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品种
不同苜蓿品种营养价值的对应分析

cao xue2021年第1期总第258期不同苜蓿品种营养价值的对应分析明英1,2,高3,朝鲁门",丽5!,6(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2•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3•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陈巴尔虎旗021500;4.自治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0211996;5•呼伦贝尔国家野外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摘要:以呼伦贝尔地区种植不同苜蓿(MeePogo t a tUa)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苜蓿品种与营养成分之间相关关系。
对应分析能够比较直观地揭示苜蓿品种与营养成分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能够反映不同苜蓿品种中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结果表明:粗纤维与钙和磷之间相互关联程度较为密切,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水分与其他各养分之间的相关程度均较差;10个苜蓿品种,其中龙牧801苜蓿和草原3号苜蓿中的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且龙牧801苜蓿营养成分含量远不同于西伯利亚杂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含量;根据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可将10个苜蓿P种分为5个区域,其中龙牧801、草原3号、新疆大叶苜蓿为一个区域,WL168、肇东苜蓿、猎人河和辉腾原杂花苜蓿为一个区域,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甘农3号和西伯利亚杂花苜蓿各为一个区域。
关键词:苜蓿;营养价值;对应分析中图分类号:S54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971(2021)01-0028-08DOI:10.3969/j.issn.2096-3971.2021.01.005苜蓿是多年生豆科植物,抗逆性强、分布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牧草之王”的[1],其饲价值高,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良粗质饲料,营价值和适口性高于所有禾本科类牧草、籽实类能量饲料和秸秆[2,3],是发展奶牛业的物质;是收稿日期:2020-1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703081);“YZ研发计划”(2016YFC0500603,2018YFF021340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i-34)资助作者简介:郭明英(1982-),女,黑龙江北安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D为草地资源、生态与管理,E-mail:guomingying163@%*通讯作者:徐丽君(1978-),女,内蒙古通辽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牧草生产与草地改良,E-mail:xulijun_nmg@%解决草食家畜缺乏优质豆科牧草以及蛋白质饲料严不足的有效,业生产和质量安全的优质饲料十句。
适于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饲料与添加剂635紫花苜蓿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是畜禽喜食的上等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但全世界紫花苜蓿有600多个品种,不少种植者对紫花苜蓿品种缺乏了解,以至引种了不适合当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全军覆没。
引进紫花苜蓿品种主要应考虑温度、降雨量和土壤三方面因素。
紫花苜蓿抗寒性即越冬能力的主要指标用休眠级数来表示,级数越小,抗寒性越强,级数越大,抗寒性越低。
北方要根椐紫花苜蓿的休眠级选择种植区域。
东北北部、内蒙古等地,适宜选择休眠级在1~3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东北南部适宜选择休眠级在4~5级的紫花苜蓿品种。
通过多年试验观察和生产实践,有以下十大品种适于北方选种。
1.亮苜5号是产于加拿大的一个对苜蓿主要病害具有高抗性的品种。
茎秆很细,叶深绿,76%以上为5~7个叶片。
根冠广深,花紫色,种子肾形,千粒重1.4克。
抗寒能力优异,休眠级数3~4级,在有雪覆盖的条件下,能耐受-50℃低温。
抗旱能力优异,能在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的地区良好生长。
再生性能良好,刈割后生长快,每年可刈割2~5次。
抗病性优秀,对褐斑病、黄萎病、细菌性枯萎病、疫霉、根腐病等有很强的抗性。
抗虫性优秀,对豆长管蚜和苜蓿蚜虫具有良好的抗性。
产草量高,全年可产鲜草6000~8000公斤亩,干草5~公斤亩。
