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转换的途径
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转化

翻阅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发现各套试卷虽然都不刻意的 追求数学思想某一个知识点的考查,但运用数学思想解题却贯穿 整套试题的始终.其中“转化与化归”就是处理问题的一种很重要 的思想方法,下面将重点从如下三个方面对这一方法进行阐述: (1) 什么是转化与化归思想
(2)
在高考试题和模拟试卷中常见的几种转化
(3) 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就是通过观察、联想、等价转化这 三个环节,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隐蔽的条件明显化,复杂的 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几何中“形”的转化,是把一个图形转化为另一个图形, 使原命题转化为另一个等价命题;在代数中“式”的转化,是 将一种“式”等价转化为另一种“式”;“形”和“式”在一 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 法.由于除简单的数学问题外,其它的数学问题几乎都经过转 化才能得到解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方法是其它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提高.
七: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转化,要注意依据问题本身所提 供的信息,挖掘实际问题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利用动态的思维, 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转化与化归的途径与方法. 例7:(2004年,湖北)某突发事件,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 况下发生的概率为0.3,一旦发生,将造成400万元的损失. 现有甲 、乙两种相互独立的预防措施可供采用. 单独采用甲、乙预防措施 所需的费用分别为 45 万元和 30 万元,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后此突发 事件不发生的概率为0.9和0.85. 若预防方案允许甲、乙两种预防措 施单独采用、联合采用或不采用,请确定预防方案使总费用最少 . (总费用=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发生突发事件损失的期望值.) 评析:本小题考查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数学期望概念及应用概率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之间的转化 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数学中的转换是美的发现,化归与 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化简,化归思想方法在培养数学思维品 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切实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形成 和渗透. 其具体的分析过程(见材料)
proe钣金件转换的用法

proe钣金件转换的用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钣金件转换是一种在Proe软件中使用的重要功能,它可以将钣金模型从一个形式转换成另一个形式。
在钣金件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之间进行模型转换,以满足不同需求。
这些需求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仿真或生产准备工作。
Proe钣金件转换的概念和技术已经在钣金件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Proe软件的钣金件转换功能,我们可以实现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模型的转换,或者从零件设计到装配设计的转换。
这些转换可以大大提高钣金件设计的效率和精度,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Proe钣金件转换的用法。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Proe钣金件转换的定义和背景,包括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然后,我们将探讨Proe钣金件转换的具体用途和优势,以及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我们将总结Proe钣金件转换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Proe钣金件转换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其基本用法和操作技巧。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钣金件设计领域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并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Proe钣金件转换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和说明。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例子: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Proe钣金件转换展开讨论,旨在探究其定义、背景、用途、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内容。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Proe钣金件转换的基本概念,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论述Proe钣金件转换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用途和优势。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Proe钣金件转换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正文部分中,将首先介绍Proe钣金件转换的定义和背景,包括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随后,将重点探讨Proe钣金件转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例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等。
有限元模型 转换

有限元模型转换
不同结构软件之间可进行有限元模型转换。
如将MIDAS模型转换为ETABS模型,或把ETABS模型转换为Open模型。
以基于Ansys的门式起重机转换接头有限元分析为例,其单元类型选择、材料属性设置和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如下:
- 单元类型:转换接头、上下销轴和上下拉板的实体部分均选用Solid187实体单元,而转换接头与上下销轴以及上下销轴与上下连接拉板间的接触行为,均通过Targe170目标单元和Conta174接触单元来定义。
- 材料属性:采用双线性各向同性强化(BIOS)材料模型模拟材料的塑性强化现象。
其中,转换接头和上下拉板采用高强度钢板S690QL1,连接销轴采用合金结构钢30Cr2Ni2Mo。
- 边界条件:根据实际吊装工况,利用CERIG命令在转换接头的上下拉板表面生成刚性区域。
其中,上部连接拉板的上表面通过刚性区域主节点约束其X、Y、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而下部连接拉板的下表面通过生成刚性区域约束其X和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在其Y方向施加铅垂方向的集中力,以模拟在吊装作业时转换接头实际的约束与载荷。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基于结构化信息源的本体构建方法综述

第7 期
储( 约占 77. 3% )
[2 ]
车成逸, 等: 基于结构化信息源的本体构建方法综述
, 实现关系数据库和本体之间数据的互操
· 2407·
第二类方式从数据库模式和本体间建立映射的目的出发 , 又可以进行分类: 基于模型转换途径的分类 ; 基于映射所针对 的数量的分类; 基于映射结果表达形式的分类 。 目前关系数据库模式和本体间模型转换的途径主要有两 种: 把关系数据库模式转换为类似本体形式表达 ; 把关系数据 库模式和本体分别转换到某种中间模型 。 有些研究工作
61073139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60873010 ,
N100604017 , N090604012 ) ;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NCET-05-0288 ) 费资助项目( N090504005 , 作者简介:车成逸( 1969-) , 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 信息抽取、 本体; 马宗民( 1965-) , 男( 通信作 者) , 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数据与知识工程 ( mazongmin@ ise. neu. edu. cn) ; 焦晓龙( 1987-) ,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本体工程.
[3 ]
采用了把关系数据库模式用本体的形式表达的转换途径 。 通 比如采用关系数据库逆向 常这类工作首先通过一些转换规则 , 工程( relational database reverse engineering ) 的思想, 自动或半 自动地把 关 系 数 据 库 模 式 表 达 为 本 体 的 形 式 ( 以 RDFS 或 OWL 最为常见 ) , 然后再寻找转换本体和输入本体之间的映 射。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种模型转换途径上 , 即把关系 数据库模式和本体分别转换到某种统一的中间模型
生物模型复习

