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2)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2)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2)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电力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电力设备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编制本预案。

适用于麻林水电站内电力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站用电一旦消失,厂区将失去控制电源,对设备的安全将造成严重影响。

发电机、水轮机设备故障,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主变压器设备故障,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站用变设备故障,可能给站内设备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线路保护装置、安控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故障,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严重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各种高压开关、隔离开关等高压设备故障,将影响输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各种二次保护控制系统故障,将造成部分或合部自动调节系统失灵,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3 应急预案内容

应急指挥机构

组织机构:电力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彭承春

副组长:李大华唐吉雄

成员:杨莉邓立林李继雄

粟立文夏小芹

急救中心号码: 120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组长职责:

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成员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组织成立各个专业应急小组。

在电力设备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各专业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组织现场抢救,使损失降到最低限。

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设备检修维护人员职责:

尽快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处置,如有人身伤害,第一时间联系医务人员,报告位置和受伤具体情况,以方便医务人员最快时间到达现场。

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尽职尽责,根据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事故处理方案。

协助完成事故调整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运行人员职责:

在电力设备突发事件后,要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进行处理,必要时将机组安全停运,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尽快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在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根据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对可能产生的不影响提出事故处理方案。

4 预警和预防机制

风险监测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安全生产部。

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施工安装、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防止该异常现象的扩散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并在运行日志及相应的台帐中做好详细记录。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获得的信息人直接报告当值负责人,当值负责人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

预警的发布程序

应急指挥小组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能预警的电力设备事故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电力设备事故可能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通过通讯、信息网络等方式通知各应急处置组。

预警发布后应对程序

在预警状态下,各应急处置工作组要做好电力设备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要求,落实各项预警控制措施。

在预警状态下,各应急处置工作组要以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为目标,全力以赴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运行值班员必须严格服从电网高度命令,正确执行调度操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预警结束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无引发电力设备的可能性时解除预警状态,将预警解除信息通过广播、通讯、信息网络等方式通短程应急处理组。

5 信息报告

当发生电力设备突发事件时,值长或当班负责人应及时汇报站长站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件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设备财产损失情况的初步估计;事件原因的初步分析;事件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6 应急响应

响应程序

本预案由救援小组组长宣布启动。

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理。

各应急小组人员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应急处置

运行、设备检修维护应急组迅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对设备或系统展开抢修,防止事故的扩大或蔓延。

在抢修过程中要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的伤害形式有: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

注意天气变化对设备或人员造成的影响,要落实防冻、防风以及防火等措施。

应急结束

设备事故抢修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由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7 后期处置

各单位生产人员在电力设备事故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进行。按“四不放过”原则,对本次事故进行认真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制订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8 应急保障

应急装备备包括通讯工具、人员防护装备等必备物资及专用工具等。各应急专业组在现场相关地点存放常用应急检修工具,主要包括:起重设备:手拉葫芦、千斤顶等。

电动工具:砂轮、电钻、电焊机、切割机等。

安全设施:安全围栏、警示牌、警戒线。

一般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手锤、千分尺、卡尺、万用表等。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第五章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1事故类型和危害性分析 本标段隧道设计围岩全部为V级黄土隧道,开挖断面较大,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部位易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伤害之一。 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⑴以人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应急状态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严格依法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4.3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等组成的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⑵职责 1)组长职责: 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 ②组织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预计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及过程; ③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应对作出安排; ④在场内实施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⑤确保所有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处理。 2)副组长职责: 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②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③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④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项目经理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 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 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焕宁 2016年6月3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 总公司: 为完善和健全防洪救灾、重特大事故处理安全管理机制,保障本站的安全生产,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计划的贯彻执行,促进本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特制定本预案: 防汛应急预案 水火无情,洪水如猛兽。洪灾危害大,造成的后果严重,加之洪灾难以准确预测,所以防洪抗灾任重道远。全体员工应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加入防洪抗灾的行列,为确保我站安全渡讯,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沙坪电站防洪应急预案如下: 1、组织机构: 电站于汛期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防洪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辖防洪抢险队,在防洪抗灾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领导小组成员有权对防洪抢险队及电站的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紧急调配,事后应及时向站长及上级部门汇报;汛期电站管理人员应按防洪值班表的安排24小时值班,防洪全体成员应保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防洪领导小组接到防洪警报后,应首先赶赴现场组织抗洪抢险,同时向站长或公司防洪值班领导汇报。 2、防洪物资: 由电站生技科清查库存,于4月底以前补齐.防洪物资该发到班组及个人于4月底发放到位;统一管理部分由电站库房保管,保证随时可用。 3、防洪预警措施: 汛期机电运行值班员每值均应仔细巡查主副厂房建筑有无异常,排水系统是否完好,挡水建筑是否可靠,并将检查情况列入值班记录内容之一;暴雨洪水期间应安排值班人员重点监视尾水水位,检查各处渗漏水情况和排水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并提前采取堵漏或加强排水等临时应急措施,防止灾情恶化。

