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鼻内镜和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鼻内镜和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对比分析刘小云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2(10)18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和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对比.方法将6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4人,对照组34人,治疗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探讨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中24例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组34例患者中13例治愈,10例好转,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7.65%.并且治疗组复发率(1/34,2.94%)低于对照组(8/34,23.53%).两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安全、有效,由于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刘小云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西宜春3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4+1
【相关文献】
1.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的鼻内镜修正性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李志伟
2.鼻内镜与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对比体会 [J], 肖小静
3.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及中、下鼻道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分析[J], 赵振华;肖大江
4.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效果观察 [J], 杨欣荣
5.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病人的短期临床研究 [J], 丁绍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接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0例,60例采用传统筛窦开放方式治疗的为A组,60例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方式治疗的为B组。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80.00%。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保留鼻腔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具有手术创口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标签:慢性鼻-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非特异性感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功能减退、呼吸不畅等症状,是因急性鼻炎、鼻窦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所致[1]。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实施筛窦开放手术切除病灶,存在对鼻腔生理结构破坏较大,并发症较多,易反复发作等不足。
鼻内窥镜手术具有清除病灶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2]。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接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传统筛窦开放方式治疗的为A组,60例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方式治疗的为B组。
A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42.5±5.6)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3.5±1.2)年。
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42.6±5.7)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病程(3.7±1.5)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A组采用传统筛窦开放方式治疗。
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结合局部麻醉,于尖牙嵴至第二尖牙部位作一长约2 cm横向切口,剥离骨壁上骨膜及周边软组织,充分暴露并凿开上颌窦前壁,开放窦腔观察病变性质,切除病灶建立骨孔并堵塞窦腔,缝合手术切口。
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效果

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效果鼻内镜下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鼻孔进入鼻腔,再经过内窥镜引导下,对鼻窦路径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效果。
一、手术前首先需要明确区别鼻窦炎的类型,目前常见的包括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手术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以及病因。
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如鼻内窥镜检查、鼻窦CT或MRI扫描等。
二、手术过程鼻内镜下手术一般需要全麻下进行。
手术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鼻内镜检查:使用鼻内镜对鼻腔和鼻窦进行检查,确定手术需要的操作点。
2. 麻醉:在手术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
全麻患者会进行静脉麻醉。
3. 探通鼻窦:通过鼻内镜引导下,使用钝性探针或者针骨折器以及钻头等工具探通鼻窦,清理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及分泌物。
4. 扩大鼻窦通道:使用鼻窦扩张器或组织切割器扩大窦口通道。
5. 治疗:根据鼻窦炎的病因、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窦口冲洗、切除息肉、拆除炎性骨性增生等等。
三、术后恢复术后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出血:手术后一般会出现少量流血,如有过多渗血需及时就诊。
2.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手术方式,医师会视情况为患者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如口服抗生素、抗炎药、止痛药、鼻喷雾等。
3. 饮食:手术后24小时内只可进食清淡流质食物。
术后2-3天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以免引起局部刺激。
4. 清洁:手术后要保持鼻孔清洁,避免强力擤鼻,应用生理盐水加上头部朝下的姿势帮助鼻涕流出。
四、效果评价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非常好。
手术可以清除鼻窦内的炎性组织,拆除骨性增生,切除息肉,改善窦道通畅性等,并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症状得到极大改善,患者恢复快,手术效果长期稳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鼻内镜下手术仅适用于局部病变,难以修复严重骨性破坏及炎症蔓延至颅内等情况。
经内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比较研究

经内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比较研究作者:李荣库来西•木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比较经内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09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治疗与经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内镜手术;常规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随着医学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耳鼻喉科手术之中鼻内镜的应用越来越多。
在耳鼻喉科,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是最为常见的两种需要行手术治疗的疾病,将鼻内镜应用于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之中,疗效显著[1]。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鼻内镜手术能够在手术之中为术者提供清晰的视野,然后在清晰视野下进行手术操作,能够清楚地辨析患处的具体位置。
本文主要对2009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经内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12-76岁,平均(50.21±11.02)岁;病程为1-4年,平均(2.32±0.42)年。
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所确定的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临床分型以及分期标准,本组120例患者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Ⅰ型1期14例,2期21例,3期15例;Ⅱ型1期11例,2期7例,3期16例;Ⅲ型26例。
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均衡性。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的临床分析

【 2 ] 蒋 智 铭. 前列 腺诊 断病 理 学 : 前列腺 上 皮 内瘤 【 M】 . 上海 止 海 科 技
教 育出版社, 2 0 0 8 : 4 1 — 4 5 .
