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名词解释“物质化”过程“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高原期[参考答案]高原期: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高原期”,在高原期过后,练习曲线又继续上升。

原型定向[参考答案]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试述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参考答案](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

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

所谓的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执行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

所谓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

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

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心智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

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再提出言语要求。

附答案和重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第七章

附答案和重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第七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l、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B 】P105A.本能行为 B.活动方式 c.知识 D.习惯动作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 】P106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3、下面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A 】P107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4、操作技能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之一是主要靠何种感觉控制【 B 】P109A.动觉 B.视觉 C.听觉 D.触觉5、操作技能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之一是何种控制增强? 【 D 】P111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动觉6、动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各个动作之间相互干扰减少,这个动作阶段是【 C 】P110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7、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C 】P118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8、在练习的中或后期,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D 】P111A.练习曲线 B.负迁移 C.学习干扰现象 D.高原现缘9、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C 】P111A.示范与讲解 B.模仿 C.练习 D.有效反应lO、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

这个时期称为【 B 】P111A.过度学习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

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 A 】P111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12、吹拉弹唱属于。

【 C 】P106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1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七章_技能的形成[1]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七章_技能的形成[1]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8.(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拟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9.( )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 B.操作定向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1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11.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认知 B,联结 C.自动化 D.内化12.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9.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0.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一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2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

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C.理解技能和运用技能 D.智力技能和运用技能22.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2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所有选择题合集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所有选择题合集

一、选择题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2.按照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类,弹钢琴属于()。

A.闭合型操作技能B.开放型操作技能C.细微型操作技能D.粗放型操作技能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A.打开收音机B.练字C.实弹射击D.开车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8.()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简缩性B.外显性C.内潜性D.观念性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1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具有观念性B.具有内潜行C.具有简缩性D.具有整体性1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14.()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第七章_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_技能的形成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
(二)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与形成阶段 (1)基本特征: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 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⑧结构具有简缩性。 (2)形成阶段: 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 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 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 动作阶段。 练习:下列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A观念性 、内潜性、减缩性 B客观性 、内潜性、检索性 C 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 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 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
(四)心智技能培养的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 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 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 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 求最再现出 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操作模仿阶 段的动作特点: a、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 活性较差。 b、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c、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 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d、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 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D、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 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 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 特点: a、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 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b、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 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c、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 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 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d、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 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_________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2.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成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4.对活动起定向作用A.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5.吹啦弹唱属于技能A.认知B.心智C.操作D.评价()6. 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7. 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8.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A.初始阶段B.中间阶段C.结束阶段D.全过程()9. 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10.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观念性D.展开性()11. 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12. 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_________A.简缩性B.外显性C.内潜性D.感念性()13. 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的范畴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4.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_为基础。

A.认知B.知识C.智力D.练习()15.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_________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16. 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进行心智活动系统研究的是_________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17.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_________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触觉控制D.动觉控制()18.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_________,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选题1。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言语指导B.示范C.练习D.反馈2.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

A.集中练习B.分散练习C.实际练习D.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3.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动作练习形式是().A。

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集中练习 D。

分配练习4.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

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D.缺乏适当的指导5。

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

A.发现法 B。

讲解法 C。

示范法 D。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6。

绘画属于()。

A。

心智技能 B。

操作技能 C。

陈述性知识 D。

认识策略7。

以下哪个不是操作技能的特点().A.对象具有客观性 B。

动作的执行具有外显性C。

对象具有观念性 D。

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8。

技能的种类有()。

A。

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

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

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9.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A。

图示 B.坐标 C。

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10。

以下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A。

阅读 B.写字 C。

解应用题 D.笔算11.下列特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有()。

A.对象具有客观性B.动作的执行具有内潜性C.对象具有观念性 D。

结构上具有简缩性12。

区分字母B、F、H和汉字已、巳、己属于智慧技能的()。

A.辨别 B。

概念 C。

规则 D。

高级规则1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中,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水平较低的阶段是()。

