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技能的形成所有选择题合集
教育学习题集7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 知识B. 能力C. 练习 D .活动2.( ) 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A .知识 B. 能力 C. 技能 D .智力3.技能的学习要以( ) 的掌握为前提。
A .感性知识B. 理性知识C. 陈述性知识D .程度性知识4.吹拉弹唱属于( ) 技能。
A .认知B. 心智C. 操作D .评价5.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 。
A .外显性 B. 客观性 C.展开性 D .观念性6. 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 。
A .外显性 B.客观性 C. 展开性 D .观念性7. 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 。
A. 外显性B. 客观性C. 展开性D .观念性8.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 。
A. 外显性B. 客观性C.展开性D . 观念性9.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 外显性B. 展开性C.内潜性D . 客观性10.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 简缩性B. 外显性C.内潜性D . 观念性11. 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 ) 的范畴。
A. 感性知识B. 理性知识C. 陈述性知识D . 程序性知识12.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 ) 为基础。
A. 认知B. 知识C. 智力 D .练习13.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 。
A. 听觉控制B. 视觉控制C. 触觉控制 D .动觉控制14.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 ) ,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
A. 定向B. 模仿C. 整合D .练习15. 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可分为( ) 。
A. 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 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 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 D .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题库1-0-8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题
库1-0-8
问题:
[单选]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A.智力技能
B.B.知识迁移
C.C.智力
D.D.思维程序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问题:
[单选]吹拉弹唱属于
A.A.识记技能
B.B.心智技能
C.C.操作技能
D.D.认知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问题:
[单选]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A.内部反馈
B.B.外部反馈
C.C.动觉反馈
D.D.过程反馈
内部反馈是操作者自身提供的感受反馈,外部反馈是自身以外的反馈。
(11选5 )
问题:
[单选]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A.集中与分散练习
B.B.整体与部分练习
C.C.模拟与实际练习
D.D.过分与适度练习
根据内容完整性,练习可分为整体与部分练习。
问题:
[单选]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A.抑制现象
B.B.挫折现象
C.C.高原现象
D.D.低分现象
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问题:
[填空题]技能的学习要以的掌握为前提。
问题:
[填空题]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为基础。
问题:
[填空题]通过_____,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_____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七章_技能的形成[1]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七章_技能的形成[1]](https://img.taocdn.com/s3/m/5846bde1524de518964b7da5.png)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8.(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拟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9.( )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 B.操作定向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1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11.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认知 B,联结 C.自动化 D.内化12.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9.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0.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
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C.理解技能和运用技能 D.智力技能和运用技能22.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2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8.(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拟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9.( )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 B.操作定向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1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11.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认知 B,联结 C.自动化 D.内化12.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9.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0.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
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C.理解技能和运用技能 D.智力技能和运用技能22.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2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A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2.从所涉及骨髂、肌肉大小,弹钢琴属于( C )。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C.精细动作技能D.粗大动作技能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B )。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D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D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C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7.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A )。
A.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8.( B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反馈。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 ),执行具有( C ),对象具有( D )。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C )。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C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1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C )。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就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A.知识 B.策略 C.技能 D.能力2.对于技能,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B.属于动作经验C.技能的学习要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D.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学习的前提是要以( )的掌握。
A.基础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科学知识 D.程序性知识4.操作技能也叫()。
A.认知技能 B.智慧技能 C.智力技能 D.动作技能5.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 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 D.徒手型;器械型6.根据动作连贯与否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 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 D.徒手型;器械型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 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 D.徒手型;器械型8、(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和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9、()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拟10.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12.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13.不是操作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 D.结构具有展开性14.不是心智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0A.讲解B .观察C .示范D .练习2.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0A.抑制现象B .挫折现象C .高原现象D .低谷现象3. 阅读技能是一种()oA.操作技能B .运动技能C .心智技能D .学习技能7. 吹拉弹唱属于()oA.识记技能B .心智技能C .操作技能D .认知技能8. 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oA•图示B .坐标C .遗忘曲线D .练习曲线9.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oA.器械型操作技能B .细微型操作技能C .连续型操作技能D .开放型操作技能10. 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oA.桑代克B .加里培林C .加涅D .巴甫洛夫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1 .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O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O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 .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 ________ 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它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练习的因素有口练习方式。
3. 我国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 、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 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 ____________ 反馈。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智动作的形成阶段中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智慧技能活动的简略、压缩和自动化。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七章__技能的形成选择题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就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A.知识 B.策略 C.技能 D.能力2.对于技能,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B.属于动作经验C.技能的学习要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D.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学习的前提是要以( )的掌握。
A.基础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科学知识 D.程序性知识4.操作技能也叫()。
A.认知技能 B.智慧技能 C.智力技能 D.动作技能5.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 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 D.徒手型;器械型6.根据动作连贯与否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 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 D.徒手型;器械型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 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 D.徒手型;器械型8、(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和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9、()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拟10.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12.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13.不是操作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 D.结构具有展开性14.不是心智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2.按照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类,弹钢琴属于()。
A.闭合型操作技能B.开放型操作技能C.细微型操作技能D.粗放型操作技能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A.打开收音机B.练字C.实弹射击D.开车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8.()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简缩性B.外显性C.内潜性D.观念性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1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具有观念性B.具有内潜行C.具有简缩性D.具有整体性1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14.()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A.认识技能B.动作技能C.知识迁移D.思维15.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1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7.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18.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9.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20.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21.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22.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A.心理练习B.整体练习C.区组练习D.分配练习23.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称之为()。
A.心智技能B.演讲技能C.驾驶技能D.操作技能24.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
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
这是指操作动作的()。
A.合法性B.客观性C.适应性D.精确性25.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2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27.在原型内化阶段,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言语的()。
A.动作效应上B.动作本身C.对动作的认知D.利用言语来标志练习2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B.学习应循序渐进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D.先要有准备动作2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30.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B.示范C.练习D.反馈31.在演示加法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知道运算的客体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次序)及方法(运算的方式)。
按照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这属于()。
A.动作的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动作阶段D.内部言语动作阶段32.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33.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34.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平衡现象B.不协调现象C.停顿现象D.起伏现象35.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36.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37.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38.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39.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胜1.A 2.C 3.B 4.D 5.D 6.C 7.A 8.B 9.A 10.C 11.C12.C 13.C 14.A 15.C 16.C 17.D 18.D 19.13 20.B 21.C22.B 23.D 24.D 25.D 26.D 27.A 28.A 29.B 30.C 31.A32.A 33。
D 34.D 35.C 36.C 37.D 38.B 39.B选择题1.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答案与解析:选B。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因此,答案为B。
2.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答案与解析:选C。
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因此,答案为C。
3.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答案与解析:选D。
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前者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
因此,答案为D。
4.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A.打开收音机 B.草书C.实弹射击 D.开车答案与解析:选B。
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
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
因此,答案为B。
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C.智力 D.思维程序答案与解析:选A。
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因此,答案为A。
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答案与解析:选D。
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因此,答案为D。
7.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答案与解析:选D。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
因此,答案为D。
育路职业、单项选择题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8.(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拟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9.( )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 B.操作定向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1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11.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认知 B,联结 C.自动化 D.内化12.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9.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0.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
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C.理解技能和运用技能 D.智力技能和运用技能22.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