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降血压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食源性降血压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食源性降血压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食源性降血压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血压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对其的防治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降血压肽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且不会出现降压过度现象,无毒、副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降血压肽的主要来源、制备方法、吸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为食源性降血压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降血压肽;来源;制备;高血压

食品中的蛋白质除了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人体吸收之外,更多的是以短肽的形式被吸收。这些短肽具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且比游离氨基酸更易消化吸收,被称之为活性肽。活性肽的研究是目前食品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降血压肽是活性肽中的一种,也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食源性降血压肽相对于化学降血压药物,具有安全性高、消化吸收性强、降血压效果温和且对正常血压无影响、无副作用等优点,降血压肽己经成为生物活性肽研究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

本文主要从降血压肽的来源、制备方法、吸收等方面,介绍了降血压肽的进展及前景,希望为食源性降血压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降血压肽的来源

1.1 动物蛋白类

1.1.1 乳酪蛋白

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是从牛乳蛋白中获得降血压肽。Maruyama和Suzuki首次从牛乳酪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物中获得具有ACE抑制活性的12肽,结构为 FFVAPFPEVFGK ,IC50为77umol/L[1]。Yamamoto用瑞士乳杆菌CP790蛋白酶水解α-酪蛋白及β-酪蛋白,水解液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通过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验证其活性,发现序氨基酸列为Lys-Val-Leu-Pro-Val-Pro-Gln 的肽链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2]。Konmura 等以人κ-酪蛋白为目标用分段固相法合成具ACE抑制活性的23肽[3]。除以酪蛋白为原料外,也有学者从乳清蛋白中获得降血压肽。李朝慧等人分别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获得降血压肽,并证实碱性蛋白酶水解物活性最大[4]。

1.1.2 肉类蛋白

K. Arihara等人用8种蛋白酶水解猪的骨骼肌蛋白, 发现嗜热菌蛋白酶的水解物ACE抑制活性最高。同样从肌浆球蛋白的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物中分离出降血压肽, 其序列分别Met-Asn-Pro-Pro-Lys和Ile-Thr-Thr-Asn-Pro另外还有一些三肽[ 5]。Jang用嗜热菌蛋白和proteinase A共同水解牛肉蛋白, 经超滤、凝胶层析和RP-HPLC分离后, 得

到序列为Val-Leu-Ala-Gln-Tyr-Lys的肽段,可以抑30.1%的ACE活性[6]。

1.1.3 鱼贝类

人们已经从沙丁鱼、金枪鱼、南极磷虾、鳕鱼、鲣鱼等多种鱼贝类蛋白中获得具有降血压效果的寡肽[7]。日本仙味公司已经生产出主要成分为ACE抑制肽的沙丁鱼肽,氨基酸残基数为2

~

10,不含苦味,可直接添加到各种食物中,用于防治高血压[8]。2005年,我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毋瑾超副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用从鲢鱼、贻贝中提取的降血压肽,喂饲患有高血压病的老鼠,按每千克老鼠服用3g降血压肽的剂量灌喂,在6h之内,

这些老鼠的血压降低了20

~

25mmHg,最大降幅达到30mmHg,效果极为显著。经安全性检测证明,其安全、无毒副作用[9]。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是21世纪人类重要的蛋白类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目前,大多采用陆地酶工程技术用于海洋蛋白酶解活性肽的研究。由于陆地蛋白源于海洋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组成存在很大差别, 陆地酶制剂可能无法

高效地用于海洋蛋白的酶解。因此, 应该从海洋生物体内、海水及海洋污泥中分离纯化可高效酶解不同海洋蛋白的蛋白酶原。

1.2 植物蛋白

大豆是一种提取降血压肽重要植物原料。大豆多肽由2

~

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

1000

~

2000。王喜波等[10]将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制取降血压肽,得到产品分子质量连续分布

在200 ku

~800ku间,主要是由2

~

7肽构成。给予原发性高血压(SHR)大鼠不同剂量玉米

低聚肽,可发现玉米低聚肽也具有明显降血压作用[11]。另外,小麦谷朊蛋白抑制肽经分离纯化后同样可降低SHR大鼠血压[12]。大米蛋白含有大量疏水性氨基酸,选择合适蛋白酶,在特异性位点进行酶解,能得到大量含C末端为疏水性氨基酸肽片段,可生成具抑制ACE活性多肽[13]。2003 年Marczak 等[14]水解菜籽蛋白,得到肽类具有较强抑制ACE作用,同样效果多肽在其它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也得到成功提取。

1.3 微生物代谢产物

富含蛋白质食品在发酵后经常会产生降血压肽。微生物往往会分解利用食品中蛋白质,而将某些肽段、甚至氨基酸作为代谢产物排出。酸乳是一种活性肽来源丰富发酵食品,Itou等[15]先后在不同菌种发酵酸乳中都得到具有抑制ACE活性肽段。东方人所喜爱传统发酵豆制品也是降血压肽很好来源,韩国是较早研究豆酱食品国家,从富含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韩国臭酱中分离提纯降血压肽。另外,在酱油、豆豉、印尼卤豆腐(tempeh)及其它许多发酵豆制品中都发现含有丰富降血压肽。

2降血压肽制备方法

2.1 酶解法

这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方法。自从发现蛋白质经酶解处理可以释放出具有各种活性多肽以后,酶解法处理蛋白质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植物原料经过酸碱处理,除去纤维素等杂质后,得到含量较高的蛋白质;然后加入

