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1.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难题。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消渴丸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中药之一,在临床上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2.研究目的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
3.研究对象和方法3.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选取5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40-70岁,病程1-5年。
3.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消渴丸治疗,每日3次,每次6克,连续治疗3个月。
3.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重、心率等变化情况。
4.结果共5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了治疗并进行了观察。
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临床症状方面,多数患者出现了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减轻的情况。
体重方面,部分患者出现了体重减轻,心率方面则出现了稳定的情况。
中药消渴丸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5.讨论中药消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知母、石菖蒲等具有滋阴益气、清热除烦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消渴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可以作为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6.结论通过本次疗效观察,我们得出结论:中药消渴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糖水平,并且安全性好。
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将中药消渴丸纳入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案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健康隐患。
在中医领域,对于糖尿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
其主要病机在于阴虚燥热,涉及肺、胃、肾等脏腑。
在诊断方面,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综合判断病情。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形体等;闻诊留意患者的声音、气息;问诊了解患者的症状、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切诊则通过触摸脉搏来判断脉象。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肺热津伤型:表现为口渴多饮,烦热多汗,口干舌燥。
治疗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常用方剂为消渴方加减。
药物如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等。
胃热炽盛型: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
治法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常用玉女煎加减。
药用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等。
肾阴亏虚型: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
治疗宜滋阴固肾,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选用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等。
阴阳两虚型: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
治以滋阴温阳,补肾固涩,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药物有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等。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许多其他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脏腑功能。
常用穴位有肺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的均衡和调理。
建议患者控制饮食量,避免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
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如苦瓜、山药、薏苡仁等。
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气血。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摘要】这项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
通过实验设计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我们对病人进行了治疗,并进行了结果分析和讨论。
研究发现,使用中药消渴丸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糖尿病症状,同时提高体内气阴的平衡。
临床意义在于为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消渴丸在治疗该类型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即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中药消渴丸、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临床意义、总结、展望、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作用减弱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物耐受性和药物副作用,且难以根治疾病。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气阴两虚型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尿量增多、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药消渴丸是一种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广泛。
已有研究表明,中药消渴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尚缺乏系统、科学的观察和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中药消渴丸在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和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探讨其对血糖控制、血脂代谢、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观察其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研究对象为40例患者,采用特定治疗方案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通过讨论和分析,发现该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结表明,玉泉丸加减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玉泉丸、临床观察、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讨论、实验优势、展望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4.61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占成年人口的9.3%。
中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国家,患病人数居全球第一。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阴两虚型是中医对糖尿病分类的一种体质类型,其特点是气血阴虚,病程缓慢,常伴有疲乏、消瘦、口干口渴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其中玉泉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目前对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较少,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提出了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评估玉泉丸加减对病情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也旨在促进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贡献力量。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是由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内郁、劳郁过度所致,以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既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进食情况。
(2)了解患者生活方式、休息和排泄状况。
(3)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家族史。
(4)了解患者有无低血糖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肝胃郁热证。
证候:脱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
证侯:脱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会艮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
舌红,边有瘀班,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
证候: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杲,便澹,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
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
证候:心烦口苦,胃脱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
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
证候: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漫赤便秘。
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
证候: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脱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澹,口干口苦Q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腕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
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通过对4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玉泉丸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玉泉丸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相关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
结论认为,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展望未来可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来进一步验证疗效。
该研究为相关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临床应用、不足之处、临床价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气阴两虚是中医学的疾病范畴,指气衰阳亏,气虚阴亏之证候。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中的一种病症类型,其临床表现包括糖尿病症状、肾阴虚证和心神不宁等症状,治疗较为困难。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玉泉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玉泉丸具有养阴清热、滋肾益肝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型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目前对于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估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对于玉泉丸加减的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玉泉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4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探讨玉泉丸加减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验证玉泉丸加减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推广该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以下。
