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

在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进行了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观摩及研究,即完成了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和比《必修2》的教学中发现,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教学过程中需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理解新课程与新教材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关系,必修模块课程为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今后学习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程模块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必修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内容选择,体系结构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说,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最有价值的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观念,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律前律后编排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结构,不再刻意追求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时的系统性,而是将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布局,将它放在最能发挥其教育教学功

能的地方,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而最终获得发展。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进行了全新诠释,转变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习更加具有整合性和联系性,更加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新课标对必修学习内容和必修教学时数规定的指引下,新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核心知识的覆盖面上扩展了,但是在相应内容的教学深广度要求上却有适当的降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在教材中还有许多很好的插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插图。课前先布置学生粗读课本,课上抽时间让学生谈对某些插图的认识和理解,课后指导学生根据插图收集资料加深巩固已学知识。还有一些条件达不到和不需要做的实验,我们就指导学生看图,这样也就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教材中绚丽多彩的画面为化学这门自然学科赋予了灵动的旋律。在教学中我们还感到课后的大部分练习新颖独特,综合性很强,可拓展的空间很大,为学生知

识的巩固,方法的培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习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增减;如:“物质的量”这节内容,就要从符号的表示,计算步骤的

规范等方面补充一定的习题。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全新的教材

观,教科书不再是教学的金科玉律,也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只是引导学生发展认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的一种范例,《课程标准》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是课堂教

学的行动指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先看《课标》,再看教材,用《课标》统领教学;只要我们用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教材,使用教材,就能很好地实施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新教材中设置的一些栏目,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史话,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栏目;我们应做出科学的正确的选择,避免用传统课程的要求作为标准,搞“一刀切”,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移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甲烷的空间结构”,“乙醇的催化氧化”――这些内容都是传统课程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必修教材中都涉及到了;但是教学要求的水平层次上却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理解教材内容在必修与选修中的地

位和教学要求,理解新教材所发生的变化,理解新教材所突出的是什么,弱化的是什么,哪些内容对学生最有价值,哪些内容是学生当前必须掌握并能灵活活运用的,从而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教育教学决策。

二.严格把握新教材内容的深广度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结构,内容,教材,教学,评价等》

和《必1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设置了《必修

修2》2个必修模块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及《实验化学》6个选修模块,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化学1(必修)》和《化学(必修)》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几乎所有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观念都在必修教材中出现,但对于这些内容来说,必修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高考的标准和传统课程的要求处理教材中出现的内容,无限制地拓展和提高教学要求;往往许多教师会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搞“一竿子插到底”,给学生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如在钠与氧气反应的教学中,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钠与氧气反应的情况体验,以及方法,知道实验条件控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时其产物不同。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观注钠的两种氧化物的对比,尤其是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水,酸,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拓展,甚至对其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进行分析讲评。这些内容在传统的课程中是关键的重要的,在高考中是必考的知识点,这样处理看似情理之中,但这与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不太符合的。又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中又引导学生对新制氯水

与久制置氯水的成分和其中含有的离子的性质进行比.

较,进而要求学生学习次氯酸的化学性质。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活动的目标是要解决氯气是否能与水反应,干燥氯气是否有漂白性的教学。像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这这个章节上对学生来说是要求太高了。

在“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教学中,必修模块的要求是能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理解和判断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

平这时并不作要求,但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新课程的这种变化,却花大量的时间去教学生如何利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及方向,如何根据电子得失数目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然后作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对讲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时,拓展到氧化产

物和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与比较等。这样处理方式必然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造成课时紧张,教学时间不够,给学生也带来学习上的心理负担和无形压力,难度任意增大,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感到害怕;本来是一门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自然学科,最终造成学生厌学化学的结果。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求的处理要做好严格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既不要任意无限拔高,也不要随意降低教学要求。

三. 处理好新教材中的习题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