蛋白酶水解到一定时间,分离得到产物。目前主要有两种水解工艺:一种是只用一种蛋白酶进行水解的工艺;另一种是用两种或多种酶同时加入或按一定顺序加入进行水解的方法。目前已经应用在降血压肽的生产的蛋白酶主要有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蛋白酶E、胰凝乳蛋白酶、胃胰蛋白酶、嗜热菌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不同的蛋白酶水解产生的多肽活性不同,Se-Kwon Kim 等人利用五种不同的蛋白酶对牛皮胶质进行水解,比较各产物的活性,发现蛋白酶 E,Alcalase 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水解产物活性比其它二种蛋白酶产物的活性要高;然后他们将这几种蛋白酶进行组合,在不同的时间按不同的顺序加入,发现蛋白酶加入的顺序不同,产生的活性也各不相同,Alcalase与蛋白酶E 组合产物的降血压活性最高[16]。经过比较发现,双酶法的作用效果与单酶法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大部分组合产物的活性都不如单酶法产物的活性高,这与吴建平等人得出的结论相似[17]。因此实际生产中到底采用哪种工艺仍需摸索。原料对最终产物活性影响很大。玉米醇溶蛋白的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物降血压活性非常高,这除与该蛋白酶的作用位点有关外,还因为玉米醇溶蛋白有较高含量的Pro及其它疏水性氨基酸。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原料蛋白和蛋白酶种类都是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2.2 自溶法

动物原料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一定时间后激活细胞内自溶酶系统, 水解自身蛋白质产生具有降血压活性的多肽。提取工艺流程为:动物原料-压碎-自溶-加热-冷却-超滤-成品。NobyyasuMatsumura等人从鲣鱼内脏的自溶产物中分离出了6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三肽和四肽, 其中4种有很强的降血压活性。他们所采用的工艺流程为:鲤鱼内脏-压碎-加水-600C保温3h,轻微搅拌-900C加热停止-反应-冷却-超滤[18]。

2.3 发酵法

发酵法的原理是多肽在高浓度盐存在时发生凝聚并沉淀析出。一般选择硫酸铵盐沉淀多肽,其具有溶解度大、pH值范围广、提取率高等优点。

工艺流程为: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硫酸铵盐析(沉淀)→离心→脱色→超滤→干燥→成品。

比较多种不同发酵食品的降血压性。发现大豆、干酪等食品经发酵后含有较高活性的降血压肽,特别是大豆为原料的发酵食品,其中含有较强的降血压活性。

2.4 基因工程法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为降血压肽开发生产带来契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食品、药品研究越来越多,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抗高血压肽提供良好借鉴[19]。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结合工程菌发酵制备降血压肽,对于克服酶解法制备降血压肽不足、以期实现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待成为制备降血压肽主流方法[20]。孙海燕等[21]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研究重组降血压肽高效表达,并将纯化后3种降血压肽进行大鼠试验,证明基因重组法制备3种降血压肽均有较好降血压活性;而对血压正常大鼠无降压作用。韩建春等[22]成功合成串联的13拷贝降血压七肽基因,并实现其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的胰

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降血压肽活性。

3 降血压肽的吸收

降血压肽必须进入血液循环才能发挥降压作用。因此,如果是口服,必须能够不被肠胃蛋白酶降解才能发挥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蛋白质是被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之后才被人体吸收的,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分子的肽比游离的氨基酸残基更易直接被人体所吸收,二肽和三肽的吸收转移系统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转移系统不一样。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小分子的二肽、三肽和大分子的多肽能够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产生生物学

-Casin 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效应,而其它分子量范围的多肽有被降解的可能。比如从α

s1

降血压肽(6肽),在体外实验中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在体内实验中,必须使用大量的该种多肽才能达到与体外实验相同的效果。这是因为该六肽在体内被迅速降解掉了的缘故。因此如果将降血压肽制成药物,必须对给药方式进行研究。

4 发展应用前景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它常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 是引发心脏、脑、肾和眼等多种并发症和导致中风、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近年来, 高血压在世界范围内成日趋严重的态势, 已经成为生命“第一杀手”, 防治高血压成为全球医务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目前,普遍采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巯甲丙脯氨酸, 新开发的药物哌哚普利、群多普利等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这些都属于化学合成药物,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合成会产生各种不适的

副作用。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医务人员与患者更青睐于非化学合成药物疗法。来自食物蛋白的降血压肽对高血压患者可起到降压作用, 对血压正常者则无降压作用, 安全性极高, 长期使用无副作用, 特别适用于作为口服药剂或功能性食品基

料添加制成各种保健食品。因此, 降血压肽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日本早在1980 年代就对降血压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们采用玉米蛋白、大豆蛋白、鱼贝类蛋白、清酒糟等廉价的蛋白质作为原料, 研究开发了众多的ACE抑制肽, 制成片剂、口服液或作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种食品中去,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对降血压肽的研究刚刚起步, 但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十五”期间生物医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多肽药物。我国有着丰富的蛋白类资源, 尤其在农副产品资源方面, 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全价开发、充分利用副产品及废弃物, 变废为宝, 提高其附加值, 开发出安全性高的功能性食品或药物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张佳程. 乳源ACE抑制剂(降血压肽)的研究现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1,

27(11):70-73.

[2] Yamamoto N Y, Akino A, et 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the Peptides Derived from Casein by an Extracellular Proteinase from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CP790[J]. JournalDairyscience, 1994, 22(14):917-920.

[3] Kohmura M, Noriki N. Inhibition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by Synthetic Peptides of Human

B-Casein [J].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2, 53(8):2107-21 14.

[4] 李朝慧, 罗永康, 王全宇. 乳清蛋白酶解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05,

33(2):8-11.

[5] Arihara K, Nakashima Y, Mukai T, et al, Peptide inhibitorsfor ang iotensin I- conv ert ing enzyme from enzymat ichydrolysates of por cine skeletal muscle proteins[ J] . Meat Sc-ience, 2001, 57:319-324. [6] Jang A, Lee M.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from beefhydrolysates[ J] . Meat Science, 2005, 69:653-661.

[7] Hee-Guk B, Se-Kw K. Purication and characterzation of angiotensin I conv ert ing ( ACE)inhibito rypeptides fr om Alaska pollack ( Ther agr a chalcogr amma)skin[ J] . Process Bio chemistry, 2001, 36: 1155- 1162.

[8] 晓华. 降血压肽产品[J]. 中国食品, 1999, 7:32.

[9] 陈荣发.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鲢鱼、贻贝中成功提取降血压肽[N].中国海洋报, 2005, 5:20.