营养价值高,草质柔嫩,叶量丰富,叶茎东港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孙海岩丹东市畜牧兽医局胡成波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王洗清适于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比超过50%,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4%以上。
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2.C W 300是从美国引进的高产优质品种,休眠级数为3级。
叶量丰富,茎秆细软,品质优良,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1.3%~25.7%,消化率达72%以上。
分蘖能力强,再生性好,持久性强,能持续高产3~5年。
全年可刈割3~4茬,干草产量1500~2000公斤/亩。
具极强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若有积雪覆盖,在-40℃低温下可安全越冬。
苜蓿的适应性概要

苜蓿的适应性、分布和区划苏加楷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摘要新华网2001.08.15发表了紫花苜蓿之死一文,报道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旗7万亩苜蓿因倒春寒而几乎全部死亡。
本文根据苜蓿的起源,适应性,气候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量对其分布的影响,认为远距离引种特别是在生态条件差异很大的地区引种苜蓿品种,应先进行3年以上的适应性试验,才可最终确定苜蓿品种能否适应新引入的地区。
本文还介绍了适应我国东北,内蒙古高原、黄淮海、黄土高原及新疆等5个栽培区的苜蓿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
关键词:苜蓿适应性分布区划一、从“紫花苜蓿之死”一文说起新华网2001.08.15发表了“紫花苜蓿之死”一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说的,“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5日电(记者张云龙)当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草返青并且茁壮生长的时候,落户这里三年的“新贵”~~紫花苜蓿,没有经受住倒春寒的袭击,7万亩的苜蓿几乎全部死亡”。
从文章介绍可知,呼盟种植的苜蓿主要是在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和海拉尔。
1999年从美国引进1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当年生长表现良好,2000年春季返青率达70%到75%。
但到了2001年5月下旬,返青不到20%,其余部分根系普遍腐烂,开始大面积死亡。
200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上,我们看到“鄂温克旗引种美国苜蓿改良退化草场试点实验研究”一文,文中介绍鄂温克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心,北纬47°33ˊ-49°15ˊ,东经118°48ˊ-121°09ˊ,年平均气温-2.4~-2.2℃,一月最冷,平均-28~-26℃,七月最高平均19~22℃,无霜期100~112天,≥0℃积温2380℃,≥10℃积温1800~2000℃。
年平均降水量400~450mm。
美国Dr.Stephen教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美国苜蓿的秋眠等级选择了13个苜蓿品种,其中秋眠性1级的1个,2级的6个,2.5级的1个,3级2个,3.5级的1个,4级的1个,还有一个不知其秋眠等级。
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

第34卷第11期V o l.34,N o.l l草业科学P R A T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2347-235811/2017D O I:10.11829/j.is s n. 1001-0629.2016-0551徐丽君,徐大伟,逄焕成,辛晓平,金东艳,唐雪娟,郭明英.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草业科学,207,34(1 1 )2347-2358.X u L J ,X u D W,-)ang H C»X in X P,in D Y,T a n g X J »Guo M Y.C h in e s e a lfa lfa h a b ita t s u i t a b ilit y re g io n a liz a tio n.P ra ta c u ltu ra l Scie n ce, 201 7 ( 11) = 2347-2358.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徐丽君1,徐大伟1,逄煥成1,辛晓平1,金东艳1,唐雪娟1,郭明英2(1.呼伦贝尔国家野外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2.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摘要:苜蓿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多年生牧草种之一,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苜蓿的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如何选择适宜的苜蓿在适宜的区域种植,对指导大面积作业尤为重要。
