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码
1、计算机的硬件基本上由哪五大部分组成

三级B(主要包含信息和数据库)复习资料1、计算机的硬件基本上由哪五大部分组成?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运算器都可对数据进行哪两种运算?答: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CAD、CAM、CAT、CAI都代表什么?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3、计算机辅助测试(CAT)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4、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传送)的全过程。
5、程序性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类。
6、能举出哪些是高级语言、哪些是低级语言?低级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basic . cobol . c. foxbase等7、操作系统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三种操作系统。
8、解释型程序和编译型程序有什么不同?哪种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9、DBMS是什么的?答:DBMS 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10、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份组成。
11、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部分。
12、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
13、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14、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15、操作系统发展的过程:()、()、()、()、()、()、()。
16、Spooling系统是()系统。
17、批处理系统有两大特点()、()。
18、批处理系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19、分时系统的特点()、()、()、()。
20、分时系统的主要目标?21、实时系统分为哪两类?并能举出这两类的例子。
飞机飞行、弹道发射、预定飞机票、查询航班都是什么系统?22、实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3、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
24、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分时)、(实时)、(通用)、(网络)、(分布式)、2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包括什么?答:1、科学计算 2、数据通信与数据处理、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 5、计算机人工智能26、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答:1、字长 2、运算速度 3、主存容量 4、综合性能27、CPU的状态答:CPU交替执行操作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定义计算机程序结构和执行的语言。
程序设
计语言可以分为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两种类型,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高级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语言,通常使用容易理解和编写的语法和符号。
常见
的高级语言包括C、C++、Java、Python等。
高级语言的优点是可以更加抽象地描
述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了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和程序可读性。
高级语言的程序需要通过编译器或解释器将其转换成机器语言,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
与高级语言相反,低级语言直接面向计算机硬件,使用更接近机器指令的语法
和结构。
汇编语言是一种典型的低级语言,它直接映射到计算机的指令集架构。
低级语言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强的控制能力,通常用于系统编程和性能要求严格的应用领域。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取决于应用领域、开发需求和个人偏好。
不同的语言有不
同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程序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语言来完成任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新的程序设计语言不断涌现,为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程序设计语言是程序员和计算机交流的桥梁,它的选择和使用对于
程序的开发和性能至关重要。
程序员应该根据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语言,并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编程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计算机领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B)、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学原理。
专业主干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计量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网站设计与开发、操作系统原理、信息需求分析、市场营销、运筹学、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智能信息系统、信息经济学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学科门类:管理学代码:11Discipline Type: Administration Code: 11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代码:1101Typ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de: 1101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代码:110102Title of the Maj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de: 110102一、学制与学位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学制:四年Duration:4 years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Degree:Bachelor of Administration二、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能在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To satisfy the society requirement, the aim of the major is to educate the students to be the advanced administrators who have the base of administration theory, knowledg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apability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application. The graduates will have the knowledge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have the capabi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graduates will be competent for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maintence applying and evaluation in power system, enterprises, government, 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academy.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Skills Profile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管理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