[10] 王喜波,迟玉杰, 孙波. 大豆分离蛋白ACE活性抑制肽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24(11):33-37.

[11] 林峰,梁锐, 王军波, 等. 玉米低聚肽降血压作用的实验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35(8):1-4.

[12] 洪宇波, 刘密密,张珊珊,等. 小麦谷朊蛋白ACE 抑制肽分离纯化研究[J]. 食品科技, 2011, 36(3)164-168.

[13] 虢力为, 王燕. 谷源性降血压肽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11(12):97-99.

[14] Marczak E D, Usui H,Fujita H,et al. New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isolated from rapeseed [J]. Peptides,2003,24:791-798.

[15] Itou K,Nagahashi R,Saitou M,et 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of narezushi,a fermented mackerel product,on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 rats [J]. Fisheries Science,2007,73:1344-1352.

[16] Se-Kwon K, Hee—Guk B, et al.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 fromBovine skin Gelation Hydrolysate[J]. J Agric. FoodChem, 2001, 49:2992-2997.

[17] 吴建平, 丁霄林. 大豆肽的研制(I)—生产高活性ACE肽酶系的筛选[J]. 中国油脂, 1998,23(2):49-51.

[18] 刘冬, 李世敏, 张丽君, 等. 降血压肽的研究进展[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1):46-50.

[19] 张军,杨雅麟,王建华. 多肽串联基因构建策略[J]. 生物工程杂志, 2009, 29(8):107―112.

[20] 饶胜其,徐珍珍,杨严俊. 降血压肽前体的设计和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J]. 医

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12):1236-1239.

[21] 孙海燕,方科伟,刘冬,等. 基因重组高效表达降血压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急性降压

效果[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91-94.

[22] 韩建春,李名远,李杰. 乳源降血压七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

学报, 2011, 42(8):48-55.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汇总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 摘要: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功能性良好的生命因子,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增加矿物质吸收、调节血压、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免疫调节之外还对人类营养有调节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种类、生理功能、吸收、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生理活性,吸收 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Abstract:Bioactive peptides as one rich sources, wide variety, good functional life factors have been a global research hot spo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peptides have some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crease mineral absorption, adjust blood pressure,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decrease cholesterol, regulate immune. What’s more, they also have a regulating effect on human nutrition, so they have attracted widely attention. The kind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bsorp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Absorb 1.功能肽的简介 肽(peptides)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由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多肽的总成。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tional peptide)[1]。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 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2,3]。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 - 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 mL 的多肽用60 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功能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是多样化且来源充足的食品原料,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如易消化吸收、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4]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作用后,大部分是以寡肽的形式

降血压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2 8 年 第 4 期 总 第 1 3 5 期 JIANG SU SHI PIN YU FA JIAO 降血压肽(ACEIP),又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ensin-I Converting Enzyme,EC3.4.15.1,简称ACE)抑制肽,通常由蛋白酶在温和条件下水解蛋白 质而获得,食用安全性高,其突出优点是只对高血压患者起到降压作用,对血 压正常者无降压作用,因而不会有降压过度现象发生。除降压功能,ACEIP还 具有免疫促进,抗凝血,易消化吸收和抗肿瘤等功能。而化学合成的降压药 物,如赖诺普利(Lisinopril),培哚普利(Perindopril),虽然治疗高血压的效果非 常明显,但是长期服用易引起皮疹、蛋白尿等不良反应,于是人们便把目光转 向了天然降血压物质。源于食品蛋白质的降压肽具有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目 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降血压肽作用机理、提取制备工艺、目前需要解决 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作介绍。 1降血压肽的作用机理及已有研究 1.1作用机理 人体内的血压受许多因素调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升压系统-肾素-血 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和降压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 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之间的平衡。而系统中存在的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则是影响2个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ACE通过把原先无活性的血管紧 张素I(AngI)碳端的两个氨基酸(His-Leu)切除,将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I 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AngⅡ是活性很强的血管收缩剂,导致血压 升高;另一方面。ACE也能作用于KKS系统中的降血压物质缓激肽,使其失 活。从而使KKS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同样导致了血压的升高。ACE还可刺激 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减少肾脏对水分和盐的排泄,增加 细胞外液量和血浆量,加大静脉回流量,间接引起高血压[1]。可见,如果抑制 了ACE的活性,就能够有效地防治高血压。 降血压肽对ACE活性的抑制主要由2个因素决定:多肽的分子质量以 及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Oshima等[2]人的试验结果表明,一般具有活性 的部分其分子质量为1000Dal以下。 1.2已有研究 摘要:降血压肽是一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蛋白水解产物。文章阐述 了降血压肽在降血压方面的作用功能,并对由食品蛋白资源 获得的降血压肽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 论。 关键词:降血压肽;血管紧张素;作用机理;制备 作者简介:段涛(1986-),男,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降 血 压 肽 的 研 究 及 应 用 前 景 段 涛 ,叶 磊 (西 南 大 学 食 品 科 学 院 ,重 庆 北 碚 400715 ) 14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乳蛋白肽: 乳蛋白肽又称乳肽,是为了应付婴幼儿中发生的牛奶变态反应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婴幼儿食品,以及有关对平衡营养食品、运动食品和普通食品进行改良之用。日本森永乳社首先使用调整奶粉的低变态反应原肽,除了8种已上市的乳蛋白肽之外,市场还出售各种等级的肽原料。在1997年首次出售了抗变态反应用的育儿奶粉。新产品则将酪蛋白的抗原性降低到10-8以下,当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时,产品几乎全部由氨基酸和低聚肽(oligopeptide)构成,其作为营养肽、用于抗变态反应的点心和婴儿食品,受到好评。而自酪蛋白还可以制出具有显著的发泡性、乳化性的多肽。 新西兰制造的乳肽在美国已有销售,主要用于健康食品、运动食品和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日本市场有代表性的4种肽原料中,经肠营养和育儿奶粉用的有3种(平均分子量1100、500、390道尔顿)和酪蛋白为原料的医疗用流食/运动食品1种(平均分子量350道尔顿)。 蛋清肽: 作为蛋白质中营养效价最高、氨基酸最为平衡的蛋清,其酶解后可得到蛋清肽。因为含巯基多,所以略有异味。蛋清肽能将原来得100分的平衡氨基酸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水解使得分子量变小,所以加热不会发生凝固,因此可添加到液态食品中。 在日本,蛋清肽已市售、平均分子量1100,其水溶液呈乳状,广泛用于营养辅助食品和点心;此多肽再经高度水解后,可得到平均分子量约300道尔顿的药品级多肽,其水溶液透明,与蛋壳钙配合在营养上具有协同效果,用于婴儿食品、以及老年人食用的“银色食品”。