生物模型一、模型的概念和种类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它是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中某一复杂的对象(如非常庞大的太阳系或非常微小的细胞),或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等,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
2.模型的基本特点:①对实际对象的模仿和抽象;②组成体现认识对象系统中的主要因素;③反映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3.模型的种类: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一)物理模型1.定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
(1)常见的实物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等(2)常见的图画模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等2.特点: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3.教材中涉及的内容: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镶嵌模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血糖调节模型等。
1.1 形态结构模型描述生物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或部分图解。
常考的形态结构模型如下:(1)动植物细胞模型示意图(2)细胞膜模型示意图(3)根尖结构示意图(4)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2 过程模型描述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或生物进化的过程。
常考的过程模型如下:(1)物质跨膜运输过程模型图(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3)酶的专一性解释模型物理模型应用应用1CO2从一个叶肉细胞的线粒体的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同一个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共穿过几层膜?应用2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A.4 B.5 C.7 D.11应用3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
浅谈高中生物各种模型的构建和转换

浅谈高中生物各种模型的构建和转换刘建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515829)实行新课标之后,在全国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考试内容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有如下要求: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其中建立模型是新课标探究教学中一个难点。
下面就模型的种类、构建和转换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1.模型的概念和种类必修1教材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表述是:“模型是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物对应的而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或结构。
关于模型的形式或种类,不同论著中的说法有所相同。
人教版新教材中所说的三种模型的含义如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N=N0λt。
应该指出,物理模型既包括静态的结构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t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又包括动态的过程模型,如教材中学生动手构建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
下面这道试题就是要求学生判断模型种类的:(2008年汕头市一模,10.)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模型的形式有多种,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种群增长模型属于生物模型C.血糖调节模型属于化学模型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参考答案与解析:种群增长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血糖调节模型属于动态物理模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选A )2.模型的构建和重建我们在课本上可以看到许多模型构建的具体实例,如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建立动态的血糖调节的模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型等。
数据库模拟题

建立各部门工资总和的视图V_sum的语句 ;
职工号为“001”的职工要调离单位,请更新相应的数据表。
(2)设有学生关系S(学号,姓名,性别),选课关系SC(学号,课程号,成绩),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检索出选了课程号为C1和C2课程学生的学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模拟题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通常提供________、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等功能。
2.在字符串的匹配操作中,通配符________代表任意单个字符。
3.数据库体系结构中,________模式反映各个用户的数据视图。
4.实现数据库的系统故障恢复时,对尚未完成的事务执行________处理。
A、安全性 B、可移植性 C、完整性 D、并发控制
8.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元数,且对应的属性取自相同的域,集合{t|t∈R∧t∈S}标记的是( ) 。
A、 R∪S B、 R-S C、 R×S D、 R∩S
9.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 ) 。
5.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应当不会发生插入异常和________,并且冗余应尽可能的少。
二、解释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数据库:
2.关系: 择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分为( )
A.关系代数和集合运算 B.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12.一个事务独立执行的结果将保证数据库的( ) 。
A、原子性 B、隔离性 C、持久性 D、一致性
二、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16分)
1.数据库:
初中科学几种常见的科学探究方法及其教学途径