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适宜性模型,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各因子同时联系牧草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苜蓿属植物在全国生态范围内的分布区域,提出了我国苜蓿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为:东北区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的中西部及黑龙江东部部分市县;内蒙古区集中在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及兴安盟等,西部的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等;西北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新疆的伊犁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区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同时在主干河流建立缓冲带作为苜蓿的适宜区;青藏高原区适宜区比较少,青海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藏族自治州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华北区在河北省北部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烦上以南的地区;黄土高原区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苜蓿;华中区主要分布在安黴省北部、江苏省北部、湖北省西北部;西南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北部,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遂宁市、綿阳市南部。
内蒙古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分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分析迟晓雪;义如格勒图;赵育国;呼斯勒;高显颖【摘要】文章分析了呼伦贝尔草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在人工草地面积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发展草产业带动畜牧业发展提出新思路。
【期刊名称】《草原与草业》【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分析【作者】迟晓雪;义如格勒图;赵育国;呼斯勒;高显颖【作者单位】[1]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海拉尔021008;[2]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内蒙古海拉尔0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近些年来,在国家、自治区草原保护建设政策和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下,尤其是2011年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和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呼伦贝尔市牧草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1 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16年呼伦贝尔市人工饲草地建设面积30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64万亩,多年生牧草新建面积15万亩,补播种草69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152万亩。
人工草地种植结构逐步优化,苜蓿种植比例明显增加。
一是以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稳步增长。
2012年在国家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同时,自治区实施了“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推动了呼伦贝尔市苜蓿产业的发展。
目前,呼伦贝尔市苜蓿人工草地面积近30万亩。
从总体上看,相对集中种植的3 000亩苜蓿有38个片区,形成了以农垦集团、鄂温克旗、额尔古纳为核心的苜蓿种植区,有效缓解了优质蛋白饲料短缺的局面,促进了草产业发展。
二是青饲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016年种植青饲玉米150万亩,产量在300万吨以上,其中青贮下窖占30%,青干储占70%。
今年由于遇到严重旱灾,农区将青饲玉米销往牧区,即减少了农民损失,又缓解了牧区缺饲料问题。
三是天然草场生态保护得到改善。
这几年在国家禁牧和草畜平衡补奖政策引领下,加之雨水条件较好,整体亩产干草有所上升,据统计,呼伦贝尔市天然草原核心区,亩产干草达100公斤以上。
内蒙古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12 总 计
836
婆婆纳属 Veronica 12