大豆肽: 大豆肽除具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效果外,还可能具有低变应原性,抑制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促进肠道发酵的功能等。大豆肽的特性使其利用领域相当宽广,如住院患者经常应用的经肠营养、老人应用的易消化吸收食品,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运动食品和有恢复疲劳等作用的健康食品。 玉米肽: 日本开发了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肽——“peptino”。玉米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相比,富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丙氨酸。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肝脏病、防止醉酒、肠功能障碍有作用。目前韩国制药公司以醒酒饮料的形式上市,其对中性脂肪的抑制效果等功能在研究之中。 豌豆肽: 从豌豆蛋白水解而得,豌豆肽的PH值呈中性。豌豆肽没有苦味,且价格较低廉,与前述乳蛋白肽共同添加、其不仅营养合理,成本上也容易接受,有望应用在育儿调制奶粉方面。 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但人体有8种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需由外界摄取。豌豆多肽中这8种氨基酸的含量除蛋氨酸稍低外,其余的氨基酸比例接近于FAO/WHO推荐模式。 中国的豌豆蛋白资源广泛,价格便宜,但由于这些氨基酸基本上以聚合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严重影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Mattews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作用后主要以小分子肽的形式吸收,通过试验证明低肽的吸收率比氨基酸的吸收率大,比氨基酸更易更快被人体吸收、利用。基于这种理论,利用生物工程定向酶切技术开发出的豌豆多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降血压肽ACE抑制活性及降压功能研究(一)

降血压肽ACE抑制活性及降压功能研究(一) 【摘要】探讨了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检测方法,并以贻贝为原料制取降血压肽,研究了不同酶解条件对其ACE抑制活性的影响,然后利用SHR饲喂试验检测其降血压活性。结果表明,降血压肽有较好的ACE抑制活性:其ACE抑制率可达88.08%。同时动物试验表明其降压效果明显,在SHR饲喂后2~6h之内均有显著降压效果,平均降低为16~28mmHg。 【关键词】降血压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降血压 【Abstract】ThetestingmethodofACEinhibitoryactivitieswasstudied,andtheantihypertensivepeptideswerederiv edfrommytiluscoruscus,thentheACEinhibitoryactivitieswerestudiedondifferentconditions;theanti hypertensiveeffectsweretestedbySHR-feedingmethod.Theresultswereasfollows:theantihypertensi vepeptidehadstrongACEinhibitoryactivities,theACEinhibitoryratiowas88.08%,andtheantihyperten siveeffectwasobviousin2to6hours,theaveragereducedbreadthis16~28mmHg. 【Keywords】antihypertensivepeptide;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inhibitoryactivities;antihypertensiveeffects 降血压肽实质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碍有升高血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同时抑制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血管舒缓激肽的分解,从而使血压下降,此即降血压肽的作用机理〔1〕。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降血压肽的研究较多,已报道有以牛奶、乳酪、大豆、鱼肉、蔬菜、小麦蛋白等食物为原料,经蛋白酶酶解产生了具有较好ACE抑制活性的降血压肽〔2~7〕。Eiji 等〔8〕水解了12种食物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从鱼肉、虾、蟹等水产动物蛋白中制得的降血压肽其降压活性优于其他食物性蛋白。我国在降血压肽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现有报道以大豆、蛇毒、老酒、茶叶为原料,对降血压肽的制备工艺和活性基团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9~13〕;对于最适合用于降血压肽制备的水产动物蛋白的开发研究,则鲜有报道。 贻贝,又名海红、淡菜,近年来人工养殖取得重大成功,在我国东南沿海产量丰富。但由于加工手段和技术的落后,在收获季节产出的大量贻贝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造成极大浪费〔14〕。本研究以贻贝为原料,经酶解、活性修饰等方法制取降血压肽,然后利用SHR饲喂试验检测其降血压活性,并分析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以期为贻贝酶解降血压肽的开发提供理论探索。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贻贝:市售。ACE标准样品:Sigma试剂。复合生物酶P1(本项目组自行配制),其组分均购自上海生物化学试剂公司。降血压肽制备所需其他试剂,均为生化纯,上海生物化学试剂公司提供。降压功能试验用动物:SHR(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提供。仪器设备:HPLC(Waters600高效液相色谱仪),大鼠血压仪(RBP-1B)及常用试验仪器若干。 1.2实验步骤 1.2.1ACE活性抑制检测方法研究酶解降血压肽对ACE的抑制活性分析原理为:ACE与HHL (Hip-His-Leu)作用会生成HippuricAcid,当HHL的量一定时,HippuricAcid的生成量与ACE 的活性呈线性关系,而由于酶解降血压肽的作用,会抑制ACE的活性,从而使反应生成的HippuricAcid量减少,通过检测生成的HippuricAcid的含量,对比ACE的活性,即可分析出酶解降血压肽的抑制活性。 1.2.2降血压肽的制备根据本项目组前期研究经验和国际新近研究成果,结合有关蛋白酶酶解的作用特点,选取复合蛋白酶P1,在不同酶解条件下对贻贝蛋白进行酶解,采取UniformDesign(均匀设计)方案〔15〕,研究不同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等四大因