水工人员应定期巡查水工建筑和相关设施,与中控室保持密切联系,对存在隐患和缺陷的水工设施应重点检查和监视,作好记录并上报;降雨之后及时开展临时巡查,发现异常除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外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力争尽快妥善处理.(1)洪水危及机电设备及主副厂房安全应急预案: 在这种情况下当值班长应迅速向上级报告,同时应根据具体灾情按事故处理规程及时采取相应妥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如果洪水已逐步构成威胁,可采取堵住源头或分流洪水或加强排水等适宜的应急措施,消除洪水威胁;如果人力无法抗拒洪灾,应立即停运相关设备切断所有电源,完成相应安全应急措施后相关人员迅速撤离,同时注意组织员工转移至安全地带待命,不可惊慌失措出现混乱局面。 (2)水工出现洪灾险情应急预案: 如发现引水钢管、前池、渠道等因暴雨洪水及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或出现险情,现场员工应首先疏散危险区内的群众,确保灾害可能涉及区域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好现场保护和现场警戒,防止不知情群众滞留或进入危险区域内,同时迅速切断上游来水,如关闭钢管进水闸、取水口取水闸等,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同时向电站防洪领导小组汇报。 在防洪期间,电站各防洪抗灾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在接到防洪警报后,必须完全服从上级的指挥和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待命,做好全力以赴抗灾抢险的各项准备,确保我站防洪体系机构健全、预防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纪律严明、防范有力。进入汛期,各岗位员工应把防洪演习和防洪预想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居安思危,积极预防,提高全站员工的防洪抗灾应变能力,确保我站平安渡汛。 消防应急预案 对于消防电气火灾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做好扑灭电气火灾的充分准备,凡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都应设置数量足够的并符合规定要求的灭火器材的及工具,固定人员定期检查试验,用后及时补充,负责运行维修人员应受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系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不良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及所属管理各单位均应制定应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并认真执行。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严格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使事故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公司和所属电厂应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特征,辨识重大地质灾害和重大气象灾害;依据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建设和生产强制性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的健康状况和在用危险化学品生产

使用情况,辨识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影响因素,组织风险评价,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设备设施损害以及重大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二章重大突发事件及应急预案分类 第三条公司作为中央管理企业和上市发电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对公司上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后,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定义,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15 种。 (一)事故灾难类,包括: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设备、设施事故,重大施工机械损坏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 (二)社会安全类,包括: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重大涉外事件,重大金融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自然灾害类,包括:重大地质灾害,重大气象灾害。

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 调查处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电力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电力安全事故,是指电力生产或者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或者影响电力正常供应的事故(包括热电厂发生的影响热力正常供应的事故)。 第三条根据电力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或者影响电力(热力)正常供应的程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由本条例附表列示。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部分项目需要调整的,由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由独立的或者通过单一输电线路与外省连接的省级电网供电的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以及由单一输电线路或者单一变电站供电的其他设区的市、县级市,其电网减供负荷或者造成供电用户停电的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由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条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依法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的各项制度,组织或者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协调、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五条电力企业、电力用户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电力安全管理规定,落实事故预防措施,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重要电力用户,应当按照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规定配置自备应急电源,并加强安全使用管理。 第六条事故发生后,电力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事故情况,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减轻事故损害。电力企业应当尽快恢复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热力)正常供应。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置和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事故报告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国道341线平顺县境内王庄至晋豫省界段SG1标段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签发: 河北光太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国道341线平顺县境内王庄至晋豫省界段SG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20年4月10日