性。在内蒙古 128 科植物中, 其中植物种类在 44~ 248 种 的 大 科 共 15 科 ; 20~31 个 种 以 上 的 科 有 8 科; 11~18 种以上的科共 19 科; 少于 10 个种的科 共 84 科; 含 2~3 种的科 32 科; 只含 1 种植物的科 25 科。含有 7~73 种植物的主要属有 50 个, 其中菊 科 ( Compositae) 、禾 本 科 ( Gramineae) 、豆 科 ( Legu- minosae) 植物种类尤为丰富, 野生种分别为 248 种 、205 种 、144 种 , 苔 草 属 ( Carex) 和 蒿 属 ( Artemisia) 2 个 大 属 , 分 别 含 植 物 73 种 和 51 种 ( 见表 1、表 2) 。 1.2 野生牧草遗传多样性丰富: 种类繁多的野生 牧草形成丰富的基因库。如禾本科是内蒙古草原 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种群, 有 76 属 205 种, 多 数 为 优 良 牧 草 。 如 赖 草 属 ( Leymus Hochst.) 有 10 种, 占全国总数的 90 %以上, 赖草以草质优美、适 口性好而被牧民称为头等饲用植物, 其中羊草 ( Leymus chinensis) 最著名。赖草耐干旱、耐盐碱、 种子颗粒大而受育种学家的青睐。近年来, 内蒙古
24 繁缕属 Stellaria
10
风毛菊属 Saussurea 23 紫堇属 Corydalis
10
堇菜属 Viola
20 千里光属 Senecio
10
绣线菊属 Spiraea
18 老鹳草属 Geranium 10
马先蒿属 Pedicularis 18 龙胆属 Gentiana
呼伦贝尔羊的冬季养殖技术

呼伦贝尔羊的冬季养殖技术呼伦贝尔羊的冬季养殖技术你清楚吗?【常见问题】有什么关于小呼伦贝尔羊的冬季养殖技术的相关资料呢?【专家解答】北方枯草期呼伦贝尔羊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呼伦贝尔羊是一个肉用的绵羊品种,它生活在北方,最早是属于蒙古羊的一个品系,它形成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经过二十多年的繁衍与发展,形成了一个遗传性能稳定的群体。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生活在辽阔大草原的呼伦贝尔羊,呼伦贝尔羊成年公羊可达八十多千克,成年母羊六十多千克,屠宰率可达百之五十多,呼伦贝尔羊其肉质鲜嫩、无膻味、营养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当地很多老百姓正在大力发展呼伦贝尔羊的养殖,在饲养普及的同时,枯草期的饲养难仍然是人们养殖的困扰,冬季草料不足,草料紧缺确实是一个缺口,这个问题一直影响呼伦贝尔羊的发展,如何突破枯草期安全的饲养,这是万民所期待。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关于枯草期呼伦贝尔羊的养殖技术。
呼伦贝尔羊的养殖,在冬季枯草期,羊群仅靠放牧很难满足其营养需要,养殖户适宜实行半日放牧、半日补饲。
这样,既可以减少体力消耗,又有利于保膘、增膘。
冬季补饲干草,多喂花生秧、豆秸、野草等,一只成年羊每天补饲0.5~1.0公斤。
如果羊数量少,可将草放在筐里,再把筐吊起来饲喂;羊数量多时,可自制草架喂草,还可把草捆起来,吊在羊能吃到的高度喂给。
呼伦贝尔的饲养的草料来源紧缺,养殖户可以大力种植牧草来喂养,能保证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青饲草,可以选择种植hn-mc优优苜蓿与hn-mc优优黑麦合理搭配种植,这样可保证羊一年四季青饲料的均衡供应。
养殖户应根据家庭劳力情况、设备条件确定养殖规模,再由养殖规模确定种草面积。
一般情况下,1亩饲草可供15只~20只成年羊全年饲用。
羊的繁殖速度较慢,年增长率只有年初母羊数的3倍左右,所以牧草的种植面积要视种羊基数和发展速度而定,做到既满足供应又不致浪费。
呼伦贝尔羊补饲精料,可用谷粉、玉米粉、米糠、豆饼等组成混合精料,在晚上一次喂给,每头成年羊每天喂0.2~0.3公斤。
内蒙古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内蒙古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哈斯巴特尔;郭玲玲;丁利芳;赵景峰【摘要】本文结合内蒙古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对内蒙古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阐述,深入分析了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区草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名称】《草原与草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草产业;现状;发展对策【作者】哈斯巴特尔;郭玲玲;丁利芳;赵景峰【作者单位】[1]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2]乌海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乌海016000;[3]托克托县家畜改良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5草业是一个新兴产业〔1〕。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草产业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在国民经济、社会及生态领域中的地位已开始体现,草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社会安全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知。
内蒙古天然草原面积13.2亿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4%,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我区草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
