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的朋友,了解一下生脉饮吧!

合集下载

益气养阴汤生脉饮

益气养阴汤生脉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益气养阴汤生脉饮
导语:女人一定要滋补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不管是什么时候,身为女人都要对自己无条件的好。

这是我到现在为止,所领会的关于自己关于女人的一些道
女人一定要滋补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不管是什么时候,身为女人都要对自己无条件的好。

这是我到现在为止,所领会的关于自己关于女人的一些道理。

或许不是那么深刻,或许它浅显易懂,但这就是我此时此刻的真实的想法。

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暑邪极易耗气伤津,使人正气不足而引发各种虚症,现时正处于三伏中的末伏。

中医讲究“虚则补之”,适当合理的“三伏进补”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传统验方生脉饮就是一味兼备药补与食补双重功效的经典名方,尤其适于有头晕、心悸、气短、口渴、汗多、食欲不佳、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气阴两虚患者进行日常调理。

生脉饮是着名的传统药方,组成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

其中,人参能强心气、补肺气,恢复和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能预防元气耗散。

生脉饮全方药性平和,可养阴生津,补气生脉。

所以,夏天时饮用,不仅能保气养生,还能预防和治疗中暑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的气阴两虚证,人参可大补元气,但怕过于燥热的人,可将其换成党参或太子参。

党参性质平和,不燥不腻,长期服用,不至助火碍气,故对于气阴两虚的轻证和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较为适合。

太子参性偏凉,不宜用于虚寒征候。

相对而言,对于重症、急症患者还是服用人参方生脉饮更为合适。

除了益气养阴汤之外,网上还有关于益气养阴口服液的介绍。

朋友。

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

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

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生脉饮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可用于对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的治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气阴两亏的病因及生脉饮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

气阴两亏的病因劳累过度,房劳不节,饮食无制,或病久伤及脾胃,元气无以生化,导致气虚、肝火。

肝阳亢动日久,伤津耗液,易造成气阴二亏。

心悸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

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该病。

气短表现为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

冉成明指出气短有虚实之分,虚多因肺、脾、肾虚所致;实多因痰饮阻滞肺气引起。

生脉饮的功能主治生脉饮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生脉饮的成分作用生脉饮主要成份为红参、麦冬、五味子。

人参可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甘寒清润,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

麦冬可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也可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五味子补虚劳,壮筋骨,专补肺肾,兼补五脏,益气生津。

对常见老年病肺肾虚损之咳喘,消渴尿多,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有治疗作用。

对改善老年心血不足、心气虚、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悸均有良好作用。

生脉饮的服用注意事项1. 忌不易消化食物。

2.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 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心悸气短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6. 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夏季气阴两亏宜地黄生脉汤

夏季气阴两亏宜地黄生脉汤

夏季气阴两亏宜地黄生脉汤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324)单开旭属杂方派医家,阅历多,能写寡言,或谓其抱残守缺,实乃笑对人生不露锋芒,是一位才华大师。

对夏季伤暑口渴、汗多、尿少、消瘦、倦怠、精神不振,气阴双虚证,常投两仪汤,由于津液匮乏,人参、熟地黄功效薄弱,变同生脉散内麦冬、五味子合用,称地黄生脉汤,提高了疗效,成为一首名方。

老朽临床仿照此意,又加入红景天,命曰天地人三才生脉饮,计人参9g、红景天15g、熟地黄30g、麦冬15g、五味子2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3-7天。

红景天在增强人体免疫方面,超过人参,无毒副作用,值得重视。

小郎中按:张老在本文中分享的地黄生脉汤,针对夏季伤暑口渴等症,主要针对气阴两虚证,小郎中以前分享过夏季中暑不要仅仅想着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针对的是阴暑,寒湿之气伤及体表,真正的暑热伤及人体造成气阴两虚证的中暑就不能选择藿香正气水,而是要选择益气养阴的药物,生脉散就是一个很好的方。

张老在此方中明确指出了红景天的临床功效,此药确是临床中一味提高心肺功能的要药。

红景天味甘,性寒,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清肺止咳的作用,目前很多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在进藏之前都常规的泡一些红景天来喝,以提高耐缺氧的能力。

