甲乙小大10007503002000.3≤d≤0.6 Ⅲ甲乙小大750750200200d >0.6 Ⅳ甲乙小大—200信道、休息室————100暗房工作室————303.工程质量保证我公司将以ISO9001-2000的国际质量体系规范为标准,按现代施工方法统筹组织实施,统一施工,统一管理,严格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1-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以及施工图纸中规定的施工程序和内容执行,确保每一个安装工序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保证本工程成为优质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