![[管理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5e2ad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6.png)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一、单选1.管理者管理的主要资源有: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机器资源(包括设备和能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五类.2.企业中物流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而信息流是双向的,即有信息反馈.3.按信息稳定性分类,将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两类.通常将信息稳定系数在0。
85以上的信息划成为固定信息。
4.按决策层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5.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提供五个方面。
6.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7.从信息加工本身来看,可以分为数值运算和非数值处理两大类。
8.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四个方面。
9.EDP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和降低工作费用。
10.一个专家系统ES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一个是存放专门知识的知识库;另一个是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实现问题求解的推理机。
11.按计算机的规模和性能,计算机可以分为六大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个人机,工作站。
12.目前计算机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五个基本部分构成的。
(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13.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14.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15.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包括:字长,运算速度,内存容量,主频,存取周期,总线宽度。
16.总线是由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三组线构成的.17.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五类。
18.信号的带宽就是频带的宽度,其单位是赫兹(HZ).19.数据交换技术包括:专线连接,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
20.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1.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含义及分类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含义及分类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化语言。
它是计算机与程序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通过编写程序语句,程序员可以向计算机传达特定的指令和逻辑。
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
一、低级语言: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语言,它使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指令和数据。
每个机器语言都是特定计算机架构的底层指令集。
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语言的助记符表示法,使用助记符代替二进制代码。
每个助记符通常对应一条机器语言指令。
二、高级语言:
1命令式语言:命令式语言强调如何执行任务,其中包括过程式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
2过程式语言:使用过程(子程序、函数等)来组织代码,如C、Fortran。
3面向对象语言:以对象为基本单元,通过类和对象的概念组织代码,如Java、C++。
4声明式语言:声明式语言强调描述任务的目标,而不是详细说明如何执行,其中包括函数式语言和逻辑式语言。
5函数式语言:侧重于函数的应用和组合,如Haskell、Scala。
6逻辑式语言:基于数理逻辑进行编程,如Prolog。
7脚本语言:脚本语言通常是解释执行的,不需要编译成机器代码。
它们包括Python、JavaScript、Ruby等。
8并发编程语言:专门用于处理并发性和并行性问题,如Erlang、Go。
9领域特定语言(DSL):针对特定领域的需求而设计的语言,如SQL用于数据库查询。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取决于任务的性质、开发者的偏好以及项目的要求。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和。
2、以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和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媒体管理、、、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和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古代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没有形成社会规模,社会信息资源数量有限,以纸制手抄本及印刷本为主;B、古代时期信息存储的方式是开放的;C、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图书馆为主要场所;D、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
2、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藏,主张藏书秘不示人;B、现代信息管理的信息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技术与古代和近代时期有着本质区别;C、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D、报纸与杂志是在现代信息管理时期才出现的。
3、MIS的中文指()A、管理信息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C、企业集成制造D、企业资源计划4、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是()。
A、SCMB、EDPSC、ERPD、CRM5、以下关于知识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信息技术;B、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C、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D、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人。
教务管理系统c语言课程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c语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了解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程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基础知识: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语句、函数等。
2.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3.算法: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常用算法分析等。
4.面向对象编程: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
5.教务管理系统设计: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功能实现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培养实际编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K&R)、《C Primer Plus》等。
2.参考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版)、《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等。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练习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编程调试工具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软件工程选择题

1.在软件开发模型中,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 )。
A.瀑布B.螺旋C.演化D.智能2.软件工程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方法,而早期的软件工程方法一般是指( )。
A.原型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C.面向对象方法D.功能分解法3.下列关于瀑布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瀑布模型,如果发现问题修改的代价很低B.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照软件开发的时间顺序将问题简化C.瀑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D.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4.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D.实时5.软件开发瀑布模型中的软件定义时期各个阶段依次是()。