.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分钟为宜。
.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保持口腔清洁。
.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 .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二)特色技术。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 作者:丘新妹 董薇 周玉兰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第01期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中医称为消渴,而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证型,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除一般护理外,还应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辨证施护,给予不同的个性化护理,并促进中医护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气阴两虚型;中医;辩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1-158-03 [Abstract] Diabetes is a common endocrine-metabolic disease,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blood sugar,chinese medicine called diabetes,while diabetes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is a common clinical syndrome in clinical work in addition to diabetic patients in the clinical general care,should be based on a different typ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re given personalized care and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cientific,standardized,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Key words] Diabetes;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Chinese medicine;Dialectical nursing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此病病程长,而中医久病则虚,所以气阴两虚型是本病临床上常见证型。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情志不调、劳欲过度、禀赋虚弱等引起,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临证指南》亦有云:“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气阴两虚,阴阳互根互用,病情迁延,阴伤及气。多见: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或口干而不欲饮,或头晕多梦,手足心热,或纳差腹胀,大便溏薄,或腰酸膝软,肢体麻木,或自汗盗汗,舌质红或淡红,苔白,脉沉细。
2 病情观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严格控制血糖、注意体重、尿量的变化,餐前半小时口服降糖药,按时进餐。注射胰岛素应根据医嘱准确应用胰岛素,并告知患者胰岛素起效时间,及时进餐,防止低血糖发生,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注意注射部位,每1次都要更换,2次注射部位间隔>5cm,可按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偏瘦者可提起皮肤注射,注射部位有硬结或出血点时,要更换注射部位,需注意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如胰岛素性水肿,如出现此不良反应可给患者低盐饮食,减少水分摄取,必要时给予利尿剂治疗[1]。密切观察有无感染,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加快、加深、呼气呈烂苹果味、脱水、酮症酸中毒表现[2]。
3 辨证施护 3.1 生活起居护理 气阴两虚患者应起居有常,寒暖有节,注意四肢末端保暖,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同时还要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洗澡,勤换内衣裤,保持皮肤和阴部的清洁,以减轻瘙痒和减少并发症。皮肤干燥可以用一些润肤品,如有一些皮肤的病症应及早积极治疗[3]。
3.2 中医辨证用药护理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益气养阴,两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脉动滋阴柔润,五味子收敛耗散之气,而六味地黄丸则一身劲以固真阴,两方合用达到一起生津养阴之效。如阴虚火旺之征明显,见头晕多梦,手足心热者,也可以酌加之母、黄柏;自汗盗汗明显者,可加敛汗之品,如麻黄根、糯稻根、浮小麦、煅牡蛎等;如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差腹胀,大便溏薄等以脾虚气弱为主者,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
3.3 心理护理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的健康与心理情志的关系极为密切,而情志不调也是糖尿病的其中病因之一,而且糖尿病在当今还无法完全痊愈,当患者被诊断出糖尿病后,会出现悲观、失望、愤怒、焦虑、恐惧、猜疑、厌世对抗治疗的心理[4-5]。王群-等对临床糖尿病患者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有抑郁症的倾向。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以助患者建立信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6-7](1)说理开导法:对患者说明道理建立信心;(2)转移注意法:让患者的注意转移到其他方面,如运动,书画等等;(3)情志相胜法:利用中医情志相生相克达到心理的治疗;(4)静志安神法:使患者的心神保持安宁。(5)怡悦开怀法:多举成功的例子鼓励患者建立治疗糖尿病的信心。
3.4 中医按摩护理 摩腹方法可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加速消化与吸收治疗。摩腹方法:以掌置于腹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每日2次,每次10min以上。穴位按摩,选取腹部、胁肋部;肺俞、胰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中脘、气海、关元、曲池、三阴交、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足三里、神阙、命门、心俞、膈俞、阳陵泉、中府、云门、膻中、期门、章门、血海、太溪、然谷、八髎等穴位,背部 按揉膈俞、胰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每穴1min左右,并擦背部膀胱经及横擦胰俞、肾俞,以透热为度;腹部:一指禅推上脘、中脘、 气海、关元各1min,顺逆交替摩腹10~30min;四肢部:按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以透热为度[8]。
3.5 饮食护理 饮食和营养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童立纺、刘智平[9]在糖尿病饮食临床的治疗应用中得出实行糖尿病饮食标准化可以明显地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饮食控制是消渴病最基本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是控制总热量[10]。而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多为肺脾肾之不足,而以脾肾两虚为主,因此,在饮食中多以补脾益肾。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等。宜多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山药粥、生地黄粥、枸杞粥、桑椹汁等益气滋肾养阴之品。枸杞子15g,梗米50g,加水500mL煮粥常食用,效果很好。南瓜100g切片加水适量,煮汤熟后随饭饮用。口渴甚者,用鲜芦根或天花粉、麦冬、葛根等煎水代茶饮[11]。而因对糖尿病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过度紧张而进入了糖尿病食疗的误区如:限制饮水;过度节食;多吃坚果;不吃水果[12]。
3.6 运动护理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让病人长期坚持一定的体育活动可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气阴两虚型患者因身体正气较正常为弱,所以以低强度全身运动为宜, 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微微汗出、心情愉悦为佳,避免大汗淋漓而更加地伤阴耗气。运动可以选取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条件者可测心率、血压和血糖。
4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知识,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关心和帮助,对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建立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持血糖的稳定[13]。指导患者提高自我检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控制饮食[14]。指导患者掌握定期检测血糖、尿糖,掌握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方法和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的判断和应对,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足部护理。指导患者定期复诊,教导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处理。
5 体会 糖尿病是一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全面,而不知如何进行治疗及保健,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平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缓解疾病带来的压力,掌握正确的治疗、饮食和运动方法,控制血糖,保持疾病的稳定,改善生活质量。并促进糖尿病的中医整体护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中医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冬霞,杨建东,周定华.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100-101.
[2] 杨晓春.糖尿病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24-225. [3] 谢华民,杨少雄.中医临床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56-271. [4] 高巍.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97-98. [5] 林菁,范研.糖尿病病人心理发展状态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103-104.
[6] 王群,万巧琴,尚少梅.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4):14-15.
[7] 林玉.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J].海南医学,2011,22(16):155-156. [8] 张世勤.推拿配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24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77-178.
[9] 童立纺,刘智平.糖尿病饮食标准化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0,24(3):709-710.
[10] 贺毓菡.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1):44. [11] 赵文新,梁金伟.糖尿病中医辨证施护10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33-134.
[12] 李燕萍,赫俊峰,龚军.糖尿病的食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52-152. [13] 陈瑞萍,谭媛,王海英,等.暗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