植物源活性肽研究进展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多肽是由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其中可调节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多肽称为生物活性肽。与蛋白质相比,活性肽不仅有比蛋白质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还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压和降血脂等生理机能。此外活性肽还有较好的酸、热稳定性,水溶性及粘度随浓度变化迟钝等优点,易于作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种食品中。我国农作物种类品种繁多,利用这些廉价的植物蛋白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肽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综述了降血压肽、抗氧化钛、降胆固醇肽这3类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将其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同时归纳了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并指出其发展应用前景。 1.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1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肽通常由细菌、真菌产生,或从动植物体中分离。它们尽管在结构上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的抗菌肽都是阳离子型的,两亲结构是它们的共同特征[1]。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抗菌肽能够增强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而且在体内还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1.2 免疫活性[2] 免疫活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从人乳和牛乳的酪蛋白中已检测到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肽片段,这些肽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另外,乳蛋白、大豆蛋白和大米蛋白等通过适当酶解处理也可产生具有免疫 活性的肽类物质。 1.3 抗高血压活性 血压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on enzyme,ACE)的作用下进行调节的,血管紧张素Ⅰ在A C E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升高。降血压肽是具有抑制ACE活性的肽类, 来源广泛,ACE 抑制肽的主要来源是乳制品和鱼蛋白(沙丁鱼、金枪鱼、

具有降血压效果的植物

1、紫苏种子和亚麻种子 在某些植物的种子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α-亚麻酸,它和DHA、EPA(降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稠,抑制血小板聚集,补脑健脑,预防老年 痴呆,促进青少年及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视神经,提高视力增强免疫力)一样属于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且三者同属于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α -亚麻酸还是DHA和EPA前体,也就是说人体内可以转化成为DHA和EPA。亚麻籽油和紫苏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则高达50%-60%,是非常理想的食物来源,所以这两种油又有“植物中的深海鱼油”之称。 《α亚麻酸的保健功效及应用》 2、大豆肽,玉米肽,菜籽肽,苜蓿肽等 大豆肽:大豆多肽由2~ 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布在1 000~ 2 000。Wu等人用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经超滤、离子交换树脂初分离,得到具有ACE抑制活性的肽,再经SephadexG -15和HPLC纯化,得到两个组分,经氨基酸顺序检测确定它们为Asp-Leu -Pro和Asp -Gly。随后又分别用这两种肽以100 mg /kg喂养SHR(高血压)鼠,结果表明能显著降低血压。 玉米肽:Suh等人从玉米蛋白粉中分离出序列为Pro -Ser-Gly -Gln-Tyr-Tyr 的二肽羧基肽酶,是一种膜结合蛋白肽, IC50为100μmol /L,广泛存在于生物 体内,在肺毛细管内皮细胞的含量最为丰富,通过参与RAS -KKS降低机体的血压。刘萍等人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选用几种蛋白酶分别进行单一酶和复合酶水解 生产玉米蛋白降血压肽,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液具有最大的ACE抑制率。 大米肽、米糠肽:米蛋白是一种贮藏蛋白,不仅存在于米糠中,也存在于黄 酒加工的副产物酒糟中。Saito等人从酒糟酶解物中分离出具ACE抑制活性的肽,其中的Arg-Tyr与Ile -Tyr-Pro-Arg-Tyr以100 mg /mL剂量饲喂SHR老鼠30 h 后仍有降压效果。米糠作为大米加工的副产物,有研究采用胃蛋白酶水解米糠蛋白获得4种降血压肽。 小麦肽:辛志宏等人用超临界CO2对小麦胚芽脱脂,碱溶酸沉法提取麦胚蛋白,用8种蛋白酶分别进行单一酶和复合酶水解麦胚蛋白生产降血压肽,用高效 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其活性,发现碱性蛋白酶水解物对ACE的抑制活性最高。

常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

常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 1 大豆肽 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经酶解或微生物技术处理而得到的水解产物,它以 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大豆多肽的分子质量以l 000 Da的为主,主要出现在300—700 Da 内。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具有消化吸收率高,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和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大豆多肽还具有抑制蛋白质形成凝胶、调整蛋白质食品的硬度、改善口感和易消化吸收等特性,其氨基酸组成几乎与大豆蛋白完全一样。研究发现,大豆肽能够有效预防“负氮平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肌红蛋白的合成,缓解机体的缺氧症状,达到抗疲劳的效果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大豆肽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对于因ACE引起的人体血压升高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 酪蛋白磷酸肽 酪蛋白磷酸肽:简称CPP,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有α-酪蛋白磷酸肽β-酪蛋白磷酸肽,富含磷酸丝氨酸的天然多肽。CPP能在人和动物的小肠内与Ca+2、Fe+2等二价无机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其吸收利用。 3 玉米肽 玉米肽是从天然食品玉米中提取的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及特定小肽分离技术而获得的小分子多肽物质。 玉米肽作为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而获得的多种小肽的混合物,除具有肽类物质的优良特性——优于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直接吸收、溶解性强(在大范围的pH 值下均能完全溶于水,无浑浊和沉淀物产生)、稳定性强(对热稳定,组分不改变,功能不丧失)、安全性高(天然食品蛋白,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特性以外,还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殊功能。玉米肽所独有的特殊功能源于它特别的氨基酸分布,通过实验室的检测,发现玉米肽的氨基酸分布非常特别,它与大豆低聚肽中各种氨基酸分布均匀的特点不同,玉米肽中氨基酸的分布主要以丙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3种氨基酸为主,这也就注定了玉米肽拥有以下与大豆低聚肽不一样的特殊功能。玉米肽具有抗疲劳、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玉米肽独特的氨基酸构成,有利于促进酒精代谢,具有醒酒作用;玉米肽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 百科名片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目录[隐藏] 概述 特性 作用 食品中的应用 1.殊营养品 2.保健食品 3.乳品 4.糕点 5.糖类 6.其他 重要活性肽研究简介 1.乳肽 2.大豆肽 3.高F值寡肽 4.谷胱甘肽(GSH) 活性肽的分类 生产方法 原料选择原则 中国活性肽研究进展 [编辑本段] 概述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类摄食蛋白质经消化道的酶作用后,大多是以低肽形式消化吸收的,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吸收的比例很小。进一步的试验又揭示了肽比游离氨基酸消化更快、吸收更多,表明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比游离氨基酸更高。这也正是活性肽的无穷魅力所在。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生物活性肽 20世纪末,科学家在破解基因的秘密的同时,也对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另一类奇妙物质的研究发生极大的兴趣。这类物质就是生物活性肽,或称功能肽,由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比如胰岛素,就是一种多肽,再如在日本应用广泛的促进钙吸收的CCP,在欧美风靡一时的促进生长的HGH……。 [编辑本段] 特性 1、它有良好的吸收性,它的吸收效率比氨基酸和蛋白质都高。 2、它有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是一个例子。 3、肽的活性很高,往往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