1.红景天性寒益气,针对气阴两虚有热的证候也很合适;2.红景天可以益气通脉活血,在纯补的方剂中加入一味动性的药物,防止呆补,使气血能流通全身,可提高临床疗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飞雪初降已暮天烛影摇红忆残年春来人言无限好吾爱书城不羡仙志存高远修仁术勤勉笃行励后学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和适用人群

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和适用人群

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和适用人群生脉饮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材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适用于各类人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适用人群。

一、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1.调理血气:生脉饮富含多种中药材,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的血气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气血的营养供应,从而改善人体的气血不足问题。

同时,它还能调整体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预防血液瘀滞。

2.增强体质:生脉饮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补益肾气、增强体质的作用。

它可以补充体内的精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情况。

3.调节心脏功能:生脉饮中的一些成分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心脏的节律,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量,改善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症状。

同时,它还具有降压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症状。

4.抗衰老:生脉饮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保护器官功能。

它还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侵袭,预防和延缓衰老。

5.改善睡眠:生脉饮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的发生。

同时,它还具有缓解焦虑、疲劳、紧张等情绪的作用,有助于身心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6.促进消化:生脉饮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调理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适用人群1.气血不足者:生脉饮可以补充气血,增强人体的机能,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乏力无力、贫血等情况的人群。

2.心脏病患者:生脉饮可以调节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衰竭等心脏疾病的人群。

3.老年人:生脉饮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保护器官功能,适用于老年人,特别是身体虚弱、容易疲劳的老年人。

4.睡眠问题者:生脉饮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的作用,适用于睡眠质量差、失眠、多梦的人群。

补益类-益气养阴-生脉饮

补益类-益气养阴-生脉饮

补益类-益气养阴-生脉饮一、处方组成:人参(亦有党参方)、麦冬、五味子。

二、功能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三、规格:每支装10ml。

四、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ml,一日3次。

五、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酸甜、微苦。

六、临床应用:1、胸痹多因气阴两虚所致,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舌微红,脉微细;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2、心悸多因气阴两虚所致,症见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夜寐不安,多梦,健忘,口舌干燥,惊悸,怔忡,舌质略红而干燥少津,脉细微;病毒性心肌炎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本品还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突发性耳聋、慢性咽炎、原发性高血压的报道。

七、方解:方中用人参为君药,味甘性平,归脾、肺二经,能补脾益肺,健运中气,鼓舞清阳,生津止渴。

臣药以麦冬甘寒质润,入肺胃心经,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与人参合用,可使气旺津生,脉气得复。

以五味子敛肺宁心,止汗生津,用为佐药。

三药配合,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

八、药理作用:1、保护心肌本品可降低患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 A)、肌酸磷酸激酶心脏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含量,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害。

2、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本品可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T细胞亚群数。

3、抗氧化本品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作用。

降低红细胞悬液的溶血率,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产生。

4、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本品对不同化学药品所致的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5、抗肺损伤本品具有抑制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一氧化氮和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作用,可升高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谷胱甘肽含量。

九、注意事项:1、里实证及表证未解者慎用。

2、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服药期间饮食宜选清淡之品。

3、服药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

夏季体虚汗多试试生脉饮

夏季体虚汗多试试生脉饮

龙源期刊网 夏季体虚汗多试试生脉饮作者:祝建材来源:《家庭医学》2018年第07期迸入盛夏,气温高、湿度大、出汗多,加上昼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不少人会出现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口渴、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气阴两虚的表现,此时喝点生脉饮,能有效缓解上述各种不适。

生脉饮由古方“生脉散”衍生而来,是治疗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

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药组成。

主治暑热汗多、耗伤气阴、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亏、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

方用人参甘温补肺,益气生津,大补元气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热润肺,除烦,为臣药。

两药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五味子酸温,收敛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相伍,一补一清一敛,补肺、养心、滋阴,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气得充,则可复生。