2000年以来,在国家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区草原从恶化阶段进入恢复性好转阶段,特别是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我区全面实施,全区有10.1亿亩天然草原纳入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范围,基本实现了可利用草原全覆盖,草原生态有了明显恢复。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草天然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43.8%;牧草生长高峰期平均亩产干草68公斤,总产量约7300万吨。
尤其是原来退化严重的阿拉善等地区荒漠草场恢复更加明显。
一直以来,以苜蓿、青贮玉米为代表的人工草地建设是内蒙古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稳定和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宜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品种刘英俊1洪杰2张明2尤金成3王德霞4 张志海1舒拉3王宇1黎明5(1、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局 021008;2、鄂温克旗草原工作站 021100 ;3、呼伦贝尔市草原研究所021008 ;4、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草原工作站 162850 ;5、鄂温克旗大地草业公司 021100)[摘要] 经过对来自于国内外几十个苜蓿品种多年(特别是近四年来)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二号苜蓿、野生黄花苜蓿适宜呼伦贝尔高寒气候,抗寒性强、抗春冻、高产(年可刈割两次),有种子来源,可在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适宜呼伦贝尔地区苜蓿品种引言紫花苜蓿是饲草之王,其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完全,是各种家畜特别是奶牛日粮的必需组成部分。
但是在紫花苜蓿所适应的区域上存在着问题。
美国以秋眠级来确定各区域的适合品种,中国目前尚没有用秋眠级来确定区域。
在北纬45º以上的广大地区,更缺乏与之气候相适应的苜蓿品种。
呼伦贝尔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无霜期短,春天常出现倒春寒,对紫花苜蓿的大面积种植始终存在着危害。
1980年,呼伦贝尔盟谢尔塔拉牧场种紫花苜蓿(品种不详)2000亩,产量达9000kg/hm2鲜草,三年以后由于杂草超过了50%耕翻掉。
1982年,阿荣旗霍尔奇乡莫顶子村种1000亩苜蓿,产量在7500kg/hm2,三年以后翻掉。
牙克石市博克图镇在1984年种紫花苜蓿2000亩,由于杂草大量侵入后耕翻掉。
1987年,海拉尔区哈克乡种了1万亩紫花苜蓿+油菜混播,由于干旱越冬不好。
播种面积最大的是北京某公司,1999年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播种6万亩紫花苜蓿(13个品种,全部来自美国),2000年收获了大量的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达15000kg/hm2鲜重,2000年冬天出现少有的严寒气温,12月份开始出现-40℃的气温,持续了30多天。
2001年春天所有的苜蓿没有返青,全部冻死。
这个公司在呼伦贝尔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品种没有经过小区试验、中间试验,导致苜蓿全部死亡,给呼伦贝尔市发展草业特别是苜蓿产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呼伦贝尔市这样的高寒地区能否再种植当地牧草中所缺乏的豆科牧草(主要是苜蓿),是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1年的严冬,我们在试验点引种的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二号苜蓿和野生黄花苜蓿等品种在不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安然越冬,没出现冻死和没受到倒春寒的伤害。
通过对这几个品种的越冬率研究及生长速度、茎叶比、产量性能等试验分析,表明以上几个品种可以在我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呼伦贝尔市境内,分三个地块进行。
其中小区试验在鄂温克旗境内距市区15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19˚44΄38.9˝,北纬49˚05΄10.6˝。
另外二个地块为区域试验地,分别位于额尔古纳市与莫力达瓦旗境内。
三块试验地之间相距150公里以上。
额尔古纳市与鄂温克旗自然条件相近,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春季风大而干旱。
年均气温-2.3℃;≥10℃年积温为1952.6℃,无霜期113天;全年日照时数2928.3小时;年蒸发量1479mm;年降水量为318.9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试验地土壤为砂质盐化草甸土,0—15cm深度的土壤N含量108mg/kg,P2O5含量11.2mg/kg,K2O含量120.8mg/kg。
莫力达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23˚33΄--125˚16΄,北纬48˚05΄--49˚55΄。