降血压肽及其降压机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6396455.html, 降血压肽及其降压机理 作者:李同华张娜李雪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 [摘要]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食品中有些肽类物质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被统称为降压肽或降血压肽。降血压肽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蛋白中,具有降低患者高血压的功效。本文主要介绍了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为代表的降血压肽的降压机理及其在功能食品中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降血压肽;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 据国家高血压研究中心统计,近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1.6 亿人,每年有300万左右新增患者,有近200万人因高血压而死亡。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标。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对我们身体不利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控制,除了改善膳食结构、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外,利用保健食品来调节生理状态已日益被消费者接受。科学家在对660例肥胖高血压与660例肥胖无高血压的人进行比较分析后,惊喜的发现:肥胖无高血压者体内调节血压的肽类物质(统称为降压肽或降血压肽)分泌量远远大于正常人。通过长期服用含有降血压肽的功能食品,预防、控制、缓解和辅助治疗高血压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应用来自天然食物蛋白,生产具有调节血压作用的降压肽,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1 降血压肽的来源和结构 1.1 降血压肽的来源 降血压肽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蛋白中,从来源上可大致分为四类: 1、乳酪蛋白。 2、植物蛋白:大豆多肽、玉米多肽、无花果中的多肽等。 3、鱼贝类蛋白:如沙丁鱼多肽、南极磷虾多肽、金枪鱼多肽等。 4、其他来源:如天然蛇毒中分离的降血压肽类、细菌胶原酶降解胶原蛋白得到的肽类、酒糟或海藻中分离出来的小肽等。 1.2 降血压肽的结构

食源性降血压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食源性降血压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血压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对其的防治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降血压肽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且不会出现降压过度现象,无毒、副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降血压肽的主要来源、制备方法、吸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为食源性降血压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降血压肽;来源;制备;高血压 食品中的蛋白质除了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人体吸收之外,更多的是以短肽的形式被吸收。这些短肽具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且比游离氨基酸更易消化吸收,被称之为活性肽。活性肽的研究是目前食品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降血压肽是活性肽中的一种,也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食源性降血压肽相对于化学降血压药物,具有安全性高、消化吸收性强、降血压效果温和且对正常血压无影响、无副作用等优点,降血压肽己经成为生物活性肽研究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 本文主要从降血压肽的来源、制备方法、吸收等方面,介绍了降血压肽的进展及前景,希望为食源性降血压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降血压肽的来源 1.1 动物蛋白类 1.1.1 乳酪蛋白 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是从牛乳蛋白中获得降血压肽。Maruyama和Suzuki首次从牛乳酪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物中获得具有ACE抑制活性的12肽,结构为 FFVAPFPEVFGK ,IC50为77umol/L[1]。Yamamoto用瑞士乳杆菌CP790蛋白酶水解α-酪蛋白及β-酪蛋白,水解液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通过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验证其活性,发现序氨基酸列为Lys-Val-Leu-Pro-Val-Pro-Gln 的肽链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2]。Konmura 等以人κ-酪蛋白为目标用分段固相法合成具ACE抑制活性的23肽[3]。除以酪蛋白为原料外,也有学者从乳清蛋白中获得降血压肽。李朝慧等人分别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获得降血压肽,并证实碱性蛋白酶水解物活性最大[4]。 1.1.2 肉类蛋白 K. Arihara等人用8种蛋白酶水解猪的骨骼肌蛋白, 发现嗜热菌蛋白酶的水解物ACE抑制活性最高。同样从肌浆球蛋白的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物中分离出降血压肽, 其序列分别Met-Asn-Pro-Pro-Lys和Ile-Thr-Thr-Asn-Pro另外还有一些三肽[ 5]。Jang用嗜热菌蛋白和proteinase A共同水解牛肉蛋白, 经超滤、凝胶层析和RP-HPLC分离后, 得

生物活性肽的显著功效

生物活性肽的显著功效 肽在生物体内作为载体和运输工具,将人们平常所食的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充分发挥其功能。肽在生物体内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可全面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增强人体生理活性。肽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可防治血栓、高血脂、高血压,延缓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钙、铁、锌、硒、镁、铜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些小肽具有原食品蛋白质或其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重要的 生理功能。 生物活性肽中有些分子量较小的小肽,与氨基酸运输功能相比,生物活性肽中的小肽具有吸收快速、低耗和不饱和的特点。科学界和医学界可利用其特点为一些特殊状况下的人群补充营养,如处于术后伤口愈合期、康复期、身体复原期的患者;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食欲不振者;长期服用化学药物、中药,消化系统受损害而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者;运动量大、体力劳动强度大须及时补充氮源,又不能增加肠胃功能负担者;消化系统因疾患障碍不能进食者;消化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消化吸收功能开始衰退的老人。生物活性肽中的小肽对人体中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等多

