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A版数学选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讲课PPT教学课件.

人教A版数学选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讲课PPT教学课件.
【教师提问】从“跳石”到“人行横道线”的变化,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学生发表各自见解。
析 ②从俄国传来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方向和道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秦朝投降的对象是:刘邦。秦朝主力是被项羽消灭的。 附录: 1)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跟传感器有关的例子?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了解充要条件在 生活中的应用.
(2)“且”,而且,又;“弗”,不;“道”,探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B项,副词,却;动词,表判断,是。 3、北魏孝文帝改革 8①、秦前始秦皇苻顺坚应重历用史汉潮人流王,猛灭从六而国统统一一黄了河中流国域,。结-束---了结诸论侯:得长人期才割者据得混天战下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张度某,: 统一张文某字不、知货道币怎、么度办量了衡,等有,人巩说固找了仲统裁一委,员促会进寻了求各帮地助区。各也民有族人之说间到的法经院济,文提化起交民流事,诉对讼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 贾,生扩既 大辞了往疆行域,闻使长秦沙朝卑成湿为,我自国以历寿史不上得第长一,个又统以一适的去中,央意集不权自的得封。建及国渡家湘。水以,上为说赋明以秦吊始屈皇原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 五大、影课 响堂的小皇结帝。
归纳小结
小结
1. 充分条件: p q 2. 必要条件 : p q 3. 充要条件: p q
引入 概念 实践 例题 任务 拓展
判别技巧
考察 p q , p q 的真假。 判断不成立只要举出 一个反例即可。
布置作业
引入 概念 实践 例题 任务 拓展

数学: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数学: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2
(充要条件) 4)同旁内角互补"是 " 两直线平行 "的 "
5)" x 5" 是 " x 3"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 6)" a b " 是 " a c b c "的 (充要条件)
7)已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A<B" 是 "tan A tan B "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3、求3x 10x k 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
2
实根的充要条件 .
25 0k . 3
作业:
P.15
A组 第4题
B组第2题
引申
①从命题角度看
㈠若p则q是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㈡若p则q是真命题,若q则p为假命题,那么p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若p则q,若q则p都是真命题,那么p是q的 充要条件 (四)若p则q,若q则p都是假命题,那么p是q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q是p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例2、以“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要条件”与”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适当的一种 填空. 1)" x 0, y 0" 是 " xy 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a N "是 " a Z "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 "
3) x 1 0" 是 " x 1 0"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 "
引申
②从集合角度看
命题“若p则q”
已知A= x | x满足条件p},B= x | x满足条件q} { {

上课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共20张PPT)

上课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共20张PPT)
2
(充要条件) 4)同旁内角互补 " "是 " 两直线平行 "的
5)" x 5" 是 " x 3"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 6)" a b " 是 " a c b c "的 (充要条件)
7)已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A<B" 是 "tan A tan B "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定义: 对于命题“若p则q”
1.若p q, q p, 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若p q, q p,即p q, 则p是q充分必要条件, 简称充要条件 . 也说p与q互为充要条件 .
3.若p q, q p, 则p是q的既充分不必要条件. q是p的既必要不充分条件.
作业:
• P.15 A组 第4题 B组第2题

2 0 ac 00 (5方程有 )若ab ax ,则 ; 假 bx (a 0) 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b 2 4ac 0
(6) 若两三角形全等 ,则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两三角形全等

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定义: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已知 p q , 即命题“若p则q” 为真命题,那么就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 q 是p 的必要条件.
1 1 当x 0, y 0时,有: . x y
必要性(q p) 1 1 yx 若 , 则有: 0,即xy( y x) 0. x y xy x y y x 0 xy 0.
例2、已知ab 0, 求证:a b 1的充要条件是 a 3 b3 ab a 2 b 2 0.

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一册1.2.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一册1.2.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高一
必修一
1.2.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本节目标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
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3.会应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
也不必要条件表达命题之间的关系.
4.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
课前预习
任务一:知识预习
预习课本,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什么是充要条件?
课前预习
任务二:简单题型通关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x=1是(x-1)(x-2)=0的充分条件( √ )

1
(2)α= 是sin α= 的必要条件( × ) 充分条件
6
2
(3)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命题p和q是两个相互等价的命题( √ )
(4)“若p,则q”是真命题,则p是q的必要条件( √ )
课前预习
任务二:简单题型通关
2.不等式 x-1>0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D )
A.-1<x<0或x>1
B.0<x<1
C.x>1
D.x>2
x-1>0⇔x>1
课前预习
a>0,b>0⇒ ab>0
> 0 a>0,
b>0
充分性成立
必要性不成立
新知精讲
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
充分条件
p⇒q
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________,并且说p是q的________,