A。

操作定向 B。

操作熟练 C.操作模仿 D。

操作整合14。

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

A。

操作模仿 B。

操作熟练 C。

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15。

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

微格教学第七章 提问技能

微格教学第七章  提问技能
B M N
·
C
·
A
[4]分析型提问要求学生识别 Nhomakorabea件和结论或者找出条件之 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思想、寻找根据进行解 释或鉴别,进行较高级的思维活动,需要教 师不断的给与指导、提示或帮助。
【5】综合型提问
要求学生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 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见解、新观点,从分 析中得出结论,或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事实 推理想像可能的结论。
[6]概括提问法
特殊性质的提问方法
五、提问的程序
六、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的适度性、针对性[学生的疑问之处]
2、提问的清晰度 3、提问的渐进性 4、效果的显著性
[1]澄清;[2]支持;[3]纠错;[4]表述 意见;[5]关联;[6]举例;
4.分布 5.停顿 6.反应
四、提问技能的类型
1.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分类 2.根据数学思维方法标准分类
1.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分类
回忆型 理解型 应用型 评价型
[1]回忆型提问
含义: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 定理和方法的回忆,这要求学生对已 教的具体事实和知识再现和确定,这 种提问对于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 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C.
.O A . B.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内
d﹤r d=r d﹥ r
点在圆上 点在圆外
C.
(d表示圆心到点的距 离,r为圆的半径。)
.O A . B.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a
b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C 相离
b 相切(切线) a 相交(割线)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d r
d>r 相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按照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类,弹钢琴属于( )。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细微型操作技能 D.粗放型操作技能 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 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 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 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

A.原型设计阶段 B.原型内化阶段 C.原型操作阶段 D.原型定向阶段 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1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具有观念性 B.具有内潜行 C.具有简缩性 D.具有整体性 13. 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 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 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 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4. ( ) 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A.认识技能 )。

B.动作技能 C.知识迁移 D.思维 15.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1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7.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8.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 )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9.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 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0.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21.吹拉弹唱属于( ) 。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2.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 。

A.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区组练习 D.分配练习 23.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 称之为( ) 。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操作技能 24.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

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 方面都符合标准。

这是指操作动作的( ) 。

A.合法性 B.客观性 C.适应性 D.精确性 25.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2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7.在原型内化阶段,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言语的( ) 。

A.动作效应上 B.动作本身 C.对动作的认知 D.利用言语来标志练习 2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 。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2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30.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 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31.在演示加法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知道运算的客体 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次序)及方法(运算的方式)。

按照加里培林的心 智技能阶段理论,这属于( )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动作阶段 D.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32.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3.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34.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35.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6.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37.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 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 )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38.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9.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胜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连续性操作技能和______。

2.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______与控制。

3.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______。

4.原型内化阶段包括了加里培林及其学派所称的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 言语动作阶段和______三个阶段。

5.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 1959 年系统提出了______的理论, 认为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 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6. 研究表明, 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 流畅性、 迅速性、 经济性、 ______、 适应性。

7.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的研究而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为______、 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8.通过原型定向阶段,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______,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 了内部控制条件。

9.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______的作用尤为明显。

10.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______和心智技能两种。

1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细微性操作技能和 ______。

1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实现的______。

13.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包括______的各种信息和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 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14. 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动作方式的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动作的执行达到高 度的完善化和______。

15.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为基础。

16._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17.学校中技能的学习以______的掌握为前提。

18.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______。

19.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______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20.闭合回路理论强调每一动作反应都表征于记忆中,而______理论主张,每一运动仅在记 忆中储存有限的时间, 在这有限的时间内, 有关运动的某些信息被抽取并作为图式的一部分 表征于记忆中。

21.______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即内部动作映像形成的过程。

22.安德森认为技能的形成直接来源于陈述性知识向______知识的转化。

23. 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 动作技能, 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_____活动方式。

24.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______、 自动化阶段。

25.______是心智技能形成的一个阶段,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 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26.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运动知觉的______,经常会发生学习者对自己的错误动 作不能意识到的现象。

27.操作技能练习中的反馈一般来自内部反馈和______两个方面。

28.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______、出声的外部 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9.有关操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外显性、______的特点。

30. 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操作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______性、 精确性和灵活性, 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30.吹笛子、打网球、体操这些技能属于______。

31.智力技能也叫认知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_____活动方式。

32.在______阶段,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要确定所等心智技能的实践 模式和操作活动程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33.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在相对简单的______方面。

34. 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 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______操作技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