[ 3 ] 郑 索琴, 程亮 . 高级 别 前列腺 上 皮 内瘤变 及 其他 癌 前病 变 的病 理
特点[ J ] _ 中华病理学杂志, 2 0 0 8 , 3 7 ( 5 ) : 2 8 9 - 2 9 3 .
但 核仁 多不 明显 。高级 别P I N主要表 现为核 大 、深 染 、核 重叠 、胞 浆 略嗜碱 及上 皮增 生 ,周 围基 底细 胞可 见 。有 时可 以见到 缺乏 纤维 血 管 轴 的微乳 头 ,类似 与 乳腺 癌 中所见 ,靠 近基底 膜 的细 胞核 仁更 加
明显 ,在增 生更 明显 的病例可 以见 到架桥 ( R o ma n b r i d g e )和筛状结
慢性 鼻窦炎是 耳鼻喉科 的一种常 见病和 多发病 ,多 由急性化 脓性 鼻 窦炎转化 而来 。该病 与特异性 体质有 关,反复迁 延发作源于 没有及 时得到根 治的急性 鼻窦 炎[ 】 】 。如果 采用鼻 内镜手术 治疗慢性 鼻窦 炎 , 具 有治 愈率 高 、恢 复快 、疗 效显 著 、并发症 少 等优 点 。为此 ,笔者
时参照 1 9 9 7 年制定 的慢性 鼻窦炎鼻息 肉临床分 型分期及 内镜手术疗效
析 ,以判断不 同类型的疗效差异和何种类 型的疗效更 好。如无差异 ,
计算 总有效率的0 5 %C I 。 2结 果
经6 — 1 2 个 月 随访 ,按照 判定 标准 所得各 种类 型 的疗 效结 果见表 1 ,其中 I 型治疗有 效率为 1 0 0 %,Ⅱ型治疗有 效率为9 7 . 4 7 %,f f I 型治 疗有效率为9 4 . 1 2 %,总有 效率 为9 7 . 0 6 %。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3 讨 论
鼻 内窥镜手 术 , 可用 于 治疗 慢 性 鼻 窦炎 , 已取 得 良好 疗效 。 并 20 06年 2月 ~ 0 0年 1 21 0月笔者采 用鼻 内镜 手术治疗 5 0例慢性 鼻窦炎患者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窦 炎手 术 包 括 上 颌 窦 根 治 术 , 就 是 将 通 过 打 开上 颌 窦 前 壁 , 也 清
接受手术 4 2例 , 有前期手术史者 8例。症状 见鼻塞 、 流黄涕或 回
吸性 黄 痰 、 嗅觉 减 退 、 痛 、 血 、 中带 血 或 伴 打 喷 嚏 、 清 涕 。 头 涕 痰 流
而 且 不 能 同 时行 双 侧 鼻 腔 手术 。近 年 来 , 者所 在 医 院开 展 的 笔
本组 5 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 手术均 获成功 , 后观察随访 6 术 个月 ~ 1年 , 治愈 3 3例 , 6 %。患者恢 复正常鼻通气 , 占 6 术腔 上 皮化 , 黏膜光滑 , 引流通畅 , 无性或少量黏液脓性 分泌物 , 3个 1~ 月 内鼻塞 、 头晕 和 头痛 等症 状 消失 , 效满 意 。好 转 1 疗 3例 , 占 2% ; 6 无效 4例 , 8 , 占 % 总有 效率 9 %。并发症 主要是 术 中出 2
疗鼻窦炎 目前有着不 可比拟的优势 , 它借助 内窥镜 的 良好照 明,
对鼻腔深部结构也能够清晰的观察 , 传统 的高效治疗性或者全 将
部 刮 除 鼻 窦 内 黏 膜 的 破 坏 手 术 , 变 为 在 彻 底 清 除 病 变 的基 础 转 上 , 可能 保 留鼻 腔及 副 鼻 窦 的正 常 黏 膜 和 结 构 , 成 良好 的 通 尽 形 气 和 引 流 , 使 鼻 腔 、 窦 黏 膜 的形 态 和 生 理 功 能 恢 复 的功 能 炎 的 临床 疗 效 观 察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为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将8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实施负压置换治疗,b组53例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6.23%,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实施负压置换治疗。
用l%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收缩鼻粘膜,擤尽鼻涕,取仰卧位并垫肩,使下颌颏部与外耳道口连线与水平面(即床平面)垂直,将以0.5%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为主并配入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的混合液约2 ml注入治疗侧鼻腔,用连接吸引器(负压不超过24 kpa)的橄榄头塞入治疗侧前鼻孔,同时指压另一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令患者连续发断续的“开、开、开”音,同步开动吸引器,持续1~2 s即停,如此重复6~8次。
每日治疗一次,一周一个疗程。
可以治疗2~3个疗程。
b组实施鼻内镜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
对有息肉患者术前3~5 d服用糖皮质激素,待息肉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局麻鼻内窥镜下先将钩突摘除,使筛泡充分打开,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在鼻内镜引导下将各组筛窦、额窦、蝶窦开口开放[4]。
术中采用1∶ 40 的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棉片擦拭鼻腔黏膜,使其收缩止血[5]。
术毕填塞鼻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服用糖皮质激素3~5 d。
1.3 疗效评定标准[6] ①显效:流脓涕、鼻塞、嗅觉衰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鼻内镜显示鼻窦开放练好,鼻腔黏膜上皮化,脓液及炎症消失。
②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鼻内镜显示脓液减少,鼻腔黏膜肉芽组织形成。
③无效:上述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鼻窦口狭窄,脓液分泌增多,鼻内镜显示鼻息肉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鼻内镜和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优劣差异

经鼻内镜和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优劣差异摘要目的研究经鼻内镜和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优劣差异。