国道341线平顺县境内王庄至晋豫省界段SG1标段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目录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 1.编制目的 (4) 2.编制依据 (4) 3.编制范围 (4) 4.应急工作原则 (5) 5.事故风险分析 (5) 5.1隧道坍塌事故类型 (5) 5.2 隧道坍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5) 5.3隧道坍塌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6) 5.4隧道坍塌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6) 5.5隧道坍塌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6) 6.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6) 6.1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6) 6.2项目部应急组织组成 (7) 6.3应急小组职责 (7) 7.应急处置 (11) 7.1信息报告程序 (11) 7.2应急处置 (13) 7.3应急指挥 (14) 7.4应急行动 (14) 7.5资源调配 (15) 7.6应急避险 (15)

7.7扩大应急 (15) 8.处置措施 (15) 8.1防止坍方扩大 (15) 8.2处理坍方 (18) 8.3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 (19) 8.4隧道塌方的预防 (20) 9.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21) 9.1物资准备 (21) 9.2人力资源储备 (22) 9.3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22) 10. 宣传、培训和演练 (23) 11.预案终结 (23) 12.预案管理与更新 (2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正版)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人身安全,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 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必须要按照施工特点和操作规程约束施工人员,但是还有少数施工人员违反规定操作。加上天气和不安全因素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为了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后,紧张而快速正确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痛,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施工发生,积极有效地组织抢救,稳定人心,尽快恢复施工,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1、应急预案小组机构 1.1.建立以项目部为主的事故应急预案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 1.2.项目部生产负责人为副组长。 1.3.通讯联络小组:由资料员和保卫人员担任。 1.4.技术支持小组:技术负责人和各施工队技术人员。 1.5.抢险抢修小组:由生产负责人带队和施工员、各施工队施工员 1.6.医疗救护小组: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施工队后勤人员。 1.7.后勤保障小组:仓库管理员和施工队料具管理人员。 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按照物体打击应急预案中分工职责方式进行编写) 2.1.组长的职能和职责 2.1.1在不受到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控制指挥,决定是否存在事故的扩

大因素,必要时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和紧急情况的记录安排。 2.1.2复查和判断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2.1.3指挥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事故伤害者得到及时救护和重视。 2.1.4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2.1.5在事故状态结束后,解除对受影响点的恢复。并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并且书面形式上报公司。 2.1.6发生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疾病,坚决执行上级领导指示,进行封闭式管理。 2.2.副组长的职能和职责 2.2.1预测事故的发展态势,确定其发展过程,减少损失和人员伤害,组织应急人员进行救护。 2.2.2安排人员进行清场,无关人员必须撤离事故地点。避免事件的扩大。 2.2.3发生疫情后执行上级领导指示,定期消毒、测体温、封闭式管理。 2.3通讯联络小组的职能和职责 2.3.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3.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3.3负责应急过程的方案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系。 2.3.4发生疫情后,协助领导做好防疫工作。及时向上级反馈施工现场情况。 2.4.技术支持小组的职能和职责

隧道塌方应急救援预案

中铁十局地铁205项目部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项目部对隧道施工重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处理,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 依据济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及救援预案》以及《人民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围 在地铁205项目部施工区域围,隧道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和灾难时启动本预案: 2.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2.1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 隧道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浅埋段、以及复杂地质、不良地质隧道工程施工现场。 2.2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冒顶、有害气体中毒、突发大量涌水涌泥、透水等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后果: (1)施工人员受到打击、被坍塌土体掩埋以及因中毒、爆炸、淹溺等造成人身伤害。 (2)施工人员被困在洞,如不及时解救,会因缺氧、缺水和缺食等危及生命安全。 (3)工程实体遭受破坏,施工机械设备、物料、通风设备、电

线路等遭到损坏。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组织机构 3.1.1项目部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连勇 副组长:总工程师;肖刚,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匡德友、勇,安全生产总监;成。 成员:项目部综合办公室、安质部、物资部、工程技术部、财务部。 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安全质量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1.2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3.1.2.1通信联络组:组长单位为项目部办公室,成员单位为安全质量部、综合部。 3.1.2.2后勤保障组:物资部和综合部。 3.1.2.3专家组:组长单位指挥部安全管理组。 3.1.2.4 抢险组:组长单位项目负责人,成员单位为参与抢险的各施工单位。 3.1.2.5宣传组:组长单位为综合科。 3.1.2.6治安保卫组:组长单位为安质部,成员单位为分包单位专兼职保卫人员。 3.1.2.7救护组:组长单位为项安质部、综合科。 3.2职责 3.2.1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党和关于安全生产的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建立完善项目部应急组织体系,制定项目部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办法控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公司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案,按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组织—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总经理 2、副主任:副总经理二人 成员:各部门经理、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 主要职责:(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批准人:审核人:拟制人: 日期:日期:日期