种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这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1. 免疫活性肽,具有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2. 神经肽可起到镇痛及调节人体情绪、呼吸、脉搏、体温的作用,与普通镇痛剂不同的是,它经过消化器官进入人体后无任何副作用。 3. 降血压肽,它是通过抑制ACE的活性来实现降压功能,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4. 具有多种其他功能的活性肽,包括“降脂肽”、“减肥肽”、“抗血栓肽”、“抗氧化肽”、“抗衰老肽”、“抗动脉硬化肽”、“酪蛋白磷酸肽(CPPS)”、“降糖肽(促胰酶肽)”、“激素肽(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白蛋白胰岛素增长肽”、“抗菌肽”、“抗癌肽(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环已肽、环肽)”和“抗艾滋病肽”等,都可利用其功能防治“现代病”。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乳蛋白肽: 乳蛋白肽又称乳肽,是为了应付婴幼儿中发生的牛奶变态反应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婴幼儿食品,以及有关对平衡营养食品、运动食品和普通食品进行改良之用。日本森永乳社首先使用调整奶粉的低变态反应原肽,除了8种已上市的乳蛋白肽之外,市场还出售各种等级的肽原料。在1997年首次出售了抗变态反应用的育儿奶粉。新产品则将酪蛋白的抗原性降低到10-8以下,当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时,产品几乎全部由氨基酸和低聚肽(oligopeptide)构成,其作为营养肽、用于抗变态反应的点心和婴儿食品,受到好评。而自酪蛋白还可以制出具有显著的发泡性、乳化性的多肽。 新西兰制造的乳肽在美国已有销售,主要用于健康食品、运动食品和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日本市场有代表性的4种肽原料中,经肠营养和育儿奶粉用的有3种(平均分子量1100、500、390道尔顿)和酪蛋白为原料的医疗用流食/运动食品1种(平均分子量350道尔顿)。 蛋清肽: 作为蛋白质中营养效价最高、氨基酸最为平衡的蛋清,其酶解后可得到蛋清肽。因为含巯基多,所以略有异味。蛋清肽能将原来得100分的平衡氨基酸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水解使得分子量变小,所以加热不会发生凝固,因此可添加到液态食品中。 在日本,蛋清肽已市售、平均分子量1100,其水溶液呈乳状,广泛用于营养辅助食品和点心;此多肽再经高度水解后,可得到平均分子量约300道尔顿的药品级多肽,其水溶液透明,与蛋壳钙配合在营养上具有协同效果,用于婴儿食品、以及老年人食用的“银色食品”。 大豆肽: 大豆肽除具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效果外,还可能具有低变应原性,抑制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促进肠道发酵的功能等。大豆肽的特性使其利用领域相当宽广,如住院患者经常应用的经肠营养、老人应用的易消化吸收食品,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运动食品和有恢复疲劳等作用的健康食品。 玉米肽: 日本开发了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肽——“peptino”。玉米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相比,富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丙氨酸。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肝脏病、防止醉酒、肠功能障碍有作用。目前韩国制药公司以醒酒饮料的形式上市,其对中性脂肪的抑制效果等功能在研究之中。

功能肽与高血压

功能肽与高血压病 (一)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病 肾上腺髓质素(A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在机体血压和循环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肾上腺髓质素能使血管强烈舒张,降低血流阻力,使血压下降。高血压病病人血浆AM水平高于正常人。AM可能是为抵消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在高血压时过度分泌而代偿性地合成和分泌增多,从而对肾脏、心脏等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心房钠尿肽与高血压 心房钠尿肽(ANP)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是目前已知的最强大的利钠利尿剂。心房钠尿肽还可抑制肾素和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ANP还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它对大血管的舒血管作用较强,而对小血管的影响较小,高血压病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心房钠尿肽受体密度降低,对心房钠尿肽的反应性降低,表明心房钠尿肽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试用心房钠尿肽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对急性恶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改善心功能不全,减少脑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血管升压素与高血压病 血管升压素(AVP)具有明显的收缩血管作用,还能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产生抗利尿作用。AVP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之一。某些类型的高血压病人血中AVP浓度显著升高,且与血压呈正相关,AVP受体数目增多,血管对AVP的反应性增强,减压反射作用减弱,经降压治疗后血中AVP浓度下降。应用AVP受体阻断剂可以降低血压,促进利尿。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高血压病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大调节作用的活性多肽,它是体内已知最强的舒张血管的物质。CGRP参与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循环血液中CGRP水平不足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病病人血浆CGRP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下降,病情越严重,血中CGRP浓度降低得越明显,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情的一项指标。 (五)内皮素与高血压病 前已叙及,内皮素(ET)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和效应最持久的内源性缩血管活性 肽,它可使机体内各种血管产生持久而强烈的收缩。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内皮素的升压效应不依赖于神经因素是直接增加血管平滑肌的张力。内皮素异常增高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血压时,血管的舒缩机制失衡,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而一氧化氮(N0)本平明显降低,血管对内皮素的做感性增加,血管收缩活动占优势。目前,内皮素的非肽类拮抗剂波生坦( Ro -47-0203)正在进行第Il期临床试验,可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六)阿片肽与高血压病 阿片肽除了参与镇痛作用外,在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中也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脑室内注射甲啡肽、强啡肽,可升高动脉血压,心率加快;小脑延髓池注射阿片肽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动过缓,而脑室内注射阿片肽可产生降压作用。阿片肽还参与可乐宁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中枢降压效应。阿片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病病人血浆阿片肽、亮啡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但阿片肽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的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人研究。 (七)神经肽Y与高血压 神经肽Y(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多种组织和器官,在心血管系统中也有大量富含NPY的神经纤维分布。NPY能直接收缩血管,并能增强血管对其他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抑制舒血管物质的活性。神经肽Y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模型动物脑内某些部位及血浆中NPY含量明显升高,经降压治疗后,血浆NPY含量也相应降低。高血压时小血管壁上NPY神经分布密度增加。检测血浆NPY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评估高血压靶器官受损程度的指标。 (八)血管紧张素II与高血压病 血管紧张素I(ANGII)是一种活性很高的升压物质,可以直接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也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它还可刺激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增加交感神经的心血管效应,并促进醛固酮的分泌,使血容量增加。血管紧张素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密切。高血压病人血浆ANGII、ET及AV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呈正相关。静脉注射或脑内注射ANGII 均可引起动脉血压急剧升高。目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成为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现已开发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如芦沙坦等)治疗高血压病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生物活性肽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一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60468) 作者单位:010050一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高辉)?010055一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欧阳晓晖)?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秀兰)通讯作者:欧阳晓晖?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箱:1050743678@ qq.com?苏秀兰?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箱:xlsu@hotmail.com 生物活性肽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高一辉一欧阳晓晖一苏秀兰 摘一要一恶性肿瘤是全世界主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生率的增高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尽管当前临床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仍存在靶向性差二毒性不良反应二易产生耐药性等诸多问题?相对于传统治疗药物?生物活性肽(bioactivepeptides?BP)作为一种新兴药物?由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对细菌二真菌二病毒和肿瘤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高选择性二低毒性二高效性及广谱适用性?因此?成为药物研发的新热点?对于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BP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并展望? 关键词一肿瘤一生物活性肽一机制中图分类号一 R73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一 A一一一一DOI一10.11969/j.issn.1673 ̄548X.2019.03.002 一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慢性病将成为未来10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病?2013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368.2万例?死亡病例222.9万例[2]?其中肺癌二胃癌二肝癌二食管癌等为我国主要常见恶性肿瘤?占比约66%?其中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作为肿瘤主要的死因?在全部肿瘤死亡病例中占比约70%[2]? 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活性肽(BP)在抗肿瘤方面?尤 其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独特性[3]? BP可由数个至数十个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呈多样性?生物活性及功能随排序组成的差异而各有不同? 呈现为抗氧化二心血管保护二免疫调节等作用?同时也具有抗菌二抗病毒二抗肿瘤等作用[4]?具有抗肿瘤作用的BP日益增多?其来源不同二结构不同?但在抗肿瘤机制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二诱导凋亡或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表1)? 表1一生物活性肽抗肿瘤机制 BP 来源 肿瘤细胞 抗肿瘤机制 参考文献Vglycin大豆衍生物CT-26二SW480和NCL-H716结肠肿瘤细胞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周期 [5]ACBP 山羊肝脏人胃肿瘤细胞系BGC823 抑制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6]CopA3粪甲虫人结肠肿瘤细胞HCT116 破坏细胞膜诱导细胞死亡[7]CSEI牛脾脏 肝肿瘤细胞HepG2和SMMC-772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8]Lunasin大豆衍生物黑色素瘤细胞和人类非小细胞肺肿瘤细胞 抑制信号通路转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9] 一一一、BP的来源 BP种类繁多?现已有源于动物二植物二海洋生物 的相关报道[10~12]?哺乳动物因其乳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经消化道酶解后以多肽形式吸收?所以成为BP最常见的来源之一?牛乳中具有多种活性蛋白? 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已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 和关注?在幼儿成长阶段?乳源性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牛乳所含有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个蛋白组能够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因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食源性蛋白[13]?此外?有些动物的脏器也是BP的重要来源之一?苏秀兰团队近30年的研究证实?动物脏器具有较高含量的BP?且已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提高免疫作用?新近研究发现?BP还具有联合化疗药物减毒增敏的作用[10?14?15]?通过成熟的提取制备技术处理通常会被废弃的动物脏器?不仅能获得益于人体健康的BP?还能减少传统处理方法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动物源性BP是一类极具研发前景的BP? 5 一一医学研究杂志一2019年3月一第48卷一第3期 特别关注 一