方法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38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鼻腔、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量(26.3±2.4)ml及手术时间(35.8±6.1)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8±1.3)ml、(59.0±7.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鼻内镜手术和常规鼻腔、鼻窦手术均能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而鼻内镜手术可操作性高,安全性好,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鼻内镜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nasal endoscopy and routin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42 cases)and research group (3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surgery,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nsnasal endoscopy.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operation time and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post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s (26.3±2.4)ml and operation time as (35.8±6.1)min than (66.8±1.3)ml and (59.0±7.3)min in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76.19%,which was 94.74% in resear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oth endoscopic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nasal cavity and sinus surgery can treat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however,endoscopic surgery shows high operability and safety,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primary hospitals.【Key words】Transnasal endoscopy;Chronic sinusitis;Nasal polyps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多发疾病,前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因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反应所造成的,后者发病原因主要为因鼻黏膜长时间炎症导致组织产生水肿所引起的[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2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鼻内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
析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
P<0.05。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
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传统手术;慢性鼻窦炎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on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102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surgical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all dat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ta was P < 0.05. Conclusion: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so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endoscopic sinus surgery,traditional surgery,chronic sinusitis.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之后,多是由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合理、彻
底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而导致[1]的,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鼻塞、头痛、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近年来随
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本文作者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回顾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我院治疗的10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经CI或内镜检查确诊,并存在典型的慢性鼻窦炎症状,包括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鼻塞、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以及嗅觉失灵等,所有患者已进行为期7d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对手术不耐受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予以排除。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各51例。