(2)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3、安全管理委员会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将现场人员 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部门安全员(部门经理)--公司后勤安全主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3)安排现场保护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对事故现场拍照,(4)安排就医陪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就医,陪同人员与司机(或夜班值班司机)一起带伤者就医,或陪同伤者与到现场救治的120车到医院救治。 (5)事故调查处理 按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执行。 (6)巡视督查 必要时安排保安员牵头,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管理秩序,保证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三、预警预防机制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四、平时应急方案 (一)加强对各部门员工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和内容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固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一《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使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施工单位概况 2.1 施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90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规定正式样本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系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 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 损害,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和 生活秩序,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 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不 良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及所属管理各单 位均应制定应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并认真执 行。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严格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使事故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公司和所属电厂应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特征,辨识重大地质灾害和重大气象灾害;依据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建设和生产强制性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的健康状况和在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辨识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影响因素,组织风险评价,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设备设施损害以及重大环境影响的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范本)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目次 目次.............................................................................. I 前言.............................................................................. V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范本). (1) 1 总则 (1) 编制目的 (1) 编制依据 (1) 适用范围 (1)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4 事件分级 (2)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 应急指挥机构 (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3) 6 预防与预警 (4) 风险监测 (4)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4) 预警分级 (4) 预警的发布程序 (4) 预警发布后应对程序 (4) 预警结束 (4) 7 信息报告 (4) 8 应急响应 (4) 响应分级 (4) 响应程序 (5) 应急处置 (5) 应急结束 (6) 9 后期处置 (6) 后期处置内容 (6) 保险理赔 (6) 事故调查与应急评估 (6) 应急工作总结与评价。 (6) 10 应急保障 (6) 11 培训和演练 (7) 术语和定义 (7) 预案备案 (7) 预案修订 (7) 制定与解释 (7) 预案实施 (7) 13 附件 (7)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7)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7)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7) 规范化格式文本 (7)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7)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7) 有关流程 (8)

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预案-2010-001 隧道坍塌事故 应急预案 2010-03-23布 2010-03-23施中铁三局石长指挥部第一项目经理部

中铁三局石长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金盆山、鱼形山隧道坍塌事故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2010-001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行日期:2010年03月23日 中铁三局石长指挥部第一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隧道工程概况 二、隧道危险因素及控制 1、隧道危险因素 2、控制措施 三、隧道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细则 1、隧道坍塌事故遵循原则 2、本应急救援事故事件范围 3、应急预案组织 4、一般规定 5、施工安全措施 6、应急设备准备 7、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8、各专业组职责 9、事故报告 10、各专业处置组 11、应急结束 12、后期处置 13、宣传教育 14、演练 15、预案实施日期 16、附表 金盆山、鱼形山隧道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 石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位于湖南省北部地区,北起常德市石门县北站,南接京广线涝刀河站,线路左线长度262.842km。右线长度264.101km。增建二线新建线路长度281.449km,利用营业线217.557km。 金盆山隧道起讫里程YDK196+806~YDK197+237,全长431m, 鱼形山隧道起讫里程YDK198+493~YDK198+845,全长352m。 二、隧道危险因素及控制 1、隧道危险因素 隧道开挖(进尺超挖)、浅埋隧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 2、控制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 ②、严格进行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作好超前预加固措施。 ③、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④、加强初期支护监控测量。 ⑤、完善洞内、外及辅助井洞的排水设施。 ⑥、严格控制开挖段和衬砌段之间的距离。 ⑦、作业全过程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指导施工,重点地段领导轮流值班监督现场施工。 ⑧、作好防灾应急预案。当地质灾害发生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加强应急措施的培训。 ⑨、方案、预案报公司备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xx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边肖收集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全文的最新版本。欢迎阅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版本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其他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风险分析;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具体实施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能够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计划基本要素齐全完整,计划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xx),结合危险源现状、风险分析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根据不同情况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多种类型风险,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和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和应急支持、应急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等。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针对某种风险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市政建设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交通安全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一、应急处理原则 1、项目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抢救受伤人员是第一位的任务,现场指挥人员要冷静沉着地对事故和周围环境作出判断,并有效地指挥所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抢救伤员,安定人心,消除人员恐惧心理。 2、事故发生地要快速地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 3、要按照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针对事故的性质,迅速作出判断,切断危险源头再进行积极抢救。 4、事故发生后,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使事故现场处于原始状态,为以后查找原因提供依据,这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所有人员必须明白并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 5、发生事故单位要严格按照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遵循事故报告原则,用快速方法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