年均气温1.3℃;≥10℃年积温2413℃;无霜期136天;年降水量为500mm。
试验地土壤为暗棕壤。
2试验材料与方法2.1供试材料国内外引进优良苜蓿品种共18份,其中国外品种11份,国内品种6份,当地野生种1份。
详见表1。
2.2小区试验地田间设计与管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10m2。
行距30cm,2000年6月18日条播,播后镇压,播量11.25kg/ hm2。
人工除杂草适时浇灌。
2.3区域试验地田间设计与管理区域试验地额尔古纳市为500亩,种植品种为俄罗斯苜蓿,播种时间2001年6月25日;莫力达瓦旗为1000亩,种植品种为肇东苜蓿,播种时间为2001年6月20日。
机械化作业,行距60cm,播量15kg/hm2。
化学防除杂草,自然降水。
2.4测定项目2.4.1苜蓿返青与越冬率测定2001年—2003年,每年4月10日—5月20日,进行定点观察与测定。
牧草返青60%以上为返青期;每小区取1m样段3次重复,测定牧草越冬前后的成活株数和死亡株数,确定越冬率。
2.4.2苜蓿的生长速度每小区固定10株,每隔10天测1次牧草生长高度;计算生长速度。
2.4.3干鲜比、茎叶比测定干鲜比=鲜样风干量/鲜样总量×100%;茎叶比=鲜样中叶量/鲜样总量;2.4.4鲜草产量测定按苜蓿的生长发育规律,各品种均于单位面积可消化总养分最高的初花期测定。
留茬5cm,并折为每公顷产量。
用方差分析法检验鲜草产量间的差异性。
3结果与分析3.1苜蓿的返青越冬率2000年播种当年,供试品种生长发育均表现良好,大部分品种处于营养生长阶段。
翌年返青,返青日期4月25日—5月12日。
到2003年5月,部分苜蓿品种没能返青,有AG002、AH004、WL324、WL232、AS005;部分苜蓿返青越冬率在20—50%,有AH007、AM006、Magnum、AS003、准格尔苜蓿,这些品种不适宜我市寒冷干旱的高寒地区种植,一次性淘汰。
越冬率在80%以上的有公农1号苜蓿和敖汉苜蓿,有待进一步研究。
剩余6个品种越冬率均在90%以上(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表现优良的苜蓿品种是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肇东苜蓿、草原2号苜蓿、俄罗斯苜蓿、野生黄花苜蓿。
这些品种耐寒、抗旱,在我市高寒地区生长发育良好。
3.2生长速度与茎叶比牧草的生长速度与产草量成正相关。
从表2可知,生长速度快的有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速率在1.40—1.35cm/d;次之有肇东苜蓿、草原2号苜蓿、野生黄花苜蓿,速率在1.15—0.70cm/d之间。
茎叶比是衡量苜蓿经济性状的一个基本指标,据资料介绍,叶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比茎多1—1.5倍,粗纤维含量比茎中少50—100%,叶中营养物质总消化率比茎多40%,因此干草中叶量越丰富其品质越好。
从筛选出的优良苜蓿品种看(见表2),茎叶比系数最高的是野生黄花苜蓿为1:0.48;较高是龙牧801苜蓿、草原2号苜蓿,为1:0.45、1:0.43;其次是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肇东苜蓿,为1:0.4、1:0.39、1:0.37。
3.3生产性能从2000年供试的18个品种中,我们于2001年起逐年测定了全年鲜草产量(见表3)并计算了干草产量。
从表3可知,供试品种中,干草产量以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野生黄花苜蓿为最高,2001年产量龙牧801苜蓿8664.0kg/hm2、2002年12893.5 kg/hm2、2003年15198.0 kg/hm2;肇东苜蓿2001年产量7171.4 kg/hm2、2002年13522.4 kg/hm2、2003年13507.5 kg/hm2;野生黄花苜蓿2001年585.0kg/hm2、2002年9106.5kg/hm2、2003年13650.0kg/hm2;表现较好的是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2号苜蓿,龙牧803苜蓿三年产草量2001年10644.0 kg/hm2、2002年10817.9 kg/hm2、2003年10345.5 kg/hm2,俄罗斯苜蓿三年产草量是2001年7244.0 kg/hm2、2002年8959.4 kg/hm2、2003年10045.0 kg/hm2,草原2号苜蓿三年产草量是2001年11094.0 kg/hm2、2002年10368.7 kg/hm2、2003年6262.5 kg/hm2。
经各品种之间的多重比较(LSR法)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3苜蓿、野生黄花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2号苜蓿在2003年稳定产量年份六个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4结论经过4年对18个苜蓿品种的引种筛选试验,通过对返青越冬率的测定,一次性淘汰10个品种,剩余8个苜蓿品种越冬率在80%以上,其中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野生黄花苜蓿、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2号苜蓿越冬率在90%以上,在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可安全越冬;公农1号苜蓿、敖汉苜蓿越冬率在80%以上,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