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6-72岁,平均(38.2±3.5)岁;病程
0.5-18年,平均(4.3±2.7)年。
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7-71岁,平均(38.7±3.2)岁;病程10个月-17年,平均(3.9±2.8)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
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于术前7d内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术前3d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进
行负压洗鼻和肌肉注射止血剂,术前1d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
图等常规检查,以确定其符合手术指征。
应用CT扫描对患者鼻旁窦的冠状位和轴状位进行
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手术实施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取仰卧位,视患者疾病分型进行麻醉处理。
先对患者中
鼻甲后半部分进行切除,充分暴露鼻腔蝶窦口,随即对蝶窦口前壁进行切除,开放蝶窦、后
组筛窦和前组筛窦,最后开放额窦口,扩大切口,直至颌窦口,对病灶进行切除,然后将创
口逐层缝合。
用含碘伏纱条填充颌窦腔,凡士林纱条填充鼻腔,可避免细菌侵入创面引起感染,同时有利于患者鼻腔黏膜保持湿润。
实验组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同样取仰卧位,视患者疾病分型进行麻醉处理。
若患者合
并鼻息肉,则先切除息肉,然后于钩突前下缘做一弧状切口,先进行剥离再切除钩突,开放
筛泡,并扩大筛窦、颌窦和蝶窦,然后将窦口、病灶组织以及窦腔内脓液彻底清除干净。
若
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则先对其进行纠正。
手术过程中最好保留中鼻甲,若中鼻甲出现反向
弯曲或伴随重度鼻息肉,则行中鼻甲成形术,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下鼻甲。
手术完成后将病变
组织送检,并用含碘伏纱条填充颌窦腔,凡士林纱条填充鼻腔,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
据《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可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
治愈:临床症状完
全消失,鼻内镜或X 线检查显示窦口开放良好,鼻窦正常,无脓性分泌物;有效:临床症状
有所改善,鼻内镜或X线检查显示少许肉芽组织形成,鼻腔黏膜轻度肿胀,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鼻内镜或X线检查显示窦口狭窄,窦腔粘连,脓性分泌物增多。
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组间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x2检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
P<0.05表明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15%显著高于对照组70.58%,数据差异具统
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也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所有人群均可发病,但低龄、年老体弱者更为多发,患者多有脓涕、鼻塞、嗅觉障碍、头痛等症状,且由于该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鼻窦炎的发
病率逐年上升,对该病的治疗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2]。
在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过程
中发现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欠佳,并且长期服用抗生素药物、鼻腔喷雾或激素使患者产
生了耐药性,对机体免疫力造成了损害,因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成为最佳选择。
既往应用传统手术治疗,手术视野范围小且不清晰,导致对病灶切除不够彻底或切除过大,
影响了鼻窦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传统手术创面大,愈合时间长,极易发生感染,增加了患
者的痛苦。
而鼻内镜手术可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通过鼻内镜可清晰显示鼻腔解剖结构[3],对鼻窦病灶可进行全方位仔细探查,提高手术切除精准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并发症
的发生率。
另外,鼻内镜手术的切口较小,在手术过程中可避免伤害到鼻腔黏膜组织,减少
出血量,同时通过切除局部病灶对患者鼻腔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进行改善,为鼻腔黏膜功能
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15%显著高于对照组70.58%,且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15.68%,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因手术视野不佳,容易对患者的鼻
窦腔及鼻腔软组织造成损伤,导致鼻腔出血、窦腔粘连、眶周淤血等并发症发生。
鼻内镜手
术在鼻内镜监视下进行,可直接观察到患者病变组织的具体情况,减少对患者鼻腔组织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喜安. 鼻内窥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14):64-65.
[2]臧岭,汤夏冰. 鼻内镜术后采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683-685.
[3]韦舟雄,何江,张武宁,等.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 华夏医学,2017,30(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