体虚之人,夏季较易受暑热之邪所伤,成气阴两虚之证。

生脉饮全方补肺清心,以补为主,对于纯虚无邪、气阴两虚者的伤暑、中暑所致的困倦、气短乏力、脚软眼黑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但如果是暑病初起则不适宜服用生脉饮。

因为生脉饮中的五味子有酸敛、收涩的功效,暑病初起往往会有发冷、发热等症状,这说明表邪在外。

如果这个时候就服月生脉饮,会把表邪、热邪封在里面,使得表不得解,热不得散,中暑症状反而会加重。

生脉饮对人体疾病虽有广泛的治疗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都必须掌握气阴两虚这个基本证候,并据中医的辨证要求予以药物加减。

例如,在急性热病中突然出现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神情萎顿、脉微欲绝等脱证时,原方人参剂量须加大到30克(或党参用90-1 20克),并加用附子、肉桂、干姜等回阳固脱之品:如心肺气虚较甚,心悸、自汗较严重者,则加黄芪、炙甘草、远志等养心安神:对心阴不足,心烦、失眠、心悸、汗出者,可加淡竹叶、炒枣仁、柏子仁、茯神、丹参等清心、养心、安神:对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咯、动辄气促者,人参改为西洋参,并加沙参、地骨皮、款冬花、紫菀、川贝母等养阴、润肺、止咳。

生脉饮的作用与功效

生脉饮的作用与功效

生脉饮的作用与功效生脉饮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脉饮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其对不同病症的治疗作用。

一、生脉饮的作用与功效1、调理气血生脉饮中的中草药成分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调理气血失调的病人。

气血调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气血调理的好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生脉饮中的中草药如人参、黄芪等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2、益气补阳生脉饮中的柴胡、白术等可以补益人体的气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气虚血亏、阳虚的人来说,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养心安神生脉饮中的茯苓、龙骨等可以养心安神,对于一些患有焦虑、失眠等精神紧张症状的人来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活血化瘀生脉饮中的桃仁、红花等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出现淤血现象的病人,有很好的疗效。

5、调理胃肠生脉饮中的陈皮、白芍等可以调理胃肠功能,促进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6、助消化生脉饮中的山楂、麦芽等可以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胃肠功能,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的病人,有一定的帮助。

7、滋润肌肤生脉饮中的当归、黄芪等可以滋润肌肤,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使肌肤光滑细腻。

二、生脉饮在不同病症治疗中的作用1、心脏病生脉饮对于冠心病、心悸、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不足,提高心肌的供血能力,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高血压生脉饮对于调节血压也有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放松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3、糖尿病生脉饮可以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肾病生脉饮对于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改善肾脏功能,促进排出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健康。

5、慢性疲劳综合征生脉饮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调整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生脉饮治疗气虚临床医案

生脉饮治疗气虚临床医案

生脉饮治疗气虚临床医案
生脉饮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敛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自汗、盗汗、口渴咽干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生脉饮治疗气虚的临床医案:
患者,男性,56 岁,主诉自汗、盗汗、乏力、口渴咽干 2 年余。

患者平素体弱多病,经常感冒,近 2 年来自汗、盗汗症状加重,伴有乏力、口渴咽干、气短等症状,曾服用多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查体:患者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自汗、盗汗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辩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处方:生脉饮加减
方药:人参 10g,麦冬 15g,五味子 6g,黄芪 20g,白术 10g,防风 10g,煅牡蛎 20g (先煎),浮小麦 15g。

7 剂,水煎服,日 1 剂。

二诊:患者自汗、盗汗症状明显减轻,乏力、口渴咽干等症状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效不更方,继续服用 7 剂。

三诊:患者自汗、盗汗症状基本消失,乏力、口渴咽干等症状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嘱患者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按语:本例患者平素体弱多病,肺气亏虚,卫表不固,故自汗、盗汗;气阴两虚,不能濡养肢体,故乏力;口渴咽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生脉饮加减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敛汗;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煅牡蛎、浮小麦敛汗止汗。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敛汗固表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医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阴两虚的朋友,了解一下生脉饮吧!
春天天气变暖,气温不断回升,相对于“猫冬”的冬季,现在大家都增加了活动量,这时候天气变热,大自然的气机也在上升,我们人体的气机也是随着上升外越,毛孔开张,凑理不再密闭,这样我们出的汗就变多了。