从供试苜蓿品种的生长速度、茎叶比、产量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黄花苜蓿、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俄罗斯苜蓿、龙牧803苜蓿、草原2号苜蓿表现最好,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适宜我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1]李红,罗新义,柴风久.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牧草引种筛选的研究初报; (中国国际草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草业科学增刊2003.5:111—114[2] 王成章,高永革,史莹华. 紫花苜蓿引种比较试验; 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 200193—96表1 供试材料名称及来源――――――――――――――――――――――――――――品种名称拉丁文或英文来源――――――――――――――――――――――――――――AG002 Medicago sativa 美国AM006 Medicago sativa 美国Magnum Medicago sativa 美国AS005 Medicago sativa 美国AH007 Medicago sativa 加拿大AH004 Medicago sativa 加拿大龙牧801 Medicago sativa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WL324 Medicago sativa 美国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WL232 Medicago sativa 美国AS003 Medicago sativa 美国公农1号Medicago sativa 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敖汉苜蓿Medicago sativa 内蒙古赤峰市草原站龙牧803 Medicago sativa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草原2号Medicago sativa varia 内蒙古农业大学准格尔苜蓿Medicago sativa 中国农业大学俄罗斯苜蓿Medicago sativa 俄罗斯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呼伦贝尔市―――――――――――――――――――――――――――――――表2 苜蓿返青越冬与生长情况――――――――――――――――――――――――――――――――名称越冬率(%)返青日期日/月生长速度cm/d 茎叶比2000 2001 2002 2001 2002 2003AG002 50.2 30.1 5.00 8/5 10/5 12/5AM006 48.9 27.4 20.0 10/5 12/5 10/5 0.70 1:0.53Magnum 54.7 28.0 20.0 10/5 12/5 10/5 0.68 1:0.30AS005 87.4 62.0 8.00 10/5 10/5 12/5AH007 78.5 42.0 21.0 10/5 10/5 12/5 0.83 1:0.45AH004 46.7 20.0 5.0 10/5 10/5 12/5龙牧801 100 100 100 30/4 25/4 30/4 1.40 1:0.45WL324 89.4 54.5 6.00 8/5 10/5 10/5肇东苜蓿100 99.5 98.0 30/4 25/4 1/5 1.15 1:0.37WL232 76.4 47.0 5.00 4/5 10/5 10/5AS003 86.7 55.0 30.0 8/5 10/5 12/5 0.85 1:0.44公农1号98.4 94.8 82.8 30/4 20/4 1/5 1.00 1:0.37敖汉苜蓿98.8 96.7 80.0 30/4 30/4 10/5 0.95 1:0.31 龙牧803 100 100 98.0 30/4 25/4 30/4 1.35 1:0.40草原2号96.8 95.4 90.0 2/5 30/4 25/4 1.10 1:0.43准格尔苜蓿86.7 49.2 50.0 8/5 3/5 10/5 0.90 1:0.37俄罗斯苜蓿98.8 98 96.5 30/4 10/5 12/5 1.35 1:0.39野生黄花苜蓿100 100 100 25/4 25/4 26/4 0.7 1:0.48供试品种生产性能表 (kg/hm2) 表3名称2001年2002年2003年鲜重干重鲜重干重鲜重干重AG002 19170.0 6441.0 20369.4 6131.2AM006 38760.0 13026.0 26162.5 7573.9Magnum 34725.0 11670.0 25162.5 7573.9AS005 27570.0 9244.5AH007 20844.0 6253.2 35347.5 10639.6AH004 27930.0 6423.9龙牧801 26679.0 8664.0 42835.5 12893.5 56278.5 15198.0WL324 31170.0 7169.1 29955.0 9016.5肇东苜蓿21343.5 7171.4 44925.0 13522.4 54027 13507.5WL232 3334.5 11205.0AS003 33345.0 7669.4 30840.0 9282.8公农1号23340.0 7845.0 29355.0 8835.9 19209.0 4422.0敖汉苜蓿29514.0 9915.0 20955.0 6307.5 27013.5 6213.0龙牧803 31680.0 10644.0 35940.0 10817.9 39769.5 10345.5草原2号33016.5 11094.0 34447.5 10368.7 26113.5 6262.5准格尔苜蓿20135.5 7534.8 23355.0 7029.9俄罗斯苜蓿24146.8 7244.0 29864.8 8959.4 33483.3 10045.0野生黄花苜蓿1950.0 585.0 30355.0 9106.5 50555.5 13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