A.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B.可行性研究,问题定义,需求分析。
C.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问题定义。
D.以上顺序都不对。
6.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是 ( )的一种表现。
A. 软件工程B. 软件周期C. 软件危机D. 软件产生7.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
A. 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B. 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C. 开发完毕后才见到工作软件D. 及早提供工作软件8.软件工程中常用的生命周期模型有()等。
A.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和喷泉模型B.瀑布模型,快速循环模型,扩展模型,螺旋模型和敏捷模型C.瀑布模型,快速循环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和喷泉模型D.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和敏捷模型9.软件工程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方法,而早期的软件工程方法常用模型不包括( )。
A.瀑布模型B.敏捷模型C.原型模型D.螺旋模型10.软件开发瀑布模型中的各个阶段依次是()。
A.设计、分析、实现、测试、维护。
B.分析、设计、测试、实现、维护。
C.分析、设计、实现、维护、测试。
D.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计算表达式2,若计算结果为0,则终止循环; 否则转(3)
(3)执行循环体
(4)计算表达式3
(5)转向(2)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5/59
• 语用(pragmatic)用来表示构成语言的各 个记号和使用者的关系。
如:语言是否允许递归?是否要规定递归 层数的上界?这种上界如何确定?这些都属 于语用上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8/59
• 应用特性
• 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满足不同的技术特性, 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应用。例如Prolog语言适 用于人工智能领域、SQL语言适用于关系数 据库。语言的技术特性对软件工程各阶段有 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确定了软件需求之后,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就很重要了,要根据不 同项目的特性选择相应特性的语言。
– 如C语言中for语句的构成规则是: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语句 语法中不涉及到这些记号的含义,也不涉及使用者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4/59
• 语义(semantic)用来表示按照各种表示方式所表 示的各个记号的特定含义,但它不涉及到使用者。
如上述for语句中:表达式1表示循环初值;表达 式2表示循环条件;表达式3表示循环的增量;语句 为循环体。整个语句的语义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7/59
• 以 C语言为例,其数据构造方式可分为基本 类型和派生类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8/59
• 运算成分:它指明该语言允许执行的 运算,用来描述程序中所需进行的运 算。如 + 、- 、* 、/ 等。
• 控制成分:它指明该语言允许的控制 结构,人们可利用这些控制成分来构 造程序中的控制逻辑。基本的控制成 分包括:顺序结构、条件选择结构和 重复结构。如下页图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7/59
▪ 配套的开发工具:CASE工具可减少编码时 间,提高代码质量。尽可能使用工具和程 序设计支撑环境。
▪ 可复用性:指编程语言能否提供可复用的 软件成分,复用时需要修改调整的内容多 少
▪ 可维护性:包括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 修改性。源程序的可读性和文档化特性是 影响可维护性的重要因素。
▪ 线性:人们习惯于按逻辑上线性的次序理 解程序,程序中大量的分支和循环、随意 的GOTO语句会破坏程序的线性,提倡结 构化程序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4/59
▪ 传统性:传统性容易影响人们学习新语种 的积极性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5/59
• 工程特性
•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影响人们思考程序的方 式,从而也限制了人们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 方式。为满足软件工程的需要,程序设计语 言还应该考虑:将设计翻译成代码的便利程 度、编译器的效率、源代码的可移植性、配 套的开发工具、软件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9/59
基本程序控制结构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0/59
• 传输成分:它指明该语言允许的数据传 输方式,在程序中可用它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Turbo C语言标准库提供了两个 控制台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printf ( ) 和scanf ( ),这两个函数可以在标准输 入输出设备上以各种不同的格式读写数 据。 Printf ( )函数用来向标准输出设 备(屏幕)写数据 ,scanf ( ) 函数用来 从标准输入设备(键盘)上读数据。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2/59
影响程序员心理的语言特性有:
▪ 一致性:指语言采用的标记法(使用的符 号)协调一致的程度。如,一符多用的标 记法容易导致错误。
▪ 二义性:对语句不同理解所产生的二义性 将导致程序员对程序理解的混乱。如,
if then if then else
x := a ** b ** c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6/59
▪ 将设计翻译成代码的便利程度:语言若直 接支持结构化部件、复杂的数据结构、特 殊I/O处理、按位操作和OO方法,则便于 将设计转换成代码。
▪ 编译器的效率:编译器应生成效率高的代 码
▪ 源代码的可移植性:语言的标准化有助于 提高程序代码的可移植性,源程序中应尽 量不用标准文本以外的语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6/59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
• 程序设计语言基本成份可归纳为四种:数 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传输成分
– 数据成分:它指明该语言能接受的数据,用 来描述程序中的数据。如各种类型的变量、 数组、指针、记录等。作为程序操作的对象, 具有名称、类型和作用域等特征。使用前要 对数据的这些特征加以说明。数据名称由用 户通过标识符命名,类型说明数据需占用存 储单元的多少和存放形式,作用域说明数据 可以使用的范围。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3/59
▪ 紧致性(compactness):指程序员必须 记忆的与编码有关的信息总量。刻画紧致 性的指标有:对结构化部件的支持程度, 可用关键字和缩写的种类,算术及逻辑操 作符的数目,预定义函数的个数等。
▪ 局部性:程序由模块组成,应采用高内聚 低耦合、模块独立、局部化等原则。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11/59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
• 心理特性
– 从设计到编码的转换基本上是人的活动,因 此,语言的性能对程序员的心理影响将对转 换产生重大影响
– 在维持现有机器的效率、容量和其它硬件限 制条件的前提下,程序员总希望选择简单易 学、使用方便的语言,以减少程序出错率, 提高软件可靠性,从而提高用户对软件质量 的可信度
1/59
内容摘要
• 程序设计语言 • 程序设计风格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2/59
内容摘要
• 程序设计语言 • 程序设计风格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3/59
基本概念
•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 语言,它是一种实现性的软件语言
• 语法(syntax)用来表示构成语言的各个 记号之间的组合规则,它是构成语言结构 正确成分所需遵循的规则集合
• 编码阶段的任务是根据详细设计说明书 编写程序
•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和程序设计风格会 深刻地影响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 为了保证程序编码的质量,程序员必须 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并正确地运用程序 设计语言的特性
• 此外,还要求源程序具有良好的结构性 和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