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设x>0,y∈R,则“x>y”是“x>|y|”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设x>0,y∈R,当x=1,y=-2时,满 足x>y但不满足x>|y|,故由“x>y”推不出“x> |y|”.而“x>|y|”⇒“x>y”,故“x>y”是“x>|y|”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
【答案】(-1,1]
当方程 x2+y2+kx+ 3y+k2=0 表示圆时,k2+3 -4k2>0,解得-1<k<1,所以-1<m≤1,即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是(-1,1].
[跟踪训练]
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在△ABC中,p:A>B,q:BC>AC; (2)对于实数x,y,p:x+y≠6,q:x≠2或y≠4; (3)在△ABC中,p:sin A>sin B,q:tan A>tan B; (4)已知x,y∈R,p:(x-1)2+(y-2)2=0,q:(x-1)·(y-2) =0.
立的充分条件是( )
A.a=-b
B.a∥b
C.a=2b
D.a∥b 且|a|=|b|
【答案】C
a 与 b 分别表示与 a,b 同向的单位向量,当 a,b |a| |b|
同向时,可以推出 a = b ,选项 |a| |b|
A,B,D
中,a,b
都可能反
向.故选 C.
4.已知“-1<k<m”是“方程 x2+y2+kx+ 3y+k2=0 表 示圆”的充分条件,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q 是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A.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件
解析:命题(2)(3)是真命题,命题(1)(4)是假命题,所以 命题(2)(3)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判断A是B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方法多用定义.
1.当命题“若A则B”成立时,A是B的充分条件.
2.当命题“若非B则非A”成立时,A也是B的充分条 件.
3.当命题“若B则A”成立时,A是B的必要条件.
例1:x>1是x>0的:______________.
例2:x>0是x>1的:______________. 1.充分非必要条件
2.充分非必要条件 必要非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的判断
x y
>1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x>y
B.x>y>0
C.x<y
D.y<x<0
解析:由x>y>0,可得:xy >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基础梳理
1.命题“若p则q”为真时,就记作p⇒q,称p是q的充分 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 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x>0,y>0是x+y>0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集合观点看,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 A的必要条件.
解析:命题(1)(2)(3)(4)的逆命题是真命题,所以命题 (1)(2)(3)(4)中的p是q的必要条件.
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 是p的必要条件?
(1)若b2=ac,则a,b,c成等比数列; (2)若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a=λb,则a∥b; (3)若l∥α,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角大小为0°; (4)若函数f(x)=ax(a>0且a≠1),则f(x)是单调增函数.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数学人教A版】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数学人教A版】
解:方程x2=1的解集为{-1,1},
而{1}⊆{-1,1},
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用集合关系来判断必要条件.对于命题“若p,则q”,集合A={x|x满足条件p},集合B={x|x满足条件q},若A⊆B,则q是p的必要条件.
新知探究
追问2 命题(1)给出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必要条件,即“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这样的必要条件唯一吗?如果不唯一,请你再写出几个不同的必要条件.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哪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目标检测
(1)若x=1,则x2-4x+3=0;
(2)若x2≥0,则x≥0;
(3)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4)若A∩B= ,则集合A,B中至少有一个为空集.
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例1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4)若x2=1,则x=1;
(5)若a=b,则ac=bc;
(6)若x,y为无理数,则xy为无理数.
新知探究
(5)由等式的性质知,p⇒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
例1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目标检测
A.x>1 B.x<1 C.x>3 D.x<3
(2)写出“x<4”的一个充分条件:_____________.
x<3
说明:答案不唯一.
解:因为x∈A是x∈B的充分条件,
所以A⊆B,则m+1>3,
A
解得m>2.
2
3
①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共38张PPT)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共38张PPT)

1.对充分条件的理解 充分条件是某一个结论成立应具备的条件,当命题具备此条件 时,就可以得出此结论;或要使此结论成立,只要具备此条件就 足够了,当命题不具备此条件时,结论也有可能成立.例如,x=6 ⇒x2=36,但是,当x≠6时,x2=36也可以成立,所以“x=6”是“x2 =36成立”的充分条件.
(2)命题判断法:①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那么p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 ②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p不是q的充分条件,同 时q也不是p的必要条件.
【变式训练】已知p:|x|=|y|,q:x=y,则p是q的什么条件?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命题“若|x|=|y|,则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p是q的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条件.( (2)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p是﹁q的充分条件.( ) ) )
(3)“两角不相等”是“两角不是对顶角”的必要条件.(
【解析】(1)正确.若p是q的必要条件,即p⇐q,所以q是p的充分 条件. (2)错误.若p是q的充分条件,即p⇒q,其逆否命题为﹁p⇐﹁q,所 以﹁p是﹁q的必要条件. (3)错误.“对顶角相等”的逆否命题为“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
3 2 2 3
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但p不是q的必要条件. ②因为(x+1)(x-2)=0 x+1=0,但x+1=0⇒(x+1)(x-2)=0,所 以p是q的必要条件,但p不是q的充分条件.
【方法技巧】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①确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 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若条件能推出结论,则条件为充分条件, 否则就不是充分条件. ③尝试从结论推条件,若结论能推出条件,则条件为必要条件, 否则就不是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