降压活性肽产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降压活性肽产品项目 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名称 降压活性肽产品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新兴产业示范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降压活性肽产品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42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三、咨询规划机构 泓域咨询机构 四、项目建设背景 乌鲁木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塔式”发展空间布局,力争到2020年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擎和增长极。 xx新兴产业示范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

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新兴产业示范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xx新兴产业示范区,进一步巩固xx新兴产业示范区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7243.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640.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0%;流动资金4603.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70%。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2100.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710.67万元,税金及附加364.06万元,利润总额10389.33万元,利税总额12186.40万元,税后净利润7792.0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394.4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60.25%,投资利税率70.67%,投资回报率45.19%,全部投资回收期3.71年,提供就业职位607个。

真正的生物活性肽

真正的生物活性肽 诺贝尔奖常客 生物活性肽自被发现以来,快速地成为国际尖端生物科技领域研究的热门对象。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技奖项,诺贝尔学奖曾先后三次颁给研究生物活性肽的科学家。 195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籍犹太人生物化学家Herber Boyer博士潜心研究38年的活性多肽(HGH)利用细胞重组技术成功问世。他发现活性多肽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数量、质量和速度;控制着人的疾病和衰老,他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 1958年,Merrifield发明了多肽固相合成法,革新了传统液相方法,为多肽合成翻开了崭新的一面,对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荣获了198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62年,美国科学家Cohen博士发现了决定皮肤年龄的“表皮生长因子” EGF(EpidermalGrowthFactor)。并进一步证实:EGF的缺失,是导致皮肤衰老的根本原因,给皮肤补充EGF,可以使衰老的皮肤再年轻。从此,皮肤年轻与衰老的奥秘被揭开,人类再年轻的梦想变成现实。1986年12月10日,Cohen博士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真正的生物活性肽 2012年,上海肽颜生物科技实验室历经七年艰苦研发的生物肽护肤产品成功推出,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意味着生物肽护肤科技开始得到真正的有效应用。 此前,众多宣称肽科技的产品要么只是借用了“肽”这个名字而没实质的内在;要么是无法长时间有效地保持肽的活性,没有任何效果;要么只是单纯的添加一种肽,效

果不明显……林林种种,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些都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肽护肤产品。 真正的生物肽护肤品的主要成分为生物活性多肽细胞生长因子,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在人体内含量极微,但生物活性极高,对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发挥。人体内各种细胞都需要多种生物活性多肽的存在才能保持其最合适的增殖状态,单一活性多肽对细胞作用有限,多种活性多肽相互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发挥作用。 肽颜生物科技实验室研发的生物肽护肤面膜产品,以EGF和六胜肽两种肽为主,辅以其他微量因子和对美容效果显著的原生态提取液,在能够有效保持多肽活性的同时,确保产品拥有最佳的美容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