而气虚的朋友,本身就元气不足,体表的固摄之力不够,在这个气机上浮、阳气外越的季节里,就更是动辄出汗了。

汗出得多了,津液自然受伤,所以,这个季节,气虚之人,很容易变成气阴两虚的情况,会出现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的情况。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

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

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

那么,这种气阴两虚的朋友,此时该怎么办呢?
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够帮我们摆脱气阴两虚的中成药,那就是生脉饮。

生脉饮在古代医家的书里叫做生脉散,或者是生脉汤,这个方子的组成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一般认为是出自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一书,后来张元素的学生,金元四大
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里面记载了此方,这个方子也因此而大大地得以传播,所以也可以说李东垣也是这个方子的创立者之一。

这个方子,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方中人参补肺气,生津液,为君;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臣;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

三药合用,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后世这个方子应用十分广泛,在清宫里面,打乾隆开始,皇帝们是都服用人参的,其中乾隆服用得非常的多,有的年头,乾隆几乎是每天都服用,据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记载:“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进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参三十七两九钱。

”这样算来,他每日约进人参三克之多!但是一般人服用人参就上火,为什么乾隆这么服用人参,却不上火呢?
原来,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就是:生脉散。

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其中麦冬的清凉,克制了人参的热性,所以药性平和,有的时候,就去掉五味子,剩下人参和麦冬两味药,这叫参麦散。

这个生脉散的作用,是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治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等气阴两虚之症。

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

麦门
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

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中说:
“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

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

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


他的老师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说生脉散能“补肺中元气不足”。

清代医家汪昂在《汤头歌诀》祛暑之剂篇中记载生脉散:“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人参五分八分,五味子九粒。

人参大补肺气,麦冬甘寒润肺,五味酸收敛肺,并能泻火生津。

盖心主脉,肺朝百脉,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

将死脉绝者服之,能令复生。

夏月火旺烁金,尤宜服之。


他又在《医方集解》中记录:
“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麦冬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

盖心主脉,肺朝百脉,补肺清心,则元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也。

夏月炎暑,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祛暑
也。


后世的医家,对此方应用甚多,比如温病大家吴鞠通,遇到温病后期,气阴两虚的时候,也会用到此方,他在《温病条辨》中解释:
“汗多而脉散大,其为阳气发泄太甚,内虚不可留恋可知。

生脉散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也。

以人参为君,所以补肺中元气也。

” 综合看来,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

一般情况下,在古代此方多用于夏季,暑热伤人之时,但是,我们用药要灵活,不能拘泥,有这种情况,就要用这种药。

比如现代人禀赋薄弱,劳作少,气虚者多,一到春天,天气一热,这种气阴两虚之人就开始难受了,当然就可以使用此方。

此时人们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

因为生脉饮是个广为传播的方剂,所以现在我们在任意一家药店里,基本都可以找到生脉饮口服液这个中成药。

但是现在生脉饮口服液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参来制作的,一般是红参,药性较强,治疗效果比较好,适合在症状严重时服用;另外一种是党参方的,会在药盒上会标注,药力相对红参方的平缓,可以作为日常保健服用,一般在春天,我推荐的是党参方。

如果气阴两虚比较严重,我也推荐大家自己熬,可以用人参三克、麦冬三克、五味子七枚熬水,代茶饮。

有的朋友会问:
玉屏风散也是治疗自汗的,和生脉散有何区别呢?
玉屏风散的组成是:黄芪、白术、防风,作用在脾肺,和体表,药物皆属阳性,没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于怕冷,自汗不断的气虚之人,效果较好;生脉散的作用在心肺,除了补气,还有滋阴生津的作用,对于津液同时损伤者效果较好,所以,生脉散的患者,会有口干口渴,身体燥热,舌边红,脉虚数的情况,这与玉屏风散的怕风怕冷,舌质淡白是不同的。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自己就是劳神过度、气阴两虚、爱出汗,就要立即行动起来了:运动,食疗,生脉饮,总有一款适合你,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