初中科学几种常见的科学探究方法及其教学途径作者:纪碎丽来源:《俪人·教师版》2014年第02期【摘要】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且将“过程与方法”作为其中的一个维度目标出现,强调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途径,加强科学探究方法教育。
【关键词】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模型法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从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
一、科学探究与科学探究方法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某些探究过程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
如: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进行猜想和假设: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药品与器材:白磷、10℃和60℃的水、试管、长玻璃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M->PSM 模型转换的途径
mdaSky UML软件工程组织
由MDA 的PIM(平台独立模型)向PSM(平台特定模型)转换的方法目前尚未实现标准化。
因此目前市售的工具不得不利用自主方法进行这部分的处理。
由PIM 向PSM 的转换方法由于将在2004 年实现标准化,只有这个重要的步骤标准化了,才更加有利于MDA 这项技术的推广。
2004 年将是MDA 大发展的一年,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看看业界一些重要的公司是如何应对MDA 这项技术的。
最近,美国Compuware 的OptimalJ 等基于对象技术标准化团体美国OMG (Object Management Group )倡导的模型驱动架构(MDA)的Java 开发工具业已亮相。
那么Java 工具阵营的老大哥Borland 公司的JBuilder 是否会支持MDA 那?看看他们是怎么说:“我们也在关注MDA, 但是目前仍在观察其动向。
比如说第一点,OptimalJ 等产品与JBuilder,包括价格在内,不属于同一类产品。
要是支持MDA 的话,Together 更好一些。
JBuilder X 在能够轻松构筑Web 应用的角度上,以比这些工具更低的成本实现了相同的功能。
同样,即便1 行代码都不写,也能够自动生成可访问数据库的Web 应用架构,在开发过程中及开发完成后均可轻松变更Web 应用服务器等平台。
由PIM 向PSM 的转换方法由于将在2004 年实现标准化,因此到时准备在Together 中配备基于MDA 的模型自动生成功能。
”看来Borland 公司也不会轻视MDA 这项技术,准备在Together 产品中支持MDA。
MDA 技术是否会取得较大的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简单讲述一下从PIM 到PSM 转化的5 种途径:
1. Marking
图1 Marking a Model
在转换之前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平台,与这个平台对应有一个映射规则(mapping),这个映射规则包含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标记(marks)。
这些标记用于给模型中的元素增加标注,用于指导模型的转换过程。
给模型元素增加完标记以后,将使用此平台对应的映射规则对加了标记的模型进行转换,生成对应的平台相关的PSM。
2. Metamodel Transform
图2 MetaModel Transform PIM 模型使用平台无关的语言来说明,这种平台无关的语言使用平台无关的元模型(metamodel )
来描述。
PSM 模型使用平台相关的语言来说明,这种平台相关的语言同样使用平台相关的元模型来描述。
此选顶的特定平台存在一个转换规则,按照此规则将平台无关的元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元模型,从而实现从PIM 生成PSM 的转换目的。
举个例子:
平台无关的元模型是EDOC ECA 业务处理模型(EDOC ECA Business Process Model)
, 平台相关的元模型是一个工作流引擎(workflow engine)的MOF 模型。
转换规则是一个MOF QVT 转换模型。
转换过程由一个工具生成的转换引擎来完成, 此转换引擎使用一对MOF 模型来创建一个特定的转换引擎。
3. Model Transform
图3 Model Transform PIM 模型使用平台无关的类型来说明,这些类型可能是一种软件框架(software framework) 的
一部分。
PIM 中的元素是这种平台无关的类型的子类型。
PSM 模型使用平台相关的类型来说明,PSM 中的元素是平台相关类型的子类型。
此选定的特定平台存在对应的转换规则,按照此规则将平台无关的类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类型,从而实现从PIM 生成PSM 的转换目的。
举例如下:
平台无关的类型声明了各种平台通用的能力和特性,平台相关的类型可以是某个特定平台的合成类,声明了这个特定平台类型提供的能力和特性。
这种方式和元模型映射主要的不同就是使用模型中指明的类型来进行映射,而不是使用元模型指明的概念来进行映射。
4. Pattern Application
扩展自模型映射和元模型映射方式,在他们的基础上增加了模式(patterns),和类型或者模型语言概念配合使用。
图4 Model Transform
除了平台无关的类型之外,一个通用的模型还可以补充一些模式。
平台无关的类型和模式都可以被映射为特定平台相关的类型和模式。
举例如下:
我们为一种概念性的RM-ODP 工程语言(RM-ODP Engineering Language) 定义了一个平台无关的通用模型。
此模型根据此语言的概念定义了相应的对象类型,根据此工程语言的结构规则定义了相应的模式。
我们选择使用CORBA 来实现它,使用CORBA 的映射规则将概念语言的对象类型映射为相应的CORBA 对象类型,将其模式映射为相应的通用ORB 架构。
ODP 存根模块(stubs)变为CORBA 存根(stubs)和骨架(skeletons)。
ODP binders 的功能将被映射为ORB 和object adapter 的功能。
ODP interceptors 变为CORBA interceptors 等等。
元模型映射方式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使用模式:
图5 Another way to use Patterns 图5 展示了另一种使用模式的方法-将模式作为平台相关的标记的名称,也就是说,模式的
名称对于某个平台是特定的。
5. Model Merging
图6 Model Merging 这里有多种转换方法是基于模式合并的,例如上面的使用
patterns 和pattern application 的例子。
pattern application 就是模式合并的一种。
6. Additional Information
图7 Inclu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除了PIM 和平台相关的
标记以外,还可以提供附加信息来指导转换的过程。
例如:可以指定
一个特定的框架风格,也可以给Connectors 增加特定的服务质量的附
加信息。
通常附加的信息吸收了设计者的特定认识,这些认识是对应
用程序领域和平台知识共有的认识。
下图扩展了简单的MDA 模式用来
展现如何使用附加信息:
图8 Use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a Particular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图8 深入展开MDA 模式用来展示在某种特定转换技术上使用附加信息的方法。
在准备PIM
的过程中,模式和附加信息都被加入用来生成加了标记的PIM。
然后,模式和附加信息都被使用,用来对加了标记的PIM 进行转换来生产P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