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1施工现场安全救护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2.1 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1.2.2 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编号:AQ-BH-07020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Emergency disposal plan for power equipment accident

电力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电力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电力设备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X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 《XXX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电力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一次系统 (1)站用电一旦消失,风电机组将失去控制电源,对风电机组设备的安全将造成严重影响。 (2)风机设备故障,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3)主变压器设备故障,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4)站用变设备故障,可能给站内设备及整个风场设备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5)线路保护装置、安控装置,变压器组保护装置故障,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严重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6)110kV开关、220kV开关、35kV开关、隔离开关、PT、CT等高压设备故障,将影响输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汇总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成兰铁路 第三项目部 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二O一三年三月

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参建职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原则。 二、应急策划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工程概况:红桥关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隧址区属高中山剥蚀地貌,岷江位于线路右侧,岷江河谷深切,两侧横向沟谷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2950~3510m,地势左高右低,自然横坡10~60°局部稍陡,最大埋深410m,其中D2K253+710.0002K254+900.000段1190m为浅埋段,进口段D2K253+710.000935.000段225m为明挖段,其余段落为暗挖段,线路在D2K253+839.000附近隧道洞身下穿国道G213公路。 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工点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弃土(Q4q)细角砾土;滑坡堆积层(Q4)碎石土;冲洪积层(Q4)粉质黏土、卵石土、漂石土;泥石流堆积层(Q4)粉质黏土、碎石土;坡崩积层(Q4)粉质黏土、碎石土;破残积层(Q4)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T3x)炭质板岩夹板岩、砂岩;侏倭组(T3)板岩、砂岩夹炭质板岩及断层角砾岩()。地层岩性分述如下:<1-4>细角砾土(Q4q):灰、灰褐、灰黄色,松散~稍密,潮湿,角砾Ф2~15,占50~65%;呈梭角状,局部夹粗角砾,占5~10%,余为粉质黏土填充;石质成分多为砂岩、板岩等,分布于隧道出口右侧河沟附近,厚0~15。属Ⅱ级普通土,C组填料。 <2-4>碎石土(Q4):灰褐、浅黄色,稍密~中密,潮湿,碎石约65%,局部夹块石,Ф60~120,最大Ф150,呈次棱角状,颗粒成分为砂岩为主,板岩次之,分布于隧道洞身D2K255+060260段及出口端D1K256+840915右侧15m之外,厚20~50。属Ⅲ级硬土,B组填料。 <3-6>粉质粘土(Q4):灰白、褐黄色,硬塑状,土质不均,局部夹角砾15~25%,Ф10~50,呈次棱状,其中表层0.5m以上为种植土,含植物根系,厚2~6m,属Ⅱ级普通土,D组填料。 <3-12>卵石土(Q4):褐灰夹灰白色,中密,潮湿~饱和,卵石占60~70%,Ф6~15,局部夹碎石及圆砾10~20%,颗粒成分为石英砂岩、砂岩,余为粉质粘土充填,分选性差,呈次圆状及浑圆状,厚5~40m,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端,属Ⅲ级硬土,B组填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新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6月3日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一、修订背景 2009年3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原《办法》),对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办法》亟需修订完善。 (一)应急预案工作的背景和重心发生变化。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应急预案的定位从补充应急管理制度向完善应急准备、规范应急处置转变,工作重心从解决预案有无向提升预案质量、发挥预案实效转变。同时,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对简化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程序提出了要求。为推动应急预案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需要,有必要对原《办法》进行修订。 (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应急预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应急预案主体责任、

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应急预案功能定位、编制程序、管理责任、预案衔接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体现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的特点,强调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政企应急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突出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和动态管理。而原《办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主要问题是重规范企业应急预案内容,轻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重预案内容的全面性,轻应急预案内容的实用性;重规范企业内部各类应急预案衔接,轻政企应急预案衔接;重规范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轻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动态管理。因此,需要通过修订原《办法》补充和细化相关具体要求。 (三)一些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办法》汲取和改进。根据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导致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瑞海公司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应急处置力量、装备严重缺乏,不具备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